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换之漫画
- 格式:pptx
- 大小:4.62 MB
- 文档页数:76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的概念、特点及组成。
2、明确高考漫画题型的命题形式。
3、掌握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教学重点:1、漫画题的三种常见的命题形式:描述画面、揭示寓意、拟写标题2、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教学难点:解题思路及技巧的总结及运用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之前,请同学说说你对漫画这种绘画形式的印象?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两幅图,比较下这两幅图有何异同点?(讨论,小结)相同点:主题一致,都揭示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不同点:1、图一:语言直白,画面简洁,主题显而易见。
(这是一幅交通宣传画)图二则是一幅漫画。
2、幽默,主题较含蓄。
(1)即尽夸张之能事。
“我们一起唱”“我们一起(高挂树上)”:大喜大悲,反差如此之大结局:双双高怪树上(参照现实,夸大了后果)(2)极具讽刺意味“树上鸟儿成双对”:原本是美好的祝愿,放在这一情境之下,多了份讽刺的意味。
教师小结: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用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或歌颂现实,这就是漫画(出示板书)漫画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它取材于社会生活,又讽刺或歌颂社会现实,以讽刺现实为主)漫画生动幽默、图文并茂、使得它近几年逐渐成为图文转换题中的新宠,但因其主题较含蓄,解读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下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二、明确漫画的组成1、师:要解读漫画,首先要明确漫画的组成,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要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师出示漫画,解释标题、主体、注释)三,明确漫画的三种主要命题形式鉴于漫画的特点以及组成,高考漫画题主要的命题形式有以下四种:1.说明(描述)画面 2.揭示寓意 3.拟写标题 4.综合考查,今天我们主要就前三种题型展开学习,了解漫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高考语文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高考语言表达图文转换之漫画类漫画以生活为土壤,以画面为契机,在方寸之间展现生活百态。
它是浓缩化的生活。
其特点是夸张、象征、幽默、讽刺、典型、以小见大。
漫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标题、画面、画中字。
其中标题明示或暗示主题,有无并存;画面是漫画主体,也是寓意所在;画中字提示或补充画面,有无并存。
漫画类高考考点:1.描述漫画内容;2.揭示漫画寓意;3.拟定漫画题目。
现仅就前两个考点作一梳理点拨。
解题思路上:观察(整体、局部)→分析(原因)→联想(现实)。
答题方法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
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
例一:请描述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寓意。
步骤一:观察。
整体:老鼠,两个人。
局部:老鼠背着“造假商”袋子,大汗淋漓,脑中想“一场虚惊……”。
两个人戴着红袖章,口大张,手中举着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
步骤二:分析。
原因:原因:只有口号,没有行动。
步骤三:联想。
现实:现实:政令执行者搞形式主义。
组织答案如下:(1)描述:图中有一只老鼠和两个人。
左边一只老鼠大汗淋漓,背着写有“造假商”字样的包袱跑在路上,旁边两个戴红袖标的人张口大喊,分别手举写有“假”、“打”二字的牌子,老鼠在想:“一场虚惊,原来不是打假啊……”(描述—整体及局部特征)(2)寓意:漫画运用语言的倒置机趣,本为“打假”却成了“假打”,讽刺了叶公好龙的政令实施者。
(寓意—抓住画面特征,联系社会现实)语言表达是高考题的创新基地,以考点为基础,以生活为土壤,大搞创新,派生出种类繁多的新题型。
如漫画题中的拟写标题、公益广告词、评析漫画等。
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掌握要领,便可迎刃而解。
2.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流程图(教师版)(流程图类、漫画类、表文类、徽标类)【学习目标】1、掌握结构混乱的病句类型。
2、通过分析典型试题,总结结构的题型规律及相应的解题方法。
【考点解读】图文转换包括流程图类、漫画类、表文类、徽标类,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
图文转换专项练习之漫画1.请描述下面一幅漫画的内容,并说明其寓意。
要求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
(6分)2.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并概括漫画的寓意。
(6分)(2)寓意:Array 3.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1)给漫画拟写一个题目。
(2分)(2)阐述漫画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并说说你的看法。
(4分)4.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6分)《时间都去哪儿啦》(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试阐述作者设计这幅漫画的用意。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5.2016年8月,广东省公布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并从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新方案最大亮点是给学生多种选择的机会,也因此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此,广东某地方报纸作了相关报道,并配发了下面这幅插图,请仔细观察,根据要求作答。
(6分)(1)简要说明画面内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从这幅插图的创意出发,揭示画面的内涵。
一、高考语文复习“图文转换”专题教案之漫画类题目的解读二、教学目标:1. 理解漫画的概念及其特点2. 学会分析漫画的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3. 掌握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和方法4. 提高学生对漫画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三、教学内容:1. 漫画的概念及其特点2. 漫画的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的分析3. 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和方法4. 漫画鉴赏技巧的培养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漫画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漫画的兴趣2. 讲解:讲解漫画的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分析漫画的表现手法和风格3. 实践:学生尝试分析漫画,提出问题并讨论4. 讲解:讲解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实践5. 总结:总结漫画的特点和鉴赏技巧,强调解题注意事项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漫画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漫画的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的分析和鉴赏能力3. 学生对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的掌握程度4. 学生对漫画的鉴赏和评价能力的发展情况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漫画的概念及其特点、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的分析和鉴赏。
