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论文

商业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论文

商业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论文
商业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论文

商业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研究

【摘要】建筑防火主要考虑3个方面:第一是保证建筑内的火灾隐患降低到最低点;第二是最快地知晓火情和最及时地依靠固定的消防设施自动灭火;第三是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规定的耐火强度,以利于建筑内的居住者在相应的时间内有效地安全撤离。基于以上原则,通常将建筑防火对策分为4大部分:被动防火对策、主动防火对策、人员安全疏散对策、消防管理对策。被动防火对策是指采用合理的建筑设计、有效防火分隔、提高或增强建筑构件或材料承受火灾破坏能力来限制火势扩大和保证人员财产安全。

【关键词】公共建筑;防火安全

主动防火对策是指采用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喷水灭火或其他灭火技术、烟气控制技术等限制火灾发生和发展。人员安全疏散对策是指通过合理设置安全出口、组织疏散路线、设置诱导标志等措施,使火灾时人员能够安全地撤离着火区域,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消防管理对策是指通过对建筑内的工作人员、常驻人口等进行的消防技能培训与安全教育,以降低火灾的发生率及提高人员在火灾中的自救能力,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其中消防管理对策是在建筑物落成以后的日常安全工作管理措施内容,与建筑防火安全设计关联较小,因此,人员密集公共建筑的防火安全设计的控制要素就包括了前三大方面的内容。

1.被动防火设计评价要素

被动防火设计,主要采用以耐火构件划分防火分区,提高建筑

商业建筑防火规范

第一节防火 第1.0.1条为保证商店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 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及工矿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商店建筑(含综合性建筑的商店部分)。 第1.0.3条商店建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合理地组织交通路线,方便群众和体现对残疾人员的关怀。 第1.0.4条商店建筑的规模,根据其使用类别、建筑面积分为大、中、小型,应符合表1.0.4的规定。 商店建筑的规模表1.0.4 第1.0.5条商店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还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转自学易网 第一节选址和布置 第2.1.1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基地宜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区或主

要道路的适宜位置。 大中型菜市场类建筑基地,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 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小区内的商店建筑服务半径不宜超过300m。 第2.1.2条商店建筑不宜设在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仓库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附近;如因用地条件所限,其安全距离应符 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 置。 第2.1.5条新建大中型商店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前,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应留有适当集散场地。 第2.1.6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如附近无公共停车场地时,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应在基地内设停车场地或在建筑物内设停车库。 第二节步行商业街 第2.2.1条步行商业街内应禁止车辆通行,并应符合城市规划 和消防、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2.2.2条原有城市道路改为步行商业街时,必须具备邻近道 路能负担该区段车流量的条件。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参考文本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参考 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正在朝智能化、 结构化、功能多样化和形态美学化方向发展。然而,传统 的建筑工程防火设计是按照“处方式”规范来进行的,这 种“处方式”规范规定了详细的设计参数和指标,因而具 有设计的局限性,使设计出来的建筑工程单调而呆板。因 此,传统的“处方式”防火设计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建 筑的飞速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提出了“以 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设计”新概念,并开始对传统的“处方 式”建筑防火安全设计法规体系进行改革,提出了制定 “以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规范”的新思路。性能化设计规范 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也使设计更加科学合

