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书精装画册制作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精装书工艺流程精装书是书籍的一种制作工艺,具有高质量、精美的特点。
下面是一般的精装书工艺流程,大致分为六个步骤:准备材料、装帧设计、裁剪和装订、封面制作、装饰和加工、质检和包装。
首先是准备材料。
制作精装书的关键材料包括书页、书背、书脊、书芯和封面纸等。
书页通常由高质量的纸张制成,而书背和书脊则需要用到更加厚实的纸板。
书芯则是将书页装订在一起的核心部分。
另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封面纸进行封面制作。
接下来是装帧设计。
装帧设计包括整体风格、图案、字体、配色等方面的设计。
设计师根据书籍的内容以及目标读者,选择合适的装帧风格来塑造书籍的形象。
然后是裁剪和装订。
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根据书籍规格进行裁剪。
裁剪好的书页逐一码放在书芯上,并通过针线或胶水进行固定。
裁剪好的书背和书脊也会被粘贴到书芯上。
整个装订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确保书页的整齐和平滑。
接下来是封面制作。
将事先准备好的封面纸裁剪成合适的大小,然后将其粘贴在封面纸板上。
封面纸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装饰,例如烫金、印刷文字、贴花等。
装饰完成后,封面纸板会被粘贴在书芯的封面位置上。
然后是装饰和加工。
在书的边缘和书脊上,可以添加一些装饰,例如金属线、丝带等。
这些装饰品可以增加书籍的美观度,同时也能够增加书籍的耐用性。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护角、书脊、丝带等加工,以增强书籍的质感和精致度。
最后是质检和包装。
完成装订的精装书会经过质检,确保每本书的质量都符合要求。
质检后,将精装书进行包装,通常使用透明的包装纸包裹整本书,以保护书籍不受潮、损坏。
综上所述,精装书的制作工艺流程包括准备材料、装帧设计、裁剪和装订、封面制作、装饰和加工以及质检和包装。
每个步骤都需要经验和技巧,通过精心的制作,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精美的精装书。
印刷厂精装书印刷装订工艺流程详解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审美的提高,市场对精装书印刷需求量也随之加大,有需求就有市场,现在越来越多的多印刷企业和印刷厂开始开展精装书印刷业务,根据时代的步伐,全方位满足客户的需求,抓住市场。
他们需更全面地了解精装书印刷制作工艺技术,生产出更多、更精美的精装书籍。
为此,将精装书印刷的一些基础知识向大家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装订的作用:装订工序承担着书刊印刷品最后的装饰加工任务,关系到书刊的使用价值、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
因此,装订是印刷品包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工工序。
精装工艺流程精装是指书籍印刷后的一种精致制作方法。
精装书籍主要是在书的封壳和书芯的脊背、书角上进行各种造型加工后制成的。
加工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如书芯加工就有圆背起脊或圆背不起脊、方背、方角和圆角等;封面加工又分整面、接面等。
精装一般分为三大工艺流程:①书芯加工流程:粘环衬→配页→锁线→半成品检查→压平→捆书→刷胶→干燥分本→切书→扒圆→起脊→刷胶→粘书签丝带和堵头布→刷胶→粘书背布和书脊纸。
②书封(壳)加工流程:计算书壳各部位用料尺寸→开料(裁切书壳料)→涂粘合剂(刷胶)→组壳→包壳包边角→压平→自然干燥。
③套合加工流程:涂中缝粘剂→套书封壳→压槽→扫衬→压平→自然干燥定形→成品检查→套书盒→包装贴标识。
精装书生产线工艺流程:(锁线以后开始)压平→刷胶→烘干→压实定型→三面裁切半成品→扒圆→起脊→刷胶→粘书背布→刷胶→粘堵头布和书背纸并托平→扫衬→书芯与书壳套合→压平和压槽→成品检查→包装贴标识。
