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24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
—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
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拓展了另两首,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更深入。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
课后反思: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
读完全文,学生
课后反思;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后反思: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
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人教一年级下语文导学设计(全册完整版)任课教师:小学教师学期备课小学教师单元备课小学教师课时备课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一)一、看拼音,写汉字。
cán kuì xiū sâ jù jí shì fàng( ) ( ) ( ) ( )jǔsàng huÿyìng yúgōu wãi kǒng( )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涟漪.(qíyÿ)翕.(hã)动掺.(sh...ü.n ch...ü.n)..杂湖畔.(bàn pàn)皎.(ji...ü.o ji...ǎ.o)..洁情不自禁.(jÿn jìn)三、比一比,组词语。
惭()愧()眬()憾()诱()渐()槐()茏()撼()绣()四、照样子,写词语。
落落大方小心翼翼万紫千红五、连一连。
欣赏身子永久的启示抵制诱惑乞求的回忆摆动美景终生的目光六、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神情()的短发()的光泽()的海鸟()的脸颊()的声响七、选词填空。
着急焦急1、别(),有问题商量着解决。
2、我()地看看表,上课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可公交车还没到。
摇动摇撼1、狂吼的海风()着爷爷的小闸屋。
2、小明正在用力地()着路边的小树,小刚马上批评了他。
八、按要求写句子。
1、例:去湖滨公园的路很近,只有五百米左右的路程。
风真厉害,天气真热啊,2、海风带着初夏的温馨,拂过小强柔嫩的脸颊。
(缩写句子)3、他笑了。
(扩写句子)4、在小组讨论中,每个同学基本上都发表了意见。
(修改病句)九、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十、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她从兜里掏出一个小葫芦,又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在桌子上(),然后()着那小葫芦嘴儿,()地往外(),一颗,两颗,三颗......我看着她倒出来的树种,不由得心里一动。
1、古诗三首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重难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学习时间:3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读、写生字,自学多音字。
曾{2、借助工具书理解字义和古诗的大意,勾画文中重要的字词和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3、查找资料了解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生平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4、划分好古诗的节奏,熟读古诗。
二、导学流程(一)导入。
(二)预习交流、检测。
1、一锤定音。
(给正确的音节涂上美丽的颜色)亭.(tíng tín )庭.(tín tíng )潭.(qín tán )螺.(lïu luï)谙.(ān yīn)2、火眼金睛。
(辨字组词)谙()庭()潭()停()记()暗()挺()覃()亭()忆()3、朗读三首古诗,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写在田字格中。
4、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
5、小组内向你的学习小伙伴介绍三首诗的作者及背景(三)、学习新课。
学习《独坐敬亭山》1、自由朗读这首古诗并在小组内互读。
2、小组内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①、读诗句解释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这首诗中既写景又抒发诗人孤独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学习重点:1、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本课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诗词,可采用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他们的诗,按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学习。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学习准备:收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句。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我能正确地读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1、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jìng tíng shān dòng tíng hútán miàn qīng luójiù céng ’ān( ) ( ) ( ) ( ) ( )2、我能辨别下列形近字,并组词。
谙()镜()孤()厌()暗()境()狐()压()3、我能正确地朗读这三首古诗词,并结合注释了解古诗词的主要内容,知道这三首古诗词分别是诗人___、____和____所写,他们都是__朝的著名诗人。
4、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xiàng ()huó() 相xiāng (和hè()he ( )5、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疑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学习探究。
阅读提示:反复地诵读古诗词,结合注释和句子,展开想象,边读边想,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跟我学阅读批注:(1)、读《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把诗中描写的事物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吧。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学案第一课导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研究这本教材的基本要求和方法2. 熟悉教材结构和内容,了解每个单元的研究内容和目标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第一单元喜欢运动第一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理解篮球、足球和乒乓球的相关知识2. 研究表演篮球、足球和乒乓球的基本姿势和动作3.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第二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运用日常交流中的礼貌用语和问候语2.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本课中的对话内容3.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运用一些汉字的部首和偏旁部首2. 研究认读一些简单的汉字,并能正确书写3. 培养学生的汉字识读和书写能力第二单元会说故事第一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够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教育意义2. 研究表演和讲述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故事思维能力第二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理解故事的基本要素和结构2. 研究编写简单的故事大纲,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第三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运用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2. 研究欣赏和分析优美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第三单元神奇的科学第一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理解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运动方向2. 研究使用一些与位置和方向有关的词语和描述方法3.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第二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2. 研究观察和描述光的反射现象,并能正确解答相关问题3.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和探索能力第三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2. 研究观察和描述声音的特点和变化,并能正确解答相关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学案》的概要内容,具体的详细内容请根据教材进行阅读和学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一、我会完成以下题目。
1.我会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画出。
沉重(chén chéng )涌到(tōng yōn g )..
