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10
硫代巴比妥酸法(丙二醛含量测定)一:原理丙二醛(MDA)是常用的膜脂过氧化指标,在酸性和高温度条件下,可以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
二酮),其最大吸收波长在532nm。
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TBA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但532nm处也有吸收。
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MDA—TBA反应物质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低浓度的铁离子能够显著增加TBA与蔗糖或MDA显色反应物在532、450nm处的消光度值,所以在蔗糖、MDA与TBA显色反应中需一定量的铁离子,通常植物组织中铁离子的含量为每克千重100—300ug·g-1,根据植物样品量和提取液的体积,加入Fe3+的终浓度为0.5umol·L-1。
二:试剂1:质量分数为10%三氯乙酸(TCA);2:质量分数0.6%硫代巴比妥酸:先加少量的氢氧化钠(1mol·L-1)溶解,再用10%的三氯乙酸定容;三:方法1:MDA的提取称取剪碎的试材1g,加入2mll0%TCA和少量石英砂,研磨至匀浆,再加8mlTCA研磨,匀浆在4000r·min-1离心10min,上清液为样品提取液。
2:显色反应和测定吸取离心的上清液2ml(对照加2ml蒸馏水),加入2ml 0.6%TBA溶液,混匀物于沸水浴上反应15min,迅速冷却后再离心。
取上清液测定532、600和450nm波长下的消光度。
四:结果C1=11.71D450C2={6.45(D532 - D600) - 0.56D450}NW-1C1——可溶性糖的浓度(mmol·L-1)C2——MDA的浓度(·umol·L-1)D450、0532、D600分别代表450、532和600nm波长下的消光度值。
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一)、设备及试剂
设备分光光度计、离心机、铝锅、电炉、研钵、剪刀、试管
试剂 10%三氯醋酸(TCA)、0.5%硫代巴比妥酸(TBA以10%三氯醋配制)
(二)、操作方法
1.MDA的提取
取叶片数片剪成0.5cm2左右的小块,称取1g置研钵中。
加2ml 10%TCA和少许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加入8ml 10%TCA继续研磨均匀。
匀浆在3000×g下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提取液。
2.显色测定
10ml刻度试管2支,一支加入上清液3ml,另一支加水3ml(空白),各加0.5%的TBA溶液3ml,摇匀,在沸水浴中煮沸10min(溶液出现小气泡开始计时),立即在冷水中冷却。
如有沉淀,应离心。
以空白作参比,在分光光度计450cm、532nm、600nm下测定样品反应液的消费值(用1cm光径的比色杯)
(三)、实验结果
C(μmol · L-1)=6.45(OD532– OD600)–0.56 OD450
MDA的含量(μmol · g-1 FW)= C×V×10-3 / W
OD532 OD600 OD450 :450nm、532nm、600nm波长下的光密度
C:提取液中MDA的浓度(μmol · L-1)
V:提取液的总体积(ml)
W:样品鲜重(g)。
【精品】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植物组织中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指示物,它是脂质过氧化反应生成的副产物,被广泛用于评估植物在环境胁迫下的氧化损伤程度。
本文旨在介绍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方法。
一、实验原理脂质过氧化反应是指脂质分子在产生自由基的作用下和氧分子反应产生的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其中丙二醛是其主要生成产物之一。
丙二醛含量可用氨基苯酚反应法进行测定,方法如下:二、实验步骤1.制备样品:将植物组织样品取出后,立即放入液氮中快速冷冻,然后在-80℃条件下保存。
制备样品时最好避免使用任何金属仪器或操作工具。
2.提取组织丙二醛:取出冰冻样品,加入10%四氢吡啶,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将上清液移至新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三氯醋酸/磷酸氢二钾缓冲液(pH=7.4),混合均匀后加入1%氨基苯酚溶液,摇晃混匀后,在沸水中加热15分钟,之后冷却至室温。
3.检测丙二醛含量:加入冷却到室温的硫酸,甲醛,氨基苯酚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后,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之后用丙酮-石油醚混合液提取反应液中的丙二醛。
4.测定丙二醛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丙二醛含量,吸收波长为532nm,以硫酸/磷酸氢二钾缓冲液作为空白对照。
三、实验注意事项1.制备样品时,应采取快速操作,避免组织样品在高温、干燥等条件下发生氧化损伤。
2.反应液中的溶液准确测量。
3.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如佩戴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反应液溅出。
4.在测定过程中,确保光谱仪的本底值已经清除,否则会影响测试结果。
总之,通过此篇文章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精确,可以广泛应用于植物生理生化领域中的实验研究。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方法一:一、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原理丙二醛(MDA)是由于植物官衰老或在逆境条件下受伤害,其组织或器官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而产生的。
