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照明的几种控制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7
浅析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标志灯的控制摘要:消防应急疏散照明技术是一门涉及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消防应急照明和标志灯具产品开发、系统设计、安装应用等项内容的重要建筑防火技术。
最近十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消防应急疏散照明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
另外,本文着重对工程上普遍采用的集中电源式供电和自带电源式供电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疏散照明供电方式消防应急照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公共建筑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及其前室、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和商业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应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灯作了明确规定。
对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的控制要求,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6.3.1.8条指出: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能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警报装置及火灾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
如何满足消防疏散用照明的要求,在高层写字楼通常根据消防疏散的需要将公共照明与事故照明结合起来,应急照明的电源是双路电源,并设有双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根据负荷等级的不同设有蓄电池组,正常时充电备用,火灾时市电电源断电,应急蓄电池组供电,并能维持供电20min以上。
由消防控制中心发出信号,自动接通应急照明回路,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
在应急照明的设计上,以往常采用双路电源供电,配合局部设置带镍镉电池灯具的方案,这种方式存在双路电源有一路带电,应急蓄电池不能应急工作,如果考虑平时能控制,并且满足火灾时及时接通事故照明回路还需增设一条应急控制线,使控制线路较繁锁。
其优点是使用比较灵活,浮充蓄电池灯之间相对独立,互不干扰,设计、施工容易。
对于电源异常时可实现不间断照明,有的产品可实现十分灵活的远程控制及监视,甚至可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设定疏散通道走向。
设计中改进的应急照明的供电方式,采用每层集中设一双电源带备用蓄电池的配电箱,该配电箱具有双路电源自动投入及备用电池自动投入的功能。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方案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是为了在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提供照明和指示,帮助人们快速、安全地疏散。
该系统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具备可靠性、耐用性、易操作性、易维护性等特点。
下面是一份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方案。
一、系统总体设计1. 总体原则该系统应由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组成,能够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自动运行,满足人员疏散和安全需要。
系统应与火灾报警、安全出口标志、疏散通道等其他系统相配合,形成完整的消防安全体系。
2. 设备选型- 照明设备:应使用高亮度的LED灯具,较长的寿命和低功耗。
在应急照明区域应布置均匀分布的灯具,以提供充足的照明,并避免阴影区域。
灯具应符合防爆要求。
应设置应急照明的自动测试和监测功能,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 疏散指示设备:应使用明确的指示标识,如发光指示标识。
标识应保证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也能清晰可见。
应设备配备备用电源,以防止断电时指示器不工作。
3. 电源供应- 主电源:应采用稳定可靠的电源系统。
应配备电压稳定器和过载保护装置,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备用电源:在主电源故障时应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
备用电源应满足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功耗要求,并保证电源电压稳定。
备用电源可以是蓄电池或者发电机组。
4. 控制与监测- 单机控制:照明和指示系统应分别采用独立的控制装置,但可以互相配合工作。
照明系统应支持集中控制和独立控制两种方式。
- 自动监测:应急照明系统应设计自动监测功能,可以实时检测灯具的工作状态,并及时报警。
