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化学《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可分为纯金属和合金。
新型金属材料是具有特殊性能的金属结构材料。
1、合金(1)概念: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2)性能:合金具有不同于各成分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或机械性能。
①熔点: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金属低②硬度和强度:合金的硬度比各成分金属大(3)易错点:①构成合金的成分不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也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合金中一定含金属元素②合金的性质不是各成分金属的性质之和。
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不是简单加合;但在化学性质上,一般认为合金体现的是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③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形成合金,两种金属形成合金,其前提是两种金属在同一温度范围内都能熔化,若一种金属的熔点大于另一种金属的沸点,则二者不能形成合金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⑤常温下,多数合金是固体,但钠钾合金是液体2、常见的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分类①黑色金属材料: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②有色金属材料: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及其合金(2) 黑色金属材料——钢铁①生铁:含碳量在2%~4.3%的铁的合金。
生铁里除含碳外,还含有硅、锰以及少量的硫、磷等,它可铸不可煅。
根据碳的存在形式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②钢:含碳量在0.03%~2%的铁的合金。
钢坚硬有韧性、弹性,可以锻打、压延,也可以铸造。
钢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果按化学成分分类,钢可以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
碳素钢就是普通的钢,碳素钢又可以分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低碳钢韧性、焊接性好,强度低;中碳钢强度高,韧性及加工性好;高碳钢硬而脆,热处理后弹性好。
合金钢也叫特种钢,是在碳素钢是适当地加入一种或几种,如锰、铬、镍、钨、铜等合金元素而制成的。
合金元素使合金钢具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性能,用于制不锈钢及各种特种钢③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3) 有色金属材料——铜和铝①铝及铝合金: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纯铝的硬度和强度较小,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通常用作制导线。
一、金属的基本性质1. 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原子结构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在金属内部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电流的传导。
2. 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快速将热量传导到周围环境中,因此常用于制造散热器和导热器等产品。
3. 可塑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通过锻造、轧制等方式形成各种形状的产品。
4. 良好的机械性能: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可以满足不同工程领域的需要。
二、金属的分类1. 基本金属:包括铁、铜、铝、镁、锌等,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
2. 合金:由两种或更多种金属或非金属混合而成,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钢、铜合金、铝合金等。
3. 贵金属:如黄金、铂、银等,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常用于珠宝、电子器件等领域。
三、常见金属材料1. 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铁、钢和铸铁等,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
2. 铝:具有良好的轻量化和耐腐蚀性能,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3.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电子器件、建筑材料等领域。
4. 钛: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高强度,常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
四、金属加工和制造1. 铸造:将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冷却后得到所需的形状。
2. 锻造:通过对金属进行加热后进行锻打,使其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3. 冷拔:通过在室温下拉制金属材料,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4. 焊接:将两个金属材料通过加热或施加压力,使其相互连接。
5. 切削加工:通过旋转刀具等方式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实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1. 建筑领域: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建筑结构、门窗、屋顶等部件。
2. 机械制造: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机床、轴承、齿轮等机械零部件。
3. 电子设备: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电子器件、电路板、散热器等产品。
4. 汽车制造:金属材料是汽车制造的主要材料,常用于制造车身、发动机零部件等。