书芯加工的主要工序控制:各种书芯的结构不同,造型加工方法和步骤也不完全相同,但基本加工工序相同,如:书背刷胶、粘纱布、粘堵头布、粘书背纸等是相同的。
粘环衬环衬是指精装书芯前后(或上下),各粘上的一折2页的白色或有色纸。
环衬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保护书芯不易脏损;二是可以与书封壳牢固联接。
配页配页就是把折好的全书所有书帖,按页码顺序配齐一本书芯的过程。
精装制作流程
精装制作是一种高端的装订工艺,它能够为书籍增添质感和品
质感,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精装制作
的流程。
首先,精装制作的第一步是设计与排版。
在进行精装制作之前,我们需要对书籍的尺寸、内页的排版、封面设计等进行规划和设计。
设计师需要根据书籍的内容和风格,进行合理的排版和设计,确保
最终成品能够符合预期的效果。
接下来,是印刷与装帧。
设计排版完成后,书籍的内页需要进
行印刷。
印刷是精装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印刷质量的好坏直接
影响到最终成品的效果。
印刷完成后,需要进行装帧,包括对内页
进行折页、烫金、过胶等工艺处理,确保内页的质量和平整度。
然后,是封面制作。
精装书籍的封面通常采用硬纸板包裹,需
要进行封面设计、印刷、烫金、过胶等工艺处理,以及与内页的粘合。
封面的制作需要考虑到书籍的整体风格和效果,确保封面能够
吸引读者的眼球,体现书籍的内涵和品质。
最后,是成品加工。
在封面和内页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成品加工,包括对书籍的修边、磨光、包装等工艺处理,确保最终成品的外观和质感达到要求,同时保护书籍不受损坏。
总结一下,精装制作的流程包括设计与排版、印刷与装帧、封面制作和成品加工。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严格把控,才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精装书籍。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图书装帧制作:精装书精装书的封面、封底一般采用丝织品、漆布、人造革、皮革或纸张等材料,粘贴在硬纸板表面作成书壳。
按照封面的加工方式,有书脊槽和无书脊槽书壳。
书芯的书背可加工成硬背、腔背和柔背等,造型美观、坚固耐用。
精装书的装订工艺流程为:书芯的制作→书壳的制作→上书壳①书芯的制作书芯制作的前一部分和平装书装订工艺相同,包括:裁切、折页、配页、锁线与切书等。
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就要进行精装书芯特有的加工过程。
书芯为圆背有脊形式,可在平装书芯的基础上,经过压平、刷胶、干燥、裁切、扒圆、起脊、刷胶、粘纱布、再刷胶、粘堵头布、粘书脊纸、干燥等完成精装书芯的加工。
书芯为方背无脊形式,就不需要扒圆。
书芯为圆背无脊形式,就不需要起脊。
(a)压平压平是在专用的压书机上进行,使书芯结实、平服,提高书籍的装订质量。
(b)刷胶用手工或机械刷胶,使书芯达到基本定型,在下道工序加工时,书帖不发生相互移动。
(c)裁切对刷胶基本干燥的书芯,进行裁切,成为光本书芯。
(d)扒圆由人工或机械,把书脊背脊部分,处理成圆弧形的工艺过程,叫做扒圆。
扒圆以后,整本书的书贴能互相错开,便于翻阅,提高了书芯的牢固程度。
(e)起脊由人工或机械,把书芯用夹板夹紧加实,在书芯正反两面,接近书脊与环衬连线的边缘处,压出一条凹痕,使书脊略向外鼓起的工序,叫做起脊,这样可防止扒圆后的书芯回圆变形。
(f)书脊的加工加工的内容包括:刷胶、粘书签带、贴纱布、贴堵头布、贴书脊纸。
如图7-11所示。
图7-11 精装书书芯贴纱布能够增加书芯的连结强度和书芯与书壳的连结强度。
把堵头布贴在书芯背脊的天头和地脚两端,使书帖之间紧紧相连,不仅增加了书籍装订的牢固性,又使书变得美观。
书脊纸必须贴在书芯背脊中间,不能起皱、起泡。
②书壳的制作作书壳时,先按规定尺寸裁切封面材料并刷胶,然后再将前封、后封的板压实、定位(称为摆壳),包好边缘和四角,进行压平即完成书壳的制作。
制做好的书壳,在前后封以及书背上,压印书名和图案等。
