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285.39 KB
- 文档页数:2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单元概述本单以“革命岁月”为主题,依次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精读课文分别是《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略读课文是《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
《七律·长征》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期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放弃回到主力部队的机会,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痛歼了敌人,最后壮烈跳崖,英勇牺牲的故事,表现了这五位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 年10 月1 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灯光》通过回忆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愿望。
《我的战友邱少云》记叙了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定一个话题在班级里进行演讲,以此学习演讲的基本方法,提高演讲水平。
“习作”部分要求学生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录一次多彩的活动。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1.掌握本单元重点生字、词语。
2.读出诗歌的磅礴气势。
背诵《七律·长征》。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和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革命先烈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4.了解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记一次活动。
5.能理解什么是演讲,并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能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材简说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
《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
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单元教学理想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好,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经历简单,加之对祖国的历史了解甚少,教材所选的事离现在久远,因此很难体会到修铁路的难处,更难体会在异国他乡的念国情结,理解文章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这一状况,我在教学这组教材前,必须要求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
理解文章内容时,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让学生通过读,扫清文字障碍,通过读,了解文章内容,在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在读中感悟,抓住重点句段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悟人物的爱国情,进而感情读。
教育家叶圣陶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自己的情感与文中的情感引起共鸣。
课后,结合综合性学习,让学自主查阅爱国主义方面的歌曲、诗歌、故事、散文等,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汇报,谈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深化情感,从而积淀爱国主义情感。
5.詹天佑重庆九龙坡区杨石路小学李冉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等词语。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组成。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革命先辈们舍己为人的伟大胸怀;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活动。
2.本单元重点:(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七律·长征》。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叙革命历史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
对重点段落要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的。
每篇课文中作者在记叙故事时都写了具体的场面,点面结合,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
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场面。
5.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逶迤”“磅礴”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内容,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
3.从字里行间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准备:《长征》朗诵录音。
电视剧《长征》片段。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识记“崖、渡、索”3个生字,理解本诗中的词语。
2.正确朗读这首诗歌。
3.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一、了解历史,深情导入新课【课件2】1.同学们,在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5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粉碎敌人的进攻,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六班级语文上册其次单元教案5篇老师可以通过教案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接受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六班级语文上册其次单元教案,期望对您有所挂念。
欢送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六班级语文上册其次单元教案1闲逛一、教学目标(1)精确、流利、有轻重缓急地朗读课文,读进角色,读出感情;(2)通过自身品尝及合作探究,揣摩词句含义,品尝文中所具有的语言美、意境美、人情美;(3)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同学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育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同学人文素养。
难点:(1)揣摩精致词句,品尝语言美、意境美;(2)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最终一句话。
三、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多媒体激趣,导入情境:(课前播放温情media show,带动同学心情,感受布满温馨的气氛,为下面情感的宣泄及活动的参与做铺垫。
)2、出示目标及学法指导一读课文,读书悟情,倾听爱的脚步声老师配乐范读,同学认真听读二读课文,合作探究,找寻爱的落脚点同学自由朗读,相互争辩三读课文,美点寻踪,感悟语言的魅力同学自由活动,或读,或背3、一读课文,读书悟情,倾听爱的脚步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并答复几个问题:(多媒体呈现字词)① 参与闲逛的人物闲逛的地点闲逛的季节闲逛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用课文原词答复)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田野;② 这是一次_________的闲逛用一句话概括。
举例:这是一次春天里的闲逛;这是一次一家四口的闲逛;这是一次感受亲情、珍惜亲情的闲逛。