监测功能应包括灯具故障、电池电量、充电状态等。
二、系统布局和功能设计1. 照明布置- 主要照明:应在每个楼层的主要通道和公共区域设置照明设备。
灯具应设置在墙上,保证其高度和位置明确可见,并避免因光线角度问题导致的阴影区域。
- 应急照明:应在紧急疏散通道、楼梯、出口等位置设置应急照明设备。
设备应设置在离地面1.8米处,以保证其高度可见。
应急照明灯和智能疏散照明灯之间有什么区别应急照明灯和智能疏散照明灯是两种常见的照明设备。
它们在不同的场合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功能和特点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两种照明设备的区别。
功能应急照明灯应急照明灯是为应对突发情况而设计的照明设备。
当主电源宕机时,应急照明灯会自动启动并提供亮度较大的照明。
它通常使用充电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并且可以通过交流电充电或直流电充电。
智能疏散照明灯智能疏散照明灯是一种可编程灯具,可以根据场所和需要进行不同的设置。
它可以在常态下作为普通照明灯使用,同时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自动切换为应急照明灯使用。
一些智能疏散照明灯还具有自救功能,可以为人员疏散提供指引,并提供足够的光线,以帮助人员迅速疏散到安全区域。
特点应急照明灯1.高亮度:应急照明灯的亮度通常较大,可以有效提供光照。
2.长寿命:充电电池寿命较长,一般在一定程度的维护下,可以使用多年。
3.轻便:应急照明灯外形较小巧,方便携带和存储。
智能疏散照明灯1.可编程:智能疏散照明灯可以进行编程调节,以满足不同场所和需要的照明效果和疏散指引。
2.多种控制方式:智能疏散照明灯可以通过手动、遥控等多种方式进行控制。
3.全自动:智能疏散照明灯可以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自动进行照明和疏散指引。
适用场景应急照明灯应急照明灯通常用于以下场景:1.办公室、学校、医院等需要安全疏散的场所。
2.不稳定电力环境下的照明装置需求。
智能疏散照明灯智能疏散照明灯通常用于以下场景:1.大型商场、展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
2.部分高档写字楼、宾馆等地方。
总结应急照明灯和智能疏散照明灯在功能和特点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应急照明灯作为应对突发情况的照明设备,通常只具备简单的应急照明功能;而智能疏散照明灯则是一种可编程的灯具,不仅可以进行普通照明,还能够为人员疏散提供指引,在安全疏散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以提高照明效果和疏散效率。
消防应急照明控制原理
消防应急照明控制原理是指当发生火灾等突发情况时,自动启动应急照明系统,为人员疏散提供光源和照明保障。
控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火灾报警信号触发:当建筑内部的火灾报警系统侦测到火灾信号时,会发送信号给应急照明控制系统。
2. 控制信号传递:控制系统会解读火灾报警信号并将相关信号传递给应急照明系统。
3. 自动切换应急模式:应急照明系统接收到控制信号后,会自动切换到应急模式。
一般情况下,应急照明系统会采用直流供电方式,以备份电源供电。
4. 照明设备激活:在应急模式下,应急照明系统会自动启动照明设备,例如应急灯具、指示灯等。
这些设备通常会安装在紧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位置,以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帮助人员进行安全疏散。
5. 智能控制与监测:现代的应急照明系统通常也会配备智能控制与监测功能。
例如,可以实时监测照明设备的工作状态、电量余量等,并通过网络平台或远程控制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
通过以上控制原理,消防应急照明系统能够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快速、自动地提供照明保障,为人员疏散提供可靠的光源支持,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消防应急照明and疏散指示系统【001】消防应急照明and疏散指示系统“分类/原理”——按“控制and供电方式”分类(1)集中控制系统。
设~应急照明控制器,并由其采用通信总线与其配接的~集中电源or~配电箱连接进行数据通信;~集中电源or配电箱通过配电回路和通信回路与其配接的灯具连接并进行数据通信。
~控制器通过~集中电源or~配电箱控制灯具工作状态,~集中电源or~配电箱也可直接联锁控制灯具工作状态。
根据蓄电池电源供电方式不同,分集控集电、集控自电2类1)集控“集电”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该类型消防应急灯具及相关附件组成2)集控“自电”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配电箱、该类型消防应急灯具及相关附件组成,系统正常工作状态时,市电通过~配电箱为灯具供电。
火灾时,~控制器接收到联动信号,控制~配电箱和消防应急灯具转入应急状态(但不切断市电)(2)非集中控制系统。
未设~应急照明控制器,~集中电源or~配电箱通过配电回路与其配接的灯具连接,为灯具供配电。
~集中电源or~配电箱分别直接控制其配接灯具的工作状态。
根据蓄电池电源供电方式不同,分非集控集电、非集控自电2类1)非集控“集电”由应急照明集中电源、该类型消防应急灯具及相关附件组成2)非集控“自电”由应急照明配电箱、该类型消防应急灯具及相关附件组成——备注:集中控制→应急照明控制器、集中电源→应急照明集中电源(or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自带电源→应急照明配电箱【002】消防应急“灯具”分类——按“电压等级”分A型(额定电压≤DC36V,一般指智能疏散系统配套)B型(额定电压>DC/AC36V,一般指220V普通)【003】消防应急照明and疏散指示系统“性能要求”(1)系统自检。
