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原理及组成
- 格式:docx
- 大小:14.15 KB
- 文档页数:1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原理及组成一、简介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利用二氧化碳气体作为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
它具有灭火速度快、灭火效果好、不留残留物等优点,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迅速完成灭火工作。
二、原理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的原理是通过二氧化碳气体的机械熄灭和化学熄灭作用来灭火。
当二氧化碳气体喷射进入火场时,气体会冷却燃烧区域,从而抑制火焰的燃烧。
此外,二氧化碳气体与氧分子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消耗掉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从而达到化学熄灭的效果。
三、组成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组成:1. 储气瓶储气瓶是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储存二氧化碳气体。
为了确保灭火效果,在储气瓶的压力、温度和容量方面有严格的技术要求。
2. 喷嘴喷嘴是将储存的二氧化碳气体释放到火场上的关键设备。
喷嘴的数量、位置和喷射角度都需要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而定,以确保灭火效果。
3. 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是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的“大脑”,能够根据火灾情况及时地控制气体释放、喷射时间和喷射量。
此外,系统还要配备报警装置,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置火灾。
4. 管道系统管道系统是将储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输送到喷嘴的通道,需要满足耐压、密封性和耐腐蚀性等要求。
在设计管道系统时,需要考虑管道的长度、弯曲和分支等因素。
四、应用场景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仓储物流和船舶等行业,以保护重要设施和设备的安全。
此外,还可以用于机房、计算机房、图书馆等场所的灭火防护。
五、注意事项在安装和使用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确保符合国家、地方相关规定和标准,避免采用劣质产品或超过技术要求的产品。
•在安装设备时,要考虑到储气瓶的位置和储存量,避免对使用环境和使用人员造成影响。
•在启动设备前,需要对设备进行诊断和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在员工培训和消防演练方面,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对设备的认知和操作水平。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运行规程1系统简介1.1系统概述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灭火的原理:通过把液态二氧化碳喷放至防护区内,利用窒息和降温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2、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组成:由低温储罐、制冷系统、保温层、检修阀(设备检修阀、压力传感器检修阀、液位计检修阀、先导启动装置检修阀、安全阀组件检修阀)、充装阀、平衡阀、安全阀、先导电动球阀、散热风机、电控箱、灭火控制器(柜)、压力传感器、液位计等组成。
3、灭火控制器(柜)是装置的控制部件。
接收灭火指令,控制喷放动作,控制装置的自身运行。
4、释放机构是完成CO2喷放、喷放区域选择及喷放信号反馈的机构。
由选择阀、分流管、信号反馈装置和启动管路组成。
5、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是灭火剂贮存,灭火动作执行的部件总和。
由灭火装置、释放机构、管网及喷头以及各类标识牌、警示牌等组成。
可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完成启动灭火功能。
1.2 CO2灭火剂特性1、在常温下、常压下,CO2呈无色、无嗅的气体,密度1.977kg/m³,约为空气的1.5倍。
CO2不可燃烧也不助燃,其性能稳定,可长期储存,灭火后不留痕迹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2、在温度和压力高于—56.6℃和0.52MPa(表压),低于31℃和7.3MPa(表压)的情况下,CO2液体和上面覆盖的蒸汽以平衡状态,共同存于密闭容器内。
在这个范围内,温度、压力和密度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
3、适应于扑救的火灾类型:1)固体表面火灾及棉线、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2)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溶化的固体火灾;3)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4)电气火灾,如变压器、油开关、电子设备等。
4、不得扑救的火灾类型:1)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2)钾、纳、镁、钛、锆等活泼金属火灾;3)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1.3系统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1.3.1 系统组成系统由装置、释放机构(总控阀、选择阀、分流管、反馈装置)、管网、喷嘴以及各类标识牌、警示牌等组成,可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完成启动灭火功能。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操作与使用一、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组成及原理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操作1.开启气瓶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气源是压缩气瓶,首先需要确保气瓶内压力充足。
