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设计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56.81 KB
- 文档页数:19
实验室设计规范一.设设设范要求1.设境要求1.1、通设,设设室设常由于设设设设设〜人设多和设设设程中设生一些有害〜造成空设设〜设人不利。
设了气体气体防止设设室工作人设吸入或咽入一些有毒的、可致病的或毒性不明的化物设和有机〜设设学气体室中设有良好的通设〜必要设设设空设。
通设设设有,通设柜、通设或局部通设置。
除了主提到罩装楼的外〜需要注意有机溶设前设理和使用设设行前设理的通设设分设布置在不同的设设室〜局部排设炉柜装罩置和排设必设具有足设的功率〜否设设设工作中设以设足使用要求。
1. 2 湿温度和度,设设室要求适宜的度和度。
室的小候〜包括、度和流速度等〜设在设设温湿内气气温湿气室工作的人设和设器设设有影。
夏季的适宜度设是响温18-28?〜冬季设16-20? 〜度最好在湿30%(冬季)-70%(夏季)之设。
除了特殊设设室外〜度设大多理化设设影不大〜但是温湿数响天平室和精密设器室设根据需要设度设行控制。
温湿1. 3设设度,设常保持设设室的设是非常重要的。
室外大中的设埃〜借通设设设程设入设设室〜设设含清气气会内设量设高〜空不设〜不但影设设设果〜而且〜其微粒落在设器设设的元件表面上〜可能成障碍气响构〜甚至造成短路或其他在危设。
设设设设室是要花设子的〜建设不是特殊需要可不设行设设设设室设设〜潜若有需要可以设大型精密设器室、特殊设设室设行设设一般到万设设化要求可。
若有多设设设设达即个室〜送排设系设设各自立设设〜立使用。
独独2.设施要求2. 1供水排水、排设,与设设室都设有供排水置〜排水置最好用聚设乙设管〜接口用设设设接。
化设设设设台有可能装装学都设安水管、水设设、水槽、设急淋器、洗眼器等〜一般设设室的设水无设设理就可排入城市下装冲水道〜而设设室的有害设水必设设化设理后才能排入下水道。
设代化的设设室都设建设配套的设水设网网理站〜一般设设室的设水无设设理就可排入设水设理站设行设理〜设高设度的酸设水设先中和再排入设碱水设理站〜设此设设水的排放建设采用耐酸的排水管道〜设设室直接排放到设理站〜设大量使用减从有机溶设的设设室设安耐有机溶设的排水管道〜例如可采用设设管接入设水设理站〜也就是设〜设设装室设根据不同功能〜采用不同材料的排水管道〜分设设设相互之设不交义〜分设排放到设水设理站。
中小学实验室建筑设计标准规范中小学实验室是学生开展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的重要场所。
建设中小学实验室时应遵循以下设计标准规范:1. 建筑布局:实验室应位于教学楼或科教楼的独立区域,便于管理和保持安静。
实验室的布局应合理,教师和学生能够自由进出,同时注重实验室与其他办公区域的隔离,确保实验活动的安全性。
2. 功能划分:根据实验项目的不同,实验室应分为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并为每个实验室提供相应的设备和仪器。
3. 空间要求:实验室的空间应宽敞明亮,充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并应配备足够的供水和排风系统,保障室内空气质量。
实验室内的实验台、试剂架、仪器设备等应安排合理,便于学生操作和教师指导。
4. 安全设施:实验室应配备紧急疏散通道和应急照明系统,同时设置紧急呼叫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实验室的地面应采用抗腐蚀、耐酸碱的材料,并设置易清洁的防滑地板。
实验台面应采用耐酸、不易燃烧的材料,并配备紫外线杀菌灯和废弃物分类回收设施。
5. 设备设施:实验室应配备一定数量和种类的实验设备、仪器和玻璃器皿,以满足学生实验的需求。
实验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验,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6. 特殊要求:生物实验室应设有生物安全柜、无菌操作台等设备,保障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化学实验室应设有酸碱储存间、防爆柜等设备,以确保化学品存放和操作的安全性。
7. 环保要求:实验室应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并应注意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实验室的废弃物应分类储存和处理,确保环境卫生和学生的健康。
总之,中小学实验室建筑设计应注重安全性、功能性和实用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促进他们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同时,设计标准规范也需要与国家相应的教育法规相适应,确保实验室的质量和教育效果。
高校化学实验室设计标准一、实验室布局1. 实验室的布局应合理,符合安全、卫生和环保的要求,满足实验操作的需求。
2. 实验室内部空间应划分为实验区、辅助区和管理区,各区域应明确划分,确保功能明确。
3. 实验室内应设置必要的操作台、通风柜、储存柜等设施,以满足实验需要。
二、通风与排气1.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的积累。
2. 实验室应安装排气设备,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室外,防止对室内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三、电气安全1. 实验室的电气线路应符合相关规定,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器产品。
