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日积月累专项练习及答案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
,轻烟散入。
1.《寒食》是一首诗,是诗人的作品。
2.诗歌前两句用两字点明仲春色;后两句用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3.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渲染的美丽景色。
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这句诗的字写出了花的动态。
这两句诗描写的景物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时节的景色。
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的意思是:6.“汉宫”本意指的皇宫,这里指的皇宫。
“五侯”指的是7.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的意思是:迢迢牵牛星迢迢,皎皎。
擢素手,弄机杼。
终日,泣涕。
河汉清且浅,,脉脉01.《迢迢牵牛星》选自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抒发了之情,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和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4.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
诗中 ______________ 描写5.《迢迢牵牛星》中句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问绸缪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6.诗中一句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寄寓离愁。
7.诗中 ......................................................................................... 句通过描绘织女的姿态美,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
8.诗中写出了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她虽然整天在织布,却织不成整幅的布锦,只因为她悲伤不已,流下的眼泪像雨一样。
9.这首诗运用了许多叠词,让整首诗读起来音韵和谐、情趣盎然请你把这些叠词找出来:十五夜望月1.《十五夜望月》中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我知道的关于思乡的诗句还有的,2.《十五夜望月》这首诗中,暗含了。
六下专项训练之古诗词及日积月累一、将诗句补充完整。
1.春城无处不飞花,。
2.迢迢牵牛星,。
,札扎弄机杼。
3.今夜月明人尽望,。
4. ,何时复西归?,老大徒伤悲。
5. ,燕山月似钩。
6.千锤万凿出深山,。
,要留清白在人间。
7.千磨万击还坚劲,。
8. ,客舍青青柳色新。
,西出阳关无故人。
9.好雨知时节,。
随风潜入夜,。
10.最是一年春好处,。
11.春色满园关不住,。
12.春风又绿江南岸,。
13.水是眼波横,。
欲问行人去那边?。
,又送君归去。
,千万和春住。
14.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休将白发唱黄鸡。
15.春归何处?。
若有人知春去处,。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
二、日积月累1.读书须用意,。
2. ,更有早行人。
3.听君一席话,。
4.路遥知马力,。
5. ,近山识鸟音。
6.有意栽花花不发,。
7.良药苦口利于病,。
8. ,子欲养而亲不待。
9.常将有日思无日,。
10. ,事非经过不知难。
11.穷则变,,。
12. ,日日新,。
13.青,。
14. ,不必法古;苟周于事,。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燕子去了,;杨柳枯了,;桃花谢了,。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
”为人民利益而死,;替法西斯卖力,,。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3.弈秋,。
使弈秋诲二人弈,,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曰:非然也。
4.孔子东游,,问其故。
一儿曰:“,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
”一儿曰:“,,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5.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载渴载饥。
,!四、古诗文理解与运用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这两句诗词选自《》。
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知识点专项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诗题中“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_的情境。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黑云/翻墨/未遮山B.白雨/跳珠/乱入船C.卷地风来/忽吹散D.望/湖楼下/水如天[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__是词题。
[2]解释词语意思。
别枝:_________ 茅店:__________社林:_________ 见:__________[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这首诗作者是代的。
[2]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默写练习题1.《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2.《蒹葭》: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 曹操的《观沧海》: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4.陶渊明的《饮酒》: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6.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 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读音选择题正确答案:A改写:请选出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部正确的选项。
A.御柳五侯机杼浥轻尘B.燕山脉脉札札千锤万凿C.渭城霏霏皇都万马齐喑D.蕲水雨雪柴扉载渴载饥2.解释选择题错误选项:B改写:请选出下列诗句中,对加粗字词的解释错误的选项。
A.昔我往矣,XXX。
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3.作者选择题正确答案:C改写:请选出下列古诗中作者是XXX的选项。
A.《春夜喜雨》B.《山行》C.《泊船瓜洲》D.《游园不值》4.修辞手法选择题不同选项:C改写:请选出下列诗词句中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选项。
A.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B.大漠XXX,XXX似钩。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5.“柳”字意义选择题没有“挽留”或“思乡”意思的选项:D改写:请选出下列古诗中的“柳”没有“挽留”或“思乡”意思的选项。
A.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昔我往矣,XXX。
D.羌笛何须怨XXX,春风不度玉门关。