“主电”持续工作48h后,每隔30±2d天(每月)自动转入应急状态并持续30~180s,然后自动恢复到主电状态。
“主电”持续工作每隔1年,自动转入应急状态并持续到放电终止,然后自动恢复到主电状态并持续应急t≥30min(3)灯具光源应急点亮/熄灭的响应t(即,应急转换t)1)高危险场所灯具光源应急点亮的响应t应≤0.25s,其它场所应≤5s2)≥2种疏散指示方案的场所标志灯光源点亮/熄灭的响应t应≤5s。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一应急照明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分为以下4种形式:1)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2)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3)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4)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区别方法:有应急照明控制器就是集中控制,有集中电源就是集中电源。
二系统主要组件安装1.标志灯具1)顶部安装,灯具上边与顶棚距离宜大于200mm;吊装时,应采用金属吊杆或吊链。
2)低位安装,应安装在距地(楼)面1m以下的墙上标志表面应与墙平行,突出墙面的部位不应有尖锐角,间距不应大于20m,袋形走道不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m。
3)安装在地面上,标志灯具表面应与地面平行,与地面高差不大于3mm,与地面接触边缘不大于1mm。
4)箭头指示方向应与疏散方向一致。
2.照明灯具1)最好安装在棚顶或距楼地面2m以上的侧墙上。
2)在侧墙顶部安装时,其底部距地面不低于2m;在距地面1m以下侧墙上安装时,应采用嵌入式安装,凸出墙面不应超过20mm,且应保证光线照射在安装灯具的水平线以下;不得安装在地面或1~2m之间侧墙上。
3)吊装时,要采用金属吊杆或吊链。
3.配电箱和分配电装置1)落地安装时,宜高出地面50mm以上。
2)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小于1.0m。
4.应急照明集中电源落地安装时,宜高出地面150mm以上,屏前和屏后的通道应能够满足更换电池的需求。
5.应急照明控制器1)在墙上安装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为1.3~1.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面0.1~0.2m。
2)主电源要有明显标志,并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与其外接备用电源之间应直接连接;接地应牢固,并应有明显标志。
3)应急照明控制器控制线路单独穿管。
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两根;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0mm的余量。
6.疏散指示标志牌疏散走道的疏散指示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米。
v1.0 可编辑可修改消防应急灯接线方式
接线方式
各应急灯具宜设置专用线路,中途不设置开关。
二线制和三线制型应急灯具可统一在专用电源上。
各专用电源的设置应和相应的防火规范结合。
应急电源与灯具分开旋转的,其电气连接应采用耐高温电线,以满足防火要求。
二线制
该接法是专用应急灯具常用接法,适用在应急灯平时不作照明使用或24小时持续照明用(CED标志灯就属于此种类),待断电后,应急灯自动点亮。
如:疏散通道照明灯
三线制
连接法为应急灯常用的接法,可对应急灯具平时照明状态的开或关进行控制,当电网断电时不论开关处于何种状态,应急灯立即点亮应急。
K为平时照明开关。
如: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灯
1。
敏华智能应急照明疏散系统说明书敏华智能应急照明疏散系统是集应急功能照明、安全疏散、消防联动控制、室内报警为一体的综合性消防救援设备,可自动监测和手动控制各区域的应急灯关闭状态,并通过联动设备控制。
一旦发现火灾时,会自动开启应急照明功能进行疏散!消防联动功能:当火灾发生时,消防警报信息通过控制终端发送到各紧急广播中心,提醒居民和人员及时报警并采取灭火等控制措施。
紧急电话声:通过智能紧急电话终端将紧急命令传达给消防值班人员和救援电话等,从而实现与消防报警中心的视频连接。
自动关闭设备:开启应急照明功能后,所有应急灯具均不工作。
即使火灾发生也可让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应急照明疏散系统进行营救!• 1.应急照明疏散系统使用方式采用智能紧急电话终端,工作人员可以远程遥控应急照明疏散系统,及时处置紧急情况。
在火灾发生时,当建筑物内的火灾发生时,该设备将自动开启应急照明功能,人员将通过智能紧急电话终端发送求救信号,疏散人员到安全的地方。
该设备具有报警及火灾语音提示功能,当发现火灾时可发出报警和火灾语音提示。
当建筑物内停电时,只需按下按钮后,智能紧急电话终端即可发出报警信号,联动设备也会自动关闭对应的照明和安全状态。
火灾发生时,只需按下按钮并发出火灾音后等待灭火指令即可。
紧急语音报警时,工作人员会用手机通知工作机构或通知消防中心,方便用户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紧急处理。
应急灯光疏散系统还具有自动调节灯光亮度的功能,当室内照明亮度过高时,所有应急灯具都将自动关闭灯光,以达到防火目的!• 2.应急照明疏散系统的控制及管理方式(1)控制器与消防联动模块、智能紧急电话终端联动,根据控制命令进入应急照明疏散系统工作模式。
(2)软件模式:实现语音对讲和手机控制操作。
