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结构之美擎起建筑之美——记建筑结构设计大师傅学怡
- 格式:pdf
- 大小:978.14 KB
- 文档页数:5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分析发布时间:2022-05-13T03:33:08.262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2月3期作者:王延丽[导读]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建筑设计在优化传统结构布局的同时,对景观搭配技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基于传统园林设计理念的景观组合形态丰富了现代建筑设计效果,通过融入传统园林景观设计思想,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体验。
王延丽杭州钱江陵园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9摘要: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建筑设计在优化传统结构布局的同时,对景观搭配技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基于传统园林设计理念的景观组合形态丰富了现代建筑设计效果,通过融入传统园林景观设计思想,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体验。
然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搭配技巧应参考其结构布局的特殊性,不同结构布局下的景观设计搭配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从视觉艺术空间构建的角度出发,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搭配技巧将能够营造更加多元化的环境艺术氛围。
关键词: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分析引言优美的城市园林景观和良好的城市环境是吸引投资、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
城市园林景观与城市中每一位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惠及全社会。
合理的园林景观设计有助于提升城市经济和社会系统的活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园林景观的地位和社会需求不断提高,这也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我国建筑逐渐增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们的生活环境却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因此,为了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应将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合理融合,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只是尚未提出相关概念。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可以追溯到殷、周朴索的囿,秦朝的建筑宫苑和“一池三水”,再到西汉的三水建筑园,南北朝自然山水园,唐朝的太液池,元明清的西苑三海、故宫御花园、圆明园等,这些著名的历史建筑都是建设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的重要代表[3]。
|结构成就建筑之美/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Build Beauty消隐的建构——喜岳云庐酒店瑜伽亭及泳池Disappearing Tectonics:Pavilion for Yoga and Pool in XY Yunlu Hotel刘宇扬'张准2LIU Yuyang,ZHANG Zhun1刘宇扬建筑事务所2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中图分类号:TU247.4文献标识码:A 摘耍喜岳云庐酒店瑜伽亭及泳池项目是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对项目价值的共同挖掘-通过对地形学的思考,用设计回应最根本的场地关系通过处理空间与地形的关系解决瑜伽亭和泳池的落位,进一步从结构控制与氛围营造上剖析瑜伽亭设计.