画册印刷常用的装订方式有哪些画册印刷是以图片为主的书刊印刷,画册印刷的装订方式多种多样,现在将印页加工成各种形式的书,需经过一系列的工艺过程,这些过程主要有折页、配页、订本、书芯加工、包封皮、裁切、成品检验、包装等工序。
不同的装订形式,其工艺流程也有所不同。
从装订工艺流程来讲,精装书的装订比较复杂,效率低、成本高,平装书的加工比精装书要简单得多,封皮多用120-180g/m2纸张印刷,成本较低,是现代图书使.用最多的装订形式;骑马订的工艺流程最短,加工效率高,成本低,但只适用于印张较少的书刊,期刊杂志普遍使用这种装订形式。
下面就来了解各工序的操作方法。
一:折页这是装订的第一道工序,无论采用任何装订方法,都必须先进行折页,才能进行下一工序。
所谓折页,就是将一张印页按照书刊开本的大小,折叠成所孺要的规格。
印页的大小及书刊的开本不同,折页的次数也随着不同。
例如,印页为全开,书刊印刷的开本为16开时,需要在折页机上折4次,书页为对开时,只需3次折页就成为16开书帖。
在一台折页机上,折页的次数是有限的,如果印页为全开,开本为64开时,需要6次折页,而一般的折页机最多为5折页,这时就需要将印页切成对开进行折页(印刷上版的方法也不同)。
常见的开本为正开本,采用连续对折的方法,即每次都从印页的长边中心垂直线处进行折叠。
当为双联本装订时,最后一折则是在短边的中心垂直线上折叠。
横开本(即在书帖的短边处装订,的折页则需要在倒数第二折时,从短边的中心垂直线上折叠,最后一拆仍从长边的中线上折叠。
当为畸形开本时,折页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使用上述方法外,还要采用平行顺抓平行反折等各种方法。
现将各种常用折法。
二:配页将一本书的书帖按页码顺序配在一起称为配页(也叫配帖>)。
现在多采用机械配页。
配页机的效率每分钟约为60~150本。
配好的书帖在书背处都有一个黑方块标记称为折标,它是用来检验书贴呀是否配错的标记。
每帖的折标位置是不同的,当书贴正确排列时,折标是按梯形排列,如果少一贴或多一贴,用眼睛很容易就能看出,可以防止装订的差错。
布艺精装书籍装帧工艺流程
布艺精装书籍装帧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制作封面布:选取合适的布料,根据书籍尺寸制作封面布并裁剪。
2. 封面压制:将封面布压制在纸板上,使其平整并与纸板紧密贴合。
3. 装饰设计:根据书籍主题或设计要求,进行装饰设计。
可以使用丝印、烫金等工艺来实现。
4. 书衬制作:选用合适的材质,制作书衬,用来固定书页。
5. 书页处理:将书页用胶水或线扎成书脊。
如果需要添加插图或其他材料,应事先安排好位置。
6. 粘合组装:将书页和书脊粘贴在纸板上,并将书衬安置在合适的位置。
7. 手工缝装:将书衣和书脊通过缝纫或其他方式缝合在一起,达到固定作用。
8. 涂胶压合:最后将整本书涂上胶水并压合,使书籍更加牢固。
布艺精装书籍装饰更为精美,通常适用于一些高端、有特色的书籍。
整个工艺过
程需要许多耐心和细致,但最终的成品非常优美。
精装书制作工艺流程
《精装书制作工艺流程》
精装书是一种高端的书籍装订形式,其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
下面将介绍精装书制作的工艺流程:
1. 纸张选择:首先是选择高质量的纸张作为书页的材料。
纸张的选择要考虑到厚度、质地和耐久度,以确保书籍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2. 印刷:在纸张选择好后,书页需要进行印刷。
印刷的要求包括色彩鲜艳、清晰度高以及对比度强,以确保印刷品质。
3. 切割:印刷好的书页需要进行切割,使其大小符合书籍规格要求。
4. 装订:将切割好的书页按照书籍的顺序装订成书稿。
精装书的装订一般采用锁线胶装的方式,能确保书籍的牢固和耐用度。
5. 包背:书稿装订好后,需要进行包背操作,把书页和书脊进行结合,使书籍更加坚固。
6. 裱糊:裱糊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能够使书籍更加挺括和牢固,也有助于书籍的使用寿命。
7. 外包装:最后,对书籍进行外包装,一般采用布面或皮革包装,使书籍更加美观大方。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精装书制作完毕。
从纸张的选择到书籍的最终外包装,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精湛的技术,才能保证制作出高品质的精装书籍。
