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
- 格式:doc
- 大小:729.50 KB
- 文档页数:4
第四讲:运动图象图象在中学物理中应用十分广泛,它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直观地叙述物理过程,并鲜明地表示物理量间的各种关系。
利用图象解决物理问题,是学习物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高考每年必考的一个高频考点。
一、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1)x-t图象的物理意义: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随时间变化的关系.(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3)两种特殊的x-t图象①若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运动.②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状态.二、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的变化关系.(2)图线斜率的意义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3)两种特殊的v-t图象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的直线.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的直线.(4)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①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规律方法点拨】1.比较x-t图象与v-t图象x—t图象v—t图象①表示物体做______直线运动;①表示物体做___方向的____________运动;②表示物体______;②表示物体做___方向的______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做___方向的____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做___方向的______直线运动;④交点纵坐标表示质点_____时的位移;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质点的共同_____;⑤t1时刻物体的位移为___. ⑤t1时刻物体的速度为___.思考:x-t图线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吗?能否画曲线运动的x-t、v-t图象?2.运动图象的识别和信息利用①首先明确所给的图象是什么图象,即认清图象中横、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它们的函数关系.特别是那些图形相似容易混淆的图象,更要注意区分.②要清楚地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1)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特别要注意“起点”、“终点”、“拐点”,它们往往对应一个特殊状态.(2)线: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如v-t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3)斜率:表示横、纵坐标上两物理量的比值,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应,用于求解定量计算对应物理量的大小和定性分析变化的快慢问题.如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4)面积: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如v-t图象与横轴包围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大小.(5)截距: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边界”条件下的大小.完成下表.x-t图象v-t图象看“坐标轴”横轴表示______,纵轴表示______;横轴表______、纵轴表______;看“点”某一时刻质点的___________;某一时刻质点的______;看“图线”直线倾斜表示______直线运动;直线倾斜表示________直线运动;看“斜率”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______;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________;看“纵截距”纵轴截距表________;纵轴截距表________;看“面积”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___意义. 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______.1.运动图象的比较【例1】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前10 s物体的加速度为0.5 m/s2,后5 s物体的加速度为-1 m/s2B.15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C.10 s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D.10 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拓展1】若将上题中的图象的纵轴(v轴)换成x轴,其他条件不变,试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在0~10 s和10 s~15 s两个阶段分别做什么运动?(2)物体何时距出发点最远,何时回到出发点?【思维提升】应用v-t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时,要抓住图线的特征与运动性质的关系,要抓住图线的“点”、“线”、“面积”和“斜率”的意义.2.运动图象的识别和应用【例2】一宇宙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垂直升空,假设探测器的质量恒为1 500kg,发动机的推力为恒力,宇宙探测器升空到某一高度时,发动机突然关闭,如图所示为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升高后9 s、25 s、45 s,即在图线上A、B、C三点探测器的运动情况如何?(2)求探测器在该行星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3)计算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及发动机的推动力(假设行星表面没有空气).【思维提升】分析速度—时间图象,把握运动状态的变化是解此题的关键.3.应用图象分析问题【例3】摩托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启动,a1=1.6 m/s2,稍后匀速运动,然后减速,a2=6.4 m/s2,直到停止,共历时130 s,行程1 600 m,试求:(1)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2)若摩托车从静止启动,a1、a2不变,直至停止,行程不变,所需最短时间为多少.【思维提升】利用公式和图象,都可以求出最大速度、最短时间等极值问题,但用图象法显然更直观、简洁.【拓展2】如图所示,两个光滑的斜面高度相同,右边由两部分组成且AB +BC =AD ,两小球a 、b 分别从A 点沿两侧斜面由静止滑下,不计转折处的能量损失,哪一边的小球先滑到斜面底端.4.位移图象与运动轨迹的区别【例4】如图所示,为A 、B 、C 三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x-t 图象,在0~t 0时间内( )A.平均速度C B A v v v ==B.平均速率B C A v v v >>C.A 一直在B 、C 的后面D.A 的速度一直比B 、C 的速度大【思维提升】对于图象问题,首先要弄清坐标轴表示的意义,然后再弄清图线所描述的规律.