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手术麻醉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老年病人麻醉的总结摘要:社会老龄化的程度加大,高龄病人手术日益增多,因此老年病人的手术麻醉研究也越来越重要,老年人的很多生理功能和药理特点都和其他人群有很多不同,所以在临床手术麻醉中要注意很多问题!本文就是通过对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药理特点的分析并结合文献中关于老年病人临床麻醉的研究总结一下老年病人的麻醉。
主要内容:首先分析一下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老年人的主要生理特点是,全身器官功能的衰减和组织细胞的退行性改变因此导致脏器储备功能降低、机体活力降低、易损性增强、手术麻醉风险增加。
老年人各个系统的生理特点一、循环系统:老年人的循环系统中常常心肌纤维化及淀粉样变,导致室壁增厚,顺应性降低,收缩力减弱,还有可能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壁弹性减小,SVR 增多、Bp增多、左心射血负荷增加、心肌肥厚、冠脉粥样硬化;心肌供血不足也会使心脏传导通路纤维组织浸润,传导速度减慢,HR下降;血浆生化成分改变导致高脂、高凝—血栓形成倾向。
所以老年常会出现一下这些循环系统问题1)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容易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2)对血流动力学紊乱的代偿降低3)围术期心肌缺血。
所以在评估老年人心血管功能时,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心脏的储备功能,以便在手术麻醉中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
二、呼吸系统:老年人中常出现肺弹力纤维被结缔组织代替导致肺泡回缩力下降、肺泡增多、肺泡总面积减少而的肺气肿;有的还会有因椎间盘压缩、胸椎后凸、肋骨钙化导致胸腔总量减少、呼吸肌退变明显收缩性减弱VT、VM、TCL、RC 增多、气道阻力增加;老年人呼吸道对刺反应迟钝气管内纤毛活动力减弱,呼吸肌张力降低,胸廓活动受限,以至咳嗽无力,不能有效排痰。
三、神经系统:很多研究表明:增龄对脑、自主神经和外周神经系统生理功能影响包括:1、大脑形态学改变:脑萎缩。
2、大脑功能改变:皮质功能抑制,精神异常。
3、脑神经化学改变:合成神经递质分子的酶显著下降。
4、脑组织学改变:神经元特异性结构和神经纤维结构水平和构成消失。
老年患者的麻醉
老年患者的麻醉
一.老年人的特点
1.生理学特点
衰老是各个器官系统功能储备进行性丧失的过程,出现变化的程度和时间因人而异,差异很大。
(1)对低血容量、低血压和组织缺氧引起的反应性心率增快的能力降低(2)肺顺应性降低
(3)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4)咳嗽反射减弱
(5)肾小管功能减弱
(6)易发生低体温
2. 年龄相关疾病:
(1) 中枢神经系统:谵妄、痴呆、帕金森病、卒中
(2) 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
(3) 呼吸系统:慢性阻塞性肺病
(4) 内分泌系统:糖尿病
(5) 视力下降和听力障碍
(6) 颈椎:伸屈幅度减少
(7) 营养不良
二.麻醉处理
1.术前评估
(1)风险评估:
(a) 年龄
(b) 患者的生理状况和合并症(ASA分级)
(c) 是急诊还是择期手术
(d) 外科手术的类型
(2) 高度警惕的常见疾病:
(a) 心血管疾病
(b) 糖尿病
(c) 肺部疾病
2. 术中管理
应主要针对合并症和外科手术的要求来进行:
(1) 根据情况建立有创监测
(2) 注意评估血容量
(3) 合理运用药物:滴定
(4) 保温
3. 术后注意事项
更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1) 肺部感染、ARDS
(2) 谵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1 / 1。
麻醉科中的老年患者的麻醉管理与注意事项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患者在医院内接受各类治疗的情况也日益增多。
其中,麻醉管理是老年患者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但由于老年患者生理功能的变化和常见的合并症,麻醉管理策略也需相应调整。
本文旨在探讨麻醉科中老年患者的麻醉管理与注意事项,以提高老年患者手术的安全性与效果。
一、老年患者生理变化与麻醉管理1.老年患者生理变化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肾脏功能等方面。
心脏舒张功能的减退导致心脏前负荷增加,降低心脏耐受力;呼吸道肌肉力量和弹性下降,容易导致术后肺部感染;肾脏的滤过率和排泄功能减弱,易引起药物在体内的堆积等。
这些生理变化对于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的确定提出了挑战。
2.麻醉管理策略(1)术前评估:麻醉科医生在手术前需全面了解老年患者的病史、体检结果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其评估其手术风险。
此外,老年患者还需要进行心电图、胸部X光片、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以确定其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2)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由于老年患者药代动力学的改变,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进行相应调整。
老年患者对吗啡类、苯二氮䓬类和巴比妥类药物的敏感性增加,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谨慎选择剂量,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3)麻醉的监测与管理:老年患者麻醉中需进行全程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此外,麻醉深度的评估也很关键,可以通过瞳孔灵敏度、BIS监测和全身运动反应等指标进行评估。
二、老年患者麻醉注意事项1.术前准备在老年患者手术前,需提前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和手术风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抗心衰、抗感染和抗凝等治疗。
患者在手术前需要空腹,并避免使用引起胃排空延缓的药物。
2.药物的选择与剂量调整老年患者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谨慎调整,以避免副作用和药物堆积。
一般来说,老年患者对吗啡类、苯二氮䓬类和巴比妥类药物的敏感性增加,所以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适当降低剂量。
腹、盆腔手术的麻醉一、特点“三多”:手术种类多、病情变化多、麻醉方式多。
二、腹、盆腔手术的麻醉特点1 、需要良好的术前准备;2 、术中失血、失液多;3 、特殊体位,影响呼吸循环4 、对于腹、盆腔巨大肿瘤或大量腹水病人,在剖腹减压时,特别应注意防止低血压;5 、急症多且病情危重,麻醉风险较大;6 、肌肉松弛要求高;7 、术中易出现牵拉反应。
三腹、盆腔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一)局部浸润麻醉优点:实施方便,全身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缺点:腹肌不松弛,麻醉不完善,牵拉反应重。
