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火力发电厂产指标释义计算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10.80 KB
- 文档页数:7
一、主要指标介绍1、供电煤耗:指火力发机电组每供出单位千瓦时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
他是综合计算了发电煤耗及厂用电率水平的消耗指标。
因此,供电标煤耗综合反映火电厂生产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水平。
供电煤耗=发电耗用标准煤量〔克〕 /供电量〔千瓦时〕 =发电耗用标准煤量〔克〕 /发电量*〔1-发电厂用电率〕〔千瓦时〕2、影响供电煤耗的主要指标1) 锅炉效率:锅炉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热量与燃料带入炉热量的百分比。
2) 空预器漏风率:是指漏入空气预热烟气侧的空气质量流量与进入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质量流量比。
3) 主汽温度:主汽温度是汽轮机蒸汽状态参数之一,是指汽轮机进口的主蒸汽温度。
4) 主汽压力:主汽压力也是汽轮机蒸汽参数状态之一,是指汽轮机进口的主蒸汽压力。
5) 再热汽温:再热汽温度是汽轮机蒸汽参数状态之一,是指汽轮机进口的再热蒸汽温度。
6) 排烟温度:排烟温度是指锅炉末级受热面〔普通指〕空气预热器后的烟气温度。
对于锅炉末级受热面出口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烟道,排烟温度应取各烟道烟气温度的算数平均值。
7) 飞灰可燃物:是指锅炉飞灰中碳的质量百分比〔%〕。
8) 汽轮机热耗率:是指汽轮机发机电组每发出一千瓦时电量所消耗的热量。
以机组定期或者修后热力试验数据为准。
9) 真空度:是指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端真空占当地大气压的百分数。
10) 凝汽器端差:是指汽轮机低压缸排汽温度与冷却水出口温度之差。
11) 高加投入率:是指汽轮机高压加热器运行时间与机组运行时间的比值。
12) 给水温度:是指机组高压给水加热器系统出口的温度值〔℃〕。
13) 发电补给水率:是指统计期汽、水损失水量,锅炉排污量,空冷塔补水量,事故放水〔汽〕损失量,机、炉启动用水损失量,电厂自用汽〔水〕量等总计占锅炉实际总蒸发量的比例。
注:以上指标偏离设计值对煤耗的影响见附表3、综合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综合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即:综合厂用电率=(发电量/综合厂用电量)×100%。
电厂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电厂的主要指标计算公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发电量:电厂的发电量通常用可比工作时间内的电能产量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发电量=总装机容量×可比工作时间内的实际负荷率×时间。
其中,总装机容量是指电厂所有发电机组的额定出力之和,可比工作时间
内的实际负荷率是指电厂在给定时间内实际运行的负荷与总装机容量的比值。
2.发电效率:发电效率是衡量电厂能量利用率的指标,表示电厂将燃
料能转化为电能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发电效率=发电量/燃料消耗量×
燃煤低位发热量。
3.煤耗:煤耗是指电厂发电所消耗的煤炭数量。
计算公式为:煤耗=
燃料消耗量/发电量。
4.水耗:水耗是指电厂发电所消耗的水资源量。
计算公式为:水耗=
用水量/发电量。
5.发电热耗:发电热耗是指电厂发电过程中消耗的热能量。
计算公式为:发电热耗=燃料消耗量×燃煤低位发热量/发电量。
6.排放量:排放量是指电厂在发电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量,包括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计算公式为:排放量=发电量×单位发电量
排放水平。
以上是电厂主要的指标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电厂类型和技术水平可能会有不同的指标计算
公式,因此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介绍资料三、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介绍一、主要指标介绍1、供电煤耗:指火力发电机组每供出单位千瓦时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
他是综合计算了发电煤耗及厂用电率水平的消耗指标。
因此,供电标煤耗综合反映火电厂生产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水平。
供电煤耗=发电耗用标准煤量(克)/供电量(千瓦时)=发电耗用标准煤量(克)/发电量X(1-发电厂用电率)(千瓦时)2、影响供电煤耗的主要指标1)锅炉效率:锅炉效率是指有效利用热量与燃料带入炉内热量的百分比。
2)空预器漏风率:是指漏入空气预热烟气侧的空气质量流量与进入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质量流量比。
3)主汽温度:主汽温度是汽轮机蒸汽状态参数之一,是指汽轮机进口的主蒸汽温度。
