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应对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16.16 KB
- 文档页数:13
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应对策略摘要:石油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是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动能,是推进整个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正是由于石油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石化行业得以迅速发展,确保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随着石化工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一系列环境问题相继出现,使得石化工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成为“风暴”突破口,这使我们不得不直接面对石油化工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石油化工;污染;生产效率引言石油化工,是当今世界上一种极为重要的能源,关乎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核心价值不言而喻,社会的稳步发展和人们的幸福安康无一不与石油化工行业的持续向前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与此同时,石油化工业的飞速发展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其负面影响的作用就像席卷而来的风暴一样,给人类以重击,全世界不得不正视这一问题。
100多年前,人类进入石油时代,发展至今,全世界各地可见油气井,在为人类发展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人类新的思考,特别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应尽快提供安全、友好型的产品和服务,在绿色开发生产中,保证好员工的生命安全,在社会的广泛监督中降低石油化工污染,实现创新发展。
1、石油化工行业环境保护常见的问题1.1、缺少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制度根据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相关条例可知,石油化工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条例尚不健全,法律法规中存在明显不足,未能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全部情况进行说明和约束。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和发展,环境保护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问题将会面临着严峻考验。
一旦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仅单纯依赖于现有的法规条例无法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石油化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切实实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现依法治企的目标。
1.2、环保意识不足,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底,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6271家,同比减少了5.54%。
石油化工行业的环保现状及治理技术石油化工行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但其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导致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环境状况,石油化工行业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和治理技术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
本文将分析石油化工行业的环保现状,并探讨一些常用的治理技术。
石油化工行业的环保现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 大气污染:石油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废气排放不仅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还会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
2. 水体污染:石油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富含各种有机物和重金属。
这些废水直接排放或未经处理的排放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及水生生物的生存。
3. 固体废物污染:石油化工行业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包括废渣、废弃物和废灰等。
这些废物中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未经妥善处理,将对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为了解决石油化工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关部门和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技术,包括:1.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石油化工企业可以通过装置改造和燃烧优化等方式减少废气排放。
还可利用脱硝装置和脱硫装置等技术降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2. 水体污染治理技术:石油化工企业可以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降低其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含量,使其符合排放标准。
还可以通过建设循环水系统,实现废水的回用,减少废水排放。
3. 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技术:石油化工企业可以通过分类收集、安全存储和无害化处理等方式处理固体废物。
对于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物,可以采用高温熔融、化学稳定化等技术进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石油化工企业还可以通过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能源消耗;利用废热进行余热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等。
石油化工行业的环保现状仍存在一定的挑战,但通过采取相应的治理技术和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改善环境状况。
