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2014届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方案【配套Word版题库】:2-3-3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 格式:doc
- 大小:208.00 KB
- 文档页数:9
篇一: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高三生物宋平一、指导思想以新教材、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
通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处理好教材,揭示单点知识、知识结构、知识网络三个层次的内涵及逻辑联系,把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发展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目标要求通过高三一轮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策略1、以教材为主,强化基础知识。
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科能力,重视知识迁移,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在复习中重视知识结构,着意各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各知识间的关联点,在知识网络的联结处多提出问题,抓住现象与本质的内在联系,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
2、重视评讲,提升应试能力重点是抓好以下三种能力的培养:①审题能力。
一是造成审题错误的原因:读题粗心大意,思维定势的影响,内部语言传递过程中的过分跳跃。
二是培养审题能力的途径:自己审题,然后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点拨。
三是审题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关键词语的理解和把握,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
②分析综合能力。
主要学会各种生物题型的解题技巧、解题方法。
③表述能力。
用准确的生物学语言表述答案。
四、教学进度篇二: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2014---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高三生物组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2014届高考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又要面临2015届的高考,综合以往的复习经验及近几年高考生物题型所发生的变化,在2015年高考的一轮复习中,计划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一轮复习大致还是以教材的编排顺序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又要对一些章节和知识点进行整合,使其更具有系统性。
2024年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一、总体概述生物是高中最后一年的核心科目之一,也是高考的重点科目之一。
由于知识点繁多且涉及广泛,生物的复习需要有一个系统、有序地进行,以确保不遗忘遗漏任何内容。
下面是一个____字的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复习安排1. 定下复习计划在开始复习之前,首先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明确每天的学习内容和时间安排。
可以将整个生物知识点划分为不同的大类,每周选择一到两个大类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2. 分析考纲仔细研究考纲内容,明确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重点。
将考纲分为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3. 资源准备搜集相关的教材、习题和参考书,建立自己的学习资料库,方便随时查阅。
此外,还可以找一些高三生物的优秀复习资料作为参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4. 制定学习计划将每周的学习内容安排在日历上,确保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复习。
合理分配时间,不要盲目追求数量,关键是质量。
5. 分类复习将生物的知识点按照章节和模块进行分类复习。
可以先整理出各个章节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并进行梳理和总结。
然后用习题检验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合理安排时间高三生物复习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既要有每天的学习时间,也要有适当的休息时间。
每天可以安排固定的时间段进行集中学习,比如上午的两个小时和晚上的两个小时。
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休息和放松,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7. 制定科学的复习方法在复习过程中,要多用思维导图、总结法、归纳法等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复习效果。
可以通过制作笔记、归纳总结等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8. 定期检测定期进行知识点巩固和模拟考试,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根据检测结果,调整学习方法和复习计划,及时补充和强化相关知识。
9. 多练习题生物是一个注重实践和应用的学科,多做习题可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的能力。
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5篇关于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的学生,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1.认真学习浙江省《考试说明》(还未到手),注意研究浙江省与生物高考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取得一定的课外知识量.2.浙江省今年继续生物等科目自主命题,试卷结构、题型比例、难易比例、题型等都有可能微调。
3.本学期生物复习要把思维能力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突出思维过程、思维层次和思维容量的训练,强调知识的迁移与知识的再现。
4.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生物复习方式方法的指导,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生物复习冲刺过程中都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水平作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二、教学安排合理、周密地安排下学期的生物教学计划。
本学期按三个阶段安排教学工作,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9月3日日至9月21日,完成选修三的全部新课教学。
并尽可能的穿插一些练习.第二阶段:9月22日至月,进行第一轮的基础知识的复习.要点:一是狠抓“双基”不动摇,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二是以专项复习为主,综合复习为辅,注重能力训练。
第三阶段:5月10日至5月24日,进行一些综合练习考试。
三、具体教学措施1、认真抓好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复习。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内容比较系统、全面。
