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标准化施工
- 格式:ppt
- 大小:8.33 MB
- 文档页数:62
前言近十年来,我国和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施工期间暴露的质量问题仍然不少,质量通病也未得到有效遏制。
实践表明,亟须推行标准化施工,以促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工程质量的全面和稳步提高。
为此,我部特组织编制了本指南。
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标准化指南是在现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标准、规基础上,总结我省多年来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实践经验编制而成的。
该指南着重从工序、技术、工艺和管理的角度对现行标准、规做进一步补充,旨在消除质量通病,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实现沥青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标准化,确保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工程质量。
为使其更符合高速公路建设实际和更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我省高速公路各参建单位必须认真执行本指南。
希望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反馈我部,以便修订时参考。
1 总则1.1目的及适用围1.2编制依据1.3章节划分2 施工准备2.1 施工场地规划2.2 三通一平建设2.3驻地建设2.4拌和场2.5技术资料准备2.6作业条件准备3 碎石的采备3.1料场作业3.2片石的开采3.3碎石的生产4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4.1 一般规定4.2 材料要求4.3 混合料组成设计4.4 铺筑试验路段4.5 施工工艺4.6 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5 级配碎石垫层、底基层、基层5.1 一般规定5.2 材料要求5.3 混合料组成设计5.4 铺筑试验路段5.3 施工工艺5.4 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6 透层、粘层与下封层6.1 透层、粘层6.2 下封层7 热拌料沥青混合料路面7.1 一般规定7.2 材料要求7.3 配合比设计7.4 铺筑试验路段7.5 施工工序7.6 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8 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工程8.1一般规定8.2施工工序8.3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9 交通安全设施工程9.1 道路交通标志9.2 交通标线、突起路标9.3 护栏9.5 视线诱导设施9.6防眩设施1 总则1.1 目的及适用围1.1.1目的为总结我省高速公路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建设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规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各项工序操作,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实现全省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标准化,克服质量通病,促进高速公路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在现行标准、规的基础上编写本指南。
路面沥青施工方案在道路建设和维护中,路面沥青施工一直是一个关键环节。
正确的施工方案可以确保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下面将介绍一种标准的路面沥青施工方案,以确保道路的平整、耐久、安全。
1. 原材料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以下原材料:•沥青:选择质量优良、符合国家标准的道路用沥青。
•砂石料:选择颗粒均匀、不含有机杂质的砂石料。
•沥青混合料:根据道路的使用要求,合理搭配沥青、骨料和添加剂。
•路面基层:确保路面基层厚度合适,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
2. 施工准备在进行路面沥青施工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清理路面:清除路面上的杂物、积水,确保施工面干燥清洁。
•标线划定:根据设计要求,在路面上标定施工范围和要点。
•环境调控: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施工计划,避免雨雪天气造成影响。
3. 施工流程3.1 喷涂底漆在路面清理完毕后,首先喷涂一层底漆。
底漆的选择应根据沥青稀释剂的类型和粘结层材料的情况而定。
喷涂底漆可以提高路面沥青的附着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3.2 摊铺沥青在底漆干燥后,开始摊铺沥青混合料。
摊铺应均匀、连续,避免出现积料或疏漏的情况。
摊铺沥青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厚度,确保道路平整。
3.3 复合压实经过沥青摊铺后,需要进行复合压实。
复合压实采用振动碾压机进行,分为初压和复压两个阶段。
通过复合压实,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和耐久性。
4. 验收与维护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检查路面沥青的密实度、平整度和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在使用中,定期对路面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进行补修和维护工作,以保证道路的良好状态。
通过以上施工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路面沥青的质量和使用寿命,确保道路的安全和舒适性。
希望这个方案对您的路面施工工作有所帮助!。
沥青路面标准化施工一、施工准备1、恢复中边桩:所有沥青面层施工前,均须严格按照设计坐标恢复中边桩,并用双灰粉把边线画好,2、对下承层检查、清扫、修补:下面层铺筑前,要对封油层进行检查,对一些被破坏的进行修补,对一些被污染的要进行清扫,检查合格后才允许施工沥青下面层。
3、施工前应对沥青拌和楼、摊铺机、压路机等各种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调试,对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技术性能、传感器计量精度等要进行认真检查、标定,并应得到监理的认可。
拌合站调试:①试运转:检验供料,传感情况;②试筛分:检验各种材料级配组合情况;③试投入:检验各种材料的投放情况(标定);④试生产:检验配合比、验证沥青等。