2. 实验室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确保用电安全。
3. 实验室内应安装防爆灯具,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四、消防安全1. 实验室应配备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灭火器箱等,并定期检查其使用状态。
2. 实验室应设置紧急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撤离。
3. 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化学品储存1. 实验室应设置化学品储存区域,分类存放各种化学品,并配备相应的化学品柜。
2. 化学品储存区域应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防泄漏、防挥发等。
六、实验台与设备1. 实验台的设计和选材应符合安全、卫生和环保的要求,具有足够的承重能力和耐腐蚀性。
2. 实验室内应配置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如加热设备、冷却设备、搅拌设备等,以满足实验需求。
3. 实验设备和器材应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七、废弃物处理1. 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2. 实验室应建立废弃物处理制度,规范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程序。
3. 对于危险废弃物,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八、标识系统1. 实验室内的各种设施和设备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明名称、用途、操作规程等信息。
2. 化学品储存区域应有明显的警示标识,标明危险警示信息和使用注意事项。
实验室设计规范实验室是进行科研、教学和创新的重要场所,其设计规范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安全性、功能性和工作效率。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作和人员的安全,以下是一些实验室设计规范的要点。
一、空间布局实验室的空间布局应合理安排,以确保不同实验区域之间的分隔和交流。
首先,应根据实验的性质和要求,将实验室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化学实验区、生物实验区等。
然后,根据实验设备和工作流程的需求,合理安排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和通道,确保实验人员在实验室内的移动和操作的流畅性。
此外,实验室还应设立样品准备区、储存区、仪器设备区和废物处理区等功能区域,以便于实验人员有序地进行实验操作和设备维护。
二、安全设施实验室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安全设施的设置。
实验室应配备紧急停电开关、紧急眼洗器、紧急淋浴器等应急设备,并确保这些设备易于触及和操作,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启动,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
此外,实验室应设有防火墙、排气系统和安全柜等防护设施,以预防和控制火灾、化学品泄漏等事故的发生,并将实验室的布局和设施设计纳入消防和安全审查的范畴。
三、通风和气体控制实验室的通风和气体控制是实验室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应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度。
同时,应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配置适当的气体控制设备,如通风罩、抽风柜等,以保证实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不受有害气体的侵害。
四、照明实验室的照明设计应兼顾亮度和眩光问题。
实验室中的工作区域应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以确保实验人员在进行操作和观察时可以清晰地看到工作区域的细节。
此外,应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和布局,以避免强烈的光线直接照射到实验人员的眼睛,避免造成眩光。
五、噪音控制实验室中可能存在噪音源,如设备运转、实验操作等。
为了保护实验人员的听力健康,实验室设计应考虑噪音的控制。
可以通过实验室的隔音设计、噪音源的隔离和控制等方法来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影响。
六、地面和墙面实验室的地面和墙面材料应具备耐腐蚀、易清洁和抗菌的特性。
实验室规划设计一般要求1.安全要求:实验室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范要求,并考虑实验室使用的特殊性。
安全设施包括紧急出口、消防设备、安全照明、安全示警系统等,确保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2.空间布局:实验室的空间布局应合理,根据实验活动的流程进行规划,方便实验操作和设备布置。