理。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 所谓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是针对特定建筑对象确立消防安全目标,提出消防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采用被广泛认可或验证为可靠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方案设计在建筑对象中的火灾场景进行确定性和随机性定量分析,以判断不同解决方案所体现的消防安全性能是否满足消防安全目标,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它是传统消防设计方法的一种替代办法,描述能够达到某种规定性能水平的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最终应达到的安全目标是:1、防止起火及火势扩大,减少财物损失;2、保证安全疏散,确保生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第一部分:术语 1、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注: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2、裙房 在高层建筑主体投影范围外,与建筑主体相连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 m的附属建筑。 3 、重要公共建筑 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公共建筑。 4、商业服务网点 设置在住宅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每个分隔单元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商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 5、高架仓库 货架高度大于7m且采用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化控制的货架仓库。 6、半地下室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3,且不大于1/2者。 7、地下室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房间平均净高1/2者。 8、明火地点 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民用建筑内的灶具、电磁炉等除外)。 9、散发火花地点 有飞火的烟囱或进行室外砂轮、电焊、气焊、气割等作业的固定地点。 10、耐火极限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至失去承载能力、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所用时间,用小时表示。 11、防火隔墙 建筑内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且耐火极限不低于规定要求的不燃性墙体。 12、防火墙 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的不燃性墙体。 13、避难层(间) 建筑内用于人员暂时躲避火灾及其烟气危害的楼层(房间) 14、安全出口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和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15、封闭楼梯间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16、防烟楼梯间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防烟的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统称前室)等设施,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防火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17、避难走道 采取防烟措施且两侧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的防火隔墙,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 18、闪点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或固体的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 设计的思考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正在朝智能化、结构化、功能多样化和形态美学化方向发展。然而,传统的建筑工程防火设计是按照“处方式”规范来进行的,这种“处方式”规范规定了详细的设计参数和指标,因而具有设计的局限性,使设计出来的建筑工程单调而呆板。因此,传统的“处方式”防火设计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建筑的飞速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提出了“以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设计”新概念,并开始对传统的“处方式”建筑防火安全设计法规体系进行改革,提出了制定“以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规范”的新思路。性能化设计规范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也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 所谓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是针对特定建筑对象确立消防安全目标,提出消防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采用被广泛认可或验证为可靠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方案设计在建筑对象中的火灾场景进行确定性和随机性定量分析,以判断不同解决方案所体现的消防安全性能是否满足消防安全目标,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它是传统消防设计方法的一种替代办法,描述能够达到某种规定性能水平的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最终应达到的安全目标是:1、防止起火及火势扩大,减少财物损失;2、保证安全疏散,确保生命安全;3、保护建筑结构不致因火灾而损失或波及邻房;4、为消防救援提供必要的设施。为此,建筑物防火安全设计须对建筑规划、结构耐火性能、防火分区划分、内部装修、防火设备、防排烟系统及避难对策等方面做出考虑。应该说现行的、条文式的设计方法对上述的问题都有相对独立、完整的考虑。但存在的最大弱点是没有清晰、统一的安全水准,无法体现各消防系统间的协同功效,并导致综合经济性低下。但是,消防安全的性能化设计方法能够考虑到项目所特有的危险和防护这些危险所特有的消防安全措施,可以实现综合性的消防对策,所有系统都综合其中,而不是分别独立设计的,人们除了可增进对潜在的损失了解外,这种综合性工程方法通常可提供更具体成本-效率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 二、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的基本步骤 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过程应该分为七个基本步骤: (1)确定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工程范围与内容。首先要了解工程各方面的信息,如建筑的特征,使用功能等;其次对建筑的工艺特征做专门的研究,如非同一般的作业区、危险物品的使用或储存区、昂贵设备区以及零故障区等;再次就是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其使用者特征也不同(如住宅建筑与商业建筑),使用者特征包括年龄、智力、是否睡觉、体能状态等因素。

商业建筑设计规范与防火规范

商业建筑综合规范(最新)

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commercial buildings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商业建筑规模分类和耐火等级 3.1商业建筑规模分类 3.2耐火等级 4.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4.1总平面布局规定 4.2防火间距 4.3消防车道 4.4平面布置 5.防火防烟分区 5.1防火分区的一般规定 5.2多层商业建筑防火分区 5.3高层商业建筑防火分区 5.4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分区 5.5商业建筑连通空间的防火分区 5.6营业厅与仓库的防火分隔 5.7防烟分区 6.安全疏散 6.1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面积计算 6.2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顾客人数的计算 6.3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疏散宽度的计算 6.4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安全出口数量要求 6.5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安全疏散距离的确定 7.建筑构造 7.1 外墙灭火救援窗与屋顶临时避难平台设置要求 7.2 防火墙、隔墙和楼板 7.3 防火门和防火卷帘

