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技术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277.00 KB
- 文档页数:49
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作业指导书第1章水产养殖概述 (3)1.1 水产养殖的定义与分类 (3)1.1.1 淡水养殖 (4)1.1.2 海水养殖 (4)1.1.3 生态养殖 (4)1.1.4 工厂化养殖 (4)1.2 水产养殖的意义与前景 (4)1.2.1 意义 (4)1.2.2 前景 (4)1.3 水产养殖的基本流程与要求 (4)1.3.1 选址与规划 (4)1.3.2 养殖设施建设 (4)1.3.3 种苗选择与培育 (4)1.3.4 养殖管理 (5)1.3.5 收获与加工 (5)1.3.6 养殖环境保护与修复 (5)1.3.7 质量安全监管 (5)第2章养殖环境管理 (5)2.1 水质管理与调控 (5)2.1.1 水质参数监测 (5)2.1.2 水质调控措施 (5)2.1.3 水质管理策略 (5)2.2 水产养殖场环境规划与建设 (5)2.2.1 养殖场选址与规划 (5)2.2.2 养殖设施建设 (5)2.2.3 环境保护与绿化 (6)2.3 水产养殖环境保护与治理 (6)2.3.1 废水处理与利用 (6)2.3.2 污染防治措施 (6)2.3.3 生态养殖与环境保护 (6)第3章水产养殖生物分类 (6)3.1 鱼类养殖 (6)3.1.1 淡水鱼类养殖 (6)3.1.2 海水鱼类养殖 (6)3.2 虾类养殖 (7)3.2.1 淡水虾类养殖 (7)3.2.2 海水虾类养殖 (7)3.3 蟹类养殖 (7)3.3.1 淡水蟹类养殖 (7)3.3.2 海水蟹类养殖 (7)3.4 贝类养殖 (7)3.4.2 腹足类养殖 (8)3.4.3 头足类养殖 (8)第4章饲料与营养 (8)4.1 饲料的分类与选择 (8)4.1.1 饲料的分类 (8)4.1.2 饲料的选择 (8)4.2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9)4.2.1 常见饲料添加剂种类 (9)4.2.2 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9)4.3 营养需求与饲料配方设计 (9)4.3.1 营养需求 (9)4.3.2 饲料配方设计 (9)第5章养殖技术与管理 (10)5.1 苗种选择与放养 (10)5.1.1 苗种选择 (10)5.1.2 苗种放养 (10)5.2 养殖模式与密度 (10)5.2.1 养殖模式 (10)5.2.2 养殖密度 (10)5.3 日常管理与病害防治 (10)5.3.1 日常管理 (10)5.3.2 病害防治 (11)第6章病害防治技术 (11)6.1 水产养殖病害概述 (11)6.2 病害诊断与检测方法 (11)6.2.1 病害诊断 (11)6.2.2 检测方法 (11)6.3 病害预防与控制措施 (11)6.3.1 预防措施 (12)6.3.2 控制措施 (12)第7章水产品质量安全 (12)7.1 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法规 (12)7.1.1 国家及地方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12)7.1.2 相关法规政策 (12)7.2 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12)7.2.1 兽药残留检测技术 (12)7.2.2 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检测技术 (12)7.2.3 微生物检测技术 (13)7.3 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13)7.3.1 养殖环境控制 (13)7.3.2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 (13)7.3.3 兽药使用管理 (13)7.3.4 养殖过程监控 (13)第8章水产养殖设备与设施 (13)8.1 养殖池塘设计与建设 (13)8.1.1 池塘选址 (13)8.1.2 池塘设计 (13)8.1.3 池塘建设 (14)8.2 养殖设备与仪器 (14)8.2.1 投喂设备 (14)8.2.2 水质监测设备 (14)8.2.3 捕捞设备 (14)8.3 水处理设备与系统 (14)8.3.1 过滤设备 (14)8.3.2 曝气设备 (14)8.3.3 消毒设备 (14)8.3.4 自动控制系统 (14)第9章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15)9.1 投资成本分析 (15)9.1.1 基础设施建设成本 (15)9.1.2 种苗成本 (15)9.1.3 饲料成本 (15)9.1.4 人工与管理成本 (15)9.2 养殖收益分析 (15)9.2.1 产品销售收益 (15)9.2.2 副产品收益 (15)9.2.3 政策性补贴收益 (15)9.3 经济效益提升策略 (15)9.3.1 优化养殖模式 (15)9.3.2 提高饲料利用率 (15)9.3.3 加强病害防治 (16)9.3.4 创新销售模式 (16)9.3.5 提高管理水平 (16)9.3.6 利用政策优势 (16)第10章水产养殖发展趋势与展望 (16)10.1 现代水产养殖技术发展趋势 (16)10.2 生态养殖与绿色养殖 (16)10.3 水产养殖产业升级与拓展 (17)第1章水产养殖概述1.1 水产养殖的定义与分类水产养殖是指在水体中进行的养殖活动,以鱼类、甲壳类、贝类等水生生物为对象,通过人为管理,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达到增加水生生物数量的目的。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一、池塘条件:1、成鱼池面积10—200亩,水深在1.5—2.5米为宜,鱼种池面积5—20亩,鱼池走向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宜,池底平坦,底面略向出水口倾斜。
