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加工工艺习题2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7
1、清洁汽油生产技术是世界炼油技术关注的问题,不包括__D__。
A、降低汽油硫含量B、降低汽油烯烃含量C、降低汽油苯含量D、降低汽油辛烷值2、重油催化裂化是我国炼油的关键技术问题,在__A__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A、催化裂化催化剂B、单套装置处理量C、操作周期D、能耗与水耗1、硫在石油中的存在形态包括元素硫、____、____和热稳定性硫。
2、含硫化合物在直馏汽油中以____和____为主,在中间馏分中主要是硫醚和噻吩类,在高沸点馏分中主要是____、____及其同系物。
3、氮在石油中的存在形态包括____和____,氧在石油中的存在形态包括____和____。
4、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按照其酸碱性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
一般来说,在较轻的馏分中的氮主要是____,而在较重的馏分及渣油中的氮则主要是____。
5、石油中的氧元素是以有机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包括____和____,其中____包括环烷酸、芳香酸、脂肪酸和酚类,总称____。
6、石油中的微量元素包括____、____、碱土金属、卤素和其它元素。
7、原油中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_____馏分中。
8、车用汽油产品的基本性质要求包括低____、低____、低____、高____。
9、车用柴油产品的基本性质要求包括低____、低____、低____、高____。
10、重油轻质化工艺包括____、____和____。
11、化工原料生产工艺包括____、____和____。
12、原油加工方案的基本类型包括____、____和____。
13、稠油的渣油中蜡含量低、胶质及沥青质含量高,是生产优质____的原料。
14、稠油的凝点低,可考虑生产低凝点____及对粘温性质要求不高的较低凝点____等。
15、新世纪炼油厂的生产模式包括____、____、____和气电一体化模式。
16、清洁燃料型炼油厂的含义包括____的清洁化和____的清洁化。
17、____和____是商品汽油的理想调和组分。
⽯油加⼯⼯程学考试题⽯油加⼯⼯程复习题答案⼀、名词解释1、特性因数K= 1.216T1/3 / d15.615.62、平衡汽化进料以某种⽅式被加热⾄部分汽化,经过减压设施,在⼀个容器(如闪蒸罐、蒸发塔、蒸馏塔的汽化段等)的空间内,于⼀定的温度和压⼒下,⽓、液两相速即分离,得到相应的⽓相和液相产物,此过程称为闪蒸。
3、催化裂化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之下,在500℃和2-4MPa的条件下,发⽣裂化等⼀系列化学反应,转化成⽓体、汽油、柴油等轻质产品和焦炭的⼯艺过程。
4、加氢裂化是指各种⼤分⼦烃类在⼀定氢压、较⾼温度和适宜催化剂的作⽤下,产⽣以加氢和裂化为主的⼀系列平⾏顺序反应,转化成优质轻质油品的加⼯⼯艺过程,是重要⽽灵活的⽯油深度加⼯⼯艺。
5、⼲式减压蒸馏不依赖注⼊⽔蒸⽓以降低油汽分压的减压蒸馏⽅式称为⼲式减压蒸馏6、⾟烷值两种标准燃料混合物中的异⾟烷的体积分数值为其⾟烷值,其中⼈为规定标准燃料异⾟烷的⾟烷值为100,标准燃料正庚烷的⾟烷值为0。
7、馏程从馏分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沸点范围。
8、汽化段数原油经历的加热汽化蒸馏的次数称为汽化段数。
9、催化碳催化裂化过程中所产⽣的碳,主要来源于烯烃和芳烃。
催化碳 = 总炭量-可汽提炭-附加炭。
10、催化重整催化重整是⼀个以汽油(主要是直馏汽油)为原料⽣产⾼⾟烷值汽油及轻芳烃的炼油过程。
11、运动粘度绝对粘度与相同温度和压⼒下该液体密度之⽐。
12、初馏点恩式蒸馏时馏出第⼀滴冷凝液时的汽相温度称为初馏点。
13、⼆级冷凝冷却⼆级冷凝冷却是⾸先将塔顶油⽓(例如105℃)基本上全部冷凝(⼀般冷却到55~90℃),将回流部分泵送回塔顶,然后将出装置的产品部分进⼀步冷却到安全温度(例如40℃)以下。
单程转化率=总进料焦炭汽油⽓体++×100%。
15、重整转化率重整转化率(%)=芳烃产率(%)/芳烃潜含量。
⼆、填空1、组成天然⽯油的烃类主要是(烷烃、环烷烃、芳⾹烃)。
2、⼀般随沸程升⾼,馏分的密度(增⼤),粘度(增⼤),蒸⽓压(降低),⾮烃化合物含量(增⼤)。
石油化工工艺学题型:(开)一填空题20~25分二判断题10~15分三简答题25~35分四分析讨论题25~35分五计算题10~15分1 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哪几个步骤?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分离与精制三个步骤。
2 化工过程的主要效率指标有?化工过程的主要效率指标有: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化学反应的效率—合成效率;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产率);平衡转化率和平衡产率。
3 转化率、选择性、收率的基本溉念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转化率(X):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分率或百分率。
选择性(S):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
(表达主、副反应进行程度的大小反映原料的利用是否合理)收率(Y):从产物角度来描述反应过程的效率。
关系:根据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的定义可知,相对于同一反应物而言,三者有以下关系:Y=SX。
对于无副反应的体系,S=1,故收率在数值上等于转化率,转化率越高则收率越高;有副反应的体系,S<1,希望在选择性高的前提下转化率尽可能高。