浅析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应对措施摘要: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越来越依靠能源,而石油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
由石油化工生产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
本文主要阐述了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如何做好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环境保护、并根据石化工业对污染采取的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石油化工污染环境保护措施石油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基础产业之一,然而该产业的生产过程及主要产品的后续消费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众所周知,石油化工生产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量很大,危害人类生活和环境,所以我们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应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建立一个绿色化工,绿色地球的理念。
1、石油化工对环境的几方面的污染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等。
(1)石化行业的废水主要有石油开采和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含各种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废水组成,其含有油、氨、盐和酚等污染物,成分非常复杂,排放量大,处理难度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给水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2)石油化工废气按生产行业可分为石油炼制废气、石油化工废气、合成纤维废气和石油化肥废气。
石油化学工业生产装置复杂,治理设施各异,在石油的提炼生产过程中由于需要大量的热量,所以会排除大量的气体,含硫量较大,造成大气的污染。
(3)石油化工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酸渣、碱渣、白土渣、盐泥、污泥等,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从而污染土地。
而石化产品的开采和运输也会使石油类物质进入土壤环境,虽有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化作用,对环境造成污染。
(4)随着石油化工生产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大型设备和一些大功率机组的应用,使噪声的辐射强度相应增大。
石油化工产生的噪声有:火炬噪声、冷却塔噪声、电动机噪声、放空噪声、管道噪声、调节阀噪声、泵噪声等等。
2、对污染物采取的治理及综合利用2.1 对废水的治理(1)建立健全科学的用水排水制度,建立无害型的生产工艺,压缩装置排污量,减少污水处理的负荷,优选工艺流程,选择加氢工艺,减少以至取消碱洗和水洗,优化工艺操作,降低蒸汽、软化水用量、加强凝结水的回收和利用,优选换热流程,取消直流冷却水,提高循环水利用率。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环保问题与措施石油化工产业是一种高度能耗、污染且危险性较高的行业。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也愈加突出,急需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环保问题1. 水污染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需大量使用水,而一部分废水直接排放进入河流、湖泊或地下水,导致水体污染。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油类物质、重金属和有机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2. 空气污染石油化工生产中,排放大量的废气,含有苯、二氧化碳、NOx等有害物质,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这些废气不仅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还会影响到员工的健康。
3.土壤污染石油化工厂区内的油罐、管道等设备容易发生泄漏,导致石油类污染物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这会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二、环保措施1. 废水处理针对废水排放导致的水污染问题,需要建立到达标排放的废水处理系统。
对于含油废水,可以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脱水净化和回收;对于含有有机物和硫化物的废水,则需要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
2. 空气处理针对废气排放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需要利用吸附剂等方法进行除臭和净化。
同时,厂区内的工艺设备应尽量采用低排放的技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3. 土壤恢复针对土壤污染问题,需要进行土壤的恢复和修复。
可以采用生物修复和物化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对于污染源的排查和处理也非常重要,要及时处理并加强防范。
4. 全生命周期管理石油化工生产的环保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生产环节,更需要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销售到废弃物的处置,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大气、水和土壤的整体协调。
三、结语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环保问题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的难题,需要厂家和政府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环保措施的落实和执行。
同时,也需要引导公众增强环保意识,共同努力推进石油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摘要:石油化工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工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在运行期间,会产生众多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
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整治工业污染的政策,但是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流程复杂,彻底的根除污染存在很大的难度,仍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一定要从源头入手,以贯彻绿色生产和预防污染为主,结合先进科学技术和环保理念,改善工业污染现状。