2、进排水方面,设施完备,最好具备每日换水30%左右的排灌能力。
3、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等。
4、配备增氧机、投饵机等必用机械设备。
二、池塘清整:1、带水池塘:A、塘水深1米,用生石灰120—150公斤/亩。
B、塘水深1米,用茶籽饼30—40公斤/亩。
C、池塘水深1米,用漂白粉10—15公斤/亩。
2、干塘清整:A、生石灰60—75公斤/亩,水深在10—20公分。
B、用茶籽饼10—15公斤/亩,水深在10—20公分。
C、用漂白粉3—5公斤/亩,水深在10—20公分。
以上三种药物在现实中均可采用,是比较良好的清塘消毒药品。
注意事项:①清塘用药一天后,用竹耙将淤泥稍微翻动一下,防止有存活在淤泥中的野杂鱼或凶猛性鱼类。
②3-4天后,池塘加满水(0.8-1米)或将消塘药水抽出池外,以免以后供放养鱼种。
③进水要过滤,严防敌害如池。
三、鱼种放养注意事项:1、抓好冬放,放养鱼种从11月开始,最迟在2月底前结束。
2、确保鱼苗纯正体健,银鲫鱼种养成鱼,规格一般50-60克/尾为宜,大小整齐,一次放足。
3、以银鲫为主的塘口,鱼种要先下塘一阶段后,配养鱼种再下塘。
4、鱼种在下塘前要消毒,以免水霉病等发生,具体方法如下:①每立方米水体加食盐10-15公斤,浸泡5-10分钟。
②每立方米水体用高锰酸钾40-50克,浸泡3-5分钟。
5、放“试水鱼”观察清塘药物是否消失。
6、运输鱼苗容器中水温与塘中温差不超过5度。
7、选择晴天池塘上风口缓慢放苗,以免鱼种下塘体弱被风吹到岸上,造成鱼种死亡。
8、不选择受伤或暂样时间较长的鱼种。
9、放养模式和放养密度:。
水产养殖业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知识,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加强对水产养殖行业的认识和了解,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内容1. 养殖基础知识(1)水产养殖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2)养殖水质管理(3)水产养殖基本操作技能(4)水产疾病防控(5)水产养殖环境保护2. 养殖工具和设备使用(1)养殖设备的选择和使用(2)常用工具的使用和维护(3)养殖设备的故障排除3. 养殖管理技能(1)饲料喂养管理(2)养殖水体管理(3)池塘养殖管理(4)养殖日常管理4. 养殖品种介绍(1)淡水鱼类养殖技术(2)海水鱼类养殖技术(3)虾类养殖技术5. 养殖市场营销(1)水产养殖品种市场需求分析(2)养殖产品品质管理(3)养殖产品销售渠道开发三、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2. 实践操作3. 案例分析四、培训时间本培训计划为期一个月,每周六天,每天8小时,共计192学时。
五、培训师资本培训计划将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水产养殖专家和学者担任培训讲师,教学人员将为学员提供专业、系统、全面的培训。
六、培训对象1. 从事水产养殖行业的初中级技术人员2. 水产养殖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3. 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技能提升七、培训要求1. 学员需对本行业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2. 学员需具备一定的水产养殖基础知识3. 学员需按时参加培训并完成培训任务4. 学员需遵守培训纪律和规定八、培训评估1. 学员将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合格者将颁发培训证书。
2. 企业和单位对学员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相应的技能资格认证。
九、培训效果1. 学员将掌握水产养殖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
2. 学员将提高对养殖行业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养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学员将成为水产养殖行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
十、培训实施方案1. 培训机构将设立培训课程,分好科目,设置合理的学时和课程安排。
2. 培训机构将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并安排专业的教学团队进行培训教学。
水产养殖技术资料成鱼综合养殖技术,早在1958年,我国科学工作者把它概括为“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个字。
水、种、饵,是养鱼的物质基础;密、混、轮,是养鱼的技术措施;防、管是养鱼夺高产的保证。
我们从这八个字来深入了解成鱼养殖的技术问题。
一、水水是鱼类的生活载体,包括水源、水质、面积、水深、水温。
