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畔: 那边 若为: 怎为
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 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 使人不禁情伤。
诗词大意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 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 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 能平?
情。
•
该词上片“身向”句说明行程辽远。 “北风”句谓寒风吹来,满耳尽是马嘶之声 然后作一小结。下片“一抹”二句写眼前景 色,末句画龙点睛,指出了这首词的主旨在 于“古今幽恨”。 全词情景交融,结尾处更是点明主旨, 加强语意,抒发情感。
•
• 人生若只如初见, • 682年)八月,纳兰受命 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 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 塞的凄惘之情。
诵读诗词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诗词大意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诗词赏析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云山那边
“吹断”二字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
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 肃杀之声,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
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 城依旧。
(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
走近作者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 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 黄旗人,家世显赫,清康熙大 学士明珠之子,其母为英亲王 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 兰性德生性淡泊名利,最擅写 词。他的词以“真”取胜:写 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 著有《通志堂集》、《侧帽 集》、《饮水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