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给排水施工图说明
- 格式:docx
- 大小:13.61 KB
- 文档页数:4
市政给排水管网工程制图标准图说明书(2012版天津)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天津院2012.12市政给排水管网工程制图标准图说明书(2012版天津)审核人项目负责人主要参加人员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天津院2012.12目录1 总则 (1)1.1 目的和依据 (1)1.2 适用范围 (1)2 一般规定 (2)2.1 图幅 (2)2.2 比例 (2)2.3 图线 (2)2.4 文字与字体 (3)2.5 管径标注 (4)3 给水、再生水管道工程 (5)3.1 标注内容-(预)工可阶段 (5)3.2 标注内容-初步设计阶段 (5)3.3 标注内容-施工图阶段 (5)4 排水管道工程 (7)4.1 标注内容-(预)工可阶段 (7)4.2 标注内容-初步设计阶段 (7)4.3 标注内容-施工图阶段 (8)4.4 其它 (8)5 管线综合工程 (10)5.1 标注内容-(预)工可阶段(方案阶段参照) (10)5.2 标注内容-初步设计及施工图阶段 (10)6.1 给水、再生水管道图例 (11)6.2 排水管道图例 (11)6.3 管线综合图例 (13)7 附录 (14)7.1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和代号 (14)1 总则1.1 目的和依据1.1.1 为了统一我院给排水专业CAD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归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为了方便新员工对本院出图规范的熟悉,特制定本标准。
1.1.2 本标准依据国家、天津市的有关标准、规范、规定,结合以往我院在天津地区给排水工程制图特点而制定。
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规定如下:《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CAD通用技术规范》GB/T17304-1998《CAD工程制图规则》GB/T18229-2000《技术制图字体》GB/T114691-93《技术制图图线》GB/T17450-1998《技术制图通用术语》GB/T13361-9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文件》(工程设计)(A版)(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给排水专业CAD制图标准(2004版)》(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版)》GB 50014-200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1.2 适用范围1.2.1 本标准适用于CAD制图。
室外给排水施工图施工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东二环(含元路—矿山路)高架桥下,含元路转盘以北,矿山路以南,设计道路全长1065.143米,可用度895.5米。
该段东二环红线宽为60米,其牛北段(中铁物流站至矿山路站)主线高架桥为19米,两侧稀道为15.5米,两侧路侧带为5米。
南段(含元路站至中铁物流站)主线高架桥为35.5米,两侧辅道为9米,两侧路侧带为3.25米,此段东二环高架桥桥下宽度为19.5—35.5米,桥下净空高大于4.5米,桥梁跨径以30米为主,两幅桥墩之间净距为8米,管线较少。
附属用房包括27、28、环2调度室及环1调度室,其中,27、28、环2调度室建筑面积为189㎡,环1调度室94㎡,单层,高度3.450m。
砌体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8度,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二、给排水系统及灭火器配置2.1 供水方式:水源来自东二环辅道市政给水管网,消防生活给水合用,室外消火栓生活用水量为10L/S,生活用水量为4.6L/S,设计秒流量为14.6L/S。
2.2 卫生间污水排入化粪池后排入市政污水检查井,室外雨水经路面散排至两侧辅道市政雨水管网;洗车位设置雨水收水口,排入市政雨水检查井。
2.3 停车场灭火器配置按照A类轻危险级配置,灭火器配置:型号MFT/ABC100手推车灭火器,共配置8具。
2.4门房各设置2具MF/ABC3灭火器,灭火器放置灭火箱内,共计6具。
三、 给水施工3.1对应桩号位置接东辅道市政给水管,设置给水水表井J1,水表井做法详见陕09S2/17(无旁通管有倒流防止器,安装一个截止阀),水表井尺寸A*B(3500mm*1250mm),H=1200mm。
位置见平面图。
3.2 室外消防生活给水管采用内衬塑钢管,卡箍连接,除锈后外刷防锈漆。
3.3 公交车冲洗采用自建半自动化洗车台,用水采用高压水枪冲洗,用水定额为100L/辆·次。
3.4 室外给水管直埋敷设,埋深1.0米,管道基础做法参见国标04S531—1。
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给排水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章总则1.1. 工程设计依据1.2. 工程概况1.3. 设计原则1.4. 设计范围1.5. 定义1.6. 设计协调1.7. 图纸标注单位说明第二章制图说明2.1. 建筑分区说明2.2. 图纸编号说明2.3. 图纸比例说明2.4. 设备编号说明2.5. 系统、立管、空调风口、电动风阀及自控阀等编号说明第三章初步设计说明3.1. 室外管线3.2. 给水排水3.2.1 给水3.2.1.1 生活给水3.2.1.2 消防给水3.2.1.3 生活饮用水系统3.2.1.4 其它给水3.2.2 中水3.2.3 排水3.3. 空调、采暖、通风3.3.1 设计参数及设计标准3.3.2 室内负荷计算总量3.3.3 空调采暖方案3.3.4 空调冷热源3.3.5 空调采暖冷热水系统3.3.6 室内气流组织3.3.7 通风系统3.4. 动力3.5. 自动监控要求3.6. 建筑能耗计量3.7. 消防设计专篇3.7.1 消防用水量3.7.2 消防储水池3.7.3 室外消火栓系统3.7.4 室内消火栓系统3.7.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7.5.1 湿式系统及预作用式系统3.7.5.2 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3.7.6 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3.7.7 机械排烟系统3.7.8 空调通风系统防火措施3.7.9 其他防火系统3.8 环保设计专篇3.8.1 噪声控制3.8.2 室内环境3.8.3 污水处理3.8.4 废气排放3.9 卫生防疫专篇3.10 节水设计专篇3.11 节能设计专篇第四章施工说明4.1. 管材及做法4.2. 保温材料及做法4.3. 阀门配件及做法4.4. 系统工作压力、试验压力4.5. 防腐、冲洗4.6. 支吊架4.7. 其它第一章总则1.1 工程设计依据:本工程设计执行国家现行建筑设计规范、规程、标准、通用图集及建设部、郑州市有关规定,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设计依据-标准图、通用图集(一)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设计依据-标准图、通用图集(二)设备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1.2 工程概况―商业‖ 项目位于河南。
