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产品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1.62 MB
- 文档页数:51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1、塑料产品开发的结构设计原则⑴、结构设计要合理:装配间隙合理,所有插入式的结构均应预留间隙;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安规测试),并适当设计合理的安全系数。
⑵、塑件的结构设计应综合考虑模具的可制造性,尽量简化模具的制造。
⑶、塑件的结构要考虑其可塑性,即零件注塑生产效率要高,尽量降低注塑的报废率。
⑷、考虑便于装配生产(尤其和装配不能冲突)。
⑸、塑件的结构尽可能采用标准、成熟的结构,所谓模块化设计。
⑹、能通用/公用的,尽量使用已有的零件,不新开模具。
⑺、兼顾成本。
2、材料的选取⑴、ABS: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冲击,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的部件),如内部支撑架(键板支架、LCD支架)等。
还有就是普遍用在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
目前常用奇美PA-757、PA-777D等。
⑵、PC+ABS: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
适用于作高刚性、高冲击韧性的制件,如框架、壳体等。
常用材料代号:拜尔T85、T65。
⑶、PC:高强度,价格贵,流动性不好。
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按键、传动机架、镜片等。
常用材料代号如:帝人L1250Y、PC2405、PC2605。
⑷、POM具有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吸水性、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
常用于滑轮、传动齿轮、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M90-44。
⑸、PA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
常用于齿轮、滑轮等。
受冲击力较大的关键齿轮,需添加填充物。
材料代号如:CM3003G-30。
⑹、PMMA有极好的透光性,在光的加速老化240小时后仍可透过92%的太阳光,室外十年仍有89%,紫外线达78.5%。
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寒性、耐腐蚀,绝缘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易于成型,质较脆,常用于有一定强度要求的透明结构件,如镜片、遥控窗、导光件等。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应注意事项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塑料制品越来越被广泛应用。
塑料制品广泛运用于日用品、交通运输、建筑装修等领域,而塑料产品的结构设计关系到它的使用效果、使用寿命和品质等方面。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探讨塑料产品结构设计应注意的事项。
一、材料选择1.合适的原材料在进行塑料产品结构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原材料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是保证产品品质的关键之一。
应该根据产品的用途、负荷条件、使用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原材料,以保证产品品质、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优劣比较在进行原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该进行优劣比较。
对于不同的原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质是有区别的,应进行深入了解和对比分析,给出合理的选择建议。
二、结构设计1.结构简单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应该尽量简单。
简单的结构有利于加工工艺的控制,并且能够提高整个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避免孔洞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应该避免出现孔洞。
孔洞会导致产品强度下降,增加在使用过程中的破裂风险,同时也会对产品品质造成影响。
3.考虑产品重量在进行结构设计之前,需要深入了解产品的使用环境以及需要承受的重量,以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结构。
同时,应该尽量避免设计过度的结构,从而减轻产品的重量和成本。
4.考虑使用寿命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该考虑产品的使用寿命,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适当的强度设计。
这样,可以确保产品的使用寿命,并且降低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5.符合人体工程学对于需要与人体接触的塑料制品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人体工程学的原则进行设计。
这样,可以确保产品的使用舒适性和人机工程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
三、加工工艺1.优化加工工艺塑料制品加工过程中,需要优化加工工艺,保证加工过程的平稳和产品品质的稳定。
同时,应该注意加工周期的时间控制和保护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原材料不被污染。
2.选择高质量的设备在进行塑料制品加工时,应选择高质量的设备。
高质量的设备能够保证加工的精度和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从而保证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塑料产品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例如家居用品、玩具、电子产品外壳等等。
而塑料产品的结构设计对于产品的质量、外观和使用寿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外观结构、力学设计、成型工艺以及材料选用等方面探讨塑料产品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外观结构设计1、造型设计造型设计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造型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美观度,还可以提高产品的使用舒适度。
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参考生产企业相应产品在外观造型上的优化。
同时还需要根据产品的实际使用要求,将造型与其他方面的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2、尺寸设计在设计产品尺寸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人体工学和使用习惯,以及使用场景等方面的因素。