“养鱼先养水”,管理好水质是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池塘的几种水色1、茶褐色水色这是养殖生产中理想的水色,池水浮游植物以单细胞硅藻、隐藻为主,各种生物的组成比较平衡,而且生长旺盛,繁殖迅速,所以天然饵料的质量与数量都好,另一方面,由于溶氧高,生物的代谢废物少。
2、黄绿色水色这是养殖生产中第二种理想水色,池水浮游植物以单细胞硅藻为主,绿藻次之。
形成优势种群时,水体PH值适宜,氨态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较低或无,浮游动物只有少量的枝角类、无节幼体、纤毛虫和轮虫、水质清爽,池角不产生浮膜。
3、淡绿色水色这是养殖生产中的第三种理想水色,池水浮游植物以单细胞绿藻、裸藻为主,水体透明度适宜,水质的各项理化指标均正常,水质清爽,池面没有浮膜。
4、蓝绿色水色这是养殖生产中应尽量避免出现的水色,池水浮游植物中大量的多细胞蓝藻繁殖形成绝对优势种,而且密度较大,水质浑浊水体透明度较低,池塘下风处水表层常聚集有大量的同样颜色的悬浮泡沫。
这种水对生产不利。
5、红色水色这也是养殖生产中应尽量避免出现的水色,池水浓淡分布不匀,成团成缕,水中以枝角类大量繁殖的浮游动物为主,浮游植物量很少,溶氧量很低,水体一般较瘦,严重时水面颜色泛红,水体PH值偏低,亚硝酸盐偏高。
这种水色对生产极为不利。
6、灰色水质这也是养殖生产中应尽量避免出现的水色,这种水色在高温季节出现表明水质已恶化,大量的浮游生物刚刚死掉。
调节水质的主要措施1、水质调节的常规方法(1)适当施肥:根据池塘的状况掌握施肥量:其一是池水的溶氧量。
对于几种鲤科养殖鱼类,要求在温暖季节溶氧量每天的最低值(清晨、日出前)大致为3毫克/升,生产中习惯用的掌握法是在生长旺季保持鲢鱼和鳙鱼3~5天轻浮头一次(以清晨4点钟前后浮头,日出后很快下去为适宜)。
农村养鱼培训方案介绍农村养殖业是农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养鱼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养殖方式。
为了帮助农民更好地开展养鱼业,我们特意设计了农村养鱼培训方案。
目标学员本次农村养鱼培训方案适合如下人群:•农村养殖户,特别是鱼类养殖户;•打算开展鱼类养殖的农民;•有兴趣学习鱼类养殖技术的农民。
培训内容农村养鱼培训方案包含以下内容:1. 养鱼技术基础知识养鱼技术基础知识是进行鱼类养殖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知识,该部分主要包括:•饵料配制方法;•养殖水池建设;•水质检测和调节;•鱼类繁殖技术;•疫病预防和治疗;•鱼类养殖市场分析。
2. 实践操作技能实践操作技能是指学员在课程中进行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和掌握养鱼技术。
该部分主要包括:•水质检测;•饵料配制;•养殖水池建设;•鱼类繁殖技术;•疫病预防和治疗。
3. 养鱼企业管理技能对于想要开创属于自己的养鱼企业的学员,除了掌握养鱼技术外,还需要掌握运营养鱼企业的管理技能。
该部分主要包括:•养鱼企业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养鱼企业的管理模式;•养鱼企业的市场推广技能。
培训方法本次农村养鱼培训方案采用以下培训方法:•现场教学:将培训师带到现场,通过操作和示范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养鱼技术和管理知识;•线上学习:通过视频、PPT和音频等多种形式,对养鱼技术和管理知识进行详细讲解,方便学员在家学习。
培训后效果通过本次农村养鱼培训方案,学员可以获得如下效果:•深入了解鱼类养殖行业及市场发展;•掌握养鱼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能够进行养鱼的各种操作;•掌握养鱼企业管理技能,了解养鱼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
总结本次农村养鱼培训方案,是帮助农村养殖户更好开展养鱼生产的有效手段。
通过学习本方案,学员能够更好地掌握养鱼知识,提升养殖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池塘养鱼技术培训一、池塘选择选择合适的池塘是池塘养鱼的关键。
池塘的选址应远离污染源,水源充足,适合养鱼的气候条件,并且水深、水质较好。
同时,池塘的周边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和供水条件,便于饲料投喂和养鱼操作。
二、水质管理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养鱼的效果。
优质的水质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鱼类的成长和繁殖。
因此,我们需要经常检查水质,保持水质清洁和适宜。
同时,要保持水体的氧气含量,适时进行水质调理和换水工作,保持池塘水质清洁。
三、饵料投喂合理的饵料投喂是池塘养鱼的重要环节。
不同种类的鱼类对饵料的需求也不同,我们需要根据鱼种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饵料,并且要注意饵料的种类和数量。
在投喂饵料的过程中,要避免过量过频的投喂,以免造成水质污染和饵料浪费。
四、水产疾病防治水产疾病是影响养鱼效果的重要因素。
疾病的发生会导致养殖鱼类的减产和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水产疾病的防治工作,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情况,合理使用药物和疫苗,加强池塘的卫生管理,减少水产疾病的发生。
五、养殖周期控制在池塘养鱼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养殖周期进行合理的控制。
