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教学设计_110.doc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9
《翠鸟》教学设计(通用13篇)《翠鸟》篇1教学过程一、遵路“趣读”1.情境激趣。
出示:波光粼粼的江水,成群的小鱼在水中相互追逐,水边有一大片芦苇,在一根苍劲有力的苇杆上停着一只美丽的翠鸟。
2.初读课文,激疑引思:你们喜欢翠鸟吗?为什么?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你觉得翠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文依次告诉我们翠鸟的哪些知识?(1)边读边完成填空:翠鸟喜欢停在_________。
它的外形_________,颜色_________,身体_________,眼睛_________,嘴巴_________,鸣声_________,动作_________,有_________的本领。
它的家在_________。
(2)交流朗读后理清课文思路:4.根据“外形美丽、行动敏捷、住处隐蔽”三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自由朗读喜欢的段落。
二、激情“赏读”1.翠鸟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动作迅速,这些很自然地激起了我们对翠鸟的一种什么感情?请用一个字写出来。
2.师生交流对翠鸟的深厚感情“:爱”。
3.补充材料,欣赏激情。
(播放根据课文内容拍摄的短片──《翠鸟的“高台跳水表演”》) [画面配音]翠鸟,头大体小,嘴强而直,尾羽很短,却都是些飞翔能手,速度可达每小时90公里。
它名为“钓鱼郎”,却生来不会游水,跳水是它捕鱼的绝技。
翠鸟捕鱼的秘密武器是突然袭击。
它们如蜂鸟一样,在离水面3~4米的高处翱翔,以芦苇或树枝为隐蔽物,看准时机猝然出击。
翠鸟不但不能在水中追逐鱼类,而且一经入水,它就成了一个十足的瞎子。
因此它必须准确地计算出理想的进击角度、水的折射率和鱼正在游动的提前量,以此确定一个恰当的跳水时间。
翠鸟扎进水中的动作是如此迅猛,以致在水中不得不用翼翅“制动”。
在它扎入水中的瞬间,由羽毛引起的一定数量的压缩空气,使它像泡泡一样重新浮上水面。
翠鸟紧衔着小鱼飞回到栖息处,抖落下羽毛上沾着的水珠,先把鱼头吞下,再享用这顿美餐。
请注意,这一切都发生在一秒半钟之内。
课文《翠鸟》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翠鸟》。
(2)理解课文《翠鸟》的主要内容,了解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特征。
(2)运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课后小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爱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翠鸟》。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翠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翠鸟的外形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翠鸟的了解。
2. 教学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并能够运用。
3.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关于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翠鸟的特点。
(3)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以及他们所学的生字词。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家长签字确认已经正确朗读课文《翠鸟》三遍。
2. 完成课后练习,抄写生字词。
3.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写一篇小练笔,注意用上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实物等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翠鸟》的优秀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翠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翠鸟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板书课题《翠鸟》,引导学生读题。
2. 学习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的生字词。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朗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 深入学习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3. 实践应用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小故事。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教师给予评价。
4. 课堂小结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
4.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教学反思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写一篇观察日记。
3. 家长协助检查作业,签名确认。
六、教学策略1. 直观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情景教学: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翠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翠鸟》,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观察翠鸟的外形特点。
(2)运用小组讨论、问答等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野生动物的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具体描述。
(2)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翠鸟》的PPT或黑板报。
(2)翠鸟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翠鸟》。
(2)携带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翠鸟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翠鸟的好奇心。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翠鸟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翠鸟》。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享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5. 小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布置作业:学生绘制一幅翠鸟的图画,并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进行描述。
五、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是否有所了解,以及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翠鸟》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翠鸟》。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翠鸟”、“羽毛”、“捉鱼”等。