同时我们还需进行模型的三维数据分析,以确认设计尺寸是否合适。
二、力学设计塑料制品的力学设计主要是针对产品的负载、疲劳、变形等方面进行的。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复杂性和耐用性。
1、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不同的塑料材料有着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于不同类型的塑料产品,我们需要根据其使用要求进行材料选择和使用,而且,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成本、可回收性、抗氧化性、耐久性等因素。
2、设计承载力设计产品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产品的承载力,以保证产品在使用时不会出现断裂、变形等安全问题。
一般来说,塑料制品往往具有大型面板或外壳,因此在考虑承载力时应注意加强框架约束,以消除塑料制品的变形或脆性断裂。
3、环境适应性设计塑料制品在不同环境下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使用场景和用途等因素。
例如,某些塑料制品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符合精度要求;而另一些型号的产品需要涉及强化和额外验收等工艺,以防水或防腐等方面进行特殊处理。
三、成型工艺1、成型材料选择在选择成型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其强度、可加工性等。
常见的塑料成型方法有吹塑、注塑、压缩成型和挤出成型等,而不同的方法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2、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对于塑料成型过程至关重要,因此,模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复杂性、成本、加工时间等因素。
塑料产品的设计技巧塑料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无处不在。
塑料产品的设计既需要满足功能要求,又要考虑美观与实用性。
下面将介绍一些塑料产品设计的技巧,希望对设计师们有所帮助。
1.了解材料特性首先,设计师应该对所使用的塑料材料有充分的了解。
不同种类的塑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如强度、硬度、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等。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产品的应用场景和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2.考虑成型工艺塑料制品主要通过注塑、吹塑、挤塑等工艺进行成型。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所选用的成型工艺,不同工艺对产品形状和结构的限制是不同的。
合理的设计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并且减少废品率。
3.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塑料制品主要用于容器、工具、零件等领域,因此产品的功能性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师应该仔细分析产品的使用环境和需求,确保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比如容器类产品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耐用性,工具类产品应具有舒适的手感和易使用性。
4.注意产品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塑料产品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设计师应考虑产品的整体结构和细节处理。
产品结构设计要合理,能够实现产品功能,同时保证结构的坚固性和稳定性。
细节处理要注意产品的舒适性和易操作性,尽量减少折角、棱角,增加圆滑和曲线设计。
5.注重产品的外观设计塑料制品的外观设计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设计师要注重产品的美观性和与用户的情感连接。
产品的外观设计要与品牌形象相符合,通过颜色、形状和纹理等元素进行设计,提高产品的辨识度和吸引力。
6.考虑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提高,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选择可回收、可降解的塑料材料,减少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设计师可以考虑产品的可维修性和模块化设计,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7.进行模型验证在设计完成后,进行模型验证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制作3D打印模型或真实尺寸样品,可以检验设计的可行性和完整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最终设计符合要求。
塑料产品设计原则
1.结构设计原则
2.材料选择原则
在塑料产品的设计中,需要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
选择塑料材料时需要考虑其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能,以及经济性和可塑性等因素。
3.成型工艺设计原则
塑料产品的成型工艺设计是塑料产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壁厚等因素,以及成型工艺的选用和操作方法,确保产品成型质量和成本的控制。
4.模具设计原则
塑料产品的模具设计是影响塑料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
在模具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壁厚等因素,以及模具的结构、材料和制造工艺等因素,确保产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5.附加工艺设计原则
6.人机工程学设计原则
7.环境保护设计原则
8.可维修性设计原则
9.创新设计原则
10.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
在实际的塑料产品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要求和设计目标,综合应用以上原则,灵活地进行设计。
只有在不断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提高塑料产品设计的水平和效果。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塑料产品的结构设计是指在满足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塑料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加工工艺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塑料产品结构的设计准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确定产品形状和尺寸。