在不同阶段,我们需要进行不同的管理工作,如投苗、投料、消除废料等。
要根据不同的鱼类和养殖需求,合理控制养殖周期,促进鱼类的健康成长。
总结:池塘养鱼是一项值得尊重和研究的养殖技术。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操作,我们可以提高养殖效率,提高产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养鱼过程中,能够加强技术学习,提高养殖水平,为水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也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共同促进水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六、养鱼设备和工具在池塘养鱼的过程中,养鱼设备和工具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根据池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工具,如水泵、氧气机、温度计、投饵器等,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养鱼过程。
同时,要定期对这些设备和工具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为池塘养鱼提供良好的保障。
水产养殖单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水产养殖是一项技术密集、要求高、成本大的行业,需要培训员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本培训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水产养殖单位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其技能水平,增强其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保证水产养殖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水产养殖单位生产一线员工和管理人员,涉及水产养殖技术、养殖设备维护、养殖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1. 水产养殖基本知识- 水产养殖概述- 养殖水体物理化学性质- 养殖鱼类生物学特性- 水产养殖技术原理2. 养殖设备维护- 养殖池/箱清洗与消毒- 水质监测与调节- 养殖设备维护与保养- 养殖设备故障排除3. 养殖环境保护- 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预防- 养殖废水处理- 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4. 养殖技术培训- 饲料配制与投喂技术- 疾病防治与药物使用- 养殖周期管理- 养殖产品质量检验5. 安全培训- 养殖作业安全知识- 紧急事故处理常识- 防护用具使用方法- 危险品的识别和处理四、培训形式本次培训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具体包括讲座、示范、模拟演练、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预计为期两周培训地点:水产养殖单位内部或封闭场地六、培训人员本培训计划将邀请水产养殖领域的行业专家、资深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主管人员担任培训讲师,确保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七、培训评估培训过程中将设立专门的培训成绩考核和实操考核环节,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评定,以评价其培训效果。
八、培训效果跟踪培训结束后,将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进行跟踪检查,以确保培训效果的实际转化和应用。
九、培训成本培训成本按水产养殖单位的规模和具体情况确定,并由培训企业或单位承担。
十、培训总结水产养殖单位培训计划的落实对于水产养殖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次培训能够为水产养殖单位员工的技术水平提升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作出贡献。
农村淡水养鱼实用技术培训教学内容:如何淡水养鱼一淡水鱼类养殖的基本概念淡水鱼类养殖是将鱼种投放到水体并加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或对水体中的鱼类资源进行繁殖和保护,从而获得高产量鱼的生产方式。
目前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品种有30余种,根据养殖鱼类的特点,水体条件,以及养殖措施等,淡水鱼类养殖分为如下方式: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_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_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_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2.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a.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b.单养、混养和套养c.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3.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
