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2.50 KB
- 文档页数:7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10篇试卷一:《古文观止》一、阅读理解1、用简洁准确的词语概括下面古文段落的主旨意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答案:曾子倡导个人应该常常反省自己,对于为人处世、友情、学习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2、阅读下面的古文段落,回答问题。
“善始者少,善终者多。
人各有所好,性格各异,但无论什么样的人,成功的关键都是要坚持到底。
”问题:请你简述这段古文的主要观点。
答案:这段古文强调了始终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无论个人的喜好和性格如何,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
二、写作请你结合曾子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写一篇文章,题目为《反省的重要性》。
答案:反省的重要性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告诉我们,个人应该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人格和修养。
人们常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但是,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常常忽略了个人的反省和思考。
曾子的名言提醒着我们,每天都要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学业习惯,以此来不断改进自己。
其中,“为人谋而不忠乎”指的是我们面对人际关系时要真诚、信任和谦和。
我们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背离道德底线,更不能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成功。
只有真诚待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则是提醒我们在朋友之间要保持诚信和信任。
朋友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真挚的感情基础上的,我们不能出尔反尔、言行不一,要始终保持对朋友的忠诚和信任。
最后,“传不习乎”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持之以恒。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我们不能停留在原地,更不能因为挫折就放弃。
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就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曾子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给予了我们反省和提高自己的指引。
只有通过经常的反省,才能够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功。
让我们从现在起,每天都对自己进行反省,努力做到诚实守信、真诚待人、持之以恒,从而让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
2024北京朝阳初三(上)期末语文(选用)2024.1(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00 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你心中的智慧博物馆是什么样的?自2018 年起,中国国家博物馆着力推进“智慧国博”建设,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爱展览”社团想组织一次国博参观活动,几名先遣队员已经发来了展览资料,让我们先睹为快。
1.下面是同学们写的展览推介语料,请你帮助修改润色。
(共6分)A. 因为表达的是“相互交流、借鉴”的意思,所以“交流互鉴”中没有错字。
B. 因为表达的是“振作并展现新的活力”的意思,所以“焕发”中有错字。
C. 因为表达的是“探求、寻找”的意思,所以“探询”中没有错字。
D. 因为文中想表达的意思“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所以“流连忘返”中有错字。
⑵材料二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加以修改。
(2分)修改为:⑶材料三横线处选填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仅……也……却B.虽然……但……也C.无论……还……都D.不仅……也……还2.有同学对材料三中展览标题的理解产生了争议。
请阅读材料,完成⑴-⑵题。
(共4分)“数说犀尊”是国博首次以一物一展的形式策划的展览。
展览从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工艺、造型美学等方面对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进行全方位解读,并突破常规展陈手段,综合运用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红外感应等技术,通过数字手段直观呈现文物高清细节和科学研究成果,让观众从视、听、触、互动思考等多维度深入感受犀尊所承载的价值。
展览最为特殊的一点是,犀尊其实并没有出现在展厅中,它依旧安静地伫立于“古代中国”展厅,却通过数字技术与“数说犀尊”展厅实时联动。
⑴对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承载zăi伫立zhùB.承载zài伫立zhùC.承载zài 伫立chùD.承载zăi伫立chù⑵请你依据材料内容,用自己的话解释展览标题的含义。
2024年上海市崇明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13分)1.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3.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4.小明同学旅游时遥望山野,看到夕阳余晖下漫山红色的枫叶,情不自禁地用王绩《野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心情。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一10题。
(22分)【甲】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
……为鲁山令,有盗系①狱,会虎为暴,盗请格②虎自赎,许之。
吏曰:“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
即有累,吾当坐,不及余人。
”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
岁饥,日或不爨③。
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瓤而已。