塑料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直接关系到塑料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加工工艺,应根据产品的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选择合适的形状和尺寸。
一般来说,塑料产品的结构设计应尽量简化,避免过多的棱角和壁厚变化;同时,应考虑产品的结构强度,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合理选择塑料材料。
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适用于不同的产品。
在选择塑料材料时,应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使用功能,选择具有耐热性、耐寒性、耐腐蚀性等特点的塑料材料。
同时还要考虑材料的成本和可加工性,以便满足产品的经济性和加工工艺要求。
3.合理确定产品的结构连结方式。
塑料产品的结构连结方式主要有焊接、胶接、机械连接等。
在进行结构连结时,应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连结方式。
同时要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以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断裂或松动。
4.合理设计产品的壁厚和结构加强。
塑料产品的壁厚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结构强度和外观美观。
一般来说,塑料产品的壁厚应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并避免过厚或过薄造成的问题。
另外,还应考虑在关键部位加强结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加强措施,提高产品的抗冲击性和承载能力。
5.合理选择产品的表面处理方式。
塑料产品的表面处理可以改善产品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包括喷漆、涂层、电镀等。
在选择表面处理方式时,应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外观要求,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式,并保证表面处理层的附着力和耐磨性。
6.合理选型和设计模具。
塑料产品的生产通常需要使用模具进行注塑成型。
在选型和设计模具时,应根据产品的结构和尺寸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并合理设计模具的结构和工艺参数,以满足产品的成型要求和生产效率。
总之,塑料产品的结构设计准则主要包括确定产品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合理确定产品的结构连结方式、设计合理的壁厚和结构加强、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式以及合理选型和设计模具等方面。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1.减少应力集中: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避免应力集中的情况,因为这样容易导致产品的断裂和损坏。
可以通过增加圆角、过渡半径和增加支撑结构等方式来减少应力集中。
2.提高结构刚度:塑料产品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结构刚度,以保证其在使用中不易变形和破损。
为了增加产品的结构刚度,可以采用加强筋、加厚结构和增加内部支撑等方法。
3.增加产品的抗疲劳性:塑料产品在长时间使用或重复加载下容易发生疲劳破坏。
为了提高产品的抗疲劳性,可以采用设计增加圆角和过渡曲线,同时避免锐角和过渡面等设计措施。
4.考虑产品的装配性:在进行塑料产品结构设计时,应该考虑产品的装配性,使得产品易于装配和拆卸。
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拼接接口、预留装配空间和减小装配工艺难度等方式来提高产品的装配性。
5.考虑产品的可维修性:塑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遭受损坏或磨损,因此需要考虑产品的可维修性。
设计时应该考虑到易损部位的更换和修理,尽量采用可拆卸结构和标准化零件,以方便维修。
6.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在进行塑料产品结构设计时,需要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要保证塑料产品在正常使用和意外情况下都能够满足安全要求,避免出现塑料破裂、断裂和松动等情况。
可以通过增加防护结构、增加强度和使用合适的材料等方式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7.选择合适的材料:塑料产品的性能取决于所选用的材料。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考虑材料的强度、硬度、耐温性、耐化学性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成本和可塑性等因素。
8.结合生产工艺:在进行塑料产品结构设计时,需要结合产品的生产工艺来考虑设计要求。
不同的生产工艺可能对产品的结构设计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注塑工艺需要考虑产品的模具结构和塑料流动性等因素。
总结起来,塑料产品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强度、刚度、抗疲劳性、装配性、可维修性、安全性和材料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质量可靠、使用寿命长的塑料产品。
常用塑料产品设计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因其轻便、耐用、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备受青睐。
下面,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塑料产品设计。
1.塑料容器:塑料容器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领域。
设计时需要考虑容量大小、形状、密封性能以及外观美观等因素。
常见的塑料容器设计包括瓶子、罐子、盒子等。
2.塑料包装:塑料包装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日用品等领域。
设计时需要考虑包装物的保护性能、易开封性、易携带性和外观吸引力等因素。
常见的塑料包装设计包括袋子、薄膜、盒子等。
3.塑料家具:塑料家具具有轻便、耐用、易清洁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和室外环境。
设计时需要考虑座椅、桌子、柜子等家具的舒适性、稳定性和外观美观等因素。
4.塑料玩具:塑料玩具是儿童常用的玩具种类之一,设计时需要考虑安全性、耐用性和外观吸引力等因素。
常见的塑料玩具包括积木、拼图、洋娃娃等。
5.塑料电子产品:塑料在电子产品中应用广泛,如手机、电视、音箱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电子设备的结构、耐久性和外观美观等因素。
6.塑料管道和管件:塑料管道和管件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系统和工业管道等领域。
设计时需要考虑管道的耐压性能、密封性能和连接方式等。
