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宁安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551.50 KB
- 文档页数:15
黑龙江省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1~3小题。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一个实然性的存在,这一客观现实正日益清晰地出现在人类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活动中。
从空间上看,当人类实践活动进入到全球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浪潮推动下逐步形成了具有客观现实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客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呼唤着主观的或精神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场”,这样,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基础上,自然生成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结果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的提出。
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是对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相互影响空前强烈的客观现实的观念反映。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随着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果是检验或衡量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当然也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对业已出现的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和维护。
就是说,人类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把握与确认,人类共同利益是我们提出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支点,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珍视、维护和争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力。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六〕语文本试题卷共12页,22题。
全卷总分值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考前须知: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纸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纸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纸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完毕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第一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题3分〕一香情愿——从用香差异窥探中西方文化东西方开场使用香料,大概都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古埃及和古中国开场搜集香料,用于宗教祭祀或其他仪式盛典中,人们认为上升的熏香烟雾可以上通天地神明,带去人们的愿望和祈祷。
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繁盛。
隋唐时期,许多波斯商人以贩卖香药为职业,收售由西域经海上运来的香药;同时,许多朝鲜留学生来到中国,将中国的香文化传入朝鲜,再由朝鲜传入日本。
在漫长的香文化开展过程中,中西方用香的方式和对香的态度产生了不同的特点。
西方人将各种香料提炼出香油、香精,调和成香水,喷洒于身体、衣物或居室,而中国以及受其影响的朝鲜、日本等东方国家,那么保存并开展了燃香、熏香、佩戴香品等方式,并形成了几千年的香文化。
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物的精巧、程序的讲究,直至精神境界的提升;西方自从香水出现以后,人们渐渐习惯使用香水掩盖体味,彰显个性和品味,直至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首先可以看出,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西方人注重直观性,喜欢某种气味就直接喷洒,芬芳满身,让别人直观地感受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使他们更注重意会性,儒释道三家无不言开悟,最高深的思想是“意在言外〞,最美妙的意境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表如今用香上,就会在享受美妙的芬芳之外,更注重思想的体验和提升。
2021年黑龙江省高考语文第二次仿真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1.(9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纸寿千年,墨韵万变”是国画大师刘海粟对宣纸的评价。
这句话非常好地概括出了宣纸的特色。
宣纸润墨性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
古人云:落笔宣纸,《历代名画记》解释是“浓、淡、干、湿、焦”。
画家们则要求水墨在宣纸上的变化要能适应画家的创作意图,即浓墨处新鲜发亮,湿墨处淋漓尽致,干墨处刚柔相济以科学的手法加以研究则会发现,宣纸的润墨性之所以好,首先在于其主要原料青檀皮纤维。
这种纤维细胞壁的结构,除纤维的规整度好、柔软适度之外,尤其是经自然干燥以后,出现了许多与纤维平行排列的“皱纹”;另外,是造纸过程中产生的。
深藏在青檀纤维内的碱性的碳酸钙微粒,既能提高吸附墨、水的能力,防止纤维素发生酸性降解;宣纸的润墨性还与纸本身含有的青檀纤维量以及它的变形状况有关。