本题的图线描述的是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1.5图像一、s-t图像:(涉及概念:时间与时刻、位置、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加速度、斜率)1、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各种情况下的运动情况:2、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3、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4、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5、甲、乙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B、3s末甲乙相遇;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0-3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多3m;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近;B、0-3s内甲、乙的位移相等;C、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取向右为正方向,4s末甲在乙的左边;6、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提前2s出发;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甲比乙物体的速度大;D、3s后乙还能追上甲;7、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8、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C、乙一直在甲的前面;D、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E、3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10、一汽车先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了3s,位移为10m,然后停下休息了2s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2s的位移为10m,然后立即返回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5s回到出发点,画出该汽车运动的x-t图象。
课时2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学习目标]进一步掌握x-t图像和v-t图像的意义,会分析并使用图像解决问题.一、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1.x-t图像: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位移x为纵坐标,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常见的x-t图像:(1)静止: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2)匀速直线运动:一条倾斜的直线.3.x-t图像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二、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1.v-t图像:以时间t为横坐标,以速度v为纵坐标,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v-t图像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v-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即学即用]1.如图1所示,为某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x-t图像,则质点在第1 s内做________运动,1~3 s内________.第1 s内速度为________m/s,1~3 s内速度为______m/s,3~5 s内速度为________m/s,0~5 内的位移为________.图12.如图2所示,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v-t图像,则它在0~12 s内的位移x=________m,路程s=________m.一、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1.x-t图像: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位移为纵坐标,描述位移随时间变化情况的图像叫位移—时间图像.2.对x-t图像的理解(1)斜率: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2)截距:纵截距表示物体起始位置.(3)交点:交点表示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处于同一位置,即相遇.3.几种常见的位移-时间图像(1)静止物体的x-t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如图3直线A.图3(2)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直线B和C,其斜率表示速度.其中B 沿正方向运动,C沿负方向运动.(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像:由位移x =v 0t +12at 2可以看出,x 是t 的二次函数.当v 0=0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像是顶点在坐标原点的一部分曲线,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那一时刻的速度,图4中切线斜率增大,质点的速度逐渐增大.例1(多选)一遥控玩具小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5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前15 s内汽车的位移为30 mB.20 s末汽车的速度为-1 m/sC.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 m/s2D.前25 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例2如图6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A 、B 两质点的x -t 图像,由图可知( ) A .t =0时,A 在B 后面B .B 质点在t 2秒末追上A 并在此后跑在A 的前面C .在0~t 1时间内B 的运动速度比A 大D .A 质点在0~t 1做加速运动,之后做匀速运动(1)x -t 图像上两点坐标之差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Δx ,即Δx =x 2-x 1; (2)x -t 图像的斜率k =ΔxΔt表示质点的速度;(3)交点坐标表示两质点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即相遇. 二、x -t 图像与v -t 图像的比较内容种类v-t图像x-t图像图像上某点的纵坐标表示瞬时速度表示某一时刻的位置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表示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无意义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纵截距表示初速度表示初始时刻的位置横截距表示开始运动或速度为零的时刻表示开始运动的时刻两图线交点坐标表示速度相同但不表示相遇,往往是距离最大或距离最小的临界点表示相遇(2)v-t图像和x-t图像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不能描述曲线运动.例3(多选)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7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该物体()A.在0到2 s末的时间内,加速度为1 m/s2B.在0到5 s末的时间内,位移为10 mC.在0到6 s末的时间内,位移为7.5 mD.在0到6 s末的时间内,位移为6.5 m例4物体由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行驶,0~6 s内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8甲所示.(1)在图乙中画出物体在0~6 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6 s内物体的位移.1.(x-t图像)图9是A、B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则()A.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总比B质点运动得快B.在0~t1这段时间内,两质点的位移相同C.当t=t1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D.当t=t1时,A、B两质点的加速度不相等2.(v-t图像)竖直升空的火箭,其v-t图像如图10所示,由图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在40 s时速度方向发生变化B.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8 000 mC.火箭经过120 s落回地面D.火箭经过40 s到达最高点3.(x-t图像)(多选)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x与时间t的图像如图11所示,则()A.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C.出发时乙在甲前x0处D.甲、乙两物体有两次相遇4.(v-t图像)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12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5 m处,开始沿x轴正方向运动.