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阶段验收评估(三)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鲁教版选修三
- 格式:doc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9
第三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3.2 旅游规划相关素材旅游规划概念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开展目标和实现方式整体部署过程。
旅游规划经相关政府审批后,是该区各类部门进展旅游开发、建立法律依据。
旅游规划要求从系统全局和整体出发,着眼于旅游规划对象综合整体优化,正确处理旅游系统复杂构造,从开展和立体视角来考虑和处理问题。
因此,旅游规划必然要站在高屋建瓴角度统筹全局,为旅游实现提供指导性方针。
旅游规划理念旅游规划是一套法定标准程序,是对目地或景区长期开展综合平衡、战略指引与保护控制,从而使其实现有序开展目标。
旅游规划是为旅游开展设计一个框架,所以这个框架必须是长期地、稳定地,必要地。
旅游规划任务旅游规划根本任务是:通过确定开展目标,提高吸引力,综合平衡游历体系、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关系,拓展旅游内容广度与深度,优化旅游产品构造,保护旅游赖以开展生态环境,保证旅游地获得良好效益并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开展。
旅游规划困境旅游规划编制已经普及到县、甚至乡镇。
然而,越来越多人提出,旅游规划不能指导产业开展,不断要求修编。
修编后觉察,仍不能解决招商引资、营销促销、景区经营等实际问题。
其实,这是由于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形成结果。
一、旅游规划不能跟上旅游产业开展要求;二、委托方对旅游规划错误理解。
旅游规划存在问题旅游规划单位资质、能力有限、顾忌本钱、根底资料不详细等导致规划深度缺乏,定位不准等。
旅游规划重要性日益突出,从事旅游规划单位也随之增多,市场竞争因而变得剧烈,导致了旅游规划低价竞争出现。
旅游规划中虽然可能没有方向性错误,但是也找不到指导性、操作性内容。
对旅游规划误解要求旅游规划完成其所不能完成任务。
比方针对细分市场营销方式、对不同景区游憩方式设计、对旅游收入模式设计、对全套产品筹划或者更有甚者说用旅游规划怎么来指导近期操作等问题,都是旅游规划所不要求解决,因为旅游规划使命并不在于此。
因此,我们应该区分好旅游规划与旅游筹划使命。
选修3旅游地理第三单元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第一节旅游资源评价【设计思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而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该部分内容是高考的热点内容。
本课可以运用典型案例的方法,让学生在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学会辩证的评价某区域的旅游资源。
【知识构建】本课核心知识属于两部分内容,一是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二是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231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能否全面、准确、辩证地评价某区域的旅游资源。
【课前准备】提前布置问题:你或你周围的亲戚朋友去过哪些旅游景点旅游?问问他们选择该景点的理由和去后的感受?如果你有外出旅游的机会,最想去中国的哪些旅游景区?谈谈你选择的理由?教师收集相关问题的答案,提前收集相关区域的景点分布图和景观图。
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第64页、68页内容,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和方法。
[内容解析]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和方法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资源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的前提。
对科学制定旅游开发规划,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有定量、定性分析。
探究活动2: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内容解析]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1)旅游资源的规模和组合状况(2)旅游资源的等级与特色(3)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探究活动3:案例深度分析,学会评价旅游资源和对比分析不同区域旅游资源游览价值、开发条件。
年接待游客多、收入高的原因。
③展示问题2:试评价扬州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案例1:中国主要著名的旅游景点分布图,黄山和布达拉宫的景观图案例2:扬州瘦西湖和杭州西湖旅游景点分布图,著名景点景观图评价内容黄山与布达拉宫分析游览价值的评价共同点等级高,特色鲜明,与周边旅游资源地域组合状况好,历史文化价值高等不同点黄山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等开发条件的评价共同点旅游容量较小等。
不同点黄山地理位置更优越,交通更便利、离客源市场更近,开发能力更强等[内容解析]案例2:1.与瘦西湖比,杭州西湖等级高,规模大,知名度高、历史文化价值高,免费开放后可吸引更多游客、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等(合理即可)2. 优点:扬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处东部客源市场,客源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更强等,旅游容量不大,不足:部分景点旅游容量小,缺少特色,游客停留时间短等(合理即可)第三部分:课堂总结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总结①设问: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②总结:旅游资源游览价值和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