(《新唐书》,有删改)【注释]①系:拘囚,关进牢狱。
②格:打斗,击杀。
③爨(cuàn):烧火煮饭。
5.【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人名),我们还学过他另一篇作品《___________》。
(2分)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下列与文中加点词“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如释负重B.忘恩负义C.负荆请罪D.久负盛名(2)许.之矣___________7.用现代汉语解释【乙】文中划线句。
2024年各地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二)(202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虎丘以望后五日[明]王士性虎丘者,吴王阖闾葬以扁诸之剑,白虎之气腾上,而见怪于秦皇也。
墓今不知其处,或曰浮图①下,又云剑池下,剑池两崖如裂,侧立十仞,盖石溜天成,寒泉出其窦②而停滀焉。
墓不当在其下,意浮图者近之。
自阊门买舟,五里即达寺门。
初入,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再入,则清泉白石,龂腭③益奇。
钜坂④如砥,可罗胡床百座,号千人石。
石咬水处,为白莲池。
近池而灌葬塞焉者,为清远道士放鹤涧,循涧上,登大雄阁,右行过剑池石粱,望浮图而息焉。
既畅,复下可中亭,观生公点头石。
复右上而尝陆羽泉,石窦似慧山,而味劣之。
此地游踪成市,要以秋月为胜。
千人石古株轮囷,把酒问月,醉而枕之,仰视碧落⑥垂垂。
固恍如乘槎⑦泛斗牛⑧渚也。
若上浮图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照苏州,又昔人所称绝景云。
(选自《王士性集》,有删减)【注释】①浮图:佛塔。
②窦:洞。
③龂腭(yín è):像露齿的样子。
④钜坂:坚硬的坡石。
⑤轮囷(q ūn):盘绕高大。
⑥碧落:天空。
⑦槎:木筏。
⑧斗牛:天上的星宿名。
虎丘寺[唐]张籍望月登楼海气昏①,剑池无底浸云根。
老僧只恐山移去,日暮先教锁寺门。
【注释】①海气昏:水汽迷蒙。
②云根:深山云起的地方。
86.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A.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B.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C.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D.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88.“剑池无底浸云根”中的“浸”字,有的版本作“镇”字。
你觉得哪个字更贴合诗意?请联系诗、文的相关内容,陈述理由。
89.山并不会移动,但作者却故意说老僧是因担心山移去而锁寺门。
九年级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应届(yīng)C. 恣意(zì)D. 箴言(zhēn)答案:C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这种不讲信义的人,谁也不会相信他的话。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4-20. (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其中“婵娟”指的是______。
答案:月亮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情怀。
答案:忧国忧民3-10. (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 范仲淹在文中提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答案: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即通过政治改革实现社会和谐与繁荣。
2. 文中“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指的是谁?答案:指的是唐代诗人和文人。
3-5. (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
初三年级语文试卷(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婆娑.(suō) 涟漪.(yī)拮.据(jié) 揠.苗助长(yà)B.寒噤.(jìn) 皱缬.(xié) 徘徊.(huí) 探骊.得珠(lí)C.褴.褛(lán) 殷.红(yīn) 拾.级(shè) 泠泠淙淙..(zónɡ)D.栈.桥(jiàn) 骈.进(pián)阔绰.(chuò) 晶莹剔.透(tì)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污垢旋涡纷至杳来绿阴如盖一愁莫展B.潮讯萧索矫揉造作鞭僻入里融汇贯通C.巍峨贮藏错宗复杂两全齐美寸积铢累D.瞭望笼罩物竞天择别出心裁明眸善睐3.选出下列句子意思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C.出现这类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所造成的。
D.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12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了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4.对成语的理解或运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听了这句话,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感到心中坦荡如砥....。
(“坦荡如砥”往往形容地面平坦,这里使用不当)B.小虎对这件事一无所知,大家都笑着说:“你难道是刚从世外桃源....回来的吗?”(这里用“世外桃源”言下之意是说小虎好像与世隔绝了一样,知道得太少)C.母亲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令我终生难以忘怀。
(“无所不至”是褒义词)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事倍功半”改为“事半功倍”才符合句意。
)5.名句是智者的心灯,文化的精髓。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亘.古(gèn)倜傥.(tǎng)炽.热(zhì)怏.怏不乐(yàng)B.上溯.(sù)眼眶.(kuàng)缄.默(jiān)慷慨.激昂(kǎi)C.庇.护(bì)较量.(liàng)冠冕.(miǎn)拾.级而上(shí)D.驰骋.(chěng)苍劲.(jìn)锃.亮(zèng)坦荡如砥.(dǐ)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仲裁掂记彰显人情世故B.敦实纯粹濒临催枯拉朽C.星辰贸然善长相辅相成D.考订洋溢熏陶神采奕奕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上海某电梯集团的潘阿锁一头扎进电梯研发之中,对技术精益求精....,终于成长为真正的工匠。