复习时认真分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课堂复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认真复习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做到正确理解,巩固记忆,举一反三,为他们第二轮复习打下较好的知识基础。
2、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高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一切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都是分不开的,生物必须依赖于它们的环境而生活,而生物的生命活动反过来又时时刻刻在改变着环境,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中生物一轮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一轮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和回顾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知识和概念。
2. 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3. 提供学生进行高中生物考试的有效准备。
教学重点:1. 复习高中生物的核心知识和概念。
2. 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第一课:细胞生物学复习活动1: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分享自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活动2:细胞分裂和遗传- 学生回顾细胞分裂的过程和重要性。
-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染色体的变化,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 学生通过解决遗传问题和计算基因型的方式,巩固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课:生物进化复习活动1:达尔文的进化理论- 学生回顾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和自然选择的原理。
- 学生通过分析不同物种的适应性特征,理解进化的重要性和机制。
活动2:人类进化- 学生回顾人类的进化历程和人类智慧的发展。
-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类化石和基因数据,了解人类进化的证据和推测。
第三课:生态学复习活动1: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学生回顾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和组成要素。
- 学生通过研究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相互作用,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活动2: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学生回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原则。
- 学生通过讨论和研究案例,探讨如何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四课:分子遗传学复习活动1:DNA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回顾DNA的结构和功能。
- 学生通过模拟DNA复制的实验,理解DNA复制的过程和重要性。
活动2:基因表达和调控- 学生回顾基因表达和调控的机制。
- 学生通过分析基因调控的模型和实验数据,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方式和影响因素。
教学评估方法:1. 每节课结束时进行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检查学生对复习内容的理解程度。
高三生物学科第一轮复习教学安排想要完成好每一件事情,就必需提前对每件事都做深知了解,下文为大家打算了高三生物学科第一轮复习教学安排,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回来教材,构建学问网络体系,提升学习实力1.注意主干学问、生物模型学问和方法体系的梳理中学地理,重新编码复习内容。
高考要求考生具有敏捷的思维方式与较快的思维切换,因而二轮复习要找寻新的重组方式和切入角度,对原有学问信息进行再新编码,将已学学问融入到个人的记忆和阅历体系中去,以保持复习的新奇度和爱好。
例如,从一个免疫学案例入手,探究该疾病的检测方法、检测原理、病理分析、疾病预防及治疗等。
对于主干学问复习要做到“加深理解—迁移综合—联系实际—综合运用”,如细胞代谢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遗传变异与基因工程、探讨性学习与试验、动物调整与免疫、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爱护等内容。
要把局部与整体加以联系和联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已学过的生物学问题和模型,把有关的术语、条件、场景转化为生物学的概念、规律和原理,将遇到的新情景与学过的有关学问发生联系,将隐藏在教材中的重要原理(如光合作用、生态系统稳定性、低温诱导多倍体的形成、植物顶端优势)、规律(如染色体、DNA、基因的行为,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改变、遗传定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原则(如碱基互补配对、中心法则)、图解信息及学问间的联系整理出来,形成学问网络体系和概念图。
生物学的方法体系主要有探讨性学习、比照试验、杂交试验、显微镜运用视察等。
构建学问网络可以有效地克服遗忘,通过学问的迁移、归纳、整合和拓展,理清学问脉络,分清学问树的主干与侧枝,在学问网络的联结处多提不同角度的思索问题,达到学问的深化和拓展。
如“免疫与健康”这一专题复习,可以把人体稳态与调整、人体养分与平衡、环境与健康、癌变与苍老、免疫、人类常见疾病、优生优育等内容进行辐射法或穿线成珠法复习,使有关学问存储有序化和网络化。
2.注意生物学问产生和发展过程内容的复习,如光合作用发觉、生长素发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过程等。
高考:高三第一轮复习策略(生物篇)高考:高三第一轮复习策略(生物篇)高三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通过复习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利于知识的迁移,这是学科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前提。
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二轮复习的质量和高考成败。
一、充分发挥《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强大导向作用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刚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就要认真研读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明确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便使自己的复习目标与老师要求合拍,与高考接轨。
通过认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用的高考试题,体会考试大纲在试题中的体现方式,以及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程度。