7.4 楼梯间 7.5 电梯、自动步道、消防电梯 8. 小型商业用房防火设计 8.1 小型商业用房分类 8.2 小型商业用房一般规定 8.3 小型商业用房安全疏散要求 9.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 9.1 基本规定 9.2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9.3 室外消防给水 9.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0. 防烟、排烟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 10.1 防烟设计 10.2 排烟设计 10.3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11. 电气 11.1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11.2电力线路及电气装置 11.3消防应急照明和消防疏散指示标志 1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初探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502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初探通用范本

地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初探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随着地下商业建筑的广泛利用和不断兴建,在防火安全上带来许多不安全因素。地下建筑比高层建筑的火灾发生次数更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大。因此,地下建筑,特别是地下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更为重要。 一、地下商业建筑火灾特点 (一)火灾烟气大 地下商业建筑失火与地面建筑失火完全不同。火灾时地面建筑约有70%的烟、热是通过门窗排出。而地下商业建筑是通过挖掘方式而获得的建筑空间,其外部由岩石、土壤包围着,只有内部空间,不存在外部空间,没有门窗与外部大

矿山自燃火灾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示范文本

矿山自燃火灾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矿山自燃火灾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矿山火灾是矿井重大灾害之一。井下一旦发生火灾, 对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矿井设备、矿产资源以及地表环 境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多年来,通过科研人员和现场技 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摸索总结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矿山防 火设计方法和设计规程。但由于各个矿山的开采条件、通 风系统、生产装备差异很大,难以适用统一的标准。因 此,要做好矿山防火工作,必须要有突出个性化特点的设 计,火灾性能化设计方法的产生与发展为这种思路提供了 实现的依据。 性能化防火设计是未来消肪设计的发展方向,也是消 防安全工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目前,已有学者

研究性能化方法在矿山火灾防治中的应用,文献[2]中给出了矿山防火性能化设计的定义,并说明了矿山防火性能化设计可以达到的效果。但性能化的设计方法在矿山火灾防治领域中涉及较少,在矿山防火中的应用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 笔者根据矿山内因火灾的特点,结合我国矿山多年来对自然发火区防火所取得的经验,探讨丁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在矿山自燃火灾防治设计中的应用。 1矿山火灾的特点 1)矿内火灾是在有限空间的井巷中发生的,火焰及有毒气体随巷道内空气流动向各处蔓延,尤其是CO不易扩散冲淡。 2)井下空间狭窄,灭火困难,不便采用大型强力灭火器灭火。 3)矿内空间小,氧气不充沛,煤或者硫化矿自燃时,产

G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2.9建筑内的电梯井等竖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的井壁除设置电梯门、安全逃生门和通气孔洞外,不应设置其他开口; 2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井道,应分别独立设置。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3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6.3.5 防烟、排烟、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及建筑内的其他管道,在穿越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处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及防火墙处时,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9.1.2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该循环使用。 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 9.1.3为甲、乙类厂房服务的送风设备与排风设备应分别布置在不同通风机房内,且排风设备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 9.1.4 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9.2.2 甲、乙类厂房(仓库)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供暖。 9.2.3 下列厂房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供暖: 1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蒸汽、粉尘或纤维与供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 2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或生产爆炸性气体的厂房。 9.3.2 厂房内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9.3.5 含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对于遇水可能形成爆炸的粉尘,严禁采用湿式除尘器。 9.3.8 净化或输送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或管道,均应设置泄压装置。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 9.3.9 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汽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2 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 3 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同乡室外安全地点,不应暗设。 9.3.11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1 穿越防火分区处; 2 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 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 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5 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注: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水平风管与竖向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