不同实验室之间应考虑分隔、隔离,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3.设备和仪器:实验室设计需要根据实验活动的需求选择适当的设备和仪器。
设备安置要合理,设备之间要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方便维护和清洁。
4.空气质量控制:实验室应配备适当的通风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确保实验室内的良好空气质量。
通风系统应能有效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和气味,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5.照明设计:实验室需要充足的照明,以保证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照明设施应能提供均匀、充足的光线,并避免产生眩光或阴影。
6.水、电、气系统:实验室设计要合理规划水、电、气系统,确保实验活动的正常进行。
水质需符合相关标准,电源要求稳定可靠,气源要求纯净稳定。
7.储存和处理区域:实验室应配备储存和处理区域,用于安全存放实验用品、化学品、废物处理等。
这些区域需要符合特定的储存、处理标准,以防止事故发生。
8.环保设计:实验室规划设计应考虑环保要求,如节约能源、减少废物产生、合理使用化学品等。
设计可以采用节能灯具、环保材料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9.设备维护:实验室设计还要考虑设备维护的便捷性。
设备维护区域应规划在易于接近的位置,并配备必要的维修工具和设备。
10.厕所和休息区域:实验室设计应包括足够数量、合理位置的厕所和休息区域,以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和舒适感。
综上所述,实验室规划设计要符合安全、舒适、高效的原则,并根据实验活动的特殊需求进行合理布局和设备选择。
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方案一、引言科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实验和测试的重要场所,其建筑设计规范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安全、功能和效益。
本文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从实验室建筑的功能需求、安全要求、运营效益等方面,提出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方案。
二、实验室建筑的功能需求1.实验区域:实验室建筑应当划分为不同的实验区域,以满足不同实验室的需求。
每个实验区域应当具备独立的实验室空间和设备。
2.办公区域:科学实验室的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在实验区域设置相应的办公区域,以方便科研人员进行实验方案的制定、数据分析等工作。
3.存储区域:实验室建筑还需要考虑到实验材料、试剂等的存储需求。
存储区域应当具备恰当的温湿度控制,以确保实验材料的质量。
4.洁净区域:一些实验室需要保持洁净,因此,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设置相应的洁净区域,以减少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三、实验室建筑的安全要求1.安全设施:实验室建筑应当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应急灯光、安全通道等,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物理隔离:根据实验的特性,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将有关的实验区域与办公区域、洁净区域、存储区域等隔离开来,防止交叉污染和危险品泄露。
3.防护设施:根据实验的特性,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如防化柜、安全操作台等,以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
4.合理排风:实验室建筑应当具备合理的排风系统,以保证实验室内空气质量的合理。
四、实验室建筑的运营效益1.能源节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要求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设备选型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2.水资源管理:实验室建筑应当配备相应的水资源管理设施,如节水器具、水处理设备等,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工作效率: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设施,以提高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4.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例如使用可再生材料、绿色建筑技术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实验室设计规范简介实验室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安全和有效实验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建议。