第三章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学案导学【学习指导】1、认识旅游资源的价值,了解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的内容;2、了解对资源评价的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3、通过分析旅游景区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影响,学会对立场有景区的景点、交通和主要设施进行规划设计;4、通过课本上对旅游区规划的案例分析,了解旅游规划失败的原因,进一步加深对旅游资源保护性规划的认识。
【知识结构】【重难点知识讲解】一、旅游资源评价(一)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1、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主要目的是:①通过对旅游资源类型、规模、等级、功能、价值等多方面的评价,为旅游业发展,旅游区规划确定导向,主题形象及发展规模提供参考依据;②通过对旅游资源规模品位的鉴定,为国家和地区进行旅游资源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系统资料和判断对比标准;③通过对区域旅游发展的综合评价,为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发挥整体效应提供经验,为确定不同旅游地的建设顺序准备条件。
2、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对旅游资源的评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主要分为旅游资源本身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二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但同时也有明显的差别,特别是评价的结果方面。
对旅游资源本身进行评价,主要是根据旅游资源调查所得到的该项旅游资源的特征资料,通过特征数据,便不难判断出该项旅游资源在同类旅游资源中的地位。
人们更经常进行的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
它以对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为基础,又加上了对于旅游资源开发所必不可少的开发条件和客源市场等因子。
这两种评价的结果因各自的因子数量不同,故而其评价结果(即所得的评价数值)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如只要提及高山,全世界的人都会首先想到珠穆朗玛峰,从旅游资源本身评价的角度,它被列为世界第一是无可争辩的,具有垄断性,然而若从开发的角度进行评价,加上开发条件和客源市场因子,其评价结果必然大为降低。
北京石经山为“世界之最”,然而因其可观性差,除佛教徒之外一般游客兴趣不大。
《旅游资源评价》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李绍菊授课班级:高1505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2、学会评价旅游资源的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针对某一著名景区,评价其开发条件的优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探究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兴趣。
2、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树立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观念。
考情分析:近三年高考考点(全国卷)分布教材分析:纵观近三年高考知识点的分布,不难看出,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旅游安全、旅游质量、旅游资源的开发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自然地,怎样开发旅游资源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成为了地理的高频考点之一,契合了培养具有现代地理素养公民的地理新课标要求;其次,该内容是对前面已学旅游地理知识的总结、提升和运用,侧重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是旅游地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和价值,了解旅游景观欣赏与旅游活动设计的相关内容,知道了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旅游业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学习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点:掌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不同情境下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答题方法教学思路:1、复习旅游地理主要知识点↓2、分析考点、确定本节课学习重点(PPT展示)↓3、学习新课内容↓4、以题串联,运用知识点↓5、学生巩固、记忆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点2、旅游资源的价值二、新课内容1、借助PPT展示,进行考情分析,明确学习重难点2、学生自主学习3、师生一起梳理、归纳知识点三、课堂练习1、基础训练读下列材料,简要评价沧源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沧源自治县地处祖国的最西南边陲,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又是一跃千年的民族直过区。