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王维送别的诗句
- 格式:docx
- 大小:22.51 KB
- 文档页数:6
王维送别诗句有哪些王维送别诗句有哪些《送别》朝代:唐代作者:王维原文: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赏析: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王维简介: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ojie),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王维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
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王维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熏陶,同时,根据《王右丞集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
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
”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
”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赋于文学才华。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为大乐丞。
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
后归至长安。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
王维被擢为右拾遗。
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王维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
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
送元二使安西的古诗原文及翻译送元二使安西的古诗原文及翻译《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诗。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送元二使安西古诗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元二:作者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关口。
《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
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故人:老朋友。
更尽:先饮完。
译文清晨细雨打湿了渭城浮尘;青砖绿瓦旅店和周围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赏析唐代大人王维(公元701~761)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阳关曲》),千古传诵,脍炙人口。
笔者认为,此诗是中华诗坛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诗。
奇就奇在,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的艺术感染力,具有极高的意境。
但是,千百年来,文人学者未能准确把握该诗的风格,望文生义地曲解了诗的意蕴,从而降低了它的格调和品位。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而设的都护府的简称。
王维所处的年代,各种民族冲突加剧,唐王朝不断受到了来自西面吐蕃和北方突厥的侵扰。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土蕃,唐玄宗曾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沿途他写下了《使至塞上》、《出塞作》等边塞名篇。
《阳关曲》是王维晚年之作,其创作年代估计在“安史之乱”以后,据《资治通鉴》至德元年(756)七月载:“征河西、安西兵赴行”;至德二年二月载:“上至凤翔旬日,陇右、河西、安西、西域之兵皆会”,故当知“安史之乱”暴发后,边兵大量内调,此诗约作于送友人即将奔赴安西之时,与此同期的诗作尚有《送张判关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等。
山中送别古诗翻译及赏析《山中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
其古诗全文如下:第一首: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前言】《山中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
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
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注释】⑴掩:关闭。
柴扉:柴门。
⑵明年:一作“年年”。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后两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
【翻译】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赏析】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的“罢”字一笔带过。
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
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
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第二句“日暮掩柴扉”,不写与友人话别的情景,也不渲染分手之际的环境气氛,而偏写送走友人之后日暮掩上柴扉的举动。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
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
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
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
使诗人感到一种寂寞与孤独,自然会追忆友人的音容笑貌,眼前浮现友人在山中时朝夕相处的欢乐,同时,也一定会想象友人出山后的行踪,而且更盼望友人早日归来重聚。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赏析:诗人送别友人时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
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并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
一、作品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译文及注释译文渭城的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了。
注释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yì):润湿。
客舍:旅馆。
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三、创作背景《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大约作于安史之乱之前。
其送行之地是渭城。
诗人送友人元二远赴安西都护府,从长安一带送到渭城客舍,到了最后分手之地,作这首七绝送别。
四、作品赏析《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由于运用了巧妙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浓郁深挚的感情,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在唐代便被谱成歌曲演唱,成了离筵别席上的送行之歌,称为“阳关曲”。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情景。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却充满了深深的依恋和牵挂。
它适合于大多数离别场合,因此被纳入乐府,成为了广为流传、久唱不衰的歌曲。
诗人抓住了送别时刻的一瞬间,使其成为了永恒。
朋友即将远行,将前往边疆绝域的满地黄沙。
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将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融进一杯离别之酒中。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
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山中送别》的原文及其翻译5篇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山草香整理了5篇《山中送别》的原文及其翻译,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山中送别。
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fēi)。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注释】①掩:关闭。
②柴扉:柴门。
③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这句出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译文】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太阳落山时我把柴门关上。
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你能不能回来呢?【拓展小链接】此诗写送别友人,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
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归期难定。
【诗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出处】唐·王维《山中送别》。
【译注】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呵你能不能回归?【全诗】[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全诗赏读】这首“送别”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写得极有层次。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刚刚送走了客人,天色晚了,掩上了树枝编成的栅门。
王维在山水诗的创作上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
山水在谢灵运以前只是作为背景出现,谢的诗刻画景物力求逼真细致,但过于雕琢堆砌,到王维的手中,山水诗才出现新的面貌。
王维的山水诗力求勾勒一幅画面,表现出一种意境,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
“日暮掩柴扉”一句只有五个字,就勾勒出一幅鲜明生动的图画,给人新鲜的感受,让人感到诗中有画。
“暮”既点明时间,又为画面涂上了色彩;“掩”是诗人的动作,为画面增添了生气。