探讨人与自然并存的对话,关键词箱梁结构;地形建筑学;景观建筑学;乡村建设;文化旅游AbstractThe project of Pavilion tor Yoga and Pool in XY Yunlu Hotel Project of isa joint excavation of project value by architects and structural engineers.Through topographic thinking,design responds to the most fundamentalsite relationship.By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ce andterrain,the position of Yoga Pavilion and swimming pool is solved,andthe design of Yoga Pavilion is further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structure control and atmosphere creation,and the dialogue between manand nature is explored.Keywordsbox girder structure;topography architecture;landscape architecture;rural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tourism1介入场地与空间要素这是一次关乎环境、身体与心灵的建构体验。
第十八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会议论文2004年深圳红树西岸简体一剪力墙一板柱高层结构设计孟美莉傅学怡乔娜(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潦堋518060)(深圳百仕选实业有限公司深圳518050)摘要:本文介绍了深圳红树西岸采用的新型简体一剪力墙一板柱高层结构抗震设计措施与计算方法.并进一步介绍了有限元补充分析扳柱体系的棱板受力变形及楼盖协同整体结构工作的配筋构造方法。
关键词:简体一剪力墙一板柱。
等代粱。
有限元1建筑概况深圳红树西岸住宅区位于华侨城填海区西南端,地块南临深圳湾,与香港元郎隔海相望,北临世界之窗,西倒紧靠沙河高尔夫球场,东倒为规划中的社区公园,场地地理位置优越,景观资源丰富。
建筑物由三幢折扳式住宅楼构成,均坐落在一个层高4.8m的大平台上,平台下的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布置成小医的停车库、会所超市和设备用房。
整个住宅区建筑面积35万m2.主体建筑为18—33层.地上高度55.6m--99m.三幢住宅楼首层结构转换架空6.2m.使得最低一层住户均有海景。
每幢扳式住宅楼还通过下开洞、上开洞及局部的切块跌落形成进一步的景观层次。
每幢住宅楼折线长度200m左右,由九至十个住宅单元拼接而成,住户的厅、房均采用全落地直升至板底带彩玻璃门窗。
给住户提供更宽阔的视野空间,提高了作为高尚住宅的居住品质,详见圈1。
豳1建筑立面效果图基于本工程的建筑特色,每个住宅单元内由楼电梯阀及设备用房形成一个核心筒,利用单元之间建筑分隔墙布置横向剪力墙及小开间框架柱,整个结构楼面采用平板.楼层结台建筑功能要求框架柱周边板厚加厚,构成延性、抗冲切性能较好、具有一定刚度的框架宽扁暗粱,顶层周边结台女儿墙设上反框架粱,形成了核心筒.势力墙.扳拄结构体系,这,盂美莉.女.】9703出2E.丁学学士.'E程师-68第十八届全圆岛层建筑结构学木会议论文2004年种结构体系系在美国旧金山、迈阿密等地薪~代类似住宅结构体系基础发展而成。
2整体结构计算模型及计算结果由于本工程高低锴落,下部开洞,是一大底盘、转换、连体、切块复杂离层建筑结构。
美学建筑的岁月记忆作者:仲向平来源:《文化交流》2014年第01期岁月如歌,春华秋实;建筑艺术,薪火相传。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顾问、总建筑师唐葆亨先生,六十余年如一日,身体力行,孜孜以求,积极探索东方“美学建筑”的形与神,精心设计出既汲取世界建筑精华、又坚持中国特色的一个又一个“美学建筑”。
沐浴师泽国立艺专(中国美院前身)是名师荟萃的艺术圣地。
校长先后由林风眠、汪日章、潘天寿、刘开渠等担任。
唐葆亨也许是唯一一个正式考入“国立艺专”,并读完全部学制课程的建筑学专业学生。
艺专的美术基础课是素描,幸运的是当时的素描课老师正是赵无极。
赵先生后来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
在学校,唐葆亨还有幸能够观看林风眠、潘天寿等大师作画、题字,浸润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之中。
吴景祥先生是建筑学主课教师,他教授了几乎全部专业课程,对专业影响极大。
吴景祥是中国第一代留学归国的著名建筑师、德高望重的建筑教育家。
让唐葆亨记忆犹新的是1949年,庞薰琹、雷圭元、顾恒三位老师指导同学们设计了当时杭州市最大的一项民用建筑工程项目——杭州人民大会堂。
大会堂正立面有毛泽东主席浮雕,是雕塑系曾留学于巴黎的程曼叔教授的作品。
建成后的人民大会堂是当时杭州城里最引人注目的新建筑,它使用了整整半个多世纪,见证了浙江省的许多重大事件和社会发展。
才情初展唐葆亨毕业以后对母校仍然充满感激之情,一直与母校保持着密切联系与合作。
