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宇宙环境选择题训练
- 格式:docx
- 大小:27.95 KB
- 文档页数:4
2021 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最新研究说明,类似地球最简单、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
当前火星外表枯燥寒冷,但是大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海洋覆盖在火星外表,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科学家猜想当火星处于潮湿气候状态下,生命体可以进化形成。
据此答复1~2 题。
1.通常情况下火星很难有生命的孕育主要是因为()A.常年低大气压环境B.缺乏足够的液态水C.日温度两极化现象D.距日距离较远2.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①微生物的存在②水资源充足③光照、温度适宜④适宜的大气环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1.解析第1题,当前火星外表枯燥寒冷,而数十亿年前潮湿的环境下可能有生命体进化,说明气温低、枯燥,使其很难孕育生命,而这是火星距离太阳较远造成的,故D正确。
第 2 题,可以借鉴地球生命现象存在的条件,与②③④三项关系最密切。
凌日和冲日是两种天文现象。
太阳系中的行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
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一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
所谓的冲日,通常是指在地球上观察的行星和太阳的位置相差180 度,即该行星和太阳分别处在地球的两侧,行星、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
读图完成3~4 题。
某行星冲日图某行星凌日图3.太阳系中地球两侧相邻的行星是()A.木星与土星B.金星与火星C.金星与木星D.火星与土星4.以下关于凌日和冲日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水星和金星可发生凌日现象B.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行星,可发生凌日现象C.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的行星,可发生冲日现象D.在地球上既可看到火星凌日,也可看到火星冲日3.解析第3题,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距日远近的排列顺序可知,地球两侧相邻的行星是金星与火星。
第 4 题,根据题意可知,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应该位于太阳和地球轨道之间,即水星和金星可发生凌日现象。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宇宙中的地球一、单选题(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期中)太阳辐射为我们生活和生产提供能量,不同地区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
下图左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示意图,图右为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比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总体分布规律是()A.从低纬向高纬递增B.从中纬度地区向两侧递减C.从低纬向高纬递减D.从中纬度地区向两侧递增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A.紫外线B.可见光C.红外线D.X射线3.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下列因素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能转化率影响较大的是()A.地形地势B.矿产资源C.植被分布D.天气状况(2022·内蒙古·呼市二中高三阶段练习)据中国天文科普网报道:2018年,太阳活动迎来了低峰年,随着太阳黑子数目的减少,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将会减少,地球可能进入温度较低的“小冰期”。
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4.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太阳活动所发生的圈层对应正确的是()A.日珥——②层B.黑子——③层C.日冕物质抛射——②层D.耀斑——①层5.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6.(2022·内蒙古·呼市二中高三阶段练习)“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A.塔里木盆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7.(2020·辽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2019年1月3日8时48分,四川宜宾市珙县发生5.3级地震,宜宾地震局提前了14秒发布预警。
地球及其宇宙环境课时练一、选择题月球表面既无大气,又无液态水。
我国“嫦娥四号”是人类首次成功着陆于月球背向地球一面的航天器。
图1为地月系示意图,图2为某时刻月球远离地球的一端看到的太阳系中的明亮天体。