1、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6、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7、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9、李白《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0、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3、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1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5、王维《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16、杜牧《赠别其二》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7、骆宾王《于易水送人》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18、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9、王勃《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20、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21、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22、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23、王维《送别》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24、鲁迅《赠日本歌人》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2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6、李白《忆秦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27、骆宾王《别李峤得胜字》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28、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29、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30、白居易《南浦别》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31、李白《劳劳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有关王维送别的诗句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以其丰富的创作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其中,他的送别诗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王维送别的诗句中选取几首进行阐述,探讨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1.《送李儋明府之任蜀州》:“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是王维送別诗中的经典之一,通过描绘离别之情和对归乡的期盼,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深深的离情别绪。
诗中的“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将朋友送行的场景描绘得深情而细腻,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离别的无奈与心痛。
而诗中最后两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则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希望友人能够顺利归乡,享受家庭团圆之乐。
2.《送东阳马生序》:“落日射素蒙,秋风吹玉珂。
振鞍少驻辔,骖驳空流波。
”这首诗以明快的节奏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旅行的场景,表达了诗人面对友人离别的无限惆怅之情。
诗中的“落日射素蒙”,给人一种美丽而朦胧的画面感,让人感受到离别时的忧伤和凄美。
而“秋风吹玉珂”,则通过秋风吹拂马鞍的形象,既增添了诗句的节奏感,又表达了作者的离别之痛。
3.《送崔九》:“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川景色和气候变化,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感伤之情。
诗中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形象地描绘了山峰之间的雪景,给人一种清幽而宁静的感觉。
而“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城中气温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黯然和对离别的忧伤。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的表达和离别者身份的共鸣,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诗中的“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通过对城市景观和远方风物的描绘,创造出一种宏大而壮丽的景象,使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而“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理解和对离别者境遇的共鸣,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通过对王维送别诗句的阐述,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他独特的诗意和对离别情感的细腻描绘。
唐诗中表达双方离别的诗句1.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4.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6.饯别王十一南游(唐,刘长卿)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7.送友人(唐,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8.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9.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0.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唐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1.山中相送(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12.送李端(唐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13.巴陵夜别王八员外(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14.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5.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王维《山中送别》赏析: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山中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
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
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意中有意,味外有味,匠心独运,耐人咀嚼。
一、作品原文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
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2、注释掩:关闭。
柴扉:柴门。
明年:一作“年年”。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三、创作背景王维在山中送别友人后,作这首小诗以表达自己期盼能与友人来年再聚。
因资料缺乏,此诗创作时间在何年、送别对象为何人,均难以确证。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依依不舍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
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
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
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第二句“日暮掩柴扉”,不写与友人话别的情景,也不渲染分手之际的环境气氛,而偏写送走友人之后日暮掩上柴扉的举动。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
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
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
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使诗人感到一种寂寞与孤独,自然会追忆友人的音容笑貌,眼前浮现友人在山中时朝夕相处的欢乐,同时,也一定会想象友人出山后的行踪,而且更盼望友人早日归来重聚。
【送别的诗句】送别原文_翻译和赏析_王维古诗送别朝代:唐代作者:王维原文:回营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回去莫复反问,白云无尽时。
相关内容译文及注解作者:佚名译文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你要到哪里去?你说因为不甚得志,要到终南山那边隐居。
只管去吧,我不再多问,那白云没有穷尽的时候。
注解饮君酒:请君饮酒。
何所之:往何处回去?南山:终南山。
有关内容赏析作者:佚名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全诗语言貌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减诗意,堪称词深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相关内容讲解作者:佚名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王维笔下是一个隐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许多牢骚,可在这里只是一语带过,更见人物的飘逸性情,对俗世的厌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回营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故事情节。
“饮”就是并使动用法,“并使……饮”的意思。
一已经开始就写下饮酒私宴,就是点题。
第二句设句,问君至哪里回去。
由此带出下面的摆手,过渡到写下归隐。
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流露了作者对友人关注爱惜的浓厚情意。
送行者的感情初始就扩散在字里行间。
更多唐诗观赏欲了解高度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
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
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
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
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
王维的送别诗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送别》朝代:唐代作者:王维原文: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赏析: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王维简介: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o jie) ,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