7.塑料模具:塑料模具用于制造塑料产品的成型工艺中,设计时需要考虑模具的结构、耐磨性和成型精度等因素。
8.塑料汽车零部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塑料汽车零部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设计时需要考虑零部件的强度、耐久性和外观美观等因素。
9.塑料医疗器械:塑料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如注射器、输液器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器械的安全性、易清洁性和耐用性等因素。
10.塑料户外用品:塑料户外用品用于露营、登山、运动等活动中,如帐篷、水壶等。
设计时需要考虑用品的轻便性、耐用性和便携性等因素。
总结:常用塑料产品设计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产品的功能、结构、耐久性、安全性和外观美观等。
随着科技和工艺的不断进步,塑料产品的设计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塑料翻盖产品设计方案模板一、产品概述塑料翻盖产品是一种常见的日用品,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塑料翻盖产品的设计模板,以便于设计师们能够根据不同需求快速制定出符合要求的产品设计方案。
二、产品设计要求1. 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的用途和定位,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进行设计。
2. 结构设计:考虑到产品的实用性和稳定性,需要合理设计产品的开合方式和固定装置等要素。
3. 外观设计:产品外观应美观、简洁,并能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
4. 用户体验:产品在开启或关闭时应给予用户明确的指示,操作简便,且在使用过程中耐磨损、耐腐蚀,易于清洁。
三、产品设计方案模板1. 产品名称:2. 产品功能:简要描述产品的主要功能和应用场景。
3. 材料选择:说明所选用的塑料材料的特性和优势。
4. 结构设计:详细描述产品的开合方式、固定装置等设计要素,并辅以图纸或示意图。
5. 外观设计:描述产品的整体外观设计风格、颜色搭配、标志、图案等要素,并辅以图纸或效果图。
6. 用户体验:阐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给予用户的指示方式、操作简易性和耐用性等特点。
四、设计方案实施与考量1. 设计时程:列出设计方案的时间计划表,包括各个阶段的任务分解和时间安排。
2. 成本考量:评估设计方案的制造成本,包括材料采购、加工费用和生产工艺等因素。
3. 可行性分析: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评估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潜在风险。
4. 环保考虑:在设计方案中关注产品的可持续性,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和工艺。
五、结论通过本设计方案模板,设计师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灵活的产品设计,提高设计效率,保证设计质量。
塑料翻盖产品的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性、外观美观性、用户体验、实施可行性和环保要求等因素,以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成功。
塑料产品设计注意事项
1.材料选择
塑料产品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选择适合的塑料材料。
不同的塑料材料
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耐热性、耐腐蚀性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差异。
设计师
应根据产品的用途、环境条件以及预算等考虑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材料,以
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2.结构设计
塑料产品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要求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力
学与热学等问题。
设计师需要保证产品的结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等方面
的要求,并合理布局零部件,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功能实现
塑料产品设计的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产品的功能。
设计师需要考
虑到产品所需的功能要求,以及如何通过塑料材料的特性来实现这些功能。
例如,如果设计一个可折叠的塑料椅子,设计师可以利用塑料的柔韧性来
实现这一功能。
4.视觉效果
5.制造可行性
塑料产品的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还需要考虑到制
造过程的可行性。
设计师应考虑到产品的成型方式、模具设计、注塑工艺
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能够在制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加工效果。
6.环境友好
在塑料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还应当考虑到产品的环境友好性。
选
择可回收材料、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考虑产品的二次利用等方面的因素,
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7.人机工程学
8.安全性
总之,塑料产品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到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功能实现、视觉效果、制造可行性、环境友好、人机工程学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师才能设计出具有良好品质和用
户体验的塑料产品。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资料目录一、零件壁厚 (1)二、脱模斜度 (4)三、圆角设计 (5)四、加强筋的设计 (7)五、支柱的设计 (8)六、螺丝柱的设计 (9)七、孔的设计 (10)八、止口的设计 (11)九、卡扣的设计 (13)十、反止口的设计 (18)零件设计必须满足来自于零件制造端的要求,对通过注射加工工艺而获得的塑胶件也是如此。
在满足产品功能、质量以及外观等要求下,塑胶件设计必须使得注射模具加工简单、成本低,同时零件注射时间短、效率高、零件缺陷少、质量高,这就是面向注射加工的设计。
现将详细介绍塑胶件设计指南,使得塑胶件设计是面向注射加工的设计。
一、零件壁厚在塑胶件的设计中,零件壁厚是首先考虑的参数,零件壁厚决定了零件的力学性能、零件的外观、零件的可注射性以及零件的成本等。
可以说,零件壁厚的选择和设计决定了零件设计的成功与失败。
1、零件壁厚必须适中由于塑胶材料的特性和注射工艺的特殊性,塑胶件的壁厚必须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
壁厚太小,零件注射时流动阻力大,塑胶熔料很难充满整个型腔,不得不通过性能更高的注射设备来获得更高的充填速度和注射压力。