读图,回答1~2题:1.图2时刻,月球可能位于轨道上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2.“嫦娥四号”在月面上可观察到()A.地球遮住银河系的光芒B.流星拖着亮线飞过头顶C.太阳在月面上西升东落D.水星金星太阳同在星空解析:1.B 2.D第1题,读图可知,图2中金星、木星及火星均出现在夜空,说明此时为月球的夜晚,且金星位于西方的月平线上,说明此时为傍晚时分。
图中①处月球远离地球一端,为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火星及金星等行星不会有如此明亮,A错。
此时金星位于西侧月平线上,说明此时为日落时刻,②位置随着月球公转将进入黑夜,为日落时刻,B 对。
③位置月球远离地球一端看不到金星在夜空中,C错。
④为日出时刻,此时金星应位于东方天空,D错。
第2题,恒星光线为平行光,地球不会遮住银河系的光芒,A错。
流星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块与大气摩擦产生的发光现象,月球没有大气,不会有流星现象,B错。
由于月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所以太阳也是东升西落,C错。
“嫦娥四号”位于月背,有可能看到水星与金星、太阳同时出现在星空中,D对。
图1为太阳系部分天体某时刻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2为某学生当日看到的局部星空。
读图,回答3~4题:3.该时刻肉眼在()A.火星天空中可以看见月球B.月球上可见火星嵌在日面C.火星上可见地球遮住月球D.月球上可见火星悬在星空4.该学生面朝月球站立,其左侧为正东,此时为()A.清晨B.正午C.黄昏D.子夜解析:3.D 4.D第3题,从图1可以看出,此时月球暗面正对火星,因此在火星天空中不能看见月球,A错误。
火星和太阳位于月球的两侧,在月球上不能看到火星嵌在日面,B错误。
地球、月球均为暗面正对火星,因此在火星上看不到地球和月球,C错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宇宙环境专题突破训练一、选择题读以下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解析】图示天体系统中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应是太阳系天体系统。
【答案】B2.从结构特征看,与地球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天体是()A.①②③B.③④⑤C.④⑤⑥D.⑥⑦⑧【解析】与地球结构相似的是水星、金星、火星,共称为类地行星。
【答案】D3.2021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结合会大会投票决议,坚持作为行星的是()A.①B.③C.⑤D.⑦【解析】2021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结合大会投票决议坚持冥王星作为行星,因其是矮行星,不能肃清轨道左近的其他物体。
【答案】A依据八大行星的结构特点和运动特征,回答4~6题。
4.关于太阳系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八大行星绕日运动方向不同B.太阳系是太阳与八大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C.太阳是太阳系的质量中心D.彗星远离太阳时彗尾加长5.关于八大行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外表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B.都有固体外壳,外表温度高C.质量都与地球质量相近D.金星的公转周期是最短的6.地球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天体,主要是由于()A.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比邻星B.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C.太阳系中只要地球上有生物存在D.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是太阳系里最小的天体【解析】本组题主要考察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结构特点和运动特征。
关键是要知道八大行星既有相反的特点也有不同之处。
例如:八大行星依据质量、体积、平均密度等分为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按运动状况又表现出相反的特征:绕日公转方向分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简直在一个平面上,各行其道、互不搅扰。
【答案】 4.C 5.C 6.C北京时间2021年5月26日7时53分,〝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成功下降在火星北极区域。
该探测器于2021年8月4日升空,将在火星上奋战92天,其中心义务是寻觅水和生命痕迹。
课时跟踪练3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选择题凌日和冲日是两种天文现象。
太阳系中的行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与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一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图1)。
所谓的冲日,通常是指在地球上观察的行星和太阳的位置相差180度,即该行星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行星、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图2)。
读图,完成1~2题。