1953年,他受委托设计浙江海门的“解放一江山岛战斗纪念塔”,首先就想到了与母校雕塑系王大进老师合作,并和当时雕塑系全体学生一起创作设计,将建筑与雕塑这两类造型艺术有机结合起来。
直到今天,这座纪念塔依然耸立在绿树丛中,张爱萍将军的题字依然闪闪发光。
上世纪50年代初,风景旅游城市杭州提出建设“东方日内瓦”的设想,疗养院建筑便应运而生,唐葆亨和他的团队也受命参与了一些疗养院的建筑设计。
1954年,位于三台山的浙江省总工会工人疗养院开建。
唐葆亨秉承“美学建筑”的理念,运用山水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配合的原则,为工人疗养院设计了一主两副三幢主体建筑。
超高、超长建筑结构设计若干关键技术(傅学怡)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傅学怡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最近我们做的项目中我觉得一些比较关键的技术,主要讲三个内容:一是新高规即将颁布了,其中有一条,在做动力弹塑性分析前,必须要做施工全过程模拟,带着这样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重力荷载的工况和状态,进入弹塑性分析。
我在这里讲一下施工全过程模拟与施工控制,以中钢国际广场为例。
二是重力荷载下长期变形以及长期变形的控制,以平安国际金融中心为例。
三是超长结构的温度收缩效应分析与控制,以已竣工的深圳北站为例。
案例:中钢国际广场中钢国际广场将近40万平米,主楼84层,358米,主要特点是在下部1/2高度以下采用六边形编制的窗洞构成外网筒结构,建筑师不允许里面再加柱子,针对六边形外网筒结构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下面我把结构构成的情况跟大家说一下。
我们有内筒,底下的厚度是1.15米,到了上面变成500,现在做住宅,只要有楼梯、有电梯都是混凝土墙去封,但是超高层这么去封是不合理的,因为自重就很大了,所以我们把墙相对的集中、对称,同时受力、延性、承载力等方面都会有所改善。
内筒的构成跟国贸三期一样,采用内层钢板,但内层钢板在设计上已经有预留在钢板两翼的混凝土连接的预留孔,预留孔里要放构造、穿芯钢筋,同时钢板上要布置栓钉,栓钉按照钢板剪力墙的主应力,在主应力方向多配,应力小的部位少配。
整个结构的构成,上部是矩形钢管的菱形网格,中部是一个过渡,下部是六边形,上部菱形是酒店,每个房间的窗户正好在中间,窗户上没有构件,下部是六边形网格。
楼面环梁有两种类型,主要是根据建筑的需要,类型1要往里退,玻璃窗才能装。
我们在六边形网筒上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角部斜柱,正六边形应该都是120度,这里把它放大到130多度,它跟直线的夹角改为18度,可以节省钢材,改善受力,这些都经过详细论证。
第二件事是把非楼面横梁做了刚度的优化,国外没有已建工程,但有这方面的方案,六边形是六条边相等的,我们做的是不等的,这里包括两个不等,一是夹角到角部扶正,二是在六边形横梁上刚度适当弱化,六边形横梁相当于剪力墙的连梁,主要是传递水平力,不传递竖向力,因此给它适当地弱化,有利于提高整体结构的延性,同时不改变结构的受力性能。
与大师面对面,与巅峰零距离
——傅学怡大师讲座为不断强化提升技术创新意识,引发结构设计人员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深入思考。
我院特别邀请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傅学怡先生,于9月23日上午9:00在我院七楼大会议室,举行了题为“大型复杂建筑结构设计创新与实践”的精彩讲座。
本院全体结构设计人员百余人,在兰设计院、高校代表近百人聆听了讲座。
傅学怡先生现任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员、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工程师,国务院津贴专家,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分会理事,全国建筑结构超限抗震审查委员会委员,《建筑结构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空间结构》杂志编委,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傅学怡大师为我院全体结构设计人员介绍了北京奥运国家游泳
中心、卡达尔外交部大厦、济南奥体中心、深圳万科总部大楼、天津中钢国际广场、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等六个工程实例,,内容详尽、丰富,讲课结束时还特意留出部分时间,回答了我院结构设计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使广大结构设计人员获益匪浅。
本次讲座历经3个小时,受到了结构设计人员的广泛好评。
本次讲座在给全体结构设计人员带来大型复杂建筑结构设计经验分享的同时,更为大家如何形成设计创新理念指引了方向;在引导结构设计人员对结构设计进行深入思考的同时,更有效地帮助结构设计人员树立结构设计的兴趣。