4)主汽压力:主汽压力也是汽轮机蒸汽参数状态之一,是指汽轮机进口的主蒸汽压力。
5)再热汽温:再热汽温度是汽轮机蒸汽参数状态之一,是指汽轮机进口的再热蒸汽温度。
6)排烟温度:排烟温度是指锅炉末级受热面(一般指)空气预热器后的烟气温度。
对于锅炉末级受热面出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烟道,排烟温度应取各烟道烟气温度的算数平均值。
7)飞灰可燃物:是指锅炉飞灰中碳的质量百分比(%)。
8)汽轮机热耗率:是指汽轮机发电机组每发出一千瓦时电量所消耗的热量。
以机组定期或修后热力试验数据为准。
9)真空度:是指汽轮机低压缸排气端真空占当地大气压的百分数。
10)凝汽器端差:是指汽轮机低压缸排汽温度与冷却水出口温度之差。
11)高加投入率:是指汽轮机高压加热器运行时间与机组运行时间的比值。
12)给水温度:是指机组高压给水加热器系统出口的温度值(℃)。
13)发电补给水率:是指统计期内汽、水损失水量,锅炉排污量,空冷塔补水量,事故放水(汽)损失量,机、炉启动用水损失量,电厂自用汽(水)量等总计占锅炉实际总蒸发量的比例。
注:以上指标偏离设计值对煤耗的影响见附表3、综合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综合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即:综合厂用电率=(发电量/综合厂用电量)100%。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介绍关键信息项:1、发电煤耗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厂用电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供电煤耗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机组热效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备可用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发电煤耗发电煤耗是指火力发电厂每发一度电所消耗的标准煤量。
火力发电企业指标计算说明一、等效可用系数、非计划停运次数、非计划停运小时考核定额值⎛⎫ ⎪⎝⎭∑∑ 该机等效可用单机容量×系数考核基础值等效可用系数= 考核定额值单机容量 ⎛⎫⎪⎝⎭∑∑该机非计划停运单机容量×小时考核基础值非计划停运小时= 考核定额值单机容量附表1 机组等效可用系数、非计划停运次数、非计划停运小时考核基础值表机组容量 (MW )等效可用系数考核基础值 (%)非计划停运次数考核基础值 (次) 非计划停运小时考核基础值 (小时) 无大修有大修 900~1000 90 78 3 150 600 91 82 2 120 250~350 93 86 2 100 300MW CFB 91 85 2 120 125~220 95 89 1.5 75 135MW CFB 93 88 1.5 95 100及以下 9691140二、供电标准煤耗率考核定额值(一)凝汽式电厂供电标准煤耗率考核定额值nS ⎛⎫ ⎪⎝⎭⎛⎫⎪⎝⎭∑∑ 该机等效可用供电煤耗考核单机容量×××系数考核基础值 基础值凝汽式电厂供电=煤耗考核定额值 该机等效可用单机容量×系数考核基础值 注:1. 凝汽机组供电标准煤耗率考核基础值见附表2《凝汽机组供电标准煤耗率、综合厂用电率考核基础值表》。
2. nS 为机组各调整系数S 的连乘,S 见附表3《机组供电标准煤耗率调整系数表》。
附表2 凝汽机组供电标准煤耗率、综合厂用电率考核基础值表参 数 容量(MW )综合厂用电率考核 基础值(%)供电标准煤耗率考核基础值[g/(kW ·h )]超超临界 660~1000 3.8 297 超临界6004.0305 亚临界6004.2320(进口)322(国产)亚临界 350 4.3 321(进口)亚临界 300~330 4.3 328 超高压 200~250 7 348 超高压 125~140 7.2 358 高压100(110)8.0380参数容量(MW)综合厂用电率考核基础值(%)供电标准煤耗率考核基础值[g/(kW·h)]高压50~60 9.0 412 高压25 10.0 426 中压21~50 10.0 498 中压11~20 10.0 506 中压10及以下10.0 576 附表3机组供电标准煤耗率调整系数表调整因素调整系数备注1. 低挥发分燃煤1+(35.48/100V daf-1.5)×F V daf为可燃基挥发分,当V daf>19%时不调整;当V daf≤19%时,作如下调整:F=0.0062. 高灰分低热值燃煤其低位发热量<16726.4kJ/kg或原煤灰分A≥35%当0.17A z /[(100V daf)1.2-2]≤0.02时,取1;当0.17A z /[(100V daf)l.2-2]>0.02时,按下式计算:1+0.17A z /[(100V daf)l.2-2]-0.02A为原煤灰分(%),A z为折算灰分;A z=4181.6×100A/原煤低位发热量(kJ/kg);当V daf≤19%时,按19%计算续表调整因素调整系数备注3. 负荷系数L f <80%的机组1+K×(0.80-L f)/L fL f含义详见下注0.80>L f≥0.75,K=0.1;0.75>L f>0.7,K=0.115;0.7≥L f,K=0.134. 循环方式调整系数海勒空冷机组1.04,直接空冷机组1.06,闭式循环1.0085. CFB机组调整系数1.036. 脱硫机组调整系数1+F/100 F为脱硫系统投运率7. 球磨机调整系数1.0048. W火焰锅炉调整系数1.005注 1. 全年燃用低挥发分燃煤或高灰分、低热值燃煤不到50%的电厂,不进行调整;超过50%的电厂,按燃煤(折合标煤)比例进行调整,其计算式为:11i i iB S S B ∑=∑式中B i ——i 种燃煤的标煤量; S i ——i 种燃煤的调整系数。