(二)椎管内麻醉1 蛛网膜下腔阻滞适应证特点:起效快、阻滞完善、肌松良好。
2 硬膜外腔阻滞特点:镇痛良好、肌松尚可、不受时间限制、可用于PCA。
3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特点:起效快,阻滞完善(三)全身麻醉适应证各种腹、盆腔手术特点麻醉可控性强、给氧充分、对生理功能易于调控。
四麻醉处理(一) 胃肠手术麻醉1 术前应纠正贫血,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并常规置入鼻胃管;2 麻醉方式危重及创伤大、时间长的手术以全身麻醉麻醉为主3 术中应注意补液。
(二)胆道手术的麻醉1 、术前准备应注意凝血功能的检查;2 、防治胆心反射;(术前用足量的阿托品)3 、主要选择全身麻醉(三)胰腺手术的麻醉1 、术前应加强支持疗法;2 、麻醉宜用全麻:此类手术时间长、部位深、创伤大3 、胰岛ß-细胞瘤的处理:不要轻易的补糖,术中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四)肝脏手术的麻醉1 、充分评估和保护肝功能;2 、麻醉选择以全麻为主,避免使用对肝功能有损害的药;3 、对术中的输液和输血应有充分的估计和准备;4 、肝包囊虫破裂时,可致过敏性休克,应注意避免。
(五)门静脉高压和脾切除手术的麻醉1 术前评价肝功能十分重要,同时应行必要的保肝措施;2 肝功能三级的病人不宜手术;3 以全麻为主,注意药物的选择;4 输鲜血为主,避免用库血。
(六)肾脏和输尿管手术的麻醉1 术前评价肾功能;2 麻醉以硬膜外麻醉为主,适当加用强化麻醉;3肾功能不良的病人,用药需考虑其对肾功能的影响。
老年患者腹部急诊手术诊治分析【中图分类号】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074-01【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急诊手术诊治情况。
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老年患者腹部急诊手术患者87例,对本组患者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4.21±2.12)分钟,手术出血量为(154.32±9.12)毫升,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为(35.23±6.45)小时;开腹组手术时间为(63.67±2.24)分钟,手术出血量为(243.26±9.89)毫升,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为(48.35±7.12)小时。
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上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开腹组患者痊愈36例,死亡5例,痊愈率为87.80%,发生术后感染4例,发生脏器功能不全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
腹腔镜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老年腹部急诊手术患者,在接诊后一定要进行早期的诊断、治疗,选择腹腔镜技术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老年患者的痛苦,加快手术后的康复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老年患者;腹部急诊手术;诊断;治疗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的逐渐形成,老年腹部急诊患者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占到我们急腹症患者人数的26%左右[1]。
为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急诊手术诊治情况。
本文选取本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老年患者腹部急诊手术患者87例,对本组患者临床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老年患者腹部急诊手术患者87例,其中男性57例(占65.52%),女性30例(占34.48%);年龄最小的61岁,最大的82岁,平均年龄为(68.21±1.12)岁;急性阑尾炎34例(占39.08%),胆囊结石21例(占24.14%),胆囊炎15例(占17.24%),肠梗阻4例(占4.60%),腹膜炎4例(占4.60%),肠坏死4例(占4.60%),肠破裂2例(占2.30%),肝破裂1例(占1.15%),脾破裂1例(占1.15%),子宫穿孔1例(占1.15%);发病到手术时间最短的7小时,最长的70小时,平均时间为(54.21±1.12)小时;合并高血压31例(占35.63%),糖尿病18例(占20.69%),冠心病15例(占17.24%),肺气肿5例(占5.75%),高脂血症4例(占4.60%)。
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手术麻醉分析
引言:
老年急腹症患者由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器官功能的下降,手术麻醉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并采取相应的麻醉措施。
本文将分析老年急腹症患者手术麻醉的特点和挑战,以及相应的麻醉策略。
一、老年急腹症手术麻醉特点:
1.生理改变:老年人身体器官功能下降,包括呼吸、循环、肾脏等,麻醉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减慢,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
2.潜在的合并症: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病、肺部疾病等,麻醉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合并症进行合理的处理。
3.认知功能下降:部分老年人可能存在认知功能下降,术前评估需特别关注,防止术中出现精神状态改变。
二、老年急腹症手术麻醉的挑战:
1.术前评估:老年患者术前评估的重要性不能忽视,需要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肾功能、认知功能等,以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
2.全麻的选择:往往选择局部麻醉或者椎管内麻醉可能并不适用于老年患者,可能需要选择全麻的方式,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
3.心肺功能监测:老年人心血管功能下降,需要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及时调整麻药剂量,保证血氧供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术后镇痛:老年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可能较低,术后疼痛的处理要科学合理,既要确保疼痛控制,又要避免镇痛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结论:
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手术麻醉需要特别关注老年人身体的特点和合并症的处理。
在麻醉过程中,应制定个体化的麻醉方案,充分评估和准备,密切监测心肺功能,确保安全度过手术期,并制定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