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教育的新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数学教育的新思考

课程改革至今,老师们更加关注“课堂实效性的研究”。确实,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而“精心预设”却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时下,随着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观的深入,大家似乎更关注了课堂中生成的精彩,对传统的“预设教案”很少提及,生怕预设的教案会束缚老师们的思维,会约束课堂的生成,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全面关注学情

拿到一个新的教学任务时我们老师往往会先考虑自己该怎么教,而不是考虑学生会怎么学。从一些教研活动看,课堂上热闹非凡,但有些我们深入地观察不难发现:课堂中远离知识点、任意生成的局面有之;无谓争辩、纠缠不清的局面课堂上也有之……看似热闹了,但实质上是苍白的。像这类课堂,我认为最大的原因是老师没有全面关注学生的学情造成的?因此,我认为预设“学生会怎么学”是我们教学预设的应该考虑的重点。

1、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可在教学实际中,我们老师常常忽视目标,要么在教参上一抄,要么干脆不写目标,往往把大量的心思花在怎么引入,找什么生活情境等非主要行为上。

2、找准学习起点

当前,课堂中还是存在两种现象:一是“低估”,学习活动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但教师却一味的让学生“懂装不懂”……;二是“高估”,有些教师自认为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却感到困难,一些应变能力较弱的教师就不知所措。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预设时忽视了学生对原有的学习现状的正确分析,所定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不相吻合。

3、预想种种可能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如果学生的回答跟预设的一致,教师会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但一旦“节外生枝“,有些老师就不知所措。我们也常常会发现:在听别人上课时,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一个多好的生成性资源啊,怎么教者就毫无反应呢?甚至觉得可惜;在回顾自己教学过程时,也会发现有时错过了绝好的生成性资源,自己怎么会没把握住呢?这其实最大的原因是预设不够充分所造成的。因此,要让我们的动态课堂更精彩,就要精心预设。我觉得我们要倡导”网络型“的过程设计,预设时要考虑不同的学生会有哪些不同的思考,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方法,出现问题时我们老师该怎么引。如“搭配中的学问”,我们可以做多种生成的预设:

预设一:学生搭配无序的、有遗漏的,师怎么引导?

预设二:让学生用符号来表示搭配方法时,如果大部分学生用画实物的方式呈现时,师是不是该作出提示?

预设三:如果学生在第一次搭配中就出现了用乘法来表示方法,该怎么调控?

预设四:如果学生提炼不出乘法算式,又该如何处理?

……

我想有了这种种预设,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如。叶澜教授曾说:“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动态生成,并不是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

二、深入开发课程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是数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教师要因地自宜地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

1、有效地开发教材中的学习资源

教材是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计划的载体,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材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因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要“基于”教材又能“再生”教材。如果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或教材的呈现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开展,教师就要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资源,力求提供有价

值的学习材料,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灵活把握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点。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不同步,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难点、重点疑点可能与教材编排不一致,为此教师预设时要多花时间与精力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辨清疑点。

(2)筛选学习素材。教材中呈现的学习素材,如编排顺序、深度和广度、情境设置等符合学生实际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的积极采用。但如果的材料对学生来说过简单或是学生已经历或熟悉的,这时教师可减少在此环节所花的时间。

(3)重组学习素材。对于编排顺序不利于学生探究新知或知识的深度不符合学生基础的学习素材,就要大胆地调整。替换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有较大差距的素材。如“方向与路线”的内容,课本中的素材与我们本地学生生活有较远的距离,老师可采用自己地区熟悉的平面图进行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增。

2、创造性地开发新的学习资源

教材中的素材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源。教师应以有利于学生知知识体系形成,有利于综合能力养成等为目标,及时吸取有益于学生学习的各方面信息资源,从而优化预设,收获生成。如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家庭中的学习资源,学生都有自己的的家庭生活环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家长将家庭中丰富的生活内容采用为“教材”。又

如加强互联网等媒体中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电视等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老师只有全方位地关注学情,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精心预设,多预设“如果”,多预设“可能”,使预设更有深度、广度,更有弹性,只有这样,课堂上我们老师就会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机智,才能从容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更好地把握“生成”,让课堂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