(3)通讯模式:控制终端与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牌的通讯,智能紧急电话终端与自动供电电源的信号通信,可实现自动供电和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牌的自组织。
(4)现场控制:可采用手机APP控制,设置报警开关时间间隔、设置应急指示灯闪烁时间等,进行实时监控。
疏散照明中消防应急照明措施作者:李峰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第09期摘要:应急照明是现代建筑物中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特殊情况下起着保护人员生命安全、维持生产和工作稳定的发挥重要作用。
在工程建设中,按每个功能要求不同合理配置应急照明是重要的环节,本文重点讨论消防应急照明。
关键词:应急照明;疏散照明;消防中图分类号:X45 文献标识码:B在我国1993年公布的《应急照明设计指南》中应急照明的定义为在正常照明系统因电源发生故障熄灭的情况下,供人员疏散,保障安全或持续工作的照明,按功能分为疏散照明、安全照明、备用照明三种。
疏散照明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就是指火灾情况下的疏散照明,但作为专业人员不应该有这样的误解,疏散照明又分失去正常照明时的疏散照明和在火灾发生情况下的疏散照明,两者有统一之处,也有不同点。
安全照明是在正常照明发生故障情况下,为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中的人员的安全而设的应急照明,例如医院手术室、煤矿保安用电等。
备用照明则是指重大的生产、经营、比赛、会议等处的照明,在正常情况下发生故障,为保证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比赛、会议正常进行的备用电源。
安全照明和备用照明一般在建筑物用电负荷分类中重点考虑。
在这里就不多探讨。
本文重点谈谈疏散照明中的消防应急照明。
消防应急照明由于目前没有专门的完善的一个规范进行规范,因此比较混乱,各地审核部门的理解和消防部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消防应急照明是指在火灾情况下的疏散照明,包括消防应急照明和消防疏散指示,2005年版的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9.2规定是:1 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应急照明;1.1 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
1.2 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1.3 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和商业营业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是一种辅助人员安全疏散和消防作业的消防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为人员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行动提供必要的照度条件和正确的疏散指示信息。
01、系统分类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根据电源(蓄电池组)和转入应急控制方式的设置不同,可以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分为以下4种形式:①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②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③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④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
1.集中控制型系统是指系统设置应急照明控制器,由应急照明控制器集中控制并显示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及其配接的消防应急灯具工作状态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2.非集中控制型系统是指系统未设置应急照明控制器,由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及其配接消防应急灯具工作状态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说明: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是指由蓄电池储能,为集中电源型消防应急灯具供电的电源装置。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主要由应急照明控制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消防应急标志灯具、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组成。
02、疏散照明设置1.除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外,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照明: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避难层(间)。
2)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2009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3)建筑面积大于1009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动场所。
