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考核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77.92 KB
- 文档页数:16
实验操作考试方案1. 背景介绍实验操作考试是对学生在实验课程中所学到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的一种方式。
通过考试,可以评估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意识和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能力。
本文将就实验操作考试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2. 考试目的实验操作考试的目的是评估学生在实验课程中所学到的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考试,能够判断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操作实验设备,以及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有一定的掌握。
3. 考试内容实验操作考试的内容将依据实验课程中所学到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安排。
具体内容包括: - 实验操作步骤:要求学生按照实验要求,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和设备,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 实验数据处理: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 安全注意事项:要求学生描述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并说明如何正确使用实验仪器以及如何应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4. 考试形式实验操作考试采用个人考试的形式进行,即每个学生独立操作完成考试内容。
考试时间一般为2-3小时,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的复杂程度可能会有所变化。
5. 考试流程实验操作考试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考试准备:学生需要提前熟悉实验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 资料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试剂和实验记录表等。
3. 考试开始:学生按照考试要求开始进行实验操作,并逐步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
4. 实验操作结束: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后,需要将实验器材和仪器清理整理好,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5. 数据处理和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6. 考试总结:学生需要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实验操作表现进行总结。
6. 考试评分实验操作考试的评分标准根据实验操作的正确性、流程的完整性、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的描述等方面进行评分。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日期:目录•引言•考核准备•考核实施•安全措施•考核结果与反馈•未来展望与改进•参考文献引言背景与目的•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旨在评估学生在科学实验操作方面考核对象与考核内容•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主要面向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领域的实验操作,涉及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观察记录、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计划在每年的5月份进行,具体时间由学校安排。
考核地点应具备完善的实验设备和器材,保证考核的顺利进行。
考核时间与地点考核准备确定考核对象与人数根据学校年级分布与招生情况,确定考核对象和人数。
制定考核流程明确考核的各个环节,包括实验操作、数据记录、结果分析等。
确定考核时间与地点根据学校教学安排和实验室使用情况,选择适合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考核。
制定考核计划根据考核计划,列出所需的实验器材和数量。
准备实验器材清单采购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材料按照清单采购所需的实验器材,确保数量充足且质量合格。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适量的实验材料,如植物、动物、水等。
030201准备实验器材根据实验操作要求,制定评分标准和细则。
制定评分标准选择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教师或专家担任评分员。
确定评分人员向评分员介绍评分标准和细则,确保评分过程的一致性和公正性。
培训评分员确定考核标准与评分细则考核实施学生签到与抽签学生到达实验室后,教师核对名单,确保学生到齐。
抽签学生按照序号进行抽签,决定实验操作顺序。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示范和实验指导手册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实验现象。
观察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并拍照留存。
实验操作与观察学生作答与教师指导作答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回答教师的问题。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给予指导和建议。
成绩评定与记录成绩评定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程度、观察能力、作答情况等评定成绩。
记录成绩记录在考核表上,并由教师签字确认。
操作考试实施方案一、考试目的。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评价方式,通过考试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发展情况。
本次操作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对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
二、考试内容。
本次操作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部分。
理论知识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但不限于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实际操作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实际操作的流程、方法、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三、考试形式。
