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持力层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三门峡风电场湿陷性黄土地基天然地基持力层选择摘要: 本文介绍三门峡某风电场勘察中发现场地分布黄土,结合风机天然地基基础特点,介绍本项目黄土地区持力层选择。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1、项目概况三门峡某风电场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湖滨区和陕县境内山地上,距三门峡市城区约为40km,有省道314穿过场区,交通便利。
本工程场区属丘陵山地地形,海拔700m左右,风机布置分散,其中有一区块属于黄土台塬,风机位场地较平整,地层为黄土状土、黄土及粘土,两侧发育冲沟,拟布置7台1000kW 风机。
2、黄土形成机理地质学上的湿陷性黄土是一种非饱和的欠压密土,具有大孔和垂直节理,在天然湿度下,其压缩性较低,强度较高,但遇水浸湿时,土的强度显著降低,在附加压力或在附加压力和土的自重压力下引起的湿陷变形,是一种下沉量大、下沉速度快的失稳性变形,对建筑物危害大。
黄土塬、梁、峁地形是今天黄土高原基本的地貌类型。
山、原、川三大地貌类型是黄土高原的主体。
判断黄土层的年代有许多方法,有考古学中常用的碳1 4测年法和测量黄土层中古代矿物的剩余磁性,前者研究不超过3~4万年的在黄土地层,而后者需与标准地磁年表对比确定黄土层的年龄,可以分析几千万年的历史。
根据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附录A“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略图”,拟建工程场区黄土属于关中地区(Ⅲ),为中更新世(Q2)老黄土,为离石黄土,勘察期间钻孔最大揭露50m未穿,上部部分土层具湿陷性。
3、场地岩土层分布根据现场地质测绘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场区内布置风机处出露的地层年代、形成原因、岩土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能差异大。
拟建区块及局部山顶基岩上覆覆盖层较厚,团块状分布于场区山包顶部及坡上,由冲洪积及风积的粘土、黄土及黄土状土层与表层的黄土层。
最大揭露50m的勘探深度内地基土的结构与特征进行自上而下简述,可分为以下5层:①黄土(Q2eol):浅黄~褐黄色,较潮湿,松散~稍密,可塑,土质较为均匀,表部为耕质土,含大量植物根系,大孔及虫孔发育,含约15%的结核,多呈2~4cm不规则块状。
肇庆市工程地质特性及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利用【摘要】肇庆市地处岭南地区,地质背景复杂多样,工程地质特性显著。
本文通过对肇庆市地质背景特征和工程地质特性进行分析,探讨了基础持力层的选择方法、利用技术和加固方法。
在研究中发现,肇庆市存在丰富的基础持力层资源,选择适合的层位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讨了基础持力层的利用技术及加固方法,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本文着重强调了肇庆市工程地质特性及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利用对工程建设的意义,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总结,展示了该研究对城市建设和基础设计的重要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肇庆市、工程地质、地质特性、基础持力层、选择利用、研究、背景、目的、分析、方法、技术、加固、意义、未来研究、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肇庆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构造复杂。
其地质背景特点主要包括地质构造活跃、地层受挤压变形严重、地下水位波动大等特点。
这些地质背景特征对肇庆市的工程地质特性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利用提出了挑战。
肇庆市的工程地质特性主要表现为地质结构复杂、地层多变、地下水位高、地基承载能力差等特点。
在选择适合的基础持力层时,需要考虑地层的稳定性、土体的特性、地下水的作用以及地质构造的影响。
还需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分析和评估。
了解肇庆市工程地质特性及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利用对于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提高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施工风险,保障工程质量。
有必要对肇庆市工程地质特性及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利用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肇庆市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利用问题。
通过对肇庆市地质背景特征、工程地质特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旨在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1. 分析肇庆市的地质特征,包括地层构造、岩性分布、地形地貌等,为选择合适的基础持力层提供依据;2. 探讨肇庆市工程地质特性,包括岩石力学性质、地下水情况、地震活动性等,为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3. 讨论基础持力层的选择方法和利用技术,提出适用于肇庆市地区的基础设计方案;4. 探讨基础持力层的加固方法,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5. 分析肇庆市工程地质特性及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利用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为未来类似研究提供借鉴;6. 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为完善研究内容提供参考。