B.任何工作的过程都是充满艰辛的,抵达目的所需要的,除了激情,还有任劳任怨....,默默耕耘。
C.春天,嘉陵江水晶莹地涌动,岸边绿草如茵,繁花似锦,蜂飞蝶舞,一派栩栩如生....的景象。
D.人工智能时代,新职业新岗位将如雨后春笋....,为更多的人搭建更多的人生出彩的舞台。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是我国古代纪传体通史的鸿篇巨制。
B.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布衣”“汗青”“婵娟”“青鸟”“簪缨”常用来代指平民、历史、月亮、信使、达官显贵。
C.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由三大环节构成:辞别旧年、团年守岁、迎接新年。
D.《老山界》叙述了红军克服饥饿、疲劳、路途艰险等困难,成功翻越老山界的故事,表现了红军坚强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性文本阅读。
5.(9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节水护水,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彭飞①打开水龙头,清洁洗漱;倒一杯温开水,一饮而尽;洗干净食材,准备早餐……人们每一天往往从用水开始,约用水条例》开始施行。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词不属于文言文中的通假字?()A. 虽B. 师说C. 知D. 知己2.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出现的?()A. 阿长B. 蟋蟀C. 三味书屋D. 百草园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论语》?()A. 学而不厌B. 知无不言C. 言多必失D. 诲人不倦4. 下列哪个句子出自《背影》?()A. 我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时候走的。
B. 他走了,他走了,他走了!C. 我希望是一次看见你!D. 你快走,我没事。
5. 下列哪个句子出自《我的叔叔于勒》?()A. 他是个有身份的人,有地位的人。
B. 我希望是一次看见你!C. 你快走,我没事。
D. 我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时候走的。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讲述了作者与父亲分别时的感人场景。
()2. 《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的小说,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3.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散文,描述了作者儿时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
()5.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散文,讲述了作者与阿长的故事,以及阿长对《山海经》的热爱。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背影》中,作者在车站与父亲分别时,父亲买橘子时有一个动作是______。
2. 《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叔叔给家人写信时,自称是______。
3.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说”是指______。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里的美女蛇的传说,是阿长告诉作者的。
()5.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为作者买来了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背影》中父亲买橘子时的感人场景。
2. 简述《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叔叔给家人写信时,自称是“福贵”的原因。
3. 简述《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2024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8分)(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意是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
(2)郦道元《三峡》中描写山势起伏、绵延不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4)杜牧《赤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史事写自身,发议论,抒感慨。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9分)科技创新是生产力,文化创意也是生产力。
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人们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复杂多元。
而文化创意几乎可以改变一切,可以(),“文化+”也就()了。
当然,文化是需要用创意的方式①(zuò)加法的,与科技创新有着不尽相同的规律和要求。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一旦实现真正的融合发展,将会爆发出巨大的威力,②(shèn)至成为颠覆性的创新力量,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要成为发展新动能的双引③(qíng),科技和文化要真正融合发展,最大的挑战和最关键的瓶颈还是人的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全社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加强科学普及、文化普及和艺术普及的工作力度,还需要提高全社会尊重科技创新、热爱文化创意的意识。
这样双管齐下,才是养护人才和市场的两全之策。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3分)(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所不知水到渠成相辅相成B.无所不在水落石出相反相成C.无所不在水到渠成相辅相成D.无所不知水落石出相反相成(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某个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请写出这个动词并修改,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杨浦区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期中质量调研语文学科试卷2024.11一、古诗文(25分)(一)默写与运用(8分)1.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2. ,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3.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4.小杨读到“枯藤老树昏鸦”时,想起《醉翁亭记》中“”一句描绘了截然不同的秋日景象。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10题。
