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湖北武汉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2017一2019年湖北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2017年湖北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大学语文部分:一、简答题1.孟子《好乐何如》的说理特点2.前人说王维《汉江临泛》“气格雄浑,盛唐本色”,谈谈你的体会3.请简述舒婷《双桅船》的象征意义二、论述题1.袁宏道《徐文长传》的艺术特色2.戴望舒《雨巷》的主题意蕴三、作文题以“论创新”写一篇作文800~1000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法律经济部分:一、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二、我国公民有哪些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有哪些方式三、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谈谈你的认识。
新闻学部分:一、给出一段关于新闻框架的材料,请阐释你的理解。
(材料内容是新闻框架的内涵,表现形式以及影响方式)二、结合一段关于新闻生产的材料,请阐释你的理解。
(材料内容大体是简单,直白,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事件更容易被新闻选择。
但是情况也并不是这样的,英国一个调查发现,一个复杂的模棱两可的事件也能写的容易理解。
于是就有人提出一个观点,新闻生产者往往消减,缩小复杂的社会关系,目的是使新闻变得更易理解,更直白,更容易被消费。
)三、结合一段材料,阐释把关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并给出你的理解。
(材料大体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越来越成为一个渠道而不是把关人。
以往的原则,记者能够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虚假信息也越来越泛滥。
但是这个原则却是社会关系的基础,也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重建媒介正当性的基础。
)四、结合一小段新媒体的材料,运用理论分析。
(材料大体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意见新闻,也称观点新闻越来越多。
)传播学部分:一、辨析题1.人类传播的目的就是各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沟通与了解,因此国际传播的首要责任是信息的无国界传播。
2.人们往往由于需要,态度,情感等种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对信息有不同的反应。
二、论述题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试分析。
三、分析题给出一段材料,大体是新媒体报告显示,2016年广告营销渠道投放增长呈现互联网、电视、广播的趋势,请对这种趋势阐述你的理解。
一、问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沉默的螺旋”理论如何定义传播的作用?“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和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不仅止于认知阶段,而是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传播媒介提示的意见环境未必是社会上意见分布状况的如实反映。
而一般社会成员对这种分布又处于多元无知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传媒提示和强调的即使是少数人的意见也会被人们当作多数意见来认知,其结果也会引起沉默的螺旋过程的开始,在传媒影响所及的范围引起人们判断和行动上的连锁反应。
因此,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2、为什么说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组织?这是因为大众传媒虽然拥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宣传目标,但是他们与单纯的营利企业不同,与宗教或政治团体的单纯机关媒介也不同。
大众传媒的活动,在更大的程度上受到公共性和公益性的制约。
依据包括三个方面:(1)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2)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3)大众传媒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3、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相关命题及其理论价值。
二、辨析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大众社会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其实是指大众传播就是对乌合之众的传播,即指生活在现代社会工业化社会中的芸芸众生,互不相干、成分复杂,他们之间不存在亲情的纽带,只有法律的关系,每个人都以完全独立的个人身份投身社会,因此在心理上都陷入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状态中,又成为孤独的群体。
在大众社会中,尽管有群体网络,但人们的内心深处却是彼此隔离、十分孤独的。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资料见第二页封面第1页考试科目:传播理论一辨析30分1人类传播的目的是更好的沟通交流,无国界的自由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首要责任2受传者是一种由多种社会属性组成的客观实在3在传播过程中,受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作出的反映是反馈,噪音也是一种反馈二简答45分1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的理论,请简要回答“地球村时代”的到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2如何理解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体制3请简要回答女权主义关于《达沃斯》的受众观点三论述50分1传播者的三种基本权利属于哪一种受众观,它的起源是什么2鲍德里亚关于电视媒介的后现代性分析的现实意义四分析25分网络传播的发展,博客、播客的兴起,某记者说“网络传播开始走向上流社会”试分析网络传播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会受到来自于社会的哪些方面的影响?2007年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考试科目:传播理论一.简答题1.麦克卢汉媒介观的局限2.霍尔的受众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3.文化工业的特征4.知沟理论。