浙江建筑,第38卷,第1期,2021年2月ZhejiangConstruction,Vol.38,No.1,Feb.2021收稿日期:2020-06-30作者简介:伊新富(1974—),男,浙江金华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
《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之设计篇DesignSectionof《TechnicalStandardforBuildingEngineeringAgainstUplift》伊新富YIXinfu(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30)摘 要:对《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476—2019)》的重要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与设计密切相关的抗浮设防水位进行了整理,还对与设计密切相关的改动进行了介绍。
这对于抗浮标准在设计中的正确理解和使用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抗浮;基本概念;设防水位;重要改动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21)01-0022-031 概 述《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476—2019)》(下文简称《抗浮标准》)已经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抗浮标准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抗浮的技术标准,适用于一般地质条件下的新建、在建工程和因抗浮能力不足而需要进行抗浮治理的既有工程。
对特殊性岩土层,如新近填土、膨胀土、湿陷性土等,应根据专项研究或结合当地工程实践经验参照使用。
按抗浮标准抗浮治理的建筑工程,其基准抗浮设防目标为:当遭受低于场地抗浮设防水位的浮力作用时,工程结构不受损害,不需修复即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场地抗浮设防水位水平的浮力作用时,结构构件可能发生损害,经一般性修缮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场地抗浮设防水位水平的罕遇浮力作用时,不产生危及结构正常使用功能的过大变形或破坏;对使用功能需求或有特定要求的既有建筑,经过抗浮治理后,能够满足预期的抗浮稳定性要求。
2 重要的基本概念2.1 建筑工程“建筑”不仅指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筑工程”,也包含着其他领域如市政工程、水电、港口、轨道交通、公路等涉及抗浮问题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介绍一个,这几年,我们在高层、超高层建筑设计当中,总结发现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我们高层、超高层在重力荷载的作用下,竖向构件的概念水平有可能会不同,也就是说在重力荷载作用下竖向变形会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变形,相连的水平构件就会参与,并且协调。
从而使结构产生较大的附加内力,这个附加的内力是结构的抗力,抗震、抗风。
目前在我们的软件里面,我们大部分要求大家做施工模拟,施工模拟实际上是比较好反应在结构自重作用下面,结构生成过程中的变形、内力和协调,不过呢它只是一种计算的方法,和比较好的反应静力荷载生成过程中的变形和内力,但它是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竖向构件变形差异产生的附加内力,那么存在的问题,只通过刚接来反应,因此,从它结构生成的第一天开始,一直到最后,只通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竖向构件的截面调整和布置有的时候比较盲目,也比较难以要是找到比较好的补救。
我们首先,1、根据建筑的功能的要求初步确定结构的布置以及竖向构件的截面,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采用的办法,把所有的水平构件在这基础上铰接,铰接就是意味着不参与竖向构件的差异变形和协调,那么一次加载所有的重力荷载,然后查看各层各个竖向构件具体的竖向变形,在此基础上调整竖向构件的截面或者结构布置,来减小竖向构件的差异变形使得整个结构处于比较好的工作状态,但是不可能完全消除,在此基础上,然后不水平构件刚接,进行后续的重力荷载、抗震、抗风设计。
2、那么它的经济技术效果,可以主动减少和消除重力荷载作用下竖向构件的差异变形,及其产生的附加结构内力,从而实现重力荷载下结构竖向构件的传力直接;第二个好处,利于建筑罗列的平整,避免建筑物的倾斜。
我们在05年做的***塔,发现重力荷载下,压缩变形不均匀,考虑到徐变的因素,会影响到整个楼的倾斜。
最近我们在韩国*山也发现这个问题。
3,如果能够达到绝对调平,那么,严格意义上来说,重力荷载作用下的施工模拟是不需要做的了,我们之所以要做施工模拟,原因就在于竖向构件的竖向变形在重力荷载下在结构自重下不均匀。