(17分)【甲】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忱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游岳阳楼记(节选)袁中道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取酒共酌,意致闲淡。
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予始四望惨淡,泫然①不能自已。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
既成,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滕子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③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
玄鬓已皤,壮心日灰。
近来又遭知已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注释]①泫然:指流泪。
②束发:古代男子成童(十五岁以上)时束发为髻,因以代指成童之年。
③毛锥子:这里借指科举考试。
5.【乙】文中的“范公”应是(人名)。
(1分)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可编辑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阅读下面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别说,曾经cāng()海,余情未了;别说,众里寻他,mò()然回眸;别说,画眉深浅,缱quǎn()缭绕;只说,行到水穷处,该是坐看云起时;只说,人生如花,且让你我niān()花微笑!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这部电视剧,对我很熟悉,因为它反映了当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B.阅读,让平庸繁琐和纷乱无序的日子变得充实和丰富。
C.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逐步消退。
D.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前六题每题1分,第⑦题2分)(1),见端以知末。
(2),则无败事。
(3)受任于败军之际,。
(4)俄顷风定云墨色,。
(5)山重水复疑无路,。
(6)持节云中,。
(7)“愁”似乎是词人永恒的话题,不仅写法多样,而且意境丰富,李清照《武陵春》中描摹愁思之重的绝妙好句有“载不动许多愁”。
请你写出描写“愁”的古诗词(连续两句):,。
5.名著阅读。
(5分)(1)《朝花夕拾》中的《》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
作品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2分)(2)现在的人一般都知道无常有黑白之分,无常还戴着二尺来高的帽子,帽子上写字,白无常写着“一见有喜”,黑无常写着“一见发财”。
很简单的八个字却体现了人们的“生活幸福,腰缠万贯”的普遍愿望。
从文字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鲁迅也比较喜欢。
你能说说鲁迅喜欢他的原因吗?(3分)6.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9分)每年的母亲节(5月11日),你所在的年级都要举行一次专题班会,今年班会的主题是“耳边响起母亲的叮咛”,请你参与这次活动。
【活动一:名言集萃】年级组将在走廊橱窗里展示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母爱”的名言,你提供的两则是:(2分)(1)(2)【活动二:短信比赛】来自山东的徐佳鑫同学创写的作品《山里母亲》荣获一等奖,请你以评委的名义写上几句“获奖理由”。
(40字左右,3分)母亲这辈子只识三个字,那是她的名字。
母亲这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劳动。
母可编辑亲这辈子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三个孩子走出这山。
母亲这辈子唯一的欣慰,那就是她的孩子秉承了她的执著和坚韧。
【活动三:真情描述】九年级(2)班别开生面地邀请了各位同学的母亲来班级参加“耳边响起母亲的叮咛”互动活动。
张小羽创作的剪纸画(右图)赢得了所有人的喝彩。
请以画中孩子的口吻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
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修辞方法。
(4分)二、阅读理解(共6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试题。
(6分)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7.(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1分)(2)“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两句选择典型形象描写景物,很有特色。
试作简要赏析。
(3分)(3)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分)(二)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14分)晏子治东阿①,三年,景公召而数(shǔ)②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③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
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bēi)池之鱼,以利贫民。
当此之时,民无饥,君反以罪臣。
今臣后之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nà),便④事左右⑤,陂池之鱼,入于权宗。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再拜,便僻⑥。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yù)焉。
”——节选自刘向:说苑《理政》【注】①东阿:齐国的阿邑,地名。
