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 格式:pptx
- 大小:732.12 KB
- 文档页数:7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通⽤8篇) ⾝为⼀名优秀的⼈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的⼼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通⽤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材在解题⽅法上是以算术⽅法为主,侧重于让学⽣找单位“1”,分析单位“1”的量是否已知,然后根据单位“1”的量知道与否决定是⽤乘法还是除法。
在列算式的时候,注重量、率对应分析,即⽤公式模式。
⽽新教材中的解题⽅法则淡化了这种⽤算术解题的要求,更侧重于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侧重于⽤代数思想解题,注重让学⽣分析题中的意思,⽤代数思维解题即让学⽣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程,这样思路达到统⼀。
但由于⼩学⽣⽬前尚未接触到⽐较复杂的,⽤算术⽅法很难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对⽅程解法的优越性认识不⾜。
⼀些学⽣觉得⽤⽅程解需要写设句,⽐较⿇烦,因此喜欢⽤算术解法。
不⾜之处:1.本节课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说不同的思考⽅法、思考过程,对于哪些学困⽣来说是不是有必要,因为他们只能听懂其中的某⼀些解法,在别⼈说的时候,他们在⼀定的时间段⾥成了“观众”和“听众”,如何更好地⾯向每⼀位学⽣是以后努⼒的⽅向。
2.反馈形式⽐较单调,缺乏激励性的语⾔和形式,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学习的积极性,应采取多种形式如让学⽣间搞个⼩竞赛等来活跃课堂⽓氛,激发学⽣学习的兴趣。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 分数除法应⽤即⽤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是在学习了分数乘除法和⽤乘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教学的。
课本例题以⼈体⽣理常识为内容载体,引导学⽣找出等量关系,列⽅程解答⽐较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具体内容为 例1:根据测定,成⼈体内的⽔分约占体重的2/3,⽽⼉童体内的⽔分约占体重的4/5。
我体内有28千克的⽔分,可是我的体重才是爸爸的7/15。
(1)⼩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明的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 去年我也教学过这部分内容,当教师把这⼀部分知识全部呈现给学⽣时,学⽣要解题,要选择需要的信息,感觉很费劲。
使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带答案分数除法是解决数学问题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特别适用于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使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步骤,并给出一些实际问题的答案作为示例。
步骤使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步骤如下:1. 将被除数和除数写成分数的形式。
确保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整数。
2. 求出除数的倒数,即将除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
3. 将被除数和除数的倒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分数。
4. 化简新的分数。
如果分子和分母有公因子,则可以约分。
5. 得到最终的商,即新的分数的值。
示例问题及答案问题一玛丽有7个苹果,她要将这些苹果平均分给她的3个朋友,每人分到几个苹果?解答:1. 将被除数7和除数3写成分数的形式:- 被除数:7/1- 除数:3/12. 求除数的倒数:- 除数的倒数:1/33. 将被除数和除数的倒数相乘:- 7/1 * 1/3 = 7/34. 化简新的分数:- 7/3 无法再化简,保留原样。
5. 得到最终的商:- 最终的商为7/3。
答案:每个朋友分到的苹果数为7/3个。
问题二小明有13块巧克力,他要将这些巧克力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人分到几块巧克力?解答:1. 将被除数13和除数4写成分数的形式:- 被除数:13/1- 除数:4/12. 求除数的倒数:- 除数的倒数:1/43. 将被除数和除数的倒数相乘:- 13/1 * 1/4 = 13/44. 化简新的分数:- 13/4 无法再化简,保留原样。
5. 得到最终的商:- 最终的商为13/4。
答案:每个朋友分到的巧克力数为13/4块。
以上是使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示例问题的答案。
通过掌握这些方法,你可以更好地解决涉及分数除法的数学问题。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知识点在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这部分内容,对于同学们提升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关键作用。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比如:$\frac{2}{3} \div \frac{1}{2}$,其结果就是$\frac{2}{3}$乘以$\frac{1}{2}$的倒数,即$\frac{2}{3} \times 2 =\frac{4}{3}$。
在解决分数除法问题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类型。