尊重(zūn .zhūn )输液(sū shū )..
2、我能读准下面的多音字。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资料搜集1. 《 清平乐·村居》中出现的人物有哪些?2. 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阅读质疑预习字词预学 内 容3. 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 ù xi ù xi ǔ昨天,同学们在宿.( ) 舍里讨论了关于星宿.( ) 的问题内容感知1. 这三首古诗词描写的都是 ( ) 的景象。
A. 农村B .城市2. 《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 ) 》一诗中用黄、白、 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肥、1. 《 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代诗人 2. 《 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代词人2020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预习试题卡1 古诗词三首 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 古诗词三首 时间建议 熟读课文 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古诗词。
1. 借助工具书给加点字补全音节,再把词语正确地读两遍。
l ū á wài .篱 笆稀疏. 杂.草 老 翁. 亡 赖. 2.根据书写提示,正确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
10~15 分钟资料搜集 搜集关于本文作者陈醉云的资料。
1. 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阅读质疑2 乡下人家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 乡下人家 时间建议10~ 15 分钟1. 课文共有 ( ) 个自然段。
2. 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1. 把词语中的加点字的音节补全。
p hi é fǎng .朴素绘.成 和谐. 附.近 倘.若3. 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照例 装饰 时令天高地阔 上面的词语中,有“按照惯例,按照常情”的意思的词语是,有“季节”的意思的词语是乡下人家》这篇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七幅图,分别是:内容感知预习字词预 学 内 容2. 根据书写提示,工整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资料搜集茅盾,字1. 文 中为什么两次提到“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2. 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阅读质疑3天窗学生预学案设计1.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案一、古诗三首学习目标: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学习重点:1、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本课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诗词,可采用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他们的诗,按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学习。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学习准备:收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句。
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情景导入,目标定向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二、自主学习古诗1.自由读古诗,解决生字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3.解诗题,知作者(1)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现实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1)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2)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3)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1)指名读(2)汇报四、启发引导,精讲点拨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飞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去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预习案9.自然之道姓名科目日期语文课题班级1.抄写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
2.把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3.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将下列词语的意思写到课本上。
例如愚不可及争先恐后踌躇鱼贯而出4. 熟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课文都写了哪些人物、动物?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读课文找到含“愚不可及”的句子画下来。
.读课文3---5段,思考我们的哪些行为是愚不可及的,把有关的内容找出来,细细体会。
.面对幼龟被嘲鸫咬啄时“我们”和向导有什么不同的表现?.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怎样的后果?6、读课文3---4段,画出幼龟的表现和向导的表现的句子,从“探”和“若无其事”你体会到了什么?7、读课文,摘抄好词佳句,说说哪些词语运用的准确。
8、幼龟是怀着美好的愿望奔向大海的,然而等待他们的,是许多的食肉鸟。
接下来又是怎样的场景呢?拿出笔把想象写下来,最好能用上你积累的四字词语。
导学案课题9.自然之道1、我会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第1课时学习目标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我能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我会正确认读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我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导学过程激情导入谈话导入,选解释题展示学会的重点词语。
给课文划分段落。
二次备课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小组展示班内展示引领探究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
3、说说课文都写了什么?导学案领探究班内展示引专项训练1、读课文,摘抄好词佳句,说说哪些词语运用的准确。
2、指导朗读。
3、指导背诵。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故事?1、我能正确朗读并书写下列词语。
二次备课能力拓展检测及提升旅游蠢事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9、自然之道生物学向导板书设计我们绿龟嘲鹰和海鸥课后反思教研组审核签字:学校领导审核签字;导学案课题9.自然之道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古诗三首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学习重难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学习时间:3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读、写生字,自学多音字。
曾{2、借助工具书理解字义和古诗的大意,勾画文中重要的字词和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3、查找资料了解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生平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4、划分好古诗的节奏,熟读古诗。
二、导学流程(一)导入。
(二)预习交流、检测。
1、一锤定音。
(给正确的音节涂上美丽的颜色)亭(tíng tín )庭(tín tíng )潭(qín tán )螺(lóu luó)谙(ān yīn)2、火眼金睛。
(辨字组词)谙()庭()潭()停()记()暗()挺()覃()亭()忆()3、朗读三首古诗,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写在田字格中。
4、小组合作,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
5、小组内向你的学习小伙伴介绍三首诗的作者及背景(三)、学习新课。
学习《独坐敬亭山》1、自由朗读这首古诗并在小组内互读。