1. 理论知识考核,采用笔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以全面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际操作考核,采用实际操作形式,学生需按照指定的操作流程和要求完成实际操作任务,以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
四、考试安排。
1. 考试时间,本次操作考试将于下周三上午9:00开始,持续3小时。
2. 考试地点,考试地点为学校实验室,具体分配将在考试前公布。
3. 考试要求,学生需携带学生证和必备的实验工具,按时到达考试地点,服从考试安排和监考人员的管理。
五、考试监督。
1. 考试监考,考试由专业老师和实验室管理员共同监考,严格按照考试规定和程序进行监督。
2. 考风考纪,学生需遵守考试纪律,不得抄袭作弊,不得在考场上交谈,不得擅自离开座位,否则将按规定进行处理。
六、考试评价。
1. 成绩评定,考试成绩由专业老师进行评定,包括理论知识部分和实际操作部分的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考试成绩。
2. 成绩公布,考试成绩将在考试后尽快公布在学校官网,学生可登录查询个人成绩。
七、考试后勤。
1. 考试用品,学校将提供考试所需的笔试用纸、实验器材等必备用品。
2. 考试安全,学校将加强考试安全管理,确保考试过程安全有序。
八、考试总结。
本次操作考试的实施方案经过认真设计和安排,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陈家沟中心学校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决定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操作考核,为此制定科学实验考核方案。
一、实验操作考核的组织领导在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工作中,所有参加组织、实施考核的工作人员,都要严格执行考核纪律,要以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考核。
严禁有徇私舞弊、违犯考核纪律的现象发生。
实验操作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董武文副组长:蔺国康成员:张丽莲桑玉刘宗清二、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的对象及内容3—6年级小学生均需参加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并将考核成绩列入期末。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的命题范围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试题和评分标准由教导处拟定。
试题公开,并提前下发到学生手中。
四、考点的设置考点设在各班教室,考点要张贴考生须知、考场分布图、考生分组及日程安排表。
五、考务人员的配置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的考务人员由教导处安排。
六、实验考核的时间、办法及程序(一)考核时间每学期末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
(二)考核办法实验操作考核采取“二统一”和“二公开”的办法,即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和试题公开,评分标准公开。
实验操作考核每场考核时间为10分钟,场间间隔约8分钟。
每场考试前5分钟,考务人员检查考场实验器材准备情况;准备就绪后,考生入场后,考试开始,考生即可动手操作,考试结束时间一到,考场主任发出停止信号,考生立即停止操作,依次退出考场。
考生退场后,监考员填写好评分卡上各步得分和扣分,交给考场主任。
洪祥镇陈家沟中心学校科学实验操作考核方案实验名称五年级做滚动和滑动比较的实验一、实验器材(10分)木板一块,滚动轮子一个,弹簧称一个,斜面一块。
二、实验方法和步骤(20分)三、实验记录(30分)滚动滑动四、实验结论(15分)五、操作的熟练程度(15分)六、实验仪器的整理(10分)实验名称: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五年级下一、实验器材(10分)玻璃片、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二、实验方法和步骤(20分)三、实验记录(30分)实验前玻璃实验后玻璃四、实验结论(15分)五、操作的熟练程度(15分)六、实验仪器的整理(10分)实验名称:探究物体的沉浮(三年级)一、实验器材(10分)橡皮泥、木块、螺丝钉、棉花、塑料瓶、小刀、玻璃片、石子、橡皮、水槽。
校实验考核实施方案一、考核目的。
校实验考核是为了全面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考核对象。
全校所有学生均参与校实验考核,包括理科、工科、文科等各个专业的学生。
三、考核内容。
1. 实验操作能力,考核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仪器使用、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2. 数据处理能力,考核学生对实验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处理能力。
3. 实验报告撰写能力,考核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描述、分析和总结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和逻辑性。
四、考核方式。
1. 实验操作考核,学生按照指定的实验内容进行实验操作,考核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进行评分。
2. 数据处理考核,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考核老师对实验报告进行评分。
3. 综合考核,综合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最终评定学生的考核成绩。
五、考核要求。
1. 实验操作考核,学生需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严格遵守实验安全操作规范。
2. 数据处理考核,学生需准确采集实验数据,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3. 实验报告撰写考核,学生需按照实验报告撰写要求,清晰、准确地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提出合理的分析和总结。
六、考核评分标准。
1. 实验操作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仪器使用技能等情况进行评分。
2. 数据处理考核,根据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进行评分。
3. 实验报告撰写考核,根据学生实验报告的规范性、逻辑性、描述准确性等情况进行评分。
七、考核结果处理。
1. 考核成绩将计入学生的综合成绩,作为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
2. 对于考核成绩较低的学生,学校将提供相应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实验能力。
八、考核改进措施。
学校将根据每年的考核情况和学生反馈意见,不断完善考核方案,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全面提升。
