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入手写起?
录,更是一种 崇敬
诗人写这首诗,是为了追思、仰慕、钦敬诸葛亮。 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写 武侯祠,是因为“盖千古人物,莫可亲承;庙貌数楹, 临风结想”,可以由祠写到诸葛亮。写祠是为了写人, 因此题为《蜀相》。
课文解读
本诗主旨句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本诗主旨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 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自我的壮志未酬, 抒发了其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课文解读
丞相祠堂何处寻? 理 锦官城外柏森森。 解 映阶碧草自春色, 诗 隔叶黄鹂空好音。 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 含 两朝开济老臣心。 义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自问自答 点明地点 描述景象 凄凉冷落 称赞业绩 表达仰慕 壮志未酬 痛苦伤感
课文解读
思考:这首诗标题为“蜀相”,为什么诗歌却从祠不只是历史记
4、漂泊西南时期(48~58岁):(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闻官军收河南 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知人论世
个人处境:《蜀相》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的春天。759年底,杜甫 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政治 上很不得志,生活上艰难困苦
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
功业
天下计:雄才大略 老臣心:忠心报国
诸葛亮形象
大处着眼,言简意赅,高度概括和评价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诸葛亮一生中最
诗歌细读 感动人的是他的
死
情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情感一: 对诸葛亮的死,诗人表示了无限的哀思,对于他未能实现回复汉室、统一全 国的天下大计,深表痛惜。 情感二: 泪满襟——当然是诗人杜甫自己。但“长使”——大大扩充了感染的范围, 不仅普天之下的,而且把千百年后所有的有志未遂的英雄都包含其内。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 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