1.从地球上观看,能够发生凌日现象的是()A.金星与火星B.水星与金星C.木星与土星D.火星与木星2.下列关于行星冲日说法正确的是()A.水星冲日,明亮可见,便于观测B.金星冲日,太阳光被地球阻挡,不可见C.木星冲日,亮度较大,适宜观测D.天王星冲日,清晰可见,适于肉眼观测1.B 2.C第1题,从地球上看,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内侧的行星能够发生凌日现象,即水星和金星存在凌日现象,B正确。
第2题,木星距离地球较近,体积较大,冲日时,亮度大,适宜观测,C正确。
绒布河谷位于珠穆朗玛峰北侧,山高谷深,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
河谷南部和西侧多冰川。
下图示意绒布河谷某年5月29日—6月29日平均太阳辐射日变化。
据此完成3~4题。
3.北京时间上午7—10时,绒布河谷的微弱太阳辐射直接来自()A.河谷谷底冰川反射B.河谷内西坡地面反射C.河谷内东坡地面反射D.珠穆朗玛峰地面辐射4.绒布河谷太阳辐射骤增、骤减的主要原因是()A.山体遮蔽作用显著B.天气变化剧烈C.大气中粉尘变化大D.臭氧层变化显著3.B 4.A第3题,北京时间5月29日—6月29日上午7—10时,太阳高度角较小,绒布河谷山高谷深,呈西北—东南走向,受东侧山地的遮挡,河谷谷底无法接收太阳辐射,A错误。
河谷内西坡在上午时位于阳坡,太阳辐射照射到西坡,且西坡多冰川分布,反射率较高,将太阳辐射反射至河谷内,B正确。
河谷内东坡在上午时位于阴坡,无法接收太阳辐射,C错误。
珠穆朗玛峰海拔远高于绒布河谷,珠穆朗玛峰的地面辐射无法到达绒布河谷,D错误。
2022新高考地理专题训练:地球的宇宙环境一、选择题欧洲南方天文台在距离地球11光年处观测到一颗可能存在生命的太阳系外类地行星“Ross 128b”。
下图为“Ross 128b”恒星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行星“Ross 128b”属于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判断“Ross 128b”行星可能存在生命的原因有 ( )①表面平坦开阔②外围有大气层③与恒星距离适中④运行轨道比较稳定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019年2月13日,由于无法跟探测器取得联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式宣布结束“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的使命,“机遇号”已经在火星上运作了15年。
读天体运行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所示天体系统共有(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4.比图中最高天体系统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A.可观测宇宙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天文学家研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
结合材料完成5~6题。
5“水世界”类地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 )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6.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可能没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该行星( )A.水域面积大B.大气层太薄C.距离太阳太远D.距离恒星太近下图示意地球及部分行星的位置和轨道。
读图完成7~8题。
7.甲行星的名称及所属天体系统分别是( )A.金星地月系B.火星太阳系C.金星银河系D.火星河外星系8.图中能反映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有( )A.适宜的公转周期B.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C.大小行星各行其道D.存在液态水和固态水某天文学家在某年冬至日某个时刻,从地球上看过去,太阳的背后正好是银河系中心的方向,这属于一种很特别的天象。
第二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一、选择题(2018·山东威海质检)我国计划于2020年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
该探测器将环绕火星飞行,并对其进行全面探测。
下图为我国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火星( )A.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B.大气成分与地球相同C.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反D.存在昼夜交替的现象2.火星探测器( )A.可用太阳辐射中能量最集中的红外线供能B.在探测的过程中将会脱离行星系统的控制C.与地球间的通讯可能受到“磁暴”的干扰D.将借助遥感技术来实现对火星的全面探测3.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 )A.太原位于西北地区,人口少,安全性较高B.酒泉位于非季风区,晴天多,天气条件好C.西昌位于云南省,海拔高,节省发射燃料D.文昌临近东海,利于大型火箭的海上运输解析:第1题,火星不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火星大气成分与地球不同;火星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都是自西向东;火星也存在昼夜交替的现象,所以D正确。
第2题,火星探测器在探测的过程中不会脱离行星系统的控制,与地球间的通信不受“磁暴”的干扰,将借助遥感技术来实现对火星的全面探测,所以D正确。
第3题,酒泉位于甘肃省的河西走廊,位于非季风区,晴天多,天气条件好;太原位于北方地区,人口少;西昌属于四川,海拔高,节省发射燃料;文昌临近南海,所以B正确。