2. 教学难点: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对漫画深层含义的理解。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漫画的概念、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漫画作品,引导学生理解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3.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漫画作品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漫画作品:挑选具代表性的漫画作品进行分析和讲解。
2.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漫画作品。
3. 练习题: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漫画作品,引发学生对漫画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漫画的概念、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分析漫画的特点。
3. 实践:学生尝试分析漫画作品,提出问题并讨论。
4. 讲解:讲解漫画类题目的解题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实践。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一、漫画的定义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二.如何读懂漫画?几种漫画的观察角度:1.人物型漫画(2)人物的表情——暗示人物的心理(3)人物的语言——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漫画的寓意2.事物型漫画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漫画家王者琦画过一幅题为《某公下蛋》的漫画:一只干部面孔的大肥鸡,屁股后面刚下出来一个小如蛇卵的鸡蛋,而它却张着大嘴喷着口水狂叫着“个大,个个大!”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成绩不大,却善于自吹自擂,夸大业绩的现象。
注意:(1)观察事物的本身特征——暗示了漫画讽刺/表扬对象(2)事物的行为、语言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3.情节型漫画一个完整的漫画有时由一幅漫画构成,有时由几幅漫画构成;可以形成情节发展的关系,也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注意:(1)明确主体——暗示漫画的讽刺/赞扬对象。
(2)尖注几个画面中的发展与变化及不变之处——暗示寓时间、条件、情节的变化。
不变:帽子——暗示其干部身份。
注释“研究研究”——暗示人物的处事方式变化:人物穿着——逐渐减少,暗示时间的变化线团——越来越小,离主人公越来越远,暗示应该处理的事情越来越不受重视。
(3)结合标题,思考变化原因结果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
图文转换之漫画类公开课(精品版)ppt课件•漫画概述与基础知识•图文转换技巧与方法•漫画创作实战演练•经典案例分析与欣赏目•漫画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录漫画概述与基础知识漫画的定义及发展历程漫画的定义漫画的发展历程漫画风格与流派简介漫画风格漫画流派根据地域、文化、历史等因素,形成了欧美、日本、中国等不同流派的漫画,各具特色。
漫画创作基本要素是漫画的灵魂,需要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要求形象鲜明、个性突出,能够体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通过合理的镜头安排和画面构图,引导读者的视线,增强故事的表现力。
色彩可以渲染气氛、表达情感,是漫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故事情节人物造型分镜设计色彩运用图文转换技巧与方法提炼主题梳理逻辑精简文字030201文字信息提取与整理图像元素选择与运用选定风格创作角色场景构建图文融合策略探讨图文对应确保图像与文本内容相互呼应,避免出现歧义或误导。
强化重点运用图像突出文本中的重点信息,加深受众印象。
创新呈现尝试运用创新性的图文呈现方式,如动态漫画、交互式漫画等,提升受众体验。
漫画创作实战演练角色设定与场景构建场景构建角色设计探讨如何根据不同的故事需求,构建富有氛围的场景,如城市、森林、室内等。
角色与场景融合分镜技巧讲解分镜在漫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分镜来推进故事。
故事构思分享如何构思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包括起承转合、冲突设置等。
情感表达探讨如何通过画面和文字传递情感,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故事情节构思与呈现绘画技巧提升指导基础绘画技能角色动态表现特效与后期处理经典案例分析与欣赏国内外优秀漫画作品介绍日本漫画美国漫画中国漫画1 2 3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经典案例剖析及启示学员作品展示与评价作品一作品二作品三漫画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外漫画产业概况国内漫画产业国外漫画产业新兴技术在漫画领域的应用数字化技术01虚拟现实技术02人工智能技术03未来发展趋势预测跨界融合国际化发展创新驱动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漫画创作的基本流程与技巧漫画中的人物塑造与表情刻课程回顾与知识点梳理0103020405学习心得分享与交流学会了如何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刻画丰富的表情熟悉了漫画故事的叙述方式和情节设计技巧深刻理解了漫画创作的核心理念和技巧掌握了构建漫画场景和渲染氛围的方法通过实践练习,提高了自己的漫画创作能力拓展资源推荐及学习建议感谢观看。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专项练1.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学问》的漫画中,有两位学者模样的人,左边一位,大腹便便,满是神气,头上只有一棵小苗,却挺拔直立着;右边那位,身材瘦削,手拿着书本,头上长有沉沉稻穗却向下低垂着。
(2)寓意:该漫画赞扬了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批评了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2.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50字左右。
砍(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这幅名为《砍》的漫画,画面中全是树桩,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趾高气昂地将一只脚踩在树桩上,他手里还握着斧头。
(2)寓意:告诫人们破坏环境,必将殃及人类自身。
3.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画面上方有四只狗排成一队,第一只戴着望远镜领路,第二、三只都抬头看天,最后一只是戴着墨镜、拄着盲杖的盲狗,它们将要路过一个无盖的窨井。
画面下方显示只有盲狗走过了无盖井口,其它狗都落入井中,只留下了一串脚印。
(2)寓意: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自实践。
4.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漫画上父母拿着平板电脑和手机作为礼物送给儿子;儿子手拿大学录取通知书,对父母说:“爸妈,现在上大学,家长都流行送孩子汽车了!”(2)寓意:①批评了某些子女对父母过度的要求;②讽刺学生中流行的攀比现象;③反映了一些家长对子女溺爱的现象。
5.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不超过100字。
措施(1)画面内容:(2)寓意:【参考答案】(1)画面内容:画面左下角是一只老鼠,中间墙上有一张画着猫像的图,右边一个手拿毛笔的人。
下边是标题: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