二.辨析题1.议程设置理论在告诉人们"怎么想"方面难以奏效,而在"想什么"方面却惊人成功2.是说媒体的商业经营与公共服务的三.论述题引子:湖南卫视"变形记"栏目等,媒介企图真实再现社会生活.试从媒介营造的信息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差异的角度分析之.考试科目:传播理论一、问答题1、“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设是如何定义大众媒介作用的?2、为什么说大众传媒是社会公共服务机构?3、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相关命题及其理论价值4、便士报的意义二、辩析题1、典型的大众社会观点认为,大众传播的受众就是大众,请对此观点予以辩析2、在对公共领域的论述中,哈贝斯提出:“公共领域是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并批评文化工业使得大众传媒塑造出一个公共领域的假象,请结合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对哈贝马斯的这一观点予以辨析3、在弥尔顿《论出版自由》一书的影响下“观点的公开市场”等思想得到了一些人的青睐,有观点认为新闻传播不应该享有全面的自由,而无需受到任何强制规范。
2010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一、辨析题1、在集合行为中,流言和语言都是人为制造的消息和言论,它们的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
是操纵人群的有效方法,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带来破坏结果,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2、“观点的自由市场”是社会责任理论的重要原则,它强调传播者和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认为保证不存意见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这是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承担责任和义务的最好方式。
请对此观点予以辨析。
二、简单题1、请简要回答什么是信息主权,以及如何理解信息主权的重要性?2、麦克卢汉与鲍德里亚两位学者都使用了“内爆”概念描述传播技术发展带给人类社会的影响,请简要回答如何理解两位学者“内爆”概念的差异?三、论述题1、请论述如何认识传播效果概念?“培养分析”作为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分有不同研究阶段和三个方面,请论述它如何从不同层面发现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从而形成“培养理论”?2、请论述如何认识葛兰西的霸气理论对文化研究的影响?它对于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大众媒介的功能具有什么启发意义?四、材料分析题2009年,尽管在进入危机的打击之下,世界各国的媒体都遭遇了一场寒冬,在Twitter 为代表的微博客等新媒体却在媒介市场中独领风骚,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传统媒体纷纷实施战略转型。
以新华社为例,6月16日,新华社电视成为国内开心网的第一个机构用户;9月1日,新华社手机电视台正式开播。
传统媒体正以积极的姿态探索新的报道方式及商业运作模式。
然而,新媒体颠覆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扩大信息沟等现象也让人们担忧,传统媒体的战略转型是否以牺牲大众媒介的公共责任为代价。
请结合新媒体的大众传播特点,运用传播学理论谈谈你对微博客等新媒体社会功能转型的认识,以及如何认识新媒体中受众媒介参与行为的社会影响。
200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考研真题一、辨析题1、人类传播是有目的的行为,对传播效果的研究贯穿着传播学的研究。
传播效果研究在百年研究历史的各个阶段呈现明显的差异,这是传播技术的时代变迁导致的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武汉大学05年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试题
1,拉斯韦尔为什么被称为传播学先驱?
2,简述民主参与理论提出背景和内容
3,为什么说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4,霍尔的3种受众解读模式及理论意义
辨析(8×4)
1,单向度的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能够强烈改变人们既有态度倾向 2,在现代社会,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理解机制是不能改变的
3,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镜头能够增加人们对现实的不安全感
4,随着媒介发展,受众市场越来越分化
应用(20)
给了一个大表,内容是央视1套节目改版后的节目单,让你根据传播学理论分析节目的构成,并结合构成分析谈谈对电视媒介特征的看法
论述(25×2)
1,结合传媒文化实际,评述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2,施拉姆的一个观点,大概是说媒介构成世界范围的知识产业,让结合我国媒介和产业化发展谈谈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2012一2013年湖北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2012年湖北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文学部分:一、简答1.分析《宫之奇谏假道》的内容结构,以此文为例,简述《左转》的记事特点。