但是,通常使转化率提高的反应条件往往会使选择性降低,所以不能单纯追求高转化率或高选择性,而要兼顾两者,使目的产物的收率最高。
4 重要的有机化工基础原料有?重要的有机化工基础原料有: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低级烯烃分子中具有双键,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加成、共聚或自聚等反应,生成一系列重要的产物。
5 烃类热裂解其反应历程分为哪三个阶段?烃类热裂解其反应历程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三个阶段。
6 烃类热裂解一次反应的现律性有哪些?烃类热裂解一次反应的现律性有:烷烃、烯烃、环烷烃、芳烃的反应规律。
7 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都包含哪些反应类型?包含:烯烃的再裂解、聚合、环化、缩合、生炭、加氢和脱氢反应类型。
8 裂解原料性质的参数有哪四种?族组成---PONA值;氢含量;特性因数;芳烃指数四种。
石油加工工艺学1、石油组成,五种基本元素碳氢硫氮氧2、H/C,反映原有属性轻质原油H/C~1.9重质原油H/C~1.53、微量元素(知道几种)Ni V Fe Cu Pb Ca等4、杂原子的影响(加工过程、产品质量)对石油加工过程,特别是对催化加工等二次加工过程影响很大。
金属杂原子对后续二次加工的危害是引起二次加工催化剂的中毒。
5、我国原油元素组成的特点低硫、高氮、高镍、低钒6、馏程含义,直馏馏分馏分的沸点范围简称为馏程或沸程。
直馏馏分:原油直接分馏得到7、石油产品(不用记沸程范围)石油气、汽油(石脑油)、喷气燃料(航煤)、轻柴油、重油(润滑油)、常压渣油、减压渣油8、蜡(石蜡、微晶蜡从哪来,组分)石蜡:从馏分油中得到。
主要是碳原子数在17~35的正构烃。
微晶蜡:从减压渣油中得到。
主要是C35以上带有正构或异构烷基侧链的环状烃。
9、非烃类化合物(四大类)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及胶质、沥青质。
原油中的大部分硫、氮、氧及绝大部分金属集中在渣油的胶质、沥青质中。
10、产品性质(某性质属何种类型)一般性质:外观、密度、平均分子量、与化学组成有关的性质(特性因数、元素、烃类等)蒸发性质:饱和蒸汽压、沸程(馏程)、平均沸点、闪点流动性质:粘度(动力粘度——原油,运动粘度——石油产品,恩氏粘度——燃料油)、粘度指数、凝固点、倾点、结晶点、冷滤点等。
其中:闪点(既是安全性、又是蒸发性能指标)11、石油产品分为六大类燃料油品、润滑剂、溶剂油和化工原料、蜡、沥青、焦12、表格(汽煤柴)商品牌号?恩氏蒸馏10%(启动性能)、50%初馏点安定性:汽油:实际胶质、诱导期、烯烃%轻柴油:碘价、氧化安定性、10%残炭、颜色航煤:碘价、实际胶质、动态热氧化安定性闪点:适用于比汽油重的油13、替代燃料:LPG(绿色(清洁)、高效燃料)、CNG、LNG二甲醚生物柴油GTL合成油品14、汽油清洁化的要求(S/烯烃指标)无铅化低(蒸气压、硫、烯烃、芳烃、90%馏出温度)较高的含氧化合物15、柴油与汽油相比节油、经济:与汽油比,节省1/3环保、清洁:总废气排放减少~40%动力、安全:低速时扭矩大,既保证动力性,又有利于低速时加速;不容易会发,着火点较高16、内燃机油符号含义e.g. SC 15W/30质量等级+粘度等级质量等级:汽油机油:S(A~M)柴油:C(A~J)通用油(汽/柴通用):SD/CC、SE/CC、SF/CD粘度等级:单级油:20、30、40、50、60、0W、5W、10W、15W、20W、25W等多级油:5W/30、10W/30、15W/40、20W/20等17、石蜡、微晶蜡符号熔点商品牌号:石蜡:按熔点(2℃)从50~70划分牌号微晶蜡:按滴熔点划分70、75、80、85、90等五个牌号。
一、填空题:(每题0.5分,总计10分.)1.对于新改扩建炼化装置在可研论证阶段要进行(工艺危害分析(PHA)),初步设计阶段,要开展(危险性和可操作性分析(HAZOP)) ,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2.涡轮流量计是一种(速度)式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是一种(压差)式流量计。
3.在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中(烷烃)的H/C最大。
4.石油和石油产品中含氧化合物的含量很少,主要有(脂肪酸)、(环烷酸)、酯、醚和酚等;5.预硫化是提高加氢催化剂(活性)和(延长其寿命)的重要步骤;6.酮苯装置的溶剂是由(甲苯)和(甲乙酮)组成。
7.精馏过程应掌握的三个平衡是指(物料平衡)、(汽液相平衡)、(热平衡)。
8.重整催化剂是一种双功能催化剂,既有(金属)功能,进行脱氢和环化等反应;又有(酸性)功能,进行异构化和加氢裂解反应。
9.在所有的重整反应中,(六员环烷烃脱氢)反应速度最快,而且能充分转化成芳烃,是重整的最基本反应,此反应为高吸热反应。
10.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有(实际胶质)、(诱导期)和碘值。
11.石油中微量元素的含量随着沸程的升高而增加,主要浓集在(大于500℃的渣油)中。
12.原油中碳的质量分数为(83.0%~87.0%),氢的质量分数为(11.0%~14.0%)。
13.原油加工方案根据原油性质和目的产物不同,可分为(燃料型)、燃料-润滑油型和燃料-化工型三类。
14.汽油的50%馏出温度说明了其在发动机中的( 加速性)。
15.吸收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利用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气体中的某些组份溶解在液体中的操作过程。
16.在一定的压力下,将油品加热至液体内部刚刚开始汽化,也就是刚刚出现第一个汽泡时,保持的平衡温度,称为油品的(泡点)温度。
17..催化裂化催化剂重金属污染程度通常以催化干气中的(H2/CH4)比值来判断.18.对于二次加工产品来说,加氢精制的作用除了脱硫、氮、氧杂原子外,还包括(二烯烃饱和),以提高油品的(安定性);19.“1145”工程的主要内容:(1150万吨/年炼油),(100万吨/年乙烯),四大石油化工原料生产基地,销售收入增加500亿元。