当纸面吸附墨、水以后,主要依宣纸的品种和纸的“陈化”时间来决定。
故有经验的书画家常用的是特净皮或净皮宣,并且不用当年买来的新宣纸而用陈年宣纸巧用宣纸的润墨性,画家黄胄还向笔者介绍过这样一段故事。
有一次他准备画一幅冬雪主题的画,当他勾勒出人物的面形之后,不巧把笔伸错了地方﹣﹣放进了红色颜料盘里。
接着,黄胄又在清水缸里沾点水,一不小心,色滴恰好溅落在人物面颊上,赶忙顺手拿起桌边放着的作废画纸贴上去。
这个无意的动作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人物的面颊上顿时泛起了红晕,而且眼睫毛也悄然出现了。
他仔细地琢磨,终于搞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的晕染技法。
历代的许多书画珍品借助于宣纸才能保存和流传下来,所以有着宣纸“纸寿千年”的说法。
这种说法有没有根据呢?笔者所在的研究小组花了4年时间,对宣纸等7种不同的纸张进行了老化对比试验。
结果测出:新闻纸的寿命是150年左右;宣纸的寿命长达1050年,而且这个数值还是下限。
为什么宣纸的寿命如此之长?通过电子显微镜、酸碱性、微量元素分析等研究手段,揭示了其中的秘密。
黑龙江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学的形成可以说是宋代最为重要的历史特征之一,然而到了近现代,理学竟然成为最为人诟病的文化传统。
宋代理学家们提倡的“节孝”观念,其实并不是他们首创的。
至少从汉代以来,国家政府都曾经对社会上的节孝行为进行过表彰和奖励。
到了宋代,一方面,政府基本上延续了历代政府对旌表节孝的重视;另一方面,理学家们为强调士大夫应注重气节的道德标准,对“节孝”观也做出了更明确的表述。
然而直至宋元时期,国家政府对于旌表节孝的行为,更多的是停留在倡导个案“典型”的层面上。
有学者把明代以前到明代的旌表贞节行为的演变过程,形象地描述为“由典范到规范”。
典范是由倡导所致的,而成为规范则必须要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化设计来加以保障和推行。
明代在固定的审核标准下,对来自全国各地大量的旌表案件,予以定期、集体和分类处理,从而形成了明代旌表节孝的制度化、规律化和等级化,乃至演变至激烈化的特质。
与这种制度政策相伴而行的是以朱熹为核心的理学成为明代政府所认可、推行的政治意识形态范本,这就促使明朝的许多士大夫从理学的角度来诠释和欣赏政府的旌表节孝制度。
这样,明政府所推崇的节孝行为,就不仅仅是一种制度政策,同时也成为一种社会道德的教化行为。
在制度与教化的双重作用下,明清时期的节孝行为,越来越出现违反人性的激烈化特质。
高考模拟试题语文及参考答案高考模拟试题语文第一部分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浸渍(jn)沼泽(zhǎo)角斗士(ju)悄然而至(qiǎo)B.创伤(chuā夹缝(jiā)应届生(yīng)不屑一顾(xu)ng)C.莅临(l)解剖(pōu)软着陆(zhu)叱咤风云(ch)D.憎恶(zng)虐杀(n)租赁权(ln)咄咄逼人(duō)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劲敌/干劲弄堂/戏弄结实/结结巴巴B.拘泥/忸怩处分/处决绯红/妄自菲薄C.辟谣/复辟屏息/摒除相称/称心如意D.酝酿/踉跄横肉/横财契约/锲而不舍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悍绿茵场委屈求全睡眼惺忪B.冷寞元宵节阴谋诡计终生难忘C.长篙度假村涕泗交流陨身不恤D.寥落水龙头呕心沥血共商国是4.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A.苍桑文采不假思索不径而走B.恶梦踌躇婆娑起舞桀骜不驯C.干练编缉一愁莫展文采蜚然D.翌年嘻戏毛骨悚然珊珊来迟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360互联网安全中心昨日发布了《2014年双11中国网购安全专题报告》,报告显示,“双十一”后各类网络诈骗或将集中暴发。
B.美国白宫5月22日发表声明称,当天发生在新疆的暴力袭击是针对无辜平民卑劣耸人听闻的暴力袭击事件,美国坚决反对。
C.今天召开的“禁燃”指挥部第一次联席会议决定,即日起,长春市将集中开展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专项整治行动。
D.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黑人奴隶解放纪念日假期前夕,圣保罗节假日交通管治取得显著成效,傍晚时分的拥堵情况开始减轻,交通拥堵地段有所减少。
B.来自世界各地39个国家的75名风华正茂的选手用他们娴熟的汉语,展示出了这门古老语言的永恒魅力。
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五次模拟语文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每当谈起早期人类历史,人们会不自觉地用“史前史”称呼那段只能根据化石证据推测而无文字记载的过于遥远的历史。
这是用先入为主的“历史”割裂和想象“史前”,实际上,人类过去的一切都是历史,那些更遥远的是更深层的历史。
远古人类在不同年代,不同区域留下了很多化石证据,通过对这些化石进行鉴定和分析,我们可以在跨越了千万年的深层人类历史中划分出六个时空,每个时空都在其年代和地理范围内见证了人类脑进化与定居全球的双重进程。
第0时空从距今约1000万年前延续至距今约330万年前。
在该时空中,猿类和人族主要分布在由地壳构造活动塑造的非洲之墙和亚洲壁垒山脉这两大进化脊上。
在这里,人族不断发展进化。
现在发现的这一时空的化石证据稀少而零碎。
在埃塞尔比亚发现的第0时空末期的一些化石中,出现了一些带有切痕的骨头,这可能是人类使用石器工具的最古老证据。
目前已知的是,第0时空期间遭遇了一次全球气候变冷,导致森林栖息地减少、稀树草原扩张,促使人族发生身体构制上的两足化转变,随之而来的物质延伸和技术创造奠定了脑进化的基础。
距今330万年前至180万年前是第1时空的世界。
第1时空经历了从上新世向更新世的地质世代交替,这期间全球气候持续变冷。
相较于上个时空,本时空出土了更为丰富的古人类化石以及石器技术和饮食变化的考古证据,其中就有目前已知最古老的人族石器。
黑龙江高三高中语文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
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①_________。
其意义又不止于此。
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②_________。
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③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垣崇祖垣崇祖,字敬远,下邳人也。