关键词:石油化工;环境保护;存在问题;解决对策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石油化工行业的进程。
石油化工行业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其在生产的过程中涉及到了许多的原料,这些原料容易大部分都是易燃易爆炸的有害物质,这就给石油化工的生产带来了许多的不安全因素,如何在不对环境所造成污染的基础上确保到石油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有关人员应当思考解决的难题。
1安全环保对于石油化工生产的作用与意义石油化工生产的过程是对于多种资源的转换与利用,本身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石油化工生产中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财产和人员损失,对于国有资产的安全与价值都有重大的危害。
在石油化工生产加工过程中对于各种原料的转化与分解本身也会产生很多对于环境有害的物质,石油化工生产的环保措施不仅是对于环境的保护,同时也是对生产加工人员的保护。
因此,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的安全和环保措施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以及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当前,在石油生产企业中主要发生的安全事故有火灾,爆炸,泄漏这几种,这些灾害的发生对于资源以及周围环境所产生的破坏都是不可逆的,例如,石油的泄漏不仅是资源的浪费,并且对于周围环境的破坏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恢复,甚至是在一定时期内不可恢复。
从这个角度来看,是有石油化工的安全生产以及环保措施更加的至关重要。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事故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
例如,在石油化工生产中所产生的高危化学品因存放运输不当,加工工艺中的疏漏,在某个加工流程中的安全意识缺失综合在一起而产生重大的安全事故。
石油化工行业的环境污染源与治理对策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但其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将从环境污染源和治理对策两个方面探讨石油化工行业的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石油化工行业的环境污染源1.大气污染源石油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气体,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对大气造成直接污染,导致大气质量下降,甚至形成雾霾天气。
同时,部分挥发性有机物还可能生成光化学臭氧,在地表层形成臭氧污染。
2.水体污染源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其中富含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会引起水质恶化,并危及人类健康。
此外,在危险品运输和储存等环节也存在意外泄漏的风险,导致水域受到污染。
3.土壤污染源石油化工行业使用大量的化学品,包括溶剂、催化剂等。
这些物质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导致土壤污染。
通过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吸收转运,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链,并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4.固体废弃物污染源石油化工行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包括渣滓、废料、残渣等。
未经严格处理和处置,这些固体废弃物可能直接投放到环境中,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加重环境问题。
二、石油化工行业的环境治理对策1.减少排放措施通过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提升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
采用低硫低氮燃料替代高硫高氮燃料,引入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如脱硫除尘设备等,有效降低大气污染。
2.强化废水治理加强对石油化工企业废水处理的监管力度,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推广生物降解、膜分离等先进技术,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同时,鼓励企业实施循环利用,将符合要求的废水用于生产过程中。
3.加强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完善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和监测预警机制,以避免事故发生。
对于危险品运输和储存环节,建立健全应急处置体系及装备,并组织常态化演练,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做出及时反应。
石油与化工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问题分析1.环境污染石油与化工行业是重要的能源供应和生产领域,但伴随着其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大量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空气、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威胁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
2.安全风险石油与化工行业天然具备火灾、爆炸等安全风险,而不合理管理和违规操作更加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甚至死亡。
3.资源消耗石油与化工行业是高能耗、高二氧化碳排放的产业,对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均存在过度消耗现象。
长期以来,依赖传统能源的使用模式导致了能源供应紧张和价格波动。
4.品质安全在石油与化工产品中,存在着一些质量安全隐患。
例如,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可能存在生产不合格产品、伪劣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
这些问题不仅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声誉。
二、整改措施1.加强环保治理针对石油与化工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投入力度,在建设和改造项目中注重环保要求,推动石油与化工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并严格控制企业排放标准,实施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全程监管和处理。