6.寒食节俗选择题正确答案:B改写:请选出下列诗句中描写寒食节俗的选项。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XXX。
C.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XXX家。
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7.劝诫选择题适合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来劝诫的选项:C改写:请选出下列情景适合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来劝诫的选项。
A.XXX总觉得自己还小,孝敬父母是长大了之后的事情。
B.XXX爱玩手机,写作业经常偷工减料。
C.XXX做事因困难、挫折而产生放弃的念头。
D.XXX和同学约好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却失约。
8.诗词填空题最恰当的选项:A改写:“对于分隔两地的人们而言,还有什么更胜于‘_________’的美好祝愿呢?”请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复习测试题及答案2套古诗词检测卷(一)一、基础训练营(35分)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4分) 雨.雪霏霏(yǔyù) 蓟.北(jìqì) 鲈.鱼(lúnú)屐.齿(jījí) 卜.算子(bo bǔ) 蕲.水(qíqǐ)百啭.(zhuǎn zhuàn) 漫卷.(juǎn juàn)2.读拼音,写诗词句。
(8分)(1)bǎi zhuàn wúrén nénɡjiě,yīn fēnɡfēiɡuòqiánɡwēi。
() (2)tiān jiēxiǎo yǔrùn rúsū,cǎo sèyáo kàn jìn quèwú。
()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5分)(1)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迟迟:___________________。
载: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野径:____________________。
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日放歌..作伴好还乡。
..须纵酒,青春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春: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扣:____________________。
(5)休.将白发唱黄鸡...。
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唱黄鸡: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下列诗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5分)(1)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022年12月27日小学语文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处”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D.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二、书写2.看拼音,写词语。
yǎn bō héng méi fēng jùyíng yíng chùsòng chūn guījūn guī qùgǎn shàng chūn三、填空题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江上渔者》脍炙人口,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捕鱼者的艰辛,饱含了诗人对劳动者的关切和同情。
3.《游园不值》中“值”的意思是__________,题目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
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卜算子”是_____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词的__________。
词中体现词人对好友美好祝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也可以换成__________,作者用“绿”让人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
6.新冠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变得特殊,还没来得及赏春,夏天就到了。
这让人想起宋朝黄庭坚的词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此句与《游园不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1. 课外阅读。
从小爱祖国鸟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
蚯蚓爱泥土,蜜蜂爱花朵。
我们好娃娃,从小爱祖国。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爱——______好——______(2)儿歌中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他们分别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2.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又是一年新春至,古往今来,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梅花魂》中的外祖父把感情寄托在______上;唐朝诗人张籍则融秋思于______中;纳兰性德的名句“______,______”更是道出了远在边塞将士的思乡情怀。
(2)别看他貌不惊人,却是一个了不起的神童,早就是______了。
你看,他写的文章就是______。
(歇后语)(3)刘霆哥哥“背着母亲上大学”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桓宽的“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4)《七律·长征》一诗中,总写长征艰难的诗句“______,______。
”3. 看到这些词语,你会想起哪首古诗?请选择其中的句子写下来。
①慈母情深:______,______。
②节日习俗:______,______。
③高尚情操:______,______。
④依依惜别:______,______。
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5. 积累与运用。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少壮不努力,______”;启发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鼓励我们“锲而不舍,______”;告诉我们“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6. 按要求作答(1)默写《泊船瓜洲》(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填空。
(1)古诗中洋溢着浓浓的情:“复恐匆匆说不尽,______”,那是思念家乡的深情;“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那是收复河山的激动;“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那是感悟人生的快慰;“归来饱饭黄昏后,______”,那是融人自然的自在。
(2)名言警句让人终生受益:“虚心万事能成,______”告诉我们勿骄傲;“______,行必果”告诉我们需诚信;“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______,______”教会我们珍惜时间。
(3)《为人民服务》的作者是______。
他引用XXX的话“______”,来证明“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关于生死的意义,XXX借石灰表达了他的看法:“______,______”。