开启气瓶前,操作人员应佩戴好防护设备,确保自身的安全。
开启气瓶时,要先关闭气瓶上的阀门,然后缓慢地将阀门打开,以免突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2.操作控制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通常配有控制面板,操作人员需要熟悉控制面板的使用方法。
在操作面板上,通常会有灭火区域的选择按钮,操作人员需要选择需要灭火的区域。
此外,还需要操作灭火系统的启动按钮,将灭火系统置于工作状态。
3.确认火源位置在开启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之前,操作人员需要确认火源的具体位置。
在确认了火源位置之后,需要将火源周围的人员疏散,并确保没有人员滞留在火源附近。
4.触发灭火确认人员安全后,操作人员可以触发灭火系统进行灭火。
在触发灭火前,需要确保火源处的电源已经切断,并关闭与火源相关的设备。
5.监控灭火过程在灭火系统启动后,操作人员需要及时监控灭火过程,确保火源得到有效扑灭。
同时,也需要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意外情况,如火势扩散、气瓶压力不足等。
三、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熟悉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操作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
2.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时,应确保操作人员及周围人员的安全。
灭火时,人员应远离火源,以免被二氧化碳气体伤害。
3.在灭火前,要先切断与火源相关的电源,并关闭相关设备。
4.在灭火过程中,应及时监控火源状态,确保火势得到有效控制。
5.气瓶内二氧化碳气体是压缩气体,操作人员应注意防范爆炸及高压气体泄漏等危险。
6.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时,要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规范,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总结: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是一种快速、高效、无污染的灭火设备,但在操作和使用时需要注意相关的安全事项。
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操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遵守操作规范,以确保灭火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保障人员的安全。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常用的灭火设备,它通过释放二氧化碳气体来扑灭火灾。
这种系统通常用于电气设备、计算机房、化工厂和其他对水灭火不适用的场所。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1. 储气瓶,储气瓶是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的核心部件,通常采用高压钢瓶来储存液化的二氧化碳气体。
储气瓶的选择和安装位置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释放足够的二氧化碳气体。
2. 放气装置,放气装置是用来控制二氧化碳气体释放的装置,通常包括放气阀门、放气管道和放气喷嘴。
当检测到火灾信号时,放气装置会自动或手动启动,释放储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到受保护区域。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用来监测火灾信号并控制放气装置的设备,通常包括火灾探测器、控制面板和手动启动装置。
火灾探测器可以检测到火灾的存在并发送信号给控制面板,触发放气装置释放二氧化碳气体。
4. 警报装置,警报装置用来发出火灾警报,提醒人员撤离受保护区域。
这些装置通常包括声光报警器和紧急广播系统。
总的来说,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包括储气瓶、放气装置、控制系统和警报装置。
这些部件共同工作,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有效地扑灭火灾,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然而,在使用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时,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以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气体灭火系统分类和组成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气体灭火系统一般由灭火剂储存装置、启动分配装置、输送释放装置、监控装置等组成。
为满足各种保护对象的需要, 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损失, 根据其充装不同种类灭火剂、采用不同增压方式, 气体灭火系统具有多种应用形式。
一、系统分类(一)按使用的灭火剂分类1.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是以二氧化碳作为灭火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是一种惰性气体, 对燃烧具有良好的窒息和冷却作用。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按灭火剂储存压力不同可分为高压系统(指灭火剂在常温下储存的系统)和低压系统(指将灭火剂在-18℃~-20℃低温下储存的系统)两种应用形式。