2.强化安全管理为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石油与化工企业应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确保操作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科学规划场址布局并合理设置防止事故扩大的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3.推进资源节约型发展为了解决资源过度消耗问题,石油与化工行业应推进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源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
此外,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激励政策,引导企业改进生产方式。
4.加强质量监管为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石油与化工行业应加大对企业的质量监督力度。
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检测机制,严查生产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点,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同时,培养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5.促进行业合作与共享在整改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形成石油与化工行业各方共同参与的整体治理格局。
石油化工行业的污染排放问题与治理方案一、引言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气、废渣等排放物质,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石油化工行业的污染排放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就石油化工行业污染排放问题和相应的治理方案展开探讨。
二、石油化工行业的污染排放问题1. 废水排放问题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各种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这些废水的直接排放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部分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和叠积效应,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
2. 废气排放问题石油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燃烧和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导致酸雨的形成和空气质量下降,给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3. 废渣处理问题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固体废物包括废油、废催化剂、废塑料等。
这些废渣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的污染,会威胁周围环境和农作物的生长,进一步影响人体健康。
三、石油化工行业污染治理方案1. 废水治理方案(1)强化废水处理设施建设:石油化工企业应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处理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和完善性,确保废水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
(2)推广先进处理技术:采用生物膜法、膜分离技术、生物降解技术等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有助于有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 废气治理方案(1)加强燃烧设备改造:石油化工企业应加大燃烧设备的改造力度,采用高效、低排放的燃烧设备。
同时,对废气进行合理收集和处理,减少排放量。
(2)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石油化工企业应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如天然气替代煤炭,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排放。
3. 废渣处理方案(1)推行可持续利用技术:引导石油化工企业开展对废渣的资源化利用研究,大力发展石油化工行业的循环经济,将废渣转化为再生资源,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安全管理论文之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应对措施石化行业对环境的污染情况石油化工是一种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废弃物,同时还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严重破坏了环境。
石油化工厂的废气排放主要包括有害气体、烟雾和氧化物等,废水排放主要包括酸碱废水、含重金属废水等,这些废物对水源、土壤和大气造成了巨大的污染。
而且石化工业因为过程中需求很多燃烧体,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加速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巨大。
应对石化行业对环境污染的措施针对石化行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国家和企业都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以切实降低其环境污染。
国家层面中国政府从2006年开始实行唯一的环境保护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的排放标准和污染物的控制限值。
此外,针对石化行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还建立了企业的环境执法备案制度和监测数据公示制度,强制企业必须定期对污染数据进行公开。
同时,中国政府还实施了石油化工园区生态建设和环保配套设施建设等政策,通过完善环境监管和监督机制来限制石油化工企业的排污行为。
企业层面在企业层面,彻底降低污染物排放,提升环境保护水平,是石油化工企业的重要责任。
注重污染物治理模式创新石油化工企业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手段,探索和研究环保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并深刻进行技术组合、工艺流程变更、资源利用等工作,以达到降低污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例如,对于废水排放,日益普及的高效膜技术和零排放技术可以把传统废水处理的效率提高许多倍,同时也减少了劳动成本。
加强污染物治理设备的维护企业应该注意设备的压力、温度的控制、过量荷载等问题,使设备运行平稳、操作方便、维修成本低,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设备质量的控制,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进行设备质量管理。
