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语文写作(作文)专项指导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写作 说明要抓住特征 主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28.00 KB
- 文档页数:32
【精选】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写作指导+优秀范文写作指导要写好一个人物,首先要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特点。
接下来,展开具体描写,描写外貌,可写人物的五官、头发与胡须,也可写脸色、神情,尤其是眼睛;描绘衣着,可写人物某次的具体穿着,也可写其习惯的颜色搭配、衣服样式等。
注意不要泛泛地叙述和描写,要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来写。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入神”的动作,寥寥几笔,一个可爱的“宿儒”形象跃然纸上。
要把人写活,写成“他自己”,就要把人放在事中去写,写他与别人的交往,写他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
可写的事情很多,要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特征的事来写,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
记叙文除了要记事,也常常要描写人物。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有人内向,有人泼辣;有人粗犷,有人细腻;有人幽默,有人朴实。
写人要细心观察,认真比较,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把“这个人”写“活”,写成“他”自己。
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各方面入手,找出人物在着装打扮、身高体态、言谈举止、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等方面异于常人之处,抓住最有特点的方面做细节描写,使人物鲜活起来!一、肖像描写: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饰、体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要写好人物的外貌,就要细心观察,发现被描写者不同于他人之处,选出最有特点之处,再将其扩大,运用一点夸张手法也未尝不可。
切忌面面俱到,从头到脚泛泛而谈。
同时不要忽略对眼睛的描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表现人物个性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心理不同,眼神也各不相同。
二、语言描写: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等不同,语言风格也一定不同。
语言描写要把握语言风格,切忌众口同腔。
三、动作描写:动作描写首先要做到准确、真实,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实事求是,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
写作训练写人要抓住特点精彩开篇:人物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画家可以用颜料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我们便能如画家、摄影师一般,用我们手中的笔去描绘,把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
有的头发浓密,有的头发散乱;有的眼窝深陷,目光深沉有的目光清澈平和:这是外貌的差异。
有的活泼好动,有的老成持重;有的沉默木讷,有的幽默风趣:这是性格的差异。
训练目标1.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特征。
2.学会运用各种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会在事件中展现人物的个性,表达自己的情感。
时文引路高尔基说过:“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
”这里所说的“形象”就是鲜活人物的塑造。
优秀文学作品中成功的人物形象,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老舍笔下的祥子,施耐庵笔下的鲁智深,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个个都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形象,影响和教育着世界各国人民,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生命力。
那么,如何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呢?策划方案方案一: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记叙文有六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在记叙事件时,只有把这六个方面的内容交代清楚了,别人才能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重读课文:我们来看看莫怀戚的《散步》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交代散步的地点、人物;“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交代散步的时间;“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交代散步的原因。
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小试牛刀:运用交代清楚“六要素”的方法对“老师批评(表扬)我”的事件进行扩展,让读者的能读明白。
方案二:分解细化事件的经过。
七上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例文3篇习作一:物理测试的卷子已经批改出来了。
一大清早,小猛就被物理老师“请”到了办公室。
老师抽出小猛的卷子,指着最后的附加题,上面赫然写着“不知道,I’msorry,myteacher,我真的不知道。
”“这是你写的?”“嗯。
”“这道题我讲过,你还好意思这样写?”“我本来只写上‘不知道’,可后来想起您曾经讲过,所以为了表示歉意,我又写了‘I’msorry,myteacher’。
”“你既然知道我讲过,就不能再想想?”“我想了,但确实想不起来了,所以在下面添了一句‘我真的不知道’。
”小猛木讷的表情中透着无比的真诚,物理老师也许被打动了,他挥了挥手——壮士平安回来了!【点评】本文描写小猛同学与物理老师的一次对话,小猛的答话十分抢眼,因为老师的问话都在意料之中,小猛的答话却全在意料之外。
显然,小猛写“不知道,I’msorry,myteacher,我真的不知道。
”的时候,就料到将有这样一次谈话了,或许这样的谈话不是第一次了,所以小猛显得十分老练。
他用“透着无比的真诚”的回答,让物理老师无言以对,由此产生了令人忍俊不禁的表达效果。
作者通过这样一组对话描写,将小猛外表憨厚、骨子里机灵顽皮的特点写得活灵活现。
习作二:我的同学——记“控球天才361”“初一那孩子控球太厉害了。
”我常听到走过我们班门口的初三、初二的大高个儿们说。
“那孩子”指的是我们班的小个子361,“361”是他自己取的绰号,不仅和名字谐音,还仿佛成为了某个运动品牌的代言人。
足球,是他最爱的运动,也是他最擅长的项目。
361的看家本领当数控球,估计整个初中部没人能超越他。
每周五足球选修课都是他的“showtime”(表演时刻),一大帮人围追堵截,他都能轻松应对。
一次足球选修课,好戏开场了——二班的三个高手来抢球。
打头阵的是二班的大崩。
面对“气势汹汹”的对手,361做向左匀球过人状,其实那只是虚晃一枪的假动作。
大崩果然中计,身体向左一倾,右边便出现了一个空档。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全解讲义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全解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本单元重点是关注学习生活,了解成长经历。
四篇课文从趣、真、理三个方面为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国籍和阶层的学习生活。
有的充满自由,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充满真诚和爱恋,如《再塑生命的人》有的充满了理性的思考,如《论语》十二章。
这些文章,有的运用众多修辞,描写细腻入微,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风光;有的叙写故事,妙趣横生,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神奇美女蛇及捕鸟场面,有的引人深思,充满遐想,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所读的书的神秘,《论语十二章》充满哲理性的名言警句等,三篇文章的开头、结尾、标题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描写人物,一定要把握人物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各方面的特点,找出人物在着装打扮、身高体态、言谈举止、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等方面异于常人的地方,抓住最有特点的方面进行细节描写,这样才能让人物鲜活起来。
1.抓住特征写外貌。
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指对人物的体态、容貌、衣着、神情等外貌特征的描写。
只有抓住人物特点,写好外貌,才能做到写谁像谁,使读者如见其人。
描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给人印象最深刻、最突出的特征。
有些同学写人时缺乏真情实感,描写人物的外貌往往千人一面。
如果对所写人物的外貌进行认真的“捕捉",我们就会发现,世界上没有外貌相同的人。
描写因人而异,“千人一面”让人乏味。
人物的外貌各不相同,写作文千万不能像流水账。
“此人"之所以不同于“彼人”,往往只体现在某一个或几个主要的特征中。
描写人物的外貌时,要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抓住特征,善于取舍。
如一个学生笔下的本班学生外貌:“啊,好香!一阵香水味扑鼻而来,定睛一看,远处走来我们班的臭美大使——陈晓飞。
他留着三七开的分头,头发上锃亮。
平时他总爱‘摇头晃脑’地展现出电影明星的风姿。
每天到校后,你会发现他的头发贼亮贼亮的,那是因为他喷的‘亮发素’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