持力层有哪些确定方法及介绍在土力学计算中,持力层受到的压力是持续减少的,持力层也是有一定的确定方法的。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的持力层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持力层的介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在地基基础设计时,直接承受基础荷载的土层称为持力层。
持力层的确定方法地勘部门的地质报告提供各层地基承载能力特征值及建议,供结构师可以根据手上工程的荷载以及工程的使用功能、重要性等并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施工能力等确定。
持力层的具体构成在土力学计算中,持力层受到的压力是持续减少的,到若干深度以后压力就可以忽略不计,具体深度要经过计算才知道。
承受压力的这一部分叫做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部分叫做下卧层。
也就是说,根据承受荷载的不同,持力层和下卧层也是不同的。
判断桩基持力层和岩石类别坚硬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fr>60定性鉴定: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
代表性岩石:未风化,微风化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岩、硅质石灰岩等。
较硬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60≥fr>30定性鉴定: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
代表性岩石:1、微风化的坚硬岩石;2、未风化的大理岩、板岩、石灰岩、白云岩、钙质砂岩等。
软质岩分为两类较软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30≥fr>15定性鉴定: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轻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
代表性岩石:1、中风化,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2、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枚岩、泥灰岩、砂质泥岩等。
软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15≥fr>5定性鉴定: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浸水后手可捏碎,辧开。
代表性岩石:1、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2、中风化,强风化的较软岩;3、未风化,微风化的页岩、泥岩、泥质砂岩等。
极软岩极软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fr<5定性鉴定: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浸水后手可捏成团。
CFG桩设计与施工中有关问题的讨论CFG桩桩端持力层的选择CFG桩在设计时,一般应将桩端落在相对硬层上。
这个硬层是相对软土来讲的。
并不是指的是很硬的层(比如基岩,风化岩等)。
复合地基中CFG 中变形分两个部分(暂不管他本身的弹性变形),即向桩端土的刺入变形和向褥垫层中的刺入变形。
当桩端土太硬时,如果褥垫层设置太薄的话,实际上其也就起不了太大作用,容易对基础冲剪破坏。
此时,应该将褥垫层厚度适度增厚。
如果桩端土层较弱的话,宜将褥垫层厚度设置薄些。
复合地基设计中褥垫层厚度的确定褥垫层的材料一般通常情况下使用中砂、粗砂、级配砂石或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等。
褥垫层的作用(1)使桩、土共同承担竖向荷载褥垫层设置后,能使桩体的顶部和桩端都有上下刺入变形条件,在给定荷载作用下,桩承担较多的荷载,随着时间增长,桩产生一定沉降,荷载逐渐向桩间土体转移,即使桩端地基士很好,桩端变形小,但桩顶也有向褥垫层刺入条件,所以有了褥垫层能保证桩土较好的共同承担外荷载。
(2)减小基础的应力集中当褥垫层厚度趋于零时,近似钢筋混凝土桩和承台的作用,这时承台基础要验算冲切承载力。
加了褥垫层后起到扩散应力作用,同时桩顶和桩间土应力之比值显著降低,随着荷载增加应力比趋于一常数值。
(3)使基础底面压力分布更均匀通过散体褥垫层的调整,随着荷载增加或变化,能使基底压力更均匀分布。
(4)抗水平力作用类似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CFG桩复合地基主要是通过基础与褥垫层之间的摩擦力和基础侧面土压力承担,褥垫层又是散体结构,所以传递到桩体的水平力较小或为零,这就是桩体可不配筋的缘由。
褥垫层厚度的选择具体到单个工程上,褥垫层厚度应该取多少比较合适呢?如果褥垫层厚度过小,桩间土承载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如果厚度过大,桩承担的荷载太小,复合地基中桩的设置又失去意义。
按相关规范和规程的有关规定,褥垫层厚度宜取150—300mm。
根据有关资料及实践,褥垫层的设置宜按以下原则:(1)长桩宜薄、短桩宜厚;(2)桩间距大,宜厚,否则,宜薄;(3)桩径大,宜厚,桩径小,宜薄;(4)桩土的相对刚度大,宜厚,否则,宜薄。
土基持力层要求一、土基持力层的基本概念土基持力层呢,就像是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