崇祖年十四,有干略,伯父豫州刺史护之谓门宗曰:“此儿必大成吾门,汝等不及也。
”初,崇祖遇太祖于淮阴,太祖以其武勇,善待之。
崇祖谓皇甫肃曰:“此真吾君也!吾今逢主矣,所谓千载一时。
”遂密布诚节。
太祖践阼,谓崇祖曰:“我新有天下,夷虏不识运命,必当动其蚁众,能制此寇,非卿莫可。
”徙为使持节、监豫司二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将军如故。
封望蔡县侯,七百户。
建元二年,虏遣伪梁王郁豆眷及刘昶马步号二十万,寇寿春。
崇祖召文武议曰:“贼众我寡,当用奇以制之。
当修外城以待敌,城既广阔,非水不固,今欲堰肥水却淹为三面之险,诸君意如何?”众曰:“古来相承,不筑肥堰,皆以地形不便,积水无用故也。
若必行之,恐非事宜。
”崇祖曰:“卿见其一,不识其二。
若舍外城,贼必据之,外修楼橹,内筑长围,四周无碍,表里受敌,此坐自为擒。
守郭筑堰,是吾不谏之策也。
”乃于城西北立堰塞肥水,堰北起小城,周为深堑,使数千人守之。
虏众由西道集堰南,分军东路肉薄攻小城。
崇祖著白纱帽,肩舆上城,手自转式。
至日晡时,决小史埭。
黑龙江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当代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日益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深地影响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
如胡塞尔所提出的,自伽利略以来的近代西方文明,一直致力于将自然界数学化、机械化的目标,而这正是西方科学和文化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我们姑且不论胡塞尔的论断准确与否,但他确实引发了人类对技术及其发展的伦理反思浪潮。
而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自诞生至今在短短几十年内便渗透到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之中。
在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越来越多便捷的同时,很多人也在担心:人工智能在未来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主体,跟人类一样拥有自我意识和情感并最终取代人类?是否会破坏而不是增进人类的福祉?这是一种基于人本主义的伦理忧思,从这个角度看,彭家锋、虞昊、邓玉龙等三位青年学者聚焦人工智能的伦理挑战与科学应对这一主题展开对话,就怎样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进行学理阐释,并就如何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人工智能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进行深入研讨,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人类的意识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不可能被设计出来的。
何为意识?到目前为止,“意识”的产生机制仍令科学家们困惑不已。
其实意识并非人类所独有的,有些动物也有相对于人类而言比较简单的意识,例如狗就会看家护院,它们会在陌生人进入家中时感觉到不安全而吠叫。
人们认为,意识是生命感知与适应环境、调整自身行为从而保护和完善自己的能力,意识的产生与生物的神经中枢——大脑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遗憾的是,我们对人的大脑如何产生意识这个根本问题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幸运的是人类拥有地球上最高级最强大的大脑,它使得我们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意识行为。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能通过执行人类的指令完成某些工作,产生类似人类的智能反应,但它并不拥有类似人类的意识。
在人们看来,现在的人工智能越来越“聪明”,甚至在某些领域比人类更“聪明”。
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仿真模拟〔四〕语文本试题卷共12页,22题。
全卷总分值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本卷须知: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上,并将准考据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地点。
2.选择题的作答: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底稿纸和答题纸上的非答题地区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署名笔挺接答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地区内。
写在试题卷、底稿纸和答题纸上的非答题地区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的地点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地区内。
写在试题卷、底稿纸和答题纸上的非答题地区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第一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题。
〔9分,每题3分〕职掌卜筮,是先秦史官与?周易?关系之最突出的纽带。
在先秦,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期间,史官们对这一职责的执行堪称是竭尽全力。
阅读先秦文件,人们有时会为史官们据 ?易?占筮的正确而感觉吃惊。
比如,周史运用 ?周易?为陈国占筮,得出了两个结论,一是陈侯的后辈将在齐国兴隆并执掌大权,二是陈国将在那时衰落。
此后历史的展开果如其言。
怎样来解说史官们的这一类“奇特的〞展望呢?其重点,是先秦史官对?周易?变化观精华的理解和运用。
?周易?是一部谈事物变化的书。
古人称“易〞有三义,即变易、简略、不易等。
许多先哲以为:“易〞之精义实为“变易〞。
?说文解字?引?秘书?:“易〞原为象形字,上日下月,日为阳,月为阴,阴阳交合变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阴阳者,变化也。