石油炼制基本工艺习题集×9.从分子结构上来看,石蜡和微晶蜡没有本质区分。
×二.填空题1.石油中元素以碳、氢元素为主。
依据沸点差异可将原油切割成若干馏分,20__~350℃馏分油称为柴油馏分(中间馏分) ,>500℃馏分油称为减压渣油。
原油直馏馏分是指石油经过直接蒸馏得到馏分,其中关键含有烷烃、环烷烃、芳烃烃类和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非烃类,原油及其直馏馏分中通常不含有不饱和烃烃。
2.石油中含硫化合物依据其化学活性可划分为活性硫化物和非活性硫化物。
3.常温下为固态烃类在石油中通常处于溶解状态,随温度降低会结晶并从石油中分离出来,工业上将分离得到固态烃称为蜡。
4.石油馏分结构族组成概念中,三个基础结构单元是烷基、环烷基和芳香基。
5.石油中非烃化合物关键有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胶状沥青状物质。
6.石油中环烷酸在 250-400 ℃馏分中含量最高。
7.石油中元素以碳和氢元素为主,原油和直馏馏分油中通常不含不饱和烃。
8.原油相对密度通常介于 0.8-0.98 g/cm3。
9.做族组成份析时,通常将渣油分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
10.胶质在原油中形成真溶液,沥青质在原油中形成胶体溶液。
三.简答题1.和国外原油相比较,中国原油有哪些关键特点?答:①相对密度(d204)>0.86,属较重原油;②凝点(CP)高,含蜡量高;③含硫量较低④含氮量偏高,大部分原油N>0.3描述石油馏分烃类组成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描述石油烃类组成关键有三种表示方法:单体烃组成、族组成和结构族组成,这三种方法各有其适用对象和不足。
单体烃组成可用于正确描述石油馏分中每一个烃类存在是否及其含量,但其只能应用于对轻质石油馏分分析^p 和描述。
族组成可用于描述石油馏分中不一样族烃类组成及含量,不能正确描述不一样烃类含量及组成,且对于部分结构组成比较复杂烃类无法进行族划分。
石油加工工程复习题一、选择题1.原油的颜色通常是〔C〕。
A.无色B.黄色C.黑色或深棕色D.浅红色2.世界上各种原油的性质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基本上由以下五种元素组成,即碳,氢,和 BA. 氧,氮,氯B.氧,氮,硫C .硫,氧,氯 D.氮,硅,氯3.石油是一个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其沸点围很宽,一般把原油在常压蒸馏时从350℃到500℃之间的馏分称为 AA. 润滑油馏分B. 石脑油馏分C.中间馏分D.汽油馏分4. 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溢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时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是 CA. 凝点B.燃点C.闪点D.自燃点5.在汽油的规格标准中,对汽油发动机启动后升温时间以及加速性有决定性影响的指标是CA.10%馏程温度B. 30%馏程温度C.50%馏程温度D.90%馏程温度6. 原油的典型加工方案 AA. 燃料-润滑油型B. 燃料-化工型C. 燃料-沥青型D. 燃料-沥青-化工型7. 我国评定喷气燃料低温流动性能的指标为结晶点和 DA. 冷滤点B.浊点C.熔点D. 冰点8.催化重整反应器采用的反应器是AA.3~4个串联B.3~4个并联C. 5~6个串联D.5~6个并联9. .蒸馏技术是实验室原油评价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分离效果最好的是DA. 恩氏蒸馏B. 平衡蒸馏C. 闪蒸D. 精馏10.按照硫含量对原油进行分类时,高硫原油的硫含量为BA.<0.5%B. >2.0%C. =0.5-2.5%D.>2.5%11. 石油通常是黑色、褐色或黄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中国主要油区原油的相对密度一般介于 CA. 0.65~0.75B. 0.55~0.65C.0.85~0.95D.1.05~1.1512. 中国主要油区原油的特点是 AA. 凝点高,蜡含量高B. 凝点高,蜡含量低C. 凝点低,蜡含量高D. 凝点低,蜡含量低13.石油是一个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其沸点围很宽,一般把原油在常压蒸馏时从200℃到350℃之间的馏分称为 CA. 轻油B. 石脑油馏分C.中间馏分D.汽油馏分14. 影响柴油安定性的化学组成主要为 CA. 环烷烃B. 正构烷烃C. 二烯烃D. 异构烷烃15.当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时,催化重整原料的馏分围为 CA. 60~120℃B.60~160℃C. 80~180℃D.80~200℃16. 烃类催化裂化反应是一个 CA.气相反应B.液相反应C.气-固非均相反应D.气-液非均相反应17. 我国原油分类采用化学分类法和商品分类法相结合的方法,按此法分类原油属于 CA. 低硫中间基B.低氮环烷基C.低硫石蜡基D. 含硫中间基18. 我国原油分类采用化学分类法和商品分类法相结合的方法,按此法分类胜利原油属于 DA. 低硫中间基B. 低氮环烷基C. 低硫石蜡基D.含硫中间基19.渣油四组分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 AA.沥青质B.常压瓦斯油C. 减压瓦斯油D.柴油馏分20.催化重整装置广泛采用的反应系统为移动床反应器连续再生式和 CA.固定床反应器连续再生式;B.移动床反应器半再生式;C.固定床反应器半再生式;D.移动床反应器非再生式;21. 石油通常是黑色、褐色或黄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相对密度一般介于 CA. 0.65~0.75B. 0.55~0.65C.0.80~0.98D.1.05~1.1522.石油中主要含的元素是〔C〕。
