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主题学习第二单元教材整合1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香醇馥郁亲情水丝丝缕缕绕心柔——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从内容主题来看都在表现亲情,属于“亲情单元”,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书写了亲人之间的真挚动人感情。
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学生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个单元紧承上一单元的继续训练朗读技能,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节奏等,通过教师示范感染、学生反复练习、不断调动内心感受,从而进一步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2.文本简析:本单元四篇课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刚上初中不久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切近、平易。
《秋天的怀念》《散文诗两首》抒发对母爱的赞美;《散步》表现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的美好氛围;《<世说新语>二则》讲述古代少年的聪慧故事,也能让人感受到魏晋世族家庭的文化修养和情趣。
主题丛书《亲情如水》的文章主题与课本一致,不仅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起到很好的补充解读,而且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体会浓浓的亲情,提高学生认识水平,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
【学情分析】一般来说,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学生对亲情有了初步的理解和体验。
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不够成熟,情绪、情感、思维、意志、性格等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所以学生在成长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像让自己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报答之心,让生活中多些理解和宽容等都是学生应该深入思考的,因此,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来学习,这种真切、鲜活的情感教育为人生成长奠基。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不同文章的不同的抒情特点;通过比较阅读和品味细节、词语的情味、调动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赏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感情。
《有朋自远方来》教案◎教学目标:1. 能按照主题要求,搜集恰当的资料,并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2. 联系自己的上网经历,独立思考网络交友的利弊,并能坦诚地与同学交流看法。
3. 能抓住自己的突出之处作自我介绍,大方得体,富有趣味。
◎课前准备:1. 全班分为学习小组若干,每组4一6人,组内分工,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和其他资料。
商定班级交流时的呈现方式。
2. 各学习小组推选1人,参与班级交流展示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并负责邀请科任老师参加此次交流展示活动。
3. 个人拟定自我介绍的提纲,确定自我介绍的方式。
◎教学过程:—、活动一:“准备心得”大家谈主持人:同学们,这是我们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生命的旅途行走了十三四年,今天我们聚首在这里,开启初中三年的同学生涯。
我们是同学,也必定会成为彼此生命中很重要的人——朋友。
现在就让我们论交友之道、展自我风采吧!1. 自由交流搜集、整理材料心得。
示例:⑴资料可从个人储备、学校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捜集。
传统的图书馆捜索是卡片式目录索引,如查找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可按“中国作家作品一现代作家作品一鲁迅作品一《朝花夕拾》”或“散文作品一名家散文集-一鲁迅一《朝花夕拾》”查找。
也可借助图书馆内网直接以“朝花夕拾”为关键词捜索。
互联网捜索常见的是“百度”捜索引擎,例如查找交友名言,直接在捜索框键入“交友”“名言”两个关键词即可。
(2) 捜集到的资料应进行优劣辨別,归类整理。
2. 策划组汇报活动策划、组织心得。
(1) 由策划组简要介绍本次活动的活动名称、组织形式、场地布置、活动过程等拟定和安排初衷,对照教材“综合性学习评价表”,明确学习要求。
⑵邀请任课教师、相关同学(可以与相关任课老师一起)重现邀请情景。
书面邀请出示个性化《请柬》。
示例:请柬亲爱的张老师:我班定于2017年9月9日上午第2节课在本班教室举行“‘展我风采’ T台秀”活动,敬请光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单元整合课是在单元内文本单篇或群文教学之后,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对单元教学目标中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进行融汇贯通,在探究中内化,在整合中联通的课型,属于青春语文文本特质与课型创新中的积累型群文教学。
七上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至爱亲情”,选编的课文是《秋天的怀念》《散步》《金色花》《荷叶·母亲》《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写作实践为“学会记事”。
所选文本多为叙事性散文和文言小故事,阅读部分与写作训练一脉相承。
单元导语中要求“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
可见,品读叙事散文中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内涵,是本单元的阅读目标;模仿课文写法,有重点、有感情地记事,是本单元的写作目标。
关于“记事”,小学阶段已经反复训练过“按照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那么,初一的训练重点应是“有重点地写”“突出事件中触动情感的部分”。
本单元六篇课文是这方面学习借鉴的典例。
基于读写一体的原则,七上第二单元整合教学的要点确定为两个:概述课文,学习有重点地记事;品读语段,触摸作者情思,学习用贴切的词句和细节传达情感。
【教学目标】1.梳理“我”的相关事件和感受,讲述“我”的家庭故事,学会记事。
2.品读“我”的至爱亲情,比较爱的不同表达。
3.思辨探究,联通文本与生活,尝试改写文章。
教学过程no.1课前热身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屏显歌词: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的他爱就是忍耐家庭所有繁杂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亲爱的她爱就是付出让家不缺乏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没有哭泣不会惧怕因为有爱住我们的家导入语:家是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家是我们避风躲雨的港湾。
家中有血脉相连的爱,家中有永不断绝的情。
我爱我的家,是古今中外成人孩童共同的心声。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六篇文章,就是六个家庭的亲情故事,六种亲人之爱的言说。
七年级上册主题学习第二单元教材整合
单元主题:平凡的温暖,伟大的母爱
执教者:李君学
课标要求:
1、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很好的朗读习惯
2、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品味语言,多角度领会语言美,积累精美的词句
3、感知文章蕴含的家人、师生之间朴实深沉的爱和纯真的情,培养学生珍爱亲情的情感
单元目标
1、正确流畅的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结合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深化理解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的情感
课时安排(具体分工)
单元预习课 1课时
《回忆我的母亲》+《丛书》 2课时
主题探究型以小见大
《小巷深处》+ 《丛书》 2课时
主题探究型细节描写
《我的老师》+《丛书》 2课时
写作 2课时
主题写作型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