本文档将介绍实验室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和规范。
通用规范建筑实验室建筑应当符合以下标准:•建筑材料应当耐火、防腐蚀、耐酸碱。
•建筑应当具有良好的隔热、隔声性能。
•建筑应当有足够的通风和排气系统,以确保实验室空气流通,并控制气体污染。
设备实验室设备应当符合以下标准:•实验室设备应当具备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并能够满足实验需求。
•设备应当安装在安全固定的台架上,以保证设备不会移动或倒塌。
•设备应当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安全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
为了确保实验室安全,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实验室应当安装紧急关闭设备和消防设备,以随时应对突发火灾等危险情况。
•实验室应当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以保护工作人员安全。
•实验室应当明确实验室规则和实验操作程序,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实验室设计实验室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实验室的用途、实验过程、设备和人员等多方面因素。
以下是实验室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关键因素。
空间规划实验室空间规划应当充分考虑实验室用途和设备布置等因素,并确保实验室空间充足,设备和人员能够自由活动,并保证实验室设备间隔不太近,避免设备之间相互干扰。
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实验室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满足以下标准:•通风系统应当能够确保实验室空气流通,并控制气体污染。
•通风系统应当设置屏蔽装置,以防止污染物从排气口逆流到实验室内。
•通风系统应当定期维护和清洁。
照明系统实验室照明系统应当能够提供足够的光照强度,以支持实验室工作。
照明系统应当安装在适当的位置,并能够避免产生反光和阴影。
设备布置实验室设备布置应当满足以下标准:•设备应当按照实验流程顺序排列,以便工作人员顺利进行实验。
•设备应当安装在安全固定的台架上,以保证设备不会移动或倒塌。
•设备之间应当有足够的间隔,以避免相互干扰。
实验室设计规范要求1.实验室功能分区:-实验室通常包括主要实验区、样品处理区、仪器设备区、储存区、办公区等功能分区。
各功能分区应合理划分,便于实验人员在工作时的流程和协作。
2.实验设备配置:-实验室需要配置相应的实验设备,包括仪器、工具和设施等,根据实验的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配置。
实验设备的选购应考虑实验室的实际需求、使用频率和预算等因素。
3.安全规定:-实验室安全是设计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实验室设计要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和标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
其中包括:确保实验室在火灾、漏电、爆炸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措施;提供足够的通风系统,确保实验室内空气质量良好;为有毒、易燃、易爆物品配置专用的储存和处理设备等。
4.实验室布局:-实验室内的布局应合理,便于实验操作流程和实验人员的工作。
实验室中的工作区域和设备配置应考虑到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实验安全。
同时,实验室的通道和出入口应保证足够的宽度,便于人员和设备的进出。
5.实验室气体和供水系统:-实验室设计应考虑到实验过程中对气体和供水的需求。
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气体和供水系统,以提供实验所需的气体和水源。
同时,这些系统应设计良好,便于维护和实验室的净化处理。
6.实验室的噪音和震动控制:-实验室设计应考虑降低噪音和震动对实验的干扰。
在实验区域和仪器设备的布置上,应尽量避免噪音和震动产生的源头。
此外,采取隔音和吸音措施,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干扰。
7.临时贮藏与回收:-实验室应提供临时贮藏区域和回收系统,用于收集和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液。
这些区域和系统应安全可靠,以确保废物和废液的储存和处理符合相关环保标准和规定。
8.清洁与维护:-实验室的清洁和维护是保持实验质量和实验室工作环境良好的重要因素。
实验室设计应考虑到实验区域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需求,合理设置清洁工具和设备,便于实验人员进行日常清洁和维护工作。
综上所述,实验室设计规范和要求涵盖了实验室的功能分区、实验设备配置、安全规定、布局、气体和供水系统、噪音和震动控制、临时贮藏与回收、清洁与维护等方面。