精装书装帧工艺与要求(上)精装,指书刊本册装订加工中一种比较精致的装帧方法,与常用的平装、骑马订装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书芯和书封都是通过造型加工制成的。
特别是精装所用的封面材料多种多样,其加工式样多、工艺复杂,需要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精装书的装帧设计(包括美术和工艺)在加工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封面设计,一般是根据所加工书籍的等级(或价值)、书籍的内容、出版者要求及工艺加工的可行性来决定其设计方案的。
装帧设计方案必须要考虑到一本书的整体加工概念,否则就不能达到预想的加工效果。
精装书的装帧加工指折、配、订锁、切以后的装帧加工;由于精装书装帧工艺比较复杂、精致,因此工艺流程也随之增多,要通过书芯加工,书封加工(含复印)和套合加工三大工序完成。
一、精装书加工术语术1、开本与开本尺寸开本指书刊的幅面大小,如A3、A4、A5,或8K、16K、20K、32K、64K等。
开本尺寸指书刊装订切成后的公称(实际)尺寸。
我国书刊开本尺寸是根据国家标准GB纸张幅面来决定的,常用开本尺寸规格有以下几种:A型纸开本尺寸有:A3:420×297mm;A4:297×210mm;A5:210×148mm;A6:148(144)×105mm;A7:105×74mm。
B型纸开本尺寸有:B4:338(或340)×239mm;B5:239×169mm。
保留正度纸开本尺寸16K:260×184mm。
2、环衬扉页环衬:指精装书的书套内(即封二、封三处)书芯上下能粘的一折两页的衬纸。
扉页:指衬纸下、书芯正文的第一页所有书名、作者、出版者的单页。
3、天头、地脚、前口、订口天头:指书刊正文最上面一行字到上面纸边之间的位置。
地脚:指书刊正文最下面一行字到下面纸边之间的位置。
前口:也称口子边,指订口相对面的翻阅边。
订口:指书刊应订联一边的位置。
4、书封壳用软质材料与硬质纸板糊制成的精装封面的称呼。
精装制作流程精装制作是一种高档的书籍装订方式,它能够提高书籍的质感和耐久性,因此在出版行业中备受青睐。
下面将介绍精装制作的详细流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1. 设计排版。
首先,进行精装制作的第一步是设计排版。
在进行设计排版时,需要考虑书籍的尺寸、页码、装帧方式等因素,以确保最终的精装书籍符合预期的要求。
设计排版需要注重细节,保证文字和图片的布局合理,同时考虑到装帧的需要。
2. 印刷印刷完成设计排版后,接下来就是印刷环节。
选择合适的印刷厂商进行印刷作业,确保印刷质量达到要求。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注意色彩的准确度和纸张的质地,以及排版的精准度,以确保印刷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3. 表面处理。
印刷完成后,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加书籍的耐久性和美观度。
表面处理可以选择过膜、上光等方式,使书籍表面更加光滑、耐磨,同时也能提升书籍的视觉效果。
4. 裁切。
接下来是裁切环节,将印刷完成并表面处理的纸张按照书籍尺寸进行裁切,确保书籍的大小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5. 胶装。
在裁切完成后,进行书籍的胶装。
胶装是将书页和书脊胶合在一起,形成书籍的基本结构。
胶装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书籍的使用寿命和外观效果,因此需要选择专业的胶装厂商进行作业。
6. 包书。
最后一步是包书,将胶装完成的书籍放入精装的书皮中,形成最终的精装书籍。
包书需要注重对书籍的整体质量和外观效果,以确保书籍的高品质。
以上就是精装制作的详细流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和严格把控,以确保最终的精装书籍质量达到要求。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精装书的制作工艺流程一、前期准备1.1 确定书籍类型和规格首先需要确定要制作的书籍类型和规格,例如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等,以及尺寸大小、页数等要素。