二、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指导复习贯穿于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1.生物的物质性观点;2.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3.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5.生物进化的观点;6.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把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
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应该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从历年来理综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三、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应试能力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于高考必须具备的,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
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1.将一个单元内的知识通过一条主线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最新)扎实基础,攻坚重点,注重实验二、复内容:基础知识、重点难点、实验设计三、复方法:每天阅读课本,分析试题,反思差错四、重点内容:新陈代谢、生命活动调节、遗传变异五、实验设计:熟练掌握课本实验,培养自身能力六、目标要求:全面复基础知识,攻克重点难点,提高实验设计能力七、时间安排:每天30分钟阅读课本,重点攻坚2-3天,实验设计1天八、考试准备:结合考纲,分析试题,反思差错九、总结反思:及时总结反思,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十、师生互动:老师讲解课本,学生提问答疑通过以上计划,我们相信学生们可以在高三生物复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20xx年,我省首次使用了新课标高考生物试题,这些试题严格遵循了生物新课标考试大纲。
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没有出现偏题或怪题,同时也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以能力测试为主。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综合基础知识解决系列问题的能力,运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自然科学现象的解释、验证能力以及初步的探究能力。
因此,在第一轮复中,我们应该确立以下指导思想:1.处理好高中生物教材,揭示单个知识点、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扩展3个层次知识的内涵及内在逻辑联系,形成立体知识结构。
2.把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即把导、学、讲、练融为一体,优化课堂结构。
3.把心智技能的培养和动作技能培养融为一体,优化理论课与实验探究课的教学。
4.把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初步创造能力融为一体。
5.给学生提供课内外自主发展的空间。
6.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评析生活现象、环境状况、生产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根据第一轮教学指导思想的要求,我们应力求使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阐述已学过的生物学概念、事实、方法和原理。
2.用各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一些生物现象和事实。
3.对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部分和整体、生物与环境的一些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比较、解释。
4.正确地解释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同时还能够用相关的理化知识解释相关问题,即用自然科学的知识,解释生物个体、环境、社会、生产实践、科学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计划复习不仅是一个回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一定的复习计划来复习知识,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计划1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定总体计划是很关键的,如果没有一个总体计划,教学就很容易随心所欲而顾此失彼。
计划中要体现几个方面:1、时间分配,就是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2、有所侧重,就是时间不能平均,必须向重点章节倾斜,如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等章节;3、教学分层,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辅差,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4、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详细列出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5、适当调整,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或者根据考纲的变动而及时修订计划等;6、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
二、建立知识网络、确立教学专题在教学中要根据每个章节建立简明的知识网络,然后按照高考题型划分专题,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材料信息题,实验分析设计题,曲线、图表分析题等。
在进行这些专题复习时,可以将历届高考题按以上专题进行归类、分析和研究,找出其特点和规律,然后进行讲解。
在对各专题进行讲解时要尽可能从各个侧面去展开,要分析透彻,要真正把握解题技巧和规律。
同时要仔细研究《考试说明》,明确怎么考研究新教材和新大纲,找出新旧教材的不同点,因为这届学生在高二学习的旧教材,但是新教材中提到的一些生物学新的概念和发展成就是考试常用的题材,因此要了解甚至掌握,比如酶、新陈代谢等概念的变化、生物工程的成就等。
三、选好模拟练习题、训练学生解题能力1.选练习题时,不要不加选择地盲目使用外来资料和试题避免重复和难题偏题的误导,选用正规的资料和历届高考试题就完全足够了,两周做一份综合练习题为最适宜。
一轮复习高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高中生物基础知识,能够较为全面地复习和整理相关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考试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生物的组成结构3.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4. 生物的遗传与进化5. 生物的多样性和分布6. 生物的调节和控制三、教学方法: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小测验等方式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回忆和梳理相关内容。
2. 知识梳理:通过讲解、图表、案例等方式对生物知识进行全面梳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 案例分析:通过论述生物学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小组合作:设置小组任务或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动、交流讨论来提高复习效率。