壁厚太大,零件冷却时间增加,零件成型周期增加,零件生产效率低;同时过大的壁厚很容易造成零件产生缩水、气孔、翘曲等质量问题。
零件壁厚可根据材料的不同及产品外形尺寸的大小来选择,其范围一般为0.6~6.0mm,常用的厚度一般在1.5~3.0mm之间。
表1是常用塑料件料厚推荐值,小型产品是指最大外形尺寸L<80.0mm,中型产品是指最大外形尺寸为80.0mm<L<200.0mm,大型产品是指最大外形尺寸L>200.0mm。
表1 常用塑料件料厚推荐值(单位mm)2、尽量减少零件壁厚决定塑胶件壁厚的关键因素包括:1)零件的结构强度是否足够。
一般来说,壁厚越大,零件强度越好。
但零件壁厚超过一定范围时,由于缩水和气孔等质量问题的产生,增加零件壁厚反而会降低零件强度。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应注意事项塑料产品的结构设计是塑料制品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外观。
正确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塑料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并减少生产成本。
下面是塑料产品结构设计应注意的几个关键事项:1.应用环境和用途分析:在进行塑料产品结构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产品的使用环境和用途进行认真的分析。
不同的应用环境和用途对产品的强度、耐腐蚀性、耐热性等性能需求会有所不同,因此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材料的选择:塑料产品结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性,例如聚乙烯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而聚丙烯具有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
设计时需要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考虑材料的可加工性、成本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3.结构强度设计:塑料产品的结构强度设计是保证产品正常使用的重要因素。
在设计结构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受力情况,避免设计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或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导致产品的损坏或失效。
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增加加强件等方式来提高产品的强度和刚度。
4.注塑工艺考虑:塑料产品一般采用注塑工艺进行生产。
在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注塑工艺对产品的影响。
例如,需要合理设计产品的壁厚和收缩率,以保证产品能够正常注塑,并且在冷却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多的变形或应力。
此外,还需要考虑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以提高产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5.考虑工装和装配:在进行塑料产品结构设计时,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工装和装配。
工装的设计应与产品结构相适应,并考虑成本、工艺和装配效率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产品的装配方便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便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6.外观设计:塑料产品的外观设计是吸引消费者注意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外观要求,并合理安排产品的表面纹理、边角半径和接缝位置等细节,以提高产品的美观度和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塑料产品结构设计是塑料制品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诸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应用环境和用途分析、材料选择、结构强度设计、注塑工艺考虑、工装和装配、外观设计等。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准则
一、塑料产品结构设计方针
1、结构设计应得到实际使用要求,尽量简化结构,使其结构合理、操作简便、制造容易。
2、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考虑产品的性能、外形和使用环境,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3、产品的造型要美观大方,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要求,使之自然统一
4、结构设计应满足模具设计要求,使用质量好、价格便宜的模具来加工熔模塑料件。
5、产品的结构设计要综合考虑材料、模具和模具制造等技术参数,在以上参数内寻求最佳的结构形式。
6、塑料产品的结构设计要考虑体积小、重量轻和低成本的要求,同时要求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力学结构强度要求高。
二、塑料产品结构设计要点
1、考虑材料的特性
塑料产品的结构设计要根据材料的物理特性,特别是在外力、温度负荷作用下,塑料件自身的变形、破坏和损伤等特性,来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尺寸尺度和受力部位等要求。
2、考虑制造工艺
塑料产品的结构设计要根据熔模塑料件的制造工艺,满足模具结构的设计要求,充分发挥塑料的加工性能,力求产品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滑度强,实现质量稳定、成本低的目的。
塑料产品设计范文塑料产品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学科,涉及物理学、化学、机械学、材料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当今社会,塑料制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涉及到方方面面,从家用电器、交通工具到日常生活用品,都有塑料制品的身影。
因此,塑料产品设计的研究和创新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工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塑料产品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产品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
每个产品都有其特定的功能需求,不同的产品对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各不相同。
因此,塑料产品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物理特性、化学性质和机械结构等因素,找到最佳的设计解决方案。
首先,塑料产品设计需要考虑产品的功能性。