当t=8 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A.x=3 m B.x=8 mC.x=9 m D.x=14 m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9为单选题,10~11为多选题)1.如图所示描述质点运动的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不表示对应时间内质点位移的是()2.A、B两质点的v-t图像如图1所示,设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在t=3 s时它们在中途相遇,由图可知()A.A比B先启程B.A比B后启程C.两质点启程前A在B前面3 m处D.两质点启程前A在B后面2 m处3.如图2所示描述了一位骑自行车者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则此人在下列区间中,行驶最快的是()A.区间ⅠB.区间ⅡC.区间ⅢD.区间Ⅳ4.如图3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x-t图象,下列关于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出发B.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位置出发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D.t2时刻两个物体速度相同5.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的v-t图像如图4所示,由此可判断两车在这3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是()A.甲车大于乙车B.甲车小于乙车C.甲车等于乙车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如图5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A段运动速度最大B.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C.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D.运动4 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 km7.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6所示,该质点()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第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8.如图7,折线是表示物体甲从A地向B地运动的x-t图像,直线表示物体乙从B地向A 地运动的x-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6 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5 m/sC.从计时开始至甲、乙相遇的过程中,乙的位移大小为60 mD.在t=8 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9.某汽车在启用ABS刹车系统和未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8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后()A.t 1时刻车速更小B.0~t1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大C.加速度总比未启用ABS时大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未启用ABS更短10.已知a、b、c三个物体在0~10 s时间内的运动规律如图9所示,则在0~10 s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B.a、b、c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相等C.a的平均速率最大,b的平均速率小于c的平均速率D.a的平均速率最大,b、c的平均速率相等11.如图10所示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交叉路口时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知() A.汽车在路口等候的时间为10 sB.汽车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5 m/s2C.汽车减速运动过程的位移大小为20 mD.汽车启动过程中做的是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二、非选择题12.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5 s速度达到4 m/s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20 s,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4 s停止在井口.(1)画出升降机运动的v-t图像.(2)求矿井的深度.。
第 1 讲图像和追及相遇专题【知识点三】图像问题1、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图象:(1)位移时间图象( x-t 图象):从原点出发的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x 与时间 t 成正比,x 因此其位移图象是正比率函数图象(如下图 ),x 这条而直线的斜率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2)速度时间图象( v-t 图象):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随时间而改变。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图象:速度 - 时间图象位移-时间图象加快度-时间图象vxa图象t 0 t tt 0t初速度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从原点出发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特(图线和坐标轴所围成部分可是原点的直线经过原点的抛物线线(图线和坐标轴所围成部分的面点的面积大小代表位移的大小)积大小代表末速度大小)3、位移图像和速度图像的比较:x-t 图象v-t 图象x ①v ①②②x1 ③v1③④④①t ①表示初速度不为零匀加快直线运动表示初始地点坐标不为零的匀速直线运动1②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斜率表示速度)②表示物体做匀加快运动(斜率表示速度)③表示物体静止③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④表示物体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④表示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交点坐标表示相遇时的地点和时辰★交点坐标表示速度相等时的速度和时辰★ 图线的斜率代表速度★ 图线的斜率代表加快度★ 面积无心义★ 面积:代表位移。
★ 截距代表初始地点★ 截距代表初速度题型一: V-t 图像【例】如下图是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像,以向东为正方向,该物体在 t<5 s 时间内的速度方向为,加快度方向为,该物体做 (选填“匀加快” 或“匀减速” ) 直线运动 ;在 t=5s 时,该物体的速度大小为,加快度大小为 ;在 t >5S 此后该物体的速度方向为,加快度方向为,该物体做 (选填“匀加快”或“匀减速,’ )直线运动 ;在 0-10S 内该物体速度大小的变化状况是。
【例】质点做直线运动的A 0.25m/s向右B 0.25m/s向左v-t 图像如下图,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 内均匀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C 1m/sD 1m/s 向右向左【例】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 图象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 1s 内和第 6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B在 1s 内和第 6s 内的加快度方向相反C第 2s 内的加快度为零D第 6s 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例】如下图,一起学沿向来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映该同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的是()9 个地点的图片,察看图片,能比较正确反【例】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 图象如下图,由图象可知()A 0 ~ t a段火箭的加快度小于t a-t b段火箭的加快度B 在 0-t b段火箭是上涨的,在t b-t c段火箭是着落的C t b时辰火箭离地面最远D t c时辰火箭回到地面【例】(2013 海南卷)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快度随时间变化的a-t 图象如下图。