六、金属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1. 循环利用:金属材料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金属材料高考常考知识点金属材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以及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因此在建筑、制造和电子等行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考中,金属材料常常是化学科目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些金属材料的常见知识点。
1. 金属结构:金属材料的特殊性质与其特殊的结构有关。
金属是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结合而成的晶体结构。
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形成了紧密堆积的排列结构。
这种排列形式使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2. 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性质,其中之一就是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
金属的导电性来源于金属内部电子的自由运动,而其导热性则与金属原子之间的共振传导有关。
此外,金属还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延展性,可用于制造各种产品。
3.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在化学性质方面也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特点。
金属通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它们容易与氧气反应,并与氧形成金属氧化物。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氧化物,即常见的锈蚀现象。
此外,金属还可以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氢气。
4. 金属的腐蚀与保护: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与外界环境中的氧、水、酸等物质反应形成氧化物的过程。
腐蚀是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逆变化。
为了防止金属材料的腐蚀,常采用防腐措施,如镀层、涂层和防锈剂等。
5. 合金材料:合金是由两种或更多种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
合金材料继承了金属的优良性能,并在某些方面进行了改进。
合金可以具有较高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电子设备等领域。
6. 金属的热处理:热处理是金属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控制金属的加热、冷却过程,可以改变金属的晶体结构和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淬火和回火等。
热处理可以提高金属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使其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需求。
7. 金属的电化学反应: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会发生电化学反应,这是与金属腐蚀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电化学反应中,金属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参与反应,并发生电子的转移。
关于金属的知识点总结一、金属的性质1. 导电性和热传导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热传导设备中。
金属内部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从而形成电流和导热。
例如,铝、铜和铁等金属是常见的导电材料。
2. 延展性和塑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可以被拉伸成细丝或者压制成薄片。
这使得金属可以用来制造各种各样的产品,如金属线、金属箔等。
3. 色泽和光泽大多数金属具有一定的色泽和光泽。
例如,黄金呈现出金黄色的光泽,银则呈现出银白色的光泽。
4. 密度和硬度金属的密度和硬度一般较高。
例如,铁和铝的密度分别为7.87g/cm³和2.7g/cm³,硬度也较高。
5. 融点和沸点金属的融点和沸点一般较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例如,铁的融点为1535°C,铝的融点为660°C。
二、金属的分类根据金属的性质和化学特性,金属可以分为两大类别: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
1. 有色金属有色金属指的是那些具有相对较高的反射率和一定的色泽的金属。
常见的有色金属包括铜、铝、铅、锌、镍、锡、钛等。
有色金属一般用于制造装饰品、电线、管道、合金等产品。
2. 黑色金属黑色金属指的是那些具有黑色或者暗色的金属。
常见的黑色金属包括铁、钢、铬、锰、钨等。
黑色金属一般用于制造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汽车零件等产品。
三、金属的应用金属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制造、建筑建材、电子设备、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
1. 工业制造金属是工业制造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金属制品广泛用于机械设备、仪器仪表、轴承、齿轮、管道等产品的制造。
2. 建筑建材金属也被广泛用于建筑建材中。
例如,铝合金被用于制造窗户和门框、铁和钢被用于制造支撑结构、屋顶和楼梯等。
3. 电子设备金属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例如,铜被用于制造电线和电缆,铝被用于制造散热器和外壳,金被用于制造电子元件等。
4. 汽车制造金属在汽车制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高一化学书金属材料知识点金属材料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特点,使得它在电子、建筑、制造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关于金属材料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金属晶体结构金属的晶体结构通常表现为紧密堆积。
最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是面心立方(fcc)和体心立方(bcc)。
在fcc结构中,每个原子的周围都有12个最近邻原子,而在bcc结构中,每个原子有8个最近邻原子。