4)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
5)人员密集的厂房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
2. 疏散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出口的顶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备用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
03、灯光疏散指示标识设置1.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 54m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
2)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 1.0m 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
2019 年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综合能力》精讲课程讲义18第十三章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2010《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GB17945 是产品系列的标准,GB51309 是工程建设系列标准,含设计、施工、验收、维护保养等内容,设计施工主要执行该标准即可。
第一节系统分类与构成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分为以下 4 种形式:(1)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型。
(2)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
(3)集中电源非集中控制型。
(4)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
第二节系统安装与调试一、系统安装( 二)灯具安装( 2 ) 灯具在顶棚、疏散走道或通道的上方安装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1 ) 照明灯可采用嵌顶、吸顶和吊装式安装。
2 ) 标志灯可采用吸顶和吊装式安装。
室内高度大于3.5m 的场所, 特大型、大型、中型标志灯宜采用吊装式安装。
3 ) 灯具采用吊装式安装时, 应采用金属吊杆或吊链, 吊杆或吊链上端应固定在建筑构件上。
( 3 ) 灯具在侧面墙或柱上安装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1 ) 可采用壁挂式或嵌入式安装。
2 ) 安装高度距地面不大于1 m 时, 灯具表面凸出墙面或柱面的部分不应有尖锐角、毛刺等凸出物, 凸出墙面或柱面最大水平距离不应超过20mm。
( 4 ) 非集中控制型系统中, 自带电源型灯具采用插头连接时, 应采取使用专用工具方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
2 . 标志灯的安装( 1 ) 标志灯安装时宜保证标志面与疏散方向垂直。
( 2 ) 出口标志灯。
出口标志灯的安装, 应符合下列要求1 ) 应安装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内侧上方居中的位置。
受安装条件限制标志灯无法安装在门框上方时, 可安装在门的两侧, 但门完全开启时标志灯不应被遮挡。
2 ) 室内高度不大于3.5m 的场所, 标志灯底边离门框距离不应大于200mm ; 室内高度大于3.5m 的场所,特大型、大型、中型标志灯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3m,且不宜大于6 m。
火灾应急照明灯具的控制与接线方式1 引言应急照明是指在正常照明系统因发生故障或必须切断正常电源,不再提供正常照明的情况下,用于确保疏散通道被有效地辨认和使用,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之中的人员的安全以及确保正常活动继续进行的照明。
它包括:疏散照明、安全照明与备用照明。
应急照明的设计有许多种方式,但在具体工程中如何科学、完善地设计好应急照明系统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对于一些没有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而且安装的应急照明灯具不多且较为分散、规模不大的建筑物,设计人员常常采用自带蓄电池的灯具作为应急照明,而这些灯具在火灾时如何实现强制点亮呢?切断主电源,靠自带的蓄电池作为消防电源?这似乎又有悖于规范的要求(消防时要求切断非消防线路)。
本着可靠、规范、灵活、经济实用的原则,笔者对火灾应急照明灯具的控制及接线做些尝试,以达到不同场所对应急照明灯具的控制要求(应急灯具自带蓄电池只在消防线路断电时投入运行)。
2 应急照明的控制原理消防应急灯具连接的主电供电方式与控制方式应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使所有消防应急灯具全部切换到应急工作状态。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016-98)第6.3.1.8条规定:“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能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警报装置及火灾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常常采用正常照明的一部分兼疏散照明用,其分散的就地灯具开关状态是处在不确定的状况下,事故停电时处于常亮状态的疏散指示灯和点亮状态的应急照明灯不存在自动点亮的问题,而处于熄灭状态的疏散标志灯和应急照明,就必须使其强制点亮。