?周易?之根本因素“爻〞的意蕴、“卦〞的组成方式、八卦及六十四卦之间的关系以及“十翼〞对 ?周易?义理的论述等等,无不突出地表现出一种变化观。
从表面上看,周史所得出的两个结论是占筮的结果,其实,周史在为陈国占筮以前,已对陈、齐等国的历史和现状做了必定的认识,即“祖先事尔后说卦〞,在此根基上,再依照? 周易?的变化观去剖析、推测其远景,就得出了这些结论。
黑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8高一上·潮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表格,按要求填写适当的文字。
某年大学毕业生要求求职去向调查统计表(1)从上表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求职地区的选择有如下特点:________(要求:对比说明,不得使用数字)(2)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令人担忧的结果是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三上·珠海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星畸高片酬谁之过詹庆生①近段时间,影视明星高片酬的话题引发了舆论热议。
其实,明星超高片酬对影视行业健康发展的危害早已被广泛论及:占投资成本过半甚至更高比例的演员片酬,挤占了制作其他环节的成本投入,严重影响了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对明星片酬的无节制哄抬,对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威胁;随之而来的影视演员一夜暴富、拜金炫富等现象所传达的价值观偏差,也给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带来很大冲击。
②在影视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制片、发行、放映的全产业链都进入了急剧扩张期。
仅就制片领域来说,各种热钱汹涌而至。
而在放映播映平台方面,也猛增许多。
这些新出现的影视投资、制片、发行、放映主体为中国影视业创造的“世界奇迹”贡献巨大。
然而,当其他环节都在急剧扩张的时候,有市场号召力的明星却难在短时间内出现数量的快速增长。
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当市场需求急剧扩张而供给相对不足时,作为“稀缺资源”的明星价格上涨似乎就成了必然。
③近两年来,各影视公司不仅给明星开出超高片酬,还纷纷高价收购明星们的公司以期绑定与明星之间的合作关系。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许多刚刚进入影视制片领域的新军,为了在激烈的明星资源争夺战中占得先机,往往打破既有的行业规则,为明星开出难以拒绝的超高片酬。
④事实上,成熟的影视工业体系对于明星的依赖并没有那么强,创意和制作才是最为重要的。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共3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逐年缩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B.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新的认识,也增强了自己做好教育工作的信心。
C. 我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
D. 举办这次运动会,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B. 眉清目秀(méi qīng mù xiù)C. 谦逊有礼(qiān xùn yǒu lǐ)D. 息息相关(xī xī xiāng guān)3.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这次比赛,他发挥得淋漓尽致,几乎无人能敌。
B.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我们一定要把好关,杜绝粗枝大叶的现象。
C. 她的演讲富有感染力,让观众如痴如醉,深受启发。
D. 在这艰难的时刻,我们要发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百科全书”。
B. 她很喜欢看电影,尤其是爱情片、科幻片、动作片等。
C.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一时也想不出解决办法。
”D. 我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问题。
【甲】散文: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九个省区,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全长5464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流域面积第六大河流。
黄河的源头位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发源于约古宗列盆地。
黄河上游流经高原、峡谷、平原等地形,水流湍急,景色壮丽。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5分)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以下词语的含义:(1)脉络(1分)(2)亘古(1分)(3)葱茏(1分)(4)斑驳(1分)2. (5分)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通过描写家乡的山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B. 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期在故乡的生活经历。
C. 文章通过对家乡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农村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
D. 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答案:D3. (5分)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中提到“那山,那水,那树,那鸟,那狗,那猫,那狗尾巴草”,请分别解释这些词语所代表的意象。