2. 金属的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这是由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
金属中的电子可以在原子之间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这也是为什么金属常被用于电线和电路的原因。
3. 金属的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这是由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的热运动。
当金属受热时,热能会通过自由电子的传导而快速扩散到整个金属体。
4. 金属的延展性金属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可以通过拉伸、挤压等方式加工成各种形状。
这是因为金属中的金属键可以自由滑动,而不会断裂。
5. 金属的熔点和沸点金属的熔点通常较高,这是金属的一大特点。
例如,铁的熔点为1535°C,铝的熔点为660°C。
相对而言,非金属元素的熔点要低很多。
6. 金属合金金属合金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
金属合金通常具有比纯金属更高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等性能。
例如,不锈钢就是铁、铬、镍等金属元素的合金。
7. 金属的腐蚀金属在化学环境中容易发生腐蚀。
腐蚀是金属与环境中的氧气、水、酸等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
为了防止腐蚀,常常采用电镀、涂层等方法进行保护。
8. 金属的应用金属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建筑中,常用的金属材料有钢铁、铝合金等;在电子领域,金属用于制造电线、电路板等;在制造业中,金属用于生产汽车、机械等。
9. 金属的再循环利用金属具有很好的再循环利用性。
废旧金属可以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金属回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总结:金属材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材料。
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一、金属的性质常温下金属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具有金属光泽,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金属之最: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
银是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铬是硬度最高的金属。
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
汞是熔点最低的金属。
锇是密度最大的金属。
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
二、金属的分类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也被称为钢铁材料。
有色金属: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
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如非晶态金属材料、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以及具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的合金和金属基复合材料。
三、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可以是纯金属,也可以是合金。
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属。
合金的形成条件是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
合金的优点包括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抗腐蚀性能好等。
常见的合金如黄铜、焊锡、铝合金等,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因其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四、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类。
工艺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在所定的冷、热加工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
而使用性能则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如强度、硬度、耐腐蚀性、耐磨性等。
综上所述,化学中关于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金属的基本性质、分类、合金的特性以及金属材料的性能等。
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深入研究金属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金属材料是指具有金属性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可塑性等特点。
在工程领域中,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汽车、电子等行业。
本文将对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基本概念金属材料是由原子或原子团以金属键连接在一起的固体物质。
金属材料具有晶体结构,其晶体结构可分为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等多种类型。
二、分类根据化学元素分类,金属材料可分为常见金属和稀有金属两大类。
常见金属包括铁、铜、铝、锌等,而稀有金属如钛、铌、锆等则使用较少。
根据金属的组织结构,金属材料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晶体结构包括单晶体、多晶体等,非晶体即非晶金属。
根据金属材料的性能分类,金属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结构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等,而功能材料如磁性材料、导电材料则具有特殊的功能。
三、特性1. 导电性: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电流能够在金属内部迅速传播。
2. 导热性: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够迅速传导热量。
3. 可塑性:金属材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即能够通过锻造、轧制等工艺加工成各种形状。
4. 良好的机械性能: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等机械性能较高。