油加工生产技术复习题一、填空题从寻找石油到利用石油,大致要经过四个主要环节,这四个环节一般称为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石油炼制。
石油中的烃类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和芳烃这三种烃类构成。
蒸馏(或分馏)就根据各组分沸点的不同,用蒸馏的方法把石油分割”成几个部分,这每一部分称为馏分。
沸点低于200C的馏分称汽油馏分或低沸馏分,200~350C的馏分称煤、柴油馏分或中间馏分,350〜500C的馏分称减压馏分或高沸馏分,大于500E的馏分为渣油馏分。
蒸馏时流出第一滴冷凝液时的气相温度叫初点(或初镏点)。
蒸馏到最后达到的气体的最高温度叫做干点(或终镏点))从初点到干点这一温度范围称为镏程。
API=141.5/d i5.6-131.5其中API数值愈大,表示密度愈小。
黏度的表示方法有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及恩氏黏度等。
恩施黏度是在规定条件下,从仪器中流出200ml油品的时间与20E时流出200ml蒸馏水所需时间的比值,以E表示。
黏度指数愈高,黏温性质愈好。
烃类中以正构烷烃的黏温性最好,环烷烃次之,芳烃的最差。
倾点是在标准条件下,被冷却的油品能流动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汽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标准热值定义为在_ 25 r和101kpa标准状态时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汽油的抗爆性是表明汽油在气缸中的燃烧性能,是汽油的重要的使用指标之一。
—马达法辛烷值(MON )表示重负荷、咼转速时汽油的抗爆性;研究法辛烷值(RON)表示低转速时汽油的抗爆性。
轻柴油按凝固点分为10、0、-10、-20、-35、-50等六个牌号,对轻柴油的主要质量要求是:①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②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③具有合适的黏度。
我国石油沥青产品按品种牌号分为4大类,即道路沥青、建筑沥青、专用沥青、乳化沥青。
特性因数k相同的各种石油馏分,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油品的密度也增大。
油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条件性很强的数据,为了便于比较油品的质量,往往用密度与黏度测定。
1. 合成氨1什么是间歇制气法?2以煤为原料的半水煤气制备过程中,大多采用间歇法制气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使生产连续化?3间歇式制取半水煤气一个工作循环要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作用及时间分配的原则是什么?4气态烃蒸汽转化为什么要采用两段法?是如何操作的?5在天然气蒸汽转化系统中,水碳比从3.5~4.0降至2.5,试分析一段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6试分析烃类蒸汽转化过程中加压的原因和确定操作温度的依据。
7重油部分氧化法的实质是什么?8已知一段转化炉进口气体组成为:组成CH4C2H6C3H8C4H10C5H12其他Mol% 81.18 7.31 3.37 1.12 0.45 6.57一段转化炉处理气量为1165kmol/h(干气),催化剂装填量为15.2m3,试计算:一段转化炉的原料气空速、碳空速、理论氢空速。
9 对于放热可逆反应为什么存在一个最适宜操作温度?10变换反应如何实现尽量接近最适宜温度曲线操作?变换炉段间降温方式和可用的介质有哪些?11采用甲烷化法的先决条件是什么?13 某小合成氨厂,每小时6840Nm3半水煤气,煤气中含硫化氢量为3g/ Nm3,现用氨水液相催化法脱硫,硫容取0.2g/L,脱硫率90%,试计算该厂的脱硫溶液循环量。
(已知硫的分子量为32)14已知半水煤气中CO30%,O20.5%,变换气中CO0.3%,试计算:(1)变换炉需达到的变换率;(2)半水煤气流量为11600 Nm3/h,需变换的CO负荷;(3)离开变换系统的原料气量。
15试分析提高合成氨平衡氨含量的主要途径和氨合成过程最适宜温度的影响因素.16某合成塔进气流量9×105Nm3/h,已知进塔气中NH3含量4.0%,出塔气中NH3含量16.23%,合成塔催化剂装填量90m3。
试计算:(1)空间速度(2)催化剂生产强度(3)合成塔产氨速率(4)氨净值。
17 画出由天然气和煤炭为原料制半水煤气的流程方框图。
《石油炼制工程2》综合复习资料第八章热加工过程一.判断题1.在热裂化条件下,大分子的裂解速度比小分子慢。
2.芳香烃在受热条件下容易开环形成烷烃或烯烃。
3.热裂化的主要生产目的是低粘度燃料油。
4.烃类分子中的C-H键能大于C-C键能。
5.胶质沥青质在热加工过程中只发生缩合反应。
二.填空题1.在热反应条件下,石油重馏分及重残油在高温下主要发生两类反应,即和。
2.烃类热反应的机理是。
3.在所有二次加工工艺中,焦炭能作为产品的工艺是。
4.焦化气体中以为主。
5.焦化过程的产物有,,,和。
三.简答题简述焦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第九章催化裂化(FCC)一.判断题1.催化剂的颗粒密度小于堆积密度。
2.正碳离子的稳定性为:甲基>叔碳>仲碳>伯碳。
3.各种烃类在裂化催化剂上的吸附能力与反应速度是一致的。
4.随着催化剂表面积炭的增加,其活性降低。
5.辛烷值助剂最常用的活性组分是ZSM-5分子筛。
6.催化裂化气体中的C1、C2含量比热裂化气体高7.催化裂化的反应速度是由内扩散控制的。
8.在催化裂化的吸收稳定系统中,稳定塔的塔底出脱乙烷油。
9.催化剂的活性取决于它的结构和组成。
10.催化裂化是复杂的平行-顺序反应,反应深度对产品的分布和质量有重要影响。
11.催化裂化中反应油气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一般小于1秒。
12.催化裂化分馏塔与常规分馏塔没有很大区别。