1.2 制定设计方案根据书籍类型和规格,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包括封面设计、版式设计、插图设计等。
1.3 确定纸张材料和印刷方式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纸张材料和印刷方式。
常用的纸张材料有铜版纸、轻型铜版纸、胶版纸等;常用的印刷方式有胶印、凸印、凹印等。
二、制作流程2.1 印前处理在进行正式印刷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印前处理工作。
包括排版、校对、调色等。
2.2 印刷经过印前处理后,开始进行正式的印刷工作。
首先是印刷封面,在选择好合适的纸张材料后,使用相应的印刷方式进行封面的印刷。
接着是内页的印刷,在排好版后使用相应的印刷方式进行内页的正式印刷。
2.3 装订经过印刷后,开始进行装订工作。
首先是折页,将印好的纸张按照规定的方式折叠成小册子。
接着是缝线,将折好的小册子用线缝合在一起。
最后是粘合,将缝好的书背用胶水粘贴在书脊上。
2.4 装帧经过装订后,开始进行装帧工作。
首先是封面覆膜,将封面贴上透明塑料薄膜进行保护。
接着是封面压纹,使用相应的压纹机对封面进行压花处理。
最后是添加书签、扉页等辅助材料。
三、质量检验3.1 外观检查在制作完成后,进行外观检查。
主要包括封面是否平整、无瑕疵等方面。
3.2 内容检查对于内页内容进行仔细的校对和检查,确保没有错别字、漏字等错误。
四、包装出库4.1 包装经过质量检验后,对书籍进行包装处理。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塑料袋包装、纸盒包装等。
4.2 出库经过包装处理后,将书籍存放在库房中,待销售或配送。
五、总结精装书的制作工艺流程需要经过前期准备、制作流程、质量检验和包装出库四个阶段。
其中,印前处理、印刷、装订和装帧是制作工艺的核心环节。
在各个环节中,要注意细节处理和质量控制,确保最终产出的书籍质量符合标准。
书刊书籍画册三种装订方式:骑马钉、无线胶装和锁线胶装(精装)
骑马钉
骑马钉装订工艺是书刊装订形式之一,是装订工艺中最简单的一种。
因订书时要跨骑在订书架上而得名,骑马钉的书帖采用套帖配页,配帖时,将折好的书帖从中间一帖开始,依次搭在订书机工作台的三角形支架上,最后将封面套在最上面。
订书时,用铁丝从书刊的书脊折缝外面穿进里面,并被弯脚订本,通过三面裁切即成为可供阅读的书刊。
骑马钉是一种较简单的订书方法,工艺流程短,出书速度快,书页用铁丝穿订,用料少,成本低;书本容易开合,翻阅方便,但在使用过程中封面易从铁丝订连处脱落,不易保存。
所以,骑马钉装订方法常用于装订保存时间比较短的杂志、期刊和小册子之类的书籍。
骑马订采用套帖法,产品的厚度受到一定限制,一般
最多只能装订100页左右的书刊。
因此只适用于较薄的图书,如用于装订页码较少的期刊、小册子等出版物。
无线胶装
无线胶装是指用胶水将印品的各页固定在书脊上的一种装订方式。
无线胶装不用铁丝,不用线,而是用胶粘合书芯,从出书到自动完成的装订方法。
无线胶装是
目前比较常用的装订方式,胶装中又分为热胶(EVA)、冷胶(PVA)、PUR胶装。
其工艺流程大致为:配页、进本、铣背、打毛、上侧胶、上书背胶、包封面、成型、胶冷却、双联、分切、裁切成品、堆积光本、检验成品、捆扎。
目前,书店中销售的图书,大多都是无线胶装,就是通过胶把书页粘在一起的。
锁线胶装(精装)
锁线胶装是指用线将各页穿在一起,然后用胶水将印品的各页固定在书脊上的一种装订方式。
锁线胶装的好处是用胶粘书芯的同时加上线固定,书翻开时可以完全展现书的内容,从出书到自动完成的装订方法。
精装书精装画册制作工艺
印后精装技术正向着个性化、多元化发展,软面精装
作为一种新的精装工艺,以其低廉的成本、简化的工
艺得到了越来越多出版社的青睐和读者的眷顾。
软面精装书封面压线尺寸设计
1、方背
书背尺寸以压平、打捆后测得的实际书背尺寸为准。
32开以及32开以下的书籍飘口为3.0mm,16开书籍飘
口为3.5mm,八开及八开以上书籍飘口为4.0mm。
由
于书背包背后有重叠以及堵头布的占用,需在书背左
右各增加2.0—2.5mm。
四边折边均定为15mm,若尺寸
不够大则可向外放大白边。
方背软面精装书封面压线
