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的重大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培育龙头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要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提高农产品生产流通组织化程度,推行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加强产销信息引导,支持农业合作社发展精深加工,参与现代流通。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提出,重点支持批发市场、零售网点、冷链物流、信息监测体系设施建设。
在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上,坚持标本兼治,大力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完善蔬菜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蔬菜全程质量追溯、风险预警和应急反应处置三大体系,逐步建立健全蔬菜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近些年,中国的调味品工业获得了迅猛发展,总产量突破1000 万吨,已成为食品行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调味品市场经过几轮的结构调整和国内、国际资本整合之后,已经从一个相对滞后的行业,转型为市场规范、竞争激烈的“朝阳行业”。
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调味品表现出向高档化发展的趋势,中高档调味品市场容量再进一步扩大,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未来几年,调味品产品将朝着多样化、复合方便化、营养保健化等方向发展。
随着人们购买能力的提高和我国餐饮业的进一步发展,调味品的未来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建设是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促进武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国家及地方出台多项农业产业政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产业规模,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蔬菜产业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产业,也是甘肃省和武威市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山东省申论-21(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注意事项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二、给定资料1.提起农业,总能联系到贫穷;提起发展,大家总是愿意当工业大省,而不愿意当农业大省。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朱信凯则提出:要重新认识农业,因为农业其实比核武器更牛!朱信凯在首届中国农业投资大会上发表演讲,提醒人们必须重新认识农业。
他认为:“目前我们整个社会对农业有极大的偏见,这对农业来说,是比钱更重要的问题。
”他用美国来佐证自己的观点:“美国早就不是农业社会,但其农业部是除了国防部以外最大的部。
美国掌控世界的武器,根本不是核武器,而是农产品。
美国人讲‘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全人类’。
”一斤粮食没有一瓶矿泉水贵,如果你是投资家,你愿意投资种粮食吗?首届中国农业投资大会上,过于低廉的粮价遭遇农业部经管司副司长黄延信的“吐槽”。
他直言,目前粮价过于低廉不公平、不正常,只有粮食生产有了可观的效益,农业才可能吸引投资。
同时他建议,要通过发展农村内生金融组织,为农民确权等,来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当一个产业效益低下的时候,你愿意投资吗?企业家愿意干赔本儿的买卖吗?”一开始,黄延信就向与会的嘉宾抛出两个问题。
他说:“目前农业的特征是效益?为什么现在的中青年人都外出打工,而不愿意种地?为什么留在农村的都是‘三八(妇女)六一(儿童)九九(老人)’部队?”关键是农业的效益低下,尤其是大宗农产品的效益更加低下。
农民外出打工,一年至少挣两万块钱,而种粮食,好的一亩地才挣二三百块。
当农民都不愿意种地时,还会有企业家愿意投资吗?一个效益低下的产业,其生产要素要是流出的,这个产业必然会萎缩。
因此,要想吸引对农业的投资,必须深化农业市场化改革,尤其是大宗农产品市场化改革,改变农业效率低下的状况。
“粮食不如矿泉水值钱,这不公平,也不合理!”黄延信的这个观点,让许多河南本地的记者颇感认同。
武威市蔬菜产业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发展建议∗陈其兵;唐峻岭;李平;彭治云;王成兰;孙有鑫;胡敏;王爱民【摘要】Wuwei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of Hexi Corridor in Gansu Province with more people, less land, and less water. Wuwei vegetable industry is second to corn planting area but the output benefit ranks the first. Aiming to fur-ther enlarge and strengthen the vegetable industry, achieve the goal of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vegetable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vegetable industry in Wuwei based on the data of 2000-2012 years. This can provide the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vegetable production layout in Wuwei 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amount of vegetables in Wuwei city was relatively stable, fast and rise. Although there were some slight fluctuations in the annual output of the individual years, the whole vegetable industry showed a rising trend of development. From the changing trend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vegetable industry, the edible fungus and the dry production of pepper arisen, but other vegetables were still dominant. From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industry had formed three obvious region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belts, i. e, vegetables and edible fungi in the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 of Qilian Plateau Summer, edible fungi in the central plain oasis along the mountain cool irrigation area, and high quality vegetable in central plain oasis irrigation area of Pingchuan. From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regional industry, the spatial dependence and spatial clust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ble productionhad changed significantly due to the different climate conditions. The pepper distributed in Liangzhou and Minqin county in the eastern desert towns along the agglomeration, edible fungus distributed in Tianzhu county, southern Li-angzhou district mountain, Yinshan region agglomeration, and other vegetable planting area.