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科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实验以及各类科学活动的场所,对实验室的建筑设计和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应该以保障科学实验的安全和有效性为前提,为实验提供稳定、安全、舒适的实验环境。
以下是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1.功能分区:科学实验楼的设计应根据不同实验室的需求,进行功能分区。
例如,可以将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分别划分成独立的区域。
同时,还应考虑到实验室与教室、办公室等功能区的分离,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2.安全通道:科学实验室设计应设有相应的安全通道,包括宽敞的走廊、紧急通道、安全疏散通道等。
安全通道应满足消防设备运输、急救车辆进入等需求,并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通道畅通。
3.空气质量:科学实验室应设计并配置适当的通风系统,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通风系统应能有效地排除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物,并根据实验室的需求,调整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
4.照明设计:科学实验室应具备适宜的照明设计,以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照明设备应能提供足够的亮度,防止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误差。
根据实验的要求,需要合理地配置直射光和间接照明。
5.安全设施:科学实验室应配置相应的安全设施。
例如,应配备消防设备,包括灭火器、喷淋系统、烟雾探测器等,以应对突发火灾事故。
此外,还应设置紧急停电开关、安全检测仪器等,以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6.特殊要求: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科学实验室的设计还应符合特殊的要求。
例如,生物实验室可能需要符合生物安全四级的要求,化学实验室可能需要防爆设计等。
这些特殊要求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考虑和配置。
7.资源节约:科学实验室的建筑设计也应注重资源的节约。
例如,可以通过合理配置采光设备和节能设备,降低实验室的能耗。
同时,还可以考虑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手段,提高实验室的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一.设计规范要求1.环境要求1.1、通风:实验室经常由于实验时间长,人员多和实验过程中产生一些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浊,对人体不利。
为了防止实验室工作人员吸入或咽入一些有毒的、可致病的或毒性不明的化学物质和有机气体,实验室中应有良好的通风,必要时应设空调。
通风设备有:通风柜、通风罩或局部通风装置。
除了楼主提到的外,需要注意有机溶剂前处理和使用电炉进行前处理的通风柜应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实验室,局部排风装置和排风罩必须具有足够的功率,否则实际工作中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1.2 湿度和温度:实验室要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室内的小气候,包括气温、湿度和气流速度等,对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和仪器设备有影响。
夏季的适宜温度应是18-28℃,冬季为16-20℃,湿度最好在30%(冬季)-70%(夏季)之间。
除了特殊实验室外,温湿度对大多数理化实验影响不大,但是天平室和精密仪器室应根据需要对温湿度进行控制。
1.3 洁净度:经常保持实验室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室外大气中的尘埃,借通风换气过程会进入实验室,实验内含尘量过高,空气不净,不但影响检测结果,而且,其微粒落在仪器设备的元件表面上,可能构成障碍,甚至造成短路或其他潜在危险。
洁净实验室是要花银子的,建议不是特殊需要可不进行洁净实验室设计,若有需要可以对大型精密仪器室、特殊实验室进行设计,一般达到万级净化要求即可。
若有多个洁净实验室,送排风系统应各自独立设计,独立使用。
2.设施要求2.1 供水与排水、排污:实验室都应有供排水装置,排水装置最好用聚氯乙烯管,接口用焊枪焊接。
化学检验实验台有可能都应安装水管、水龙头、水槽、紧急冲淋器、洗眼器等,一般实验室的废水无须处理就可排入城市下水网道,而实验室的有害废水必须净化处理后才能排入下水网道。
现代化的实验室都应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站,一般实验室的废水无须处理就可排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对高浓度的酸碱废水应先中和再排入污水处理站,对此类废水的排放建议采用耐酸减的排水管道,从实验室直接排放到处理站,对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的实验室应安装耐有机溶剂的排水管道,例如可采用铸铁管接入污水处理站,也就是说,实验室应根据不同功能,采用不同材料的排水管道,分别设计相互之间不交叉,分别排放到污水处理站。
