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中国地理导学案2中国地形
- 格式:doc
- 大小:341.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地形地理教案教案题目:中国地形地理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地理特征。
2.了解中国的地形地貌及其特点。
3.掌握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4.培养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地理特征a.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和与邻国的接壤情况。
b.介绍中国的地理特征,包括陆地面积、海岸线长度、边界线长度等。
2.中国的地形地貌a.展示中国的地图,并介绍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域,如华北平原、长江流域、西南高原等。
b.详细介绍中国的主要地形类型,如高山、平原、丘陵、盆地、河流等,并讲解其形成原因和特点。
3.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a.介绍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b.通过地图展示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原因和利用情况。
1.导入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地理特征,激发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2.探究a.准备中国地图和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地形特征。
b.分小组讨论不同地形类型的形成原因,共享各小组的认识。
3.知识讲解a.使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并依次介绍不同地形区域的特点。
b.介绍中国主要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4.合作探究a.分小组,让学生使用教材、互联网等资源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形区域的特点和重要性。
b.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形区域进行深入研究,撰写小组报告。
5.总结归纳分享学生小组的研究成果,总结中国的地形地貌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6.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中国地理的其他方面,并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
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不同地形区域的研究和组织能力。
3.提问回答:课后布置作业,检查学生对中国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中国地图和地形地貌的图片及相关资料。
2.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连接设备。
3.学生教材和参考书籍。
4.小组研究报告的展示材料。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发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观察、探究、研究和讨论,培养学生对中国地理的探索和研究能力。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分布。
2、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基本特征。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以及我国主要丘陵的分布。
3、通过对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了解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以及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从中领会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目标2、3 【课时】2课时【自主互助合作学习】一、山脉纵横交织(一)读图2-1,将山脉名称填写到课本图2-21,完成下列问题1、东西走向山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南北走向山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东北—西南走向山脉①西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中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东侧:台湾山脉主峰是我国东部最高峰4、西北—东南走向山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弧形山脉: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该山脉的主峰__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___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_________________。
(二)P.23阅读“中华五岳”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地形复杂多样(读图2-8、P.24~27阅读)1.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_________,高原、盆地、丘陵、平原镶嵌其中。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的地形学案1. 简介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拥有多样化的地形和地貌。
区域地理以探究中国的地理环境为核心,通过研究地形学,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各个地区的地貌特征、地势变化和地质背景,为我们解析地理现象和推动地理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本文档将介绍中国的地形学概念,探讨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对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中国地形学概念地形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和地表遗迹(地貌)的学科。
在中国的地形学中,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塬、河流、湖泊、海洋等。
其中,中国的地形主要由喀斯特、冰川、河谷、河流、丘陵、山地等地貌类型组成。
不同地区的地貌类型反映了地质构造运动、河流侵蚀和风蚀作用等自然过程的结果。
3. 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3.1 高原中国西部地区拥有广阔的高原地貌,其中最著名的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之一。
高原地势平坦,山脉连绵起伏,河流纵横交错。
高原地形对于中国的气候、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影响。
3.2 平原中国东部地区是平原地貌的主要分布区域。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平原地区。
平原地形相对平缓,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的发展。
这些平原地区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3 山地中国是世界上山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拥有大量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长白山、华山等都是中国山地地貌的代表。