摊铺机调试:振动频率宜在35~50HZ,振幅宜为~。
行走、驱动、布料、找平、振动夯实、料位控制等碾压设备调试:调整振动频率、振幅。
4、在沥青结构层施工前,应确保连续4km段落内全部路基工程(包括桥梁、排水、路缘石、中分带和路肩填土、防护、中分带绿化)全部完成,确保沥青结构层连续施工。
另外,还应针对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杜绝交叉施工和运输等污染。
二、温度控制本工程沥青路面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应符合表~表的规定。
表下面层沥青混合料AC-25C的施工温度(℃)沥青品种道路石油沥青沥青加热温度150~165矿料温度165~185 混合料出厂温度正常范围145~165,超过185者废弃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55摊铺温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45,不超过165低温施工不低于155,不超过165初压温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40低温施工不低于155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钢轮压路机不低于70 振动压路机不低于70表中面层及表面层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沥青品种SBS改性沥青(I-D) 改性沥青加热温度160~170 矿料温度185~195 混合料出厂温度175~185,超过195者废弃混合料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70摊铺温度正常施工不低于160~170低温施工不低于165~170初压温度正常施工155~160不低于155低温施工160~165不低于165 复压温度正常施工145~150不低于140低温施工150~155不低于145 终压温度正常施工125~135不低于125低温施工125~135不低于120三、拌和⑴上料前应检查电脑控制系统的各种配合比是否正确,打印设备是否正常;⑵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至160~170℃,集料加热温度控制在175~190℃之间,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面层标准化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编制单位:湖北省交通投资有限公司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湖北省谷竹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谷竹高速 GZLM2 合同段项目部)二〇一四年九月目录1 总则 (1)1.1目的及意义 (1)1.2 编制依据 (1)1.3 与其它相关规范的关系 (1)1.4 适用范围 (1)2 资源配置 (2)2.1 场站建设 (2)2.2 设备配置 (4)3 路面材料 (9)3.1 集料 (9)3.2 基层材料 (10)3.3 面层材料 (12)4 基层施工 (16)4.1 一般要求 (16)4.2 技术准备 (16)4.3 人力资源及摊铺、碾压配置 (17)4.4 设备验收 (17)4.5 下承层准备 (17)4.6 基层施工 (17)4.7 短路基基层施工 (25)4.8 基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6)4.9 基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7)5 透层、封层、粘层、防水粘结层施工 (31)5.1一般规定 (31)5.2 透层施工 (31)5.3 封层施工 (34)5.4 粘层施工 (37)5.5防水粘结层施工 (39)6 面层施工 (42)6.1一般规定 (42)6.2 施工准备 (43)6.3 下承层检查 (43)6.4 测量放样 (44)6.5 施工工序 (44)6.6 面层施工 (44)6.7 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55)6.8 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57)7 长大隧道沥青面层施工 (60)7.1 施工准备 (60)7.2 施工工艺 (60)7.3 施工要点 (60)7.4 隧道面层施工 (60)7.5 隧道有毒有害气体防治 (63)7.6 隧道照明 (65)7.7 洞内交通安全 (65)8 桥面沥青铺装层施工 (66)8.1 施工准备 (66)8.2 测量放样 (66)8.3桥面沥青铺装层施工 (67)9 路面附属工程施工 (68)9.1小型构件预制场 (68)9.2 中分带施工 (69)9.3超高排水沟施工 (71)9.4 集水井施工 (71)9.5 路缘石安装 (72)9.6 小型预制盖板安装 (72)9.7 土路肩小型预制件安装 (72)9.8 路面排水 (72)10 文明、安全施工 (74)11 交通管制 (75)总则1.1目的及意义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构筑科学的施工标准化体系,进一步促进高速公路建设施工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规范工程现场管理。
河北省涿州(京冀界)至石家庄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JSXX标段路面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京石改扩建工程JSXX标段项目经理部2014年3月20日路面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一、工程概述主线路面结构设计共82cm、匝道结构层设计共78cm主要工程量为:1、主线上面层4㎝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SMA-13)35151方,约合8.6万吨;2、主线中面层6㎝中粒式改性橡胶沥青混凝土(AC-20)39927方,约合9.8万吨;3、主线下面层12㎝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72655方,约合17.8万吨;4、匝道下面层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2103方约合5100吨;5、主线、匝道水稳碎石均为3层每层20cm共计416921方,约合91.7万吨;6、特大桥下面层高强沥青混凝土(AC-13)7542方,约合1.84万吨。
二、编制原则和依据1、路基、路面施工图设计、相关通用图、筹建处、总监办相关文件。
2、国家现行交通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3、国家现行交通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80/1-2004)4、《京石改扩建工程路面工程标准化实施细则》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三、人员、机械准备1.人员为保证路面工程施工有序进行,确保路面工程进度、质量、标准化施工和安全环保均达到规范、设计及上级单位的要求,我标段组织成立了路面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主要人员如下:路面工程总负责人:现场施工负责人:现场技术负责人:现场工程师:试验室主要人员:物资保障、后勤:安全环保负责人:质量检验负责人:现场测量人员:水稳、沥青拌合站:上述人员已经全部到位,路面施工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