管网起点计算压力(绝对压力): 高压系统应取5.17MPa, 低压系统应取2.07MPa。
高压储存容器中二氧化碳的温度与储存地点的环境温度有关。
因此, 容器必须能够承受最高预期温度所产生的压力。
储存容器中的压力还受二氧化碳灭火剂充装密度的影响。
因此, 在最高储存温度下的充装密度要注意控制, 充装密度过大, 会在环境温度升高时因液体膨胀造成保护膜片破裂而自动释放灭火剂。
低压系统储存容器内二氧化碳灭火剂温度利用保温和制冷手段被控制在-18℃~-20℃之间。
典型的低压储存装置是压力容器外包一个密封的金属壳, 壳内有隔热材料, 在储存容器一端安装一个标准的制冷装置, 它的冷却蛇管装于储存容器内。
2.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以七氟丙烷作为灭火介质的气体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灭火剂属于卤代烷灭火剂系列, 具有灭火能力强、灭火剂性能稳定的特点, 但与卤代烷1301和卤代烷1211灭火剂相比, 臭氧层损耗能力(ODP)为0, 全球温室效应潜能值(GWP)很小, 不含破坏大气环境。
但七氟丙烷灭火剂及其分解产物对人有毒性危害, 使用时应引起重视。
3. 惰性气体灭火系统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包括: IG01(氩气)灭火系统、IG100(氮气)灭火系统、IG55(氩气、氮气)灭火系统、IG541(氩气、氮气、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原理及组成二氧化碳是一种不导电、惰性、低毒性、灭火后不留污染物良好的灭火剂,且来源广泛、生产容易、价格低廉。
二氧化碳灭火主要是窒息作用,并有少量的冷却降温作用。
广泛应用于电厂、电站、轧机、印刷机、浸渍油槽、造漆、制药等易发生火灾的重要部位的消防保护,以及计算机房、图书馆、档案馆、珍品库、电讯中心等场所。
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主要由:气体灭火报警控制系统、火灾探测系统、灭火剂贮存瓶、容器阀、选择阀、单向阀、气路控制阀、压力开关、喷嘴、管路等主要设备组成。
可组成单元独立系统或组合分配系统等多种形式。
实施对单区或多区的消防保护。
本系统具有自动灭火,应急手动灭火、现场机械施放灭火和逐瓶开启灭火等四种方式供用户自行选择。
本系统经国家固定灭火系统和耐火建筑构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合格,符合国标gb16669-1996《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及部件通用技术条件》。
二、系统工作原理2.1基本原理及工作方式: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根据其设计应用形式可分为全湮没灭火系统方式、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方式。
全湮没灭火系统方式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向防护区内喷射一定浓度的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方式。
对事先无法预计火灾产生部位的封闭防护区应采用全湮没灭火系统方式进行火灾防护。
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方式直接向保护对象以设计喷射强度喷射灭火剂,并持续一定的时间的灭火方式。
对事先可以预计火灾产生部位的无封闭围护的局部场所应采用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方式进行火灾防护。
组合分配系统指一套二氧化碳自动灭火系统保护多个保护区的保护形式。
若保护区为5个或超过五个,应设备用瓶组,灭火剂量不应小于设计用量。
2.2控制方式:本系统主要有自动、手动、机械应急手动和紧急启动/停止四种控制方式,控制过程参见控制流程。
(1)自动控制方式:本灭火控制器配有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定温式感温火灾探测器。
控制器上有控制方式选择锁,当将其置于“自动”位置时,灭火控制器处于自动控制状态。
二氧化碳灭火器原理及使用方法二氧化碳灭火器是一种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灭火剂,价格低廉,获取、制备容易,其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灭火。
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密度,约为空气的1.5倍。
在常压下,液态的二氧化碳会立即汽化,一般1kg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产生约0.5立方米的气体。
因而,灭火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排除空气而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或分布于较密闭的空间中,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
另外,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中喷出时,会由液体迅速汽化成气体,而从周围吸引部分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
一般二氧化碳灭火器按充装量分有2、3、5、7kg等四种手提式的规格和20、25kg等两种推车式规格。
一、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器属于气体灭火剂,在常温常压条件下,二氧化碳的物态为气相,它的临界温度是31.1℃,临界压力7.4MPa(绝压),固、液、气三相共存点温度为-56.6℃,该点的压力为0.52MPa(绝压),在这个压力下,固相不复存在,故在三相点与临界点之间,存于密封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是液、气两相共存的,其压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二、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优缺点在高压或低温下被液化,喷放时气体体积急剧膨胀,稀释被保护空间。
