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缺素症图片
- 格式:ppt
- 大小:267.00 KB
- 文档页数:5
干旱条件下如何防治玉米缺素症
玉米对氮、磷、钾、锌的需求量较大,一旦缺乏会表现缺素症,轻者生长迟缓,重者大幅度降低产量,并增加空秕粒,影响品质。
如遇长期干旱,土壤水分不足,施入的肥料难以吸收利用,症状会明显加重。
因此,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玉米缺氮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狭小,茎秆纤细,叶色变为淡黄绿色,且下部叶片早衰老化;缺磷表现为幼苗生在缓慢矮缩,根系发育差,叶片不舒展,茎秆细弱,茎和叶呈暗绿而带紫色;缺钾时玉米幼苗表现发育缓慢,叶色淡绿且带绿色条纹。
老叶中的钾转移到新生组织中,叶尖和边缘坏死,呈枯烧灼状,但叶片中脉仍保持绿色;缺锌在玉米早期叶片中脉两侧出现浅黄色的条纹,叶片中脉和边缘仍保持绿色,如继续缺锌,有条纹的部分可能坏死,形成一个宽的褪色带,玉米整株变成淡绿色,生长缓慢,可能早衰死亡。
以上缺素症可采用叶面追肥的方法解决。
具体追肥方法是:在玉米苗期至拔节前,每亩用尿素0.3-0.5公斤加磷酸锌二钾0.2-0.3公斤兑水喷施。
如缺锌严重的,可再加硫酸锌0.2公斤兑水喷施,一般5-10天就会明显改善生长状况。
如需喷第二遍,可间隔10天再用上述方法喷施。
此方法简便易行,见效快,增产幅度最高可达2成以上。
使用时尿素浓度不宜过高,应选择气温较低的清晨或傍晚喷施,以提高肥效,避免灼伤叶片。
- 1 -。
玉米缺素症状及防治要点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5年第5期禇国江玉米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大力提高玉米产量,既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更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保障。
玉米正常生长如果缺营养元素,其生理代谢就会发生障碍,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其品质和产量,通常称之为“缺素症”。
一、症状1.玉米缺硼元素的主要症状玉米前期缺硼,幼苗展开困难,根系不发达、植株矮小,上部叶片脉间组织变薄,呈白色透明的条状纹,叶薄、发白,甚至枯死。
雄穗不抽发,雄花显著退化或变小,以至于萎缩,果穗退化或呈畸形,顶端籽粒空瘪。
防治要点:对于玉米缺少硼可以在苗期至拔节期采用0.2%硼砂溶液亩喷施50-75kg。
2.玉米缺磷元素的主要症状玉米在苗期最容易缺磷,下部叶片出现暗绿色,从叶尖、叶边缘处出现紫红色,严重时整个叶片出现紫红色,叶边缘卷曲,叶尖枯死。
成株期缺磷表现为雌蕊花丝延迟抽出,受精不完全,籽粒行列歪曲不齐,果穗弯曲畸形,秃尖现象严重。
防治要点:在播种期施磷肥或者在苗期采用0.5%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1-2 次这样省药省水又省力。
3.玉米缺钾元素的主要症状玉米幼苗期缺钾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嫩叶呈现出黄色或褐色。
严重缺钾时,叶边缘或顶端呈现出火烧状,呈倒“V”字形。
成株期缺钾,叶脉变黄,节间缩短,根系发育弱,容易倒伏。
果穗小,顶部籽粒发育不良。
4.玉米缺氮元素的主要症状玉米缺氮表现为苗期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瘦弱、叶片黄绿、生育期延迟,常发生在贫瘠土壤中;一般在玉米授粉后出现典型症状。
缺氮植株呈现出淡绿色,然后变成黄色,同时下部叶片干枯,由叶尖开始沿着中脉向叶片基部枯黄,枯黄部分呈“V”字形,叶边缘仍保持绿色且略有卷曲,最后呈焦灼状死亡。
防治要点:对于玉米缺少氮肥可采用追施氮肥的方法,即对玉米播种前每亩施纯氮15kg。
如果说在玉米生育期缺氮可以考虑喷施1%尿素水溶液,这样玉米吸收的快。
2011年第7期一/览/种/业尽/在/大/观农家参谋·种业大观栏目编辑王文凤实用技术玉米生长如果缺营养元素,其生理代谢就会发生障碍,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其品质和产量,通常称之为“缺素症”。
本人在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多年,对玉米缺素症的诊断、原因及防治总结如下:1缺氮症状:苗期缺氮植株生长受阻而显得矮小、瘦弱、叶片薄,叶片由下向上失绿黄化,从叶尖沿中脉间向基部发黄变色,形成一个“V ”形黄化部分,致全株黄化,缺氮严重或关键期缺氮将直接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缺氮原因:有机质含量少,低温或淹水,大量施用秸秆,特别是中期干旱或大雨易出现缺氮症。
