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 格式:ppt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57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X型题1.下列关于森林脑炎描述正确的是A.所致疾病为自然源性疾病B.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C.不同来源的毒株,毒力与抗原性相差较大D.一般感染不能获得持久免疫力E.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小鼠正确答案:A,B,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2.下列有关HFRSV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B.隐性感染率高C.鼠为传染源D.常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病毒抗原E.病毒核酸为多片段单负链RNA 正确答案:A,C,D,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3.目前可特异性预防的疾病有A.丙型肝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乙型肝炎D.森林脑炎E.登革热.正确答案:B,C,D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4.关于登革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正确的选项是A.登革出血热通常发生于再次感染者B.与乙脑病毒相同C.变态反应是登革病毒致病机制之一D.初次感染形成的抗体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可减轻再次感染的症状E.初次感染诱生的抗体对再次感染的病毒,可发生免疫促进作用正确答案:A,C,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5.下列关于出血热病原体叙述不正确的是A.出血热病毒感染后均可获得牢固的免疫B.在我国发现的只有汉坦病毒和新疆出血热病毒C.汉坦病毒主要流行于韩国D.HPS是以肺部组织的急性出血、坏死为主E.不同出血热病毒有不同的传播媒介正确答案:A,B,C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6.下面哪个选项属于乙脑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特点A.体液和细胞免疫可阻止疾病的发展B.病后免疫力持久C.病毒经感觉神经进入大脑D.全身症状明显E.大多数为隐性传染正确答案:A,B,D,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7.乙脑病毒与森林脑炎病毒的相似之处是A.形态结构B.流行范围C.抵抗力D.疾病类型E.培养特性正确答案:A,C,D,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8.下列对黄病毒属和甲病毒属主要特性叙述正确的是A.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B.有较广的宿主范围C.上述叙述均不正确D.基因组为正链RNAE.病毒呈球状、衣壳蛋白构成20面体对称正确答案:A,B,D,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9.下列描述是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症状的是A.高血压B.低血压C.蛋白尿D.高血糖E.发热正确答案:B,C,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0.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有A.登革病毒B.新疆出血热C.单纯疱疹病毒D.日本脑炎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正确答案:C,D,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病毒性出血热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病毒性出血热的病理病因,病毒性出血热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病毒性出血热病因*一、发病原因病毒性出血热是一组虫媒病毒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和休克为主要临床特征。
(1)流行性出血热:本病由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病毒所致。
其传播媒介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一些家畜也可偶然性携带。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北部和中部地区。
(2)登革出血热:本病由披膜病毒科的黄病毒属病毒所致,其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其次是白纹伊蚊。
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特别是东南亚地区,(3)新疆出血热:本病由布尼亚病毒科的内罗病毒属病毒所致,其传播媒介为亚洲璃眼蜱。
我国,俄国以及非洲等地均有本病流行。
(4)阿根廷出血热:本病由虫媒病毒的Junin病毒所致,其传播媒介为螨。
病毒在东南欧引起较重型HFRS。
(5)玻利维亚出血热:本病系由虫媒病毒的Machup病毒所致,其传播媒介是啮齿动物。
(6)远东出血热:本病由虫媒病毒所致,其传播媒介为啮齿动物,主要流行于美洲及朝鲜。
*二、发病机制目前认为病毒的直接损害作用是主要的。
病毒进入人体后,经复制增生产生病毒血症,引起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使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引起出血、水肿和休克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病毒血症亦可引起各个脏器实质细胞的变性与坏死,并导致功能障碍。
病理变化本病的主要病变为全身血管损害引起的血管扩张、充血,导致出血和血浆外渗.消化道、心内膜下、皮下、肝包膜下、肺及软组织出血.内脏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周围出血、水肿及淋巴细胞浸润,肝脾及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增生,吞噬现象活跃。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和充血,肺泡内有蛋白渗出液,肺毛细血管可有纤维蛋白血栓。