功能性包括产品的基本功能和附加功能。
塑料产品设计的基本功能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产品的基本功能。
例如,一把椅子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坐的功能,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尺寸、形状和结构,以保证用户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附加功能是指产品具有的增值功能,可以提供额外的便利或功能。
例如,一款电视机的附加功能可以包括智能控制、网络连接等。
在塑料产品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功能需求,并通过合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来实现。
其次,塑料产品设计需要注重产品的美观性。
美观性是指产品的外观设计和造型设计。
一个吸引人的外观设计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量。
在塑料产品设计中,外观设计包括产品的形状、颜色、纹理和细节等方面。
例如,一款手机的外观设计可以采用流线型的形状和亮丽的颜色,以提高产品的视觉效果和观赏性。
此外,塑料产品设计还需要考虑使用者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背景,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
最后,塑料产品设计需要关注产品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是指产品的环境友好性和资源节约性。
塑料制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在塑料产品设计中,需要选择环保材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废物产生。
塑料产品设计规范一、塑料及塑料模的基本概念1.1 塑料的分类及性能塑料的品种很多,可以按其组成、性质和用途等对它们进行分类。
1.1.1 依据其热性能分类按照热性能塑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类。
塑料受热熔融,冷却后凝固,再次加热又可软化熔融,重新制成产品,这一过程可以反复进行多次,而材料的化学结构基本上不起变化,称之为热塑性塑料。
常用的热塑性塑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
在一定温度下能变成粘稠状态,但是经过一定时间加热塑制成形后,不会因再度加热而软化熔融。
这是因为在成形过程中聚合物分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交联网状结构,使之成为不熔的固态,所以只能塑制一次,称为热固性塑料。
常用的热固性塑料有:酚醛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硅塑料等。
1.1.2 依据其用途分类按用途不同塑料可以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
一般把价格低、产量大、用途广而受力不大的,常用于制造日用品的塑料称为通用塑料。
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酚醛、聚苯乙烯等等。
把机械强度高、刚性大的,常用于取代钢铁或有色金属材料制造机械零件或工程结构受力件的塑料称为工程塑料。
例如:聚砜、聚酰胺、聚碳酸酯、聚醚酮等等。
另外,将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塑料,称为特种塑料。
例如:导电的聚乙炔、耐高温的聚芳砜等。
随着聚合物合成技术的发展,塑料可以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改进性能和增加强度,从而制成新颖的塑料品种。
1.2 塑料成形方法及塑料的种类1.2.1 塑料的成形方法1.注射成形:注射成形技术是据压铸原理发展起来的,是目前塑料加工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
注射成形是间歇操作,成形周期短,生产效率高,产品种类繁多,生产灵活。
其制品已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30%以上。
注射成形的工艺原理是将颗粒状塑料原料置于塑料注射成形机内并加热熔化,通过压力作用注射到模具内定型,经过一段时间冷却后取出制品。
2.吹塑成形:吹塑成形是目前塑料成形生产的主要方法,它包括挤出吹塑,如吹塑薄膜;中空吹塑,如吹塑中空的塑料容器等。
塑料产品设计规范塑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材料。
塑料产品设计规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塑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同时提供标准化的设计和制造流程。
首先,塑料产品设计规范指导着设计师如何选择适合的塑料材料。
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如强度、耐热性、耐腐蚀性等。
根据产品的用途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非常重要,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其次,塑料产品设计规范规定了产品的尺寸和壁厚的设计要求。
在塑料制品的设计过程中,尺寸和壁厚的选择都会对产品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太薄的壁厚会影响产品的强度和耐用性,而太厚的壁厚则会增加成本和材料的浪费。
另外,规范还要求产品的结构设计合理。
塑料产品的结构设计应尽量避免薄弱区域和应力集中。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因材料破裂或变形而导致的损坏。
此外,配件和连接件的设计也是塑料产品设计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配件和连接件是塑料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确保其稳固和安全。
规范要求使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并对连接强度和可靠性进行要求。
最后,塑料产品设计规范还包括对塑料制品表面处理和装饰的要求。
塑料制品的表面处理可以改善产品的外观和质感,同时还可以提高表面的抗氧化、耐磨损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在进行表面处理和装饰时,规范要求必须符合相关的环保标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之,塑料产品设计规范对确保塑料制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非常重要。
遵守规范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适合的塑料材料、优化产品的尺寸和结构设计以及保证配件和连接件的质量。
只有遵守规范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才能生产出具有高质量和可靠性的塑料产品。
塑料产品结构设计塑料产品结构设计是指在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通过分析产品的使用条件和要求,合理安排塑料材料的使用位置、形状和尺寸,确定产品的结构形式,以达到安全、可靠、经济、美观等要求的设计过程。
在进行塑料产品结构设计时,需考虑材料的强度、刚度、耐疲劳性、耐腐蚀性、耐热性、可塑性、表面光泽、色泽稳定性等因素。