性能化防火设计

1、什么是性能化防火设计? 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火灾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是运用火灾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开口、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分布以及建筑物内人员特点、建筑物内部操作方式、消防灭火组织特点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由设计者根据建筑的各个不同空间条件、功能条件及其他相关条件,自由选择为达到消防安全目的而采取的各种防火措施,并将其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该建筑的总体防火安全设计方案,利用已开发的工程学方法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出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物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2、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应用领域? 建设工程出现下列情况时,可就建筑的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消防设施的技术要求进行单项或多项的性能化防火设计与评估: (一)现行国家消防技术规范未明确规定的; (二)现行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规定的条件不适用于特定建筑情况的; (三)依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关于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构件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的规定,难以实现建筑特定使用功能和构造需求的。 对于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已有明确规定且无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不应采用性能化防火设计。 3、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1)确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用途、建筑设计的适用标准; 2)确定需要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问题; 3)与公安消防机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共同研究确定消防安全目标及其定量的消防安全性能判据;4)设定火灾场景; 5)公选择分析工具或分析方法; 6)对设定火灾场景下,建筑内的火灾、烟气发展和蔓延过程、人员安全疏散、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等进行量化分析预测; 7)修改、完善设计并进一步评估验证确定是否满足所确定的消防安全目标; 8)编制设计说明与分析报告,提交审查与批准。 4、什么是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判定标准?常用的判定标准有那些?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判定标准是一系列在设计前把各个明确的性能目标转化成用确定性工程数值或概率表示的参数,要体现由火灾或消防措施造成的人员伤亡、建筑及其内部财产的损害、生产或经营被中断、风险等级等的最大可接受限度。 常见的判定标准包括:构件和材料的温度、气体温度、火灾蔓延、烟气损害、毒性、能见度、热暴露水平、防火分隔物受损和结构的完整性等。一项设计目标可能需要多个性能判定标准来验证,而一个性能判定标准也可能需要多个参数值予以支持,但并不是每一个性能目标都能达采用这种方式表达,因此,在量化时应主次有别,把握关键性参数。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参考文本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消防安全工程 随着人们对火灾现象及其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一 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火灾过程的定量描述和分析,并由此产 生了一门新兴工程学科--消防安全工程学。在发展以性能为 基础的规范的同时,消防安全工程也在快速发展。消防安 全工程学由于其潜力、复杂性以及应用性而在基础理论、 方法学和实用工具领域得到较大的发展。当然人们仍然需 要进一步研究建筑设计中完全量化的消防安全工程方法。 消防安全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工程原理与原则的应 用,基于火灾现象、火灾影响,以及人的反应和行为的专 家判断。由于现在仍然缺乏完全量化的建筑设计消防安全 工程方法,因此要求采用由专家或工程分析判断而形成的

比较保守的方法。不过,在很多国家,这些能够作出专家判断的经过认可或被接受的消防工程师为数不多。 二、性能化设计方法 性能化设计方法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出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物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性能化设计利用火灾科学和消防安全工程去建立设计指标,评估设计方案;并利用火灾危害分析和火灾风险评估去建立从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到火灾场景等领域内所需要的参数。性能化的消防安全设计是一种可以对诸如非工程参数如人在火灾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定义的工程过程。 三、性能化规范与性能化设计方法