四、教学过程:1. 复习生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重点梳理生物的分类、细胞结构等知识点;2. 复习生物的组成结构,包括有机物、细胞器等内容;3. 复习生物的生长与发育,重点讲解植物生长发育和动物生长发育的过程;4. 复习生物的遗传与进化,重点涉及遗传规律、基因工程等内容;5. 复习生物的多样性和分布,重点复习生物分类学、生态学等知识点;6. 复习生物的调节和控制,重点讲解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内容。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的复习,学生能够全面复习和整理高中生物知识,在考前能够更有信心地应对考试。
希望学生能够在复习中发现问题,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一步⇨归纳总结,全方位整合知识[必备知识]1.种子与“水”2.种子与有机物及检测3.种子萌发时吸水和呼吸方式变化曲线分析在种子吸水的第Ⅰ阶段,由于(吸胀)吸水,呼吸速率上升,胚根长出之前,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减少,主要原因是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但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在种子吸水的第Ⅱ阶段,细胞产生CO2的量要比消耗O2的量大得多,说明此期间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可产生有毒物质酒精)4.种子与植物激素第二步⇨研析真题,洞悉高考命题趋势1.(2013·全国卷Ⅰ,29)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
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N”或“O”)。
(3)实验第11 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苏丹Ⅲ(苏丹Ⅳ) 橘黄(红) (2)O (3)光照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2.(2012·全国卷Ⅰ,29)将玉米种子置于25 ℃、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
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________h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________mg。
一、选择题1.下列育种方式中培育原理相同的一组是() A.太空椒和抗虫棉B.“番茄—马铃薯”和无子西瓜C.矮秆抗病杂交水稻和无子番茄D.青霉素高产菌株和八倍体小黑麦解析太空椒和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育种原理为基因突变;抗虫棉和矮秆抗虫杂交水稻的育种原理为基因重组;“番茄—马铃薯”、无子西瓜和八倍体小黑麦的育种原理为染色体变异;无子番茄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生长素作用的结果。
综上所述答案选B。
答案 B2.各种育种方法或技术都有其优劣之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传统的育种方法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有限B.通过人工诱变,人们有目的地选育新品种,能避免育种的盲目性C.杂交育种难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过程繁杂缓慢,效率低D.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转移,人们可以定向选育新品种解析杂交育种的缺点:育种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有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突变是不定向的,避免不了盲目性;杂交育种必须选择同种生物进行杂交,不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基因工程可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基因转移,定向地改造生物的某些性状。
答案 B3.要把两个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应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D.基因工程育种解析把两个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于一体,应采用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
答案 D4.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自然条件下,三倍体与二倍体能进行杂交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解析诱变育种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提高其突变率;杂交育种是将原有基因进行重新组合不能产生新基因,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自然条件下,三倍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产生配子;诱变育种产生的突变体对生物本身来说,一般是不利的。
答案 A5.粮食问题是当今举世瞩目的迫切问题之一。
改善农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粮食产量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下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
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图示新品种,可选图中E→F→G的育种方法B.H→I、J→K都必须用到与G过程相同的技术操作C.C→D和H→I过程都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图中的遗传育种途径,A→B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解析图中A→B为诱变育种,C→D为基因工程育种,E→F→G为单倍体育种,H→I为细胞工程育种,J→K为多倍体育种。
要尽快获得新品种,应该采用单倍体育种法,G过程是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H→I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不需要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基因工程育种和植物体细胞杂交都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诱变育种、杂交育种都具有不定向性。
答案 B6.在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C.将重组DNA分子导入烟草原生质体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解析构建重组DNA分子时,需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而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A项错误。
重组DNA分子形成后要导入受体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可导入其原生质体),若导入的受体细胞是体细胞,经组织培养可获得转基因植物。
目的基因为抗除草剂基因,所以未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不具有抗除草剂的能力,可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