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1)该地可供开发的旅游项目有()①登山探险②地质考察③野营狩猎④园林观赏⑤民俗文化1.(2)由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该地拟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一处建造宾馆最佳地点是()A. ①②③B. ③④C. ①②⑤D. ④⑤【答案】C【解析】(1)图中有雪峰、石林、傣家竹楼可以发展登山探险、民俗文化、地质考察【答案】D【解析】(2)宾馆建在丁地少占农田靠近公路最主要的是离旅游项目不远2.(1)导致冰架坍塌的主要原因是()2.(2)如果冰架坍塌现象继续发展可能产生的后果是()A. 火山喷发加剧大气升温快B. 臭氧层空洞大气吸热快C. 化石燃料使用多气候变暖D. 太阳活动异常灾害增加【答案】C【解析】【答案】B【解析】3.下列旅游景观与所属大洲搭配错误的是()A. 泰姬陵——亚洲B. 肯尼亚国家公园——非洲C. 珀杜山——欧洲D. 夏威夷群岛——北美洲【答案】D【解析】4.(1)赊店镇旅游资源价值最突出特点是()4.(2)赊店镇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组合正确的是()①旅游资源丰富②集群状况好③接待能力强④经济发展水平高A. 历史文化价值B. 艺术价值C. 经济价值D. 科学价值【答案】A【解析】(1)读材料可知赊店镇是一座有着1900多年历史的中原古镇发展历史悠久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故选A【答案】A【解析】(2)赊店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品类很多内容各有异趣和功能拥有九门(与皇城同)七十二街旅游资源丰富集群状况好故选A5.一般情况下与类型Ⅰ相比类型Ⅱ民宿的()A. 旅行体验较枯燥B. 游客停留时间较长C. 提前预定比例小D. 游客消费总额较少【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类型II民宿与景区有一一定距离且拥有自己的餐厅推测可能是度假型民宿类型I民宿是景区旅游的附属品.类型I民宿可能是民宿体验者专程前米体验的A的地旅行体验项日较丰富提前预定的比例较大综合消费金额较多故B选项正确6.(1)布查德花园的修建是基于()6.(2)布查德花园经营效果很好主要是因为()6.(3)该花园的经营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A. 气候适宜B. 产业结构单一C. 资源枯竭D. 经济总量不足【答案】C【解析】20世纪初这里的石灰岩逐渐开采殆尽在露天石灰岩采矿坑上人们营造出5个不同风格的花园资源枯竭是布查德花园的修建的前提故C正确【答案】B【解析】A、该花园经营效果好不是充分发挥旅游衍生品不符合题意B、该花园经营效果好得益于专业规划与专业经营故正确C、题干中不能体现花园的文化特色不符合题意D、题干中没有明确目标客户群定价不符合题意【答案】D【解析】A、花园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发展起来的高标准规划但不是一步到位的经营战略故错B、经过长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不属于经营模式故错误C、打造“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并不一定适宜所有地区故错误D、花园是石灰岩矿区发展起来的可以学习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故正确7.(1)据图可知()7.(2)③季节活动层土壤()7.(3)从综合效益角度考虑桥梁立柱埋藏深度最合理的是()A. ①季节永冻层厚度小B. ②季节融化层厚度变化大C. ③季节冻结层厚度小D. ④季节冻结层稳定【答案】B【解析】①永冻层多年冻结其厚度常年稳定 A项错误②季节融化层厚度明显减小变化较大③活动层包含融化层和冻结层其厚度常年较稳定 C项错误④季节冻结层厚度明显减小 D项错误【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①、②、③、④表示夏、秋、冬③为冬季土壤含水量小 B错冬季陆地降温快【答案】C【解析】Ⅰ和Ⅱ的桥梁立柱埋藏深度都小于夏季融化层的厚度夏季上层冻土融化 A、B 项错Ⅲ和Ⅳ的桥梁立柱埋藏深度都大于夏季融化层的厚度桥梁稳定性好较安全工程建设成本高 D项错误8.(1)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动态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8.(2)为了走最便捷的道路去风景游览区小明的父亲在驾驶轿车行驶过程中应充分运用()A. 野外测量B. 扫描旅游地图C. 遥感技术D. 全球定位系统【答案】C【解析】由题因为该风景区是大型风景游览区所以只有运用遥感技术才能监测较大范围的区域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答案】D【解析】GPS是利用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导航定位具有全球性、全天候、高精度、快速实时三维导航、定位、测速和授时功能以及良好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充分利用导航功能故D正确9.(1)北京故宫最主要的游客来自河北、天津,主要原因是()9.(2)北京的雍和宫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到北京的游客中,很少有人到雍和宫游览,是因为()9.(3)黄河壶口瀑布可以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但到此旅游的人并不多,最重要的原因是()A. 河北、天津地处故宫的最优吸引半径内B. 河北、天津交通位置的优越性C. 北京的接待能力有限D. 故宫的环境承载量和接待能力是无限的【答案】A【解析】【答案】D【解析】【答案】B【解析】10.(1)游记中的P地最可能位于图中的()10.(2)此段旅行发生的时间最可能在()10.