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二 6.2 罗斯福新政
- 格式:ppt
- 大小:3.61 MB
- 文档页数:23
2-6-2 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背景
1.经济危机
2.社会危机
3.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失败
4.人民要求强力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危机
5.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当选美国总统
二、罗斯福新政措施
1.整顿财政金融
①银行修业整顿
②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
③扩大美联储权力
④管制证券业
2.恢复工业
①国家计划指导、国家监管
②制定公平经营章程
③调整企业、劳资关系
3.调整农业
①减耕减产
②调整产品结构
4.社会福利、劳工权利、社会立法
①发放救济金
②加强社会保障措施
③以工代赈
④保障工人基本权利
⑤社会立法
三、特点
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国家对经济发展进行计划指导和监管
②一方面维护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人民的利益,缓和社会矛盾
③通过立法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以保障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④实质: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五、评价
1. 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2. 在很多方面确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
②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影响深远,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罗斯福新政》教案平罗回高徐月香一、教学目标(一)课程标准: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作用。
(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重点分析分析“新政”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新政”的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取“自学—设问—引导—探究—总结—延伸”的模式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这是因为当今孩子的生活环境比较优越,难以经受挫折,面对困难的打击一蹶不振,培养孩子的这种精神,无论对于今天的学习还是以后的生活都具有较大的指导疑义。
学好本课内容,充分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意义、体验和感悟罗斯福精神可以为当前许多国家克服经济危机、完善经济体制、坚定民族信念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教学环节教学程序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设问:你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谁?在学生讨论回答后给出一系列反映经济大危机的图片。
设问2:如果你是当时美国一位公民,总统竞选投票时,你会投给谁?开篇问题就引发学生对美国历史的兴趣。
后面图片引起学生对本专题第一节所学知识的回顾。
设问2就将大危机与罗斯福本人联系了起来讲授新课1、设疑1:想一想:罗斯福总统上任之初面临着什么样的困境?(学生回答后幻灯打出a.人民贫困,市场萎缩,生产相对过剩b.半数银行倒闭c.工商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激增d.农产品价格猛跌)2、设疑2:假如你是罗斯福智囊团的成员,你会向总统提出哪些建议解决以上问题?3 、每次通过一段材料引出危机现象,再就问题讨论相应的办法以及产生的影响4、(幻灯打出材料: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报纸上连本环节先采用倒叙的方法,让学生明确新政的时代背景和美国面临的全面危机,图片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从而为学习新政的内容作铺垫,让学生能够更加明确新政内容实施的必要性和方向性的正确。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与反思大河坎中学胡静兰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人民版新编高中历史必修ⅱ(经济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2课。
前一课《“自由放任”的美国》重点讲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这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历史背景,后一课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涉及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课既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本单元的核心部分,也是《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
此外,放在文明范式和全球史观中加以考察,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二、教学目标设置:1、课标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2、三维目标⑴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特点、实质和影响;②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处理材料信息的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图片、问题或史料,从感性到理性,层层深入;通过比较法、表格法、阅读法、讨论法、想象法等学习、探究有关问题;②高度关注生情,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巧妙设置情境、材料和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启发学生思维,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和优秀品质;②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学习,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③帮助学生懂得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如何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同时,让学生感悟我们今天改革开放道路的正确性。
三、学生情况分析⑴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自学能力、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所增强,有利于在本课开展难度较大的感悟式、探究式等自主性学习;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正确的德育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加强对学生渗透罗斯福的人格魅力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其健全的人格;由于新政的措施对于学生的理解还是有难度,因此,上课时,应尽量化抽象为具体。
笔记整理:罗斯福新政新政背景:1、美国出现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3、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4、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人民解释新政,争取人民的支持。
实干家罗斯福——“狮子”“狐狸”(比喻他善于审时度势,见机行事,既能迂回前进,又敢于大胆突破的作风。
)新政的实施:阶段(2个阶段):第一阶段:1933-1935年,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第二阶段:1936-1939年,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内容(3R):复兴(Recovery)、改革(Reform)救济(Relief)具体措施:①股市崩溃,银行倒闭——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恢复正常金融秩序和人们对银行的信心②农产品价格猛跌——调整农业政策→促进了农业和工业生产的复苏③企业破产——加强对工业的指导①→缓解失业问题,刺激消费④失业——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②(以工代赈)→缓和劳资矛盾⑤社会秩序混乱——保护劳工权利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④→有助于社会稳定新政核心:恢复工业新政直接目的: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新政最终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新政的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新政采用的目的:政府干预问:新政属于改良还是革命?答:改良新政的影响:经济上: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渡过难关;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政治上:一定程度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
制度创新: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美国经济进入垄断组织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
影响深远:资本主义世界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
局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故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①包括有: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蓝鹰运动②包括有: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③包括有: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这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④包括有: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新政的特点: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主义,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罗斯福新政》。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罗斯福新政》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中的重要一课。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发展。
而罗斯福新政作为美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不仅对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和作用,认识到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罗斯福新政这一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学生可能在理解其背景、内容和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包括经济危机的爆发、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等。
(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如整顿金融、调整工业、调节农业、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等。
(3)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包括对美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启示。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从而加深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
(2)引导学生学习罗斯福敢于创新、勇于改革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