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vegetable industry development, it recommended that vegetable production should increase innovation, im-prove the added value of products, give full play the regional function advantage forming regional agglomeration effi-ciency, accelerate the pace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to build a complete industrial chain, and utilize the natural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function modern agriculture. Especially, while ens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lar greenhouse in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functions, it should explore the culture,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function of the solar greenhouse, create a set of greenhouse leisure and sightseeing agricultural projects, and a-chieve harmony development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integration, man and nature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的东端,人多、地少、水少是其市情,蔬菜产业是种植业中面积仅次于玉米但产值位居种植业首位的优势主导产业。
特色林果业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林果业作为一种以树木为主要经济资源的农业产业,具有众多特点和发展潜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和绿色食品的需求增加,林果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特色林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市场需求分析1. 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天然、无污染的食品需求增加,林果业作为一种天然食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2. 高端消费市场的崛起: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端消费者对绿色有机产品的需求增加,林果业作为绿色有机食品的代表,市场前景广阔。
3. 饮食文化多样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特色林果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新鲜、特色食品的追求。
三、特色林果产业现状分析1. 地理条件多样化:我国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不同地理条件适合各种特色林果的种植,从北方的核桃、苹果到南方的柚子、芒果,品种丰富多样。
2. 科技水平提升: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提高特色林果的产量和品质,例如采用温室栽培技术和细化管理手段。
3. 品种培育创新: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特色品种,提高了特色林果的市场竞争力。
4. 市场拓展推广:通过展会、农产品电商等渠道将特色林果推向市场,提高消费者认知度和购买意愿。
四、存在问题及对策1. 市场竞争激烈:特色林果市场上竞争者众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口碑。
2. 营销渠道有限:特色林果由于产量较小、销售范围有限,需要开拓更多的销售渠道,如农产品电商、直营店等。
3. 产业链短板问题:产业链的某些环节仍存在问题,如种苗供应、技术推广等,需要加强相关环节的建设和培训。
4. 产业发展不平衡:特色林果的发展在各地区存在差异,一些地区资源利用不充分,需要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五、发展趋势展望1. 多元化产品需求:消费者对多样化的特色林果产品需求增加,例如果蔬组合套装、特色果酱等,市场空间广阔。
2018年第9期扫一扫看全文作者简介:刘宏(1981.5-),男,汉族,河南永城人,硕士,研究方向:农业信息化。
通讯作者:牛荣,1974年出生,河南淮阳人,工学硕士,副教授,塔里木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本文DOI :10.16675/14-1065/f.2018.09.013新疆特色林果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刘宏牛荣摘要:近年来,得益于各级政府的优惠政策,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态势喜人,这对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在调查分析新疆特色林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特色林果业的主要优势,阐述了新疆特色林果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趋势和相应合理的解决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持,为新疆林果产业健康、快速、高效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果业;现状;优势;问题;对策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9-0029-02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13文献标志码:A (塔里木大学新疆阿拉尔843300)1种植与发展现状1.1品种及分布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名。
由于新疆天然气候类型独特,生态环境特殊,使得新疆这片神奇的土地,具有种植和发展多种林果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再加上长期以来新疆各族农民都有种植林果传统和爱好。
近年来,新疆特色林果业得益于独特自然资源优势和优惠的政策优势[1],种植规模快速增加,逐渐建立起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林果主产区,分别是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地区,该林果主产区主要以生产红枣、香梨、杏、苹果、核桃以及巴旦木为主;东疆吐哈盆地地区,以新鲜葡萄和晾晒葡萄干、红枣和设施林果为主的林果主产区;北疆伊犁河谷和天山北坡一带,该林果基地的特色在于鲜食葡萄、葡萄酒、时令水果、枸杞以及黑加仑等。
1.2著名的新疆特色林果品牌自从新疆特色林果业开始实施品牌战略以来,已逐步形成了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叶城石榴、库车白杏、哈密大枣等各具特色的优质特色果品[2]。
林果业定义1. 引言林果业是指以林木和果树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农业产业。
它包括林木种植和果树种植两个方面,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经济形式。
林果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改善农民收入、提高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林果业的定义、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政策措施。