13.催化裂化装置中剂油比是指催化剂藏量与新鲜原料量之比。
14.催化裂化反应中,正构烷烃的反应速度比异构烷烃要快。
15.烯烃在催化裂化过程中可发生环化反应。
16.提高再生器中的过剩氧浓度有利于催化剂的烧焦。
二.填空题1.催化裂化装置的吸收-稳定系统主要有、、和四个塔组成。
2.反应是造成催化裂化汽油饱和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3.气-固输送可以根据密度不同而分为稀相和密相输送,通常以为划分界限,根据这一原则,提升管内属输送范围,待生斜管内属于输送范围。
4.重油催化裂化再生器的取热方式主要有和。
第一章思考题答案1.按一般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和作用划分,化工工艺流程可概括为哪几个过程?按一般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划分和它们在流程中所担负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过程:(1)生产准备过程——原料工序包括反应所需的主要原料、氧化剂、氮化剂、溶剂、水等各种辅助原料的贮存、净化、干燥以及配制等等。
为了使原料符合进行化学反应所要求的状态和规格,根据具体情况,不同的原料需要经过净化、提浓、混合、乳化或粉碎(对固体原料)等多种不同的预处理。
(2)催化剂准备过程——催化剂工序包括反应使用的催化剂和各种助剂的制备、溶解、贮存、配制等。
(3)反应过程——反应工序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全流程的核心。
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进行反应,以达到所要求的反应转化率和收率。
反应类型是多样的,可以是氧化、还原、复分解、磺化、异构化、聚合、焙烧等。
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目的产物或其混合物。
以反应过程为主,还要附设必要的加热、冷却、反应产物输送以及反应控制等。
( 4)分离过程——分离工序将反应生成的产物从反应系统分离出来,进行精制、提纯、得到目的产品。
并将未反应的原料、溶剂以及随反应物带出的催化剂、副反应产物等分离出来,尽可能实现原料、溶剂等物料的循环使用。
分离精制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冷凝、吸收、吸附、冷冻、蒸馏、精馏、萃取、膜分离、结晶、过滤和干燥等,对于不同生产过程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的分离精制方法。
( 5)回收过程——回收工序对反应过程生成的一些副产物,或不循环的一些少量的未反应原料、溶剂,以及催化剂等物料均应有必要的精制处理以回收使用,因此要设置一系列分离、提纯操作,如精馏、吸收等。
( 6)后加工过程——后处理工序将分离过程获得的目的产物按成品质量要求的规格、形状进行必要的加工制作,以及贮存和包装出厂。
( 7)辅助过程除了上述六个主要生产过程外,在流程中还有为回收能量而设的过程(如废热利用),为稳定生产而设的过程(如缓冲、稳压、中间贮存),为治理三废而设的过程(如废气焚烧)以及产品贮运过程等。
一、单项选择题1、常压塔顶一般采用A循环回流E塔顶冷回流C塔顶热回流2、常压塔侧线柴油汽提塔的作用是A提高侧线产品的收率E降低产品的干点C 保证闪点3、相邻组分分离精确度高则两个组分之间有A脱空E重叠C即不脱空也不重叠4、常压塔顶的压力是由()决定的。
A加热炉出口压力E进料段的压力C塔顶回流罐的压力5、加热炉出口的温度A等于进料段的温度E大于进料段的温度C小于进料段的温度6、减压塔采用塔顶循环回流是为了A更好利用回流热E提高真空度C改善汽液相负荷7、燃料型减压塔各侧线产品A分离精度没有要求E产品的使用目的不同C都需要汽提8、流化床反应器的返混A对传热不利E对反应有利C对反应不利9、提升管反应器是A固定床E流化床C输送床10、催化裂化分馏塔脱过热段的作用是A取走回流热E提高分馏精度C把过热油气变成饱和油气1、减压塔顶一般采用A循环回流E冷回流C二级冷凝冷却2、常压塔设置中段循环回流A为了提高分馏精度E为了减少回流热C为了改善汽液相负荷3、塔的分馏精度出现脱空是A、分馏效果好E、分馏效果不好4、常压塔底温度A高于进料段温度E低于进料段温度C等于进料段温度5、为了提高减压塔拔出率A不断提高进料温度E提高塔的分离精度C提高塔的真空度6、润滑油型减压塔和燃料型减压塔A气液相负荷分布是一样E塔的分离要求不一样C塔板数是一样的7、再生可导致催化剂A水热失活E中毒失活C结焦失活8、催化裂化再吸收塔的作用是A吸收干气中C3 C4组分E吸收干气中汽油组分C吸收干气中的硫化氢9、催化裂化反应随反应深度加大A气体产率先增大后减少E焦碳产率先增大后减少C汽油先增大后减少10、催化裂化的吸热反应是A氢转移反应E异构化反应C分解反应二、判断题(在正确的答案题号打V错误的画X )I 、催化重整只能生产高辛烷值汽油。
2 、催化重整汽油的安定性不好。
3 、催化重整生产汽油时原料不需要预分馏。
4 、重整原料的脱水是采用共沸精馏的分离方法。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试题一、填空题(30分)1.石油中的烃类主要是由-------、------------和-------这三种烃类构成。
2.在测定车用汽油的辛烷值时,人为选择了两种烃做标准物:一种是--------。
它的抗爆性好,规定其辛烷值为-------;另一种是--------,它的抗爆性差,规定其辛烷值为-----.3.原油蒸馏常用三种蒸馏曲线分别是---------------------,-------------------,---------------------------。
4.剂油比是指--------与--------------之比,剂油比增大,转化率-------,焦炭产率------。
5. 芳烃精馏的目的是将---------------分离成--------------。
6. 影响催化加氢过程的主要因素有-------,--------,-----------,----------------。
7. MTBE工业装置的三种类型是--------------、----------、-----------------。