管网综合方案(给排水专业)说明一、概述 1.1项目背景(1)简述综合管网所依附的新建道路或改扩建道路情况;(2)简述综合管网的工程范围、所涉及的管线种类、现有管线基本情况; (3)简述需要做重大迁移、架空下地、穿越河道、不在道路(包括桥梁、隧道)红线内的管线情况。
图1.1-1 图片格式表格格式 表1.1-11.2设计依据(1)综合管网所依附的新建道路或改扩建道路的设计文件 (2)综合管网规划资料(3)改扩建道路现有管线的探测资料 (4)各管线产权部门的意见(5)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二、布置原则简述综合管网走廊的布置原则。
三、管网综合设计方案 3.1各管网现状与规划情况简述各管线现状及规划情况,包括迁、改建管线;简述设计管线与周边各管线的衔接关系;按需简述各管线相关的厂(站)位置、流向。
3.2管线的数量及容量各管线数量及容量应综合考虑规划要求、产权部门意见及相关政策,宜进行估算或计算确定。
3.3管线的走廊(1)新建道路①阐述各管线在不同路幅上的平面定线;②阐述各管线过街的布置方式及大型交叉口共同管沟的预埋情况; ③综合管网穿越桥梁、隧道时应阐述管线横断面布置方式;④当采用共同管沟方案时,应阐述共同管沟内的管线布置及共同管沟外的其他管线走廊布置。
(2)改扩建道路除应包括前述内容外,还应该说明:①根据管线探测资料和改扩建道路情况及管线产权部门的意见,阐述各管线的保留、迁建、拆除方案;②改扩建的各管线走廊布置方式。
3.4管线的竖向设计(1)简述各类管线的竖向关系;当各管线竖向受条件限制,简述处理措施;(2)简述管线穿越交叉口、道路过街时的竖向处理方式。
3.5特殊情况的处理(1)需穿越特殊障碍物的管线,应有专项处理措施方案,并经相关产权部门的同意;(2)受条件限制布置在道路红线之外的管线,应简述管线走廊布置的理由,较为复杂的宜进行方案比较。
四、问题及建议给排水专业施工图设计说明具体编制有给排水专业按照上述格式及《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相关内容完成。
排水工程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本次排水工程设计依据为:(1)工程项目区修测电子地形图1:500;(2)《项目区域现状管线探测资料》2、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16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1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城市工程管线规划规范》GB50289-2016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66、《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13年版)3、计算公式与设计参数采用某市暴雨强度公式(参照各城市标准)q=2995.282(1+0.634LgTe)(t+9.587)0.776t=t1+t2其中:Te——设计暴雨重现期,取3年;t——降雨历时(min),取15分钟;雨水流量计算公式Q=q*£*F其中:Q——雨水设计流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S*ha)£——径流系数,南北两侧均取0.85F——汇水面积(ha)排水管道设计参数V=1nR23I12其中:V——流速(m/S)R——水力半径(m)-I——水力坡降n——粗糙系数(污水管道采用UPVC或者PE双壁波纹管取0.010;雨水管道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取0.0135)。
4、设计概述本次排水工程设计主要内容为道路沿线雨污水管道设计;桩号K0+000~K0+043雨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西侧,桩号K0+043~K0+099雨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南侧,管径DN500~DN600,桩号K0+000~K0+043污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西侧,桩号K0+043~K0+088污水管道单侧布置于道路南侧,管径DN400,管道具体位置详见管综标准横断面图。
(1)雨水部分:本次雨水管道设计结合新建道路坡度,设置一条DN500~DN600的雨水管道收纳道路及沿线片区的雨水。
第一段:桩号K0+099至桩号K0+043,雨水走向由东向西,雨水管径DN500。
给排水设计施工图说明及图例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新疆老年社会福利园区民政设施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10.29公顷,建筑总面积10.17万㎡,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8.13万㎡,地下总建筑2.04万㎡,主要建设用于老年人生活与活动的老年康复中心(老年病医院)(02#),(07#)、门卫(08#)等业务用房,同时设有地下能源中心,地下车库,风雨连廊,室外活动场,绿地,地面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其中老年康复中心(老年病医院)(02#)包括门诊楼(02A#)和病房楼(02B#)各1栋,门诊楼地上4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10670㎡。
病房楼地上7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11750㎡。