山地地形复杂多样,对于气候的形成、水资源的储存和土地利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山地也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中国地理专题二 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导学案昌邑市外国语学校金秀梅班级 小组 姓名自学指导:• 熟记我国的主要山脉,准确辨识在地图中的大致分布;以及重要的地理界线山脉• 知道三级阶梯划分依据,以及各阶梯主要地形类型和主要地形区; • 识记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地理位置,以及成因; [知识结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主要山脉特征 中国地形 分布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地形复杂多样 三大平原 山区面积广大 主要丘陵自主回顾梳理:一、写出各走向的主要山脉,并在图中快速指出1、中华五岳及所在省区2、三列东西走向(自北向南):3、三列东北—西南走向(自西向东):4、西北—东南走向:5、南北走向:6、弧形山脉:主峰 ☆7、重要的山脉分界线: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青藏高原边缘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 至淮河一线(此线以南耕地以 为主,以北以 为主)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是:观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别在哪一级阶梯上?在左图中大致画出阶梯分界线。
说出各阶梯之间的划分依据?各主要地形类型及主要地形区?我国地形构成特点: 青藏高原 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内蒙古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高原 地面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云贵高原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塔里木盆地 又称“紫色盆地”,物产丰富,农耕发达 准噶尔盆地 物产资源丰富,号称“聚宝盆” 四川盆地 面积广大,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柴达木盆地 纬度位置偏高,受到西北湿润气流影响东北平原 较低平、完整,第二大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华北平原 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的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最低、河湖众多,“鱼米之乡”E B AFC D思考后小组交流:一、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对气候、河流、交通等有什么影响?二、结合我国地形构成特点,说明开发保护山区的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措施:问题:典例学练: 1、读中国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学习目标】1.中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2.中国主要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分布和特征。
3.中国的地形特征。
4.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5.中国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
【学习过程】一、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多种多样。
有雄伟的高原和起伏的山地,有广阔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以及海拔不等的盆地。
这些形态各异的地形,以山脉为骨架,交错分布于其间。
1.三大平原2.四大高原3.四大盆地4.三大丘陵5.主要山脉图5-3-1 中国主要地形图【读图查找】(1)在图中找出不同走向的山脉,找出长江、黄河、珠江的分水岭。
(2)在图中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看它们的边缘各自有哪些山脉。
(3)在图中相应位置写出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浙闽丘陵。
(4)找出40°N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5)找出30°N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6)找出110°E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读图思考】(1)(2)【思考探究】我国三大平原在成因上有何共同点?它们对农业发展有哪些优势?答案:形成的共同点: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
对农业发展的优势:①地势平坦;②土壤深厚肥沃;③灌溉便利。
【方法归纳】一、利用经纬网对地形区进行空间定位二、歌诀记忆我国主要山脉主要山脉拢,三大撇与横。
东西三大横,天阴山北耸;昆仑山秦岭,南边是南岭;三撇西首称,大太巫雪峰;白武夷居中,台湾山脉东。
贺兰横断纵,祁阿属捺形;喜横相连接,弧形山系成。
喜马拉雅山,基本属西东;珠穆朗玛属,世界第一峰。
【学习目标】1.中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2.中国主要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分布和特征。
3.中国的地形特征。
4.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5.中国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地区。
【学习过程】二、地形特征1.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是指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的统称,我国山区面积,占全国的2/3。
2.地势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分布第三级阶梯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深度不大,坡度缓和,叫做大陆架。
课题中国的地形(第二课时)课型新授
学习
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目标
重难点理解我国三级阶梯的划分及地形地势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
黄海
1.地势特征:我国地势 ,呈状分布。
海拔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
第一阶梯
分界线:
第二阶梯
分界线:
第三阶梯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二、质疑释疑(导)
1、我国沿36°N的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2、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3、特殊山脉总结
(1)位于地形区界线上的山脉。
(2)位于阶梯界线上的山脉。
第一、二阶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三阶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位于省区界线上的山脉。
.
三、课堂小结
四、背诵记忆(记)。
使用时间:班级:小组:学生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1)在剖面图上标出我国三级阶梯的范围。
地势的特点:
(2)将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表中相应处:
数字号①②③④⑤
地理事物
4、我国地势各阶梯的分界线以那些山脉为界?用笔连接。
三、当堂检测:
1、关于我国的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
D.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络状分布
2、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大高原是: ( )
A.内蒙古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3、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西边的一列是:
A.祁连山—横断山脉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天山—阴山—燕山
D.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4、世界最高峰位于: ( )
A.中尼边界
B.中印边界
C.中国与巴基斯坦边界
D.