1.了解产品需求:首先需要了解产品的使用条件和要求,包括使用环境、载荷要求、使用寿命、外观要求等。
了解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为结构设计提供指导。
2.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塑料材料。
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热性、耐腐蚀性、可加工性等性能。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3.确定材料布局:根据产品的结构要求和设计使用条件,确定材料的布局。
合理布局材料可以提高产品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可以考虑利用材料的各项特性,如透明性、耐候性等。
4.设计结构要素: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和使用条件,设计产品的各个结构要素,包括外壳、支撑结构、连接方式、装配方式等。
外壳的设计应考虑产品的外观、尺寸、形状等方面的要求。
支撑结构的设计应考虑产品的刚度和强度要求。
连接方式和装配方式的选择应考虑产品的安全、可靠、方便性等要求。
5.分析和计算:根据所选用的材料和设计的结构要素,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计算,包括强度分析、刚度分析、热胀缩分析、疲劳寿命分析等。
通过分析和计算,确定产品的结构形式,并对结构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6.优化设计:根据分析和计算的结果,对设计进行优化。
通过改变结构尺寸、材料选择、结构形式等方面的设计参数,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7.产品制造和检验:根据设计要求制造产品,并进行相应的检验和测试。
需要进行产品的物理测试、化学测试、力学测试、温湿度测试等,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在进行塑料产品结构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选择要合理:根据产品的使用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要考虑材料的性能、加工和成本等因素。
塑料件设计方法一、塑胶件塑胶件设计时尽可能做到一次成功,对某些难以保证的地方,考虑到修模时给模具加料难、去料易,可预先给塑料件保留一定的间隙。
常用塑料介绍常用的塑料主要有ABS、AS、PC、PMMA、PS、HIPS、PP、POM等,其中常用的透明塑料有PC、PMMA、PS、AS。
高档电子产品的外壳通常采用ABS+PC;显示屏采用PC,如采用PMMA则需进行表面硬化处理。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中底挡电子产品大多使用HIPS和ABS做外壳,HIPS因其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逐步有取代ABS的趋势。
常见表面处理介绍表面处理有电镀、喷涂、丝印、移印。
ABS、HIPS、PC料都有较好的表面处理效果。
而PP料的表面处理性能较差,通常要做预处理工艺。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模内转印技术(IMD)、注塑成型表面装饰技术(IML)、魔术镜(HALF MIRROR)制造技术。
IMD与IML的区别及优势:1.IMD膜片的基材多数为剥离性强的PET,而IML的膜片多数为PC.2.IMD注塑时只是膜片上的油墨跟树脂接合,而IML是整个膜片履在树脂上3. IMD是通过送膜机器自动输送定位,IML是通过人工操作手工挂1.1 外形设计对于塑胶件,如外形设计错误,很可能造成模具报废,所以要特别小心。
外形设计要求产品外观美观、流畅,曲面过渡圆滑、自然,符合人体工程。
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大多数电子产品,外壳主要都是由上、下壳组成,理论上上下壳的外形可以重合,但实际上由于模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影响,造成上、下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
可接受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
所以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使产品:面壳>底壳。
一般来说,上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一般选0.5%。
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
即面壳缩水率一般比底壳大0.1%1.2 装配设计指有装配关系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尺寸设计。
第一章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又称塑料制品的功能特性设计或塑料制品的工艺性。
§1.1 塑料制品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原则1.1.1 塑料制品设计的一般程序1、详细了解塑料制品的功能、环境条件和载荷条件2、选定塑料品种3、制定初步设计方案,绘制制品草图(形状、尺寸、壁厚、加强筋、孔的位置等)4、样品制造、进行模拟试验或实际使用条件的试验5、制品设计、绘制正规制品图纸6、编制文件,包括塑料制品设计说明书和技术条件等。
1.1.2 塑料制品设计的一般原则1、在选料方面需考虑:(1) 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强度、刚性、韧性、弹性、吸水性以及对应力的敏感性等;(2) 塑料的成型工艺性,如流动性、结晶速率,对成型温度、压力的敏感性等;(3) 塑料制品在成型后的收缩情况,及各向收缩率的差异。
2、在制品形状方面:能满足使用要求,有利于充模、排气、补缩,同时能适应高效冷却硬化(热塑性塑料制品)或快速受热固化(热固性塑料制品)等。
3、在模具方面:应考虑它的总体结构,特别是抽芯与脱出制品的复杂程度。
同时应充分考虑模具零件的形状及其制造工艺,以便使制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4、在成本方面:要考虑注射制品的利润率、年产量、原料价格、使用寿命和更换期限,尽可能降低成本。
§1.2 塑料制品的收缩塑料制品在成型过程中存在尺寸变小的收缩现象,收缩的大小用收缩率表示。
%10000⨯-=L L L S 式中S ——收缩率;L 0——室温时的模具尺寸;L ——室温时的塑料制品尺寸。
影响收缩率的主要因素有:(1) 成型压力。
型腔内的压力越大,成型后的收缩越小。
非结晶型塑料和结晶型塑料的收缩率随内压的增大分别呈直线和曲线形状下降。
(2) 注射温度。
温度升高,塑料的膨胀系数增大,塑料制品的收缩率增大。
但温度升高熔料的密度增大,收缩率反又减小。
两者同时作用的结果一般是,收缩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 模具温度。
通常情况是,模具温度越高,收缩率增大的趋势越明显。
(4) 成型时间。
成型时保压时间一长,补料充分,收缩率便小。
与此同时,塑料的冻结取向要加大,制品的内应力亦大,收缩率也就增大。
成型的冷却时间一长,塑料的固化便充分,收缩率亦小。
(5) 制品壁厚。
结晶型塑料(聚甲醛除外)的收缩率随壁厚的增加而增加,而非结晶型塑料中,收缩率的变化又分下面几种情况:ABS和聚碳酸酯等的收缩率不受壁厚的影响;聚乙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类等塑料的收缩率随壁厚的增加而增加;硬质聚氯乙烯的收缩率随壁厚的增加而减小。
(6) 进料口尺寸。
进料口尺寸大,塑料制品致密,收缩便小。
