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中国的自然资源 (2)
- 格式:ppt
- 大小:3.62 MB
- 文档页数:30
中国地理知识2篇中国地理知识(一)中国是一个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景观和资源。
下面介绍一些中国的地理知识。
中国的面积: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总面积约为9,600,000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的2.4倍。
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形大致分为山脉和高原两类。
中国的山脉主要有长白山、秦岭、黄山等。
中国的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等。
中国的河流:中国的河流众多,其中最长的是长江,其次是黄河。
还有其他知名河流如珠江、淮河等。
中国的气候:中国的气候因地域差异而不同,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多风,并以四季分明为特点;南方地区气候湿润,炎热多雨。
西部地区的气候则相对寒冷。
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然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铁等矿产资源以及水力和光伏发电资源。
以上是对中国地理知识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
中国地理知识(二)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简要介绍了一些中国的地理知识。
本篇文章将继续给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中国地理知识。
中国的省份:中国共有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每个省份都有不同的特色和文化,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等。
中国的名胜古迹: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的名胜古迹,如万里长城、故宫、颐和园、黄山、九寨沟等。
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现在共有56个民族。
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他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中国的城市规模:中国的城市数量很多,其中一些城市规模巨大,特别是一些发达的沿海城市,如上海、深圳等。
中国最大的城市是上海,其人口超过2400万。
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国在历史上创造了许多伟大的发明,其中最有名的四个发明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这些发明对整个人类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以上是对中国地理知识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中国有所帮助。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1、自然资源的含义: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利用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和特点2、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存在的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
(2)解决措施:①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②开发新材料、新能源;③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殖使用;④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2、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但是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一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人口与耕地矛盾突出)3.土地资源的优势: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
4.后备耕地不足:我国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二、地区分布不均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存在的问题:我国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其中,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尤为突出。
3、基本国策: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1)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在农耕地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3)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4)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沙化、盐碱化。
第三节 水资源一、时空分布不均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1、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兴建水库。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一、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二、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3)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c 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三、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山地多,平地少。
(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③后备耕地资源缺乏。
(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四、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节约与保护水资源一、水资源:(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2)中国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①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②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三、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四、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海河、辽河。
五、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A:引滦入津、B:引黄入晋、C:引黄济青、D:引滦入唐、E:南水北调东线方案、F:南水北调中线方案、G: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南水北调:把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主要缓解西北地区缺水)方案。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活动课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及分类:(1)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3.2 土地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2.认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过程与方法从生产事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有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资源观,进一步增强保护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分布差异教学难点: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哪几类?2.我国的自然资源有什么特点?新课导入:土地给人类提供了山地、万物、衣食、财富,过去的一切得益于它,它更影响着人类的未来,这就是土地,这就是土地资源,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土地资源的相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土地资源(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大约8分钟)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导学提纲及问题研究,然后阅读课本P67—69文字和图片,学生自主完成自主卡14,老师巡视并答疑。
二、合作交流(大约18分钟)(一)组内交流(3分钟)学生前后排为一组,组内交流预习提纲问题的答案及答案获得的方法。
教师深入学生中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注意学生做错的地方,点拨解答学生疑惑,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纲要,留出一些空白,以便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完成。
农业用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优势:总量、类型构成不足: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土地资源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难利用的土地,后备耕地资源(二)班内交流、精讲点拨(15分钟)各组派出代表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表达本组的观点和看法,提出小组疑惑的问题,教师给予适时引导。
预习题1:本题较简单,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不先让学生说出答案,可先让学生结合课本图3.6“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提问:这几幅图告诉我们什么?(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利用方式和途径不同),根据利用情况,教师把土地资源的类型写到板书的对应处。
土地的利用类型:耕地-------林地------- 草地--------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等)——1.读P67-68文字以及图3.6(1)农业用地,主要有 耕地 、 林地 、 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