它是承受建筑物基础传来荷载的那一层土。
想象一下,要是这个持力层不给力,那上面的建筑物可就危险啦。
它得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这样才能稳稳地撑起上面的建筑。
就像一个强壮的人,能扛起很重的东西一样。
二、土基持力层的强度要求1. 抗压强度土基持力层必须能够承受来自建筑物的压力。
如果抗压强度不够,在建筑物的重量作用下,土基就会被压得变形,甚至可能会导致建筑物下沉。
比如说,如果在软土地基上直接盖很重的高楼,软土受不了那么大的压力,楼就可能会歪掉或者下沉。
所以,在选择土基持力层的时候,要对其抗压强度进行检测。
不同的建筑类型对土基持力层的抗压强度要求也不一样。
像小型的单层住宅,可能对土基持力层抗压强度的要求相对低一些,但是像那种几十层的高楼大厦,就需要土基持力层有很高的抗压强度。
2. 抗剪强度抗剪强度也很关键哦。
当建筑物有水平方向的力作用在地基上的时候,土基持力层的抗剪强度就发挥作用了。
比如说,如果遇到地震或者风荷载,建筑物会有水平方向的摇晃力,这个时候土基持力层要是抗剪强度不够,土就会像被剪刀剪开一样,出现滑动或者变形,那对建筑物来说可就是大灾难啦。
所以,土基持力层的抗剪强度得满足建筑在各种可能受力情况下的要求。
三、土基持力层的稳定性要求1. 均匀性土基持力层要均匀一致。
如果有的地方土硬,有的地方土软,那建筑物在上面就会受力不均匀。
就像人站在高低不平的地面上,很容易摔倒一样。
不均匀的土基持力层可能会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严重的话还会使建筑物倾斜。
所以在勘察土基持力层的时候,要仔细检查它的均匀性。
如果发现不均匀的情况,可能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对软的地方进行加固之类的。
2. 沉降稳定性沉降稳定性是土基持力层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建筑物建成后的一段时间内,土基持力层会有一定的沉降,这是正常的。
但是这个沉降必须是稳定的,不能无限制地沉降下去。
计算书1.桩基持力层以及桩基和承台埋深的选择第三层土——粉质粘土为理想的持力层。
桩尖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为一米,工程桩的入土深度为10米,嵌入承台100mm 。
承台厚度取500mm ,埋入深度1000mm 。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由上图单桩现场静载荷试验成果,可以确定单极限桩竖向承载力 KN Q uk 600=初步计算时,偏安全考虑,取系数K=2,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KNK Q R uk a 300/==3.初步估算桩的数量及安排桩基的平面布置和承台尺寸 KN F k 3120=4.10300/3120/===ak R F n因为未考虑到承台及上部土自重,取装数为12根,按3*4规则行列布置,承台外延部分去1.0m群桩的中心距: 19.1339.0*5.35.3===dS a取承台长边:ma 6.51*22.1*3=+= 取承台短边:m b 4.4122.1*2=++=4.确定群桩效应下的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由于混凝土预制桩并非为端承桩,且桩群的中心距<6d,所以必须进行群桩效应下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以下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不再采用单一的安全系数,代之以侧阻端阻综合抗力系数和承台底土抗力分项系数,并引入群桩效应系数。
查规范知预制混凝土桩 桩基侧阻端阻综合抗力系数:60.1=sp γ 承台底土抗力分项系数:70.1=c γ侧阻端阻综合群桩效应系数:95.0=sp η由于承台底土为欠固结的人工填土,不具承载能力:0=c η计算群桩效应下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KNQ Q R cck c sp uk sp 25.356060.1/600*95.0//=+=+=γηγη5.计算桩顶荷载 取作用于桩顶的水平力:KN T K 40= 弯矩为:M KN M K *3405.0*40320=+=取承台以及上土的平均重度: 3/20M KN G =γ. 则承台及以上土自重为:KN AD G G K 8.4921*4.4*6.5*20===γ 基础所受总竖向力:KN F G k K 8.361231208.492=+=+(1)桩顶平均竖向力作用下: R KN n F G Q k K K <=+=1.301/)( 满足条件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桩基持力层要求
桩基持力层是指桩基在承受荷载时的稳定性要求。
桩基持力层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承受荷载能力:桩基持力层要能够承受设计荷载的作用,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倾覆力矩等。
持力层的承载能力要充分满足设计要求,以确保桩基的稳定性。
2. 压缩和剪切强度:桩基持力层的土层要具备足够的压缩和剪切强度,以抵抗荷载引起的土体沉降和侧向位移,保持桩基的整体稳定。
3. 压缩和剪切变形能力:持力层应具备较大的压缩和剪切变形能力,以吸收荷载引起的土体变形,并通过变形来分担和传递荷载,降低桩基的应力集中。
4. 均匀性:持力层的土层要求均匀性较好,避免土质差异引起的承载能力差异。
土层的均匀性能够通过地质勘察和试验来确定。
5. 充分紧实和固结:持力层的土层要求充分紧实和固结,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加密和固结,以提高土层的密实度和强度。
6. 不易液化:对于处于易液化地区的桩基,持力层要求土体抗液化能力好,不易发生液化现象,以确保桩基的稳定性。
总之,桩基持力层的要求是为了保证桩基在承受荷载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以防止桩基的失稳和沉降现象的发生。
