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36 MB
- 文档页数:61
自考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第01讲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目录一、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二、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三、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四、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PART01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1913年,华生发表了著名的论文《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改论文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一)否认遗传的作用①行为的产生是由刺激决定的,刺激来源于客观,而不决定于遗传;②生理结构上的差异并不导致技能上的差异;③研究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行为的可控性,而遗传是不可控的。
(二)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①人出生后,生理特点是不同的,但此时每个人都只有一些简单的行为;②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具有决定作用;③后天学习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华生的儿童教育观(一)教育标准要多样再教育儿童诗,方法应该多样,且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有所变化。
(二)不体罚儿童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不应有“体罚”一词。
(三)培养儿童各种习惯儿童的习惯有情绪习惯、发音习惯和身体动作习惯。
(四)幼儿培养目标幼儿的培养目标是:让他们成为快乐、自由、独立、有毅力、诚恳、有创造力、勇敢和自信的人。
(五)科学的性教育①儿童出生后,家长要注意不让孩子的生殖器接受不良的刺激;②要让儿童及青少年懂得性器官及其功能;③克服儿童及青少年的手淫习惯,要用语言进行开导和矫正;④指导男女儿童及青少年直接正常交往;⑤要在学校里,特别是大学里,开设性教育课程。
三、华生论儿童情绪发展华生认为,出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爱。
后来由于环境的作用,经过条件反射,促使怕、怒和爱的情绪不断发展。
(一)关于儿童的怕、怒和爱的研究1.怕,出生婴儿就有惧怕的表现;2.怒,最初的愤怒是一种对自己身体运动受到限制的天生的反应;3.爱,最初的对儿童皮肤的抚摸、抓痒、轻拍,就会使儿童发出微笑,产生愉快地表情和行为,这就是天生的爱。
行为主义心理学ppt 课件目录•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原理•行为塑造与矫正技术•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比较•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01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述定义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派别,也称为行为学派或行为科学。
它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被客观观察并对所有人都清楚的东西,即人的行为。
新行为主义托尔曼、赫尔等人对早期行为主义进行修正和发展,引入中介变量等概念,使行为主义更加完善。
新的新行为主义班杜拉等人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行为中的作用。
早期行为主义以华生为代表,主张心理学应研究行为而不是意识,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定义与发展历程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提出刺激-反应(S-R)理论,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可被客观观察并对所有人都清楚的东西,即人的行为。
他主张通过控制环境来研究行为,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行为之后出现的后果(强化或惩罚)会影响该行为在将来的发生频率。
他主张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行为。
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行为中的作用。
他认为人不仅通过直接经验学习,还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派别比较与构造主义比较构造主义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和元素,而行为主义则主张研究可被客观观察的行为。
两者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
与机能主义比较机能主义强调心理的功能和目的,关注心理与行为的适应性和有用性。
而行为主义则更加关注行为的客观性和可观察性。
与人本主义比较人本主义关注人的内在体验和主观感受,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