2、机械设备:我标段水稳基层、各层沥青混合料均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自卸汽车运输、现场流水作业摊铺的方案进行。
计划投入施工设备见下表:2.1、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路面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十分关键,试验检测工作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我标段用于路面检测的试验设备现已全部进场,部分主要仪器见下表: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表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1)、材料及配合比指标①水泥;水泥作为集合料的一种稳定剂,其质量对集料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施工时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在6h以上的水泥。
关于印发《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与质量管理指导意见(2007年修订版)》的通知浙江省交通厅文件浙交〔2007〕75号各市交通局(委)、义乌市交通局:《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与质量管理指导意见》(浙交〔2006〕10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实施一年来,对规范全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此期间,我厅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与管理陆续出台了一些新规定,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新经验,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需要加以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为使《指导意见》在现场的施工工艺控制和质量管理中能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我厅组织有关人员对《指导意见》进行了修订,充实、完善了相关内容。
现将《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与质量管理指导意见(2007年修订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函告厅质监局。
附件一:指导性意见(2007年修订版)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主题词:公路质量管理意见通知抄送:省公路局,各市质监站(局),各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
浙江省交通厅办公室2007年3月26日印发修订说明2006年3月,我厅出台了《浙江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规范化施工与质量管理指导意见》(浙交〔2006〕10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实施一年来,对规范全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此期间,我厅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质量与管理陆续出台了一些新规定,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新经验,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需要加以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为使《指导意见》在现场的施工工艺控制和质量管理中能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我厅组织有关人员对《指导意见》进行了修订,充实、完善了相关内容。
由于时间及水平所限,本《指导意见》修订版仍可能有不妥之处,希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认真总结,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向浙江省交通厅工程质量监督局反馈。
级配碎石施工,沥青路面柔性基层工程标准做法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填隙碎石等不添加任何结合料的粒料类基层,属于柔性基层,这里以级配碎石为例,叙述公路柔性基层的标准化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1)原材料准备:未检验的材料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场用于工程中。
2)人员准备: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设备准备:施工前,对所有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运转正常,并配备一些备用设备。
4)试验段施工: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段的施工,确定合适的施工工艺、施工参数。
5)下承层准备:基层摊铺前对下承层表面进行清理,表面坚实平整,具有规定的路拱,无松散、软弹情况;清扫工作完成后,使用洒水车洒水,洒水时喷头使用喷雾式,洒水量视现场实际情况而定,并始终保持下承层表面湿润。
2、一般规定1)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基层和底基层的级配碎石应用预先筛分成几组不同粒径的碎石(如37.5~19mm,19~9.5mm,9.5~4.75mm的碎石)及4.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
2)在其他等级公路上,级配碎石可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配而成。
3)当级配碎石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时,其最大粒径应控制在37.5mm 以内;当级配碎石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以及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时,其最大粒径控制在31.5mm以下。