(4)经典名著,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______的XXX,你看她______;如______的XXX,你看他______;XXX在《童年》中刻画了一个______的XXX,你看他______。
(人物形象与事例相一致)2.古诗积累。
(1)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
(《浣溪沙》)(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
(《己亥杂诗》)(3)世界的事物皆有两面性,我们看人也要客观周全,正所谓“______,世界物无全美。
”亦不可由于一两件小事就肯定一个人的利害。
(4)唐代的XXX曾经在芙蓉楼对他即将回乡的好友辛渐说“______,______”,以此来表明自己为官的正直清廉。
(5)烟花三月,漫步在XXX,看到XXX在花间嬉闹,听到黄莺在枝头唱歌,我情不自禁吟诵道:______,______。
XXX,名副其实啊!3.看到这些词语,你会想起哪首古诗?请挑选其中的句子写下来。
(1)慈母情深:______,______。
(2)节日俗:______,______。
(3)高尚情操:______,______。
(4)依依惜别: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阅读专项训练卷一、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春城无处不飞花()2.寒食东风御柳斜()3.盈盈一水间()4.泣涕零如雨()5.脉脉不得语()6.纤纤濯素手()7.中庭地白树栖鸦()8.何当金络脑()9.烈火焚烧若等闲()10.粉骨碎身浑不怕()11.任尔东西南北风()12.当春乃发生()13.天街小雨润如酥()14.出没风波里()15.游园不值()16.小扣柴扉久不开()17.因风飞过蔷薇()18.但爱鲈鱼美()19.渭城朝雨浥轻尘()20.寂寞无行路()二、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
(7分)1.中庭地白树栖鸦,。
2.春城无处不飞花,。
3.,要留清白在人间。
4.,任尔东西南北风。
5.,草色遥看近却无。
6.京口瓜洲一水间,。
7.,唤取归来同住。
8.劝君更饮一杯酒,。
9.,小扣柴扉久不开。
10.,札札弄机杼。
11.春风又绿江南岸,。
12.?眉眼盈盈处。
13.门前流水尚能西!。
14.青青园中葵,。
阳春布德泽,。
三、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1. 古诗积累。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诗中有景,如: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诗中有情,如: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诗中有趣,如:最喜小儿亡赖,______;诗中有志,如: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2.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1)千里送鹅毛,______。
(2)谁言寸草心,______。
(3)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句诗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2)《三打白骨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都是我国古典名著中的故事。
(3)“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指“死去的人”。
(4)说话要注意语调、语音。
如在回答“谁喜欢长跑?”这句话时,你说话的重音应该落在“我喜欢长跑。
”这两个加点的字上。
(5)“你太聪明了”在不同的语境中会表达不同的意思,既可以赞扬一个人聪明,也可以讽刺一个人傻。
4. 下列诗词表述的节令依次是()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
③细看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 .①春节②中秋节③重阳节④除夕B .①元宵节②中秋节③清明节④元日C .①元宵节②七夕③重阳节④春节D .①元旦②七夕③重阳节④元宵节5. 根据日积月累填空。
(1)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
(2)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3)关公赴会——______(4)______——巧用天时(5)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阴郁的日子里______,相信吧,______。
(6)君子之学必曰新,______。
(7)当朋友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感到迷茫时,可以用英国诗人雪莱的名言来鼓励他:“______”。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1. 读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与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相比较,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媪:老妇人。
溪上:溪边。
茅檐:指茅屋。
亡赖:无赖,这里是顽皮,淘气的意思。
(1)这是一首词,其中哪一句描写出了农家充满生机的环境?(2)如何理解“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的意思。
(3)词中的哪些语句,让你体会到充满情趣的劳动生活?(4)这首词在内容上与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相比较,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2. 写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完成填空练习。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第一句中______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一、二句中______ ______两个字写出了长江冲决一切奔腾向前的水势;二、三句中______ ______写出了水和山的颜色美。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课文大舞台。
(1)秋月白,______。
雨中山果落,______。
(2)______,眼见为实。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诗中的九月九日是______节。
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读书是成才的第一要素,古今中外都不例外。
周恩来总理年少时“为______而读书”;大文学家高尔基说:“书籍是______。
”《三字经》中也提到:“玉不琢,不成器。
______,______。
”(5)红红的枫叶像______,______,邮来了______。
4. 读一读《我家住在大海边》,想一想。
我家住在大海边,天蓝蓝,海蓝蓝,我家住在大海边。
海边有个月亮湾,湾里有条打鱼船。
船上有位老爷爷,他的故事说不完。
(1)小朋友,大海美不美啊?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呢?你知道为什么大海是这个颜色吗?(2)你喜欢大海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大海。
3古诗三首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散.入(sàn sǎn)机杼.(shūzhù)二、读拼音,写词语。
kū qìqīxīxiān xìwūyāzhūhóu piān zhānɡ三、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终日不成章.。
( )A.文章。
B.章法。
C.句子。
D.花纹。
2.泣涕零.如雨。
( )A.零头。
B.同“淋”。