商业建筑防火设计要点分析

商业建筑防火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中的商业区面积不断扩大,也就意 味着越来越多的商业建筑不断出现,并且日渐密集。商业建筑具有楼层数较高、 单层建筑面积大、功能愈加复杂及客流量大等特点,导致了一旦发生火灾,会出 现巨大的伤亡,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因而在进行防火设计的过程中,这一特点 也同样导致了设计过程中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做好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的工作, 针对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特点和难点进行设计,能够有效地为商业建筑排除更多的 火灾隐患,降低损害。 关键词:商业建筑;防火;设计要点 前言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商业建筑的建设正在朝着多功能化改变。而功能的 愈加丰富齐全,在带来丰富的客流量和消费机会的同时,也意味着对防火安全提 出了更高的挑战。商业建筑堪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细胞,其中进行的资金流动对 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着积极意义,这就导致了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正在 成为建筑设计所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加强商业建筑的防火设计,在保证社会稳定 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正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1.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特点、难点 1.1起火因素多 商业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很大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而商业建筑 本身又是一种比较容易出现火灾的建筑,主要是由于商业建筑本身的功能非常丰富,这就造成了导致火灾的因素也非常多。比如商业建筑中存在商店、餐饮、电 影院、KTV和儿童游乐等功能。不仅人员组成复杂,而且功能、流线复杂。这些 都是设计中的难点和引起火灾的因素。 1.2火灾蔓延快 商业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就有很多建筑材料本身具有易燃性,而商户中又 包括家电、衣物、鞋帽、后厨、吸烟等多种起火因素、存在大量有易燃物的商家,存货堆放过程中也容易导致火灾安全隐患。因此在设计中对这些因素应有明确定性,尽量按严格的要求进行设计。 1.3人员疏散困难 在楼层较高的商业建筑中,将人员疏散出来所需的时间比较长。在单层面积 较大的商业建筑中应合理、均匀的设置安全疏散出口,否则大量的客流在不熟悉 的环境中,疏散将是比较困难的。火灾出现的烟雾问题也会导致人员疏散困难。 2.商业建筑防火、防烟分区设计要点 2.1防火分区分隔合理 在进行商业防火设计时,一般来说,最重要的是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防火 分区的处理。水平方向也就是同一层楼内部,一般来说采用的是防火卷帘作为分 分隔;而垂直方向,也就是不同楼层之间,则是采用防火墙和防火门来进行分隔的。但近些年的商业建筑中,往往对商场的通透性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更多的采 用了防火卷帘,来对火灾区域进行分隔,分隔时应按不同的使用功能进行防火分隔,尽量避免出现火灾向不同功能分区蔓延,保证各部分人员的疏散[1]。而在垂 直方向的防火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多商业建筑,例如万达广场等商业建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 英国在1985年颁布了第一部性能化防火规范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北欧等发达国家政府先后投入大量研究经费积极开展了消防安全工程学和性能化安全设计方法理论及技术的研究。南非、埃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都纷纷开展了这方面研究工作。目前有不少于13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法国、英国、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西班牙、瑞典和美国)以及两个国际组织-国际标准组织(ISO)和国际建筑研究与文献委员会(CIB)采用或积极发展性能化规范和基于规范结构形式下防火建筑所要求的工程工具和方 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美国已完成性能目标和基本完成性能级别分级的确定,并于20XX年发布了《国际建筑性能规范》和《国际防火性能规范》。加拿大计划于20XX年发布其性能化的建筑规范和防火规范,其要求将以不同层次的目标形式表述。英国于1985年完成了建筑规范,包括防火规范的性能化修改,新规范规定”必须建造一座安全的建筑”,但不详细规定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澳大利亚于1989年成立了建筑规范审查工作组,起草性能化的《国家建筑防火安全系统规范》,并于1996年颁布了性能化《澳大利亚建筑-1996》(BCA96),并自1997年陆续被各州政府采用。新西兰1992年发布了性能化的《新西兰建筑规范》,新规范中保留了处方式的要求,并作为可接受的设计方法;1993~1998年,开展了”消防安全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制定了性能化建筑消防安全框架;其中功能要求包括防止火灾的发生、安全疏散措施、防止倒塌、消防基础设施和通道要求以及防止火灾相 部分。互蔓延5 从国外性能化规范的研究过程 看,大部分是首先或同时研究与性能设计有关的消防安全设计评估技术,只有少数国家是先修改规范,后开发设计指南。

新版商业建筑设计规范及防火规范

新版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综合规

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commercial buildings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商业建筑规模分类和耐火等级 3.1商业建筑规模分类 3.2耐火等级 4.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4.1总平面布局规定 4.2防火间距 4.3消防车道 4.4平面布置 5.防火防烟分区 5.1防火分区的一般规定 5.2多层商业建筑防火分区 5.3高层商业建筑防火分区 5.4地下商业建筑防火分区 5.5商业建筑连通空间的防火分区 5.6营业厅与仓库的防火分隔 5.7防烟分区 6.安全疏散 6.1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面积计算 6.2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顾客人数的计算 6.3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疏散宽度的计算 6.4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安全出口数量要求 6.5 商业建筑营业部分安全疏散距离的确定 7.建筑构造 7.1 外墙灭火救援窗与屋顶临时避难平台设置要求 7.2 防火墙、隔墙和楼板 7.3 防火门和防火卷帘 7.4 楼梯间 7.5 电梯、自动步道、消防电梯 8. 小型商业用房防火设计