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王维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熏陶,同时,根据《王右丞集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
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
”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
”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赋于文学才华。
开元九年(721年)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
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
后归至长安。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
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译文《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
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并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
一、作品原文送元二使安西⑴渭城朝雨浥轻尘⑵,客舍青青柳色新⑶。
劝君更尽一杯酒⑷,西出阳关无故人⑸。
二、注释⑴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⑵渭城:即秦代咸阳古城,汉改渭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位于渭水北岸。
朝(zhāo)雨:早晨下的雨。
浥(yì):湿。
⑶客舍:驿馆,旅馆。
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⑷更尽:再喝干,再喝完。
⑸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故人:老朋友。
三、白话译文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
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
四、创作背景《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大约作于安史之乱之前。
其送行之地是渭城。
诗人送友人元二远赴安西都护府,从长安一带送到渭城客舍,到了最后分手之地,作这首七绝送别。
五、作品鉴赏《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由于运用了巧妙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浓郁深挚的感情,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在唐代便被谱成歌曲演唱,成了离筵别席上的送行之歌,称为“阳关曲”。
白居易《对酒五首》之一有“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的句子,且注明“第四声即‘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的这首诗之所以另有一题为“阳关三叠”,是因为咏唱时,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都再唱。
然而,有人认为仅有末句重叠三唱。
按白居易所说的“第四声”,则应是首句不叠,其他三句重叠,不然“劝君”一句不可能为“第四声”。
王维的山中送别诗意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作品原文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词语注释掩:关闭。
柴扉:柴门。
明年:一作“年年”。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译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作品赏析全诗含蓄深厚,曲折别致,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
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
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定。
惜别之情,自在话外。
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
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
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
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
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
“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
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
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送别诗句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扩展内容: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和
情感。
诗中的“渭城”是指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而“安西”则是指
今天的新疆地区。
诗人通过描绘渭城的朝雨和客舍的青青柳色,表达
了离别时的感伤和无奈。
而最后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则是表达
了离别后的孤独和寂寞。
除了这首诗,王维还有许多其他的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天竺》等等。
这些诗中,王维常常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
达自己对离别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他的诗歌清新淡雅,富有哲理和情感,被誉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除了诗歌创作,王维还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他的画作以山水为主题,风格清新淡雅,富有诗意。
他的画作和诗歌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年级送别的诗句有:
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
3、《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大不相同。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像与天相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山中送别拼音版及注释翻译山中送别拼音版及注释翻译唐诗山中送别王维带拼音版,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一起来和小编欣赏一下唐诗山中送别王维带拼音版,注释及翻译赏析吧!1 唐诗山中送别王维带拼音版shān zhōng sòng bié山中送别wáng wéi王维shān zhōng xiàng sòng bà山中相送罢,rì mù yǎn chái fēi日暮掩柴扉。
chūn cǎo míng nián lǜ春草明年绿,wáng sūn guī bú guī王孙归不归?2 唐诗山中送别王维注释及翻译注释⑴掩:关闭。
⑵柴扉:柴门。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翻译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明年春草再绿的时候,您能不能回来呢?思想感情:怀念友人、盼望友人快快回来的思想感情。
唐诗山中送别王维带拼音版,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3 唐诗山中送别王维全文赏析这是王维的一首送别诗,该首诗与其他的送别诗有所不同:第一,一着笔,就开始对读者道出了离别相送。
没有其他送别诗的那样缠绵惆怅,没有送行时的话别场面和惜别情怀,仅仅以一个看似毫无着墨的“罢”字简单带过,为后面的“归不归”做铺垫。
第二,时间跨度大,从相送到送罢,诗人跨越了一段时间直接写入日暮时分,诗人在这段时间离别情怀剪去,给读者留下淡然的印象,也与后面的“归不归”形成更长的时间段。
众所周知,但凡对送别有所经历的人,都会觉得送别后的当天会有离别的惆怅之情,难以得到排遣、释怀。
就连平时经常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都会让人有点心不在焉的感觉。
而诗人正是如此,他之所以将与送别毫无联系的‘掩柴扉’的行为相联系,就是为了突出平时天天重复的“掩柴扉”与往日不同的韵味,从而寓离别于行为中,将寂寞惆怅之情显现出来。
有关王维送别的诗句
导读:王维是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近体诗严守声律,意态豪放。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王维送别的诗句,欢迎阅读。
1、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别》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曲》
3、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送杨少府贬郴州》
4、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5、避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送朱大入秦》
6、岸上火兮相迎,将夜入兮边城。
鞍马归兮佳人散,怅离忧兮独含情。
——《双黄鹄歌送别》
7、鱼笺请诗赋,幢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归来幸可将。
——《送李员外贤郎》
8、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
——《送沈子福归江东》
9、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青溪》
10、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别》
1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唐》
12、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
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齐州送祖》
13、送君尽惆怅。
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
一朝先拂衣。
——《送张五归山》
14、送车盈灞上,轻骑出关东。
相去千馀里,西园明月同。
——《送熊九赴任安阳》
15、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相关阅读:送别的话】1、我常常想起,那暴风骤雨般的分离后,我仿佛失却世界的平静与落寞。
2、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我仍然看得见你那明镜般的心灵,感觉到你那柔丝般的温情。
3、白浪给你献花,阳光与你拥抱,海鸥与你话别,呵,生活的大海托着你青春的船只启航!
4、默默地分手,正如当初默默地相遇。
愿这儿温馨的微风,给你捎去我的深情的祝福与祈祷。
5、凭着你的赤诚仁爱与多才多艺,纵使远离故土,浪迹天涯,
又何愁寻觅不到情投意合的知音?