老年活动中心及日间照料护理实训基地(03#)主楼地上8层,裙房地上2层,地下1层,为园区最高建筑,建筑高度32.290(至平屋面建筑面层的高度),地上总建筑面积13107㎡,园区生活服务中心(04#)地上3层,地下1层,地上总建筑面积5357㎡。
行政及接待中心(05#)地上4层,地下1层,地上总建筑面积2886㎡。
老年公寓(07#)地上6-9层,共8栋,总建筑面积37342㎡。
门卫(08#)地上1层,共3栋,总建筑面积154㎡。
老年康复中心(老年病医院)(02#)建筑高度32.29m,三栋老年公寓(9F)的建筑高度27.85m,属于二类高层建筑设计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部分为一级。
其他建筑属于多层或低层建筑,设计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部分为一级。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议场地为1级(轻微)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在建筑物基础埋深范围内,应挖除。
在建筑物基础埋深范围内按1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设防,本次仅老年公寓(07#)地上6-9层,共8栋,总建筑面积37342㎡的设计。
二、设计范围室内给排水及消防给水设计。
三、设计依据1、国家建设及当地现行的规范,规程a.《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c.《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d.《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版)e.《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f.《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g.《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h.《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i.《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j.《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2-2008k.《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l.《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78-2012m.《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n.《高层民用四、给水系统(一)、冷水系统1、整个基地给水系统从竖向按高度21米及以下地区为低区,21米及以上为高区,横向上按单体分区。
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概述1.设计依据本项目1:500地形图(电子版);《XXX新城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21—2030)》-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1.08;《XXX市江津区XXX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XXX新城核心区综合管线规划方案设计》(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2021.11)《XXX市江津区城乡总体规划》(XXX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1.01);《XXX市江津区XXX新城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2021.08);《江津区XXX新城双龙路道路工程(施设)》(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21.10)。
2.工程简介2.1工程名称:江津区XXX新城荷花路二期、中渡路一期、朝门路二期以及珑湾路道路工程-珑湾路2.2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XXX市江津区。
珑湾路起于双龙路,止于荷花路一期,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40km/h,标准路幅宽度24m。
2.3工程规模:设计给水管长度702m,管径DN200~DN300。
2.4工程主要建设内容:道路设计范围内市政给水系统设计。
3.上阶段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暂无。
4.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和标准《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21年版);《XXX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21年版)》;《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202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202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21);《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T 13295-202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2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检查井盖》(GB/T 23858-2021);《市政给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7MS101);《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范》(CECS141:200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21);《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21)5.对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本次设计不存在违反行业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