2.以《有所思》《上山采蘼芜》为例,谈谈汉乐府对《诗经》的继承与发展。
3.苏雪林《山窗读画记》所抒发的作者爱国情怀的情感脉络。
二、论述1.以《张中丞传后叙》、《送李愿归盘谷序》为例,试论韩愈古文的成就。
2.比较郭沫若《炉中煤》与闻一多《发现》在爱国情感抒发上的不同特点。
三、作文辛亥百年有感法律经济部分:一、何谓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二、什么是通货膨胀?它会带来什么影响?三、试论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四、简评1.整体平稳,但已经不是孤立考察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内容。
2.将有内在关联的文章结合考察;①相同大类里如在汉乐府诗歌范围内,跨文章考察联系;②不同大类,如不同作者,相近主题思想下考察艺术表现手法的差异。
新闻学部分:一、判断1.保障新闻从业者的工作自主性应该是新闻传播法规的主要目标之一。
2.新闻娱乐化增强了新闻传播的贴近性。
二、观点讨论1.给出观点是:①公众不过是制造舆论的原材料而已;②谁不懂藐视公共舆论,就做不出伟大事业。
2.给出观点是:①媒体不应该满足于告诉公众发生了什么,还要帮助公众改善公共生活;②媒体除了让公众知情、监督,还要帮助他们介入自己社群的生活。
三、现象讨论给出网络传播的材料,有温州动车、宜黄拆迁、郭美美等等。
分析网络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传播学部分:一、辨析人的自我并不是封闭和孤立的,而是在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自我的社会性和互动性体现了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
二、问答1.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环境双重性”特征就越突出。
就是拟态环境、意见环境2.阐释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社会科学理论”三、论述给出一段与“使用与满足”有关的材料,分析受众多重社会属性与“积极参与者”的关系。
武汉大学2014年考题传播学部分一.辨析1.大众文化已经是过时的说法了,现在的社会精英和普通大众的区别不那么明显,“面向大众的文化”的说法也不够恰当了2.人们接受信息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传播中的不确定性二.问答(没有给出明确的问题,就是这段话哦)媒介全球化就是经济全球化,它没有使得全球文化走向多元化,反而变得同质化三.论述沉默的螺旋就是.......论述在新媒体语境下这一理论的新变化特点和趋势武汉大学2013年考题传播学部分一、辨析正误1.自由主义新闻的要义是,什么样的思想观念该被知晓应该部分的由公众决定,而不仅取决于主编和业主们的偏向。
(15分) 2.新闻是用事实说话。
(10分)二、简答1.简述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15分)2.新闻客观性的主要理论与实践要求。
(10分)三、材料解析(25分)材料大意——记者应当只能是事件的记录者,应当客观公正,不应当为任何表面的舆论所影响。
正如药家鑫一案中所体现出的媒介审判问题一样。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在现在复杂的局势下,媒介应当是正义、公正的代表。
应当进行道德评判、惩恶扬善,肩负起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请你对上述的材料进行分析,并阐述自己的见解。
传播学部分一、观点辨析1.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系统。
(15分)2.大众传播是一种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这种单向传播的性质赋予了它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二、论述(20分)论述社会制度以及制度性因素对传播媒介及其活动的制约和影响。
三、材料解析(25分)以郭美美和微笑哥等网络事件为例,分析网络事件中的公众参与。
武汉大学2012年考题传播学部分一、辨析题每小题10分人的自我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在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自我的社会性和互动性也体现了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请对此观点做出辨析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1、为什么说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环境双重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2、简要阐释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社会科学理论”三、论述题每题20分1、“使用与满足”理论本身涉及到当代社会的一些紧迫问题,景观研究立场不同,但经验主义和批判学派的学者都对理解受众与传播媒介的关系问题充满兴趣。
传播学10年:一、辨析题(15分*2)1、在集合行为中,流言和谣言都是人为制造的。
它们信源不明,无法确认,是操纵人群的有效方法,会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请对此进行辨析。
2、“观点的自由市场”是社会责任理论的重要原则。
他代表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权利,要求保证不同观点在市场上的“自由竞争”,这是传媒应尽的最大的责任和义务。
请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二、简答题(20分*2)1、简述信息主权的含义。
怎样认识信息主权的影响。
2、简析麦克卢汉的“内爆”与鲍德里亚的“内爆”之间的不同。
三、论述题(25分*2)1、如何理解传播效果这个概念?“培养分析”是综合的系统研究,分为不同的阶段和三个方面,对传播效果有不同层次的认识,最终得出“培养效果”。
谈谈你的理解。
2、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对文化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对我们理解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功能有何启发?四、材料分析题(30分)1.在金融危机中,传统媒体正经历寒冬。