肝实质脂肪变并有灶性坏死, 肝小叶中心坏死,亦可见灶状或点状坏死。
肾上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灶性出血,球状带脂肪消失, 肾小管上皮有节段性变性坏死。
此外,心肌、肾上腺、胰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
1.虫媒病毒:是指一大类以节肢动物为媒介在人、家畜及野生动物间传播疾病的病毒。
2.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性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3.汉坦病毒:即肾综合征山血热病毒,为—ssRNA病毒。
汉坦病毒主要有汉滩型和汉城型4.逆转录病毒:它是一组含逆转录酶,具有包膜的RNA病毒。
可引起人和动物白血病和AIDS等疾病5.内基小体:它是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的胞浆内增殖而成的—种圆形或卵圆形的嗜酸性包涵体,称内基小体。
6.Dane颗粒:大球形颗粒,具有感染性的HBV完整颗粒,直径42nm,具有双层衣壳。
含HBV的表面抗原、核心抗原和e抗原,以及病毒的DNA和DNA多聚酶。
7.无症状HBsAg携带者:特指血液中携带HBsAg半年以上,无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亦正常的慢性携带HBsAg的人,由亚临床型或临床型的患者发展而来。
由于其人数多,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重大。
8.缺陷病毒:带有不完整基因组的病毒体,称为缺陷病毒。
丁型肝炎病毒即为缺陷病毒,本身不能复制,必须在HBV或其它嗜肝DNA病毒辅助下才能复制。
9.微生物:微生物是指自然界存在的一大群种类繁多的微小生物,它们结构简单、体积微小,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或数千倍以上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10.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植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病原微生物。
11.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的最小的一类微生物。
1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器不发达的微生物。
1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的微生物。
14.正常菌群:是指正常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正常情况下它们与宿主间以及它们之间保持相对平衡,通常对人体有益无害,称为正常菌群。
15.菌群失调:是指在原微生境或其他有菌微生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和定性的异常变化。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名词解释免疫:是指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或“异己成分”的一种特异性生理反应,由机体内免疫系统执行的,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藉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包括:(1)免疫防御:病原体(2)免疫监视:突变细胞(3)免疫自稳抗原: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交叉反应:某些抗原不仅可与其诱生的抗体发生反应,还可与其它抗原诱生的抗体发生反应抗体:B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糖蛋白;能与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
特性:①糖蛋白②B细胞产生③与表位特异性结合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类型:分泌型:存在于血液等体液中(抗体)膜型:BCR(B Cell Receptor)单克隆抗体:单个B细胞克隆在一种表位刺激下所生的抗体补体: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与免疫功能有关,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的球蛋白,可辅助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溶菌、溶血作用CD抗原:免疫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常与分化发育有关,即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和不同的功能分化状态有不同的表面抗原表达。
这些与细胞分化发育有关的抗原称为分化抗原免疫细胞: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是第三类淋巴细胞,其形态学特点为胞浆内有许多嗜苯胺颗粒,故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T细胞或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hymus-dependent lymphocyte):来源于骨髓中淋巴样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在哺乳动物的骨髓(Bone marrow)或鸟类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中发育成熟;能产生免疫球蛋白(Ig),其特征性细胞表面标记: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可作为抗原受体(BCR).抗原提呈细胞:具有抗原提呈功能的细胞。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是A.新疆出血热病毒B.汉坦病毒C.登革热病毒D.埃博拉病毒E.黄热病病毒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2.关于HFRSV的免疫性,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机体主要依赖于IgM的保护作用B.机体主要依赖于IgM、IgG的保护作用C.