例如:小明看一本书,已经看了全书的$\frac{3}{5}$,正好是 90 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可以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
因为已经看的页数占全书的$\frac{3}{5}$,且已经看的页数是 90 页,所以全书的页数就是$90 \div \frac{3}{5} = 90 \times \frac{5}{3} = 150$(页)。
还有一种常见的类型是“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比如:某工厂上个月实际生产零件 1200 个,比原计划多生产了$\frac{1}{5}$,原计划生产多少个零件?我们把原计划生产的零件数看作单位“1”,实际生产的数量就是原计划的$1 +\frac{1}{5} =\frac{6}{5}$。
因为实际生产了 1200个零件,所以原计划生产的零件数为$1200 \div \frac{6}{5} = 1200 \times \frac{5}{6} = 1000$(个)。
再来看这样一个例子:一条公路已经修了$\frac{2}{5}$,还剩下 300 米没有修,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这里我们把公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已经修了$\frac{2}{5}$,那么没修的部分占全长的$1 \frac{2}{5} =\frac{3}{5}$,因为没修的长度是 300 米,所以公路全长为$300 \div \frac{3}{5} = 300 \times \frac{5}{3} = 500$(米)。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知识点在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这部分内容,对于同学们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关键作用。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例如:$\frac{2}{3} \div \frac{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frac{2}{3}$,其中一个因数是$\frac{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例如:$\frac{2}{3} \div \frac{4}{5} =\frac{2}{3} \times \frac{5}{4} =\frac{5}{6}$在计算分数除法时,要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按照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三、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类型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问题是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中最常见的类型。
例如: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frac{3}{5}$,正好是 90 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解题思路: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已经看的页数占全书的$\frac{3}{5}$,对应的页数是90 页。
要求总页数,用除法计算,即$90 \div \frac{3}{5} = 150$(页)2、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例如:果园里有苹果树 120 棵,比梨树多$\frac{1}{4}$,梨树有多少棵?解题思路:把梨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苹果树的棵数比梨树多$\frac{1}{4}$,则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1 +\frac{1}{4} =\frac{5}{4}$。
已知苹果树有 120 棵,求梨树的棵数,用除法计算,即$120 \div \frac{5}{4} = 96$(棵)3、已知两个数的和(或差)以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例如:学校体育组有篮球和足球共 60 个,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frac{2}{3}$,篮球和足球各有多少个?解题思路:把足球的个数看作单位“1”,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frac{2}{3}$,那么篮球和足球的总个数是足球个数的$1 +\frac{2}{3} =\frac{5}{3}$。
分数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分数除法是数学中的一种运算方法,它将分数与除法运算相结合,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分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商业、工程、科学、经济等领域中。
本文将从分数除法的定义、基本性质和具体应用三个方面来探讨分数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分数除法的定义。
在数学中,分数除法是指将两个分数相除的运算方法。
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通常表示为a/b的形式,其中a为分子,b为分母。
在分数除法中,我们需要明确两个分数之间的关系,通常将一个分数作为被除数,另一个分数作为除数,通过除法运算得到商。
分数除法的结果通常是一个分数或一个小数。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分数除法的基本性质。
首先是分数除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分数除法的交换律指的是两个分数相除,交换被除数和除数位置不会改变运算结果。
例如,1/2÷1/3 =3/2。
