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上海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13
新中国60年“衣”2009-09-23 09:41“衣服是一种语言,是表达人生的一部袖珍戏剧。
”从共和国成立至今的60年里,衣着就像是写在人们身上的历史。
50年代中国流行:中山装、列宁装、工装裤、布拉吉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西装和旗袍被看做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
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
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
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
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4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
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
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3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
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性。
同时,新中国成立以后,生产领域的工人阶级地位得到提高,着工装成为一种荣耀。
又由于国家经济处于低水平待发展阶段,因而艰苦朴素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时代风尚。
绝大多数民众过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拮据生活,但逢年过节总会做身新衣服,至少也会换身干净的衣服。
而上世纪50年代末,一时风靡的“布拉吉”红遍全中国。
这种来自苏联的连衣裙款式简单,却带来了些许色彩。
“人人穿花衣”的口号让人们身上的服装不再那么单一,不过色彩也是素雅淡丽,大方的装束引领了潮流。
中山装: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式长裤,由孙中山提倡而得名。
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定名为中山装。
此后,又出现了青年装、学生装、军便装等中山装系列。
加之毛主席喜欢灰色的中山装,就将小领改为阔而长的新型尖领等的毛式服装。
初三历史外交事业的发展试题1.下列图片中的外交成就发生在中国外交活动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时期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新时期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彻底失败,美国政府继续采取敌视新中国,对我们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的政策,企图扼杀新生的政权,一直延续长达二十多年,直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国力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基础上,开展更加灵活、主动、多变的外交政策,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通过外交谈判,顺利解决了香港问题,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2011年胡锦涛主席成功访问美国等都是展现了新时期的外交外交成就。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2.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外交状况曲线图,其中属于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峰期间的外交成就是A.上海成功召开APEC会议B.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图片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注意“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峰期间的外交成就”,分析图片可以知道第二次建交的高峰是在1972年左右,依据已学孩子是可知1972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3. 2013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0月7日至8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顺利举行。
会议决定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这也将是中国第二次举办此会议。
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第一次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在A.广州 B.上海 C.深圳 D.珠海2、进入新世纪后十多年,中国两次承办此会议表明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②中国在国际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③中国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④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1、B 2、A【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站位规则-回复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作为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机制之一,成立于1989年,旨在促进该地区各成员经济体的开放和合作。
在APEC内,领导人会议是核心活动之一,这是一个高级别的会议,各成员国领导人齐聚一堂,通常在每年的11月举行。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站位规则用于确定领导人会议期间各成员国领导人的座序,保证会议秩序和效率。
我们将逐步回答中括号内的内容,来详细阐述亚太经合组织领导站位规则。
首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站位规则》是2001年由APEC成员国的外交部长通过的文件,体现了成员国间的协商和共识。
根据该规则,领导人的座位按照相应的国际标准(例如,国旗的字母顺序)确定。
此外,APEC的主席国可以在会议中决定特定国家的座位安排,以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其次,根据规则,领导人会议的座位安排通常以主席国的国旗顺序为基础。
主席国是指主办APEC峰会的成员国。
通常情况下,主席国会在会议场地的最中央安排一个主席台,主席国领导人坐在主席台上的最高位置。
其他成员国领导人的座位则按照国旗的字母顺序摆放,依次分列在主席台两侧。
同时,APEC领导人会议的座位也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成员国领导人的资历和状态,以及重要的外交破冰等因素。
在某些情况下,APEC 成员国可能会协商决定在会议期间修改座位安排。
这通常是为了维护会议的和谐氛围和平等待遇原则。
此外,APEC成员国的非正式会议也采取类似的座位安排规则。
这些非正式会议通常由某个APEC成员国主导,旨在加强成员间的交流和合作。
座位规则的实施也有利于各成员国之间平等对话,并为合作提供一个秩序良好、高效的平台。
最后,亚太经合组织领导站位规则的目的是为了维护APEC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和友好关系。
通过规范座位安排,确保会议的公平、公正和效率,增强了会议的合作氛围和成果,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2019年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Ⅰ)一.选择题: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中共公布过度时期的总路线2、右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A、1950年10月B、1949年10月C、1951年5月D、1951年10 月3、美国司令官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到“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文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侵略越南的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进攻伊拉克的战争4、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共同纲领》B、《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5、1953年中共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包含()①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②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③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重温历史,缅怀英雄,右图中的人物是()A、社会主义建设模范B、抗美援朝英雄C、人民解放战争英雄D、抗日战争英雄7.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的标志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C.三大改造的完成D.抗美援朝的胜利8.以下内容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政协会议无直接关系的是()A.大会初步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B、大会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纲领C、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D、大会选举周恩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9.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A.1949年 B.1954年 C. 1956年 D.1982年10.标志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A.西藏的和平解放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抗美援朝的胜利D.土地改革的完成1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历届APEC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迄今已举行了二十一次。