答案:1.D 2.D 3.B(2017·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天宫二号”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已于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4~5题。
4.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A.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发射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类安全5.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不大B.空间实验室在地面实验过程中不会受太阳活动的影响C.太阳黑子比耀斑对空间实验室的影响大D.太阳活动会影响空间实验室的安全及地—空联系解析:第4题,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有利于航天发射。
高考地理一轮复复习达标检测3地球的宇宙环境(时间:45分钟分值:86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4分)(2021·武汉模拟)2021年10月19日3时31分,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如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
据此完成1~3 题。
1.〝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发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A.金星、木星B.水星、金星C.火星、木星D.金星、火星2.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普通()A.温度相对较低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讯C.出如今太阳外部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3.〝天神组合体〞所处空间的大局部大气以离子态气体存在,该空间()A.是最正确航空飞行层B.天气变化清楚C.气温随海拔添加而降低D.是极光多发区解析:第1题,〝凌日〞现象是指类地行星圆面经过日面的现象。
水星和金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距离太阳近,在绕日运转进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就可以看到一个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
第2题,照片中的其他黑点是太阳黑子。
太阳黑子是太阳外表一种炽热气体的庞大漩涡,但比太阳的光球层外表温度要低1 000~2 000 ℃,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
第3题,最正确航空飞行层是大气平流层;天气变化清楚和气温随海拔添加而降低的是近空中的大气对流层;〝天神组合体〞位于高层大气空间,极光是太阳活动发射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抵达地球后,在磁场的作用下,与地球两极空中大气分子作用发生的现象。
答案:1.B 2.A 3.D(2021·赣中南五校联考)据腾讯旧事2021年1月26日音讯,最新研讨说明,相似地球最复杂、最远古的微生物,可幸存于火星极端稀薄的大气层中。
以后火星外表枯燥冰冷,但是少量证据显示,数十亿年前河流、湖泊和陆地掩盖在火星外表,由于地球液态水存在的区域就有生命,迷信家猜想当火星处于湿润气候形状下,生命体可以退化构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专题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5×4=60分)1.专家以为地球和月球一样,曾遭受许多陨石撞击,而目前陆地外表却很少发现清楚的陨石坑。
探求其缘由主要是()A.月球阻挠B.地质作用改造C.地表布满岩石D.地表水体掩盖解析月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风、流水等对地表的作用,所以陨石坑阅历很长时间得以坚持原貌。
而地球下风力、流水、冰川等外力作用频繁,内力作用也较生动,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对地表改观较大,所以许多陨石坑的外部形状已不清楚。
答案B潮起潮落反映了日、月、地相互作用所发生的自然变化规律。
据此回答2~3题。
2.随着新月、上弦月、满月、上弦月的月相变化,依次出现的潮汐现象是()A.大潮、小潮、大潮、小潮B.大潮、大潮、小潮、小潮C.小潮、大潮、小潮、大潮D.小潮、大潮、大潮、小潮3.人类积极应用潮汐的方式有()①稻田灌溉②候潮进港③潮汐发电④滩涂养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3.解析第2题,潮汐现象与月球、太阳对地球海水的引力大小有关。
当新月、满月时,日、月、地三者位于同不时线上,月球、太阳对地球海水的引潮力叠加在一同,此时潮汐潮位最高,构成大潮;上弦月、上弦月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垂直,此时潮位最低,出现小潮。
第3题,潮汐是海水涨落现象,船只可以借退潮时进入海港,可以应用潮汐发电、滩涂养殖,但海水是海水不能作为稻田的灌溉用水。
答案 2.A3.B以下图为〝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表示图〞。
读图,回答4~5题。
4.M地最能够位于()A.赤道B.回归线C.极圈D.极点5.5~7月,N地取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多,最主要的缘由是()A.太阳高度角大B.昼夜长短C.天气状况D.空中状况4~5.解析第4题,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要素有纬度、海拔和天气。