5、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呈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A、阴山
B、南岭
C、秦岭
D、大别山。
【一:地势的特点】1.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中国地势高低。
分析我国地势可分为级阶梯。
由此总结我国地势特点是,。
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写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山脉名称:读中国地形图,在图中标注山脉名称:(注意:顺着山脉走向写)⑴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⑵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⑶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横断山脉;⑷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⑸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二:地形的特点】1、地形的主要类型有、、、、。
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说明我国地形。
地形类型高原山地盆地平原丘陵面积比例26℅33℅19℅12℅10℅2、读上面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表格,面积比例最大,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这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3、总结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面积广大。
【三:主要地形区】1、写出下图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BCDEFGHIJKLMN四大高原A : B : C : D : 四大盆地E : F : G : H : 三大平原I : J : K : 三大丘陵L : M : N :A 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3、填写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山脉名称ABC D EF G H I JK LM N山 西 A 河 北 江 西 B 福 建 新疆 C 西藏 甘 青 D 肃 海【四.我国主要地形区特征】:(4)中国的四大高原高原名称位置主要特征_____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主要括、和西部。
平均海拔米以上,是世界最高、最年轻的高原,边缘和内部有许多高大山脉,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5000米以上冰雪连绵,多湖泊。
岩浆活动频繁,资源丰富。
太阳能资源丰富。
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在以西、以东、以北,包括内蒙古全部,甘肃、宁夏、河北等省区的一部分。
中国的地形教案中国的地形教案「篇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熟悉这首歌曲,每当听到这歌声,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祖国。
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
首先来看一下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1、读出我国所跨的经度范围(73oE—135oE)和纬度范围(4oN—53oN),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根据刚才所读出的数据,我国跨过了哪几个时区(东五区至东九区)?包括哪几个热量带(北温带和热带,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等方面有什么影响?3、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4、(读世界政区图或亚洲政区图)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哪些亚洲国家位于太平洋的西岸?5、这样的海陆位置对于我国的气候、海洋事业的发展、与海外各国的交往、与陆上邻国交往等方面有什么好处?[读图回答](请学生读“中国的疆域示意挂图”)1、找到我国的四至点,并由教师具体介绍四至点所在的位置。
(最南端在4°N附近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漠河以北、53°N附近,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东端在135°E多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最西端在73°E附近,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2、请学生用直尺量一下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一下实际距离。
(约5000千米)3、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0千米,请学生计算我国南北的距离。
(约5500千米)4、从你量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我国的范围很大)?你能说出我国的面积吗?我国在面积上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于世界第三位,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
[转承]这么大的范围,会给我们带来哪些问题呢?(请学生做第3页活动1,了解我国东西部的时间差异和南北方的季节差异)[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中国的地形与自然教案。
一、中国的地形1、山地地形山地是中国地形类型之一,占中国陆地面积的66%。
中国主要山脉有祁连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东北山地、万山山系等。
这些山脉布满整个中华大地的不同地区,为山地地形的形成造就了绝佳条件。
2、平原地形除了山地,中国还拥有大片的平原地形。
平原广阔,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等地。
平原多河流、湖泊和湿地,地理环境良好,适合人们的生活和农业开发。
3、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典型的石灰岩溶洞,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和重庆等地,是中国享有盛名的独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由石灰岩水解而形成的,其奇特形状吸引了无数游客。
4、沙漠地形沙漠是中国地形中的重要一部分,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如戈壁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等。
这些沙漠的面积都很大,覆盖了广阔的地区。
沙漠中气候干燥,荒凉险恶,旅行者需格外小心。
5、丹霞地貌丹霞地貌分布于中国南方,如湖南宝丰、广西龙胜、广东韶关等地。
丹霞地貌是自然界的艺术品,以其多彩、奇特造型,成为了中国西南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景点。
二、中国的自然资源1、水资源中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
河流、湖泊、水库等水资源都分布在全国各地。
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河流是中国的三大河流,其中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
2、森林资源中国拥有广阔的森林资源,其中主要森林区集中在东、中、西三大区域。
我国森林总面积达209亿亩,设立了国家级、省级和城市森林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度假、赏景旅游的胜地。
3、草原资源中国拥有广阔的草原地区,包括草地、草原和湿地。
中国草原种类丰富,有牧草、草原草、蔬菜等。
近年来,我国对草原保护事态越来越重视,对草地生态环境守护的工作也在不断加强。
4、矿产资源我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也是其中之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包括煤炭、铁矿石、锌矿石、钨矿和建筑石等,其中最丰富的煤炭资源。
在煤炭产业的发展中,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商和消费国。
三、中国的自然教案1、自然植被的教学在自然植被教学中,重点介绍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环境适应能力。
人教版小学地理《中国地形》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主要山脉、河流的分布。
- 使学生能够识别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等。
- 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地图、图片和实地考察,使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中国地形的特征。
-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模拟和分析地形对河流、气候、植被等的影响。
-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和评价地形的实践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祖国丰富地形资源的自豪感。
-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地形资源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祖国壮丽河山的热情。
2. 教学内容2.1 教学资源的准备- 教学课件:包括中国地形图、主要山脉、河流分布图等。
- 教学视频:关于中国地形的视频资料。
-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到附近的山脉、河流等地形区进行实地考察。