答案 A7.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A.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DNA连接酶C.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解旋酶答案 C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运载体与目的基因可获得相同黏性末端B.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C.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D.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运载体是因为其抗性基因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解析因多种密码子可决定一种氨基酸,故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不一定完全相同;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才能说明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运载体是因为便于筛选。
答案 A9.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 和aaBB ,这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欲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 的新品种,最简捷的育种方法是 ( )A .人工诱变育种B .基因工程育种C .单倍体育种D .杂交育种解析 人工诱变育种有很大的盲目性,基因工程育种难度比较大,单倍体育种操作复杂,杂交育种只需要两年就可以得到新品种(aabb)。
答案 D10.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纯种的矮秆(d)易染锈病(t)――→1F 1――→2雄配子――→3幼苗――→4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下列有关该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过程3为单倍体育种B .过程4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C .过程3必须经过受精作用D .过程2为减数分裂解析 单倍体育种过程包括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过程3)和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过程4),单倍体的幼苗要发育成正常的可育植株要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配子只能由减数分裂产生。
答案 D1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 ,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 ②aB ③AaBBC ④AAaaBBBB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 .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B .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 .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 .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解析 由于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 ,通过AaBB 与AaBB 杂交,则获得基因型为AABB 的生物;选取AaBB 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则获得基因型为aB 的单倍体;将外源基因C 转入生物AaBB 中,则获得基因型为AaBBC 的生物;将生物AaBB用秋水仙素处理,则获得基因型为AAaaBBBB的四倍体。
答案 B12.下图中的①②③表示培育番茄新品种的三种育种方法。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方法①和③的育种原理都是基因重组,但采用方法③引起的变异是定向的B.方法②诱导单倍体的过程中,细胞全能性的表达与植物激素密切相关C.方法③可将抗病基因直接导入叶肉细胞,使其与细胞中的DNA分子整合D.上述三种育种方法都没有培育出新物种解析图中方法①是杂交育种,方法②是单倍体育种,方法③是基因工程育种,所以方法①③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方法③的变异是定向的,故A项正确;方法②包括花药离体培养,体现了细胞全能性的表达,需要各种植物激素的参与,故B项正确;基因工程中抗病基因必须经过修饰改造,借助运载体导入叶肉细胞,故C项错误;三种方法培育的抗病新品种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所以没有培育出新物种,故D项正确。
答案 C二、非选择题13.通过DNA重组技术使原有基因得以改造的动物称为转基因动物。
运用这一技术可使羊奶中含有人体蛋白质,下图表示这一技术的基本过程,在该工程中所用的基因“剪刀”能识别的序列和切点是—G↓GATCC—,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羊染色体中“剪下”羊蛋白质基因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人体蛋白质基因“插入”后连接在羊体细胞染色体中需要的酶是________。
(2)请画出质粒被切割形成黏性末端的过程图。
-G↓GATC C—―→(3)人体蛋白质基因之所以能连接到羊的染色体DNA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蛋白质基因导入羊细胞时常用的工具是________。
(4)此过程中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中的表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此类羊产的奶安全可靠吗?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第(1)问比较简单,难点是第(2)问,首先要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由已知的一条链完成质粒双链上的碱基序列,再根据切点写出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
(3)要求回答基因能够拼接的原因,不同生物的DNA化学组成和空间结构相同,即都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需要先与运载体结合,最常用的运载体是质粒,也可以用动物病毒。
(4)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即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5)为开放性的问题,但要注意回答的理由要与观点相对应。
答案(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2)—G↓GATCC——CCTAG↑G—―――――――――――――→用限制酶切割—GGATCC——CCTAG G—(3)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有互补的碱基序列)细菌质粒或动物病毒(4)人体蛋白质基因在羊体细胞内控制合成人体蛋白质(5)安全。
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控制合成的人奶蛋白质成分没有改变(或不安全,因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可能由于羊细胞中某些成分的影响,合成的蛋白质成分可能发生一定的改变)14.根据以下所给信息回答有关遗传实验问题:Ⅰ.在水稻中,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有芒抗病(AARR)和无芒不抗病(aarr)的两种水稻作亲本,培育无芒抗病的良种水稻供农民使用。
(1)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这一良种供农民使用至少需要4年时间,根据每年的育种方法和目的完成下表,要求填写①②③④⑤的内容。
(2)第1年对作为母本的水稻应该做________处理,这项工序应该在开花________(“前”或“后”)进行。
Ⅱ.已知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
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为____________。
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