答案:(1)那山:象征着家乡的巍峨壮丽;那水:象征着家乡的温柔恬静;那树:象征着家乡的生机勃勃;那鸟:象征着家乡的和谐美好;那狗:象征着家乡的忠诚善良;那猫:象征着家乡的机灵可爱;那狗尾巴草:象征着家乡的纯朴自然。
(2)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答案: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例如,将山比作巍峨的巨人,将水比作温柔的少女,将树比作挺拔的士兵,将鸟比作欢快的使者等。
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5分)下列关于《滕王阁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滕王阁序》是王勃写给唐太宗的奏章。
B. 《滕王阁序》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开头。
C. 《滕王阁序》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向往。
D. 《滕王阁序》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象。
答案:D2. (5分)下列关于《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为纪念其好友王安石而作。
B. 《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江城子·密州出猎》描绘了密州出猎的壮丽场景。
D. 《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5分)1. 小题1:D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他的父亲是一位诗人,母亲是一位画家”,可知D选项“他的父亲是一位诗人,母亲是一位画家”与原文相符。
2. 小题2:B解析:根据原文第三段“他从小就表现出对艺术的热爱,并决定成为一名艺术家”,可知B选项“他从小就表现出对艺术的热爱,并决定成为一名艺术家”与原文相符。
3. 小题3:A解析:根据原文第四段“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深受人们喜爱”,可知A选项“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深受人们喜爱”与原文相符。
4. 小题4:C解析:根据原文第五段“他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都有很高的声誉”,可知C选项“他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都有很高的声誉”与原文相符。
5. 小题5:D解析:根据原文第六段“他一生致力于艺术创作,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可知D选项“他一生致力于艺术创作,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与原文相符。
二、古代诗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5分)6. 小题1:A解析:根据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可知A选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与原文相符。
7. 小题2:B解析:根据原文“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知B选项“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与原文相符。
8. 小题3:C解析:根据原文“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可知C选项“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与原文相符。
9. 小题4:D解析:根据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可知D选项“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与原文相符。
10. 小题5:B解析:根据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可知B选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与原文相符。
三、古诗文默写(每小题5分,共25分)11. 小题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2. 小题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3. 小题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4. 小题4: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黑龙江省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契约(qì)履行(lǚ)猖獗(jué)B . 牟利(mù) 紊乱(wěn)吞噬(shì)C . 亟待(jí) 剑戟(jǐ) 伫立(zhù)D . 针砭(biān)炽热(chì)安谧(mì)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讳疾忌医微言大义万事具备,只欠东风B . 磐竹难书两全其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C . 掷地有声曲意逢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D . 至高无上原型必露失之东隅,收之桑榆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人类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宽容与包含性,正像中国古代所倡导的“不以人废言”一样,我们在阅读培根的时候,大可不必因为他的为人而放弃他的作品。
B . 对于贫弱者,执政者有义务对其给予关爱,这种主张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是没有的,而在我们的儒家经典中却比比皆是。
C . 现代社会,有些人心浮气躁,急于出名,总是做出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唯恐不能吸引众人的眼球。