杨集初级中学物理实验操作考核实施办法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决定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操作考核,为此制定科学实验考核方案。
一、考核对象初中八、九年级学生。
二、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为初中阶段的部分物理学生分组实验。
三、命题及评分标准1、命题:由四个物理老师共同命题,并制定评分标准,全部试题作为实验考核内容,提前15天发到考生手中。
本次考核物理实验操作命题6个。
2、评分:每个实验满分100分,各操作步骤分别给分。
由监考员现场给分,评定A(90-100分)、B(80—89分)、C(60—79分)、D(60分以下)四个等次。
四、考核1、考核时间实验操作考核时间为第十八周。
2、考核方法及要求(1)、考核时每个学生分别从考核题目中抽签选取一个题目,并领取评分表填好姓名及考核题目等,然后每批学生同时开始进行考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
本次考核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过程。
(2)、监考老师必须认真负责,对考生操作情况做及时、准确的记录,严格按照考核评分细则进行现场评分,在考核评分表上逐项注明扣分点,在“得分”栏内逐项登记分数并计算总分,同时对学生考核情况作出A(90-100分)、B(80—89分)、C(60—79分)、D(60分以下)四个等次评价,最后签名。
评分时要求做到得分有理,扣分有据,严肃公正。
五、监考理化生教研组全体成员参与,分为四个组,每个组由一名物理老师为主监,另外配一个其他科的老师为副监。
六、登分统计1、考核结束后,由教研组长负责学生考核成绩的登录汇总工作。
2、考核后将《初中实验操作考核成绩表》分班级装订成册,并填好《初中实验操作考核成绩统计表》后留底并妥善保管。
开展实验操作考核是加强学校实践教学环节、全面实施理科教学大纲,提高理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和举措。
二0一四年九月五日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核试题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物理实验试题一]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提出问题(10分):2、猜想或假设(10分):3、按电路图连接电路(20分)。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一、实施目的二、实施原则1.灵活性原则。
考核内容应根据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点和学科特点进行调整,同时考虑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发展水平。
2.系统性原则。
考核内容应涵盖所学的各个科学知识点和实验操作技能,学生需要全面掌握。
3.公正性原则。
考核应公正、公平、公开进行,防止舞弊行为出现。
4.针对性原则。
考核要针对具体的科学实验操作技能进行,旨在检验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
三、实施步骤1.制定考核内容和题型。
考核内容应以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实验操作技能为主,题型可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实际操作题等,考核内容和题型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和知识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
2.制定考核时间和地点。
考核时间和地点应提前通知学生和教师,确保考核的顺利进行。
3.开展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还要预先制作好试题和答题卡,并对试题进行严格的抽查和校对,防止出现错题和重复题。
4.考核过程中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考核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解释,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实验要求和操作步骤。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监督,防止学生作弊。
5.考核结束后的评分和总结。
考核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答题卡进行评分,并记录每个学生的得分和评语。
同时,教师还应对考核过程进行总结,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次考核做好准备。
四、已知问题及解决办法1.学生实验操作水平参差不齐。
对于操作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指导和示范,帮助他们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对于操作较好的学生,教师要提供更高难度的实验题目,挑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2.学生可能存在作弊行为。
教师要严格监督学生的实验操作,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同时,教师还可采取随机抽查答题卡和实验操作记录的方式,进行抽查,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3.学生可能存在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为了确保小学生对科学实验的适当掌握和正确运用,教育局决定在小学阶段实施科学实验操作考核。
这项考核旨在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技能方面的能力,并帮助他们掌握实验技能。
以下是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一、评估目标1.检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知识水平,包括安全操作、器材使用、实验数据记录等。
2.评估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能力,以及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的正确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以及科学实践中的探究精神。
二、时间安排为确保考核进度,教育局将在小学阶段每学期设置一个专门的考核时间段,每次考核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包括出题、答题和检查等环节。
三、考核内容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试包括多项实验技能测试,其中包括安全操作、器材使用、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和问题解决等方面;同时考核也会结合小学阶段所学科目的知识与实验技能知识相结合考核,以确保考核内容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四、考核流程1.出题环节在每学期考核前一周,负责教学管理的教师找到各科授课老师,对考核的题目进行商议,确立有关考试内容与格式,并保证出题关注对各年级所学知识点的全方位考察。