由于M地太阳辐射年内变化较动摇,且3、9月最大(直射赤道,太阳高度大),6、12月最小(直射回归线,太阳高度小),那么该地最有能够位于赤道地域。
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圈层结构一、选择题(2021·深圳模拟)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
据此完成1~2题。
1.“超级地球〞应属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
“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 )A.适中的质量与体积 B.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C.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D.适中的自转周期解析:1.C 2.A 第1题,由材料可知,这三颗“超级地球〞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A、B选项错误;“超级地球〞距离地球仅22 光年,没有超出银河系,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应选C。
第2题,“超级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其引力可以使某些气体聚集在“超级地球〞周围,形成包围“超级地球〞的大气层。
A选项正确。
应选A。
2020年6月21日,从我国西藏阿里措勤县到福建厦门迎来一个日环食带,其中厦门是一个较佳的观测点。
如图是从北极上空观测到的某时段月球、地球公转过程中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非实际比例)。
完成3~4题。
3.当日环食发生时,与图中日、地、月三者位置相符合的是( )A.日、月1、地1 B.日、月2、地2C.日、月3、地3 D.日、月4、地44.当厦门进入日环食状态时( )A.措勤日环食已结束 B.全球气温明显降低C.太阳活动有所增强 D.全球处于黑夜状况解析:3.D 4.A 第3题,日环食是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但是距离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的,因此日环食时日、地、月三者位置为日、月4、地4。
应选D。
第4题,由于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地球上日环食带观看到日环食的时间自西向东逐渐推迟,因此当厦门进入日环食状态时,措勤日环食已结束,A正确;日环食持续的时间很短,不会对全球气温产生明显影响,B错误;日环食不会使太阳活动增强,可能会遮挡局部太阳释放的电磁波等,C错误;日环食发生时太阳的中心局部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仍然有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并且地球上只有环食带局部地区受到影响,其他地区并不受影响,D错误。
高考一轮复习地球的宇宙环境选择题训练美国航天局2019年9月2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液态高盐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
回答下列问题。
1.火星上水中盐分主要来自于
A.大气
B.土壤
C.岩层
D.海洋
2.火星上因空气稀薄,水的沸点比地球低很多,可推知火星比地球
A.离太阳近
B.体积质量小
C.水中盐度高
D.大气保温作用强
2019年4月11日,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上的HIRISE相机拍摄到了火星北部平原的霜冻(干冰二氧化碳)沟壑。
完成下列问题。
3.火星上有该霜冻沟壑,说明火星具备生命存在的
A.大气B.合适的质量
C.合适的温度D.水
4.沟壑地区易形成霜冻,是因为沟壑地区
①水汽多②冬季温度低③风力小④二氧化碳易积聚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
6.2019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
北京时间2019年9月28日,SpaceX CEO埃隆·马斯克在墨西哥演讲时指出,将开发大型火箭和飞船,将人类送往火星,最终实现火星移民。
下表为某四颗行星基本数据表。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注:卫星数目资料截至2019年。
7.表中甲乙丙丁四颗行星中,最可能为火星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相比
A.有相近的距日距离
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
C.有相同的体积和质量
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液态水
9.太阳辐射照度是指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削弱作用后到达固体地球表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
间内的辐射能量。
下图为“太阳辐射照度和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图(含预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与太阳辐射照度的变化呈负相关
B.太阳辐射照度的变化不具有11年的周期性
C.未来全球气候可能经历一段小冰期
D.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受太阳辐射照度影响具有11年的周期性