各种运动图象的解析一、直线运动图象1.1 速度-时间图象1.1.1 斜率表示加速度,正斜率表示加速运动,负斜率表示减速运动。
1.1.2 与时间轴平行的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1.2 位移-时间图象1.2.1 斜率表示速度,正斜率表示正向运动,负斜率表示反向运动。
1.2.2 与时间轴平行的线表示静止。
1.3 速度-位移图象1.3.1 斜率表示加速度,正斜率表示加速运动,负斜率表示减速运动。
1.3.2 与位移轴平行的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二、曲线运动图象2.1 速度-时间图象2.1.1 斜率表示加速度,正斜率表示加速运动,负斜率表示减速运动。
2.1.2 与时间轴平行的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2.2 位移-时间图象2.2.1 斜率表示速度,正斜率表示正向运动,负斜率表示反向运动。
2.2.2 与时间轴平行的线表示静止。
2.3 速度-位移图象2.3.1 斜率表示加速度,正斜率表示加速运动,负斜率表示减速运动。
2.3.2 与位移轴平行的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三、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3.1 速度-时间图象3.1.1 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
3.1.2 与时间轴平行的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3.2 位移-时间图象3.2.1 斜率表示速度,速度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
3.2.2 与时间轴平行的线表示静止。
3.3 速度-位移图象3.3.1 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随位移变化。
3.3.2 与位移轴平行的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四、圆周运动图象4.1 速度-时间图象4.1.1 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图象为螺旋线。
4.1.2 斜率表示向心加速度,大小为v²/r,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4.2 位移-时间图象4.2.1 圆周运动的位移大小为半径,方向随时间变化,图象为螺旋线。
4.2.2 与时间轴平行的线表示静止。
4.3 速度-位移图象4.3.1 斜率表示向心加速度,大小为v²/r,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专题03 运动图像高考命题潜规则3:位移图像、速度图象、加速度图象规则验证:2012年上海物理第23题、2012年江苏物理第4题、2012年山东理综第16题、2012·安徽理综第22题、2010上海物理第18题、2010天津理综物理第3题、2011海南物理第8题、2010全国理综1第24题命题规律:高中物理研究的运动图象主要有位移图象、速度图象、加速度图象。
近年高考对运动图象考查重点主要是速度图象和加速度图象。
考查的题型可能为选择题或计算题,难度中等。
命题分析考查方式一位移图像【命题分析】考查位移图象的试题一般是给出位移图象,要求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得出某时刻位移、速度、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考查典例】考查方式二速度图象【命题分析】考查速度图象的试题一般是给出速度图象,要求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相关结论是否正确。
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速度图象与横轴所夹面积表示位移。
利用速度图象可以得出任意时刻的速度,根据图象斜率可以得出任意时刻的加速度,根据速度图象与横轴所夹面积表示位移可以得出任意一段时间的位移。
【考查典例】典例2.(2012·山东理综第16题)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t图像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前3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最后2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前3s内与最后2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3s末至第5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典例3. (2012·安徽理综第22题)质量为0.1 kg 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v-t图象如图所示。
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3/4。
该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取g=10 m/s2,求:(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的大小;(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h。
典例4(2010上海物理第18题)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A.在t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B.在t时刻两个质点速度相等C.在0~t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D.在0~t时间内合外力对两个质点做功相等典例5.(2010天津理综物理第3题)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0.25 m/s 向右B.0.25 m/s 向左C.1 m/s 向右D.1 m/s 向左典例6(2011海南物理第8题)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一)、s-t 图象:知识梳理1、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①.用纵轴表示位移s ,用横轴表示时间t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所画出的位移s 随时间t 的变化图象,叫 ,简称 .②.匀速直线运动中,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图象是 .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不是直线,而是曲线.③.位移图象的倾斜程度反映了物体 的大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st 是恒定的,如图1-6-1所示,v =s t=tan θ.显然,在同一坐标系中,位移图象斜率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 ,斜率越小,表示物体的速度 .例题精讲【典例1】 (双选)图1-6-7是M 、N 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A .M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 .N 物体做曲线运动C .t 0秒内M 、N 两物体的位移相等D .t 0秒内M 、N 两物体的路程不相等【变式1】 (单选)图1-6-8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s -t 图象,由图象可知( ).A .质点一直处于运动状态B .质点在第3 s 内位移是2 mC .此图象表示了质点运动的轨迹D .该质点前4 s 内位移是2 m巩固训练1.(单选)如图1-6-12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s -t 图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C.在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2.(双选)如图1-6-13所示,Ⅰ和Ⅱ分别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由图象知().A.甲、乙二物体同时、同向作匀速运动B.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C.当t=15 s时,甲、乙二物体相距150 mD.位移150 m处,乙物体超前甲物体5 s(二)v-t图像知识梳理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所画出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叫.