以下是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办地、主要议题和成果:第一次:1993年11月在美国西雅图举行。
议题是21世纪亚太地区经济展望、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和区域间合作以及有关机制和手段等,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经济展望声明》。
第二次:1994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茂物举行。
议题是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问题,通过了《茂物宣言》。
第三次:1995年11月在日本大阪举行。
议题是关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之间实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通过了《大阪宣言》和《大阪行动议程》。
第四次:1996年11月在菲律宾苏比克举行。
议题是落实根据亚太经合组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时间表所制定的单边行动计划和集体行动计划,讨论加强成员间的经济技术合作问题,通过了《马尼拉行动计划》和《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从憧憬到行动》,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合作原则框架宣言》。
第五次:1997年11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议题是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以及东南亚发生的金融危机等,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将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联合起来》。
第六次:1998年11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
议题是克服亚洲金融危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加强经济和科技合作等,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加强增长的基础》,通过了《走向21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产业合作议程》和《吉隆坡技能开发行动计划》等文件。
第七次:1999年9月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
议题是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进程的执行情况、推进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亚太经合组织未来走向等,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奥克兰挑战》,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加强竞争和法规改革的原则》和《妇女融入亚太经合组织框架》等文件。
第八次:2000年11月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举行。
历届APEC峰会领导人服装秀体验各国别样风情2014年11月10日,北京,各国领导人抵达出席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的APEC 领导人欢迎宴会。
APEC领导人所传服装是一系列展示中国人新形象的中式服装,其根为中,魂为礼,形为新,谓之“新中装”。
用“海水江崖纹”的设计,赋予21个经济体山水相依,守望相护的寓意。
当地时间2013年10月7日,印尼巴厘,APEC峰会领导人着传统服装拍摄全家福。
2010年11月14日,日本横滨,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与会领导人的夫人们穿着东道主特意准备的服装亮相。
日本时装大师小筱弘子此前表示,这是她用一种以蚕丝和玉米为原料的生物塑料设计出的一款女式礼服,“这是集日本传统工艺与国际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时装”。
小筱弘子称,这是她与日本京都工艺大师们密切配合的成果。
据称,这种从植物提取出来的生物塑料是2007年上市的,不仅具有生物降解的特点,而且隔热耐用,是一种非常环保的材料。
2009年11月14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举行。
与会各成员领导人身着新加坡特色服装集体合影。
ChinaFotoPress/CFP2008年11月23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闭幕。
这是会议闭幕时各成员领导人身着秘鲁特色民族服装合影。
2007年悉尼APEC峰会的各领袖会穿什么“民族服装”,主办方一直保持高度神秘。
直到各领袖在世界媒体前亮相之时才揭晓:原来澳洲选择了深褐色的皮夹克,样子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厚重的雨衣。
2006年11月19日下午,亚太经合组织(APEC)首脑会议在越南首都河内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讨论,通过了领导人宣言,并身着越南传统长衫“奥黛”(“ao-dai”)拍下了一年一度的合影。
2005年APEC峰会在韩国釜山举行,韩式大褂“图鲁马吉”是此届峰会的领袖服装。
2004年APEC峰会在智利举行,这次领导人在照相时,智利推出的民族服装是传统的套头披肩“查曼多”。
2001年10月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
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荣”。
各
方围绕全球及地区宏观经济形势、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以及APEC的未来发
展方向等议题进行了务实友好、坦诚热烈的讨论,形成了广泛的共识。
会
议通过了《领导人宣言》和《APEC领导人反恐声明》。
APEC会议成员
APEC现有成员21个,分别是中国、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香港、印尼、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
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
接纳新成员需全部成员的协商一致。
1997年温哥华领导人会议宣布APEC进入十年巩固期,暂不接纳新成员。
APEC观察员为东盟(ASEAN)秘书处、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和南太论坛(SPF)。
观察员可参加APEC部长级及其以下各层次的会议或
活动。
新世纪的盛会——记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吴迎春
【期刊名称】《人民论坛》
【年(卷),期】2001(000)011
【摘要】金秋十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领导人聚首我国的上海,共商亚太经济合作大计。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了会议。
这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就加强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等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形成了广泛的共识,达成了《领导人宣言》及相关的《上海共识》等文件。
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吴迎春
【作者单位】《人民论坛》特约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1
【相关文献】
1.站立历史潮头发出时代强音r——中国外长谈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三国r并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加强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3.中国援助巴新金龙客车正式交付将服务2018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首次未能达成宣言
5.习近平访问三国并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