D . 中国小说史上有很多“续书”,质量有好有坏,评论有褒有贬,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媲美,这是不容置疑的。
4. (2分) (2018高一上·贵阳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 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 . 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 . 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宁安高考语文试卷真题2023年宁安市高考语文试卷真题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家庭有了小狗我家添了一只小狗,从那天开始,我们的家庭生活变得不一样了。
小狗是一只灰色的小哈士奇,小家伙调皮活泼,非常聪明,有时候搞笑的表情让我们忍俊不禁。
每天,小狗陪着我和弟弟嬉戏玩耍,它在院子里追逐球、抓耗子,有时还故意偷我的拖鞋,逗得我们直乐。
晚上,小狗睡在床边,轻轻地呼吸声让我们倍感温馨。
家里有了小狗,不再感到孤独,生活充满趣味。
我们对小狗充满了爱,更加珍惜这份家的温暖。
1. 小狗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A. 调皮活泼 B. 灰色的外表 C. 聪明伶俐D. 喜欢戏弄人2. 小狗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是A. 家人 B. 守门员 C. 朋友 D. 伙伴3. 小狗让家庭变得不同的是A. 温馨 B. 有趣 C. 生动 D. 幸福4. 《家庭有了小狗》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______ A. 希望每个家庭都养一只小狗 B. 家庭中的小狗是一种幸运 C. 小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快乐 D. 小狗在家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作文请根据以下提示,用800字左右的篇幅,写一篇文章。
假设你是高三学子李华,你们班准备进行“志愿者进社区”活动,你将采访一位在社区长期从事志愿服务的老人,请根据采访内容写一篇感人的报道。
采访内容梗概:1. 老人姓名张明2. 从事志愿服务多年,曾获社区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3. 每周至少两天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为老人服务,包括慰问、照料、陪伴4. 以谦和与蔼的态度赢得社区居民的亲睐5. 希望大家为社区多做一些贡献,让社区更温馨、更和谐【作文】李华 2023年04月15日校际橄榄球比赛即将开始,观众们兴致勃勃地涌向操场。
嘹亮的口号声、欢快的音乐声......整个校园都弥漫着一股紧张而热闹的氛围。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似乎只有志愿者们,才愿意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传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伏悲怆碧空如洗招摇过市B. 漫不经心颓废亘古不变轻歌曼舞C. 神采奕奕雕梁画栋豁然开朗眉清目秀D. 纵横交错翻箱倒柜随遇而安震耳欲聋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的原因,比赛不得不延期。
B. 他的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被誉为“青年作家中的佼佼者”。
C.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D. 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共同商讨解决。
答案:A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眼花缭乱B. 惊天动地C. 畏首畏尾D. 呕心沥血答案:A4. 下列各句中,句式正确的一项是()A. 她把我的心都疼碎了。
B. 我要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朋友。
C. 这个故事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D. 你不能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
答案:B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的阳光像母亲的手,温暖着大地。
B. 那里风景如画,美得让人陶醉。
C. 那条小溪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
D. 他像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岁月的长河中。
答案:A二、阅读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我国古代园林艺术博大精深,独具特色。
园林中的建筑、山水、植物、园路等元素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本文以苏州拙政园为例,探讨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
苏州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始建于明代,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
园内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有曲径通幽,有花木扶疏,是一幅精美的画卷。
6. 下列关于苏州拙政园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
B. 拙政园始建于明代。
C.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D. 拙政园是一座现代园林。
答案:D7. 下列关于古代园林艺术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园林艺术只注重建筑之美。