- GIS软件:安装在教室内的GIS软件,用于地形分析模拟。
2.2 教学过程的设计- 导入:利用教学课件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分布,以及地形对河流、气候、植被等的影响。
- 实践:学生利用GIS软件进行地形分析模拟,如模拟河流在地形上的流向、分析地形对植被的分布等。
- 总结: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模拟实践,总结中国地形的特点和对其他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3. 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度。
-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和速度。
-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 GIS软件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GIS软件上的操作技能和对地形分析的理解程度。
4. 教学时间- 教学课时:共2课时,每课时40分钟。
- 实地考察时间:安排1课时,用于学生实地考察地形区。
中国的地形1.地势西高东低2.地形复杂多样3.山脉纵横交错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向海洋倾斜(P30)①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意义②一江春水向东流:沟通东西交流..内地与沿海..,联系③许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的地段时,水流湍急,产生巨大的水能..1.1 第一级阶梯:H > 4000m,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高原一盆地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峦延绵,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
高山终年积雪。
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河的重要水源。
柴达木盆地:中国平均海拔最高的盆地,矿产资源丰富,“聚宝盆”。
昆仑山脉:“中国的脊梁”,横贯西北地区。
冰川分布面积较广。
填出左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1.2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地势明显下降,这里分布着海拔1000-2000m的高原和盆地,局部地区低于5000米。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 燕山-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油气田”准噶尔盆地噶尔丹四川盆地“天府之国西←东内蒙古高原温带荒漠←荒漠草原←温带草原降水:少←多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溶蚀地貌①填出左图中大写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②填出右图中小写字母所代表的的山脉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l.____________③用图中小写字母代表的山脉名称将以下古诗词或歌词补充完整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_________( 王昌龄:《出塞》)e.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_______胡骑鸣啾啾(《木兰辞》)i.云横_______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示侄孙湘》)j.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f.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_______上。
中国地形教案【中国地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地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中国地势、地貌、地区划分等相关知识;3. 培养学生对中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中国地形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地势特点;2. 中国地貌类型与特征;3. 中国地区划分;4. 中国地形对气候、农业等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问答结合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索地形知识;2. 实地考察法,通过观察真实地貌,提高学生的感知和认知能力;3. 图片、地图分析法,培养学生解读地理信息和图像的能力;4. 小组合作法,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一:引入(约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地形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二:讲解地势特点(约15分钟)1. 介绍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地势复杂多样。
2. 解释中国地势由西北高而东南低的倾斜趋势,包括高原、山地、丘陵和平原等类型。
教学步骤三:介绍地貌类型与特征(约20分钟)1.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中国的主要地貌类型,如高山、平原、盆地、河流等。
2. 解释地貌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如地壳运动、水力作用等。
教学步骤四:讲解地区划分(约15分钟)1. 介绍中国地形区划的主要依据,如地势、气候、植被等。
2. 解释中国的主要地区划分,如东部沿海地区、西部高原地区、东北平原地区等。
教学步骤五:地形对气候、农业的影响(约20分钟)1. 分析中国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如山脉、河流对风向、降水分布等的影响。
2. 解释地形对农业的影响,如平原适宜农耕、山地适宜果树种植等。
教学步骤六:小组合作探究(约2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所学知识,探讨中国地形对交通、旅游等方面的影响。
2.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互动和交流。
五、教学反馈:1. 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地形知识的掌握情况;2. 通过学生小组展示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地形影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中国地理》导学案中国地理导学案一、概述中国地理是一门探索中国国土、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的学科。
通过学习中国地理,我们可以了解中国的地貌、气候、水文、生态、资源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更好地认识和保护我们的祖国。
二、地形地貌1. 中国地形特点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特点包括:2. 中国地貌类型中国地貌包括:三、气候分布1. 中国气候带中国气候带可以分为:2. 气候特点中国气候存在以下特点:四、水文地理1. 水系分布中国境内的水系主要包括:2. 主要河流中国的主要河流有:五、环境资源1. 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2. 土地利用中国的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六、生态环境1. 生物多样性中国拥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2. 生态环境保护为了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七、人口分布1. 人口数量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数量约为:2. 人口分布不均衡中国的人口分布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主要原因包括:八、经济地理1. 发展区域差异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区域差异,主要集中在:2. 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中国正在经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主要包括:九、文化地理1. 区域文化特点中国各个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点,主要包括:2. 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十、旅游资源1. 名山大川中国拥有许多著名的名山和大川,包括:2. 名胜古迹中国有许多古老而著名的名胜古迹,其中包括:十一、边界与海洋1. 边界线中国的边界线包括陆地边界线和海洋边界线,主要有:2. 中国周边海洋中国周边海洋的情况包括:结语通过本次学习,我们对中国地理的基本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地理的多样性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文化,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祖国。
《中国地形》学案学习目标1.记住并填出中国的主要地形区的名称(重点)。
2.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这种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难点)。
3.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对不同地形区应合理开发和利用(难点)。