2.考试环节(1)安排考场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试下设考场,每个考场设置考试专员和观察员,协助管理考场秩序,保证考生不出现作弊、抄袭等不正当行为。
(2)考核流程考生在考场内依照指定的时间和安排逐序完成实验项目的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并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和实验过程思路的思考和分析,考试时间不超过2小时。
3.评分环节考核结束后,将考生的考核卷送至评分教师进行统一评分,使用量化评估的方法进行评分,以确保得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五、考核要求1.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熟悉并能够适当使用实验器材。
2.记录实验数据明确,详实,数据表格应该符合实验的要求。
3.实验分析逻辑清晰,表述规范,能够准确解释实验结果。
4.能够掌握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够得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考核方案设计一、背景介绍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水平,本文设计了一份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考核方案。
二、考核目的本次考核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水平,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操作规范、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
通过考核,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和提高。
三、考核对象本次考核对象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共计50人。
学生已经完成生物实验课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基础。
四、考核内容与要求1.实验原理考核:学生需正确解释实验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实验步骤考核:学生需按照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试剂。
3.实验操作规范考核:学生需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如正确穿戴实验服、使用化学试剂的注意事项等。
4.实验结果分析:学生需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的记录和分析,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考核方法与步骤1.准备阶段:学生进入实验室,按照指定位置就座。
教师向学生说明考核要求和评分标准。
2.操作阶段:学生按照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并对学生的操作规范和实验结果进行记录。
3.评估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和表现,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水平进行评估。
同时,教师还将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
4.反馈阶段:教师向学生反馈考核结果,指出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学生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和提高。
六、考核时间与地点本次考核时间为一个上午,地点为学校生物实验室。
七、评分标准与注意事项1.评分标准:本次考核采用百分制,其中实验原理占20%、实验步骤占40%、实验操作规范占25%、实验结果分析占15%。
2.注意事项:在考核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操作规范和安全问题,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
滴定操作技能考核实验一、能力目标1、考核学生对溶液移取和定容操作的实验技能2、考核学生对称量操作的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3、考核学生对滴定操作的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4、考核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二、实验原理NaOH与KHP(邻苯二甲酸氢钾)发生酸碱中和反应:KHP + NaOH = KNaP + H2O204.22 g 1molm C×V1000推导出NaOH溶液浓度计算公式:C = mM×V ×1000 = m204.22×V×1000(mol/L)公式中:C——NaOH溶液浓度,mol/L;V——消耗NaOH溶液体积,mL;204.22——邻苯二甲酸氢钾摩尔质量,g/mol;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50mL聚四氟乙烯滴定管、250mL锥形瓶、250mL容量瓶、25mL移液管2、试剂固体NaOH(分析纯)、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0.5%酚酞指示剂四、实验步骤1、0.1mol/L的NaOH溶液的配制用25mL移液管移取25.00mL 1.0mol/L的NaOH溶液至250mL的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稀释,定容到250mL。
摇匀,贴上试剂标签。
要求:(1)移液管在移取溶液前,要经过润洗。
(2)移取溶液时,溶液凹液面要与刻度线相切,移液管管尖不能有气泡。
(3)释放溶液到容量瓶时,最后要停留15秒钟。
(4)吸取和释放溶液时,移液管要保持垂直。
2、0.1mol/L的NaOH溶液浓度的标定(1)邻苯二甲酸氢钾(KHP)基准试剂的称量在精密电子天平上,用递减称量法,从称量瓶中准确称取0.5000克邻苯二甲酸氢钾(KHP)基准物质置于250mL锥形瓶中,平行称取三份,要求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范围在0.49~51克内。
(2)0.1mol/L的NaOH溶液的标定在盛有精确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的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滴加2滴0.5%的酚酞指示剂,摇匀。
小学科学试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一、试验目标1.确保小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流程。
2.培养小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提高小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4.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试验内容1.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简单科学实验项目,如水的沸腾、纸飞机的飞行等。
2.根据试验项目的不同,确定实验所需材料、器材和操作方法。