5. 耐腐蚀性:一些金属材料能够在特定环境下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6. 密度:金属材料的密度一般较高,但与其他材料相比,其力量重量比较有优势。
7. 可再生性:金属材料大多数可以循环利用,具有较高的可再生性。
四、应用1. 机械领域:金属材料在机械领域中应用广泛,如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等。
2. 建筑领域:金属材料用于建筑结构,如钢铁、铝合金等。
3. 电子领域:金属材料作为电子元器件的导电材料,如铜、铝等。
4. 化学工业:金属材料在化学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如金属催化剂等。
5. 能源领域:金属材料被应用于能源领域,如太阳能电池板等。
综上所述,金属材料具有很多独特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了解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以及应用,对于工程领域的相关从业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属材料复习一、名词解释:①固溶强化: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中使晶格产生畸形,使塑性变形抗力增大,结果使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增高。
这种通过溶入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使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称为固溶体强化。
(P24)②金属化合物:金属化合物是指合金组员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一种新相,一般可用化学分子式表示。
(p24)③渗碳:渗碳是将工件在渗碳介质中加热、保温,使碳原子渗入工件表面形成一定厚度渗碳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p59)④同素异性体:金属在固态下,随着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晶转变。
(p29)⑤奥氏体:碳溶解在r-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常用符号A表示。
(p29)⑥铁素体:碳溶解在a-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
用符号F 表示。
(p29)⑦珠光体:珠光体是渗碳体和铁素体片层相间、交替排列形成的混合物,用符号P表示。
(p29)⑧莱氏体:莱氏体是含碳量为4.3%的液态铁合金,是在1148度时从液相中同时结晶出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
用符号Ld表示。
(p32)⑨马氏体:碳在a-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称为马氏体。
用符号M表示。
(p45)⑩调质:通过将淬火与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
(p57)二、判断题1、(p17)①金属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都不能恢复。
(错误)②一般低碳钢的塑性优于高碳钢,而硬度低于高碳钢。
(正确)③低碳钢、变形铝合金等塑性良好的金属适合于各种塑性加工。
(正确)④硬度实验测量简便,属非破坏性实验,且能反映其他力学性能,因此是生产中最常用的力学性能测量法。
(错误)⑤一般金属材料在低温时比高温时的脆性大。
(正确)⑥机械零件所受的应力小于屈服点时,是不可能发生断裂的。
(错误)2、(p39)金属在固态下都有同素异构转变。
(错误)3、(p136)①采用球化退火可获得球墨铸铁。
②灰铸铁不能淬火。
③可锻铸铁可锻造加工。
④通过热处理可改变铸铁中石墨的形状,从而改变性能。
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1、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2、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延展性、能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三、金属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5、熔点最高的金属——钨6、熔点最低的金属——汞7、硬度最大的金属——铬8、密度最大的金属——锇9、密度最小的金属——锂四、金属的分类五、金属的应用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1、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2、钨——灯丝——熔点高3、铬——电镀——耐腐蚀性4、铁——菜刀、镰刀、锤子等5、汞——体温计液柱6、银——保温瓶内胆7、铝——“银粉”、锡箔纸六、合金1、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2、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3、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4、常见的合金:5、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用来造人造骨。
钛和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
6、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含碳量不同。
3模块二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镁、铝:(1)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2Mg+O2=2MgO ;4Al+3O2=2Al2O3(2)铝的抗腐蚀性能好的原因: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一、金属材料(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金属的分类方法:(1)根据密度不同,分为轻金属与重金属(4.5g/cm3为界限)(2)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指的是指铁、鉻、锰及它们的合金。