自学过程一:中国的地形地势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三雪、巫、太、大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地形的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如何评价中国的地形特点)参见书本88页五种基本地形齐全,山区面积广大:占三分之二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⒋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最东列是 ,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第三节中国的地形知识学习(一)地形特征及其地理意义1、地势特征:考试例题1.读“沿东经89度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分析并回答:(1)在图下用符号“”标出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范围并加注名称。
(2)图中A是盆地,B是盆地,C是盆地。
(3)我国的江经缅甸流入E,即湾。
(4)D是山脉,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它是由板块和板块相撞而形成。
(5)F 是 山脉,在气候上它是我国 区和 区的分界线。
3、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东北—西南走向:东:台湾山;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8米 其他走向: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1) 中国的主要山脉训练一:根据图中的数码代表的山脉,填写其名称:①________ _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 ⑦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 训练二: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注出以下地形区:甲:东北平原 乙:华北平原 丙:黄土高原 丁:内蒙古高原 戊:青藏高原 己:云贵高原 庚:四川盆地 辛:准噶尔盆地 壬:塔里木盆地 癸:柴达木盆地 训练三:简析题: 1.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解释A 、B 山脉的成因。
2.简要分析青藏高原地区小麦单产高的原因。
3.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等地区要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的原因。
考试例题2、山脉也往往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天然界线,请你填出下图中各数码表示山脉的名称A 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2)填写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山脉名称(3)读中国地形图完成下面的空格1.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山脉:2.省区界线附近的山脉:(山西、河北)、(内蒙古、宁夏)、_________(江西、福建)、_______(湖南、广东)、_______(四川、陕西)、_________(重庆、湖北)、___________(甘肃、青海)3.流域界线:______________(黄河、长江)、____________(珠江、长江)、冈底斯山(雅鲁藏布江、怒江)、_______________(怒江与澜沧江、长江)(4)(5)察经过的山脉。
中国地形初中地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包括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等。
2. 掌握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包括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等。
3. 培养读图和分析地形图的能力,包括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
教学重点:1. 中国的地形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分布。
2. 读图和分析地形图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地形、地势的特点及主要地形单元的名称、分布。
2. 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或地理知识资料。
2. 地形图或相关地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国家。
2. 提问:你们对中国的地形有什么了解?二、讲解中国的地形特点(15分钟)1. 讲解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形成阶梯分布。
2. 讲解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
3. 介绍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
三、讲解中国的主要地形区(20分钟)1.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2.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
3. 三大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
四、读图和分析地形图(10分钟)1. 发放地形图或相关地图。
2. 引导学生读图,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位置。
3. 提问:你们能看出这些地形区的特点吗?五、总结和作业(5分钟)1. 总结中国地形的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分布。
2. 提醒学生注意地形、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中国地形图,标注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的位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读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和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分布。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结合地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国地形的分布。
在作业环节,让学生绘制中国地形图,加深对地形区的理解和记忆。
整体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中国的地形特点和主要地形区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在讲解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时,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第三节中国的地形姓名学号一、参考教材
《区域地理》(以“QD”代称)P73-77;《图文详解指导地图册》(以“DT”代称)P136-138
二、知识学习
(一)地形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1、地势特征:
考试例题1.读“沿东经89度经线的我国地形剖面图”,分析并回答:(DT P136)
(1)在图下用符号“”标出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范围并加注名称。
(2)图中A是盆地,B是盆地,C是盆地。
(3)我国的 江经缅甸流入E ,即 湾。
(4)D 是 山脉,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它是由 板块和 板块相撞而形成。
(5)F 是 山脉,在气候上它是我国 区和 区的分界线。
3、主要山脉(DT P136)
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东:台湾山;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8米 其他走向: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
(1) 中国的主要山脉
训练一:根据图中的数码代表的山脉,填写其名称: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 ○
11____________ 训练二: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注出以下地形区:
甲:东北平原 乙:华北平原 丙:黄土高原 丁:内蒙古高原 戊:青藏高原 己:云贵高原 庚:四川盆地 辛:准噶尔盆地 壬:塔里木盆地 癸:柴达木盆地 训练三:简析题: 1.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解释A 、B 山脉的成因。
2.简要分析青藏高原地区小麦单产高的原因。
3.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等地区要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的原因。
考试例题2、山脉也往往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天然界线,请你填出下图中各数码表示山脉的名称
A 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2)填写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山脉名称
(3)读中国地形图完成下面的空格
1.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山脉:
2.省区界线附近的山脉:(山西、河北)、(内蒙古、宁夏)、_________(江西、福建)、
_____________(湖南、广东)、____________(四川、陕西)、_________(重庆、湖北)、___________(甘肃、青海)3.流域界线:______________(黄河、长江)、____________(珠江、长江)、冈底斯山(雅鲁藏布江、怒江)、_______________(怒江与澜沧江、长江)
(4)
(5)将东经
的山脉。
4(DT P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