②.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如图1-6-2所示.③.图象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s=v t.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①.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和不随时间变化,我们用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实际上就是一条和横轴的直线.②.根据v t=v0+at可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如图1-6-3所示.与纵轴的交点即为物体运动的.3.直线的斜率k=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的大小等于图1-6-3中梯形的“”.例题精讲【典例2】如图1-6-9甲为质点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图乙为质点B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求它们的加速度,并比较加速度的大小.【变式2】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6-10所示.图1-6-10(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位移大小【典例3】A、B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运动,图1-6-11(a)为A物体沿直线运动时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图象,图1-6-11(b)是B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试问:图1-6-11(1)A 、B 两物体在0~8 s 内的运动情况.(2)A 、B 两物体在8 s 内的总位移和总路程分别为多少?【变式3】 (单选)下图中,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线是( ).方法总结s -t 图和v -t 图比较对于图象要注意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即对图象的纵、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物理量,图线的斜率、截距代表什么意义都要搞清楚.形状完全相同的图线,在不同的图象(坐标轴的物理量不同)中意义会完全不同.下表是对形状一样的s -t 图和v -t 图(图1-6-18)意义上的比较.②③④⑤①②③④⑤①ss vv 11t t t t 11OO图1-6-18s -t 图v -t 图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v )②表示物体静止③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相遇时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的位移⑤t1时刻物体位移为s1⑤t1时刻物体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①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巩固训练3.(双选)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6-14所示,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B.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 m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 mD.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瞬间速度的大小为3 m/s4.(双选)下列各图所示分别为四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那么由图象可以看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5.(单选)如图1-6-15所示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据此图象得到的结论是().A.质点在第1 s末停止运动B.质点在第1 s末改变运动方向C.质点在第2 s内做减速运动D.质点在前2 s内的位移为零6.(单选)如图1-6-16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段表示车静止B.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C.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D.CD段运动速度大于BC段运动速度巩固训练知识点一位移图象1.(单选)若有A、B、C三辆汽车同时同地同方向沿笔直公路行驶,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1-6-17所示,则在20 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关系为().A.v A=v B=v CB.v A>v B=v C[来源:]C.v A>v C>v BD.v A=v B<v C图1-6-172.(双选)如图1-6-18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则().A.甲、乙两物体都做变速运动B.若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则一定会相遇C.t1时刻甲、乙相遇D.t2时刻甲、乙相遇图1-6-183.(单选)图1-6-19是某物体的s-t图象,由图可以看出().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曲线运动C.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D.物体沿直线做往返运动图1-6-194.(单选)现代战争是科技之战、信息之战,某集团军进行的一次实战演习过程,在基地导演部的大型显示屏上一览无余,如图1-6-20所示是蓝军由基地A分三路大军进攻红军基地B的显示,若用s 1、s2和s3分别表示三路大军的位移,则由大屏幕的显示图可知().A.s1>s2>s3B.s1<s2<s3C.s1=s2=s3D.三者关系无法确定图1-6-20知识点二速度图象5.(单选) 如图1-6-21所示,对质点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质点做曲线运动B.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该质点的加速度逐渐增大D.该质点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图1-6-216.(双选)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1-6-22所示,则().A.在前3 s内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B.在1~3 s内质点做加速度a=-2 m/s2的变速直线运动C.在2~3 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同1~2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图1-6-22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描述的是不同物理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物理意义完全不同。
1、位移图象(1)位移图象描述做直线运动物体(或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图象中的任一点表示某一时刻物体的位置;从图象中还可知道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或发生某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如图1中,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
要注意,位移图象并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2中,不能认为甲物体做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是否过原点,取决于开始计时的位置是否作为位移的起始点。
直线的倾斜程度(即斜率)反映出物体运动的快慢,倾斜程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即速度越大。
如图3中,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
直线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的方向是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同还是相反。
