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内科护理学知识归纳: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人的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14.44 KB
- 文档页数:3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病情观察:
1)患者有咯血时,保持绝对卧床,观察血压、呼吸、脉搏的变化,及时发现大咯血的先兆,做好抢救准备。
2)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可协助其取半坐卧位,给予患者吸氧。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如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给予鼻饲饮食或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治疗。
3.患者疼痛时,应注意听取患者主诉,了解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注意观察患者心理、生理及行为反应,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但应用时注意避免患者发生药物依赖。
4.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止咳药和雾化吸入应用。
5.在为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窥视和活组织检查、胸腔穿刺、脱落细胞学检查时,护士应做好配合工作,所采集的标本应及时送检。
6.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时,痰标本应保持新鲜并及时送检,否则细胞溶解影响检出率。
7.注意观察化、放疗的副作用,如出现声音嘶哑、食欲不振、头晕、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白细胞减少者,应注意防止感染发生。
8.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
1.向患者强调戒烟对预防肺癌的重要性。
2.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保持乐观心态,提高机体免疫力。
3.长期在肺癌高发区工作或长期接触致癌物质者应定期进行体检。
4.向患者讲解放化疗期间预防感染的措施。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人的护理教案第一章:肺癌的基本概念1.1 介绍肺癌的定义、发病率和死亡率1.2 解释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与继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区别1.3 介绍肺癌的分类和临床表现第二章:肺癌的病因和风险因素2.1 介绍肺癌的病因和风险因素,如吸烟、空气污染、遗传等2.2 分析吸烟与肺癌之间的关系,并强调戒烟的重要性2.3 讨论其他风险因素,如职业暴露、二手烟等第三章:肺癌的临床表现和诊断3.1 介绍肺癌的常见临床表现,如咳嗽、咳痰、胸痛等3.2 解释肺癌的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3.3 强调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性第四章:肺癌的治疗方法4.1 介绍肺癌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4.2 讨论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副作用4.3 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第五章:肺癌的护理和康复5.1 介绍肺癌患者的日常护理,如饮食、休息、运动等5.2 讨论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如提供心理支持、缓解焦虑和抑郁等5.3 强调康复过程中的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的重要性第六章:肺癌患者的营养支持6.1 介绍营养支持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6.2 讨论营养评估和营养支持的方法6.3 强调营养支持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第七章:肺癌患者的疼痛管理7.1 介绍肺癌患者疼痛的原因和评估方法7.2 讨论疼痛管理的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7.3 强调疼痛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支持第八章:肺癌患者的家庭支持8.1 介绍家庭支持在肺癌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性8.2 讨论家庭支持的方式,包括情感支持、经济支持和日常生活照顾等8.3 强调家庭支持和患者康复的关系,并提供相关的资源和建议第九章: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9.1 介绍肺癌患者心理状况的评估和识别9.2 讨论心理护理的方法,包括心理支持、心理治疗和应对策略等9.3 强调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支持第十章:肺癌患者的临终关怀10.1 介绍临终关怀的概念和目标10.2 讨论临终关怀的方法,包括疼痛控制、症状管理和心理支持等10.3 强调临终关怀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支持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营养支持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补充和说明:营养支持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规护理1、护理多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正确评价目前面临的情况,根据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及个性特征,采用恰当的语言将诊断结果告知病人,应协同家属采取保护性医疗制度,合理隐瞒,帮助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鼓励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定期探视病人,引导病人及时体验治疗的效果,以增加治疗的信心。
2、食护理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如动植物蛋白的合理搭配,有吞咽困难者应给予流质饮食,化疗期间少量多餐,避免过热、粗糙、酸、辣刺激性食物,病情严重者应采取喂食、鼻饲,必要时酌情输血、血浆等增强抵抗力。
3、痰标本时必须新鲜痰及时送检,否则,因痰液搁置过久,痰细胞可自行溶解,而得不到正确结果。
(二)专科护理1、与病人共寻找减轻疼痛的方法,给予舒适体位,避免剧烈咳嗽,分散注意力等。
2、化疗护理化疗前对病人解释化疗的目的、方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治疗前后2h内避免进餐,若有恶心、呕吐时可减慢药物滴速或遵医嘱给灭吐灵10~20ml 肌注。
严密观察血象变化,每周检查1~2次白细胞总数,当白细胞总数降至3.5*109/L应及时报告医生并暂停化疗药物,遵医嘱给予利血生、沙肝醇等药物,以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当白细胞降至1*109/L应遵医嘱输白细胞及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并进行保护性隔离。