热电厂部分产量及经济指标计算方法统计数值均为上月末8:00至本月末8:00 一、主要产品产量1、发电量(万kwh):#1~#8机发电量之和。
2、供电量(万kwh)=发电量-厂用电量厂用电量(万kwh):#1~#8高厂变及#01、#02高备变之和。
然后扣除扩建、大修及试运期间、食堂宿舍办公室等非生产用电量。
(具体参照中石化电站竞赛指标计算说明)3、供汽量(t):外供10条管线(新区43KS 、炼厂40KS 、15KS 、胶厂15KS 、新区40KS 、15KS 、15KS (550)、15KS (650)M 管、A1管)与厂自用汽流量之和。
4、售汽量(t):公司平衡后外管线总流量5、外供除盐水量(t):外供一级和二级除盐水量之和。
6、锅炉蒸发量(t):#1~#8炉蒸发量之和。
二、主要经济指标计算方法主要以供热比来分摊供热厂用电量及供热标煤耗量,剩余的则为发电厂用电量及发电标煤耗量。
1、 供热比(%)=(供热量/锅炉蒸发热量)×100%供热量(百万千焦)=供汽量×供热平均汽焓(各压力级别蒸汽参数由流量的加权平均获得平均汽焓参数,压力和温度,然后查表得)锅炉蒸发热量(百万千焦)=锅炉蒸发量×(锅炉蒸汽汽焓-锅炉给水水焓)(可查表得,压力和温度参数根据全月各炉的平均数值)另:热电比公式:热电比是指计算期内供热消耗热量与供电量的当量热量的比率(%)。
即:()21036/⨯=g r E Q R 其中r Q —供热量,GJ ;g E—供电量,104kWh 。
热电比的计算公式有另外一种规定,即供热量(吉焦)和发电量(万度)的比值, 我厂六月份供热比为:36.48%;热电比为156.69%。
2、综合厂用电率(%)=(厂用电量/发电量)×100%3、供热厂用电率(kwh/GJ)=供热用电量/供热量供热用电量=发电、供热共用电量×供热比发电、供热共用电量=厂用电量-循环水泵用电量4、发电厂用电率(%)=(发电厂用电量/发电量)×100%发电厂用电量=厂用电量-供热用电量5、供热标煤耗(kg/GJ)=供热标煤耗量/供热量供热标煤耗量(t)=总标煤耗量×供热比总标煤耗量即耗的燃料折合成标准煤量(t)=(耗原煤量×煤低位发热量+耗渣油量×渣油低位发热量)/热值换算系数(29.2712千焦/克)6、发电标煤耗(g/kwh)=发电标煤耗量/发电量发电标煤耗量(t)=总标煤耗量-供热标煤耗量7、供电标煤耗(g/kwh)=发电标煤耗量/(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三、计算实例以热电厂2002年上半年主要产品产量、物料消耗对经济指标进行计算为例:1、产品产量、物料消耗及相关数据:发电量:131921万kwh;厂用电4量:15924万kwh;供汽量:2724005t;蒸发量:7950287t;循环水泵用电量:1084万kwh;耗原煤量:1101212t;耗渣油量:6870 t;渣油低位发热量:41.816兆焦/千克锅炉蒸汽汽焓:3470KJ/kg;锅炉给水水焓:821.5KJ/kg;原煤低位发热量:21.14兆焦/千克;供热平均汽焓:3165.3837KJ/kg;2、计算:(1)供热比(%)供热量=2724005×3165.3837=8622521百万千焦锅炉蒸发热量=7950287×(3470-821.5)=21056335百万千焦供热比=(8622521/21056335)×100%=40.95%(2)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率=(15924/131921)×100%=12.07%;(3)供热厂用电率(kwh/GJ)发电、供热共用电量=15924-1084=14840万kwh供热厂用电量=14840×40.95%=6077万kwh供热厂用电率=6077/8622521=7.05kwh/GJ(4)发电厂用电率(%)发电厂用电量=15924-6077=9847万kwh发电厂用电率=(9847/131921)×100%=7.46%(5)供热标煤耗(kg/GJ)总标煤耗=(1101212×21.14+6870×41.816)/29.2712=805122t 供热标煤量=805122×40.95%=329698t供热标煤耗=329698/8622521=38.24kg/GJ(6)发电标煤耗(g/kwh)发电标煤耗量=805122-329814=475308t发电标煤耗=475308/131921=360.3g/kwh(7)供电标煤耗(g/kwh)供电标煤耗=475308/(131921-9847)=389.4g/kwh。
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释义样本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释义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价。
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联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并增补指标。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发电煤耗 b f发电煤耗是指统计期内每发一千瓦时电所消耗的标煤量。
发电煤耗是反映火电厂发电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为: b f = B b /W f×106(1)式中:b f——发电煤耗, g/(kW?h);B b——发电耗用标准煤量, t;W f——发电量, kW·h。
1.2生产耗用标准煤量 B b生产耗用标准煤量是指统计期内用于生产所耗用的燃料( 包括煤、油和天然气等) 折算至标准煤的燃料量。
生产耗用标准煤量应采用行业标准规定的正平衡方法计算。