6、相会再别离,别离再相聚;秋风吹旷野,一期只一会。
我会珍惜你我的友情,更期待相会的时刻。
7、没牵住你的手是我一生的错,无论是在天涯海角还是近在眼前,你都是我心中最深的思念最深的痛!
8、明天你要去远航,请把这个小步的礼物装在胸膛,它会化成你的信念与力量,鼓舞你去战胜狂风恶浪。
9、不要说珍重,不要说再见,就这样,默默地离开。
但愿,在金色的秋季,友谊之树上将垂下丰硕的果子。
10、我们,注定就是一种感伤的接触。
未来,望之难及的无涯。
你我就如池中的浮萍,起风时,各自在池中飘零。
11、再次伫立在窗前,却发现岁月匆匆,昔日那闪动的梦境竟如同暮秋里的残叶,在心中的湖泊中孤独地飘零。
12、蓝天上缕缕白云,那是我心头丝丝离别的轻愁;然而我的胸怀与天空一样晴朗,因为我想到了不久的重逢。
13、尽管是匆匆地相逢,匆匆地离别,但短促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拥有着永恒,相信今日的友情是明日最好的回忆。
14、你把花的形象留下,你把花的芬芳留下,你把我们共同浇灌的希望留下。
想起你,我的岁月永远鲜艳,永远芳菲。
15、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多少次想挽留你,终不能够,我知道人间最难得的是友情,更宝贵的却是自由。
16、哈哈,四年的老同桌,你身上一定有门捷列夫没有发现的元素!否则,语言怎么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无影无踪了呢?
17、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一份感激,感谢你给了我那一份终身难忘的甜蜜的回忆。
18、我还不懂寂寞是什么,我还未感觉恋爱的快乐,今日与你分别,才第一次觉得情的孤独,才第一次感到失落很多很多。
19、我们匆匆地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语言,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与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20、一切都将成为曩昔,朦模糊胧,潦潦草草。
不管是取得照样丧失,伴侣都还要持续,让我们潇洒地挥挥手,不再回头。
21、尽情地饮干这杯毕业之酒吧!它就是生活的甘露!它将给未来注进胜利,它将长留在我们的唇间舌上,留下无尽的回味。
22、我们即将开始新的人生,不管将来遇到什么不开心的都可以告诉我这个朋友,如果你有开心的事情想告诉我,我很乐意。
23、轻轻的你将离开我,请将眼角的泪拭去;深深的友谊莫忘记,我们会是一生的知己。
送别时刻,话语不多,惟愿你一路顺风!
24、一缕发梢随风飘逸,一摸泪痕长亭送别,奋斗的青春,等待的收获,等待这幸福安静的到来。
朋友,离别后,愿你一切安好!
25、分离的,就是我们的身影。
牢系的,就是我们的友谊。
回忆的,就是我们的嬉戏,憧憬的,是我们的重聚。
祝福的,是我们的梦想!
26、我就是一个男人,也相信男人就是坚强的,可是我的眼睛还是红红的,可能是太注重感情的原因吧,认为有一个朋友是不容易的事。
27、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情人节!此去经年,应该就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8、离别的泪水,赶走快乐的时光。
离别的泪水,穿透你我的心扉。
离别的泪水,化作友谊的缩影。
虽离别,但愿我们,友谊天长地久!
29、长亭外,古道边,送君千里远,朋友情谊记心间,别后勿忘多络联,莫愁前路无知己,短信代酒送祝愿:前程平又坦,一路顺帆悬!
30、这个花季,你将要离去;这个花季,眼泪的洗礼。
送别就在今日,说不出思念的千言万语,唯有化作祝福一片。
愿你生活幸福安然!
31、是命运让我们相识相知,可偏偏命运也代表了别离。
送别的今日,多少的不舍与留恋,唯有深深的祝愿,愿你一路顺风,生活永安!
32、多少年来风雨路,现跟随岁月叹流年,忆往昔同游书山路,此时各奔天涯不相见,几多相思只化作颗颗热泪,祝君平安,愿君幸福。
33、风与日丽掩不住心情低落。
我知你将乘车离去,不敢当面与你别叙,发条短信祝福于你。
祝你一帆风顺顺到底!愿你事事顺心心如意!
34、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熟悉的歌谣依旧,送别的场面依旧。
多少的不舍,随着离别的到来,越来越多。
朋友,愿你一路顺风!
35、花开花又榭,春去春又回。
时间在搁浅,岁月在流转,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的友谊。
离别之际,祝福带给你美好的愿望:愿你一路顺风。
36、道一声珍重,作别深厚的情谊;斟一杯水酒,不舍的泪眼迷离;送一段路程,寄托美好的希冀;发一条短信,诚挚地祝你:一路顺风!
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