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U任务依据1.1.1 本项目设计合同1.2 设计规范、标准1.2.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21)1.2.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2.3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2.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2.5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2.6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1.2.7 《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6MS201-2)1.2.8 《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CJZT225-2011)1.2.9 《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223-2007)1.2.10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3 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1.3.1 该片区1:1000测量图及地勘资料二、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王泗镇营东街、营南街雨污管网病害治理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项目位置: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王泗镇2、概况本工程为王泗镇营东街、营南街雨污管网病害治理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为新建雨污水管网,新建雨水管网主管长度为:580m,雨水支管长度为:224m,雨水主管管径为DN500,雨水支管管径为DN315;污水主管长度为:1029m,污水支管长度为:46m,污水主管管径为DN500,支管管径为DN315,本项目污水管网采用HDPE钢带管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管材粗糙系数0.009),管道环刚度均采用SN12.5,C20混凝土半包管。
其中既有市政雨水检查井至Y04雨水主管埋深不足,该段雨水主管与支管采用C2U混凝土满包管进行加强,包管厚度为20cm,该段南水主管长度为145m,支管长度60m。
设计流量下管道的输送能力。
YZB-7.YZZ-14.WHJ-8、WZZ-9井处管道转弯和交接处水流转角不应小于90°。
回复:同意意见,已核实道路交叉口的新旧管线连接位置、标高等信息:已调整YZB.7、YZZ-14.WHJ-8、WZZ-9井处管道转弯,使其水流转角不小于90°。
2设计依据2.1相关规范、标准与技术指南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3)《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4)《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6-2022:5)《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6)《四川省市政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杳要点(试行)>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50289-2016);9)《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1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12)《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盅》(DB510100/T203-2016);13)《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14)《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16):1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16)《四川省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2019修订版):1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18)《四川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评价标准》DBJ51/T151-2020;19)《四川省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技术标准》DBJ51/T084-2017:20)川建科发【2007】416号文等相关规范标准。
2.2基础资料(1)相关道路设计图;给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本项目地理位置位于双流区,涧清南街以东、藏卫路以西、双楠大道以北、银河路以南。
西南大学内部道路工程雨水排水工程竣工图说明一、竣工依据及遵循的规范和设计原则:1、建设方提供的该工程1:500现状地形图及综合管线物探资料2、《西南大学内部道路施工图设计文件》(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3《西南大学内部道路工程管网综合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场踏勘的实际情况5、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6、工程的竣工原则是: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的保护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以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现状管线为指导,在道路设计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排水进行系统的工程设计,为规划区内人口和经济增长提供安全的水环境。