3.设计实验流程,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后的总结和分析。
4.组织小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指导他们按照流程进行实验,解答他们的问题。
三、试验过程1.试验前的准备a.确定试验项目,选择适合小学生的简单实验。
b.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器材和工具。
c.制定试验操作指导书,明确实验流程和要求。
d.对试验材料和器材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和可用。
2.实验操作a.引导小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例如,“你们知道为什么水会沸腾吗?”b.向小学生介绍试验项目的背景知识,启发他们的思考。
例如,“沸腾是因为水里的热能导致水分子快速运动。
”c.根据试验要求,向小学生展示实验所需材料和器材,并讲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d.引导小学生按照实验流程进行实验操作,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
e.鼓励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尝试,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f.辅导小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帮助他们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
3.实验后的总结与评价a.引导小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果和体会。
b.对小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和反馈,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指出他们还需要加强的地方。
c.鼓励小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实验经验,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和学习。
四、试验评估1.根据小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总结,对他们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估。
2.结合小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评价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的方式,评估小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试验安全1.在试验前,向小学生传达实验安全意识,告知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危险因素。
实验室氯化物操作考核方案
实验室氯化物操作考核方案
一、考核目的
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安全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本方案列出了
对实验室氯化物操作的安全考核要点。
考核具体内容包括操作规范、实验前准备、实验器材准备、废弃物处理等,旨在促进实验室工作
流程的规范化和有序化。
二、考核对象
参与实验室氯化物操作的所有实验室人员。
三、考核内容
1.操作规范:考核对象需熟知实验室安全规定和氯化物操作规范,掌握安全操作流程,并能清晰表述。
2.实验前准备:考核对象需具备正确的实验前准备方法,如仪器、试剂的摆放,实验室环境的调节等等。
同时,应具备早期检查
器材的习惯,例如检查容器壁是否有裂痕、底部是否平整、仪器的
校准等。
3.实验器材准备:考核对象需要清楚各类器材的作用、用途及
使用方式,如称量器的使用方法、玻璃瓶的储存方式、分注器的分
配用量方法等等。
同时,在实验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使用器材,
避免出现误用或损坏的现象。
化学实验技能考核方案
一、目的
本考核方案旨在评估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实验精神。
二、考核内容
1. 实验操作技能:包括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步骤的掌握、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
2. 实验观察能力: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发现实验中的问题等。
3. 实验分析能力: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等。
4. 实验问题解决能力: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改进实验等。
三、考核方式
1. 平时表现:通过平时的实验课表现,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以评估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 实操考试:组织实操考试,设置多个化学实验项目,学生抽签选择进行实操考试。
重点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综合性的化学实验题目,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进行全面考核。
四、评分标准
1. 平时表现:占总评分的30%,以教师日常观察和记录为主要依据。
2. 实验报告:占总评分的20%,主要评估学生撰写报告的能力和实验分析
能力。
3. 实操考试:占总评分的30%,根据学生的操作规范性、问题解决能力和
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4. 期末考试:占总评分的20%,以学生的答题准确性和完整性为主要评价
标准。
五、总结
本考核方案通过多种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实验精神。
中职实验操作考试实施方案一、考试目的。
中职实验操作考试是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旨在检验学生对实验操作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考试对象。
中职实验操作考试适用于中职学校各专业的学生,包括但不限于机械、电子、化工、建筑等专业。
三、考试内容。
1. 实验操作技能,包括仪器使用、实验操作流程、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等方面的技能。
2. 安全操作意识,考察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完整、准确的实验报告。
四、考试形式。
1. 实验操作,学生根据考试安排进行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指导书要求完成实验任务。
2.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操作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数据处理和分析、结论等内容。
3. 答辩环节,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进行答辩,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五、考试流程。
