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7.94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继续领会关键词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边防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教学难点:是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前阅读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祖国南部的领海上,有许许多多的岛屿,为了保卫祖国,解放军战士就驻守在这些远离大陆、条件艰苦的海岛上。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有关海岛战士的美丽而感人的故事,请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彩色的翅膀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1、请同学们翻开书25页,先看这篇__的连接语,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节课有两个学习任务,分别是什么?用线画下来并写上序号。
2、谁来说一下这节课的两个学习任务,分别是什么?。
生边交流,师边点击课件,出示学习任务:1、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2、交流读文后的体会。
3、齐读任务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第一个任务1下面,就让我们来挑战第一个任务: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要边读边想,(注意联系课前阅读的资料考虑用因为……所以……来回答)。
2、谁来挑战第一个任务,说一说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四、精读课文体会交流关键词句(一)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板书:战士爱岛(二)这些感受你又是从__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读课文,走进__的字里行间,静静地看,细细地品,画出最能体现战士爱岛的句子,多读几次,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写上自己的一些感受。
(三)学生交流:同学们读得多认真啊,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
下面就让我们来完成第二个学习任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彩色的翅膀》教案 3篇《彩色的翅膀》教案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了解海岛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边防战士艰苦的生活条件。
2.细读课文,从战士们的言谈、行动中,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真心热爱之情。
情境导入1.出示语段,要求学生自由朗读: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
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
后来一检查,只有种在大石头后边的一棵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
2.指名若干学生分别朗读语段,教师简单评价朗读的投入程度,相机提问学生:A、“残存”是什么意思?B、有哪些词语可以在这里替换“残存”?C通过“残存”,在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3.揭示课题。
教师:读了这个语段,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预设学生质疑:这个残存的小瓜最后长大成熟了吗?小瓜为什么种在小岛上?小瓜一个个都打掉了,主人会有怎样的反应?……(教师选择课文能够解答的问题进行板书。
)教师:(板书:彩色的翅膀)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水平啊!请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残存的小瓜和“彩色的翅膀”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读读《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不但要把课文读通顺,而且把刚才我们的提问整理一下,看看课文可以解决哪一些问题,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建构“海岛”意象1.根据板书,指名汇报读后所得,引导学生用读书的方式来回答提问,要求把相关语句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
2.引导学生建构“宝石岛”的意象。
教师:课文中的“宝石岛”是一个怎样的海岛?你能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仔细找找答案吗?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巡视帮助。
4.指名汇报读后收获。
学生可能汇报的要点:海岛离陆地远。
海岛面积小。
海岛的自然环境相当恶劣,连昆虫都没有。
海岛上除了一群可爱的战士,好像没有其他什么人了。
(在指名学生进行汇报的时候,教师需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感情朗读,尽量不要作过多的分析和说教。
六年级语文《彩色的翅膀》教案(优秀4篇)彩色的翅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尝瓜会”上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体会战士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独立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二)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
(三)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四)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一)了解“尝瓜会”上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体会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
(二)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体会守岛战士对海岛的热爱。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文章题目有一定的含义,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同学们,当你们看到《彩色翅膀》这个题目时,你都想到了什么?(彩色翅膀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称之为彩色翅膀,等等。
)(二)独立阅读课文,扫清文词障碍。
自己读一读课文,想一想文章讲的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小昆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来,给他们种植的蔬菜传授花粉的故事。
)或结合课文内容,自学本课的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本课是阅读课文,虽然没有生字,但有的字的读音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课堂中要重点加以指导。
比如:“蔓”是一个多音字,读“w4n”和“m4n”,作为名词时读“w4n”的音,如“花蔓”;作为动词时读“m4n”的音,如“蔓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彩色的翅膀》教案(精选16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彩色的翅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边防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教学难点】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课前准备】有关海岛战士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生活环境的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引入二、初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了解故事大概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语句读给同学听。
教师随机纠正字音。
3、思考:故事发生在哪里?主要介绍了有关海岛的哪些事?三、研读课文,感悟战士的爱国精神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研究:战士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做?2、学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班级交流。
交流的重点是:⑴小高为什么上岛时把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⑵在尝瓜会战士们是怎么吃瓜的,作者为什么描写得那么详细?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描写战士尝瓜的那两个句子,体会战士的心情,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
三、引导学生考虑两件事之间的联系,揭示课题含义1、质疑:小高探亲回来带小昆虫上岛,岛上战士为第一个西瓜开尝瓜会两件事有什么联系吗?(小高探亲回来时把小昆虫带上岛,小昆虫在海岛安家落户后,蔬菜瓜果就能长得更好,战士们就能吃到更多的瓜果,建设美好的海岛的理想就能实现。
)2、读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写看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句子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安居乐业,生动、含蓄地反映了海岛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爱国情感。
点明了课题。