(7) 玻璃纤维等的填充量。
收缩率随填充量的增加而减小。
表2-1、表2-2、表2-3为常用塑料的成型收缩率。
§1.3 脱模斜度脱模斜度:为便于脱模,塑料制品壁在出模方向上应具有倾斜角度α,其值以度数表示(参见表2-4)。
1.3.1 脱模斜度确定要点(1) 制品精度要求越高,脱模斜度应越小。
(2) 尺寸大的制品,应采用较小的脱模斜度。
(3) 制品形状复杂不易脱模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
(4) 制品收缩率大,斜度也应加大。
(5) 增强塑料宜选大斜度,含有自润滑剂的塑料可用小斜度。
(6) 制品壁厚大,斜度也应大。
(7) 斜度的方向。
内孔以小端为准,满足图样尺寸要求,斜度向扩大方向取得;外形则以大端为准,满足图样要求,斜度向偏小方向取得。
一般情况下脱模斜度。
可不受制品公差带的限制,高精度塑料制品的脱模斜度则应当在公差带内。
脱模斜度α值可按表2-4选取。
由表中可以看出,塑料硬脆、刚性大的,脱模斜度要求大。
具备以下条件的型芯,可采用较小的脱模斜度:(1) 顶出时制品刚度足够。
(2) 制品与模具钢材表面的摩擦系数较低。
(3) 型芯表面的粗糙度值小,抛光方向又与制品的脱模方向—致。
(4) 制品收缩量小,滑动摩擦力小。
1.3.2 制品脱模斜度设计1、箱体与盖类制品(图2-1)当H≤50mm时,S/H=1/30~1/50当50<H≤100mm时,S/H≤1/602、格子板形制品(图2-2)当格子的间距P≤4mm时,脱模斜度α=1/10P。
格子C尺寸越大,脱模斜度越大。
当格子高度H超过8mm,脱模斜度不能取太大值时,可采用图(b)的形式,使一部分进入动模一侧,从而使脱模斜度满足要求。
3、带加强筋类制品(图2-3))200/1~500/1(2arctg HB A arctg =-=α A=(1.0~1.8)T mm ;B=(0.5~0.7)T mm4、底筋类制品(图2-4))100/1~150/1(2arctg HB A arctg =-=α A=(1.0~1.8)T mm ;B=(0.5~0.7)T mm5、凸台类制品(图2-5、表2-5))20/1~30/1(2'arctg HD D arctg =-=α 高凸台制品(H >30mm )的脱模斜度:型芯:)30/1~50/1(2'arctg Hd d arctg=-=α 型腔:)50/1~100/1(2'arctg H D D arctg =-=α 型芯的脱模斜度应大于型腔。
6、最小脱模斜度(表2-6)脱模斜度影响制品的脱出情况。
如果脱模斜度很小,脱模阻力增大,顶出机构就会失去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小于最小脱模斜度,以防止制品留模。
§1.4 制品壁厚确定合适的制品壁厚是制品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1.4.1 制品壁厚的作用(1) 使制品具有确定的结构和一定的强度、刚度,以满足制品的使用要求。
(2) 成型时具有良好的流动状态(如壁不能过薄)以及充填和冷却效果(如壁不能太厚)(3) 合理的壁厚使制品能顺利地从模具中顶出。
(4) 满足嵌件固定及零件装配等强度的要求。
(5) 防止制品翘曲变形。
1.4.2 制品壁厚的设计基本原则——均匀壁厚。
即:充模、冷却收缩均匀、形状性好、尺寸精度高、生产率高。
(1) 在满足制品结构和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壁厚。
(2) 制品壁厚的设计,要能承受顶出装置等的冲击和振动。
(3) 在制品的连接固紧处、嵌件埋入处、塑料熔体在孔窗的汇合(熔接痕)处,要具有足够的厚度。
(4) 保证贮存、搬运过程中强度所需的壁厚。
(5) 满足成型时熔体充模所需壁厚,既要避免充料不足或易烧焦的薄壁,又要避免熔体破裂或易产生凹陷的厚壁。
制品上相邻壁厚差的关系(薄壁:厚壁)为:热固性塑料:压制1:3,挤塑1:5热塑性塑料:注塑1:1.5(2)当无法避免不均匀的壁厚时,制品壁厚设计可采用逐步过渡的形式(图2-6,图2-7),或者改制成两个制品然后再装配为一个制品(图2-8)等方法。
制品壁厚的设计可参照表2-7~表2-11。
§1.5 加强筋(含凸台、角撑)1.5.1 加强筋的作用(1) 在不加大制品壁厚的条件下,增强制品的强度和刚性,以节约塑料用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2) 可克服制品壁厚差带来的应力不均所造成的制品歪扭变形。
(3) 便于塑料熔体的流动,在塑料制品本体某些壁部过薄处为熔体的充满提供通道。
1.5.2 加强筋的形状及尺寸塑料制品上加强筋和凸台的形式和应用如图2-9,图2-10所示。
加强筋尺寸参数如图2-11,图2-12所示。
凸台的形状及尺寸参数如图2-13~图2-15所示。
角撑位于制品边缘,支撑制品壁面,以增加强度及刚度,尺寸参数如图2-16所示。
1.5.3 加强筋的设计要点(1) 用高度较低、数量稍多的筋代替高度较高的单一加强筋,避免厚筋底冷却收缩时产生表面凹陷(图2-17、图2-18)。
当筋的背面出现凹陷影响美观时,可采用图2-19所示的装饰结构予以遮掩。
(2) 筋的布置方向最好与熔料的充填方向一致(见表2-12中示例)。
(3) 筋的根部用圆弧过渡,以避免外力作用时产生应力集中而破坏。
但根部圆角半径过大则会出现凹陷。
(4) 一般不在筋上安置任何零件。
(5) 位于制品内壁的凸台不要太靠近内壁,以避免凸台局部熔体充填不足(图2-20)。
加强筋在防止制品变形、增加制品刚性方面的应用如图2-21~图2-22所示。
加强筋设计注意的问题参见表2-12。
§1.6 支承面制品的支承面不能是整个底面,而应采用凸边或凸起支脚类结构,如三点支承、边框支承等,如图2-23~图2-26所示。
§1.7 圆角制品的两相交平面之间尽可能以圆弧过渡,避免因锐角而造成应力集中等弊病(参见图2-27~图2-30)。
制品圆角的作用有:(1) 分散载荷,增强及充分发挥制品的机械强度。
(2) 改善塑料熔体的流动性,便于充满与脱模,消除壁部转折处的凹陷等缺陷。
(3) 便于模具的机械加工和热处理,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1.8 孔1.8.1 制品孔的形式及成型方法孔的形式很多,主要可分为圆形孔(图2-31、图2-32)和非圆形孔两大类。
根据孔径与孔深度的不同,孔可用下述方法成型:(1) 一般孔、浅孔,模塑成型。
(2) 深孔,先模塑出孔的一部分深度,其余孔深用机械加工(如钻孔)获得。
(3) 小径深孔(如孔径d<1.5mm),机械加工。
(4) 小角度倾斜孔、复杂型孔,采用拼合型芯成型,避免用侧抽芯。
(5) 薄壁孔、中心距精度高的孔(孔系),采用模具冲孔,以简化塑模结构。
1.8.2 孔的模塑成型1、盲孔成型(型芯一端固定,参见图2-33、图2-34)图中,D——孔径、L——孔深注射、传递模塑D≤1.5mm,L=DD>1.5mm,L=(2~4)D压缩模塑L=(2~2.5)D2、通孔的成型(图2-35~图2-38)3、复杂型孔的成型(图2-39)4、孔的成型尺寸参数(表2-13~表2-15)1.8.3 孔的设计要点(1) 孔与孔的中心距应大于孔径(两者中的小孔)的2倍,孔中心至边缘的距离为孔径的3倍。
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制品的孔心距、孔边距还可参见图2-40和表2-16。
(2) 孔周边的壁厚要加大,其值比与之相装配件的外径大20%~40%,以避免收缩应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3) 制品壁上的孔(即孔轴线与开模方向相垂直),为避免侧向抽芯,可用图2-41中的侧壁凹槽代替。
但图中的m-n面的加工难度加大。
(4) 塑料熔体围绕型芯流动汇合而形成塑料制品孔时,会在孔的边缘熔体汇合处形成熔接痕(图2-42),熔接痕的存在削弱了制品的强度。
解决的措施有:1) 孔与孔之间应适当加大距离,以避免熔接痕的重合连接(图2-42)。
2) 型孔按盲孔设计,留有1/3壁厚的连皮,以便让熔体从型芯头上越过,使之不出现熔体汇合的熔接痕。
最后钻(冲)掉孔的连皮(图2-43)。
3) 热塑性塑料和层压酚醛塑料的薄壁孔形件(如散热器窗),可用冲裁模冲压出型孔。
(5) 需要钻孔的制品,模塑孔时应做出钻头的定位或导向部分的形状(图2-44和图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