1. 考前准备,老师根据考试内容和实验项目准备实验器材、实验指导书等材料。
2.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考试安排进行实验操作,老师进行实时监督和指导。
3. 实验报告,学生按照要求撰写实验报告,提交给老师进行评阅。
4. 答辩环节,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并进行评定。
六、考试评分。
1. 实验操作,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流程、数据记录和实验结果进行评分。
2. 实验报告,评分标准包括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逻辑性。
3. 答辩表现,评分标准包括学生对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理解和回答能力。
七、考试要求。
1. 学生需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2. 学生需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
3. 学生需在答辩环节展现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理解能力。
八、考试保障。
1. 老师需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和实验指导书,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2. 老师需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实验过程安全顺利。
初中生物实验考核方案
初中生物实验考核方案如下:
一、实验考核目的
通过实验考核,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实验考核也是对学校生物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实施效果的检查。
二、实验考核内容
实验考核内容可以包括基本实验操作和探究实验的设计及实施。
具体可以包括: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
三、实验考核方式
可以采用笔试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其中,基本实验操作用于检查学生的动手能力,而探究实验则考查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实践能力。
可以根据实验的重要性和难度,设置不同的权重。
四、实验考核评分标准
可以根据实验操作步骤和要求,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以便对学生的操作进行准确评估。
评分标准应该包括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两部分。
操作过程可以从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实验结果可以从观察的准确性、记录的完整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实验考核组织
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生物实验考核小组,负责制定考核方案、组织实施考核工作以及评价考核结果。
可以邀请外校教师或专家参与考核工作,以保证考核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六、实验考核时间安排
可以在每个学期末进行一次实验考核,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验掌握情况。
也可以在生物课程结束后进行全面考核,以评价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具体时间安排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2023年实验考核设计方案(实用5篇)实验考核设计方案篇一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综合本事提高的作用比较性实验:普通班与实验班的比较等组实验:普通班与实验班的比较1、实验自变量x=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2、实验因变量y1=获取信息的本事y2=合作学习的本事y3=对信息评价的本事y4=反省认知的本事y5=自我评价的本事3、干扰变量及其控制干扰变量:(1)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技术水平的不一样(2)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使用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3)学生与他本事的变化发展对这五种本事的影响。
干扰变量的控制:(1)为了确保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是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使用的作用而不是其它因素的作用,本实验研究过程中采用等组比较实验。
(2)为避免由于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不合理而对实验效果产生影响,在进行实验前应由教学设计专家、学科带头教师和学生对设计的任务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布尔什确保任务的合理性。
(3)为降低其它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先对学生的确基本学习本事、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它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所产生的效果作预测分析,最终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时加以研究并予以排除。
1、实验假设(1)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获取信息的本事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2)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本事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3)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对信息评价的本事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4)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反省认知的本事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5)任务驱动教学法对自我评价的本事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2、实验对象在附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二(3)、(4)班和第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二(2)、(5)班为实验对象;附中高二(3)班和第二中学高二(2)为实验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附中高二(4)班和第二中学高二(5)班为控制班,教学中不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验实施前对学生本事进行前测,确认两班同学在这三个方面的本事相当,视为等组。