C.落下。
D.没有。
3.今夜月明人尽.望。
( )A.都。
B.极。
C.完。
D.最。
4.纤纤擢素.手。
( )A.向来。
B.颜色单纯,不艳丽。
C.白皙。
D.与“荤”相对。
四、看图完成练习。
读完《十五夜望月》,欣赏着美丽的月色,我不由得联想起含“月”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模块五、品析句子。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这两句诗使我想起____________的故事,类似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诗借写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写模块六、课内阅读。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___________,第三、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转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专项复习1.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1)晓.看红湿处()A.晓得,知道,懂得。
B.早晨。
C.使人知道。
(2)渭城朝雨浥.轻尘()A.城市。
B.液体。
C.湿润,沾湿。
(3)但.爱鲈鱼美()A.但是。
B.单单,只是。
C.不但。
(4)应.怜屐齿印苍苔()A.回答或随声相和。
B.大概,表示猜测。
C.应付,对待。
(5)休.将白发唱黄鸡()A.歇息。
B.停止。
C.不要。
(6)因.风飞过蔷薇()A.因为。
B.原因,缘故。
C.凭借。
2.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夸张)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设问)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比喻)D.谁道人生无再少?(反问)3.对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春夜喜雨》一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春江夜雨图。
B.《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诗的后两句写了诗人对早春时节的喜爱和赞美。
D.《清平乐》中,黄庭坚通过一连串清丽美好的想象,曲折委婉地表达了惜春之情。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的意思。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诗句。
①劝你再干了这一杯酒吧,等一路向西出了阳关,那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场雨像是知道时节到了似的,正在这春天前来滋长草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测试题(含答案)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专项测试题一、填写古诗词句。
(28分)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到江南赶上春,千花万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日放歌须纵声,_________________,黄土作________________。
7.水是东流去,__________________,山是北斗高。
8.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润中。
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________________唱黄鸡。
1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13.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______,初闻涕泪满衣裳。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结合语境,填写古诗词句。
(42分)15.《长歌行》这首诗中“青山_______________,流水_______________”是传诵千古的名句,告诫和激励年轻人勇往直前。
16.寒食节到来,想到“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七夕节让我们感受到“红豆生南国,蓝田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的意境。
17.人生路途遇到艰难坎坷,我们想到《竹石》中的“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句子。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强化训练1. 积累与应用。
(1)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中我们认识了______的扫路人;从《山谷中的谜底》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______这个启示可以用成语______来替代;(2)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
(3)要敢于同坏人坏事坏风气做斗争,于谦的“______,______”就是最好的写照。
(4)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
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______;但是香气却毫不______,浓浓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______,______,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2. 古诗填空。
(1)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
(2)泉眼无声______,______。
(3)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
(4)______,千里江陵一日还。
3.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兴尽晚回舟,______。
争渡,争渡,______。
(2)______ ,桃花流水鳜鱼肥。
(3)粉骨碎身全不怕,______ 。
(4)______ ,只流清气满乾坤。
(5)发愤忘食,______ ,______。
(6)你从远古走来,______ ;你向未来奔去,______ 。
4. 对《如梦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词。
B .“如梦令”是这首词的题目。
C .词人回忆了年轻时一次愉快的郊游场景。
D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早期生活的情趣和愉快的心境。
5. 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当下所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____”。
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说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6. 古诗积累。
(1)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
(《浣溪沙》)(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
(《己亥杂诗》)(3)天下的事物皆有两面性,我们看人也要客观全面,正所谓“______,天下物无全美。
”亦不可因为一两件小事就断定一个人的好坏。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我会积累,我会读书。