(3)此段行程中较为可信的现象是()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快到终点时雪山开始出现在视野中该区域河流大致由东南流向西北注入巴尔喀什湖因此东南部地势较高所以应驾车沿公路向该区域的东南方行驶离开P 地时太阳在巴尔喀什湖面且行驶过程中影子一直在车辆的右侧故太阳应在P地的东北方说明当天日出东北(因为当地湖面可以看作为地平面)且又要满足太阳在巴尔喀什湖面排除AD 车辆行驶约200km到达终点看到了远处的雪山结合图中比例尺可知③地更为合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快到终点时雪山开始出现在视野中该区域河流大致由东南流向西北注入巴尔喀什湖因此东南部地势较高所以应驾车沿公路向该区域的东南方行驶离开P 地时太阳在巴尔喀什湖面且行驶过程中影子一直在车辆的右侧故太阳应在P地的东北方说明当天日出东北(因为当地湖面可以看作为地平面)为北半球的夏季且该地位于中亚地区 7月气温相对较高因此此段旅行发生的时间最可能在7月故B正确 ACD错误【答案】D【解析】A、车辆开往东南部山区地势起伏逐浙变大公路限速值越来越低故错B、夏季山地牧场比较凉爽牧民将牛羊赶至山上故错C、该季节河流早已解冻无凌汛现象故错D、此段行程自③地开往东南部山区水分条件逐断改善(受高山冰雪融水的影响以及西风受地形影响东南部降水相对较多)公路沿线植被越来越好故正确11.西藏目前真正积极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目的地但其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有()①高寒缺氧②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低③交通不便④旅游环境的承载量小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C【解析】西藏具有独特的雪域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高②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寒缺氧使其旅游环境的承载量小交通不便也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①③④正确 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2.(1)描述京津冀地区传统村落分布特征12.(2)指出京津冀地区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价值12.(3)与河北相比分析京津郊县“传统村落游”发展势头更好的原因12.(4)在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经营者常租用村民闲置老宅改造为民宿酒店外观保持原有模样简述该经营模式的优点【答案】(1)整体分布不均西部多东部少山地丘陵多平原少西南最多河北多、京津少【解析】(1)京津冀地区传统村落整体分布不均西部多东部少山地丘陵多平原少西南最多河北多、京津少【答案】(2)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解析】(2)京津冀地区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价值主要有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答案】(3)京津地区经济发达客源更充足距离主要客源地近交通便利区域基础设施更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解析】(3)主要从经济发达程度、市场、交通、基础设施等角度分析【答案】(4)充分利用闲置房屋利于传统村落保护增加游客旅游体验增加村民收入减少经营者建设成本【解析】(4)租用村民闲置老宅改造为民宿酒店可以充分利用闲置房屋利于传统村落保护增加游客旅游体验增加村民收入减少经营者建设成本13.(1)推测猫跳河流域干支流的形成发育过程13.(2)分析猫跳河流域上、中游与下游水文特征的差异13.(3)我国南方城市大都沿河分布但猫跳河流域的城市如西秀、平坝等并未靠近河流请解释原因【答案】(1)海洋沉积形成可溶性碳酸盐岩层受地壳运动影响隆起成为高原的一部分夏季降水量较大受流水溶蚀等外力作用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发育形成猫跳河流域的干支流【解析】(1)猫跳河流域在距今的两亿年以前是一个长期被海水淹没的海湾海洋沉积环境形成了大量碳酸盐岩层猫跳河流域地处云贵高原东部由早期海湾演变成现在高原应该受地壳运动影响隆起成为高原的一部分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气温高、降水量较大碳酸盐岩层受流水溶蚀等外力作用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发育形成猫跳河流域的干支流【答案】(2)上、中游为丘陵河谷较宽流速慢含沙量小等下游水量大山高谷深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含沙量大等【解析】(2)据图分析猫跳河流域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流域上、中游为丘陵下游多高深峡谷说明上、中游比下游较平坦下游落差大河流侵蚀形成峡谷可推断出上、中游河谷较宽流速慢河流含沙量小等下游水量大山高谷深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河流侵蚀作用强含沙量大等【答案】(3)位于上游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流水侵蚀强烈地形崎岖不宜建城水浅航运价值小河谷地区交通不便等【解析】(3)该流域上、中游为丘陵喀斯特地貌发育西秀、平坝大致位于上游地区碳酸盐岩层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导致地形崎岖平地少不宜建城上游水浅水流急航运价值小河谷地区受地形限制大交通不便等14.(1)沙田稻草是生产宣纸的重要原料可利用纤维多不易腐烂易于自然漂白优于泥田稻草优质沙田稻草来自泾县长秆沙田籼稻生长期较长稻秆长分析泾县利于优质沙田籼稻生长的自然条件14.(2)宣纸不易褪色得益于原料的晾晒判断右图原料场晾晒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左图中甲、乙两地的哪一处?请解释原因14.(3)“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说明泾县宣纸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原因14.