图1 应急照明控制原理图Fig.1 control principle of emergency lighting尽管应急照明的控制有多种方式,但其原理是相同的,如图1所示,当手动时,按下开灯按钮S1,接触器线圈KM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接触器完成自锁,灯具点亮;自动时,火灾自动报警联动触头K接到来自火灾探测器的信号后闭合使得接触器线圈KM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接触器完成自锁,灯具点亮。
疏散照明的几种控制方式疏散照明是指在灾害发生或警报响起时,以提高安全性能和皆安全性而设置的照明设备。
疏散照明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和安全性要求,结合灯源和控制系统,可以使空间得到有效的照明和逃生。
这个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控制方式。
一种是按钮控制方式。
在这种控制方式下,疏散照明系统可以通过拨动开关或按下特定按钮来控制照明系统。
这种控制方式有利于根据不同的疏散状态快速控制照明设备,方便及时疏散照明的运行。
另一种是自动控制方式。
在自动控制方式下,疏散照明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火灾、警报等状态,自动控制照明系统的开关,无需人为干预。
这种控制方式不仅克服了按钮控制形式的手动操作性弱等缺点,而且可以更好地确保疏散安全性。
再一种是混合控制方式。
在混合控制方式下,疏散照明系统综合采用按钮式和自动控制方式,使照明系统具有快速控制和自动控制的双重功能,在快速控制和自动控制方面双重保证疏散安全性。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是分布式控制方式,也叫分布式智能控制方式。
它的控制思路是将照明设备分成多个分布区域,每个分布区域可以按独立的方式控制疏散照明,这种控制方式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并且可以有效地保证安全性。
总之,疏散照明的控制有多种方式,如按钮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方式、混合控制方式和分布式控制方式。
不同的控制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从而保证疏散照明的安全可靠性。
疏散照明的几种控制方式
吴斌/孟焕平(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湖南长沙410011)
摘要根据各类建筑的设计特点以及相关规范标准,对疏散照明设计的各种做法做了进一步探讨和总结。
并结合具体问题对疏散照明的供电、灯具控制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疏散照明控制方式节能
1 概述
应急照明,是指在非正常状况下才使用的照明设施,包括: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安全照明。
对于不同类形的应急照明的供电时间、转换时间及照度要求,规范中都有明确规定。
疏散照明作为应急照明中的一种类型,是指“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需确保人员安全疏散的出口和通道的照度而设置的照明”。
国家标准中有多本规范谈到了应急照明的设置方式及控制要求,其中主要有:
A、《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都提到了应急照明设置的部位、持续时间以及对灯具的要求,但并未对应急照明的控制提出要求。
B、《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第3.2.5条:“应急照明应选用能快速点燃的光源”;
第7.2.2条:应急照明的电源,应根据应急照明类别、场所使用要求和该建筑电源条件,采用下列方式之一:
1 接自电力网有效地独立于正常照明电源的线路;
2 蓄电池组,包括灯内自带蓄电池、集中设置或分区集中设置的蓄电池装置;
3 应急发电机组;
4 以上任意两种方式的组合。
C、《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13.8节都是关于应急照明的内容,其中13.4.8条:“疏散照明宜在消防室或值班室集中手动、自动控制”。
D、《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第6.3.1.8条:“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能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警报装置及火灾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
除此之外,对于住宅这种特定类型的建筑,还有《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和《住宅建筑规范》 GB 50386—2005这两本规范,其中《住宅建筑规范》是全本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遵守。
这两本规范中与照明设计有关的主要是三条条文及相关条文解释。
A、《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6.5.3 条规定“住宅的公共部位应设人工照明,除高层住宅的电梯厅和应急照明外,均应采用节能自熄开关。
”
B、《住宅建筑规范》GB 50386—2005第8.5.3条规定“当应急照明在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时,必须采取应急时自动点亮的措施。