)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初读,学生能很轻易地弄懂战士小高要将昆虫带往宝石岛的原因,了解到尝瓜会上那只西瓜的来之不易,并通过对第二、第十三自然段地研读、演示,体会到边防战士热爱小岛、建设小岛的热情及爱国之心。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彩色的翅膀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体验和快乐,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提高手工制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制作彩色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通过手工制作彩色的翅膀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创造来发现美的感受。
同时,也通过制作过程中的交流和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前期的案例分析和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手制作彩色的翅膀。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可先与学生分享一些彩色的翅膀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彩色的翅膀给人们带来的感受和快乐。
2. 案例分析:由教师提供一些彩色的翅膀的案例,并要求学生观察并思考,案例可以是真实的或者是绘本等。
3. 教师示范:教师进行简单的示范,展示如何制作彩色的翅膀,同时向学生介绍所需材料和工具。
4. 学生实践:让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步骤,亲自动手制作彩色的翅膀,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设计和创作。
5. 学生交流:学生完成制作后,可以与同伴分享彩色的翅膀,并互相欣赏、评论。
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达,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感受。
6.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每位学生的创新和努力,并对作品进行评价。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生制作的作品来进行评价。
评价的重点在于学生是否能理解彩色的翅膀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创造力和细致程度。
2.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
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事物并进行思考的习惯。
在总结反思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彩色的翅膀所带来的意义和价值。
彩色的翅膀教案(精选6篇)彩色的翅膀篇1教材简析课文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回家探亲,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选编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是继续领会关键词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2.领会关键词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从战士们的言谈、行动中了解海岛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边防战士艰苦的生活条件,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尝瓜”切入,引发思考1.课文中写了战士们海岛上的哪些生活?用简洁语言表达梳理2.阅读“尝瓜会”内容,画出描写尝瓜的句子3.品读“尝瓜”站长把大西瓜切成薄薄的小片,战士们都笑着,慢慢地咬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赞叹声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1)指名读,圈一圈描写“尝瓜”词句(2)聚焦“细细地端详、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这一尝瓜细节描写,你体会出什么?尝瓜细节描写还有哪些,你是怎么想的?(3)“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甘泉”指什么?你从中读出什么?4.引出继续研究话题:岛上唯一的这个大西瓜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战士们觉得甜如甘泉?【设计意图】从特定的情境入手,就像电影的特写镜头一样,能很快抓住读者的心而这个特写镜头又有其特殊性,因为它看起来很平凡,很普通,但细究却别有滋味,造成悬念在阅读中紧紧扣住语言文字,把细节再放大,这又是高段学生写作的要求,在无形中将阅读与写作嫁接起来了二、细读“瓜史”,亲历艰辛1.自由读课文,找出课文描写大西瓜来历的内容?用学习符号作标记2.交流:阅读大西瓜成熟的过程,用一个词语说说西瓜成长带给你的感受3.哪些句子描写西瓜成熟的不容易?透过不容易你还读出什么?品读句子一: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是水浇得不够?是施肥不足?还是土壤不行?(1)这是什么句?指导读好问句(2)从连续问句中,你还读出什么?(3)结合理解句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品读句子二: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后来一检查,只有种在大石头后边的一棵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1)自读句子,发现小瓜什么变化?(2)“残存”是什么意思?它还可以替换哪些词?(3)根据“残存”这个词,请想象一下,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感受到海岛战士们怎么样的心情?【设计意图】采用顺藤摸瓜的方式导入这部分教学,既然一个普通的西瓜得到大家的珍视,一定有其特殊的原因,顺着这条脉络走进这部分,顺理成章在学习中,融合朗读、想象、体验等,充分感受西瓜来之不易三、再读“海岛”,感悟深情1.自主阅读课文中通迅站的信号兵小高回岛对话内容2.指导朗读对话,从说话人的语气中品味人物的品质3.理解句子:“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小精灵”指谁?联系上下文,你觉得还指谁?安居乐业是什么意思?透过这个词你读出什么?4.根据自己的感受用简洁的语言评价海岛上的战士小高或其他【设计意图】由瓜到蝴蝶,由物到人,巧妙结合,在结合的过程中,以语言文字为媒体,紧扣“小精灵”,“安居乐业”等,读懂词语背后丰富的内容四、回味“海岛”,表达情谊1.自读课文最后“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读着读着,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请用笔写下来2.师生交流“彩色的翅膀”联想【设计意图】借助这个美丽的画面,找到读写结合点,进行随文练笔,在练笔的过程中,自我领悟“彩色的翅膀”内涵,与课题遥相呼应附板书设计:彩色的翅膀建岛爱岛尝瓜会:切盛送捏端详闻咬赞叹种瓜史:残存扇动【总设计意图】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价值追求,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落实自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代练,把“朗读训练点”、“语言文字训练点”、“思维训练点”切实落到实处,是语文教学要下的苦功,也是设计本的基本思考由读到写,读中渗透写的思想,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略读课文的教学重在读、悟上,将留些时间给学生自己读自己悟《彩色的翅膀》一文,重在体会战士们对海岛对祖国那份浓浓的爱上本课教学设计,以“爱”的情感为主线,凭借战士热爱海岛的故事,采用以读导情、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化对文本的感悟,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彩色的翅膀教案篇2授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7—29页课题:彩色的翅膀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思考】《彩色的翅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第十一册教材第二组课文的自读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明白题目的双重含义。
2、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去发现宝石岛的几个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海岛战士在艰苦条件下扎根海岛、改造海岛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4、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5、学习运用文本“吃西瓜”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行仿写练笔;运用文末段进行想象练笔训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边防战士爱祖国海岛的独特方式,体会战士的爱海岛、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
3、依据文本特点,运用第一单元“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进行深化练笔训练。
难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存疑
1、导入:同学们季老先生留学在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母亲;驻扎在海岛的边防战士,则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海岛
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一篇课文《彩色的翅膀》(师板书课题)看看课文是用哪些文字来表达自己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决心的。
2、指名读题。
谁的翅膀?(会飞的小昆虫的翅膀,如蝴蝶。
)“彩色”二字仅仅是说小昆虫的翅膀是彩色的吗?还有什么别的含义?