黑龙江省宁安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 (共1题;共3分)1. (3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 . 浣女(wǎn)皖南(wǎn)猿啸(xiào)笙箫(xiāo)B . 沙渚(zhǔ)姓褚(zhǔ)惘然(wǎng)辋川(wǎng)C . 竹喧(xuān)渲染(xuàn)锦瑟(sè)琵琶(pá)D . 湍急(tuān)挣揣(chuài)寂寞(mò)蓦然(mù)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5分) (共2题;共8分)2. (5.0分)(2016·徐州模拟)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抱怨中。
其实生活永远是公平的,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如果说有,就该抱怨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棱角分明,遇事宁折不弯,还自以为是一种,却常常碰得头破血流。
后来渐渐明白,真正的处世之道当足。
A . 蹉跎执拗外圆内方B . 蹉跎执著外圆内方C . 徘徊执著外柔内刚D . 徘徊执拗外柔内刚3. (3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2005年9月15日,在长江大学文学院举行的座谈会上,文学理论界与史学界的专家学者对柏杨先生的新作《中国人史纲》坐谈,与会专家高度评价本书在还原历史本真层面上所作的努力以及在展现“人”的作用与意义方面所作的贡献。
B . 被采访者几乎都表示对北京不甚了解,但都认为北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名城。
C . 同学们常常想到要学好数理化和外语等课程,而对与这些基础课程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却往往被忽视。
D .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这样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 (共4题;共24分)4. (6分) (2019高三上·大庆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得超过18个字。
20世纪70年代之前,大多数人认为婴幼儿①________,只能感性地认知事物。
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婴幼儿对周围世界已经有了很多了解,他们不仅能理解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②________:婴儿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物理关系,三四岁的儿童则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生物学概念。
到了20世纪末,一些研究证实,婴儿具有抽象而复杂的知识,而且③________,这类知识还会迅速增加,直到他们长大成人。
5. (6分)(2017·山南模拟) 下面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会徽图案,请简要说明会徽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不超过100个字。
6. (6分) (2017高一下·长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
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
年三十,母遣之出游。
东南佳山水,如京口、金陵,皆几案衣带间物耳。
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其行也,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
居平未尝辇悦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
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
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
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
三宿而始下。
”其与人争奇逐胜,欲赌身命,皆此类也。
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
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
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
往复万里,如步武耳。
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附会;江河二经,山川两戒,多囿于中国一隅。
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
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
”丙子九月,辞家西迈。
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
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
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
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
修《鸡足山志》,三月而毕。
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余之识霞客也,因漳人刘履丁。
履丁为余言:“霞客西归,气息支缀。
闻石斋下诏狱,遣其长子间关往视,三月而返,具述石斋颂系状。
据床浩叹,不食而卒。
”其为人若此!(钱谦益《徐霞客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B . 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C . 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D . 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年三十”,是春节的前夜,又叫除夕。
这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
B . “金陵”,今江苏南京,曾作为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以上所有朝代之都城。