计算公式为: B b = B h-B kc(2)式中:B b——统计期内生产耗用标准煤量, t ;B h——统计期内耗用燃料总量(折至标准煤), 包括燃煤、燃油与其它燃料之和, 同时需考虑煤仓、粉仓等的变化, t ;B kc——统计期内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折至标准煤), t 。
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a)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燃料;b)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燃料;c)发电机做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燃料;d)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燃料;e)修配车间、副业、综合利用及非生产用(食堂、宿舍、生活服务和办公室等)的燃料。
1.3全厂热效率ηdc全厂热效率即电厂能源利用率, 是电厂产出的总热量与生产投入总热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ηdc = 123/b f×100(3)式中:ηdc——全厂热效率, %;123 ——一千瓦时电量的等当量标煤量, g/(kW?h)。
1.4生产厂用电率 L cy生产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生产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
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释义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定义与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价。
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联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并增补指标。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发电煤耗 b f发电煤耗是指统计期内每发一千瓦时电所消耗的标煤量。
发电煤耗是反映火电厂发电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为:b f = B b /W f×106(1)式中:b f——发电煤耗,g/(kW•h);B b——发电耗用标准煤量,t;W f——发电量,kW·h。
1.2生产耗用标准煤量 B b生产耗用标准煤量是指统计期内用于生产所耗用的燃料(包括煤、油和天然气等)折算至标准煤的燃料量。
生产耗用标准煤量应采用行业标准规定的正平衡方法计算。
计算公式为:B b = B h-B kc(2)式中:B b——统计期内生产耗用标准煤量,t ;B h——统计期内耗用燃料总量 (折至标准煤),包括燃煤、燃油与其他燃料之和,同时需考虑煤仓、粉仓等的变化,t ;B kc——统计期内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折至标准煤),t 。
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a)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燃料;b)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燃料;c)发电机做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燃料;d)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燃料;e)修配车间、副业、综合利用及非生产用 (食堂、宿舍、生活服务和办公室等)的燃料。
1.3全厂热效率ηdc全厂热效率即电厂能源利用率,是电厂产出的总热量与生产投入总热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ηdc = 123/b f×100 (3)式中:ηdc——全厂热效率,%;123 ——一千瓦时电量的等当量标煤量,g/(kW•h)。
1.4生产厂用电率 L cy生产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生产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
火力发电厂产指标释义计算方法1. 发电效率(Generation Efficiency)发电效率是指电站从燃煤、燃油或其他燃料中转化为电力的能力。
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将电站年发电量除以年消耗的燃料能量,再乘以100%。
公式为:发电效率=(电站年发电量/年消耗的燃料能量)×100%2. 热耗率(Heat Rate)热耗率是指发电厂每产生1千瓦时(kWh)的电力所消耗的燃料热值。
热耗率越低,说明发电效率越高。
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将年消耗的燃料能量除以电站年发电量。
公式为:热耗率=年消耗的燃料能量/电站年发电量3. 利用小时数(Utilization Hours)利用小时数是指火力发电厂在一年内实际运行的小时数。
利用小时数与发电设备的可靠性、维护保养等因素相关。
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将年发电量除以额定容量乘以8760小时。