2. 林果业的定义林果业是指在适宜的地区利用土地资源,种植各类林木和果树,以获得林木和果实为主要经济目标的产业。
林木种植主要包括经济林木和观赏林木两个方面,经济林木包括木材、竹材等;果树种植主要包括水果、坚果等。
林果业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土地、气候、水资源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树种和种植技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3. 林果业的发展现状3.1 林果业的重要性林果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首先,林果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种植林木和果树可以提供木材、果实等经济产品,带动农民增收。
其次,林果业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
林木具有固碳、净化空气、保护水源等功能,果树有助于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
最后,林果业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发展林果业可以促进农业由传统的粮食种植向多元化、高效益的经营方式转变。
3.2 林果业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林果业发展较为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先,林果业产值不断增长。
据统计,我国林果业产值连续多年呈上升趋势,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林果业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投身林果业。
再次,林果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农业科技的进步为林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使林果业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4. 林果业的发展趋势4.1 林果业的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于优质、安全、绿色的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林果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未来,林果业将面临更大的市场需求,需要不断提高品质和供应能力以满足市场需求。
4.2 林果业的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林果业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11.01•【字号】凉政办发〔2018〕311号•【施行日期】2018.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文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凉政办发〔2018〕311号各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部门、单位,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各工业园区管委会: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优做强农产品品牌,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流通,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增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资源型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农产品商贸流通和冷链物流企业、招商引资重点企业竞争力和带动力,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凉州,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2〕127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甘办发〔2017〕23号)、《甘肃省农牧厅关于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意见》(甘农牧发〔2017〕96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全省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8〕122号),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扶持范围全区范围内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社会经济效益好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资源型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农产品商贸流通和冷链物流企业。
二、扶持原则(一)突出重点原则。
重点扶持特色农产品种植与加工、经济林果产品种植与加工、畜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等产业化建设特色明显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资源性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商贸流通和冷链物流企业。
蓬勃发展中的武威特色林果业
大家都知道,我市的农业生产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在耕地持续压减、水资源仍然短缺的条件下,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必须要在调结构、增效益上下功夫。
“十二五”期间,市上提出了“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模式,把发展特色林果业作为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两个主攻重点之一,实施“2211”工程,即力争实现农民户均发展2亩棚,户均2亩经济林,人均种植1亩高效大田,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目标,规划完成100万亩特色林果基地。
今年以来,全市群策群力、齐抓共管、落实责任,加强监督检查与考核,保证了建设实效,截至6月底,全市共完成酿造葡萄、红枣、枸杞等特色林果业建设面积达13.19万亩。
发展特色林果业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发展特色林果业既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又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是将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和农民增收有机结合的最现实的途径。
一方面林果业能够直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特色林果业用水少,又最适合滴灌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比如,葡萄、红枣、枸杞等安装滴灌设施后,比农作物节水50%左右。
”
发展特色林果业能够持续增加农民的收入,其效益远远高于大田粮食作物收益,林果效益普遍高于农作物收益的5到10倍。
凉州区吴家井乡七墩台农民赵秀兰给记者算了一笔效益账:“1亩枸杞田全部投入5000多元,当年挂果,3年进入盛果期,年亩产
收入1.25万元,枸杞丰产期保持在20年以上。
我家的9亩枸杞是4年前种的,每年的平均收入都在10多万元,如今我家盖了新房,还买了15万多元的家庭小轿车。
”再比如古浪县大靖镇长城村的枸杞,由于色艳、粒大、含糖量高,可与中卫、宁夏枸杞相媲美,备受省内外客商青睐,今年仅500亩的优质枸杞一项,就使全村收入高达650万元,切切实实鼓起了农民的腰包。
再比如民勤县西渠镇万顺枸杞示范园栽植的1880亩枸杞,据专家预测,至2013年枸杞盛果期后将会为当地农民带来2000万元的经济效益。
一笔笔效益帐算鼓了农民的钱袋子,算出了农民的满心欢喜,更算出了他们的踌踌满志和发展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