它的含量与植物衰老及逆境伤害有密切关系。
测定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通常利用硫代巴比妥酸(TBA)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与组织中的丙二醛产生显色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三甲川最大的吸收波长在532nm。
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m处,在532nm处也有吸收。
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此外在532nm波长处尚有非特异的背景吸收的影响也要加以排除。
低浓度的铁离子能显著增加硫代巴比妥酸与蔗糖或丙二醛显色反应物在53 2、450nm处的吸光度值,所以在蔗糖、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中需要有一定的铁离子,通常植物组织中铁离子的含量为100-300μg·g-1Dw,根据植物样品量和提取液的体积,加入Fe3+的终浓度为0.5nmol·L-1。
在532nm、600nm和45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即可计算出丙二醛含量。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 材料:植物叶片。
2. 仪器设备: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恒温水浴;研钵;试管;移液管(1ml、5ml)、试管架;移液管架;洗耳球;剪刀。
3. 试剂:10%三氯乙酸;0.6%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石英砂。
四、实验步骤1. 丙二醛的提取称取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的植物叶片1g,加入少量石英砂和10%三氯乙酸2ml,研磨至匀浆,再加8ml10%三氯乙酸进一步研磨,匀浆以4000r/min离心10min,其上清液为丙二醛提取液。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丙二醛(MDA)是植物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最终分解产物之一,其含量可以反映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的程度和植物对逆境条件的抗性。
本实验旨在掌握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膜脂过氧化的情况。
二、实验原理丙二醛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可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在 532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由于蔗糖等物质在 532nm 处也有吸收,为消除其干扰,需同时测定 600nm 处的吸光度。
根据公式计算出丙二醛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如菠菜叶、水稻叶等)2、实验试剂05%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10%三氯乙酸(TCA)溶液3、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研钵、移液管、容量瓶等四、实验步骤1、提取称取剪碎的植物叶片2g,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10ml 10% TCA 溶液,研磨成匀浆。
将匀浆全部转移至离心管中,在 4000r/min下离心 10min,上清液即为丙二醛提取液。
2、反应吸取提取液 2ml 于刻度试管中,加入 2ml 05% TBA 溶液,摇匀。
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煮沸 10min(自试管内溶液中出现小气泡开始计时),取出后迅速冷却,再离心一次。
3、测定以空白(2ml 10% TCA 溶液+ 2ml 05% TBA 溶液)为参比,分别在 532nm 和 60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五、实验结果与计算1、记录实验数据|样品|A532|A600||||||实验组|_____|_____||空白组|_____|_____|2、计算丙二醛含量丙二醛含量(μmol/g)= 645×(A532 A600)×V /(W×1000)其中,645 为丙二醛在 532nm 处的消光系数;V 为提取液总体积(ml);W 为植物组织鲜重(g)。
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的测定一、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原理丙二醛(MDA)是由于植物官衰老或在逆境条件下受伤害,其组织或器官膜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而产生的。
它的含量与植物衰老及逆境伤害有密切关系。
测定植物体内丙二醛含量,通常利用硫代巴比妥酸(T BA)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与组织中的丙二醛产生显色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三甲川最大的吸收波长在532nm。
但是测定植物组织中MDA时受多种物质的干扰,其中最主要的是可溶性糖,糖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50n m处,在532nm处也有吸收。
植物遭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时可溶性糖增加,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含量时一定要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此外在532nm波长处尚有非特异的背景吸收的影响也要加以排除。