防治方法:①培肥地力,提高土壤供氮能力。
②大量施用碳氮比高的有机肥料(如小麦秸秆)时,注意配施速效氮肥。
③翻耕整地时,配施一定量的速效氮肥作基肥。
④地力不均引起的缺氮症,要及时补施速效氮肥。
2缺钾症状:多发生在生育中后期,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矮化,中下部老叶叶尖、叶缘黄化或似火红焦枯;节间缩短,叶片与茎节的长度比例失调,呈现叶片密集堆叠矮缩的异常株型。
缺钾原因:沙土含钾低,如前作为需钾量高的作物,易出现缺钾。
防治方法:①确定钾肥的施用量。
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6~10千克钾肥。
②选择适当的钾肥施用期。
③开辟钾源。
充分利用秸秆、有机肥料和草木灰等钾肥资源,实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料和草木灰等。
④控制氮肥用量。
目前生产上缺钾症的发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单一施用氮肥或施用过量而引起的,在钾肥施用得不到充分保证时,要适当控制氮肥的用量。
3缺镁症状:幼苗上部叶片发黄。
叶脉间出现黄白相间的褪绿条纹,下部老叶片尖端和边缘呈紫红色;缺镁严重的叶边缘、叶尖枯死,全株叶脉间出现黄绿条纹或矮化。
缺镁原因:土壤酸度高或受到大雨淋洗后的沙土易缺镁。
防治方法:在玉米苗期叶面喷施0.5%硫酸镁溶液1~2次。
4缺锌症状:在玉米3~5叶期,出现花白苗,幼叶呈现出淡黄色至白色。
玉米缺素症及矫正措施玉米进行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氮、磷、钾、钙、镁、硫、铁、铜、锰、锌、钼等。
一旦营养元素供应失调,玉米就会出现异常症状,一、缺氮症状玉米需氮量大,苗期缺氮,幼苗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细弱,叶色变黄,抽雄迟;三叶期缺氮叶鞘呈紫红色,并沿叶脉向下扩展;生长盛期缺氮,叶的症状更为明显。
缺氮症状首先表现为老叶先发黄,而后才逐渐向嫩叶扩展。
下部老叶中的蛋白质分解,并把它转移到生长旺盛的部分。
老叶从叶尖沿着中脉向叶片基部枯黄,枯黄部分呈“V”形,叶缘仍保持绿色,而略卷曲,最后呈焦灼状而死亡。
穗小头部不饱满。
发生条件前茬未施有机肥或耗肥较大;一次性施肥,降雨多,氮被淋失。
矫正方法玉米管理要解决一炮轰的习惯,要随着机播的推广提倡施用种肥,或5叶前追施提苗肥;大喇叭口期追肥后,注意适时适量的追施攻粒肥。
对春玉米,施足底肥,有机肥质量要高,夏玉米来不及施底肥的,要分次追施苗肥、拔节肥和攻穗肥;后期缺氮,进行叶面喷施,用2%的尿素溶液连喷2次。
二、缺磷症状玉米苗期缺磷,即使后期供给充足的磷也难以弥补早期的不良影响。
苗期缺磷,由于碳元素代谢在缺磷受到破坏,糖分在叶中积累,形成花青素,导致茎和叶片暗绿带紫红色,从下部叶片开始,先是叶尖干枯,沿叶缘向基部蔓延,进而呈暗褐色,以后逐渐向幼嫩叶片发展,生长缓慢,叶片不舒展,根系发育不良,茎部衰弱,细长。
但是,叶上的这种症状也可因虫害、冷害和涝害而引起,所以要作全面的分析。
缺磷还使花丝抽出速度缓慢,影响授粉,并且果穗卷缩,穗行不齐,子粒不饱满,常出现秃顶现象,成熟延迟。
果穗分化发育差,穗顶缢缩,甚至空穗,花丝延迟抽出,使受精不良,果穗卷曲,会出现秃顶、缺粒与粒行不整齐现象。
发生条件东北春玉米播种过早、若遇低温诱发缺磷,石灰性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且磷肥易被固定。
矫正方法春玉米,基施有机肥和磷肥,混施效果更好;夏玉米由于时间紧,一般应施在前茬作物上,推广小麦增施磷肥保丰产,玉米利用其后效夺丰收的施肥技术,即亩用75--100千克磷肥做小麦底肥。
如何分辨与防治玉米缺素症
黄金华;王蕊
【期刊名称】《种子科技》
【年(卷),期】2011(29)1
【摘要】@@ 1 缺氮 rn1.1症状:幼苗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细弱,叶色变黄;三叶期缺氮叶鞘呈紫红色,并沿叶脉向叶片扩展;以后最明显的症状是叶尖开始变黄,再沿叶脉呈楔形向基部扩展,最后整个叶片枯黄衰亡;穗小,头部不饱满.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黄金华;王蕊
【作者单位】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06
【相关文献】
1.浅谈玉米缺素症状辨别及防治 [J], 刘高政;唐兴春
2.裕民县井灌区玉米缺素症症状及防治措施 [J], 路君红
3.大田玉米生长过程中玉米螟虫害及缺素症的防治措施分析 [J], 孟庆影
4.玉米缺素症的诊断及防治 [J], 姜英华
5.玉米缺素症的诊断与防治 [J], 李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