8. 气体分流的目的是----------------------------------,---------------------------。
9.影响酸碱精制的主要因素有-------、------------------------、------------------、-----------------及反应时间。
10. 润滑油根据原料来源分为---------------、--------------------。
二、判断题(10分)1.汽油的诱导期越长,汽油的性质越稳定,生胶倾向越小,抗氧化安定性越好。
()2.催化裂化汽油,柴油的抗爆性均比相应的直馏分产品的抗爆性好。
()3.催化裂化的气体产品中,烷烃的含量比烯烃高。
()4.新鲜催化剂的活性高,平衡剂的活性就高。
石油加工工艺学习题集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2002.03.28第一章 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一. 请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对的在括号里打√, 错的则打×。
1.石油是一种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 )2.石油主要由碳、氢、硫、氮、氧等元素组成。
( )3.石油主要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及含S, N, O 化合物组成。
( )4.石油是一种碳氢化合物。
( )5.天然石油中不含不饱和烃。
( )6.天然石油一般不含烯烃。
( )7.石油中的环烷烃基本上为环戊烷系和环己烷系。
( )8.一般说来,随着石油馏分的沸点升高,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的含量逐渐增加。
( )9.油品的颜色主要是由于胶质的存在而造成的。
( )10.恩氏蒸馏中所能达到的最高液相温度称为干点。
( )11.泡点状态的油品是液相。
( )12.露点状态的油品是汽相。
( )13.平均沸点状态的油品是汽相。
( )14.温度高于露点的油品是汽相。
( )15.纯化合物的蒸汽压只与温度有关, 与汽化率无关。
( )16.混合物的蒸汽压与组成、温度都有关。
( )17.油品在汽化过程中, 残液体的泡点蒸汽压越来越大。
( )18.在某温度下, 油品的汽化率越大, 蒸汽压也就越大。
( )19.混合物沸腾温度有一个温度范围。
( )20.纯化合物的泡点、露点、沸点是相等的。
( )21.汽油在常温下既不沸腾也不汽化。
( )22.油品越重沸点就越高。
( )23.油品相对密度(204d )是油品20℃时的密度与4℃水的密度之比。
( )24.油品相对密度表示方式有: 204d , 15.615.6d , oAPI, 它们都没有单位。
( ) 25.同碳数各种烃类的相对密度大小顺序为: 芳香烃>环烷烃>烷烃。
( )26.石油中的S 、N 、O 是以元素的形式存在的。
( )27.环烷酸是含氧化合物, 硫醇和噻吩是含硫化合物。
( )28.油品中含S 、N 、O 的化合物都会氧化生成胶质或促进胶质的生成。
石油加工工艺习题第一篇石油及其产品的性质第一章石油的一般性质和化学组成思考题:1.什么叫石油?它的一般性质如何?2.石油中的元素组成有哪些?它们在石油中的含量如何?3.什么叫分馅、馅分?它们的区别是什么?4.石油中有哪些烧类化合物?它们在石油中分布情况如何?5.烷炷在石油中有儿种形态?什么叫干气、湿气?6.石油中所含的石蜡、地蜡有何区别?7.石油中非炷化合物有哪些?分别叙述它们各自的分类、在石油馅分中分布情况以及对石油加工有何危害?8.什么是胶质、沥青质?它们有什么不同?在石油加工及在产品中有何害处?9.什么是硅胶胶质、硫酸胶质?10.什么叫蒸汽压?纯物质及混合物的蒸汽压各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11.蒸汽压的测定方法是什么?12.什么叫馅程(沸程)、恩氏蒸馅的初馅点、终馅点?13.为什么要引入平均沸点的概念?平均沸点有哪几种表示法?它们都怎样求?14.什么叫密度、相对密度?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及联系?15.常用的相对密度表示方法有儿种?它们之间如何换算?16.影响液体相对密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计算?17.如何计算混合油品的相对密度?它的依据是什么?有何实用意义?18.什么是油品的特性因数?为什么特性因数的大小可以大致判断石油及其儒分的化学组成?19.有二种油品的特性因数大小相同,旦油品A的相对密度d:°与油品B的相对密度d;。
也一样, 试问这二种油品的蒸汽压一样吗?若不一样,哪一个油品的蒸汽压大?为什么?20.有二种油品的馅程一样,但油品A的相对密度d摆大于油品B的相对密度d/°,这二种油品的特性因数哪一个大?为什么?21 .什么叫粘度?常用的粘度表示法有几种?如何进行换算?22.影响粘度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不标明温度的粘度就没有意义?23.什么叫粘温性能?它有几种表示法?如何求法?粘温特性有何实用意义?24.怎样求油品的混合粘度?它有何实用意义?25.有A、B二种润滑油,它们的特性因数相同,且油品A的u20与油品B的u50相同,比较这二种油品的平均沸点、相对密度、平均分子量及蒸汽压。
1、清洁汽油生产技术是世界炼油技术关注的问题,不包括__D__。
A、降低汽油硫含量B、降低汽油烯烃含量C、降低汽油苯含量D、降低汽油辛烷值2、重油催化裂化是我国炼油的关键技术问题,在__A__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A、催化裂化催化剂B、单套装置处理量C、操作周期D、能耗与水耗1、硫在石油中的存在形态包括元素硫、____、____和热稳定性硫。
2、含硫化合物在直馏汽油中以____和____为主,在中间馏分中主要是硫醚和噻吩类,在高沸点馏分中主要是____、____及其同系物。
3、氮在石油中的存在形态包括____和____,氧在石油中的存在形态包括____和____。
4、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按照其酸碱性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