尺寸为:高=成品高+2X飘口宽;
宽=实测书背尺寸+2X成品宽+2X飘口宽十2><(2或2.5
mm)(书背重叠及堵头布占用)。
2、圆背
书背尺寸以压平、打捆后测得的实际书背尺寸X1.1为准,
32开以及32开以下的书籍飘口为3.0mm,16开书籍飘口为
3.5mm,八开及以上书籍飘口为
4.0mm。
由于圆背包背后同样有重叠及堵头布占用,也应在书背
左右各加2.5—3.0mm,四折边均定为15mm,若尺寸不够
大则可向外放大白边。
圆背软面精装书封面压线尺寸为:
高=成品高+2X飘口宽;宽=实测书背尺寸X1.17十2X成品
宽十2X飘口宽+2X(2.5或3mm)(书背重叠及堵头布占用)。
软面精装书是指在封面制作上不同于一般精装书加工
制作的新型精装工艺,其书芯加工和套合加工工艺与
一般精装书的制作完全相同。
制作工艺流程
1、书芯加工
折页→粘环衬、单页→配书→锁线→压平、打捆→刷
胶干燥→分本裁切→扒圆起脊→三粘(粘堵头布、纱
布、书背纸或筒子纸)。
2、封面加工
封面(UV上光、压凹凸等整饰后)→压线、模切成型→刷
胶黏剂→折四边、糊制软包封面。
3、套合加工
涂中缝胶→书芯与软包封面套合→压槽→扫衬→压平定型。
精装书壳的结构
根据国家行业标准CY/T.6-91精装书壳质量的要求及
检验方法,将精装书壳分为整面书壳和接面书壳两种。
整面书壳是由一张完整的封面材料制成(如全布面、
全纸面)。
接面书壳的封面材料不是一整块,通常是封面
和封底用一种材料,书腰用一种材料并接而成(如布腰纸面、皮腰布面和包四角的封面)。
精装书壳是由软质裱面材料,里层材料和中径纸三部
分组成。
常用的裱面材料有绸缎、人造革、漆布、塑料纸、各种织物及纸张等。
里层材料,即组成前、后封的材料,多采用纸板。
中径纸用厚纸或纸板。
书壳在展开平放时,前后封中间的距离叫中径。
前后封的硬纸板与中径纸板中间的距离叫中缝,也称隔槽、书槽。
在前封及中腰正面上,一般用烫印或印刷方法印上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称及其它装饰性图案。
中径纸能使书壳中腰坚固和富有弹性,便于烫印;在翻阅全书时,中径纸是支持书芯的弹性支柱。
塑料书壳没有列入行业标准,这类书壳一般是根据出版社的要求而制作的。
它是采用高频介质将塑料膜加热,按照书刊规格压制而成的整面书壳。
塑料防水又耐磨,故用于经常翻阅或小开本的字典、手册、工具书之类的书刊装帧。
使用时,将粘在书芯两面的硬卡纸塞在塑料封面的套层内成为书册。
书壳是书刊的外衣,对于书藉来说,它一方面起着外部装饰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书籍使其具有完好的使用性。
因此,书壳不仅应有美观的外表,而且还应有耐用性,制作材料便宜而不变形。
为了满足人民对书刊日益增长的要求,在大批量的生产中,还要求书壳的制作及与书芯的套合,更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生产。
书
壳制作工艺
1.封面纸板的裁切
我国生产的精装书籍、画册等封面用纸板为平张纸板,其尺寸为1350mm×920mm。
在裁切纸板时,首先应从四边裁去10mm左右的纸板边,而后根据书刊的开本尺寸,计算出书壳纸板的尺寸,按最经济的排列方案,并尽可能地使书籍的书背沿纸板纤维的纵纹进行裁切。
目前裁切纸板除用单面切纸机外,还用与纸板压平烘干机连接使用的圆刀式切纸机。
2.书壳制作工艺
根据不同的开本及书芯厚度,将裁好的纸板、封面裱
装材料及中径按一定的规格粘合在一起的工艺过程称为制书壳。
所使用的设备称为制书壳机或糊封机。
使用制书壳机可以制作整面书壳,也可以制作接面书壳。
制书壳机主要由刷胶机构,封面、纸板、中径纸输送机构,包边、包角机构,压实及输送机构等组成。
完成从输料到精装书壳制作完成的全部工作。
书壳制作完成以后,还必需经过干燥,以排除糊封时粘接剂中的水分,保证下工序的正常进行。
干燥的方法有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
自然干燥时间较长,一般要一天多的时间。
人工干燥时间短,可以采用流通的空气吹干,或者采用红外干燥、高频干燥等。
我国的印刷厂大多使用自然干燥法。
制作好的书壳还需要进行装饰加工,使其更加美观。
精装书壳的装饰加工,是根据原设计的要求在书壳上加印文字和图案,根据制作书亮时所采用的表层材料,可以采用烫印、压凹凸或印刷的方法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