(3)掌握课文中常用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写作和绘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1课:翠鸟的认识1. 引入:展示翠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翠鸟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随老师朗读课文《翠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 生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翠鸟”、“羽毛”、“捉鱼”等。
第2课:翠鸟的习性1. 复习:回顾上一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2.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中描述翠鸟习性的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翠鸟的生活习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翠鸟的习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3课:翠鸟的保护1. 引入:引导学生思考翠鸟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保护翠鸟的情感。
3.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翠鸟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4课:翠鸟的美丽1. 引入:展示翠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翠鸟的美丽。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翠鸟美丽。
3. 绘画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绘制一幅翠鸟的图画,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第5课:翠鸟的文学价值1. 引入: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中的翠鸟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中翠鸟的文学价值,帮助学生理解翠鸟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翠鸟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翠鸟》教案设计(通用14篇)《翠鸟》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优美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喜欢的段落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及按观察顺序描述的方法。
4、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翠鸟的美丽、可爱、机敏,理解作者的观察、描写方法。
2、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翠鸟的文字资料、图片。
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默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觉得翠鸟可爱吗?为什么?小组讨论回答。
学生交流、汇报。
1、如果回答“我觉得翠鸟长得很漂亮,所以可爱。
”,就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段:⑴读课文,思考:你从哪感受到翠鸟长得非常漂亮?(翠鸟的外形)⑵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翠鸟的外的?边读边画出描写翠鸟外形的有关句子。
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通过课件依次展示描写翠鸟外形的线描轮廓图,并让学生随课件的逐步演示说出翠鸟外形的描写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⑶细读描写外形的各个部分,弄清各个部分的特点,通过词语深入理解翠鸟外形的可爱。
⑷比较下面两组句子:(屏幕显示)或小黑板出示。
①它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并带有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
②它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你们认为哪组句子写的好?为什么?结合比喻句谈理解。
体会作者用上比喻句“……像……”的好处。
⑸下面请同学具体说说翠鸟的可爱。
随学生的汇报,教师通过课件将翠鸟的轮廓图相应部分出示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并再次让学生操作这一过程,同时随之口述翠鸟的外形特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⑹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多么可爱的翠鸟阿!⑺指导朗读,要读出喜爱之情来。
2、如果学生回答“我觉得翠鸟的动作很快,捉鱼本领强,所以我喜欢它。
”,就重点引导学生读懂二、三自然段,并体会用词的准确。
《翠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4篇)下文是我为您细心整理的《《翠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4篇)》,您扫瞄的《《翠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4篇)》正文如下:《翠鸟》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激发同学宠爱生物,宠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真朗读课文,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写翠鸟外形的,读懂描写翠鸟捕食小鱼时动作灵敏的句子。
能说出第三节的主要内容。
3、认读本课生字,理解“透亮、机敏”等词语,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期望、愿望、无望”的词义,积累词语10个。
4、背诵第一节。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
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描写翠鸟的外形的;并读懂描写翠鸟抽鱼时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其动作的灵敏。
教学过程:一、激发动机,导入新课同学们好,从今日开头,我们要学习其次组的课文,这组课文又告知了我们些什么呢?请大家把书本翻到17页,谁来读一读导语?从这段导语中你们明白了什么?(这组课文是要我们留心四周的环境,疼惜四周的环境。
)对,这节课上我们就要来学习第一篇课文,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你们看到过翠鸟吗?很圆满,是吗?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翠鸟的画,请看,这就是翠鸟(多媒体出示翠鸟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又是怎样介绍翠鸟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记一记生字新词,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大家都自学的很认真,那这些词语能读吗?请你和同桌相互读一读,有错的就给他订正一下。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翠鸟的?好,课文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翠鸟的?三、细读感悟,经受探究1、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外形的?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一段,一边读一边想一想。
2、谁来说说?(课文先写了翠鸟的爪子。
)翠鸟生活在水边,要靠爪子抓住苇秆,所以就先介绍了它的爪子。
接着介绍什么?(翠鸟羽毛的颜色。
)最终介绍了翠鸟的什么?(眼睛的嘴巴。
)3、谁能完整地说说翠鸟的外形?《燕子》那一课,一个凑字让我们感受到了燕子的活泼机灵,今日,我们又从明丽,锋利等等词语感受到了翠鸟的小巧与秀丽。