2019年,天空上演“荧惑守心”天文奇观,“荧惑”指火星,“心”指中国传统的天文学中的二十八宿之中的心宿(位于天蝎座内),荧惑守心是指火星在心宿内发生“留”的现象(“留”指行星在恒星星空中运行方向发生改变时,此时行星看起来好像停留不动)。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0.“荧惑守心”中涉及的天体有
A.恒星和星云
B.行星和恒星
C.行星和卫星
D.星云和卫星
11.火星在心宿内发生“留”,并改变运行方向,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火星绕太阳公转方向发生了改变
B.火星受到其它天体撞击引起
C.地球自转引起的视差
D.地球与火星公转引起的视差
2019年12月,美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科学家在印度洋水下“亚特兰蒂斯浅滩”开始进行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大洋钻探。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科学家计划打穿的壳幔边界是
A.软流层
B.古登堡面
C.莫霍面
D.地幔
13.“亚特兰蒂斯浅滩”属于
A.海岭
B.海沟
C.岛弧
D.裂谷
北京时间2019年7月5日,在太空中飞行了近5年的美国“朱诺”号木星探测器进入绕木星运行的极地轨道。
完成下列问题。
14.木星的“左邻右舍”是
A.地球和水星
B.火星和土星
C.土星和天王星
D.火星和天王星
15.能对“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上的中央控制系统、数据处理设备等产生威胁的太阳活动是A.黑子和日珥 B.黑子和太阳风
C.黑子和耀斑
D.耀斑和太阳风
1.C
2.B
【解析】
1.据《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报告称,火星盐分看起来是高氯酸盐以及氯酸盐。
高氯酸盐可能在火星上无处不在。
凤凰号着陆器在其北半球的着陆点探测到了这类成分,而其他着陆器和火星车的数据也支持它们存在于土壤中的观点。
与火星上可能找到的其他盐分(如硫酸盐)相比,它们还尤其易溶于水。
水分可能从土壤中获取了这些盐分,随后水分蒸发,盐分被再度沉积到地表上,不过聚集度要较先前更高。
2.沸点的高低与引力压力有关,而引力压力又与星体的质量体积大小有关,选B。
3.A
4.B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液态水的存在。
火星上有霜冻的沟壑,而霜冻为干冰二氧化碳,为大气问题,故火星具备生命存在的大气条件,故A对。
4.地球上的霜冻是气温低于零度以下、静风、水汽多的情况下产生的,火星上的情况不同。
但火星上的霜冻为固态二氧化碳,可知火星上形成霜冻使气温较低,才会产生固态形式,同时霜冻的成分是二氧化碳,说明火星上的霜冻与二氧化碳有关,故选择②、④。
5.D
6.C
【解析】
5.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过大,是风化作用导致岩石崩碎形成,D对。
A、B、C错。
6.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缺少和地球一样的大气层保护,陨石撞击太多,C对。
月球空气太稀薄、宇宙辐射太强、月球引力太小是人类已经估计到的威胁,A、B、D错。
7.B
8.A
【解析】
7.依据表格中距日距离、质量、体积、公转周期和卫星数等数据综合分析即可。
8.仔细读表格信息,火星与地球的距日距离较接近;火星表面的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而地球表面的大气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大气成分不同;火星的体积和质量均与地球相差很大;火星上目前没有发现大量液态水。
9.C
【解析】由图可知,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与太阳辐射照度的变化呈正相关;太阳辐射照度的变化大致具有11年的周期性;自1980年至2040年,太阳辐射照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未来全球气候可能经历一段小冰期;太阳辐射照度是指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削弱作用后到达固体地球表面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辐射能量,太阳黑子为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数量变化的周期也约为11年,但不受太阳辐射照度的影响。
10.B
11.D
【解析】
10.根据材料可知“荧惑守心”主要是指火星在天蝎座内发生“留”的现象,因此“荧惑守心”涉及的天体有行星和恒星。
11.“留”是指行星在恒星星空中运行方向改变时,行星看似不动的现象,而火星在宇宙间绕太阳不断的沿椭圆轨道运行。
此现象主要是由于地球与火星公转引起的视差。
12.C
13.A
【解析】
12.美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科学家在印度洋水下“亚特兰蒂斯浅滩”开始进行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大洋钻探,科学家计划打穿的壳幔边界是莫霍面。
13.“亚特兰蒂斯浅滩”属于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海岭,所以A正确,
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14.B
15.D
14.根据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天星,则木星的“左邻右舍”是火星和土星。
15.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
耀斑和太阳风产生的带电粒子流会逃离太阳大气层,进入太阳系中的行星际空间,可能会对太空探测器上的相关电子设备产生不利影响,威胁到设备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