此外,要做好污染治理设备的保养、维修、大修等工作,定期进行检查,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结论石油化工的环境问题是社会矛盾的重要方面之一,解决石油化工污染环境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从立法、监管、技术、道德等多角度入手,积极推动环保法律制度完善和技术发展,同时也需要各企业履行自己的环保责任,主动采取相应的减污措施,切实保护环境,发挥石油化工产业的积极作用,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编号:AQ-Lw-04839( 安全论文)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应对措施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nd Countermeasures石油化工对环境的污染及应对措施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
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文章介绍了石油及其相关产业对土壤、河流、湖泊和海洋造成的污染及其相关机理,提出了当今比较常用和有发展前景的一些处理方法,最后介绍了一些可以作为石油替代品的新能源。
关键词:石油污染;修复;新能源0引言100多年前,人类进入石油时代。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全世界都加快了对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多的油气井出现在世界各地,随着石油的开采、冶炼、使用和运输,石油对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石油产品(包括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石油化工产品)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污染物,容易造成大气、地下水、海洋的污染;在油气勘探、开发、炼化、储运过程中容易对野外环境、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在整个石油供应链中,原材料和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资源利用率不高。
在油气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故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1]。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客户要求石油石化企业提供更为安全和环境友好型的产品与服务,员工要求工作对生命安全、健康与环境不造成损害,媒体与公众对企业绿色化经营越来越多地关注、期望与监督[2]。
1石油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石油产品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有土壤、地下水、江河湖泊、海洋污染等。
1.1石油污染对土壤的危害及处理方法[3]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在勘探、开采、运输以及存储过程中引起的,如石油运输、加工过程中的偶然事件、不合理的储油罐以及地下油罐的泄漏等。
油田周围大面积的土壤一般都会受到严重污染。
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主要集中在20cm左右的表层。
石油进入土壤之后,所产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a影响土壤的通透性,降低土壤质量。
b阻碍植物根系的呼吸与吸收,引起根系腐烂,影响农作物的根系生长。
c使土壤有效磷、氮的含量减少,影响作物的营养吸收。
d石油中的多环芳烃具有致癌、致畸、致变等作用,能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体内逐级富集,危及人类健康。
受石油及其制品污染的土壤修复技术按技术类型可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5][6]。
物理修复技术是指将污染物隔离、富集以及转移,化学修复主要原理是氧化分解,主要包括化学淋洗法、氧化剂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光化学氧化法、热分解法、萃取法等。
物理、化学修复虽然可以产生一定的实效,但是都存在明显的缺陷:成本较高、处理不彻底以及存在的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
生物修复方法具有成本相对较低、操作简单以及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土壤中天然的微生物资源或人为投加目的菌株,或用构建的特异降解功能菌投加到污染土壤中,将滞留的污染物快速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土壤恢复其天然功能。
投菌法是目前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热点。
其原理就是直接向受石油污染的土壤接人外源的污染降解菌等生物制剂,同时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包括常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7]。
1.2石油污染对水资源的危害以治理方法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经常以非水相液体(NAPL)形式污染土壤、含水层和地下水。
河流湖泊水体污染主要是受炼制石油产生的废水以及石油产品造成的。
在炼油工业中,有大量含油废水排出,由于排放量大,常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易形成油污染[8]。
另外.油轮洗舱水以及船舶在水域中航行时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油污,也会对水域造成污染。
这些污染使河流、湖泊水体以及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甚至危害到人的健康。
石油污染最主要发生在海洋我国海上各种溢油事故每年约发生500起,沿海地区海水含油量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海水水质标准2倍-8倍,海洋石油污染十分严重。
石油人海后即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包括扩散、蒸发、溶解、乳化、光化学氧化、微生物氧化、沉降、形成沥青球以及沿着食物链转移等过程[9]。
水体石油污染与其他污染治理不同,水具有流动性,不及时处理会使污染范围以很快的速度不断扩大。
因此.水体石油污染首先是控制污染然后再对污染水进行处理。
对地下水石油污染治理,采用水动力学方法,通过抽水井或注水井控制流场,可以防止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污染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对抽取出来的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处理[8]。
采用就地生物处理方法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治理措施,它可以比较彻底地去除污染,国内外都在进行研究[10]。