公式为:利用小时数=电站年发电量/(额定容量×8760)4. 可靠性(Reliability)可靠性是指发电厂连续稳定运行的能力,包括设备故障率、修复时间和维修预防等因素。
可靠性是通过计算指标来评估的,例如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MTBF)、平均修复时间(MeanTime To Repair,MTTR)和可用性(Availability)等。
此外,火力发电厂还有其他重要的产指标,如燃料利用率、二氧化碳排放量、反应器过程效率等。
这些指标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和评估。
火力发电厂需要通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来提高各项产指标,以实现更高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火电厂主要指标统计计算主要指标统计计算1、发电量:日、月累计发电量。
2、供电煤耗:1000×日入炉煤热值(兆焦/千克)×日入炉煤皮带秤来煤量(吨)×1000日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29.271(兆焦/千克)×日供电量(千瓦时)Σ日入炉煤热值(兆焦/千克)×日入炉煤皮带秤来煤量(吨)×1000计算期内入炉煤平均热值(兆焦/千克)=Σ日入炉煤皮带秤来煤量(吨)×10001000×Σ日入炉煤热值(兆焦/千克)×日入炉煤皮带秤来煤量(吨)×103月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29.271(兆焦/千克)×月供电量(千瓦时)Σ月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月供电量(千瓦时)累计供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Σ月供电量(千瓦时)供热标准煤量(吨)3、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103供热量(百万千焦)Σ日供热标准煤量(吨)月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103Σ日供热量(百万千焦)Σ月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月供热量(百万千焦)累计供热标准煤耗率(千克/百万千焦)=Σ月供热电量(百万千焦)4、发电厂用电率(%)日发电厂用电量(万千瓦时)日发电厂用电率(%)=×100%日发电量(万千瓦时)Σ日发电厂用电量(万千瓦时)月发电厂用电率(%)=×100%Σ日发电量(万千瓦时)Σ月发电厂用电率×月发电厂电量(万千瓦时)累计发电厂用电率(%)=×100%Σ月发电量(万千瓦时)5、供热厂用电率(%)日供热厂用电量(千瓦时)日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日供热量(百万千焦)Σ日供热厂用电率×日供热量(百万千焦)月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Σ日供热量(百万千焦)Σ月供热厂用电率×月供热量(百万千焦)累计供热厂用电率(千瓦时/百万千焦)=Σ月供热量(百万千焦)7、补水率日除盐水量(吨)-非生产用除盐水量日补水率(%)=×100%日蒸发量(吨)Σ日除盐水量(吨)月补水率(%)=×100%Σ日蒸发量(吨)Σ月补水率×月蒸发量(吨)累计补水率(%)=×100%Σ月蒸发量(吨)8、耗油量按日、按月进行累计。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1.技术经济指标的定义
技术经济指标是评价火电厂运行效果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火电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技术经济指标包括:热效率、发电量、发电成本等。
2.热效率的计算方法
热效率是指火电厂从燃烧燃料产生的热量中获得的有效能量的百分比。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热效率 = 发电量 / 燃料消耗量
其中,“发电量”指发电机组的发电量,“燃料消耗量”指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燃料量。
3.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发电量是指火电厂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电能量。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发电量 = 发电机组额定容量× 负荷率× 运行时间
其中,“发电机组额定容量”指发电机组的最大输出电功率,“负荷率”指发电机组实际负荷与额定容量之比,“运行时间”指发电机组在一个计量周期内的运行时间。
4.发电成本的计算方法
发电成本是指完成一定产量的电能所需要的总成本。
它可以通过
以下公式计算:
发电成本 = 所有成本 / 发电量
其中,“所有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燃料成本、电力设备维护费用、运输费用等,“发电量”指火电厂在一个计量周期内产生的电量。
5.结语
以上是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
对于火电厂的运营和管理,正确计算和分析这些指标对于提高火电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具有重要意义。