一般来说,在较轻的馏分中的氮主要是____,而在较重的馏分及渣油中的氮则主要是____。
5、石油中的氧元素是以有机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包括____和____,其中____包括环烷酸、芳香酸、脂肪酸和酚类,总称____。
6、石油中的微量元素包括____、____、碱土金属、卤素和其它元素。
7、原油中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_____馏分中。
8、车用汽油产品的基本性质要求包括低____、低____、低____、高____。
9、车用柴油产品的基本性质要求包括低____、低____、低____、高____。
10、重油轻质化工艺包括____、____和____。
11、化工原料生产工艺包括____、____和____。
12、原油加工方案的基本类型包括____、____和____。
13、稠油的渣油中蜡含量低、胶质及沥青质含量高,是生产优质____的原料。
14、稠油的凝点低,可考虑生产低凝点____及对粘温性质要求不高的较低凝点____等。
15、新世纪炼油厂的生产模式包括____、____、____和气电一体化模式。
16、清洁燃料型炼油厂的含义包括____的清洁化和____的清洁化。
17、____和____是商品汽油的理想调和组分。
第7 章催化裂化1.什么是催化裂化?工业催化裂化有几种形式?提升管催化裂化有什么优点?2.请举例说明推动和促进催化裂化工艺发展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什么?3.催化裂化汽油、柴油与直馏汽油、直馏柴油相比有什么特点?与热加工产品的汽油、柴油相比有什么特点?4.说明单体烃催化裂化有哪几种反应,指出哪个是主要反应?哪个是特有反应?5.什么是正碳离子, 其形成的条件是什么?6.试用正碳离子学说来解释烃类催化裂化反应机理。
7.简述石油馏分催化裂化反应的特点是什么?8.如何依据石油馏分催化裂化反应的特点选择催化裂化的优质原料。
9.依据石油馏分催化裂化反应的特点分析催化裂化反应深度对催化裂化产品分布的影响。
10.如何用催化裂化反应生成的焦碳来计算反应热?什么是附加碳和可汽提碳?11.某反应器的催化剂藏量为10m3,堆积密度为0.7吨/m3,进料量为20m3/时(20℃时的液体体积),进料油的相对密度为0.8,求:通过反应器的体积空速、重量空速和假反应时间。
12.某催化裂化装置的总物料平衡是:( 单位: 吨/ 时)入方:出方:新鲜原料 100 气体 12 焦炭 6.5回炼油 50 汽油 45 油浆 8掺炼渣油 25 柴油 30 损失 0.8试计算:⑴单程转化率、总转化率、回炼比和循环系数;⑵汽油的单程产率和总产率及轻质油的收率。
13.某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器的内径为6.4米,堆积密度为0.75t/m3 , 原料相对密度d420=0.8640。
反应器的操作条件如下表3与表4。
试计算:⑴原料的单程转化率、总转化率,回炼比和循环系数(进料比);⑵体积空速和重量空速;⑶* 反应器床层的线速度。
表4 反应器操作条件14.试计算13题中原料进入反应器前需要加热到什么温度? 除了原数据外,现补充数据见表5:表5 补充数据注:反应器的热损失=烧炭量(kg/h)×465.6(kJ/kg),热损失单位: kJ/h15.基本概念:转化率,空速(假反应时间),催化剂藏量,催剂循环量,剂油比。
16.简述各因素对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
17.分子筛催化剂的优点及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8.分子筛催化剂用什么作其载体?有何作用?19.解释下列名词概念质子酸, 非质子酸, 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选择性,催化剂的老化,平衡催化剂的活性20.简述催化剂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2. 基本概念:催化剂的筛分组成、几种密度,临界流化速度,最大流化速度,滑落系数,夹带,杨析,输送空间高度。
22.计算微球催化剂在反应器与再生器中的临界流化速度和最大流化速度,再生器内的空塔气速为1.2m/s,平衡催化剂的颗粒密度为1200kg/m3已知:再生烟气密度为 0.73 kg/m3烟气的粘度为 0.038 MPa.s反应油汽密度为 4.4 kg/m3油汽的粘度为 0.009 MPa.s催化剂的筛分组成如下表6:表6 催化剂的筛分组成23.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的再生器, 直径为6米,密相床层两个测温点A、B间的距离为5.8米,测得压力降为△P1=12 kPa,总压力降为△P总=13 kPa,如图3-1所示,求密相床层的密度、催化剂的藏量及床层高度。
24.什么是内摩擦角与休止角? 有什么实际意义?25.如图3-2是催化裂化U 型管两侧的一部分, 分别测得其压力差△P 1与△P 2,△P 1=△P 2, 上下测量点的高度差都是h, 问: 1) 两侧的视密度是否相同? 2)两侧的真实密度是否相同? 如果不同, 说明它们的差值是多少? ( 图中的箭头表示循环催化剂流向)。
26.在设计某提升管FCC 装置再生器时, 作了两个方案: ⑴ 高速流化床方案(气体为活塞流, 催化剂完全返混) ⑵ 烧焦罐方案(气体和催化剂均为活塞流)设计条件如下:再生温度600℃,压力2atm ,催化剂循环量1000t/h ,再生器出口烟气含氧量1.0%(v),待生催化剂含碳量1.2%(w),再生催化剂含碳量0.2%(w),再生反应烧炭速度方程为:d c- ── =k[C][Po 2] d t试中:C- 催化剂含碳量,%(w); t- 时间,hPo 2- 氢分压,atmk- 反应速度常数, atm -1h -1。
比较两种方案再生器中催化剂循藏量。
27.有某FCC 提升管反应器, 垂直高度23.25米,提升管上段直径为0.55米,下段直径为0.50米,催化剂在提升管内加速并存在出口损失,滑落系数为1.3。
其它操作条件如下:P 总图3-1△1,h图3-2沉降器顶部压力/kg/cm 21.85提升入口线速度/m/s 7.11 提升出口线速度/m/s 12.67 提升入口温度/℃ 530 提升出口温度/℃ 510 催化剂入口密度/kg/cm 326.7 催化剂出口密度/kg/cm 312.35 求: 提升管的压力降(Pa)。