(4)目前泾县从事一线宣纸生产的人员大多在40岁以上技艺传承危机已显露无疑分析宣纸传统技艺传承困难的主要原因【答案】(1)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肥沃中上部为砂土层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充足降水丰沛河流发育(大小河流众多)水源充足河水多山涧源头水源清洁纯净水温较低籼稻(水稻)生长期长【解析】(1)由材料“河谷平原地层的中上层为砂土层可知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肥沃中上层为砂土层透气性好由材料可知由“泾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可知泾县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富由”有大小河流146条可知泾县内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由“河水基本都是山涧源头"可知水源清洁水温较低故籼稻生长期较长【答案】(2)乙地甲乙对比乙地为阳坡温度高蒸发快利于晾晒坡度较大防潮不易霉变【解析】(2)观察“人工晾晒原料景观照片可知稻草在光照充足的山坡山晾晒”读泾县局部区域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可知甲地与乙地中位于阳坡的是乙地故乙地光照充足气温高蒸发快有利于晾晒而且乙地等高线较为密集坡度较大利于排水使稻草不易霉变【答案】(3)宣纸的生产从原料生长到加工都离不开泾县及周边地区的水、土壤、气候和传统技艺具有不可移动的地域性(或真正意义的宣纸只有在泾县特殊的气候、水源、土壤、传统技艺等自然和人文条件下才能生产出来或宣纸的品质离开泾县特殊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后不能得到保证(或无法仿制))宣纸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凝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或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依赖于宣纸而生辉、传世和保存)【解析】(3)由材料中对宣纸的定义可知宣纸的生产从原料生长到加工都离不开泾县及周边地区的水、土壤、气候和传统技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无法转移生产地综合材料的第一、二段可知宣纸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凝聚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艺术【答案】(4)从原料到成品纸宣纸传统技艺复杂制作历时长工序多学习难度大周期长主要靠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宣纸所需时间长成本高但产量低工人收入低年轻人对宜纸传统技艺缺乏兴趣后继乏人【解析】(4)由“从选料、自然漂白到捞纸、晒纸、验纸、剪纸一张宣纸 108道工序有片纸两年得之说”可知宣纸传统生产工艺复杂制作时间长工序繁杂主要工序都要靠手工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宣纸所需时间长成本高但产量低导致工人收入低繁杂的工序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学习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少有年轻人对宣纸传统技艺感兴趣生产宣纸的传统工艺或将面临失传15.【旅游地理】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旅游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活动的开展所带来的异地消费不断增多其中食物消费是旅游消费的最基本内容研究人员通过实地走访等形式获取了不同场景下居民各类食物消费结构情况(下图所示图例按照图中食物消费构成比例依次表示)简述旅游活动时旅游者食物消费与在家时的区别并分析原因【答案】区别与在家时的食物消费相比游客在旅游期间的粮食消费比例减少了但仍占最大比重肉类的消费明显增加蔬菜、蛋类、水产品的消费减少水果、奶类、酒水饮料的消费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原因平时在家就餐中主食、蔬菜占比较高外出旅游就餐时会相应地做出改善增加肉类、水果的消费饮食习惯决定在家、在外旅游食物消费始终以粮食为代表的主食为主而旅游期间旅游过程中对体力有一定的要求活动量的增加无疑需要更多水、食物及营养来支撑因此需要必要的水、主食和奶类摄入以确保体力【解析】读图根据旅游和在家时的食物消费比例可知旅游时的粮食消费比例有所减少但仍占最大比重肉类的消费明显增加水果、奶类、酒水饮料的消费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蔬菜、蛋类、水产品的消费减少多数人在家时的日常用餐一般以主食、蔬菜为主而外出旅游时一般会改善饮食增加肉类、水果的消费尽管在旅游时会改善饮食但饮食习惯决定了在家、在外旅游食物消费始终以粮食为主旅游活动对人的体力消耗较大因此需要增加必要的水、主食和奶类摄入以确保体力。
阶段验收评估(三)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规划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旅游景观既具有科学价值,又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是( )解析:选A 四川九寨沟具有美学价值;东非大裂谷和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具有科学价值。
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是评价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也是旅游资源可行性开发的决定条件之一。
据此回答2~4题。
2.下列关于对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旅游资源的特色突出、价值很高,其开发效益一定高B.旅游资源的价值受功能的影响C.根据某一旅游资源的功能可确定其开发方向D.一般来说,艺术价值高的旅游资源一般表现为科学考察方向3.旅游资源的本身价值除了资源的价值、功能和特色外,还表现为( )A.旅游区内的交通状况B.旅游区的吃、住条件C.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D.景观的特色4.关于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这些享誉世界的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的组合判断,正确的是( )①美学价值②科学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④经济价值⑤社会价值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解析:2.C 3.C 4.D 第2题,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效益不仅取决于资源的特色和价值,还与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有关。