8.1 小型商业用房分类 8.2 小型商业用房一般规定 8.3 小型商业用房安全疏散要求 9.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 9.1 基本规定 9.2 室消火栓给水系统 9.3 室外消防给水 9.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0. 防烟、排烟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 10.1 防烟设计 10.2 排烟设计 10.3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11. 电气 11.1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11.2电力线路及电气装置 11.3消防应急照明和消防疏散指示标志 1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

G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B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建筑内的电梯井等竖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的井壁除设置电梯门、安全逃生门和通气孔洞外,不应设置其他开口;? 2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井道,应分别独立设置。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3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防烟、排烟、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及建筑内的其他管道,在穿越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处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及防火墙处时,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甲、乙类厂房内的空气不应该循环使用。 丙类厂房内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 为甲、乙类厂房服务的送风设备与排风设备应分别布置在不同通风机房内,且排风设备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 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甲、乙类厂房(仓库)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供暖。 下列厂房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供暖: 1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蒸汽、粉尘或纤维与供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 2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或生产爆炸性气体的厂房。 厂房内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房间隔墙。 含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对于遇水可能形成爆炸的粉尘,严禁采用湿式除尘器。 净化或输送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或管道,均应设置泄压装置。 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 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汽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风系统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2 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 3 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同乡室外安全地点,不应暗设。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1 穿越防火分区处; 2 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 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 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2021版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

2021版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 浅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72

2021版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 说明:安全技术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安全服务的产业。既然是一种产业,就要有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就要有系统的设计、工程的 施工、服务和管理。可以下载修改后或直接打印使用。 传统规范是规定建筑设施的结构要求、耐火要求、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消防系统等;也可以说,传统的建筑防火规范和设计方法,仅规定了防火设计必须满足的各项设计参数指标,而对具体建筑物要达到的总的安全目标不予要求,也不进行评估。建筑设计者和规范执行者几乎不需要消防安全工程所要求的特殊技术能力,都是依据详细的规定开展他们的工作,对规范不能有任何偏离,即使违规设计微不足道。这种规范的优点是清楚明了,没有为不正当的验收评估留有余地,但其缺点是它使建筑设计千篇一律,因此阻碍了新材料、新产品、新施工技术或者创新设计的采用,很难满足技术进步的要求。 而性能化规范,则是只确定建筑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或设计性能,规定一系列性能目标和可以量化的性能准则及设计准则,且一般附

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局限性与性能化设计的应用参考文本

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局限性与性能化设计的应用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局限性与性能化设计的应用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概述 建筑设计中,除满足生活与生产所需的基本使用功能 外,保证建筑消防安全应是设计重要任务之一。搞好建筑 防火设计并避免设计出现本质性缺陷,是防止火灾发生、 减少火灾损失的关键环节。建筑防火设计,系指结合建筑 物火灾防治要求,采用一定方法和步骤确定建筑物防火措 施的工程行为。按不同方式和依据设计出防火措施,其火 灾防治能力之差异很大。据笔者工作经验表明,制定有效 的规章、规定、标准或要求以有效指导、约束建筑防火设 计行为,是保证建筑物抵御火灾的重要条件。因此,建筑 防火设计赖以规划、操作的依据——技术规范的合理性、

科学性及其与现实发展相适应的先进性,将对建筑消防安全功能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及规范的特点和局限性 (一)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及规范的沿革及特点 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及规范,是从民间建筑设计中约定俗成的规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国家法令、法规的形式发布,用于强制规范建筑物防火安全设计达到一定安全水平的基本要求(一般称之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具有法规效力和强制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不同建筑的防火设计提出了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建筑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各国所采用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基本上是用指令性条文给出的,对其所涉及建筑物的位置、布局、耐火等级和使用性质、内部的建筑消防设施要求逐条作出了规