28.计算待生催化剂Ⅳ- U 型管的压力降(Kg/cm 2),己知:两器的压力为 1.69Kg/cm 2,反应器藏量为13.6吨,待生提升管压力为1.9Kg/cm 2,待生提升管温度为450℃,待生提升管内的滑落系数S=1.5,催化剂的循环量为600吨/时,两器及管线的尺寸如下(单位:直径m ,截面积 m 2)。
为了计算方便压强的单位可采用kg/cm 2。
其它数据见图3-3。
名 称 直径 截面积 反应器 3.66 10.5 滑阀全开 --- 0.269 U 型管 0.585 0.269 待生提升管 0.89 0.6229*.图3-4是采用烧焦罐再生的初步设计方案, 图中所示的密度(r)是参考实际经验而估算出来的视密度. 经初步计算, 某些部位的压降(大气压) 如下: 提升管0.193, 提升管出口伞帽0.005,再生器稀相烧焦管(包括缩径) 0.065,试作两器压力平衡计算, 并讨论催化剂正常循环的可能性. 30.催化裂化装置由几个系统组成? 各自的任务是什么? 31.催化裂化的反应-再生系统压力如何控制?32.催化分馏塔有什么特点? 设置塔顶循环回流的作用是什么? 33.催化裂化工艺设计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什么?34.为什么说提升管式催化裂化的发展是催化裂化工艺的一大进步? 35.为什么要发展渣油的催化裂化? 有哪些主要技术困难? 怎样解决?3松动风1000 Nm 3/h图3-336.某加工能力为120万吨/年的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原以减压馏分油为原料, 若改为加工常压重油, 问该装置在操作条件、工艺流程及设备等方面应作哪些主要改动?第8章催化加氢1.什么是催化加氢技术?催化加氢过程是如何分类的?2.简述催化加氢技术在石油化工中的作用与地位。
3.简述加氢精制主要反应、反应规律,加氢精制在炼油厂中的应用。
4.简述加氢裂化中烃类的主要反应及反应规律,加氢裂化在炼油厂中的应用。
▽43500ρ:kg/cm3 ; 标高mm; P: atm(表)图3-45.分析影响加氢裂化产品质量与收率的主要操作因素。
6.简述加氢催化剂的组成与功能特点,常用的有哪几个系列?7.加氢催化剂为什么要进行预硫化?8.简述两段加氢裂化中一段加氢和二段加氢的任务及它们对催化剂要求。
9.比较一段加氢、串联加氢及两段加氢三种工艺流程的特点与经济效益。
10.能画出一段加氢、两段加氢裂化的原则工艺流程。
11.写出W-Ni,W-Co,Mo-Ni,Mo-Co四个系列催化剂在加氢饱和、加氢脱硫、加氢脱氮和加氢脱芳烃的反应中活性高低的区别。
12.影响加氢精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说明各因素对产品质量与收率的影响。
13.利用所学的加工原理(反应原理与催化剂作用原理)分析各种加氢装置的实际问题,包括工艺流程、操作条件、产品质量及经济效益。
第9章催化重整1.什么是催化重整? 催化重整的主要生产目的是什么?2.催化重整中的主要反应动力学与热力学规律,其对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与生产芳烃起到什么作用?3.试从反应动力学与热力学规律分析,催化重整原料的优劣?4.催化重整中原料预处理的任务是什么? 包括哪些手段?5.什么是芳烃潜含量与芳烃转化率。
要求会计算芳烃潜含量与芳烃转化率。
6.某催化重整的芳烃转化率为120%,环烷烃100%生成芳烃了,其余的20%是由烷烃反应生成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说明理由。
7.从动力学与热力学角度分析重整反应部分的工艺特点。
8.简单分析温度、压力、空速、氢油比对重整反应的影响。
9.试从反应历程与催化剂组成两方面来说明重整催化剂具有双功能作用。
10.常用的双(多)重整催化剂有几种?有哪些优点?在应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11.解释下列名词:空速,氢油比,催化剂中毒, 毒物, 永久性中毒, 非永久性中毒, 水氯平衡, 氯化更新,周期寿命,总寿命12.重整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几方面, 各采取什么对策?13.指出下列元素和化合物: As,Mo,Cu,N,S,CO,Fe,Na,CO2,哪些是永久性毒物与非永久性毒物?14.催化重整催化剂为什么要进行预硫化? 它与加氢催化剂的预硫化有什么不同?15.连续重整工艺的特点是什么? 主要专利技术有哪些?16.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与生产芳烃的重整工艺过程由几个部分组成。
17.试比较轴向与径向反应器两者的优缺点。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8.试从产品质量、原料来源和加工费用等方面比较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催化加氢、烷基化、叠合及焦化等加工过程汽油产品的特点。
19.某地拟建立一座年加工大庆原油500万吨的炼油厂,为了最大限度地生产优质轻质燃料油(汽油、航空煤油和轻柴油),你认为该厂应该设立哪些生产装置?这些装置的原料来源于哪里?它们生产出来的轻质油有什么特点?20.大庆原油催化重整原料油与反应生成油的其组成如下表,求它们的芳烃潜含量与芳烃转化率。
表7 催化重整原料组成第10章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生产1.简述炼厂气的来源、加工与利用。
2.简述烷基化油的原料特点及加工原理,有几种典型的加工工艺?3.目前烷基化油加工所用催化剂的最大缺点是什么?如何改进?4.简述叠合油加工的原料来源、加工原理和产品特点或优点。
5.分析叠合加工过程的反应机理,所用的催化剂是什么?6.简述MTBE的原料来源、加工原理和产品特点或优点。
7.轻油醚化过程所用的催化剂,具有三种功能分别指得是什么?8.简述异构化油加工的原料来源、原理原理和产品特点或优点。
9.异化油生产过程所用的催化剂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