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介绍本文将介绍火力发电厂生产指标,包括发电效率、热耗率、负荷率等多个方面。
一、发电效率发电效率是指火力发电厂将化石燃料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它是通过发电厂的燃煤量和发电量之比计算得出的,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发电效率是评估火力发电厂性能的最基本参数之一,直接关系到发电厂的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
在实际生产中,发电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锅炉的燃烧控制、管道的水汽损失、汽轮机性能、冷却水温度等等。
因此,在提高发电效率时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因素,并持续优化这些因素的协作作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成本。
二、热耗率热耗率(也称比热耗)是指一定时间内发电厂消耗的热能(燃料热值)与发电量的比值。
在单位燃料热值下,热耗率越低,则发电厂的经济性越高,因为单位发电量所需成本也更低。
热耗率的计算方法为:热耗率= 发电厂消耗的热能÷ 发电量其中,“发电厂消耗的热能”包括所有耗热设备的燃料热值,如锅炉、汽轮机、加热器、热回收设备等等。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对燃烧效率、换热效率、运行维护等多个方面因素进行精细管理和控制,以降低热耗率,提高经济效益。
三、负荷率负荷率是指发电厂实际发电量与其装机容量之比,也称装机容量利用率。
它反映了发电厂生产利用情况,是评估发电厂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并关系到发电厂的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等方面。
负荷率的计算方法为:负荷率= 实际发电量÷ 装机容量× 100%其中,“实际发电量”指发电厂实际产生的电力总量(kWh),而“装机容量”是指发电厂所装设的所有发电机组的总容量(kW)。
在实际生产中,要努力提高负荷率,通过合理的调度、设备维护保养、技术改造升级等手段,实现发电厂的高效运行,优化资源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环保指标环保指标是衡量发电厂环保水平的重要参数。
它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的处理情况,符合环保要求的指标越高,则代表发电厂环保工作越出色。
火力发电厂产指标释义计算方法1.发电量:发电量是火力发电厂的核心指标,用于评估发电厂的发电能力和产能利用率。
发电量的计算方法是将发电厂实际发出的电量进行统计,并以兆瓦时(MWh)为单位进行计算。
2.发电煤耗:发电煤耗是指单位发电量所消耗的煤炭量,是评价火力发电厂燃煤效率的重要指标。
发电煤耗的计算方法是将发电厂所消耗的煤炭总量除以发电量,以克/千瓦时(g/kWh)为单位进行计算。
3.热耗率:热耗率是指单位发电量所消耗的热能量,包括吸收热和未利用热。
热耗率的计算方法是将发电厂的燃料耗量转换成热值,然后除以发电量,以千焦耳/千瓦时(kJ/kWh)为单位进行计算。
4.标准煤消耗率:标准煤消耗率是指单位发电量所对应的标准煤消耗量,用于评估火力发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
标准煤消耗率的计算方法是将发电厂的燃料耗量转换成标准煤耗量,然后除以发电量,以克/千瓦时(g/kWh)为单位进行计算。
5.机组等效利用小时数:机组等效利用小时数是指火力发电机组在一定时间内实际发电时间与理论最大发电时间之比。
机组等效利用小时数的计算方法是将机组实际发电时间除以理论最大发电时间,并乘以100%,以百分比表示。
6.机组可靠率:机组可靠率是指火力发电机组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时间与总运行时间之比,用于评估机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机组可靠率的计算方法是将机组正常运行时间除以总运行时间,并乘以100%,以百分比表示。
7.机组利用系数:机组利用系数是指火力发电机组实际发电量与理论最大发电量之比,用于评估机组的发电能力和产能利用率。
机组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是将机组实际发电量除以理论最大发电量,并乘以100%,以百分比表示。
总结起来,火力发电厂的产指标包括发电量、发电煤耗、热耗率、标准煤消耗率、机组等效利用小时数、机组可靠率和机组利用系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火力发电厂进行运营监控和效益评估,从而优化发电工艺,提高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火力发电厂是一种利用燃煤、燃油或天然气等燃料进行发电的装置,是我国电力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火力发电厂的技术经济指标是评价其运行效率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火力发电厂的竞争力和环境友好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发电效率和发电成本两个方面介绍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