具体的要求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肇庆市工程地质特性及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利用【摘要】肇庆市位于岭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其工程地质特性对基础工程施工带来了挑战。
本文通过对肇庆市地质特性、基础持力层选择标准等进行研究,探讨了工程地质调查、基础设计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重要性。
在基础持力层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地层稳定性、承载力等因素,以确保基础工程的安全可靠。
本文还探讨了基础持力层的利用方式,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结论部分分析了肇庆市工程地质特性对基础工程的影响,提出了基础持力层选择的优化方案,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肇庆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基础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肇庆市、工程地质特性、基础持力层、选择、利用、地质调查、基础设计、施工技术、影响、优化、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肇庆市是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和商贸中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肇庆市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
肇庆市地处岭南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地震多发,地质灾害频繁,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深入研究肇庆市的地质特性,了解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利用方式。
只有通过科学的地质调查和分析,合理的基础设计及施工技术,才能确保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旨在探讨肇庆市工程地质特性及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利用,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意义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部边缘,是广东省省辖市之一。
肇庆市地处山区,地势复杂,地质条件多变,工程地质特性独特。
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充分了解肇庆市的工程地质特性,对于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及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肇庆市工程地质特性及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利用,可以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工程风险,保障工程安全。
深入研究肇庆市地质特性,可以为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喀斯特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持力层和基础形式的选用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城镇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地质条件复杂的场地需要开发建设。
工程建设中,建筑物地基持力层的选择和基础形式的采用不仅关乎建设工期、建筑物的安全与使用,同时也直接控制着建筑物的工程造价。
关键词:地质条件;地基持力层;基础形式;工程造价引言工程建设中建(构)筑物的基础工程是一切建(构)筑物的基础,在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程工期及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基础工程又由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形式所控制。
本文以“碧桂园·凤凰城75#楼和综合楼”为例,浅谈喀斯特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形式选择的重要性。
1、工程简况1.1工程概况项目位于都匀经济开发区全名新村,南侧紧邻黔南大道。
75#楼为1~2F商业,框架结构,最大柱荷载2000kN/柱,设计标高834.50~840.75m;综合楼由西塔楼(2+15F)、东塔楼(2+14F)和商业(2F)组成,剪力墙结构,塔楼最大柱荷载15000kN/柱,商业最大柱荷载4000kN/柱,塔楼设计标高847.90m,商业设计标高841.90m。
1.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1.2.1区域地质构造场地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群(T1f+1y)浅灰色薄至中厚层泥质灰岩及硅质岩,岩层倾向北西,产状为300°∠50°。
区内无断裂构造通过,受地质构造的影响,主要发育两组节理。
1.2.2地形地貌地貌属溶蚀斜坡地貌。
原始场地为山地,建设场地为修建黔南大道开挖回填平场改造后的场地,75#楼原始地面标高为826.80~864.70m,建设地面标高为835.28~843.06m;综合楼原始地面标高为823.80~871.50m,建设地面标高为840.50~845.35m。