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
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
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
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4.放养前的准备工作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b.注水和培育水质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5.鱼种放养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
农村养鱼培训方案背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的重要支撑。
养殖业是农村的一个主要产业,其中养鱼业是具有发展前景的一个行业。
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许多农民在养鱼方面遇到很多困难。
因此,需要进行农村养鱼培训,提高农民养殖技能和水平。
目的本方案旨在为农民提供针对养鱼领域的全方位培训。
通过此培训,使农民掌握养鱼的相关知识、技能以及养殖理念,进一步提高他们在养殖业的经验和技术,使养鱼业可以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培训内容1. 养鱼的必要条件鱼塘选择、鱼种选择、环境要求、饲料需求等方面;2. 鱼苗养殖技术鱼苗购买、鱼苗种类、鱼苗养护、鱼苗成活率等方面;3. 养鱼技术常见鱼类养殖、疾病防治、水质管理、饲料喂养等方面;4. 养鱼知识鱼类知识、鱼类繁殖、鱼类生态、养鱼市场等方面。
培训方式1. 培训形式选择线下培训为主,辅之以线上学习资源,力求让农民充分了解养鱼技术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可以组织一些现场考察和实践操作体验,让参训人员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养鱼相关技术知识。
2. 培训对象本方案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农村从事养殖业的农民或农业企业的管理人员,他们对于增加家庭收入、贡献于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培训时间推荐每次培训持续5天至7天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培训内容可以单独设置,更具体也可以与其他相关培训内容进行结合开展。
培训效果通过本方案的培训和学习,农民们将更加了解养鱼的必要条件和技术要点,掌握养鱼所需的先进技术和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了对养殖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知识的全面性,加速了农村养殖业的社会化、规模化发展,为维护稳定的社会经济和农村成长作出贡献。
安陆市新唐健康养殖场水产养殖技术培训方案按照上级水产部门的要求,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长效机制,解决好渔民的持续增收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新唐养殖场对内部养殖户及周边渔民制定了水产技术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技术培训工作主要是保护生态环境,推广健康养殖,创新经营策略,提高渔业效益,掌握十项水产实用技术,搞好十个品种的养殖,带动周边渔民的渔业生产能力,建立技术人员到塘、库,技术要领到人的长效机制,达到养殖增效,渔业增收,人员素质增强的目的。
二、培训目标1、本次培训举办二期,人员150人,发放技术资料,科技书籍150套。
2、通过培训,指导服务,使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到位率达到95%,户平增产8%,增收1500元以上。
3、培训水产健康养殖十项操作规程和十个品种,宣传渔业法规,以及高温季节中常出现的病害应对。
4、组织举办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传授科学养殖技术.三、培训时间安排和主要内容1、根据水产养殖特点,培训时间分别为每年11月份和第二年2月份.2、主要内容根据水产养殖的要求,具体培训技术是,水库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及模式,80:20池塘养殖技术,生物制剂在水产防病害的应用及水环境修复的作用,渔业法规等。
四、培训工作措施1、加强培训组织领导。
场内成立渔业科技培训小组。
场长甘问明任组长,副场长唐心松任副组长,场部技术人员为成员,培训小组负责组织培训工作。
2、建立培训档案。
每次培训的养殖户,将基本情况建立档案,设立台帐,便于跟踪服务。