超高、超长建筑结构设计若干关键技术(傅学怡)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傅学怡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最近我们做的项目中我觉得一些比较关键的技术,主要讲三个内容:一是新高规即将颁布了,其中有一条,在做动力弹塑性分析前,必须要做施工全过程模拟,带着这样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重力荷载的工况和状态,进入弹塑性分析。
我在这里讲一下施工全过程模拟与施工控制,以中钢国际广场为例。
二是重力荷载下长期变形以及长期变形的控制,以平安国际金融中心为例。
三是超长结构的温度收缩效应分析与控制,以已竣工的深圳北站为例。
案例:中钢国际广场中钢国际广场将近40万平米,主楼84层,358米,主要特点是在下部1/2高度以下采用六边形编制的窗洞构成外网筒结构,建筑师不允许里面再加柱子,针对六边形外网筒结构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下面我把结构构成的情况跟大家说一下。
我们有内筒,底下的厚度是1.15米,到了上面变成500,现在做住宅,只要有楼梯、有电梯都是混凝土墙去封,但是超高层这么去封是不合理的,因为自重就很大了,所以我们把墙相对的集中、对称,同时受力、延性、承载力等方面都会有所改善。
内筒的构成跟国贸三期一样,采用内层钢板,但内层钢板在设计上已经有预留在钢板两翼的混凝土连接的预留孔,预留孔里要放构造、穿芯钢筋,同时钢板上要布置栓钉,栓钉按照钢板剪力墙的主应力,在主应力方向多配,应力小的部位少配。
整个结构的构成,上部是矩形钢管的菱形网格,中部是一个过渡,下部是六边形,上部菱形是酒店,每个房间的窗户正好在中间,窗户上没有构件,下部是六边形网格。
楼面环梁有两种类型,主要是根据建筑的需要,类型1要往里退,玻璃窗才能装。
我们在六边形网筒上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角部斜柱,正六边形应该都是120度,这里把它放大到130多度,它跟直线的夹角改为18度,可以节省钢材,改善受力,这些都经过详细论证。
第二件事是把非楼面横梁做了刚度的优化,国外没有已建工程,但有这方面的方案,六边形是六条边相等的,我们做的是不等的,这里包括两个不等,一是夹角到角部扶正,二是在六边形横梁上刚度适当弱化,六边形横梁相当于剪力墙的连梁,主要是传递水平力,不传递竖向力,因此给它适当地弱化,有利于提高整体结构的延性,同时不改变结构的受力性能。
乐清体育中心一场两馆索桁式体系结构设计简介傅学怡,李志强,张志宏,余卫江,郭佳民,(悉地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200433)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乐清体育中心大跨度屋盖的结构设计情况。
该项目一场两馆均采用索桁式体系,体育场屋盖为典型的柔性结构,体育馆、游泳馆则为杂交空间结构。
基于广义逆、动力松弛法采用迭代算法进行一场两馆索杆部分的形态分析,同步获得索杆形状与预内力分布。
体育馆、游泳馆可视为用单层曲面网格结构替换上弦索的空间索桁体系,对该网格结构进行找形分析以改善稳定性。
由于结构的强几何非线性,对所有荷载组合进行非线性计算,通过ANSYS二次开发进行杆件设计,一场两馆各工况下的性能及杆件截面均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索桁式体系,柔性结构,杂交空间结构,形态分析,几何非线性1工程概况1乐清体育中心项目地点位于浙江省乐清市中心区,建筑场地位于体育场路以西、旭阳路以北、东银路以东、晨曦路以南所围成区域,南北长约604m,东西宽约418m,占地约为23.88公顷。
乐清体育中心由原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现CCDI悉地国际中标设计,主要由1.5万座体育场、1363座游泳馆和6000座体育馆三个单体及相关附属建筑组成。
其中:体育场建筑南北长约为229米,东西宽约为211米,柱顶标高为42米;体育馆呈椭圆型,南北长约为148米,东西宽约为128米,屋面最高标高约为28米,覆盖刚性屋面;游泳馆亦呈椭圆型,南北长约为132米,东西宽约为108米,屋面最高标高约为27米,同样覆盖刚性屋面。
一场两馆三个单体总建筑面积约为60792㎡,其中体育场建筑面积为2.06万㎡,体育馆为21796㎡,游泳馆为18165㎡,建成后的一场两馆航拍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乐清体育中心一场两馆航拍图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NO: 13ZR1430500);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重点)(NO:14ZZ129)作者简介:李志强(1984-),男,博士,工程师2建筑方案建筑设计以“山水•乐清”的地域特点为切入点,结合当地雁荡山、乐清湾等独特的人文与自然意境,以山水、动静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第一部份结构概念(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清华大学三巨头编著(2)《现代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赵西安编著(3)《有效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二版)傅学怡本书共830页,内容十分丰硕。