②数:责备③诛:责罚④内(nà):纳⑤便:顺⑥左右:君之宠幸⑦便僻:恭敬得很⑧强:勉力⑨与(yù):参预,干预。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可编辑(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臣请死.之()②属.托不行()③君反以罪.臣()④再.拜,便僻()(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寡人将加大诛于子A.积于今六十岁矣B.苛政猛于虎也C.管夷吾举于士D.万钟于我何加焉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4分)(1)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1.简要说说晏子前后两次治理东阿的故事留给人们的启示。
(2分)(三)阅读《树木花草可监测大气污染》一文,回答问题。
(10分)①法国农艺研究所南锡森林研究中心主任加莱克先生指出,城市中的花草树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制造氧气,而且还可以监测城市空气污染状况。
②以城市中分布较广的植物为分析对象,来了解城市中空气受污染的状况和程度、污染物质的成分及其分布,这是近年来在西方开始推行的一种环境监测的新办法。
有两类植物适用于空气监测:一类称作生物显示植物,这类植物对污染物非常敏感,能够显示所受污染的状况和程度。
例如,BELW3型烟草对臭氧特别敏感,受到污染后叶子上便起白斑,受污染越厉害白斑越多。
科学家在相同条件下把盆栽烟草摆放在城市中的不同位置,然后根据烟叶上的白斑状况来判断空气中臭氧的污染情况。
法国加莱、敦刻尔克、南锡、斯特拉斯堡等城市都采用过此种方法。
另一类称作生物积蓄植物,例如杨树和柳树等。
这类植物由于生理结构上的一些特点而能将污染物保持很长时间。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叶片上的污染物,来了解污染物的性质和污染的相对程度。
杨树叶上有蜡质和细毛,是非常理想的积蓄植物。
树木是比花草更有代表性的积蓄植物,因为花草的植株比较矮,离地面近,容易沾染灰尘。
③植物监测空气污染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投入少、容易实施。
先进的监测仪精确度很高,但费用也高,不可能广泛使用,而且位置固定,监测范围有限。
植物监测方法则在费用少的情况下能让人了解空气污染的基本情况,可以对监测仪器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如因气候或植物季节原因不能保证常年可用,病虫害会对被观测的植物造成干扰等。
(选自《大众科技》,有删改)12.树木花草为什么能够监测大气污染?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4分)13.请用作比较的方法说一说杨树为什么是非常理想的积蓄植物。
(3分)14.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
(3分)(四)阅读议论文《“磨”到最后》,完成15~17题(10分)①“我磨墨,墨磨我”,这是画家韩羽的一枚书法印章。
他自幼热爱文学、戏剧。
搞漫画创作,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的。
那时,他向省报投稿,天天投,天天退,如此持续可编辑了几年,把美术编辑都投怕了。
他在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时曾幽默地写下了如此对联:“惯以坏画充好画,聊将嘘声作赞声。
”②两个“磨”字,意蕴深远,耐人寻味。
磨墨,“朵朵花开淡墨痕”;磨我,独树一帜丹青手。
他的书画功底老到、深厚,不但“磨”进了电影、戏剧,而且“磨”进了书法、“磨”进了文章杂学。
他的书、画、文章,外行觉得有意思,内行觉得见功夫,堪称独一无二。
他创作极认真,圈里人都知道,韩先生一是作画少,另就是自己不满意的作品绝不拿出来,而是撕掉。
他的标准不是创作不出手,他不愿重复自己,不愿复制自己。
他的作品轻松好玩,令人赏心悦目,据说他的创作过程是很痛苦的。
先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继而掼笔撕纸、长吁短叹,久不得其要,继而灵感偶至,马上抓住。
韩羽的“磨”字诀给人生以太多的教益。
“磨”字:“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9尔扎克这句话。
但是他颠倒了这句话的主语和宾语,他说:“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大师大见解,磨至粉碎,磨成双向,功夫深,力度大,质量高。
不磨不粉碎障碍,无以前进;不磨不粉碎自己,无以提高。
大凡德高望重者、事业辉煌者、叱咤风云者,莫不是磨着困难磨着自己、粉碎着障碍粉碎着自己,步向新生、步向辉煌的。
有人想轻松之磨,磨来磨去无精神;有人作虚假之磨,碌碌无为度一生。
所以,磨须有心有志,磨要脱胎换骨。
⑤贝多芬说:“卓越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于己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人生曲折,跌宕起伏,“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只是希冀和祝福;“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倒是司空见惯。
然而,许多人对“磨”厌恶、惧怕,在他们心目中,一蹴而就是快慰,反反复复是窝囊,总想三板斧劈尽一切障碍,三把火烧出一片新天地,往往事与愿违。
而磨砺临头不去“磨”,被动挨“磨”怨天尤人,如此人生态度则更不可取。
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的诗句告诉世人,人生的磨击是少不了的,关键在于自身坚劲,经磨、耐磨、迎“磨”而上,就会磨出灿烂的人生。
15.说说题目“‘磨’到最后”蕴含着怎样的人生道理。
(2分)16.根据文章内容,理解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4分) (1)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2)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17.(1)文章开头不提观点,却从韩羽的书法创作和成就写起,作用是什么?(2分) (2)作者说“人生是‘磨’而强,‘磨’而亮,‘磨’而奋发向上”的,请你为本文补充可编辑一个因“磨”而成功的事例。
(2分)(五)阅读郑远星的《梅魂》一文,完成18~21题。
(20分)①题记:滁州琅琊山醉翁亭景区内,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梅树,花期在蜡梅、春梅之后,被称为“杏梅”,相传为欧阳修亲手所植。
②千年前的那个雪夜,欧阳太守又醉了。
③风咆哮,卑微的杂树山草被扭曲了头颅;雪乱舞,柔弱的杨树、柳树被压弯了腰身。
庙宇亭阁的飞檐上落满了雪。
醉酒的太守留宿山中,那是太守贬谪滁州后的第二个冬,他心中的悲愤和失落感早已平静,刚烈之气在风雪中化作了冷峻深沉。
④半醉的太守夜半起床,悄悄出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雪地上。
太守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不由想起他生命中的一次次风雪。
他来到那棵小梅树前,轻轻抖掉压在它身上的雪,像父亲一样默默看着它,看着它黑色的树干,看着它稀疏的枝条。
这是太守亲手栽下的梅树,他每次上山都来看它。
太守平生爱梅,梅与他性情相通。
他在为政之余坐在梅树下,看林壑芳草,听鸟鸣泉声,饮酒赋诗,操琴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