3)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
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
4)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
5)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
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
6)施工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
市政路网完善工程(中交支路) 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设计合同我院与业主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
1.2相关规范、标准(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4)《城市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5)《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2017)(6)《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7)《室夕用E水削标准》(GB50014-2021)(8)《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17)(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0)《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1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2)《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13)《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14)《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15)《重庆市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工程规划导则》(2007.12重庆市规划局)(16)《重庆城乡规划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导则》(2009.12重庆市规划局)(17)《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L3设计基础资料、工程资料13.1道路工程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13.2《中交支路1:500地形管线图》13.3现场踏勘收集到的资料2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2.1工程概况本项目中交支路起点与民德路相交,终点与民华路相交,路线全长273.429m,路幅宽度16m=2.75m人行道+1.5m绿化带+7.5m车行道(双向两车道)+1.5m绿化带+2.75m人行道。
本次设计雨、污水管均单侧布置。
雨水管管径d400~d800,污水管管径d400o2.2设计范围本次设计范围主要为中交支路范围内排水管线设计,包括沿线雨水、污水。
城市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1、概述1.1 工程概况A、B道路位于南方,A道路东接现状C,规划为城市支路,道路全长约R米;B道路相交于A 道路,规划为城市支路,道路全长约RX米;C道路位于,规划为城市街道,道路硬化面积约为R m2。
1.2 设计依据●设计合同;●中标通知书;●初步设计批复;●我公司设计的初步设计文件;●《R分区规划(2007~2020)》;●《R总体规划(2006-2020)》;●工程勘察测量报告;●其他调查和收集的有关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地质等资料。
1.3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严格按照初步设计批复意见进行设计。
1.4 采用的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193-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152-2010;●《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169-2011;●《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 194-20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200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12;●国家、行业、地方现行的相关技术规程及规范。
1.5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依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为: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2、建设条件2.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2.1.1 沿线地形地貌拟建A道路包含有素土路面、局部混凝土路面和局部沥青路面;地形地势,横向呈西高东低,纵向呈南高北低;道路两侧多为工厂围墙;道路沿线高程在R~RX米之间。
拟建B道路为素土路面;地形地势,呈西高东低;道路右侧为工厂围墙,左侧为山坡;道路沿线高程在R~R米之间。
拟建C道路为残破水泥路面,周围居民房分布较为密集,整体地势比较平缓,道路沿线高程在R~R米之间。
2.1.2 水文场地位于R市RXX,河流水量R。
一、工程概述
XX路是南北向道路,本次拟建的XX路,北起XX大道,南至XX路,道路全长约XX米,规划路幅宽度12m。
该段道路的排水工程为雨、污分流制。
本次排水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雨水系统、污水系统。