3、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2.交流读文后的体会)(意图:在略读课文中,连接语所起的作用就如同精读课文中的课后题,他是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领路人,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
但这些要求和方法又往往不是特别清楚明显的摆在学生面前,所以在学生从连接语中提取出信息之后,我又引导他们从找到的信息中梳理加工。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大气、简约,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
)
二、检查预习、交流
1、理解以下词语:碧空如洗、矮墩墩、水落石出、精灵:
2、交流如下问题:
(1)、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
(3)、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通过预习的检查,梳理文本内容,形成整体思路,为文本的学习感悟做好铺垫。
)
三、探秘小岛
咱们中国有台湾岛,这是我国的第一大岛,那里有日月潭、阿里山、蝴蝶谷;海南岛,是中国的第二大岛,那里有“天涯海角”,五指山,椰子树;咱们浙江的舟山岛,是中国的第四大岛,舟山的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这些岛屿不但风景优美,人文荟萃,而且物产丰富。
那么,文中的宝石岛当年又是怎样的一个岛屿呢?请你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找出这个岛屿的特点。
1、不毛之地
教师解释“海岛田”:宝石岛属于珊瑚岛礁(由珊瑚礁沉积形成的岛屿),不适宜种植蔬菜,战士们带土上岛和舰艇运土上岛,垒出一块块可以种植庄稼的田地。
2、条件艰苦:“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
饮水主要靠雨水,生活物资需要从大陆运达。
3、远离大陆:“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
”战士们远离家乡,与亲人朋友联系不便。
形成板书:不毛之地条件艰苦远离大陆
(文章用了几句凝练的、极不起眼的文字描述了小岛艰苦的生存环境,但正是这几句从另一侧面烘托出边防战士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爱国之心,足有给人一两拨千斤之感。
因此,做足这几句文字,感受文字背后的深层次的内涵,对领悟边防战士的爱国之
举是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
四、爱岛深情
(指着板书)宝石岛远离大陆,条件艰苦,又是一个不毛之地,为什么要在这里建起了观察通讯站?(宝石岛虽小,但也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建立观察通讯站的目的就是有力地守卫祖国的领土。
)
那么,战士们能在这里安心守卫吗?
根据学生的交流,理解并朗读好以下句子:
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有力地说明小昆虫在小高心中的重要地位。
句子中“扔”与“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
“播种”在句子中的意思既是种子种下去,又指让建岛爱岛的真情长留在海岛上。
他们像抚养婴儿似的照看着这个小瓜,浇水,施肥,一点也不敢马虎。
爱瓜即爱岛。
战士们都笑着,……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这两句话写出了战士们收获西瓜后喜悦、激动、自豪的心情,表现了他们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爱。
这一段话的细节描写,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帮助,请以〈吃〉
为题,仿着写一段话。
“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
句子表面上赞扬小昆虫,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自己热爱祖国海岛,决心用双手把海岛建设成美丽的家园。
句子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五、导入练笔,思岛景美
师:是啊,这些小精灵怎能么会不在这安居乐业呢?你看——出示:
第二天我醒来,天已经放亮了。
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彩色的翅膀。
”
从“彩色的翅膀”体会到小高带的昆虫在岛上安居乐业了。
除了小高带回的昆虫的翅膀是彩色的,还有什么是彩色的呢?(海岛被建设的更美丽富饶,是彩色的;战士们用各种方式建设海岛,他们的爱的彩色的;战士们对海岛的希望是彩色的,海岛的未来也是彩色的。
)刚上课时有同学问翅膀为什么是彩色的,“彩色的翅膀”是什么意思,现在明白了吗?
练笔:
《我是一只小小的蝴蝶》
这只扇动着彩色翅膀的小蝴蝶,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来到窗前看望辛劳一天的战士,因为这是一群多可爱的战士啊,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梦想,一心改造着祖国的海岛,荒芜的海岛开始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