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细胞骨架
- 格式:ppt
- 大小:34.39 MB
- 文档页数:161
细胞⽣物学第⼗章细胞⾻架习题及答案done第10章细胞⾻架1.何为“踏车”现象?微管和微丝的“踏车”现象有何⽣理意义?答:在同⼀根微管或微丝上,常可发现其正极端因装配⽽延长,负极端因去装配⽽缩短,⽽装配和去装配的速率相等时,微管或微丝的长度保持稳定,即所谓的踏车⾏为。
踏车现象保证了微管或微丝长度的稳定,从⽽也保证了细胞⾻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为什么是(-)极指向MTOC,⽽(+)极背向MTOC?答:MOTC(微管组织中⼼)常见的有中⼼体和基体。
⾄于微管组装时,(-)极指向MTOC,⽽(+)极背向MTOC,我认为负极组装较慢且去组装发⽣在这⼀极,它指向MOTC应该是为了防⽌微管的去组装,只让微管增长。
3.何为(9+2)微管模型,它与纤⽑(鞭⽑)的运动有什么关系?答:(9+2)是指纤⽑或鞭⽑中的外围有9组⼆联体微管环绕中央由中央鞘包围2个单体微管的结构。
每个⼆联体中有A管和B 管。
A管管壁完整由13条原纤维构成。
⽽B管管壁仅10条原纤维,另3条共⽤A管。
每个A管上(顺时针)向相邻⼆联体的B管伸出2个“弯钩”状的动⼒蛋⽩臂(可在B管上滑动),此外还向中央鞘伸出⼀根放射幅(其幅头也可在中央鞘上滑动)。
纤⽑(鞭⽑)的摆动可分解为若⼲局部弯曲运动,这是由轴⼼中所有的相邻⼆联体之间相互滑动所致,也就是说其轴⼼中的微管构型不是弹性结构,⽽是能变位联合的刚性结构。
相邻⼆联体之间的相互滑动,关键在于动⼒蛋⽩臂。
4.分裂后期的染⾊体是如何向两极移动的?答:纺锤体的纺锤丝皆由微管构成,包括三种类型:着丝点(动粒)微管、连续微管、中间微管(星体微管)。
细胞分裂后期两组染⾊体分别向两极移动是由微管牵引所致(秋⽔仙素处理可证实),其作⽤机制可认为是:由动粒微管缩短产⽣的拉⼒加上连续微管伸出产⽣的推⼒(注意:拉是指拉染⾊体;推是推两极)的共同作⽤结果。
上述两种微管的长度变化是因微管蛋⽩去组装或组装的缘故,⽽微管联接处的滑动是类动⼒蛋⽩(胞质动⼒蛋⽩)作⽤远因。
10. 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细胞除了含有各种细胞器外, 在细胞质中还有一个三维的网络结构系统,这个系统被称为细胞骨架(图10-1)。
图10-1 细胞骨架系统10.1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的组成和功能细胞除了具有遗传和代谢两个主要特性之外, 还有两个特性, 就是它的运动性和维持一定的形态。
细胞骨架是细胞运动的轨道,也是细胞形态的维持和变化的支架。
10.1.1 细胞骨架的组成和分布¦ 组成细胞骨架是细胞内以蛋白质纤维为主要成分的网络结构,由主要的三类蛋白纤丝(filamemt)构成,包括微管、微丝(肌动蛋白纤维)和中间纤维。
¦分布微管主要分布在核周围, 并呈放射状向胞质四周扩散。
微丝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膜的内侧。
而中间纤维则分布在整个细胞中(图10-2)。
12图10-2 细胞骨架的三类主要成分及其分布10.1.2 细胞骨架的功能什么是细胞骨架?在细胞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细胞骨架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以及在细胞运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细胞分化等一系列方面起重要作用。
¦作为支架(scaffold),为维持细胞的形态提供支持结构,如红细胞质膜膜骨架结构维持。
¦在细胞内形成一个框架(framework)结构,为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提供附着位点。
细胞骨架是胞质溶胶的组织者,将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组成各种不同的体系和区域的网络结构。
¦为细胞器的运动和细胞内物质运输提供机械支持。
细胞骨架作为细胞内物质运输的轨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向两极的移动,以及含有神经细胞产生的神经递质的小泡向神经细胞末端的运输都要依靠细胞骨架的机械支持。
¦为细胞从一个位置向另一位置移动提供力。
一些细胞的运动结构, 如伪足的形成也是由细胞骨架提供机械支持。
纤毛和鞭毛等运动器官主要是由细胞骨架构成的。
¦为信使RNA提供锚定位点,促进mRNA翻译成多肽。
第十章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教学目的: 1 掌握细胞骨架的概念2 掌握细胞骨架各成分性质、结构与功能3 了解细胞的各种运动形式教学重点:1 细胞骨架的狭义及广义概念2 细胞骨架各成分性质、结构与功能教学难点:细胞骨架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讲授与讨论概述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新发现的一类细胞器,也是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并且这种研究正方兴未艾。
真正确认细胞中骨架系统的存在,则是在本世纪60年代,人们对制作电镜标本的固定剂和条件作了改动之后。
1963年,Slauterback使用戊二醛(代替锇酸)在室温(代替0℃)下固定标本,首先在水螅刺细胞中发现了细胞骨架成分之——微管,同年,Porter在植物细胞中也发现了微管的结构。
那么细胞骨架的概念如何呢?包括哪些内容呢?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早期狭义的范围主要指胞质骨架,现代广义的理解应为:细胞骨架(cell skeleton)细胞骨架的主要功能是(1)维持细胞形态多样性(2)行使细胞运动(3)保持细胞内结构的合理空间布局与有序性(4)细胞内物质的传递与运输(5)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6)作为多种蛋白、酶和细胞器的支持点(7)参与蛋白质合成(多聚体3,端锚定在骨架纤维上才启动)(8)核骨架、染色体骨架参与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构建(9)核骨架为基因表达提供空间支架(10)细胞骨架参与细胞周期的调节,并与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关系密切。
第一节细胞质骨架(Cytoskeleton)一、微丝(microfilament,MF)即肌动蛋白纤维(actin microfilament),是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组成,直径约7nm的骨架纤维。
微丝在细胞中可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微丝互相平行排列成束,形成有规则的稳定结构,如肌细胞中形成粗丝和细丝。
另一种状态是网络状,在非肌细胞中这种状态较多。
(一)化学组成微丝是由总称为收缩蛋白(Contractile P)的物质组成,主要是肌动蛋白和微丝结合蛋白。
35.( )为了使肌细胞质膜去极化,肌质网(SR)中的Ca2+泵使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Ca2+从SR的腔输往胞质溶胶。
以启动肌收缩。
(09年)
36.( )各类型的整联蛋白都是通过细胞内结合位点与细胞骨架纤维相连,包括肌动蛋白纤维、微管、中间纤维等。
(09年)
37.( )神经小泡既能从胞体运向触突末梢,又能反方向运输到胞体,原因是神经小泡含有两种发动机蛋白:驱动蛋白与动力蛋白。
(12年)
38.( )在大多数动物细胞中,微管的负端朝向细胞的外周,从而指导马达蛋白将货物向外运;而正端朝向细胞内,并指导微管马达将货物运向细胞内。
(12年)
四、问答题
39.标出下图两种运输蛋白的名称(00年)
40.比较肌球蛋白I与肌球蛋白II(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