2、小组内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①、读诗句解释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这首诗中既写景又抒发诗人孤独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从哪些字体会到诗人的孤寂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班展示。
4、反馈。
5、小组内有感情的互读古诗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再互背古诗。
学习《望洞庭》(一)自由朗读,小组交流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1、读出诗句并给下列划线的字写出正确的解释。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洞庭山水翠()2、把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银盘”指的是________ “青螺”指的是________ “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诗形象的写出了洞庭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二)悟情感。
1、朗读古诗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互相说说自己对这首古诗的理解,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说说讨论的结果。
2、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好在哪儿。
有什么疑问?全班学生解决疑问。
(三)背古诗。
1、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比赛2、根据古诗的意思去尝试自背诵古诗。
学习《忆江南》1、自读,读准字音,读熟诗文。
2、再读,借助注释,想象当时的情境,理解词句,不懂的作上记号。
3、解释下面诗句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古诗中描写江南春天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能不忆江南?”运用了_______的手法,把它换个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6、自由读、背古诗,再在小组内互相读、背。
(四)拓展延伸。
1、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去朗读并想象诗中的景色,发挥想象把景色画出来。
2、细细品读三首古诗,说说这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3、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五)达标检测。
1、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前两首古诗。
2、《忆江南》这首词描写了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丽景色。
3、读拼音写词语。
只有敬tíng()山遥看洞tíng()山水翠()tán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luó()4、古今直通车。
(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①湖光秋月两相和()A、相安、谐调B、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②春来江水绿如蓝()A、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B、用靛青染成的颜色,像晴天天空那样的颜色。
③孤云独去闲()A、空闲B、闲谈C、悠闲自在的样子5、看字联想,写诗句。
看到“水”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看到“山”会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练习册、课堂作业进行检测。
三、课堂小结。
四、课后反思2、桂林山水学习目标:1、学生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漓江无瑕翡翠峰峦屏障竹筏波澜壮阔水平如镜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体会文句及桂林山水的美,能吟诗写话来表达。
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看拼音写词语:bō lán wú xiá fěi cuì shān luán píngzhàng wēi fēng wù lì ( )( )( )( )( )()zhú fá tài shān pān dēng lí jiāng lín xún qí fēng luó liè ( )( )( )( )( )()2、大家动手查一查这些词的意思,比比谁准而快。
观赏:无瑕: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二、课堂研讨。
1、自由读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文章哪几个自然段总写山水?(2)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山美?(3)文章哪几个自然段写水美?2、自由读1、4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哪一句高度归纳桂林山水的特点。
(2)画出第4自然段的比喻句,文中的“画卷”是怎样的?3、自由读第2自然段。
(1)漓江的水是怎样的?(2)作者是怎样描写漓江的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3)读“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 作者把比作。
4、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1)作者用什么方法写桂林的山?(2)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各要读出怎样的语气?(3)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桂林的山,试一试用诗句来赞一赞桂林的山水。
第二课时课堂小测一、我会填。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2、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
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写出了观赏桂林山水的和,说明桂林山水的确。
所以这句话起了的作用。
二、我会选。
观赏玩赏罗列排列1、小刚只顾()舅舅从天津带回来的四个有趣的小面人,妈妈连叫三声,他都没有答应。
2、暑假里,我和家人一道去桂林,()了那里秀丽的山水风光。
3、这事你错定了,没有必要()那么多理由为自己开脱。
4、玉兰花灯柱整整齐齐地()在街道两旁。
三、我能填上恰当的词。
()的画卷()的大海()的泰山()的屏障()的翡翠()的西湖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波()壮阔红叶()火()地而起奇峰()列形()万千危峰()立怪石()()连()不断五、仿写句子。
例: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大家仿照比喻句写一写江水的静、绿。
)(1)、漓江的水真啊,得仿佛是。
(2)、漓江的水真啊,得仿佛是。
3、记金华的双龙洞学习目标:1、了解双龙洞的游览顺序,。
渗透游记类课文的学法。
2、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体会金华双龙洞景象的奇异。
学习难点:“孔隙”的写法。
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到过哪些地方去旅游呢?它有什么独特的风光呢?今天,我们准备跟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到浙江省的金华去旅游,欣赏鼎鼎有名的双龙洞。
二、预习导入1、读读写写。
(写两遍)浙江、杜鹃、明艳、蜿蜒、聚集、孔隙、臀部、稍微、漆黑、观赏、盘曲而上、变化多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理解新词。
盘曲而上盘绕着,弯弯曲曲地上去。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
突兀森郁山高耸着,山上树木繁密。
蜿蜒原指蛇看爬行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洞顶的双龙弯弯曲曲的姿态。
变化多端端,项目。
变化多种多样。
颜色各异异,不同。
颜色各不相同。
探寻游踪,理清条理。
3、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 中的“记”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
5、课文记叙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经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理清作者游览的路线。
→ → → → → →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游览外洞1、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2、小组研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3、交流:读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A:孔隙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作者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览内洞4、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就登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