隐性感染形成的免疫力持久D.病后免疫力不牢固E.机体主要依赖于SIgA的保护作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3.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是A.蚊子B.鼠C.蜱D.螨E.跳蚤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4.HFRSV感染后,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方法是A.组化法检测抗原B.中和抗体的检测C.特异性的IgA的检测D.特异性IgM的检测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5.HFRSV的流行与哪种动物有关A.猫B.狗C.鼠D.以上都对E.猪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6.控制HFRSV的流行最常用的措施是A.使用特异性疫苗B.灭鼠C.使用基因疫苗D.防治蝉叮咬E.灭蚊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7.乙脑早期诊断的检测方法应首选A.血液标本中直接分离病毒B.中和试验C.补体结合试验D.以上任何都可以E.IgM抗体捕获的ELISA试验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8.下列哪类病毒目前还没有在我国发现引起出血热A.登革病毒B.新疆出血热病毒C.黄热病毒D.森林脑炎病毒E.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9.森林脑炎疾病的传播途径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道B.胃肠道C.性接触D.消化道E.蚊虫叮咬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0.乙脑病毒与森林脑炎病毒的不同处是A.疾病类型B.流行范围C.基因组类型D.抵抗力E.形态结构和培养特性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1.可从下列那个标本中分离到乙脑病毒A.粪便B.死者脑组织C.尿液D.唾液E.汗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2.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叙述正确的是A.是非计划免疫对象B.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C.潜伏期一般为两周,一般有典型临床经过D.是计划免疫对象E.致病与免疫病理有关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3.汉坦病毒在细胞培养中增殖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A.CFE观察法B.ELISA法C.PCR技术D.红细胞吸附试验E.免疫荧光法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4.登革热在哪方面与黄热病类似A.致病性和免疫性B.都是由蜱传播C.都感染肺部D.都是由RNA病毒引起E.都发生在北极地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5.登革病毒的传播媒介是A.伊蚊B.螨C.库蚊D.鼠E.蜱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6.汉坦病毒的核酸类型是A.多片段单负链RNAB.单片段单负链DNAC.单片段单正链DNAD.多片段单正链RNAE.单片段单正链RNA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7.新疆出血热与汉坦病毒的相同点是A.结构与培养特性B.生物学特性C.致病性D.抗原性E.传播媒介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8.森林脑炎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是A.螨B.蜱C.野生动物D.鼠E.猪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19.新疆出血热的传播媒介是A.鼠B.蚊C.硬蜱D.狗E.猫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20.蜱是森林脑炎病毒的A.传染源B.扩散宿主C.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D.中间宿主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出血热表现症状文章导读\n 相信大家对于出血热表现症状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这种情况,提前了解一下相关的内容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快的更好的选择治疗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第一时间就发现自己出现疾病的症状,尽快的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出血热表现症状吧。
1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主要经密切接触传播,即接触病死动物(鼠类)和病人的尸体,以及感染动物和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等,经粘膜和破损的皮肤传播。
通过密切接触也可以造成医院感染和实验室感染。
出血热早期症状:起病急、发热、肌肉酸痛、头痛、咳嗽、胸痛、呕吐、腹痛、腹泻,皮下和结膜有出血点及其他部位出血表现,在躯干和肩部出现紫红色的斑丘疹,少尿、无尿,谵妄、昏迷等2.出血热是一种由虫媒病毒引起的一组疾病的统称。
顾名思义,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出血。
我国有两种出血热,一种是蜱传的新疆出血热,一种是鼠传的流行性出血热。
美国的鹿鼠、欧洲的棕背平等也传播不同的出血热。
在我国多见的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类型又分为主要由野鼠(黑线姬鼠等)传播的姬鼠型、主要由家鼠传播的家鼠型,前者相对症状重者多,病死率高。
日本人在侵华战争中因本病死亡人数大概是3000人以上(发病1万余人,病死率相当高),其称孙吴热、虎林热等。
流行性出血热症状早期不典型,与感冒很象,不易诊断,应结合季节及是否疫区、接触史等判断。
典型症状是三红、三痛,酗酒状貌,是“出血”的表现,详细就不说了。
至于肾损伤的指标,什么少尿、多尿的,让临床医生诊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