翠鸟教学设计翠鸟优秀教学设计(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页是细致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翠鸟优秀教学设计(较新8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翠鸟》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生活在水边的翠鸟。
它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
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
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是本课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
作者在介绍翠鸟时,抓住它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写外形抓住了颜色鲜艳、体态小巧玲珑、眼睛灵活、嘴巴又长又尖的特点,并按一定顺序描写。
写动作抓住了鸣声清脆、飞的速度快、反应迅速的特点,语言生动、形象、活泼,值得学生学习。
【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翠鸟、苇杆、腹部、衬衫、清脆、逃脱”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和想象翠鸟疾飞的情景,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5、增强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1、学生:查找翠鸟的资料;准备喜欢的小动物的图片、玩具等。
2、老师:翠鸟的图片;做翠鸟捕鱼动作的课件,轻音乐等。
【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1、(打出翠鸟图片)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什么?你们喜欢翠鸟吗?你们对翠鸟有哪些了解?(让学生说说课前查的资料、了解)2、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5课翠鸟。
《翠鸟教学设计》翠鸟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喜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
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写翠鸟外形的,读懂描述翠鸟捕食小鱼时动作敏捷的句子。
能说出第三节的主要资料。
3、认读本课生字,理解透亮、灵活等词语,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期望、愿望、失望的词义,积累词语10个。
4、背诵第一节。
教学重点、难点:透过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
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描述翠鸟的外形的;并读懂描述翠鸟抽鱼时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其动作的敏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读通课文,自学生字);2.课外收集对鸟外形描述的精彩片段。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课题,齐读翠鸟,又名叼鱼郎、小鱼狗。
它体长约15厘米,头大、体小,嘴长,它是一种很可爱的小鸟,以鱼虾、水生昆虫为食。
2.这篇课文是透过动作、住处、外形三方面来描述的翠鸟的(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这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然后给这三方面排序,说说哪几节写了这三个方面,。
3.检查,出示:外形美丽(1)动作敏捷(2、3)住处安全(4)二、学习课文(一)学习外形1.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电脑填色游戏,出示一幅翠鸟白描图。
同桌互相帮忙,把第一节背出来。
哪一组先背出,老师就请哪一组上来做填色游戏。
(请2-3组)2.齐背。
3.师:课文对翠鸟的描述,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言之有序地描述的。
4.课外补充:《丹顶鹤》《可爱的燕子》《鹦鹉》①齐读;②你最喜欢哪一篇;③请你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整体到局部;有生动的比喻)5.同学们在课外已经收集了不少有关对鸟外形描述的精彩片段,所以明白任何一篇文章要把它写好,都要做到言之有序。
请拿出自己收集材料我们来交流一下。
(二)动作敏捷过渡:翠鸟的外形是那样得美丽,它的动作更是敏捷。
1.默读课文2、3节,划出表现敏捷的词句,请你用朗读表示出来。
翠鸟教学设计《翠鸟》教学设计精选5篇《翠鸟》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课文插图或翠鸟图片3.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走进翠鸟世界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鸟,像孔雀、画眉、黄莺等,下面请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这是翠鸟又名“钓鱼郎”。
教师板书课题,注意“翠”字上边和“羽”相近,但是没有“钩”。
你对翠鸟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下面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介绍翠鸟的。
二、自读自悟1.认读生字。
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翠鸟的什么特点?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组讨论。
三、全班汇报交流1.指名认读生字,注意“赤”、“衬”、“衫”是翘舌音;“苇秆”不要读成wéi gān2.认读词语:浅绿衬衫疾飞等待逃脱锐利蹬开一眨眼腹部饲养3.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中再读一遍,注意把句子读通。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四、学习课文内容过渡语:你们的脑海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板书:色彩鲜艳或美丽、小巧玲珑(1)那么,课文怎样写翠鸟的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呢?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看插图,想象翠鸟的样子,比如头上什么样,背上、腹部什么样,再看看眼睛、嘴巴、爪子什么样。
(自由读,指名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出示翠鸟图片)翠鸟长得什么样?你能像课文中那样为大家介绍一下吗?请学生结合图片介绍翠鸟。
(自己试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3)如果让你用一两句话来说说翠鸟的样子,想一想,怎样说比较合适?过渡语:看来,翠鸟美丽的外形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翠鸟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鱼的本领也很高呢!课文哪一段写的是翠鸟捕鱼的情景?快速浏览课文。
《翠鸟》教学设计-
(1)那么,课文怎样写翠鸟的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呢?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看插图,想象翠鸟的样子,比如头上什么样,背上、腹部什么样,再看看眼睛、嘴巴、爪子什么样。
(自由读,指名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
(2)(出示翠鸟图片)翠鸟长得什么样?你能像课文中那样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请学生结合图片介绍翠鸟。
(自己试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
(3)如果让你用一两句话来说说翠鸟的样子,想一想,怎样说比较合适?