如图4中,甲物体沿选定的正方向运动,乙物体的运动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
如果物体静止不动,则它的位移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t轴的直线,如图5所示。
(3)在同一位移图象中,两条图线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在该时刻具有相同的位置,即两个物体在该时刻相遇。
如图4中,甲、乙两物体在时刻相遇。
(4)利用位移图象可以判断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是做变速直线运动。
如图2中,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5)在位移图象中,图线在S轴上的截距表示物体在开始计时前已发生的位移(即初位移),在t轴上的截距表示计时一段时间后物体才开始运动。
如图4中,乙物体的初位移为。
甲物体延迟时间后才开始运动。
2、速度图象(1)速度图象描述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图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如图6中,时刻物体的速度为。
可以利用速度图象求出一段时间内物体发生的位移,如物体在时间内的位移就是图6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要注意,速度图象也不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7中的速度图象,并不表示物体做往复运动或上坡、下坡的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直线,如图8所示。
高一物理必修一运动图像专题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一、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X-t图象表示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是一条。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即v=,如右图所示。
二、直线运动的v t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⑴匀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是与。
⑵从图象不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求出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是⑵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
⑶可以根据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⑷还可以根据图象求加速度,其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即a=,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反之则越小三、区分X-t图象、v t图象⑴如右图为v t图象, A描述的是运动;B描述的是运动;C描述的是运动。
图中A、B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物体作运动;C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C作运动。
A 的加速度(“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加速度。
图线与横轴t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
⑵如右图为X-t图象, A描述的是运动;B描述的是运动;C描述的是运动。
图中A、B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物体向运动;C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C向运动。
A的速度(“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速度。
⑶如图所示,是A、B两运动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分析A图象与S轴交点表示:,A、B两图象与t轴交点表示:, A、B两图象交点P表示:,A、B两物体分别作什么运动。
o1tvt v/t s X/m1/v ms()/t s 00 1 2 3 4SSX/mtABC四、X-图象与图象的比较:X-图象图象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静止。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静止。
③表示物体静止。
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
应用运动图象解题“八看”
应用运动图象的三点注意
(1)无论是x -t 图象还是v -t 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2)x -t 图象和v -t 图象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3)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形状由x 与t 、v 与t 的函数关系决定.
例1: (2013·海南高考)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 -t 图象如,下列v -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例2:甲、乙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分别是在2 s 末和6 s 末
C .乙在前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 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 .2 s 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例3: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 x -t 图象中t 1时刻v 1>v 2
C. v -t 图象中0至t 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 .两图象中,t 2、t 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例4、在位移时间图像讨论abc 三种情况下物体的运动。
例5、【2014·新课标Ⅱ卷】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t 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 1+v 2
2 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例6、 【2014·全国卷】 一质点沿x 轴做直线运动,其vt 图像如图所示.质
点在t =0时位于x =5 m 处,开始沿x 轴正向运动.当t =8 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
A .x =3 m
B .x =8 m
C .x =9 m
D .x =14 m
例7、【2014·广东卷】 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A .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 .第3 s 内和第4 s 内的加速度相同
C .第1 s 内和第4 s 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 .0~2 s 和0~4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例8、【2014·天津卷】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A .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 .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 .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 .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例9、如图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辆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运动的v-t图线,由图线可以判断
A.2秒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在0~8 s内两车最远相距148 m
C.两车只有t0时刻速率相等
D.两车在t=8 s时相遇
例10、【2014·江苏卷】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