低浓度的铁离子能显著增加硫代巴比妥酸与蔗糖或丙二醛显色反应物在532、450nm处的吸光度值,所以在蔗糖、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显色反应中需要有一定的铁离子,通常植物组织中铁离子的含量为100-300μg·g-1Dw,根据植物样品量和提取液的体积,加入Fe3+的终浓度为0.5nmol· L-1。
在532nm、600nm和45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即可计算出丙二醛含量。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 材料:植物叶片。
2. 仪器设备: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恒温水浴;研钵;试管;移液管(1ml、5ml)、试管架;移液管架;洗耳球;剪刀。
3. 试剂:10%三氯乙酸;0.6%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石英砂。
四、实验步骤1. 丙二醛的提取称取受干旱、高温、低温等逆境胁迫的植物叶片1g,加入少量石英砂和10%三氯乙酸2m l,研磨至匀浆,再加8ml10%三氯乙酸进一步研磨,匀浆以4000r/min离心10min,其上清液为丙二醛提取液。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以评估植物在逆境条件下膜脂过氧化的程度,从而了解植物的抗逆性。
二、实验原理丙二醛(MDA)是膜脂过氧化的最终分解产物之一,其含量可以反映植物细胞膜脂过氧化的程度。
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MDA 可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三甲川(3,5,5-三甲基恶唑 2,4-二酮),该物质在 532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
由于植物组织中的其他成分在该波长处也有吸收,因此需要同时测定 600nm 波长处的吸光度值进行校正。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的植物叶片(如菠菜、水稻等)2、实验试剂(1)05%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称取 05g TBA 溶于 100ml 20%三氯乙酸(TCA)溶液中。
(2)20%三氯乙酸(TCA)溶液3、实验仪器(1)分光光度计(2)离心机(3)恒温水浴锅(4)研钵(5)移液器(6)容量瓶(7)刻度试管四、实验步骤1、提取称取05g 植物叶片,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5ml 20% TCA 溶液,研磨成匀浆。
将匀浆转移至离心管中,在 4℃下以 10000r/min 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 MDA 提取液。
2、反应吸取 2ml MDA 提取液于刻度试管中,加入 2ml 05% TBA 溶液,混合均匀。
将试管放入沸水浴中加热 15min,然后迅速冷却至室温。
3、测定以 20% TCA 溶液为空白对照,在分光光度计上分别测定 532nm 和600nm 波长处的吸光度值(A532 和 A600)。
五、实验结果计算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MDA 含量(μmol/g):MDA 含量= 645×(A532 A600) × V /(W × 1000)其中,645 为 MDA 与 TBA 反应产物在 532nm 处的消光系数;V 为提取液总体积(ml);W 为植物组织鲜重(g)。
实验7-2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丙二醛含量测定的意义。
【实验原理】植物器官在衰老或逆境胁迫时,会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丙二醛(MDA)是其终产物之一,其含量可以反映脂类过氧化程度和植物遭受逆境伤害的程度。
在高温和酸性条件下,丙二醛与硫代巴比妥酸(TBA)反应,生成红棕色的3,5,5-三甲基恶唑-2,4-二酮(三甲川),在532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
植物在胁迫条件下可溶性糖增加,而糖与硫代巴比妥酸的反应产物在532nm也有吸收(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因此测定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时需排除可溶性糖的干扰。
采用双组分分光光度法可分别求出丙二醛和可溶性糖的含量。
蔗糖与TBA反应产物在450 nm和532nm的摩尔吸收系数分别为85.40和7.40;丙二醛与TBA反应产物在450 nm 和532nm的摩尔吸收系数分别为0和155000,根据Lambert-Beer定律,列出二元一次方程:A450=C1×85.4A532- A600=C1×7.4+ C2×155000解此方程得:C1(mmol/L)=11.71 A450C2(μmol/L)=6.45(A532- A600)-0.56 A450 (1)其中:C1——可溶性糖的浓度C2——丙二醛的浓度A450、A532、A600分别表示450、532和600nm波长下的吸光值。
【实验器材与试剂】1、实验材料受逆境胁迫的植物叶片或衰老的植物器官、正常植物叶片或器官2、实验试剂10%的三氯乙酸(TCA)(称取10克TCA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00mL)、石英砂、0.6%的硫代巴比妥酸(称取0.6克硫代巴比妥酸先用少量1mol/L氢氧化钠溶解,再用10%三氯乙酸定容至100mL)3、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电炉、试管、量筒、天平、移液管等【实验步骤】1、MDA的提取称取材料1g,剪碎,先加入2mL10%的三氯乙酸和少量石英砂研磨,再加入8mL10%的三氯乙酸充分研磨后,4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即为样品提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