实验室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烟草行业实验室设计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烟草行业技术中心实验室设计,烟草行业各级质检机构、烟草行业重点实验室、研究院(所)实验室亦可参照执行,同时可供相关设计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 16447 烟草及烟草制品调节和测试的大气环境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T 18771.2—2015 烟草术语第2部分:烟草加工、烟草制品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29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7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457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591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JGJ 1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 222 实验室变风量排风柜JJG 21-2010 烟草实验室大气环境检定规程YC/T 291—2009 烟叶分级实验室环境条件YC/T 384 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3 术语和定义GB/T 18771.2—2015和《卷烟工艺规范》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烟叶分级实验室tobacco leaf grading laboratory用于烟叶分级、样品制备和烟叶等级质量检验的实验室。
3.2评吸室smoking chamber通过人工抽吸进行烟叶或烟草制品感官质量评定的实验室。
3.3吸烟机房smoking machine room用于使用吸烟机进行抽吸测试的实验室。
4 实验室组成与分类4.1 一般规定4.1.1 烟草行业实验室建筑一般由实验用房、辅助用房和公用设施用房等组成。
4.1.2 实验用房指直接用于科学研究、实验、检测工作的用房,可按学科或实验室特性进行分类。
4.1.3 辅助用房指为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提供服务的用房,一般由图书资料室、学术活动室、数据处理室、样品室、贮藏室、洗涤室、高温室等组成。
4.1.4 公用设施用房指为科学研究、实验、检测工作提供所需环境及其他保障条件的用房,一般包括供暖、通风、空气调节、制冷、给排水、特殊气体、压缩空气、真空、照明、供配电、弱电、消防、三废处理、不间断电源等设施的建筑物。
4.2 实验用房按学科分类4.2.1 实验用房按学科可分为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
4.2.2 物理实验室主要用于烟草和烟草制品的成品及其原辅材料物理特性研究与检测,包括但不仅限于烟叶物理指标实验室、烟用纸张实验室、烟用丝束实验室、卷烟(滤棒)实验室、烟用薄膜实验室、烟用香料物理指标实验室、配方实验室、工艺设备实验室、热物理实验室、再造烟叶实验室等。
4.2.3 化学实验室主要用于烟草和烟草制品的成品及其原辅材料、与烟叶生产有关的土壤肥料等物质化学特性研究与检测,包括但不仅限于化学基础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及前处理室、烟草增香实验室、天然香料提取实验室、烟草减害实验室、安全评估实验室等。
4.2.4 生物实验室主要用于烟草和烟草制品的毒理分析、烟草基因研究与检测等,包括但不仅限于生物培养室、微生物实验室、毒理分析实验室、生物信息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蛋白与代谢组学实验室等。
4.3 实验用房按特性分类4.3.1 实验用房按特性可分为常规实验室和特殊实验室。
4.3.2 常规实验室适用于多学科,一般以实验台规模进行实验工作,对压差及净化等无特殊要求。
4.3.3 特殊实验室对环境有特定的要求(如恒温、恒湿、洁净、无菌、压力梯度防护、防振、防辐射、防电磁干扰等)或以精密、大型、特殊实验装置为主(如电子显微镜、高精度天平、色谱仪、吸烟机等)。
4.3.3.1 对温湿度条件有要求的特殊实验室包括恒温恒湿实验室、洁净实验室、吸烟机房等。
4.3.3.2对洁净度有要求的特殊实验室一般包括生物培养用洁净实验室、微生物洁净实验室及理化用洁净实验室。
4.3.3.3对压力梯度防护有要求的特殊实验室一般包括PCR实验室、无菌室等。
4.3.3.4对光照有要求的特殊实验室主要指烟叶分级实验室等。
4.3.3.5对通风有要求的特殊实验室主要有评吸室和吸烟机房等。
4.3.3.6对减振有要求的特殊实验室主要指电子显微镜室和高精度天平室等。
4.3.3.7对层高负荷有要求的特殊实验室主要是指工艺设备、热物理及香料提取等工程实验室。
4.3.3.8对减磁有要求的特殊实验室主要指核磁共振实验室等。
5 实验室布置与功能5.1 一般规定5.1.1 实验室功能设计应体现安全、实用、灵活、环保、经济的原则。
5.1.2 实验室布置应遵循实验流程顺畅、功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顺畅、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留有发展余地的原则。
5.1.3 同类型实验室、有类似特殊要求的实验室以及有相互紧密联系的实验室宜集中布置。