但是以“twitter”等微博客为代表的新媒体却展示出生机。
传统媒体也开始向新媒体转向,比如新华社是“开心网”的第一个机构用户,新华社开始兴办手机电视的节目等。
但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干扰,以及导致“信息沟”的扩大,日益成为人们所担心的内容,是必然会影响传统媒体的公共责任的发挥。
(有一小部分内容没有回忆起来,大致是这样的。
)2.结合新媒介的传播特点,联系相关的大众传播学理论谈谈你对新媒体社会功能转型的认识,以及公众参与媒介活动的社会影响。
09年:一.辨析题(每题10分)1.传播效果研究在百余年间经历过几次完全不同的观点,有人说这是传播技术时代变迁的结果,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辨析.2.受众的媒体接触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基本需求.3.大众传播传播的信息是以语言为主的符号,这种符号对人有强制性的规范作用,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辨析.二.简答题(第1和2题是15分,第3题是10分)1.请你简要说说明人际传播的特点,并说一下你对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和效果的影响的看法.2.霍尔的三种受众解码理论是什么?有什么意义?3.为什么说追求知识的动机是缩小知识沟的关键因素?三.论述题(每题25分)1.批判学派的立场和研究方法(一些阐述性属性文字我省略了)2.有人说媒体对新闻选材的构建,背景的构建,中心议题的构建等比提供有偏见的报道在传播效果上要有效一些,请你结合传播理论和传播实践谈谈你的看法.三.分析题(30分)一些关于奥运和西方偏见报道的阐述性文字后,说明国家现在在进行国家形象的传播.请考生谈谈大众传媒在国家形象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并结合批判学派的观点来讨论一下大众媒介的宣传的功能和作用08年:一辨析:30分1人类传播的目的是更好的沟通交流,无国界的自由传播是国际传播的首要责任2受传者是一种由多种社会属性组成的客观实在3在传播过程中,受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作出的反映是反馈,噪音也是一种反馈二简答45分1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的理论,请简要回答“地球村时代”的到来所造成的社会影响2如何理解舆论是一种社会控制的体制3请简要回答女权主义关于《达沃斯》的受众观点三论述50分1传播者的三种基本权利属于哪一种受众观,它的起源是什么2鲍德里亚关于电视媒介的后现代性分析的现实意义四分析25分网络传播的发展,博客、播客的兴起,某记者说“网络传播开始走向上流社会”试分析网络传播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会受到来自于社会的哪些方面的影响?07年:一、辨析题(每题16分,共48分)1、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所以大众传媒的价值要通过市场来实现。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考研历年综合试题02006年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综合知识试题文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论语2、文心雕龙3、公安派4、十四行诗5、意识流手法二、简答1、简述庄子《秋水》一文的写作特点2、简述巴金散文《怀念萧珊》的艺术特色3、简述鲁迅短篇小说《伤逝》的主要艺术特点4、简述老舍《茶馆》结构上的特点及其语言风格法律、经济部分一、名词解释1、市场经济2、民事责任3、消费者权力4、金融市场二、简答1、简述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特征2、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3、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作文部分:800字左右议论文“传统与现代”2005 (现代部分)一名词解释1\语丝派2\文学研究会3\<农村三部曲>(小说)4\京派小说二简答1\试分析叶绍钧的"教育小说"2写出<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的情节内容3简述孙梨的小说风格三\论述题1分析<边城>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2\论述<雷雨>中的人物形象四\基础写作媒体与社会2005年(古代部分)一、名解5*41、建安七子2、江西诗派3、元白诗派4、明清传奇二、简答10*31、孟子散文的风格特征2、王粲的辞赋在文学史上的意义3、结合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分析元曲的主要风格特征三、赏析25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四、论述25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史上的地位作用五、作文50传媒与社会2004年(现代部分)一.名词解释:1.问题小说2."自由人"与"第三种人"3.海派小说4.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二.简答:1.新月派文艺思想简评2.<包氏父子>,<生死场>的情节内容3.评析<啼笑姻缘>的思想内容4.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简析三.论述;1.论述历史剧<屈原>的创作特点.2.赵树理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分析.作文: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2004年(古代部分)一名词解释1、风雅颂2、古诗十九首3、骈体文4、《世说新语》5、明代前七子二、简答题1、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的理解。