2、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3、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练习:1...合金的是 A .焊锡 B .黄铜 C .生铁 D .石墨2.在金属铝所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导电性B .导热性C .延展性D .还原性3.以下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水、水银B. 钢、24K 金C. 蒸馏水、汽油D. 大理石、金刚石4.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1、金属的物理性质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C.是银白色的固体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5.写出元素符号或者名称铝钾镁铜Ca Fe Na Ag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反应1)、镁条和铝片在常温下就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2)、铁丝和铜片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3)、金不能和氧气反应2、活泼金属+ 酸→化合物+ H2↑注意:1、铁与酸反应是生成亚铁化合物和氢气。
2、酸不能是硝酸和浓硫酸。
金属所有知识点总结一、金属的基本性质1. 金属的结构和成分金属的晶体结构通常是紧密堆积的球形原子构成的各向同性结构。
金属的晶体结构通常是面心立方结构(如铝、铜、铂等金属)、体心立方结构(如铁、钒、钽等金属)或者简单立方结构(如钾、银、钠等金属)。
2. 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金属的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光泽和延展性。
金属通常具有较好的硬度和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
此外,金属通常具有光泽并且可以被延展成薄片并制成不同形状。
3.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金属的化学活性、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性以及在化学反应中的离子性等特点。
大部分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与非金属元素形成氧化物或盐等化合物。
同时,金属通常在化学反应中以正离子的形式存在。
4. 金属的熔点和沸点金属的熔点和沸点是金属固态、液态和气态状态的转变温度。
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能够在一定的温度下形成稳定的固态结构。
二、金属的种类根据金属的晶体结构和性质,可以将金属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包括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黑色金属等不同类别。
1. 有色金属有色金属是指具有明显颜色的金属,包括铜、铝、镍、锌、铅等。
有色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并且在电子工业、建筑工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2. 贵金属贵金属是指珍贵且稀有的金属,包括金、银、铂、钯、铱等。
贵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化学反应性,因此被广泛用于首饰、电子产品、化工催化剂等方面。
3. 稀有金属稀有金属是指地壳中含量较少的金属,包括钨、锆、铌、钽等。
稀有金属通常具有高熔点和高硬度,被广泛应用于合金、耐磨材料、电子器件等方面。
4. 黑色金属黑色金属主要指铁、锰、铬、钴等。
黑色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较好的磁性,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加工、建筑结构等领域。
三、金属的应用领域金属在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工程技术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用于制造机械设备、汽车船舶、建筑结构等。
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金属的基本性质1. 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轻易传递电子,在电路中广泛应用。
2. 热导性:金属具有良好的热导性能,能够快速传导热量,因此常被用于锅具、散热器等。
3. 延展性:金属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可以被拉伸成铜丝、铝箔等细长材料。
4. 强度:金属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可以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建筑结构等。
5. 反射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光反射性,被用于制造镜子、光学部件等。
6. 密度:金属的密度较高,是坚固材料选用的首选。
二、常见金属材料1. 铁: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被广泛用于制造钢铁材料。
2. 铝:铝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和轻质特性,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3. 铜:铜是一种重要的导电材料,广泛用于电气设备、通讯设备等领域。
4. 锌:锌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被用于防腐蚀材料的涂层。
5. 镍:镍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广泛用于化工设备、航空发动机等领域。
6. 钛:钛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抗腐蚀能力,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高端领域。
三、金属加工1. 铸造:铸造是将金属熔化后注入模具中凝固成型的工艺,用于制造大型铸件、汽车零部件等。
2. 锻造:锻造是将金属加热后进行锻打成型的工艺,用于制造轴类零件、锻造工具等。
3. 深冲:深冲是将金属板料放入冲床中进行冲压成型的工艺,用于制造汽车车身、家用电器外壳等。
4. 焊接:焊接是将金属材料通过热能和压力进行熔接的工艺,用于制造管道、船舶结构等。
5. 长条材:长条材是将金属材料通过拉拔、挤压等工艺制成的长条状材料,用于制造线材、型材等。
四、金属应用1. 建筑领域: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屋面材料、门窗等。
2. 交通运输: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制造中。
3. 电子产品: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家电等电子产品的外壳和内部零部件中。
4. 医疗设备:金属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器械、人工骨骼等医疗设备中。
金属材料知识点金属材料是一类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