C . “丙子”,丙子年,是中国60组干支历里的第13个。
D . “中国”,古华夏族在黄河流域建国,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文中指中原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徐霞客十分喜欢山水,种田侍奉老母亲,出钱请人代替服劳役,好像笼子里的鸟一样,窘迫不得舒展,经常想着飞走。
B . 徐霞客平常也未曾写过华丽的文章,但出游到几百里的地方,却能拿笔快速地记录,写出的东西好像是记得清清楚楚的账目,好像是高手画的美丽图画,即使是很会写文章的人也没法超过他。
C . 徐霞客“争奇逐胜”的出游经历,到了“以身家性命相赌”的地步。
如与朋友陈木叔一起游雁荡山,可以说是说走就走,与麋鹿相宿,十天以后才回来。
D . 徐霞客用三个月修撰完毕《鸡足山志》。
徐霞客听说黄石斋被皇帝下诏关到监狱里,就派他的长子辗转崎岖的山路前往探视。
(4)翻译以下经典名句。
①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③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7. (6.0分) (2019高三上·佳木斯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方式描写自己身世的一句是“________”,然而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先以“________”来慨叹人生的短暂,接着又以“________”对奔流不息的长江表达了羡慕之情。
(3)庄子《逍遥游》中写去近郊的人,可以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时“________”;而到千里外的人,则需要“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共1题;共10分)8. (10.0分)(2020·诸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午休经济是指市民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午睡、美容、健身,或参加其它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为各类商家带来的经济利润,此种经济现涉及到餐饮、休闲、文化等各个行业。
不少商家瞄准午间“黄金三小时”,推出了各种优惠活动。
目前,电商引领了午休经济,一些跟午休相关的商品,如午休椅、午休枕、抱枕、小线毯、遮光眼罩、橡皮耳塞等都卖得很火爆。
商场中午顾客稀少的现象,也因趁中午时间逛商场、逛书店、美容、K歌、健身、做水疗、养生等的上班族和大学生的到来而略显热闹起来。
此外,一些宾馆适时开设了钟点房吸引白领去午休;有的商家还推出了“共享睡眠舱”,使用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入舱休息;个别医院也适时地开展午间门诊等特殊服务;一些影城通过开办“午休专场”,专门上演一批“午休电影”,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与上一辈相比,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已发生了重大转变,他们热衷于追逐时尚、潮流,消费观念比较前卫。
商家可根据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推出自己的特色服务,从适应需求到引导需求,再到创造需求,“午休经济”的“钱景”是广阔的。
但可惜的是,商家们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相关配套设施并不完善,“午休经济”还是一座亟待挖掘的“金矿”。
(摘编自《百科•午休经济》等)材料二:对很多上班族而言,为什么选择午间消费?答案不言而喻。
一方面平时工作压力大、强度高,保证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提高效率、纾解压力,另一方面人们对衣食住行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午休时间也不能白白浪费,要吃好睡好,更要玩好用好。
特别是那些没有午睡习惯的职工,他们对健身、美容等娱乐活动有着更加强烈的需求。
需求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
午休经济兴起的背后,实则是人们改善生活的需要。
生活不应该只有忙碌和压力,也要有诗和远方、休闲娱乐的适当调剂。
无论是小憩片刻,还是到健身房出汗、电影院看片,很多人愿意为之花钱,就是想通过更好的放松,把身心状态调整到最佳。
在这方面,有些商家或许只顾着打折、促销,只考虑尽快推出产品、做大市场,但市场真正认可的,仍然是体验丰富的服务和更有质量的休闲。
(摘编自《“午休经济”值得深挖》)材料三:与国外上班族中午用三明治草草解决便迅速返工不同,一直以来的中式生活方式传承中,午休是重要一项。
尽管在《劳动法》中并未规定午休时间,但在实际中,这被认为是判断一个公司是否人性化的基础表征,也是国内大多数公司的正常选择。
从其他国家横向比较来看,午休经济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工作时间打盹儿在一些国家已发展成价值不菲的产业。
麦肯锡此前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睡眠行业2017年估值为300亿至400亿美元,并且持续增长,几乎没有任何放缓的迹象。
即使我们把这一数值切割至午休的短短一两个小时,那也同样是一个估值百亿的市场空间。
当经济进入转型区间,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多元化,这催生了一系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也创造着多元个性的消费需求,我们要从多元维度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可能,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与框架,正是创新所能够带来的巨大赋能。
(摘编自《“午休经济”也是消费新风口》)(1)下列对材料中“午休经济”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 午休经济是指市民利用中午“黄金三小时”午睡、美容、健身,或参加其它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为各类商家带来的经济利润,是亟待开发的经济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