”其条文解释:“出于节能的需要,应急照明可以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但必须采取措施,使应急照明在应急状态下可以自动点亮,保证应急照明的使用功能。
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第6.5.3条规定:‘住宅的公共部位应设人工照明,除高层住宅的电梯厅和应急照明外,均应采用节能自熄开关。
’本条从节能角度对此进行了修改。
”
C、《住宅建筑规范》GB 50386—2005第10.1.4条“住宅公共部位的照明应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节能控制措施。
”
根据以上三条条文及相关条文解释可以看出,国家对于住宅建筑的照明设计有着两点要求:第一是严格要求采取节能措施,第二是应急照明在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时必须可以自动点亮。
2 设计思路
疏散照明,目前在设计单位中存在两类做法:一类是普通照明与疏散照明合用灯具;另一类是设置专用的疏散照明灯具,不与普通照明合用。
其中每一类里面又有不同的控制方式,详见下表:
表1 疏散照明控制方式列表
3 方案分析
上一章中提出的4种应急照明控制方案,其具体接线原理详图1~图4。
为方便描述作如下假设:方案1~4中的应急光源均考虑自带蓄电池(方案1、2中应急灯如果不自带蓄电池对接线方式影响不大,仅仅影响方案2的控制方式)。
图1 (图中未标出PE线)
图2 (图中未标出PE线)
图3 (图中未标出PE线)
图4 (图中未标出PE线)
下面根据接线图逐一分析四种方式的优缺点。
3.1 方案1
从图中可以看出,方案1可以实现自动点亮。
当灯具自带蓄电池时,除了可以通过控制线路自动点亮灯具,还可以实现停电时自动点亮灯具。
但此方案需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带强起端子延时开关”造价较贵,如用于住宅等项目时,大部分的开发商不愿意接受;而如果在住宅项目上采用双控开关又不符合节能要求。
且大部分住宅项目在公共场所的灯具选择上一般会考虑设置灯具自带蓄电池,故灯具的造价加上“带强起端子延时开关”的造价会大大超出开发商的承受能力。
2)普通照明与疏散照明合用一套灯具,灯具必须符合消防灯具的要求,造价比一般的普通灯具会增加,但相比较分别设置普通照明、疏散照明两套灯具的造价应该会下降。
3)当灯具光源采用节能灯管,而跷板开关采用延时开关时,光源的故障率会增加,且此灯具只有一个光源,作为疏散照明使用,可靠性会降低。
3.2 方案2
从图中可以看出,方案2也可以实现自动点亮。
因为假设的前提是应急光源自带蓄电池,所以必须通过切断KM来让疏散灯自动点亮,而这种做法实际上让灯具失去了外电源。
笔者认为,在大型公建项目中,由于人员密集,疏散时间可能较长,通过切除外电源让灯具自动点亮的做法并不可取,应该首先利用外电源,当外电源失去时,再利用灯具自身的蓄电池来保证供电,以此来尽量延长灯具的点亮时间。
而对于住宅及一些简单的小型建筑,由于疏散人员并不多,采取直接切除外电源来点亮疏散照明的做法是可以接受的,这样控制原理会比较简单,对于住宅、小型建筑这样的项目来说,维护工作量也会降低一些。
此方案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注意:普通照明与疏散照明合用一套灯具,灯具必须符合消防灯具的要求,造价比一般的普通灯具会增加,且目前市场上这种采用双光源又符合消防灯具要求的灯具很少,没有大批量的推广。
3.3 方案3
从图中可以看出,方案3可以实现自动点亮,方案3与方案2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把双光源灯具拆分为两套独立的灯具,其它都是一样,故方案2存在的问题在本方案中也会存在。
而目前设计单位里方案3的代表性做法就是疏散照明灯具采用自带蓄电池的双头灯,控制方式是停电自动点亮。
方案3与方案2相比存在以下的优点:普通照明与疏散照明分开设置灯具,只要保证疏散照明灯具符合消防灯具的要求,而普通照明灯具的选择范围会大很多。
此方案对于直接切除外电源做法的评价与方案2相同,不再赘述。
3.4 方案4
从图中可以看出,方案4可以实现自动点亮,灯具采用自带蓄电池时,除了可以通过控制线路自动点亮灯具,还可以实现停电时自动点亮灯具。
此方案与方案3的区别就在于采用了带控制线的三线制自带蓄电池的专用疏散灯具。
方案4的优缺点是:
一、疏散灯具自带蓄电池,且可以通过控制线强制点亮,在有外电源时利用外电源供电,在失去外电源时通过自身的蓄电池供电,供电可靠性很高。
二、普通照明与疏散照明分开设置灯具,只需要保证疏散照明灯具符合消防灯具的要求,而普
通照明灯具的选择范围会大很多。
三、延时开关选用普通的型号,造价会相比“带强起端子延时开关”下降很多。
4 结论
以上四种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但方案2所采用的双光源应急灯具目前在市场上还难以找到合适的产品,方案4所采用的三线制消防应急灯具在市场上普及率也还不高。
目前市场上能够满足《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2000要求的疏散照明灯具大多还是那种不需要设置控制线的自带蓄电池灯具,这种灯具只能够满足停电自动点亮的要求。
由此可见,方案2由于受到产品选择的限制,目前还难以推广。
而在方案1、3、4中,笔者认为,方案1、4控制方式比较复杂,但通过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做到充分利用外部电源,延长灯具点亮时间,比较适合在大型公建项目中采用。
而方案3由于控制简单(在灯具自带蓄电池时仅需切除外部电源即可点亮),比较适合在住宅项目、小型建筑中采用。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6]《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
[7]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86—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