(1)这学期我们已学了两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你能默写其中一首吗?别忘写上作者的姓名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本学期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请你推荐一本你认为比较好的书吧。
先写出书名:《______》简要谈谈你认为好的理由:______2. 阅读训练。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这一小节写了______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______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是指______的人。
(2)两个“活着”的含义是()3. 我会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拇指姑娘》《丑小鸭》《海的女儿》都是出自俄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之手。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这段古文中,“之”字的意思相同。
(3)书信、请假条和通知书的称呼都应该写在第一行的顶格。
(4)“宇宙、太阳系、银河系、月亮、地球”可按“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亮”顺序排列。
(5)《红岩》《铁道游击队》《红日》《赤色小子》都是革命题材的小说。
(6)《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景阳冈》《三顾茅庐》都属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4. 按课文填空(1)补充古诗。
①窗含西岭______,门泊东吴______。
②毕竟西湖______,风光不与______。
③______妆成一树高,______垂下绿丝练。
(2)______节,______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传统节日》)(3)《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让我明白了______。
5. 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______,此不为______乎?”(2)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_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选定修改删除(1)解释下列文句中划线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2. 阅读《溪边》,回答问题。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把文中的比喻句抄下来。
(2)《溪边》这首诗中小朋友在干什么?(3)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这首诗有静、有动,如两幅水墨画。
请把写“动态美”的语句画上横线。
(5)照样子,填一填。
①例:红彤彤(ABB式)、______、______②例:依依不舍(AABC式)______、______3. 古诗默写。
(1)《迢迢牵牛星》中反映牛郎织女相隔银河两岸只能相互对望,眉目传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寒食》中景物描写富有动感,暗写春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十五夜望月》中诗人不正面描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句式委婉表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寒食》中委婉地讽刺当时宦官专权地句子是______,______。
(5)《人日立春》中表达自己要珍惜时间,严于律己,悔过自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 根据平时积累的知识填空。
(1)孔子说“______,______”,就是教导我们要不断地复习,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甚至可以成为老师了。
(2)古诗词是我们祖国的瑰宝。
陆游《示儿》中的“______,______”一句给儿子留下了遗嘱,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而张志和《渔歌子》中的“______,______”则通过自然界的各种景物,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大自然春天的秀丽图画。
(3)你想祝愿好友今后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取得佳绩,充实自我时,你会说:“______,______。
”(用上成语或诗句)游览了苏州、杭州后,人们会由衷地感叹:______。
(以俗语称赞最佳)(4)______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莫泊桑被称为“______”。
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风叶圣陶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1)这首诗共有______小节。
(2)在这首诗中,风“藏”在了哪里呢?()(3)“风”还会藏在哪里?仿写诗句。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______的时候,我们知道风______。
6. 根据语境填写词、句、诗。
(1)林则徐的“海纳百川,______;______,无欲则刚”告诉我们只有胸怀宽广,为人正直,方可站得稳,行得正。
(2)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但古人写的送别诗中,也有明朗乐观之作。
王勃的“______,______”就是这样的名句。
(3)陶醉于六月的西湖美景,我不禁想起杨万里的“______,______”的诗句。
而王籍的“蝉噪林逾静,______”则带给我们空山鸟语的恬适和悠闲。
(4)农谚是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对自然的观察积累下来的生活生产经验,如“______,瑞雪兆丰年”和“芒种火烧天,______”可以帮我们通过对天象的观察,从而来推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天气的变化。
7. 根据提示填入恰当的句子。
(1)从许多古诗文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
从杨万里的《舟过安仁》里找寻到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______,______。
从吕岩的《牧童》里找寻到饥来即食、困来即眠、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______,______。
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里找寻到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小儿形象:______,______。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______,______”就生动地写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3)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可以借诗句“______,______”来表达。
(4)爸爸经常告诫我:“天行健,______。
”(5)对浪费时间、虚度光阴的同学,我们可以用《偶成》里的诗句“______,______”来劝诫他们。
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 。
《芙蓉楼送辛渐》(2)螳螂捕蝉,______。
塞翁失马,______(3)百啭千声随意移,______。
《画眉鸟》(4)______,人直朋友多。
(5)有朋友的人,像______ ;没有朋友的人,像______。