1.2.3岩土构成75#商业岩土构成为素填土、泥质灰岩;综合楼岩土构成为素填土、硅质岩。
桩基础持力层确定方法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结构,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桩基础的持力层是指桩身某一个长度范围内能充分利用土体自身的力量,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
确定桩基础持力层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还可以节约工程成本。
一般来说,桩基础持力层的确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一、基于现有资料确定持力层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经常会有一些先前相关的地质资料,如地面地质调查资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等。
这些资料可以提供给相关工程师进行分析和判断,以确定桩基础的持力层。
通常情况下,地质调查报告中会提供有土壤层信息,包括土壤的地层划分、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
地质调查还会提供有实例资料以供工程师参考,如类似建筑物的基础经验等。
二、采用动力触探法动力触探法是一种简便、快捷、经济的土层调查方法。
其原理是采取钢管锤击打土壤,测定钢管的锤击下降距离。
通过识别不同深度所打钻探时的峰值,可以了解不同深度的土层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桩基础持力层。
动力触探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触探钢管直径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直径为50mm或70mm左右。
2.在触探前,必须清除一定深度的松软土层,以保证钢管进入地层时不会产生堵塞。
3.触探时应在锤击力与杆长之间保持恰当的比例,避免产生过强的振动。
三、基于井壁质量观察法井壁质量观察法是通过对井壁质量进行观察和评价,从而推测地下土层性质和桩基础持力层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土层较软、钻孔困难的情况。
在采用井壁质量观察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井壁质量应该经过系统评价,对井壁内的岩土进行分析和分类,以便推测出地下土层性质。
2.井壁质量的评价应该包括斜坡度、稳定性、压实度、多孔性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判断桩基础持力层的位置和性质。
四、利用静力触探法静力触探法是通过分析土体的抗压性能来确定桩基础的持力层。
该方法利用一个称为静力触探车的专业工具进行实施,静力触探车会通过将探头附加到桩上进行荷载试验,以便可测得荷载与位移的关系,进而回推桩底土体的内摩擦角、极限侧阻力等参数。
岩溶发育复杂地层下基础持力层及基础形式的选择摘要:广西地处岩溶发育地区,特别是位于江边I级阶地地层复杂,岩溶又发育场地的基础形式的选择就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某一项目的工程勘察分析讨论了基础持力层及其基础形式的选择,为类似岩溶强发育、地层复杂情况的基础选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经验。
关键词:岩溶;桩基础;持力层;基础形式一、前言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约150.0米,典型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桂林市区及周边县城均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
荔浦碧桂园山河郡一期项目,地处江边荔江I级阶地,勘察资料揭露地层为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之粉质黏土、细砂、卵石、圆砾、黏土,下部基岩为上泥盆统融县组灰岩组成,遇洞隙率为63.3%,线岩溶率为33.82%,岩溶属于强发育。
拟建住宅建筑物高11-18层,基础的选型及持力层的选择对整个工程的工期、造价等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建筑物特征见下表:拟建工程概况特征表表1 从上地层情况及岩土参数情况来看,微风化灰岩承载力较高,是良好的桩基础持力层,中密和稍密卵石层具备一定的持力层,埋藏较浅,可考虑作为天然基础持力层。
三、基础形式及持力层的选择1、小高层建筑天然地基浅基础评价主楼楼高11~18层,设一层地下室,基础假设为筏板基础,荷载均布,11层楼每层按20KPa计,基础自重20KPa;18层楼每层按20KPa计,基础自重20KPa,设基底荷载为均布,则估算基底压力值为:基底压力值Pk10=20×(11+1)+20=260KPa,Pk18=20×(18+1)+20=400KPa设室外地面标高为156.00m,基础底面标高为151.20m,取d=4.8m,则验算如下:①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2.4式:a=ak+ηbγ(b-3)+ηdγm(d-0.5)验算ηb=0.3,γ=18.5KN/m3,ηd=1.6,γm=19KN/m3a=190.0+0.3×18.5×(6-3)+1.6×19×(4.8-0.5)=190+16.65+130.7=337.37KPa②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2.5式a=Mbγb+Mdγmd+McCk验算承载力系数:Mb=0.18,Md=1.73,Mc=4.17(按φk=10°查表)a=0.18×18.5×6+1.73×19×4.8+4.17×35=19.98+157.78+145.95=323.71KPa③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A.0.1式u =(1/2)Nrζrbγ+Nqζqγ0d+NcζcCk验算极限承载力系数:Nr=1.22,Nq=2.47,Nc=8.35,ζr=0.893,ζq=1.047,ζc=1.086(按φk=10°查表),安全系数Ka=2u =(1/2)×1.22×0.893×6×18.5+2.47×1.047×19×4.8+8.35×1.086×35=60.46+235.85+317.38=613.69KPaa =u/Ka=306.85 KPa由以上公式估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地基平均压力值对比如下:拟建主楼高11~18层,设一层地下室,地基平均压力Pk=260~400K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337.37KPa、323.71KPa、306.85KPa),11层建筑地基持力层强度能满足要求,而18层建筑物不能满足要求,因此18层建筑物不可以采用天然基础,11层建筑物可考虑采用筏板基础。
桩基持力层如何确定.doc
桩基持力层如何确定
桩基持力层如何确定?以下带来关于桩基持力层如何确定,相关内容供以参考。
一、应选择较硬上层或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
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砂土及强风化软质岩不宜小于
1.5d;对于碎石土及强风化硬质岩不宜小于1d,且不小于0.5m。
二、桩端进入中、微风化岩的嵌岩桩,桩全断面进入岩层的深度不宜小于0.5m,嵌入灰岩或其他未风化硬质岩时,嵌岩深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0.2m。
三、当场地有液化土层时,桩身应穿过液化土层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的稳定土层,进入深度应由计算确定,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且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石土且不宜小于1.5m。
设计基底持力层设计基底持力层是指在建筑物地基上设置的一层混凝土结构,它的主要作用是承担建筑物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上。
设计基底持力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下面从设计、施工、检验等方面详细介绍设计基底持力层。
一、设计1. 基本要求(1)承载能力:设计基底持力层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够承受建筑物及其荷载。
(2)稳定性:设计基底持力层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保证建筑物不发生倾斜和滑移等现象。
(3)耐久性:设计基底持力层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长期稳定地承担荷载。
2. 设计方法(1)按规范进行计算:根据国家相关规范进行计算,确定混凝土强度等参数,并考虑地基土壤情况确定厚度和尺寸等参数。
(2)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计基底持力层进行数值模拟,确定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等参数。
3. 设计要点(1)加强边缘部分:设计基底持力层边缘部分应加强,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考虑地基土壤情况:设计基底持力层的厚度和尺寸等参数应根据地基土壤情况进行确定,以保证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采用适当的钢筋配筋:设计基底持力层中应采用适当的钢筋配筋,以提高其抗拉强度和承载能力。
二、施工1. 材料准备(1)混凝土: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的混凝土材料,并在施工前进行试块检测。
(2)钢筋:应选用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的钢筋材料,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筋。
2. 施工步骤(1)清理地面:清理地面上的杂物、泥土等,并在需要的地方挖掘出基底持力层所需的深度。
(2)制作模板: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模板,并在模板上安装钢筋。
(3)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均匀地倒入模板内,并用振动棒进行振捣,以排除空气和水分。
(4)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以保证其强度和稳定性。
三、检验1. 检验方法(1)试块检测:在施工前应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强度检测。
(2)现场质量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模板、钢筋、混凝土等方面的检查。
正常步骤是先有地勘报告提供场地内土层的性、状,有一个以上像样的承载能力特征及其压缩性的层位供选择,根据房屋荷载的情况来确定基础的型式。
像题目那样先定好了桩基为基础型式再来选择持力层的,似乎有点‘打破常规’!
大直径灌注端承桩的持力层应该是中密、密实的碎石土层,中风化硬质基岩(完整、较完整性);
大直径灌注端承-摩擦桩的持力层应该是稍密的碎石土层,中密、密实的砂砾土、坚塑的粉土类;
摩擦承压或抗拔桩宜用方桩其持力层应选择埋藏足够深的老土,主要要求穿越各层土的性、状。
小直径的静压、锤击、夯扩、沉管灌注、振动沉管灌注等,仍然根据端承或摩擦桩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