过渡语:看来,翠鸟美丽的外形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翠鸟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鱼的本领也很高呢!课文哪一段写的是翠鸟捕鱼的情景?
快速浏览课文。
(1)指名说。
(2)自学第二自然段,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了解了翠鸟的什么特点?
画一画表现翠鸟动作敏捷的词句。
(1)指名说,要求:先读所画的词句,再谈自己的感受,(2)顺势朗读,评读,适当范读。
过渡语:(结合板书、图片)同学们,看着这小巧玲珑、动作敏捷的翠鸟,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结合学生想捉一只翠鸟的想法)看来,孩子的心是相通的,你们和小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
你觉得,能不能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呢?
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师适时进行保护鸟类的教育(同学们的种种想法,都缘于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但是我们要爱护鸟类,和鸟类做朋友。
)
看来,和翠鸟零距离接触的愿望不能实现了,我们只好远远地看着它,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如果这时你也正在河边,远远地看见美丽的翠鸟,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读后两个自然段。
五、抄写生字
1.自主记忆字形。
提出难写的字。
2.指导书写。
3.抄写生词。
(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抄写内容。
)
六、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翠鸟
动作:迅速敏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翠鸟》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翠鸟的外形特点是(指名回答)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动作上的特点是(指名回答)迅速敏捷,它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很美,很可爱。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把它写得那么美那么可爱的。
二、重点学习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段落
1.我们先来看描写翠鸟外形的那一段。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段,把你认为最能表现翠鸟外形特点的好词、好句画出来,并想一想你认为好的理由。
(1)指名谈一谈。
重点抓住颜色鲜艳这个词来体会,并感受运用拟人、比喻表达的好处。
教学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出示句子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是橄榄色的,并带有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是浅绿色的。
腹部的羽毛是赤褐色的。
让学生把这几句话和课文上的比较一下,觉得哪个写得更好一些。
(2)你还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说一说理由。
(3)看视频体会,美读课文。
(指名练习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4)配乐朗读这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5)借助图或者板书上的重点词语试着背诵这一段。
2.总结学法,迁移运用。
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么学习这段的?
师生共同总结学法。
(1)先读课文;(2)找出好词好句并画下来;交流认为写得好的理由;(3)有感情地朗读;(4)练习背诵。
3.运用总结的方法,学习描写翠鸟动作的段落,学生交流体会。
(1)抓住疾飞、一眨眼、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
起、贴着只有还还这些重点词语体会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
(2)练习朗读,读出翠鸟动作的迅速敏捷。
(3)从那些词语看出翠鸟的机灵?读出小鱼的机灵,突出翠鸟的机灵。
(4)试着背一背。
三、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课文最后两段除了告诉我们要爱护翠鸟,和鸟类做朋友的道理外,也表达了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作者和小朋友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并把它读出来。
学生找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四、回顾全文
课文学完了,谁能说一说作者是怎样把翠鸟写那么美那么可爱的?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写法:1、抓住事物的特点;2、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写;3、运用比喻、拟人等生动的表达方式。
五、读写结合:(任选一题)
a)用连续的动词写几句话。
b)仿照《翠鸟》写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六、课外实践:收集有关鸟类的图片和资料,办一期以鸟类为主题的手抄报、板报。
七、板书设计:
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疾飞一眨眼
翠鸟
动作:蹬开像箭一样叼起贴着只有还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