它们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用途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金属材料相关的主要知识点。
一、金属的基本特性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是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这使得金属材料成为电器、电子设备、加热器和冷却器等领域的理想选择。
此外,金属材料还具有高强度和硬度,使其能够支撑重物和承受外力。
同时,金属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可塑性,可以通过锻造、压延和拉伸等方式进行成型。
二、金属晶体结构金属材料的原子结构呈现出一种有序排列的结构,称为金属晶体结构。
最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是面心立方(fcc)和体心立方(bcc)。
在面心立方结构中,每个原子都与周围12个原子有着最密堆积的联系;而在体心立方结构中,每个原子都与周围8个原子有着最密堆积的联系。
这种有序结构赋予金属材料优异的物理和力学性能。
三、金属材料的类型金属材料可以分为两类:纯金属和合金。
纯金属由同一种原子构成,具有较高的纯度。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组成,通过加入不同元素可以调整和改善材料的性能。
例如,将铁和碳合金化可以制造出钢材,具有更好的强度和韧性。
四、金属的热处理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改变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淬火和时效处理。
退火可以消除金属内部的应力和缺陷,提高材料的延展性和韧性。
淬火则用于增加金属的硬度和强度。
时效处理是将金属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使其硬度和强度得到优化。
五、金属的表面处理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是为了增强其耐腐蚀性和装饰性。
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电镀、喷涂和阳极氧化。
电镀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附着性好、抗腐蚀的保护层。
喷涂涂层可以提供美观和装饰效果,并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
阳极氧化是将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提高其抗氧化性和耐磨性。
六、常见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许多种类,常见的包括铁、铜、铝、锌、镁等。
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考点1 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纯净物)和合金(混合物)2.金属物理性质:(1)常温下为固体(特殊:汞为液体),有金属光泽,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2)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特殊:铜紫红色,金金黄色,铁粉黑色(铁片为银白色)。
(3)大多数金属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有延展性(延:拉成丝;展:压成片)。
3.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4.金属的用途:(性质和用途要对应)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另外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容易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1)性质决定用途铜、铝具有导电性→电线;钨熔点高→灯丝;铬硬度大→做镀层金属;铁硬度大→菜刀、镰刀、锤子等;(2)生活中应用的金属干电池外皮→锌/锰;“银粉”→铝;水银温度计→汞;“锡箔”纸→铝或锡;保温瓶内胆→银考点2 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①合金是混合物①形成合金的过程是物理变化①合金各成分的化学性质不变2.合金的优点:合金和组成其的纯金属相比较,硬度一般更大,熔点一般更低,抗腐蚀性更好。
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生铁钢黄铜青铜成分含碳量2%~4.3%含碳量0.03%~2%铜锌铜锡铅锡合金钛镍合金备注铁的合金主要含Fe、C,区别主要是含碳量不同紫铜是纯铜熔点低焊接金属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于制造人造骨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用于制成人造卫星天线注意:①“百炼成钢”的原理是降低含碳量,通入纯氧的目的是使生铁中的碳充分反应。
中考化学专题三 金属和金属材料[考点梳理] 考点一、金属材料(一)、纯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二)、合金(几千种):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 合金可能是金属与金属组成,也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组成。
金属材料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合金。
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纯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钛镍合金具有“记忆”能力,可记住某个特定温度下的形状,只要复回这个温度,就会恢复到这个温度下的形状,又被称为“记忆金属”。
此外,钛还可制取超导材料,美国生产的超导材料中的90%是用钛铌合金制造的。
3.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4.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5.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生铁和钢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合金.6.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考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4)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高三金属的知识点总结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高三金属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一、金属的性质与分类1. 密度高:金属的原子间距较小,原子间相互吸引力强,因此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