2005年武汉大学新闻传播考研试题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1.新闻报道不能只反映事物的现象,而必须体现事物的本质与主流,片面的偶然的现象不是真实的,只有事物的本质才是真实的2.新闻传播效果就是一天新闻立即显现出来的对于人的"刺激-反映"效果3.商业化,市场化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方向二、观点讨论(每题20分,共60分)1.有人认为,新闻道德的基本点是尊重人的知情权有人则认为,新闻道德基本点是尊重人的隐私权2.有人认为,新闻的娱乐化是新闻贴近大众的重要表现有人则认为,新闻的娱乐化正在转移人民关注公共事务的视线,悄然剥夺人们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3.有人认为,媒介集团化正在缩小意见的自由市场,弊大于利有人则认为,媒介集团化实现了媒介资产,人才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利大于弊三、现象分析(每题30分,共60分)12003年10月28日,江苏卫视开播<1860新闻眼>,向社会推出"公共新闻"理念,即搭建公共平台,为公众话语的交流,对话,谈判,交锋提供展示的平台,在提供各种生活资讯的同时,解读政策,引导舆论,使公众有机会就社会生活中的公共问题进行讨论,发表意见做公共话语的组织者,而非权威话语的传递者从走进百姓的"生活空间"发展到走进公众的"公共空间",使新闻的信息功能过渡到公共功能使受众由消费者转变为公民。
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这一理念:1)。
用媒介功能理论,舆论监督理论分析公共新闻的价值(10分)2)。
论述"使受众由消费者转变为公民"的意义(20分)2.自1999年以来,中国各大媒介纷纷报道和追踪河南爱滋病的出现,蔓延,防治过程和爱滋病感染者的故事,特别是"非典"危机过后,健康问题报道成为新闻领域的一大潮流询问根据新闻价值理论,媒介报道的重点应该是什么?请结合实际说明理由(10分)媒介在面对社会性健康危机时应该扮演什么角色(20分)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考研资料下载中心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
武汉大学传播理论真题201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2、态度;3、把关人;4、类语言;5、完形趋向二、简答1、拉斯韦尔提出了什么样的传播模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媒介有哪些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3、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主要观点有哪些?4、普通语文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特性有哪些?三、论述1、根据大众传播的特点和功能,论述大众传媒的重要性。
2、结合实际谈“议题设置”理论在客观实际中的运用。
201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简答1、简述新闻学与传播学之间有何不同?2、制约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4、谈谈“学习论”和“一致论”在态度研究上的差异?二、论述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掌握和运用“使用满足论”。
2、谈谈“经验派”和“社会批判学派”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差异。
201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简答(20×3)1、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2、谈谈“使用满足理论”的特点和缺陷。
3、谈谈“霍夫兰”及其“耶鲁研究”二、论述(40)你认为INTERNET将对现有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论产生哪些影响?201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3×5)1、阿尔及尔宣言2、塔罗瓦尔宣言3、大众传播二、简答题(5×13)1、简述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
3、简述“民主参与理论”4、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享有哪些权利?5、简述麦克卢汉的主要理论观点。
三、论述题(20)谈谈你对“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认识与理解。
2019年武汉大学传播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观念的自由市场2、沉默的螺旋3、文化帝国主义二、简答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2、“受众即市场”观点的理论基础和缺陷。
3、传播学派中,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在方法论、社会观以及传播观上的分歧。
三、辨析1、2题目是给你一个材料,分别原文取材于李彬的,郭庆光的,涉及到“把关”理论和“培养”理论,请分别对这两个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阐述,其中“把关”题目还要谈及其缺陷。
2005年湖北武汉大学传播学考研真题
一、问答
1、拉斯韦尔为什么被称为传播学先驱?
2、简述民主参与理论提出背景和内容。
3、为什么说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4、霍尔的3种受众解读模式及理论意义。
二、辨析
1、单向度的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能够强烈改变人们既有态度倾向。
2、在现代社会,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理解机制是不能改变的。
3、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镜头能够增加人们对现实的不安全感。
4、随着媒介发展,受众市场越来越分化。
三、应用
给了一个大表,内容是央视1套节目改版后的节目单,让你根据传播学理论分析节目的构成,并结合构成分析谈谈对电视媒介特征的看法。
四、论述
1、结合传媒文化实际,评述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
2、施拉姆的一个观点,大概是说媒介构成世界范围的知识产业,让结合我国媒介和产业化发展谈谈对这个观点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