中学生科学实验考核方案导言:科学实验是中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它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
为了更好地考核学生在科学实验方面的表现,制定一个科学实验考核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一个综合性的中学生科学实验考核方案。
一、考核内容的确定考核内容应包括实验前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能力等。
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综合考核,可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科学实验水平。
二、实验前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考核在实验前,学生应通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为实验做好准备。
考核方法可以采用笔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以考察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的理解程度。
三、实验操作熟练程度考核实验操作熟练程度是评价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指标。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准备、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以及操作步骤的规范性等方面来考核。
此外,可以设置实验中的问题,检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解释能力考核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能力是评价学生科学素养和思辨能力的重要方面。
可以在考核中设置一些针对实验结果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解释,以检验其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五、开放性实验设计为了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可以设置开放性实验设计题目。
学生在给定的实验条件和要求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以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是实验考核的重要部分,可以考核学生的科学写作能力和实验结果的清晰表达能力。
学生在报告中应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以及结果的记录、分析和解释。
七、课堂展示在考核中,可以设置课堂展示环节,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进行展示,以考核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实验的深入理解。
八、互评环节互评环节可以增强学生对科学实验考核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对方的实验报告和实验表现,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实验水平。
杨集初级中学物理实验操作考核实施办法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决定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操作考核,为此制定科学实验考核方案。
一、考核对象初中八、九年级学生。
二、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为初中阶段的部分物理学生分组实验。
三、命题及评分标准1、命题:由四个物理老师共同命题,并制定评分标准,全部试题作为实验考核内容,提前15天发到考生手中。
本次考核物理实验操作命题6个。
2、评分:每个实验满分100分,各操作步骤分别给分。
由监考员现场给分,评定A(90-100分)、B(80—89分)、C(60—79分)、D(60分以下)四个等次。
四、考核1、考核时间实验操作考核时间为第十八周。
2、考核方法及要求(1)、考核时每个学生分别从考核题目中抽签选取一个题目,并领取评分表填好姓名及考核题目等,然后每批学生同时开始进行考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
本次考核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过程。
(2)、监考老师必须认真负责,对考生操作情况做及时、准确的记录,严格按照考核评分细则进行现场评分,在考核评分表上逐项注明扣分点,在“得分”栏内逐项登记分数并计算总分,同时对学生考核情况作出A(90-100分)、B(80—89分)、C(60—79分)、D(60分以下)四个等次评价,最后签名。
评分时要求做到得分有理,扣分有据,严肃公正。
五、监考理化生教研组全体成员参与,分为四个组,每个组由一名物理老师为主监,另外配一个其他科的老师为副监。
六、登分统计1、考核结束后,由教研组长负责学生考核成绩的登录汇总工作。
2、考核后将《初中实验操作考核成绩表》分班级装订成册,并填好《初中实验操作考核成绩统计表》后留底并妥善保管。
开展实验操作考核是加强学校实践教学环节、全面实施理科教学大纲,提高理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和举措。
二0一四年九月五日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核试题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物理实验试题一]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提出问题(10分):2、猜想或假设(10分):3、按电路图连接电路(20分)。
4、用电流表测电流强度(40分)。
5、分析和论证,并得出结论(10分):6、整理器材(10分)。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物理实验试题二] 测量小灯泡的电组完成下列操作,并按要求填表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50分)。
2、进行实验,把数据填入记录表(40分)。
3、整理器材(10分)。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物理实验试题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给出焦距)完成下列操作,并按要求填表1、把实验器材放置在光具座上(20分)。
2、进行实验。
在光屏上分别得到一个缩小和放大的烛焰像(70分)。
3、整理器材(10分)。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物理实验试题四] 测量铜块的密度完成下列操作,将所测数据填入表中1、调节天平(15分)。
2、测铜块的质量m(35分)。
3、测水的体积V1(20分)。
4、测铜块和水的总体积V2(25分)。
5、整理器材(5分)。