4、二读课文:合作探究,找寻爱的落脚点(出示争辩题目,同学自主学习,合作争辩)落脚点一:劝母闲逛,让生命连续(1)我们知道母亲本不情愿出来的,我为什么还邀请她出来(2)母亲为什么不情愿出来闲逛真的是由于身体不好吗落脚点二:爱的选择,把爱延长(1)母亲和儿子发生了什么分歧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2)在大路与小路中间,“我〞最终打算遵从母亲,委屈儿子,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商定(3)母亲后来为什么打算转变办法走小路由此可以看出什么落脚点三:背起“世界〞,让爱传承“但我和妻子都是渐渐地,稳稳地,走得很认真,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1)课文:《草原》、《秋天的雨》、《大自然的声音》(2)知识点:自然景观的描述、秋天的特点、大自然的声音的描绘2. 第二单元:了解祖国(1)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2)知识点:革命历史、伟人故事、传统文化的了解3. 第三单元:关爱他人(1)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夜晚的访问》(2)知识点:关爱他人的意义、如何关爱他人、亲社会行为4. 第四单元:传统节日(1)课文:《北京的春节》、《传统节日》、《慈母情深》(2)知识点: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家乡的风土人情、孝敬父母的重要性5. 第五单元:美丽的梦想(1)课文:《穷人》、《手术台就是阵地》、《在牛肚子里旅行》(2)知识点:贫困与助困、梦想的意义、勇敢面对困难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知识;2.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3.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4. 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3. 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4. 期末考试:进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2. 参考书目:教师用书、教学参考资料;3. 网络资源:相关教学视频、课件、文章等;4. 实物资源:教学图片、卡片、教具等。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人教版)一、单元教材简析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文。
《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
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目标1、熟悉本单元生字生词,在读懂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打意方面的作用。
2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运用搜集到的资料,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4、通过交流平台,相互谈一谈,评一评,以便达到相互学习、不断提高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熟悉生字词,理解文,有感情的朗读文。
2、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写一篇演讲稿。
四、时安排、詹天佑2时6怀念母亲2时7、彩色的翅膀时8、中华少年时口语交际·习作·回顾·展示二共时合计11时一、单元教材简析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文。
《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通用6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篇1《萤火虫》●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说明文的论述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体会说明文的写作语言。
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思路。
2.了解说明文的论述手法。
教学难点: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法●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堂导入):用音频伊能静的《萤火虫》导入课文。
一、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贾祖璋1901年9月24日出生在浙江海宁。
从1931年《鸟与文学》问世,到临终前出版的《花与文学》为止,60年间创作及译作近300万了的作品。
自1934年,陈望道主编的《太白》杂志,开辟“科学小品”专栏起,贾祖璋与周建人、顾均正等人就为这个栏目撰写科学小品:同时为开时书店编写了多种动植物学课本。
艰辛地做着拓荒与启蒙的工作。
2.粗读课文,大概了解文意。
3.整理文章思路。
提示:文章的开头,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读者带人了夏夜乡间优美的环境中,极富感情地记叙了幼时的游戏:捉了萤火虫,然后用鸭蛋壳装起来做成小灯笼……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下文对萤火虫的说明。
接下来,作者用准确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萤火虫的种类、它的繁衍情况、生活习性以及它能够发光的特性。
然后,作者详细的介绍了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最后,作者把对萤火虫的探索与自己对故乡的情思联系在一起。
二、精读课文1.作者为什么要澄清萤火虫“出身”的问题?提示:在介绍萤火虫这种可爱的小昆虫时,作者先谈到了古书及杂志上关于腐草为萤的说法。
他认为这种说法还缺乏实证,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科学探究。
而事实上,始终没有确凿的材料能够证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作者由此澄清了萤火虫的“出身”问题。
这一段文字,作者从萤火虫的起源说起,显然是有所考虑的,它不仅可以满足读者溯本求源的认知愿望,而且告诉读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往往要经历漫长的时期,要经过去伪存真、逐步深入的过程。
语文学科集体备课
学校: 年级:六年级使用时间: 主备人课型新授使用人
课题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
内容
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二单元习作:多彩的活动
教学目标1.围绕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叙一次活动,要做到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2.通过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学习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抓住细节,既要写好场面中的“点”,又要写好场面中的“面”,使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
3.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多思考,使作文有深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通过经典场面描写,让学生掌握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
难点:
把握场面描写的要求,并通过写作进一步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
学
准
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预案二次备课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赏析短文片段,认知场面描写。
2.创设情境,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口头说清场面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拓展思路
亲爱的同学们,打开你记忆的阀门,回忆一下,生活中我
们经历了哪些活动?
1.学生交流。
2.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习作《多彩的活动》。
(板书课题)
用你手中的笔,把生活中所见、所感、所悟记录下来,。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案一、备课背景与目标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语文学科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也是对后续学习的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进行了本次集体备课,旨在通过共同探讨、集思广益,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第二单元生字、生词及其用法,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本分析能力、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强文化自信;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将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结合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制定具体、可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我们也将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1. 教材分析:介绍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主题、课文及特点。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是一份经过精心设计与编排的教材,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本单元的主题突出,旨在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课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第二单元的主题聚焦于“多彩的生活”,着重引导学生发现和体验生活中的美好与多样性。
课文的选择紧密结合主题,以丰富多样的体裁展现了生活的美好画面,传递了生活的真情实感。
本单元的课文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形式。
包括经典的古诗文如《登高》、《静夜思》还有富有生活气息的现代文如描绘自然美景的散文,叙述人间情感的小说等。
这些课文语言优美,反映了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课文主题鲜明:紧扣单元主题“多彩的生活”,从不同角度展示生活的美好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