2. 导电性好:金属具有很高的电子迁移率,可以很好地导电。
3. 热传导性好:金属的电子迁移率也使得其具备较好的热导性能。
4. 韧性:金属具有较好的韧性,能够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弯曲而不断裂。
5. 延展性好:金属可以通过拉伸等方式进行加工,造成延展性好的特点。
6. 铁磁性:许多金属具有铁磁性,如铁、钴、镍等。
7. 根据传导电子的性质,金属可以分为导电金属和导电性差的金属。
二、金属的结构与成分1. 金属结构:金属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连接而成,金属原子形成密排的晶格结构。
2. 金属晶格:金属晶格可以分为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和其他晶系三大类。
其中,立方晶系包括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
3. 合金:合金是由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以及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固溶体。
合金具有比纯金属更好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三、常见金属及其性质介绍1. 铁(Fe):铁是一种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
它可以通过控制碳含量得到不同类型的铁,如钢、铸铁等。
2. 铝(Al):铝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导电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轻工业等领域。
3. 铜(Cu):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被广泛用于电器、电子领域。
4. 锌(Zn):锌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可用于防腐、镀锌等工艺。
5. 镁(Mg):镁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好的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等领域。
四、常见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 金属腐蚀:金属在特定条件下与周围环境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的过程。
2. 防腐措施:常见的金属防腐措施包括防锈漆喷涂、镀层处理、电镀、合金制备等。
五、金属的应用领域1. 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
金属与金属材料
一.常见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其应用
1.金属光泽:
(1)金属都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一般都呈银白色,而少量金属呈现特殊的颜色,如:金(Au)是黄色、铜(Cu)是红色或紫红色、铅(Pb)是灰蓝色、锌(Zn)是青白色等;
(2)有些金属处于粉末状态时,就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如铁(Fe)和银(Ag)在通常情况下呈银白色,但是粉末状的银粉或铁粉都是呈黑色的,这主要是由于颗粒太小,光不容易反射。
(3)典型用途:利用铜的光泽,制作铜镜;黄金饰品的光泽也是选择的因素。
2.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1)金属一般都是电和热的良好导体。
其中导电性的强弱次序:银(Ag)>铜(Cu)>铝(Al)
(2)主要用途:用作输电线,炊具等
3.金属的延展性:
(1)大多数的金属有延性(抽丝)及展性(压薄片),其中金(Au)的延展性最好;也有少数金属的延展性很差,如锰(Mn)、锌(Zn)等;
(2)典型用途:金属可以被扎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将金打成金箔贴在器物上
4.金属的密度:
(1)大多数金属的密度都比较大,但有些金属密度也比较小,如钠(Na)、钾(K)等能浮在水面上;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2)典型用途:利用金属铝(Al)比较轻,工业上用来制造飞机等航天器
5.金属的硬度:
(1)有些金属比较硬,而有些金属比较质软,如铁(Fe)、铝(Al)、镁(Mg)等都比较质软;硬度最高的金属是铬(Cr);
(2)典型用途:利用金属的硬度大,制造刀具,钢盔等。
6.金属的熔点:
(1)有的金属熔点比较高,有的金属熔点比较低,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Hg);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W);
(2)典型用途:利用金属锡(Sn)的熔点比较低,用来焊接金属
例1(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物质,如香烟盒上的金属是_______,保温瓶内胆上镀的是______,体温表中的液体金属是_______,保险丝是___________制成的。
(2)常见金属的下列用途各利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
①用铁锅炒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铜拉成丝做电线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古代人将铜打磨成铜镜__________________;④古代人用铁做刀、剑等武器__________________;
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金属材料通常包括纯金属和各种合金。
2.合金是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3.常见的合金与主要成分
4.合金的特性
(1)一般来说,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金属大;(2)大多数合金的熔点比组成金属的熔点低;
(3)导电、导热性能比组成它的金属差(4)合金的性能主要决定于合金的成分
例2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金属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加热使其相互熔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试根据下表所列金属的熔点和沸点的数据(其余条件均已满足),判断不能制得合金的是()
例3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
下列对铝控制使用的是()
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铝餐炊具④制银色漆的原料⑤制饮料的易拉罐⑥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②③④
B.③⑤⑥
C. ②⑤⑥
D.全部控制