旅游资源的功能受价值影响,而功能可决定其开发方向。
一般来说,艺术价值高的旅游资源一般表现为观光方面的功能。
第3题,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既包括资源的价值、功能和特色,开发时还需要考虑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
只有类型丰富、搭配协调,旅游资源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第4题,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具有建筑美学、科学价值、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可观的经济价值,旅游收入是埃及的经济支柱之一。
读以下图表材料,完成5~7题。
材料一黄山位置图。
材料二黄山国内旅游主要客源市场所占比重表。
5.若要建设一批高档的旅游宾馆,最合适的地点是( )A.黄山 B.黄山区C.歙县 D.黄山市6.从材料二分析,影响黄山旅游客源的主要因素是( )①经济条件②距黄山的距离远近③黄山的知名度④黄山的水陆交通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7.黄山与齐云山(道教名山)、歙县(历史文化名城)、千岛湖等旅游景点相距不远,这表明黄山旅游区( )A.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较好B.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高C.交通位置及通达性较好D.市场距离较近解析:5.D 6.A 7.A 黄山市距离黄山80 km,但有便利的国道相连,同时黄山市处在铁路与国道的交通枢纽位置,利于游客到来;黄山市作为旅游城市,旅游环境和基础配套设施也较好,适宜建高档旅游宾馆。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安徽、江苏、上海、北京和广东是主要客源地,这些客源地有两大特点:距离黄山较近或经济条件较好。
该地区除了黄山这一旅游资源外,还有其他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表明黄山旅游区有较好的旅游资源集群状况。
旅游景观欣赏是人类通过对旅游资源观察而获得的内心感受。
因此欣赏过程中必然要受到自然、人文两大因素制约,二者完美结合,才能获得最佳欣赏效果。
下图中A点为影响旅游者出行因素的影响程度。
据此完成8~9题。
8.从图中可以看出旅游者出游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A.市场距离B.游览价值C.旅游环境 D.交通通达性9.影响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的集群状况 B.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C.资源的质量 D.市场距离解析:8.B 9.C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离游览价值最近,说明旅游者出游优先考虑的因素是游览价值。
第9题,影响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的质量。
旅游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旅游客流量的空间分布会在距离衰减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波动。
读图,回答10~11题。
10.从图中可以看出,在700~1 100 km范围内,出现了第二个客流分布高峰,其客源最主要来自( )A.台湾 B.福建C.广东 D.广西11.从总体上看,三亚市的旅游吸引力主要集中在1 800 km范围内,该范围内旅游客流量累计百分比约为( )A.25% B.43%C.68% D.80%解析:10.C 11.D 第10题,客源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在距三亚700~1 100 km 范围内的地区中以广东经济最为发达,客源优势最为明显。
第11题,由图中可得出客流量累计百分比。
12.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
其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不便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D.游客量不足解析:选C 旅游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如果规模超过了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这是布达拉宫限制游客数量的主要原因。
13.读中国重点城市旅游实力比较图,有关图中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海、广州、深圳是发展中旅游城市B.大连旅游人次比值大于西安C.大连、西安的旅游资源类型相同D.北京的旅游实力是最强大的解析:选D 从右图可以看出,北京的旅游收入比值、人次比值都最高,其旅游实力最强。
上海属于旅游强市,大连的旅游人次比值小于西安;大连以自然风光为主,西安以人文景观为主。
下面是我国某一旅游风景区的规划地图,该旅游风景区规划的主要景点有“山顶观日出”“尼湖风光”“远眺尼湖”“银河飞瀑”“漂流探险”“古寺揽幽”等。
据此完成14~15题。
14.“银河飞瀑”景点、“漂流探险”景点应分别位于( )A.⑤⑥ B.⑥⑤C.②⑥ D.⑤③15.“山顶观日出”是该景区重要的景点,下列四个假日中山顶日出时间最早的是( )A.五一劳动节 B.国庆节C.春节 D.元旦解析:14.A 15.A 第14题,⑤⑥两处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地带,可能有河流分布;且⑤处有两条等高线交会,是陡崖,有瀑布;⑥处的等高线分布密集,坡度陡,说明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惊险刺激。