近年来,臭氧氧化技术对石油污染的地下水处理取得了很大进展。
经臭氧氧化反应后,水体中有机物种类增加,经过一定时间接触氧化反应后,苯系物和稠环芳烃类在水中的相对含量有较大幅度下降,但酯、醛、酮类和烷烃类在水中的相对含量却大幅上升。
一般认为,水中芳香烃物质危害性较大,多具有较大的毒性和致癌性,而烷烃、酯类和其他低分子物质的危害性小得多。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臭氧氧化法是把危害性大的污染物转化为危害小的污染物。
污染水体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因此臭氧氧化法与吹脱、活性炭吸附、生物氧化等处理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得到良好的处理效果[11]。
如果受污染的土壤和含水层范围不大,也可以将其挖除或采取截流工程措施将其封闭。
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费用很高,而且很复杂,因此更应当以预防为主。
对海洋、江河、湖泊石油污染治理,目前主要用化学破乳、氧化处理方法进行分解处理和机械物理的方法进行净化吸附[12]。
清除海洋、江河、湖泊石油污染是非常困难的。
防止油水合二为一的唯一选择是喷洒清除剂,因为只有化学药剂才能使原油加速分解,形成能消散于水中的微小球状物。
清除水面石油污染还有一些物理方法,如用抽吸机吸油,用水栅和撤沫器刮油,用油缆阻挡石油扩散为防止溢油污染海洋。
我国也开发配备了相应的围油栅、撇油器、收油袋等防污染的设备,建立了自己的监测体系,科研人员还绘制了海洋环境石油敏感图,并建立了溢油漂移数值模型、数据库和溢油漂移软件,一旦发生溢油事件,有关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了解溢油海域的污染情况,及溢油的运行轨迹。
另外生物处理的方法由于其迅速、无残毒、低成本的特点,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13]。
生物处理法是指人工选择、培育,甚至改良噬油微生物,然后将其投放到受污海域,进行人工石油烃类生物降解。
石油污染的海面和海滩通常可采用以下3种方式进行生物修复[14]:投加表面活性剂,增加石油与海水中微生物的接触面积;投加高效降解石油的微生物,增加微生物的种群数量;投加N、P等营养源,促进土著微生物对石油的降解。
由于表面活性剂可能具有毒性并在环境中积累,引人高效降解菌不能对土著微生物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会引起相应的生态和社会问题,不同学者对是否应该投人高效微生物以及高效微生物是否在生物修复中起作用意见不一,分歧较大。
因此对投加营养盐进行石油污染海洋环境生物修复研究相对较多。
目前,国外开发的营养盐主要有3种形式:a缓释型该类型营养盐具有合适的释放速率,通过海潮可以将营养物质缓慢地释放出来。
b亲油型亲油肥料可使营养盐“溶解”到油中,在油相中螯合的营养盐可以促进细菌在表面生长。
c水溶型该类产品会被海水溶解,可以解决下层水体及沉积物的污染问题。
2几种新能源简介[15]石油带来的一系列污染问题以及油价的持续上涨使人们开始了寻觅之旅,试图寻找石油的替代品。
2.1波能:即海洋波浪能。
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再生能源。
据推测,地球上海洋波浪蕴藏的电能高达90万亿千瓦。
近年来,在各国的开发新能源的计划中,波能的利用已占有一席之地。
尽管波能发电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目前的进展表明了这种新能源潜在的商业价值2.2可燃冰:这是一种与水结合在一起的固体化合物,它的外型与冰相似,故称“可燃冰”。
“可燃冰”在低温高压下呈稳定状态,冰体融化所释放的可燃气体相当于原来固体化合物体积的100倍。
据测算:可燃冰的蕴藏量比地球上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总和还多。
2.3煤成气:煤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增加。
在产生变质作用的同时也释放出大量的可燃性气体。
从泥炭到褐炭。
每吨煤可产生68立方米的气,从泥炭到肥煤,每吨煤可产生130立方米的气;从泥炭到无烟煤,每吨煤可产生4O0立方米的气。
据测算:地球上煤成气可达2000万亿立方米。
2.4微生物: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盛产甘蔗、甜菜、木薯等,科学家利用微生物醇,可将它们制成酒精。
酒精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用其稀释汽油所制成的“乙醇汽油”,功效可提高15%左右,而且制作酒精的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据报道,巴西已装“乙醇汽油”或酒精为燃料的汽车达几十万辆,减少了大气污染。
科学家还研究成功利用微生物制取氢气。
开辟了利用能源的新途径。
3结束语石油在成为我们亲密朋友的同时我们时刻也不能忘记它同样是我们一个潜在的敌人,在保证工业高度发达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因此如何更绿色高效得使用石油资源将是我们在一个时期内的重要课题。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相信它离我们远去的时间恐怕也不再遥远,如何在后石油时代寻找到合适的能源替代品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1]张士萍,郑广宏,王磊.石油污染的修复与处理技术.四川环境.2007(8)[2]周超,陈梅,刘先涛.石油石化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环保与安全[3]秦煜民,隋智慧,魏有权.应用生物修复技术处理石油污染土壤[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2,31(6):333.[4]齐永强,王红旗.微生物处理土壤石油污染的研究进展[J].上海环境科学,2002,21(3):177-180.[5]王贞国,梁伟,杨询昌,等.曝气法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研讨[J].山东国土资源,2006,22(6-7):107-l12[6]BTryba,AWMorawski,MInagakLApplicationofTiO2-mountedactivatedcarbontothere movalofphenolfromwater[J].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2003,41:427-433.[7]刘鹏,李大平,王晓梅,等.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J].化工环保,2006,26(2):91-94.[8]吕贤弼,地下水污染的根源夏防治.1999[9]陈建秋.中国近海石油污染现状、影响和防治[J].节能与环保,2002,30:15-17.[10]曹刚、王华.石油污染与治理.2005[11]于勇.受石油污染地下水的臭氧处理技术.2003[12]高宏科.石油对水体的污染与治理.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28)[13]BraggJR.Effectivenessofbiodegradationfortheexxonvald ezoilspill[J].Nature,1994,368:413-418.[14]李进道,丁美丽,陈德辉,等.用长效肥料提高微生物分解海面油膜试验[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0,20(3):84-89.[15]郭新.未来世界的几种新能源.21世纪我国新能源开发展望[M].北京:中国能源,2002,(1).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