一、发电效率的计算方法发电效率是指燃料中所含的能量转化为出力能量的比例,是衡量火力发电厂发电效果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方法如下:1.效率的定义:发电效率=出力电功率/输入燃料热值×100%。
其中,出力电功率为火力发电厂实际发出的有用电功率,输入燃料热值是指燃料在完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2.出力电功率的计算:出力电功率=发电机发出的有用电功率。
发电机发出的有用电功率可以通过测量发电机输出电流和电压来计算得到。
3.输入燃料热值的计算:输入燃料热值=燃料数量×燃料热值。
燃料数量可以通过测量燃料的质量来计算,燃料热值是指单位质量燃料所含的能量。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到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效率,这个数值可以直观地反映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效果。
二、发电成本的计算方法发电成本是指单位发电量所需的成本,是评价火力发电厂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其计算方法如下:1.燃料成本的计算:燃料成本=燃料消耗量×燃料价格。
其中,燃料消耗量是指单位发电量所需的燃料数量,可以通过测量燃料的消耗来计算;燃料价格是指单位燃料价格。
2.运维成本的计算:运维成本=固定运维费用+可变运维费用。
固定运维费用是指固定不变的运维开支,如人员工资、设备维护费用等;可变运维费用是指与发电量或运行时间有关的运维开支,如燃料运输费用、日常维护费用等。
3.管理费用的计算: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工资+矿山或仓库租金+办公用品开支等。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到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成本,这个数值可以评估火力发电厂的经济性。
总结: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发电效率和发电成本两个方面。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企业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释义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华润电力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经济指标定义和计算方法。
本标准合用于已投入商业运行的火力发电厂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供热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和评论。
燃机机组、余热锅炉以及结合循环机组可参照本标准履行,并补充指标。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发电煤耗 b f发电煤耗是指统计期内每发一千瓦时电所耗费的标煤量。
发电煤耗是反应火电厂发电设施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为: b f = B b /W f×106 (1)式中:b f ——发电煤耗, g/( kW?h);B b ——发电耗用标准煤量,t ;fW ——发电量, kW·h。
1.2 生产耗用标准煤量 B b生产耗用标准煤量是指统计期内用于生产所耗用的燃料(包含煤、油和天然气等)折算至标准煤的燃料量。
生产耗用标准煤量应采纳行业标准规定的正均衡方法计算。
计算公式为: B b = B h-B kc (2)式中 :b ——统计期内生产耗用标准煤量,t ;BB h ——统计期内耗用燃料总量( 折至标准煤 ) ,包含燃煤、燃油和其余燃料之和,同时需考虑煤仓、粉仓等的变化,t;B kc——统计期内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折至标准煤 ) , t。
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a)新设施或大修后设施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燃料;b)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改正工程施工用的燃料;c)发电机做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燃料;d)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燃料;e)修配车间、副业、综合利用及非生产用( 食堂、宿舍、生活服务和办公室等) 的燃料。
全厂热效率η dc全厂热效率即电厂能源利用率,是电厂产出的总热量和生产投入总热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 : ηdc = 123/b f ×100(3)式中 :η dc——全厂热效率,%;123 ——一千瓦时电量的等当量标煤量,g/( 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