5.1.4 实验用房、辅助用房和公用设施用房的建筑规划面积分配一般为:实验用房50%~70%,辅助用房10%~30%,公用设施用房5%~20%。
5.1.5 放置有防尘、防潮、防振、防磁要求的仪器设备的房间,宜远离内部振源、污染源以及配电间等。
5.1.6 部分可扩展实验室宜建成灵活式集成实验室,包括活动式隔断系统、活动式排放系统、活动式供给系统、活动式实验台、活动式排风柜、活动式通风罩等。
5.1.7 以下设备的用房宜布置在建筑物底层:——大型或重型设备;——产生较大振动的设备;——噪声较大的设备;——辐射源设备;——需做设备基础或防震基础的设备。
5.1.8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实验室宜布置在建筑物顶层且位于建筑的下风向:——产生有害气体;——排风装置较多。
5.1.9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用房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北侧区域:——需避免日光直射的用房;——药品贮藏室、精密仪器室。
5.2 常规实验室5.2.1 常规实验室宜采用标准单元组合设计,并与通风柜/罩、实验台及实验仪器设备的布置、结构选型以及管道空间布置紧密结合。
5.2.2 常规实验室标准单元开间应由实验台宽度、布置方式及间距决定。
实验台平行布置的标准单元,其开间不宜小于6.60 m。
5.2.3 常规实验室内部布局应根据仪器设备的重量、检验流程综合布局,一般宜集中靠建筑物内墙布置。
5.3 特殊实验室5.3.1 由标准单元组成的特殊实验室,其空间尺寸应按特殊实验室功能、仪器设备尺寸、安装及维护检修的要求确定。
5.3.2 恒温恒湿实验室5.3.2.1常用恒温恒湿实验室温湿度参数见表1,并应符合GB/T 16447和JJG 21-2010的有关规定。
表1 烟草行业恒温恒湿实验室的温湿度参数5.3.2.2恒温恒湿实验室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和其它(冷)热源等影响,一般位于大楼背光面或弱光照区域,或者采取专用设计。
5.3.2.3恒温恒湿实验室气流组织应均匀,宜优先采用上送风下侧回风气流组织方式。
5.3.2.4恒温恒湿实验室进风口应保证洁净空气源,并过滤。
5.3.2.5恒温恒湿实验室应与周围空间保持一定的静压差,恒温恒湿实验室与室外及非恒温恒湿环境之间的压差应大于10Pa。
5.3.2.6恒温恒湿空气处理机组宜安装在空调机房内,空调机房宜靠近空调服务区,并保证风管的安装空间及设备的操作、检修空间。
5.3.2.7恒温恒湿实验室围护结构材料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要求。
5.3.3 仪器分析实验室5.3.3.1仪器分析实验室一般分为大型精密仪器室和小型仪器室。
大型精密分析仪器主要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测汞仪、定氮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仪、化学成分检测仪、近红外光谱分析仪等;常用的小型分析仪器主要包括红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电位滴定仪、阿贝折光仪、浊度计、旋光仪、粘度计、pH计等。
5.3.3.2仪器分析实验室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局部排风(包括通风罩和通风柜等),并将仪器排放废气接入排风管道内,并应做好排气和排污处理。
5.3.3.3大型精密仪器室的仪器台一侧宜设计有500mm~800mm的通道,根据需要设置电源插座、网络接口、气体管路接口等。
5.3.3.4仪器分析实验室配套前处理间应设紧急洗眼器、紧急淋浴器及紧急救护药箱,并就近设送新风系统。
5.3.4 洁净实验室5.3.4.1洁净实验室宜由前处理室、缓冲、风淋、恒温洁净室组成,洁净实验室的设计应参照GB 50457和GB 50073的相关要求,并符合GB 50591的有关规定。
5.3.4.2洁净室内应少敷设管道,与本区域无关管道不应穿越。
无法避免时,管道穿越洁净室顶棚、墙壁和楼板处宜设置套管,管道与套道之间应密封,无法设置套管的部位应采取密封措施。
5.3.4.3洁净实验室围护结构的材料应符合保温、隔热、防火、防潮、防尘等要求。
5.3.4.4洁净实验室灯具应采用洁净灯具,宜为吸顶明装。
5.3.4.5生物培养室宜由前室、准备间、生物培养间、器械消毒及清洗间组成。
生物培养室应防止人流交叉感染,宜布置在建筑物的尽端,不宜开设外窗,宜保持微负压。
5.3.4.6分子实验室宜由试剂储存和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反应混合物配置和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等组成。
实验室的出口处应设洗手池,扩增产物分析区应设更衣区和通风柜。
5.3.4.7微生物实验室宜由准备室、缓冲、风淋、灭菌室、无菌室组成。
实验室的出口处应设洗手池,缓冲间应设更衣区,灭菌室应设消毒灭菌设备。
5.3.4.8毒理分析实验室宜由前室、动物饲养室、动物实验室、动物吸烟室组成。
一般按P2动物毒理实验室设计。
5.3.5 烟叶分级实验室5.3.5.1烟叶分级实验室环境条件应符合YC/T 291—2009第4、5、7条的规定。
5.3.5.2烟叶分级实验室工作台面的光照度应在(2000±200)lx范围内,均匀度不应小于0.8。
5.3.5.3工作区宜充分模拟自然光,光照应广泛地漫射、均匀,以浅色为宜,不应有眩光和交叉照明。
5.3.5.4烟叶分级实验室工作台面高度宜为800 mm~1050 mm,台面应具有漫反射特性。
5.3.6 评吸室5.3.6.1评吸室环境应安静,不宜设置在噪音大和有异味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