化疗后病人涎腺分泌常减少,出现口干、口腔pH下降,易致牙周病和口腔真菌感染。
口腔护理可用盐水复方硼酸液漱口,并局部涂制菌霉素。
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血管。
静脉给药时应在输注化疗药物前后输注无药液体,以防药液外渗使组织坏死,并可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
若化疗药液不慎外漏,应立即停止输注,迅速使用0.5%普鲁卡因溶液10ml~20ml局部封闭,并用冰袋冷敷,局部外敷敷轻松或氢化可的松软膏,以减轻组织损伤,切忌热敷,以免加重组织损伤。
对由于药物毒性作用使皮肤干燥、色素沉着、脱发和甲床变形者,应做好解释和安慰,向病人说明停药后可使毛发再生,以消除患者顾虑。
点击查看:2020年初级护师考试《内科护理学》知识归纳汇总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十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人的护理临床上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分类:1.按解剖学分类可分为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
2.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和形态特征分类(1)鳞状上皮细胞癌(鳞癌):鳞癌细胞生长缓慢,转移较晚。
但对化疗、放疗不如小细胞未分化癌敏感。
(2)小细胞未分化癌(小细胞癌):肺癌中恶性度最高的一种。
小细胞癌对化疗、放疗较其他类型敏感。
(3)大细胞未分化癌:恶性度较高,但转移较小细胞癌晚。
(4)腺癌:出现症状相对较晚,对化疗、放疗敏感性较差。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吸烟。
2.职业因素。
3.空气污染。
4.电离辐射。
5.饮食与营养。
6.肺部慢性炎症、病毒的感染、真菌毒素(黄曲霉菌)、结核的瘢痕、免疫功能的低下、内分泌失调及家族遗传等因素对肺癌的发生可能也起一定的作用。
二、临床表现1.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及体征(1)咳嗽:常以阵发性刺激性呛咳为早期症状。
肿瘤肿大引起支气管狭窄,咳嗽呈高金属音。
继发感染时痰量增多。
(2)咯血:部分病人以咯血为首发症状。
多为痰中带血或间断血痰。
当癌肿侵犯大血管可引起大咯血。
(3)体重下降。
(4)发热:肿瘤坏死可引起发热,多数发热是由于肿瘤引起的继发性感染所致,而抗生素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2.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及体征(1)胸痛:由于病变累及胸膜或胸壁所致。
(2)呼吸困难:癌肿阻塞气道及并发肺炎、肺不张或胸腔积液等,可引起胸闷、呼吸困难。
(3)声音嘶哑:癌肿压迫与转移,压迫喉返神经。
(4)吞咽困难:癌肿侵犯或压迫食管引起。
(5)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头面部、颈部和上肢水肿,胸前部淤血和静脉曲张。
(6)其他:Horner综合征、臂丛神经压迫综合征、异位内分泌综合征、神经肌肉综合征及肥大性骨关节病、高钙血症,还可有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肿大,部分肺癌病人有杵状指(趾)等。
三、辅助检查1.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发现肺癌最常用和首选的方法。
临床上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分类:
1.按解剖学分类可分为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
2.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和形态特征分类
(1)鳞状上皮细胞癌(鳞癌):鳞癌细胞生长缓慢,转移较晚。
但对化疗、放疗不如小细胞未分化癌敏感。
(2)小细胞未分化癌(小细胞癌):肺癌中恶性度最高的一种。
小细胞癌对化疗、放疗较其他类型敏感。
(3)大细胞未分化癌:恶性度较高,但转移较小细胞癌晚。
(4)腺癌:出现症状相对较晚,对化疗、放疗敏感性较差。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吸烟。
2.职业因素。
3.空气污染。
4.电离辐射。
5.饮食与营养。
6.肺部慢性炎症、病毒的感染、真菌毒素(黄曲霉菌)、结核的瘢痕、免疫功能的低下、内分泌失调及家族遗传等因素对肺癌的发生可能也起一定的作用。
二、临床表现
1.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及体征
(1)咳嗽:常以阵发性刺激性呛咳为早期症状。
肿瘤肿大引起支气管狭窄,咳嗽呈高金属音。
继发感染时痰量增多。
(2)咯血:部分病人以咯血为首发症状。
多为痰中带血或间断血痰。
当癌肿侵犯大血管可引起大咯血。
(3)体重下降。
(4)发热:肿瘤坏死可引起发热,多数发热是由于肿瘤引起的继发性感染所致,而抗生素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2.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及体征
(1)胸痛:由于病变累及胸膜或胸壁所致。
(2)呼吸困难:癌肿阻塞气道及并发肺炎、肺不张或胸腔积液等,可引起胸闷、呼吸困难。
(3)声音嘶哑:癌肿压迫与转移,压迫喉返神经。
(4)吞咽困难:癌肿侵犯或压迫食管引起。
(5)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头面部、颈部和上肢水肿,胸前部淤血和静脉曲张。
(6)其他:Horner综合征、臂丛神经压迫综合征、异位内分泌综合征、神经肌肉综合征及肥大性骨关节病、高钙血症,还可有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肿大,部分肺癌病人有杵状指(趾)等。
三、辅助检查
1.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发现肺癌最常用和首选的方法。
2.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3.纤维支气管检查:对中央型肺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4.其他:淋巴结活检、癌胚抗原。
四、治疗原则
1.化学药物治疗:对小细胞未分化癌最敏感,鳞癌次之,腺癌治疗效果最差。
常用的抗癌药物有环磷酰胺和盐酸氮芥。
非小细胞肺癌则先手术,然后放疗和化疗。
2.放射治疗:主要用于不能手术的病人,同时配合化疗。
小细胞未分化癌效果较好,鳞癌次之,腺癌效果最差。
3.对症治疗伴随症状,持续控制疼痛,增加病人舒适感。
五、护理措施
1.疼痛护理:遵医嘱给予药物止痛。
2.呼吸困难护理:大量胸腔积液者,协助医生进行胸腔穿刺抽胸腔积液。
3.化疗期间护理:
(1)做好保护性隔离,预防感染。
(2)因化疗药物刺激性强,疗程长,要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病人静脉血管。
(3)化疗前、后2小时内避免进餐,减轻恶心、呕吐。
肺癌重点总结
1.临床表现
(1)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及体征:刺激性呛咳,痰中带血或间断血痰。
(2)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及体征:胸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其他:Horner综合征。
2.治疗原则
(1)化学药物治疗对小细胞未分化癌最敏感,鳞癌次之。
(2)非小细胞肺癌则先手术,然后放疗和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