9. 按课文填空(1)补充古诗。
①窗含西岭______,门泊东吴______。
②毕竟西湖______,风光不与______。
③______妆成一树高,______垂下绿丝练。
(2)______节,______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传统节日》)(3)《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让我明白了______。
10. 我会积累,我会读书。
(1)这学期我们已学了两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你能默写其中一首吗?别忘写上作者的姓名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本学期你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请你推荐一本你认为比较好的书吧。
先写出书名:《______》简要谈谈你认为好的理由:______11. 读一读,回答问题。
顽皮的月亮夜静悄悄的,只有一个月亮。
在黑乎乎的天空玩着。
瞧.今天晚上的月亮多会玩啊!跑到西,跑到东,这顽皮的月亮,真拿他没办法。
(1)请你写出与下列词语的意思相反的词。
东——______黑——______(2)读一读短文,找一找,连一连。
静悄悄的______黑乎乎的______顽皮的______月亮夜晚天空(3)为什么说月亮很顽皮?()(填序号)12. 下列含蓄表露诗人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A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B .绿遍山原自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C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D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3. 同样是送别,不同的送别方式,表达了不同的离别情。
李白送孟浩然是伫立江边,久久凝望:“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而汪伦送李白则边走边唱,李白见此而作:“李白乘舟将欲行,______。
”王维则以酒相送,他在《送元二使安西》中有言:“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而高适在《别董大》中则说:“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
”我在毕业典礼上对同学说:“______,天涯若比邻。
”14.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李白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月”是李白诗中常见的意象,借以抒情达意。
结合这两首诗赏析这一特色。
(2)请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表现的画面。
15. 分析下列诗句,选择比较准确的理解。
(1)五岭逶迤腾细浪。
()(2)大渡桥横铁索寒。
()16. 想象场景,将诗句补充完整。
(1)春来思乡时: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送别友人时: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
(3)赏游西湖时:______,______。
1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蒲公英老了,子女问:“有什么遗产?”母亲默默地给每个孩子,一把远飞的伞。
(1)请写出这首小诗给你的启示。
(2)即将毕业,老师们也已送你“一把远飞的伞”。
仔细回想,老师的那一句话镌刻在你的心底,写在下面横线上。
18. 读一读《我家住在大海边》,想一想。
我家住在大海边,天蓝蓝,海蓝蓝,我家住在大海边。
海边有个月亮湾,湾里有条打鱼船。
船上有位老爷爷,他的故事说不完。
(1)小朋友,大海美不美啊?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呢?你知道为什么大海是这个颜色吗?(2)你喜欢大海吗?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大海。
(3)你知道大海里都有什么吗?(4)把你心中的大海画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吧。
19. 阅读课文段落,回答问题。
______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______年迈的大娘,______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1)把下列三个词语依次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填序号)①踏着②顺着③背着______弯弯的小路,______年迈的大娘,______路上的荆棘。
(2)找出诗中的一个疑问句,并画上横线。
(3)小路说了些什么?找出诗中相关的句子。
(4)所选的这两节诗写了雷锋叔叔的一件什么事?______(填序号)①迷路的孩子。
②背年迈的大娘。
20. 2018年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唱响中国。
听着主题歌中“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我不由得想起《乌衣巷》中的诗句“______野草花,______夕阳斜”;“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让我想起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______”,“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让我想起诗句“______,润物细无声”。
21. 根据情境或提示填写诗词佳句。
(1)多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自古就有人论述。
如“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再如《文心雕龙》中提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2)苏轼写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我们展现了杭州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诗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
他写的词《浣溪沙》,体现出他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其中词句“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最令人振奋。
还有他写的诗句“______,______”启发人们看问题要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3)松、竹经冬不凋,梅花凌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其中你最敬慕的植物是______,我国古代诗人曾这样赞颂道:“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魏二唐·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吞,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江风引雨入舟凉”中的“凉”包含了哪些含义?23.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语文是一首诗,诗里有“昔我往矣,______”的不舍与缠绵;语文是一幅画,画中是“大漠沙如雪,______”的神奇与梦幻;语文是一支歌,这歌是“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的兴奋与狂喜;语文是一段情,这情是“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的纯洁与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