若是你是一个高层结构设计新手,建议能够研读本书第1章至第9章;若是你是一个高层结构设计内行,能够研读本书第10章、14章至第22章,定会有很多收成。
(4)《建筑结构设计有效指南》张元坤李盛勇著若是你是一个方才走上结构设计职位的年轻工程师,若是你的头脑里面只有大学学的一根梁、一根柱、一块板,而缺乏一个对结构的整体概念和熟悉,那么本书必然帮忙解答心中的那些困惑。
这本书确实是从未正式出版的一本结构秘籍,仅在国内少数几家大型甲级设计院内传阅的一本内部资料。
它确实是由原广东省建筑设计院的两位资深老总张元坤和李盛勇聚集几十年的工程设计体会而成,容柏生院士亲自撰写前言,傅学怡先辈作序的《建筑结构设计有效指南》。
傅总在序中如此评判这本书:《建筑结构设计有效指南》一书,系著者大量建筑结构设计成功实践体会的总结和升华。
它思路清楚、内容普遍、体会实在、图文并茂,对结构工程师如何“多快好省”地从事好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有效参考价值。
(5)《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郁彦著本书是郁总几十年工程设计体会和研究的总结,其中很多观点是崭新的、开拓性的、独创性的。
本书1999年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由于该书小而薄,因此一直很少有人研读此书,但它确实是一本秘籍,十分值得有必然结构设计体会的工程师研读。
本书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徐培福院长亲自作序,这足以说明此书的分量。
第二部份 PKPM参考书前言:在开始这篇文章之前,先说明:在下只是一个菜鸟,因此以下所表达的观点,极可能只是有待商议乃至可能错误的。
加上以下我所推荐的书,我阅读的深度各有不同(由于个人的实践体会及客观情形,有些书我是反复看过两三次的,也有的书是略读或是挑读的,故而若是我的评判失真,请认真甄别)。
大师丨傅学怡:付之以心缔造高度
1945年傅学怡出生于苏州。
这块美丽的土地也为祖国哺育了大批的人才,不失为地利。
而1945年对我国也是天时,保卫祖国的抗战取得了胜利。
傅学怡的父亲也在那一年被邀回其母校东吴大学(上海法学院)任教。
说起父亲,儿子傅学怡的尊敬之情溢于言表,这位我国第一本辞海逻辑学、第一本百科全书逻辑学的主编,给少年时代的傅学怡带来了莫大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当时有一轶事,中学时代的傅学怡成绩名列前茅,曾在上海数学竞赛中获得奖项,受到了我国著名数字家苏步青的接见。
1962年,在那高考录取率仅为18%的年代,傅学怡考上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1968年,毕业后傅学怡被分配到煤炭部本溪矿务局任技术员。
文革结束后被调回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正式踏入了建筑结构设计行业。
从普通的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每一个项目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思考。
由傅学怡设计的苏纶纺织厂主车间工程,从柱子到桁架都采用了预制构件,当时,在全国如此大范围地采用预制构件进行建造的项目还非常少见。
由他主持设计的苏州雅都大酒店为30层筒体框架结构,被当作设计实例收录在《建筑结构设计资料集》中。
在苏州市设计院,傅学怡的设计被称为免检产品,意味着计算书、设计图凡是经过他的手,准确到可以不用校对。
1982年,他被破格提升为副。
今日,我们的结构——访设计大师傅学怡《建筑结构》:最近在《CCDI 大型公共建筑结构设计精选》中看到了您写的开篇——“今日,我们的结构”,您提出“我们不是纯粹地为建筑师们提供配合服务,而是把结构设计理解为一种特定的技术产品”,这其实是给了结构设计一个定位,那么您具体是如何看待这一点的?傅学怡:其实任何一个建筑作品都是建筑师和结构师共同创造的,但通常大家都认为结构师是从属于建筑师的,只是起配合作用,但事实上是,好的结构师完全可以通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宽阔的眼界,帮助建筑师提升创意,让建筑在满足安全合理的前提下实现完美的造型。
从这一点讲,结构师是可以占据主导地位的,而不是建筑师画龙我就做条龙,画马我就做匹马,至于这个龙和马到底长什么样、是不是长得合理、是不是长得好,则完全不知道。
但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你要把自己的内功修炼到足够的程度,这就需要结构师长期不断地进行专业的学习和思考,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