4)级配碎石用做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以及用做二级以上公路的基层时,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制混合料,并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3、测量放样按设计桩号恢复中线和边桩,测量路床标高,根据测量结果和设计的下承层标高及松铺系数,计算出上、下基层分层铺装厚度,并分别布设松铺标高和压实后标高的控制标高。
在摊铺前和摊铺过程中对导线进行测量、复核,保证施工的精确性。
4、路拌法施工1)备料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并按确定的配合比分别计算各段需要的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的数量或不同粒级碎石和石屑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方法标准化分析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地区都在加速城市化的步伐,人民的经济和居住条件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当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已不符合各地区发展的需求,其根源在于路面施工控制方法的运用不够标准化。
为促进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进度,各地区都要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方法进行归纳和分析,采取标准化的方法,提高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确保市政道路项目的总体质量,进而为城市化建设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方法;标准化1导言当前,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出行需求,市政道路建设需要以安全性、便捷性为根本,确保城市交通整体运行水平有所提升。
作为当前市政道路工程当中常见的施工材料,沥青混凝土的应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优化技术效果,有效确保施工质量。
2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实际概况分析与其他项目相比,市政道路路面施工项目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
尤其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建设中,存在着一些环境问题。
如:道路表面油污、外界温度变化,以及车辆荷载造成的路面永久性竖向变形等。
由于受交通流量大、活动范围比较小、车辆速度越来越快等多种因素的约束,导致交通堵塞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很多市政道路在质量和使用年限上都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
沥青混凝土路面往往也会出现一些质量上的问题,比如路面开裂、路面塌陷等,严重时会对交通的安全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也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城市形象。
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项目是市政道路工程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市政道路工程中存在问题较多的项目。
同时,它还具备耐磨、耐用等特点。
但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市政公路建设中的控制较为繁琐。
如果没有正确处理好这些细节,就会出现质量问题。
在这个基础上,文章特别研究了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对路面施工控制方法标准化的分析。
3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方法标准化3.1沥青混凝土施工材料选择在施工前需要对沥青混凝土施工材料进行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主要包含沥青、矿料、矿粉填料等。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专项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的施工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确定施工计划和时间节点。
2.检查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确保完好无损。
3.进行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清理施工区域。
4.安排施工人员并进行施工安全培训。
二、路面面层施工步骤
1. 基层验收
在进行路面面层施工前,需要对基层进行验收,确保基层符合施工要求,包括平整度、强度等。
2. 沥青混凝土拌合料的制备
1.准备所需的原材料,包括石料、沥青等。
2.按照配合比例混合原材料,保证拌和均匀。
3. 摊铺
1.将拌合料运输至施工现场。
2.采用机械摊铺或人工摊铺的方式进行沥青混凝土的铺设。
3.确保摊铺厚度均匀、密实。
4. 整平和压实
1.采用振动式压路机进行整平和压实,确保路面平整、牢固。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压实,保证路面的质量。
三、施工后工作
1.对施工完毕的路面进行检查,确保质量。
2.进行养护工作,保护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受外界损害。
3.编制施工验收报告,记录施工过程和结果。
结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操作,以确保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正确的施工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希望本文所述的施工方案能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帮助。
沥青路面工厂化拌和、无尘化施工专项方案沥青路面工厂化拌和、无尘化施工将对沥青路面的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展现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我公司从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高质量的沥青路面施工,并历经全国多个省市的不同管理模式,根据以往的管理经验现总结沥青标准化施工中较为重要的两点,即沥青路面工厂化拌和、无尘化施工管理,以切实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
一、沥青拌合的工厂化拌和管理沥青拌合作为沥青面层施工的第一道工序,拌合场管理的好坏、拌合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质量,进而影响沥青面层的质量。