第15题,一年之中,我国的夏至日这一天日出最早,四个假日中日期越接近夏至日,日出越早。
二、综合题(共70分)16.读我国西部地区某村镇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1)据图知,该地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哪些。
(至少4个)(4分)(2)为了发展该地的旅游业,拟在A、B两条线路中选一条修建公路,请据图中信息分析两条线路的优缺点。
(6分)(3)分析该地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说明原因。
(5分)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本地有地质地貌景观:石林与雪山;水域风光:湖泊;人文活动:傣族风情等。
第(2)题,从线路长短、占用耕地面积、建设成本高低等方面比较。
第(3)题,旅游活动的规模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要相适应。
答案:(1)雪山、湖泊、石林、傣族风情。
(2)A线路短,建设成本低,但经过农田,占用耕地多。
B线路长,建设成本较高,但少占耕地,且有助于游客顺次游览各景点,不会造成人流、车流的拥挤。
(3)旅游活动的规模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要相适应。
该地有石林、高山,环境脆弱,开发不合理极易造成生态破坏。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材料一2016年清明小长假,安徽天柱山地质公园景区接待游客11.39万人次、门票收入576.1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1.32%、91.65%。
材料二下图为天柱山所在区域图。
(1)地质公园具有特殊的地质科学意义,具有较高的________价值和________价值。
(4分)(2)据图分析天柱山风景区优越的旅游区位条件。
(6分)解析:第(1)题,地质公园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第(2)题,从旅游资源价值、地理位置、交通通达性及客源市场分析。
答案:(1)科学美学(2)旅游资源价值高;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靠近长三角;客源市场广阔等。
18.南京市的旅游景点很多,其中明孝陵等人文景点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图是南京市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南京市的旅游资源多属于________旅游资源。
如果游览南京文化古迹,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
(3分)(2)南京市发展旅游业有哪些优势条件?(4分)(3)现在,中山陵等部分景点已免费对公众开放,并且计划未来会有更多的景点免费开放。
这种举措会对南京市产生哪些主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分)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类型和旅游信息的收集途径。
第(2)题,从旅游资源角度分析,主要优势体现在数量多、种类多、品质好,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开发;从旅游市场分析,该地区经济发达,旅游需求较高;从交通和接待能力分析,该地区交通便利,接待能力较强。
第(3)题,从经济方面分析,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带动服务、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增加当地收入。
从社会方面分析,通过扩大市民的休闲场所,提升休闲质量和生活质量,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答案:(1)人文网络旅行社(或导游手册、亲朋好友等)(2)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种类多、品质高;南京经济发达,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充分;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旅游需求人口多;交通便利。
(3)吸引更多游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长游客在南京的停留时间,增加当地收入。
还景于民,提高居民的休闲质量。
19.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近年来,山西平遥古城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
平遥古城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内保存着997处传统的四合院民居。
其中大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些古老的民居既是中国北方汉民族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
(1)试举例说明平遥古城的旅游价值。
(6分)(2)为了提高平遥的游客接待能力,扩大环境承载量,能否建一批豪华宾馆和大型停车场?为什么?(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方法等相关知识。
题中提供了平遥古城的地理位置及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具体表现,因其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分析其价值时应主要从其历史、文化、科研等方面入手。
评价其开发条件要紧密结合其地理位置去分析。
答案:(1)平遥古城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2)不能。
如果建一批豪华宾馆和大型停车场,势必会造成对环境以及文物古迹的破坏,这样做既浪费资金又影响旅游环境,所以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