三.常见的金属与氧气反应
1.铁与氧气的反应
(1)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反应;
(2)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
注意:铁锈呈红色,结构疏松,易吸水,加快铁器的腐蚀;
铁经过缓慢氧化后,形成的化合物均可认为是氧化铁,即:4Fe + 3O2 == Fe2O3
(3)在纯氧中,铁丝能够被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在点燃前,先将铁丝打磨,在集气瓶中留有少量细砂或水,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瓶底3Fe + 2O2点燃
===Fe3O4;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同种物质,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现象可能不同,生成物有可能不同。
2.镁与氧气的反应
(1)常温下所看到的镁条呈黑色,用砂纸打磨后呈银白色;
(2)做镁条燃烧实验时,要注意用坩埚钳夹持,在下面垫上石棉网;
(3)镁条被点燃后,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形成白烟,放出大量的热;2Mg + O2点燃
===2MgO
3.铝与氧气的反应
(1)铝在空气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故能保护其不受腐蚀
(2)铝箔在纯氧中也能燃烧,4Al + 3O2点燃
===2Al2O3
4.铜与氧气的反应
(1)在加热的情况下,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物质,即氧化铜。
2Cu + O2△===CuO
(2)在纯氧中,铜也不能被点燃
(3)在潮湿的空气中,铜能被腐蚀,形成绿色粉末状固体,即铜绿[Cu 2(OH)2CO 3] 2Cu + O 2 + CO 2 + H 2O == Cu 2(OH)2CO 3 四.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1.用完铁制品后及时擦洗干净,置于干燥的环境,保持表面的洁净、干燥。
2.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油,如机械零件等。
3.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油漆,如家用电器、自行车车架、钢窗等。
4.在铁制品表面进行烤蓝、煮黑等处理(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四氧化三铁薄膜),如锯条、链条等。
5.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如镀锌、锡、铬等,如自行车车把,钢圈等。
6.改变铁制品的内部结构,将其制成不锈钢。
五.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
铁矿石:赤铁矿(Fe 2O 3),磁铁矿(Fe 3O 4),菱铁矿(FeCO 3),黄铁矿(FeS 2); 铜矿石:孔雀石[Cu 2(OH)2CO 3],赤铜矿(Cu 2O );
铝矿石:铝土矿(Al 2O 3),明矾(KAlSO 4·12H 2O ),水铝石(Al 2O 3·H 2O ); 六.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1.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
(1)铁矿石:主要有赤铁矿Fe 2O 3、磁铁矿Fe 3O 4、菱铁矿FeCO 3、黄铁矿FeS 2 (2)焦炭: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和产生还原剂CO ; (3)石灰石:主要作用是造渣,除去铁矿石中SiO 2等杂质。
2.炼铁的设备:高炉
3.炼铁的原理:在高温条件下,利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
4.炼铁的过程及反应(以赤铁矿为例): (1)焦炭燃烧产生热量并生成还原剂
C+O 2点燃===CO 2;CO 2+C 高温===2CO (2)氧化铁被CO 还原成铁
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
(3)SiO 2与CaCO 3分解产生的CaO 反应生成硅酸钙
CaCO 3高温===CaO+CO 2↑;CaO+SiO 2==CaSiO 3 ;炉渣主要成分
5.炼铁产物:生铁(主要为Fe 、C 合金)、滤渣(主要含有CaSiO 3)、高炉气(主要含有CO )
例5 常见的铁矿石主要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 2O 3)、磁铁矿(主要成份Fe 3O 4)、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 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 2)。
请你从多角度分析这几种矿石哪些不适合用来炼铁。
6.金属冶炼的方法:
(1)还原法:把金属矿物与焦炭、氢气、一氧化碳等还原性物质一起加热反应。
如:利用赤铜矿(Cu 2O )提取铜Cu 2O+C 高温===2Cu+CO ;古代湿法炼铜:Fe+CuSO 4==FeSO 4+Cu (2)电解法:活泼金属很难从其矿石中还原出来,需要用电解法。
如:电解熔融氧化铝制铝:2Al 2O 3通电===4Al+3O 2↑,电解熔融氯化钠制钠:2NaCl 通电===2Na+Cl 2↑
(3)分解法:有些金属的氧化物受热容易分解,可以用简单加热的方法得到。
如:氧化汞制水银:2HgO高温
===2Hg+O2↑
七.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
1.反应方程式:Fe2O3+3CO高温
===2Fe+3CO2
2.实验现象:红棕色的粉末变为黑色粉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步骤:
反应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然后再加热。
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排尽试管中的空气,防止造成爆炸。
反应后,先撤走酒精灯,等固体冷却后再停止通一氧化碳。
目的是为了使固体冷却,防止石灰水倒吸。
4.尾气处理:由于一氧化碳有毒,在关于该气体的实验都需要注意尾气的处理,点燃或收集。
例6工业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下使CO与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在这个反应中()A.CO被还原B.CO具有氧化性C.Fe2O3被还原D.CO在反应中提供氧
八.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生铁与钢等重要的合金
1.由于纯铁的质地软,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是使用生铁与钢等合金
2.生铁与钢性质、性能等比较
1.废金属废置不用的危害:(1)资源的极大浪费;(2)污染环境(燃料燃烧形成空气污染,金属废弃形成镉、汞等引起的土壤污染)。
2.回收利用废金属,可以节约大量的煤和铁矿石,又能减少污染空气的悬浮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