二、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水文资料;
(2)相交道路排水工程规划设计资料;
(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版);
(5)《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6)《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ECS164:2004);
(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三、设计标准与参数
1. 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
2•雨水管道计算参照淮南市的暴雨强度公式
q =2034(1+0.71lgP)/ (t+6.29)0.71(l/s?ha)
Q=q • F • ® L/s
本次设计降雨重现期p取1年,综合径流系数取0.55。
3. 污水量计算,确定的污水量指标进行,在具体的管道设计流量确定时,根据服务用地的性质、规划指标,确定人口密度,对污水量进行校核。
1. 雨水工程
雨水管按单排管布设,依据雨水规划、调整后的路网及道路设计图,本雨水工程共设1个雨水出口:(1)XX大道~xx路段,雨水自南向北排入道路东侧引水渠,设计管径为d400〜d1200。
2. 污水工程
污水管按单排管布设,依据污水规划和已实施的污水管网情况,本污水工程共设1个出口:(1)XX大道~XX路段,污水自南向北排入下游XX路现状污水系统,设计管径为d800。
五、施工及验收
1. 图中所示单位除管径以毫米计外,其余均以米计;所标管径均为内径。
2. 管线位置:雨水管位于道路中心线以东 5.5米处,雨水预留井位于道路红线外1米处;污水管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 5.5米处,因本段道路东侧为规划绿地,污水主管检查井距西侧红线0.5m,故本次设计道路污水不敷设预埋管;雨、污水管具体位置见平面设计图。
3. 施工方法:管道埋深在5m以内的一般采用开挖沟槽的施工方法,道埋深超过
6m时,如地质条件许可应优先考虑顶管。
接至XX路现状污水系统的污水管道为避免破坏现状淮溪大道,采用顶管法施工。
4. 管材:除雨水口连接管和特别说明外,
(1)开挖施工段:除雨水口连接管和特别说明外,
d < 500时,采用HDPE塑料管(环刚度》10KN/m2);
1000>d >600时,,采用U级钢筋砼承插口管;
d>d1000,采用U级钢筋砼平口管。
(2)顶管段:采用川级钢筋混凝土管,管道接口采用F型钢承口。
顶管管材
应符合建材行业标准《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1996)和《F 型钢承口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顶管)》(Q/AS2002-2003)的要求。
为加快工期,本次顶管采用机械顶管工艺施工。
5. 雨水口连接管:采用U级d300钢筋砼平口管,以坡度i=1%坡向雨水检查井,起点覆土不小于0.7米;雨水口连接管基础参见04S516P22,并用C15混凝土满
包,具体做法参见04S516P32, s=10cm, e=23.2cm
6. 雨水口:雨水口采用偏沟式。
通常段,采用单算雨水口,施工参见
05S518P9;
在道路相对低点处,设双算雨水口,施工参见05S518P1C。
施工中道路相对最低点位置如与图中标注有偏差,应及时调整,确保道路相对低点处布设有雨水口。
路幅变化段的雨水口布置须与道路同步调整至侧石边缘,道路交口范围内雨水口布置以交口设计图为准。
7. 管道基础与接口:
a)塑料管:管道基础施工参见04S520P57 (管顶填砂20cm),接口施工见04S520P31〜35,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施工参见04S520P59 (四),沟槽回填方法见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埋地聚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ECS164:2004)中的相关内容。
b)钢筋砼管:承插管基础施工参见04S516 P11,接口施工参见国标图集04S516 P23,平口管基础施工参见04S516P17,接口施工参见04S516P2&顶管段,施工参见国标图集04S516P15,接口施工参见国标图集04S516P 25
8. 检查井:雨水检查井施工参见02(03)S515标准图,圆形井施工参见
02(03)S515P12、15、17;矩形井施工参加02(03)S515P32、34、36 (管径>1000 米用矩形检查井)。
污水检查井施工参见02(03)S515标准图,圆形井施工参见02(03)S515P21。
顶管段污水检查井施工参见结构详图。
检查井内外墙及雨水口内墙采用1:2防水水泥砂浆抹面至井口,厚20mm。
10. 污水管道须进行闭水试验。
11. 砖砌一字出水口施工参见95 (03) S517P7。
12. 井盖:位于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内的检查井井盖均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五防”
井盖,位于绿化带、道路红线外的检查井井盖采用复合井盖,所有井盖均应符合相关要求。
13. 为保证沟槽回填质量,在钢筋砼管顶及塑料管顶以上30cm范围内以及检查井、雨水口开挖后的肥槽内采用8%石灰改良土回填。
压实度须满足《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的相关要求。
14. 施工中如遇回填土或沟、塘时,应清除腐植土和沟、塘内淤泥至老板土后,再用8%石灰改良土回填至设计高。
15. 排水工程施工须严格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及其它相关技术规程及规范执行。
排水管道开挖施工中,为确保安全,应依据地勘报告,对沟槽开挖的放坡及支护均应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三章节的有关要求执行,确保施工安全。
其它未尽事宜及施工验收参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六、施工注意事项
1、本设计为纸上定线,施工时以实地测量放线为准。
2、施工时如遇未知现况管线,且与本设计发生矛盾时,请及时通知设计单位,
共同研究解决。
3、施工前应复测现状沟渠和现状相关管道底高。
如与设计不符,请及时与设
计人员联系研究解决。
4、检查井在绿地或荒地内时井盖应高出附近地面0.1〜0.2米。
5、道路相对低点需增设雨水口处桩号:00+53.5。
9. 车道内的雨水口、检查井周边路面加固做法另见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