矿山自燃火灾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

矿山自燃火灾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 矿山火灾是矿井重大灾害之一。井下一旦发生火灾,对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矿井设备、矿产资源以及地表环境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多年来,通过科研人员和现场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摸索总结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矿山防火设计方法和设计规程。但由于各个矿山的开采条件、通风系统、生产装备差异很大,难以适用统一的标准。因此,要做好矿山防火工作,必须要有突出个性化特点的设计,火灾性能化设计方法的产生与发展为这种思路提供了实现的依据。 性能化防火设计是未来消肪设计的发展方向,也是消防安全工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目前,已有学者研究性能化方法在矿山火灾防治中的应用,文献[2] 中给出了矿山防火性能化设计的定义,并说明了矿 山防火性能化设计可以达到的效果。但性能化的设计方法在矿山火灾防治领域中涉及较少,在矿山防火中的应用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 笔者根据矿山内因火灾的特点,结合我国矿山多年来对自然发火区防火所取得的经验,探讨丁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在矿山自燃火灾防治设计中的应用。 1 矿山火灾的特点 1)矿内火灾是在有限空间的井巷中发生的,火焰及有毒气体随巷道内空气流动向各处蔓延,尤其是CO 不易扩散冲淡。 2)井下空间狭窄,灭火困难,不便采用大型强力灭火器灭火。 3)矿内空间小,氧气不充沛,煤或者硫化矿自燃时,产生的有毒气体,特别是CO,SO2 的含量极高,易 致人死亡。 4)内因火灾征兆不明显,开始仅以井下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缓慢增加而显现,从自热到自燃的过程较长,尤其在矿柱或采空区的自燃,难于及时发现。 正是由于矿山火灾的以上特点,更需要在防火设计过程中寻求适合矿山火灾防治的技术和方法。 2 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 2.1 基本概念和优点 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的概念首先在建筑领域中提出。它的主要特点是在防火设计时仅提出消防安全所需要的性能要求或指标,而不明确规定设计人员采用某些特定的解决方法。如何达到这一指标要求,采取什么样的工程措施完全由设计人员确定,但是设计人员最终要向审核人员证明其所选择的解决方法是安全可靠的,所采用的设计计算方法是得到公认的,审核人员也要利用相应的评估工具检验设计方案是否达到安全目标,其设计步骤如图1 所示。 图1 性能化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商业建筑防火设计措施

浅谈商业建筑防火设计措施 摘要:商业建筑的规模一般是比较大型的,其功能也非常广泛,而且也是人群高度集中的重要阵地,因此,探索商业建筑防火设计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当前形势下商业建筑防火设计面临的挑战,然后,有针对性的探索了几点商业建筑防火设计措施,希望能够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商业建筑防火设计,从而切实实现商业建筑防火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商业建筑;防火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scale of the commercial building is compared commonly big, its function is very extensive, but also an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crowd highly centralized, so to explore the commercial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design measures has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briefly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mercial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design challenges, then, have specific aim to explore some commercial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design measures, the hope can conducive to further improve and perfect commercial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design, and commercial building fire real realization of the ability. keywords: commercial buildings; fire prevention design;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最新版)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消防安全工程 随着人们对火灾现象及其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火灾过程的定量描述和分析,并由此产生了一门新兴工程学科--消防安全工程学。在发展以性能为基础的规范的同时,消防安全工程也在快速发展。消防安全工程学由于其潜力、复杂性以及应用性而在基础理论、方法学和实用工具领域得到较大的发展。当然人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建筑设计中完全量化的消防安全工程方法。 消防安全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工程原理与原则的应用,基于火灾现象、火灾影响,以及人的反应和行为的专家判断。由于现在仍然缺乏完全量化的建筑设计消防安全工程方法,因此要求采用由专家或工程分析判断而形成的比较保守的方法。不过,在很多国家,这些能够作出专家判断的经过认可或被接受的消防工程师为数不多。 二、性能化设计方法 性能化设计方法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