班别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成绩_______[物理实验试题五] 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特征1、提出问题(10分)2、猜想或假设(10分)3、按实验装置图装置仪器(20分4、给水加热,读出每隔1分钟读出温度计的读数并做 记录(30分)5、在坐标纸上做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0分)6、分析和论证,得出结论(10分)7、整理仪器(10分)时间/min 012345678-温度/0C班别姓名学号成绩[物理实验试题六]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10分)2、猜想或假设(10分)3、装置好仪器(15分)4、进行实验,能应用控制变量法测出不同情况下小车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并记录(50分)实验作法保持小车与桌面接触面不变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直接拉小车匀速运动读出弹簧称读数往小车上加钩码,拉小车匀速运动读出弹簧称读数拉小车在桌面上匀速运动,读出弹簧称读数在桌面上垫上一块毛巾,拉小车匀速运动读出弹簧称读数弹簧秤读数(N)5、分析和论证,得出结论(10分)6、整理仪器(5分)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核试题教师评分表班别姓名学号成绩[物理实验试题一]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提出问题(10分)。
2、猜想或假设(10分)。
3、按电路图连接正确电路(20分):连接时开关未断开扣5分。
4、用电流表测电流强度(40分):(1)在电路中串联电流表(10分);(2)电流表接线柱接线正确(10分);(3)选取合适量程(10分);(4)闭合开关,正确读数和记录(10分)。
5、整理器材(10分):(1)先断开开关,后拆去电源(5分);(2)摆放好器材(5分)。
监考员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班别姓名学号成绩[物理实验试题二]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1、按电路图连接正确电路(50分):(1)接线时开关断开(10分);(2)变阻器接线柱接线正确(10分);(3)电流表接线柱接线正确(10分);(4)电压表接线柱接线正确(10分);(5)选取电表合适的量程(10分)。
2、进行实验,把数据填入记录表(40分):(1)变阻器滑片处于阻值最大的位置(10分);(2)闭合开关S正确移动滑片(10分);(3)正确读数和记录(10分);(4)算出小灯泡的电阻(10分)。
3、整理器材(10分):(1)先断开开关,后拆去电源(5分);(2)摆放好器材(5分)。
监考员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班别姓名学号成绩[物理实验试题三] 探究凸透镜成像1、把器材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20分):(1)依次放置有关器材(10分);(2)调整蜡烛、透镜、光屏的高低,使大致处于同一高度(10分)2、进行实验(70分):(1)先固定凸透镜的位置(10分);(2)蜡烛调节方向正确(10分);(3)物距满足所成实像条件(10分);(4)光屏移动方向正确(10分);(5)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10分);(6)正确测量(10分);(7)正确记录数据。
3、整理摆放好器材(10分)。
监考员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班别_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_成绩_________[物理实验试题四]:探究探究水沸腾时的温度特征1、能正确装置仪器(20分)2、器材松动扣(5分)不是外焰加热扣(5分)烧杯内水过多扣(5分)温度计玻璃泡不浸没在水中扣(5分)3、正确测出各时刻的温度并记录(30分)1)、能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值(20分)2)、读温度时视线与水银柱凸液面相平(10分)3、整理器材(10分)能撤开洒精灯并正确使它熄灭(5分)取下烧杯并放好,再拆下温度计(5分)监考员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班别姓名学号成绩[物理实验试题五]测量铜块的密度1、调节天平(15分):(1)将游码置于零刻度线处(5分);(2)旋转调节螺母正确(5分)(3)正确判断平衡(5分)2、测量铜块质量(35分):(1)铜块放在天平左盘(5分);(2)使用摄子夹取砝码(5分);(3)由大到小试加砝码(5分);(4)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5分);(5)正确读数及记录数据(10分);(6)砝码归盒(5分)。
3、测水的体积(20分)(1)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5分);(2)视线与液面相平(5分);(3)正确读数及记录数据(10分)。
4、测量铜块和水的总体积(25分)(1)用细线系好铜块(5分);(2)将铜块轻轻全部浸入量筒中(5分);(3)正确读数并记录数据(10分);(4)算出铜块的密度(5分)。
4、整理器材(5分)。
清理桌面,把各种仪器摆放好。
监考员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班别_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_成绩_________[物理实验试题六]: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能正确装置仪器(15分)长木板放在桌面(5分)、小车与弹簧秤连接一起(5分)、准备好钩码、毛巾(5分)2、完成实验(50分)(1)、能改变小车的质量,分别测出两种情况的摩擦力(15分)(2)、能改变小车与桌面的粗糙程度,分别测出两种情况的摩擦力(15分)(3)、能拉小车比较均匀地运动,并在运动中读出弹簧秤的读数(20分)3、整理器材(5分)把仪器摆放好监考员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初中实验操作考核评分细则说明:1、有的实验无实验装置的该项不扣分。
2、等级确定:A等90-100分,B等80-89分,C等60-79分,D等60分以下。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考核要求和评分标准学科:班级:姓名:_ ______说明:总得分90分以上为优秀(A),70—89分为良好(B),60—69分为合格(C),59分以下为不合格(D)。
初中实验操作考核考生规则1、考生前10分钟到达考场,做好入场前的准备工作。
2、除钢笔(圆珠笔或铅笔)及准考证外,严禁携带其它一切物品进入考场。
3、考前,考生按考号10人为一组列队入场抽取试题签,在与试题号对应实验台前坐好,并将准考证放在桌的右上角,供监考老师查对。
考生在评分卡上只填考号,不填写姓名或其他标记。
4、实验操作考试时间为15分钟(包括看题准备、操作、清理所需时间)。
5、由监考老师宣布开考后,考生方可开始选择所需器材,进行实验操作。
时间一到,不管操作是否完成,都应立即终止(结束前5分钟由监考老师提示时间)。
6、按考题要求,把该记、该算的数据及计算过程写在考核用纸上。
7、操作完成后,要做好仪器的整理、清洗、归位,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计入考试成绩)。
8、实验完成后,应向监考老师报告实验完毕,经监考老师允许后即刻离开考场,不询问考试结果。
9、考试中注意安静,爱护仪器,故意损坏仪器要赔偿。
10、考试过程严禁作弊,违者取消考试资格。
初中实验操作考核成绩表班级:年月日初中实验操作考核成绩统计表学科: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