《建筑结构》:作为一个有着众多成功实践经验的资身结构师,您认为对于结构师,执业素质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傅学怡:对于结构师来说重要的东西很多,但最重要的莫过于结构形式的创新,只有这样你才能跟得上行业的进步,跟得上建筑师不断升级的创意。
以我们做过的几个项目为例吧,我们最早拿过国际混凝土协会大奖的项目——福建兴业银行,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个项目并不大,就是5万m 2、100m 高的一个办公楼,很普通。
但是我们给它注入了创新的元素,提出了搭接柱转换。
当柱子错位要实现转换的时候,我们不是采用一水立方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卡塔尔多哈外交部大楼深圳福建兴业银行大厦3层(搭接块所在楼层)内景根大的转换梁,用梁的弯剪来托柱转换,而是采用在两根柱子之间像钢筋搭接的理念,做一个搭接块。
上下的梁、楼面梁保留,只需要适当增强,利用楼盖的拉压刚度和拉压承载力实现转换。
这就是对转换结构的一种创新的做法,它带来的好处首先是安全,我们有一整套的设计方法,并通过试验证明了它的安全性;第二,抗震效果很好,因为没有转换大梁,就不会由于转换大梁刚度很大带来结构刚度突变,因为与转换大梁相连的框支柱在地震作用下包括在重力作用下受力是不利的;第三,从建筑功能方面来说,以往转换层就是一个结构层,但现在因为还是普通梁,那么就把一个本来不能作为建筑使用的一傅学怡,悉地国际(CCDI )董事、总工程师,国家勘察设计大师。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的实践应用成功案例分享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分享一些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在实践中的成功应用案例,展示其对于具体建筑项目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一、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自支式钢结构建筑,该项目采用了强大的风洞试验和结构分析方法,成功解决了超高层建筑面临的巨大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挑战。
建筑师在设计中充分运用了承重墙和钢结构的结合,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分析来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刚性。
二、汉堡音乐厅汉堡音乐厅是一座充满艺术感的建筑物,其钢结构设计充分考虑了建筑负荷、振动和声学效果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先进的三维结构分析和模拟软件,设计团队能够预测建筑物在不同负荷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从而优化结构设计,确保建筑物的美观性和稳定性。
三、京都国际会议中心京都国际会议中心是一座复杂的多层建筑,其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大跨度空间的承重问题以及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
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模拟技术,结构设计师能够合理选择材料和构造形式,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冲击。
四、北京大兴机场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国际机场,北京大兴机场的结构设计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该项目中,设计团队运用了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通过三维建模和结构分析,能够更好地模拟建筑物在不同负荷和气候条件下的表现,预测风荷载、地震荷载和温度变形等因素对结构的影响,确保建筑物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总结这些成功的建筑结构设计案例充分展示了在实践中运用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合理的分析、计算和模拟,结构设计师能够预测建筑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优化结构设计,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从而实现建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建筑结构设计将会更加精确和可靠,为人们创造更安全、美观和舒适的建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