而分数除法的结合律指的是两个分数相除,可以先将其中一个分数除以一个数,再将结果与另一个分数相除,结果是相同的。
例如,1/2÷(1/3÷1/4) = (1/2×4/3) = 2/3。
其次是分数除法的多次相除法则。
通过连续进行分数除法运算,可以得到多个分数相除的结果。
例如,1/2÷1/3÷1/4 = (1/2÷1/3)÷1/4 = (1/2×3/1)÷1/4 = 3/2÷1/4 = (3/2×4/1) = 6/1 = 6。
这条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非常有用,可以简化运算步骤。
最后,我们来具体探讨分数除法在解决问题中的意义。
分数除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比例、解决配料调配、平均值等问题。
首先,它可以用来计算比例问题。
比如在商业中,计算折扣率、利润率、增长率等都需要用到分数除法。
以折扣率为例,如果一个商品原价为100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多少?我们可以将8折转换为分数形式,即80/100,然后用原价100除以折扣率80/100得到打折后的价格。
分数除法应用题大全分数除法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系列分数除法应用题,旨在帮助读者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分数除法知识。
1. 问题描述:班级有60名学生,他们的零食是按每人每天1/4盒。
如果每盒零食共有24个,那么全班同学每天需要多少盒零食?解题步骤:首先计算班级学生总共需要的零食数量,即60人×1/4盒/人/天。
然后将结果除以每盒零食的数量24个。
解答:班级学生每天需要的零食数量为60×1/4=15盒零食。
所以,全班同学每天需要15÷24=5/8盒零食。
2. 问题描述:在一份食谱中,用1/3杯黄油制作一盘饼干。
如果想制作4盘饼干,需要多少杯黄油?解题步骤:首先计算制作一盘饼干所需的黄油数量,即1/3杯/盘。
然后将结果乘以需要制作的盘数4。
解答:制作4盘饼干需要的黄油数量为1/3×4=4/3杯黄油。
3. 问题描述: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300公里,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行驶750公里?解题步骤:首先将行驶的距离750公里除以每小时的速度300公里,得到行驶所需的小时数。
解答:汽车行驶750公里所需的时间为750÷300=2.5小时,即2小时30分钟。
4. 问题描述:小明每天花费1/5的时间做作业,如果他每天有4小时的闲暇时间,那么他每天花多少时间做作业?解题步骤:首先计算小明每天闲暇时间的5分之一,即4小时×1/5。
解答:小明每天花费的时间做作业为4×1/5=4/5小时。
5. 问题描述:一个植物园里有120盆花,其中的2/3盆是玫瑰花。
还剩下多少盆其他种类的花?解题步骤:首先计算玫瑰花的数量,即120×2/3盆。
然后将总盆数减去玫瑰花的数量,得到其他种类花的数量。
解答:其他种类的花数量为120-120×2/3=40盆。
通过以上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我们可以看到分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分数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中分数除法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的意义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配、比较、估算等实际问题。
分数除法不仅帮助我们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分配问题,还有助于我们在解决各种应用题时更加灵活和准确地计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分数除法在问题解决中的意义。
首先,分数除法在解决分配问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将一定数量的物品或资源均匀地分配给一组人或单位。
这时,如果我们只用整除来计算,就很难保证每个人或单位都能得到均等份额。
而用分数除法计算,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分配,确保每个人或单位都能得到相同的比例份额。
比如,班级组织一次外出活动,需要将20个饼干分给30个同学,如果用整除得到的平均每人0个饼干,显然是不合理的。
但是,如果我们用分数除法计算,将20个饼干按照比例分给每个同学,每个人就能得到2/3个饼干,既能达到公平分配,又能充分利用资源。
其次,分数除法在解决比较问题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我们需要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时,直接比较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是不准确的。
这时就需要通过分数除法将两个分数转化为小数,再进行比较。
比如,A班有60个学生,其中有1/5的学生参加了篮球比赛,B班有80个学生,其中有2/3的学生参加了篮球比赛。
直接比较分子1和2,或比较分母5和3,都不能准确地判断哪个班级的参赛率更高。
但是,如果我们将1/5和2/3转化为小数,可以得到0.2和0.67,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参赛率高的是B班。
所以,分数除法帮助我们在比较问题中更加准确地判断大小关系。
此外,分数除法在解决估算问题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时候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并不需要得到精确的结果,只需要一个大致的估计值即可。
这时,使用分数除法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估算。
比如,一本书有128页,现在需要将这本书分成3份,按照比例分给三个同学,如果用整除计算,每人约应分得42页,可实际上每人实际分得的可能会有所差别。
但是,如果我们用分数除法计算,将128除以3,得到约42.7页,就可以更好地估计每人应分得的大致页数,例如42、43或者42.7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