优点有:灭火时不污染环境,对保护区不产生腐蚀和破坏作用,可扑救ABC类火灾,在高浓度下还可扑救固态深位火灾。
弊端: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高压液化储存的高压系统和低温储存的低压系统。
高压储存,需要的瓶组数目多,占地面积大,对储存环境温度要求较严格,危险性大。
低压系统需要外设制冷设备,造价高,对运输管道也要求严格。
三、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原理及使用方法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又具体分为两种:手轮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鸭嘴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手轮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由手轮的转动控制开闭;其下部有一根钢制或尼龙材料制成的出液管直通瓶底。
喷筒为喇叭状,由一根钢管与启闭阀出口相连。
为确保安全,当瓶内二氧化碳灭火剂蒸气压达到17.0MPa以上时,启闭阀一侧的安全膜片会自行爆破,释放二氧化碳气体。
***机房二氧化碳气体消防系统一、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介绍1.二氧化碳的灭火原理在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的物态为气相,当储存于密封高压气瓶中,低于临界温度31.4℃时是以气液两相共存的。
在灭火中,当二氧化碳从储存气瓶中释放出来,压力骤然下降,使得二氧化碳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
氧含量降低会使燃烧时热的产生率减小,而当热产生率减少到低于散失率的程度,燃烧就会停止下来。
二氧化碳施放时又因焓降的关系,温度会急剧下降,形成细微的固体干冰粒子,干冰收取周围的热量而升华,即能产生冷却燃烧物的作用,但二氧化碳灭火作用主要在于窒息,冷却起次要作用。
2.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组成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由火灾报警系统、灭火控制系统和灭火系统三部分组成。
3.二氧化碳气体系统主要组成部件及功能。
a.烟感控制器-探测火灾烟雾并发出报警信号至火灾控制器。
b.手动/自动转换开关-控制灭火控制器的工作状态一般安装在防护区出入口处。
进入时转至“手动”位置,所有人员离开防护区时转至“自动”位置。
c.手动释放开关-确认防护区发生火灾并且所有人员撤离防护区后,触发手动开关向防护区释放灭火气体。
d.警铃-当警铃鸣响说明报警系统其中一个回路触发,应及时疏散及报告。
e.汽笛-汽笛鸣响说明报警系统两个回路均已触发,如果此时手动/自动开关设在“自动”位置经几十秒的延迟时间(一般为30秒)灭火控制器将输出启动信号,控制CO2气瓶电磁阀动作向保护区释放气体。
f.闪灯-与汽笛并联接同时动作,作为光报警信号。
g.警告牌-一般安装在防护区入口处和气瓶储存间提醒有关人员正确操作灭火系统,无关人员不要进入防护区和气瓶间。
h.气体储存室-CO2气体储存间人员进入时确保气瓶无泄漏以免引起窒息。
i.气体灭火控制器-接收烟感控制器触发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联动有关控制设备,经延迟输出气瓶启动信号,打开CO2主动瓶电磁阀从而释放CO2实施灭火。
j.灭火系统功能及动作原理示意图。
二氧化碳灭火机理1. 简介二氧化碳(CO2)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剂,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和设备的灭火工作中。
它具有无色、无味、无毒的特点,在灭火过程中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氧化碳灭火机理,包括二氧化碳的物理特性、灭火原理、灭火效果和注意事项等。
2. 二氧化碳的物理特性二氧化碳是一种化学式为CO2的化合物,由一分子碳和两分子氧组成。
它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呈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状态。
其密度大约为1.98kg/m³,比空气的密度稍大。
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可以溶于水形成碳酸。
3. 二氧化碳灭火原理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是通过二氧化碳与火焰中的氧气发生反应,降低火焰周围的氧含量,使火焰熄灭。
具体来说,二氧化碳灭火有以下几个步骤:3.1 灭火剂扩散当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启动后,二氧化碳以高速从喷头喷射出来,迅速充满灭火区域。
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它会迅速下沉到火源周围。
3.2 灭火剂淹没二氧化碳迅速充满火源周围后,形成一个密闭的灭火环境,将火焰包围在其中。
这种密闭的环境可以有效地阻止氧气的进入,从而熄灭火焰。
3.3 灭火剂与火焰反应二氧化碳与火焰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这个反应会消耗火焰周围的氧气,降低火焰的温度和能量,使火焰逐渐熄灭。
3.4 灭火剂稀释二氧化碳灭火后,火源周围的二氧化碳会逐渐稀释,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
这种稀释可以使火源周围的氧气浓度恢复到可燃范围之内,从而防止火焰重新燃烧。
4. 二氧化碳灭火效果二氧化碳灭火具有以下几个优点:4.1 高效性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灭火效果,可以迅速熄灭大多数可燃物的火焰。
它可以有效地降低火焰的温度和能量,阻止火势的蔓延。
4.2 不留残留物二氧化碳灭火后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不会对设备和物品造成损坏。
这使得二氧化碳灭火特别适用于对电气设备和敏感材料的灭火工作。
4.3 无毒性二氧化碳是一种无毒的灭火剂,对人体和环境没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