安陆市新唐健康养殖示范场2011年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一、环境条件安陆市新唐健康养殖场水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符合GB/TB407。
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地环境要求》。
养殖池塘水质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池塘要求为精养鱼池,需配备增氧机。
在春季,对全池进行清塘消毒,干塘后曝晒至池底干裂为佳。
药物清池应按NYS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进行。
养鱼技术培训教案(30课时)第1--2课时第一节、西北地区常见养殖鱼类介绍一、常见养殖鱼类及其特点1也叫鲢子、白鲢。
最大个体约40kg。
鲢鱼是中上层鱼类,性情活泼,善于跳跃,稍受惊动就在水面乱跳,拉网时易跳网。
对溶氧的要求却高于青、草鱼,正常生长发育要求溶氧在5mg/L以上。
鲢鱼生长速度也很快。
优点:抗病力强,生长快,容易饲养,不用饲料成本低,可控制水质。
2又名花鲢、大头鲢、黄链、黑鲢,体形似鲢,但头特别大,约占体长的1/3,腹梭自腹鳍其部到肛门。
鳙鱼的人工养殖很普遍,一般和鲢鱼搭配混养,产量较大,仅次于鲢鱼,最大个体体重约50多kg。
鳙鱼亦属中上层鱼类,但不如鲢鱼那样接近水面,性情温驯,受惊不乱跳,不跳网。
因而容易捕捞。
鳙鱼对水温的适应比草、鲢鱼略高,水温低于20℃时,生长明显减缓,但鳙鱼耐低氧的能力较其他家鱼稍强。
鳙鱼生长速度略快于鲢鱼(20℃以上),鳙鱼主要摄食浮游生物中的浮游动物,从鱼苗到成鱼均是如此。
3又名鲩,两广叫白鲩,东北叫草根子,中原地方叫棍子鱼,体长而近圆柱型,头钝圆,体呈草黄色,体表鳞片大而有规则,自然界中发现的最大个体的35kg。
草鱼情性活泼,活动力强,有时还跃出水面摄水体中水草或岸边的陆草,通常多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觅食时在上层活动。
草鱼耐低氧的能力差,喜欢较清瘦的水体。
D.O在5mg/L以上时,生长活良好,<2mg/L时食欲减退,<0.5mg/L时死亡。
草鱼成鱼主要以各种草类为食,特别是水草和幼嫩陆草。
但鱼苗阶段,则是以吃浮动,体长10cm时可以摄食各种草类。
如眼子菜、软叶黑藻、沮草、浮萍和挺水植物茎叶,人工养殖时可投喂牧草,农作物以及蔬菜叶、干草粉。
也可直接投喂米糠、麸皮、油籽、饼等或以此主要原料的配合饲料。
,食量大。
一般40%,最大日食量达70-80%,长时间饥饿后,投饵过量会摄食过量而胀死。
饲料利用率:陆草20kg,水草80kg。
优点:个大,生长快,对饵料的要求低。
农村淡水养鱼实用技术培训方案一、培训目标:1.了解淡水养鱼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趋势;2.学习淡水养鱼的常见品种、育苗技术和养殖管理;3.掌握养鱼中的常见病害防治和水质管理;4.培养良好的养鱼意识和创新能力;5.推广淡水养鱼技术,加大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力度。
二、培训内容:1.淡水养鱼概述:-淡水养鱼的种类和发展趋势;-养殖规模和盈利模式;-养殖市场及销售渠道。
2.养殖场选址和建设:-场地的选择和准备;-池塘建设和改造;-养殖设备的选购和使用。
3.鱼类选种和培育:-常见的淡水养鱼品种、特性和适应环境;-鱼苗的选育和购买;-鱼苗的饲养技术和管理。
4.养殖管理技术:-饲料的选择和投喂方法;-水质的管理和保持;-养殖环境的调控;-病害的预防和治疗。
5.种质改良和良性循环养殖:-鱼类的选育和繁殖方法;-养殖废弃物的利用和再利用;-养鱼与农业的良性循环模式。
6.市场营销与销售渠道:-鱼类市场的需求和消费特点;-销售渠道和市场营销策略;-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建设。
三、培训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专家主讲,讲解农村淡水养鱼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使学员了解相关的概念和原理。
2.实地考察:组织学员参观农村淡水养鱼示范基地,实地观察和了解养殖设备、管理技术和市场形势,加深对养鱼实际操作的认识。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成功的养鱼案例,分享成功经验和养鱼技巧,启发学员创新思维,提高养鱼技术和管理能力。
4.互动讨论:组织参训人员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学员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合作。
5.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实际操作,如饲料投喂、水质测试和病害防治等,锻炼实际操作技能,并及时纠正错误。
四、培训评估:1.培训前的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学员的养鱼基础和培训需求。
2.培训过程中的考试评估,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学员的掌握程度。
3.培训后的跟踪调查,了解学员在实际养殖操作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
4.给予学员合格证书,为农民增加培训成果的认可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