因此在沥青拌合环节中实行标准化、工厂化管理对提高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沥青拌合场内实现工厂化管理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1、沥青原材料堆放场地的建设沥青原材料堆放场地的建设应遵循“料场硬化、分仓堆放、细集料入棚”的原则。
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保证:1)、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
沥青料场建设前应根据场地情况,结合地形制定完善的排水方案,保证料场内水可以顺利排至河流或其他沟渠,场内无积水。
2)、进行场地硬化。
沥青料场建设过程中应对场地原地表进行适当处理,使原场地具有一定的强度,并在处理后的地基上采用不低于15cm的砼硬化措施。
砼硬化应控制好排水横坡,并在横坡最低点处设置排水明沟或盲沟将水引致场地四周的排水系统。
场地硬化不止硬化堆放场地,原材料卸料通道、拌和楼上料通道均需进行硬化,以彻底避免对原材料的污染。
3)、不同料仓设置隔墙。
根据沥青材料情况,结合沥青拌和楼的场地布置,将硬化好的料场砌筑隔墙以保证原材料分仓堆放,防止不同规格材料串混。
料仓隔墙可以采用砖砌,砖砌时每隔一段应设置墙垛,以保证砖墙整体强度。
料仓隔墙根据材料计划堆放高度进行砌筑,并保证大于2.0m高度,如2m以上部分仍需隔离,可采用软隔离的方式。
各档原材料插设材料标识牌,明确材料产地、规格、检验情况、责任人等相关信息。
4)、细集料大棚建设。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 引言沥青路面施工是道路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
为了使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施工质量,本文档将介绍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2. 材料准备2.1 沥青: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沥青,并经过质量检测。
2.2 骨料: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骨料,经过筛分和清洗后,保证质量。
2.3 沥青稀释剂: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经过检测合格的沥青稀释剂。
3. 施工准备3.1 设备准备:准备好必要的施工设备,包括沥青搅拌设备、平地机、沥青摊铺机等。
3.2 前期准备:清除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平整清洁。
3.3 交通管控:设立必要的交通警示牌和路障,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通行。
4. 施工工艺4.1 沥青搅拌: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沥青搅拌设备进行沥青预先搅拌。
搅拌时间和温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4.2 基层处理:对基层进行清洁、湿润和预铺沥青素处理,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粘结力。
4.3 沥青铺设: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沥青摊铺机将预先搅拌好的沥青均匀铺设于基层上,铺设厚度要均匀、无空鼓和积水。
4.4 沥青压实:在沥青铺设后,使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次数和方法应符合规范要求。
4.5 沥青面层处理:在沥青压实后,使用修补车对沥青面层进行修整,确保路面平整度和纵横坡。
5. 质量控制5.1 施工检验: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沥青料和骨料进行采样检测,确保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5.2 施工记录: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包括沥青温度、压实次数和修整情况等,用于施工质量评估和日后维护。
5.3 质量检验:施工完成后,进行路面平整度和纵横坡的检测,确保施工质量合格。
6. 环境保护6.1 施工噪音防护: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噪音屏障,减少施工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2 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扬尘和废弃物的产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6.3 施工场地恢复:施工完成后,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和恢复,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环境安全。
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化施工培训课件沥青混凝土路面标准化施工培训课件第一部分:前期准备1、施工前必须了解路面工程设计图纸情况,按照设计要求对现场进行勘测,确定路面横断面和纵断面等情况。
2、确定路面施工起点和终点位置,根据横断面线桩位置进行车道、边沟线桩控制,提供边界线桩、测高桩和道路标记标志等。
3、熟悉路面设备机械的性能和操作,对施工项目需要的设备和机械进行检查和维护。
4、对于扮演现场三位主演的沥青混凝土、基层、排水沟通风灶的要求则不得不高度重视,不可马虎。
在施工前,必须对这三者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并明确其作用和重要性。
第二部分:基层处理1、在基层施工前,必须对原有路面进行编码,统计损坏面积和数量,以及沥青拌合料的运输和存放设备,以确保沥青拌合料不污染。
2、不同类型的基层处理方案可以选择冷拌或热拌处理,具体操作须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而定。
3、冷拌处理方案需要以基层为主体,对裂缝和损坏等进行修复,依据设计方案对基及以下施工标准进行划分,进行打底压实处理,以及涂面机注重正确的施工方向,一次性压实至合格水平。
4、热拌处理方案则需要依据设计方案要求,设置最佳施工时间表,预处理基层表面,保证质量控制,防止出现渗漏,尽可能减小功率。
第三部分:沥青混凝土施工1、混凝土搅拌机操作规范及设备维护要求。
满足混凝土理论强度需求确定铺设的数量、均匀度和中间缝。
2、根据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沥青拌合料的现场加工和处理。
同SBS树脂沥青混合料基本相同,控制其温度和厚度,防止出现困扰性问题。
3、选择合适的路面细铣机进行铣削彻底,确保路面表面平整、无漏铣,铣面洁净微密,避免沥青层深度不足的问题。
同时,会使拌合料更加贴合路面。
4、进行铺设,根据设计方案要求在基层上放置滚轮轮压模板来调整沥青层厚度,手段可以是人工或自动机械,通过重复的轮压达到均匀厚度,以避免铺设不均。
第四部分:后期处理1、进行喷洒和碾压锥形刷清洗,以除去油污、油渍和线牵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