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工资纳税怎么计算
- 格式:docx
- 大小:12.55 KB
- 文档页数:2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3000元
的
302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
分102103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
部分2014104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
部分
252660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
部分30441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
部分357160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5160
起征点5000元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
综合所得适用(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
说明:
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综合所得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5000元(外籍5000元)的余额。
2、本表按照新个税法修正案税率推算考。
应纳税所得额 = 综合所得 – 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 – 社保公积金(个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专项扣除项目)- 个人购买商业健康险等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 – 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
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等)
应纳个人所得税金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分级计算税率)
5001210060006030.93
60006030.927835。
2020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览简介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所得以及其他与个人所得有关的事项按照国家税法规定,由个人支付的税款。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是根据个人收入额确定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表格。
本文将介绍2020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并提供相应的税率信息。
2020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根据个人年收入额的不同,分为7个不同的档次,每个档次对应不同的税率。
具体税率如下:级数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36000 3% 02 超过36000至144000(含)10% 25203 超过144000至300000(含)20% 169204 超过300000至420000(含)25% 319205 超过420000至660000(含)30% 529206 超过660000至960000(含)35% 859207 超过960000 45% 181920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步骤要计算个人所得税,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确定个人的年收入额。
年收入包括工资、奖金、股票等各种收入来源。
2.确定个人年收入额在税率表中所属的档次。
根据年收入额找到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计算个人的月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个人年收入额除以12得到每月应纳税所得额。
4.根据月应纳税所得额和对应的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金额。
根据税率表中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出个人所得税金额。
5.最后,减去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或扣除税款减免后,得到个人需要支付或退还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示例以下是一个示例,用于解释如何使用2020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个人所得税:假设小明的年收入为200,000元。
首先,根据年收入额,确定其在税率表中属于第3档次。
根据税率表,第3档次的税率是20%,速算扣除数为16,920元。
然后,计算个人的月应纳税所得额。
将年收入额除以12,得到月应纳税所得额为16,667元。
根据税率表中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个人所得税金额。
根据月应纳税所得额(16,667元)和税率表中的税率(20%),计算出个人所得税金额为3,394元。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3最新工资扣税标准表2023年个税标准延用2020年标准,起征点为5000元/月,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下:1、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2、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1、工资范围在1--5k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2、工资范围在5k--8k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3、工资范围在8k--17k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4、工资范围在17k--30k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5、工资范围在30k--40k万元之间的,包括4万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一般工资越高,纳税越多。
如果工资低于5000元的话,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2022年工资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来扣税的,值得注意的是起征点为5000元/月,是指扣除五险一金后,如果扣除五险一金后的部分不高于5000元的,是不用纳税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包含;1、子女教育。
2、继续教育。
3、大病医疗。
4、住房贷款利息。
5、住房租金。
6、赡养老人这六种。
以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为例,具体详情如下:每月1500元,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每月1100元,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100万的城市;每月800元,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100万的城市。
具体规定: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上标准定额扣除。
纳税人的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了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的,视同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有自有住房。
纳税人无任职受雇单位的,主要工作城市为受理其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税务机关所在城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2020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税税率表: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速算扣除数105元;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速算扣除数555元。
大家都知道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是扣除了个人所得税的,那么个人所得税是如何扣除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多少呢?将在“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文中为大家介绍相关内容。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二、新税法规定主要对四个方面进行了修订:1、工薪所得扣除标准提高到5000元。
2、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
3、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
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第一级级距由年应纳税所得额5000元调整为15000元,其他各档的级距也相应作了调整。
4、个税纳税期限由7天改为15天,比现行政策延长了8天,进一步方便了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纳税申报。
三、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每个人的工资收入只要达到了纳税的标准,那么就要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这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2020年个人所得税最新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应发工资-三险一金)-3500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扣除标准:2011年9月份起,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20%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应纳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2020年最新个人工资所得税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
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2020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6月30日表决通过了个税法修正案,将个税起征点由现行的 2000元提高到35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为3%至45%,自2020年9月1日起实施。
【个税计算公式】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在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在公司领导的全面支持、关心下,本着一切为客户服务的宗旨,围绕优化服务、拓展xxx和xxx的宣传和信息的功能,从客户的利益角度服务、业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利益最大化,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2020年的工作。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税率表】税率表一:2020年9月1日起调整后,也就是2020年实行的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标准3500元/月(2020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税免征额3500元(工资薪金所得适用)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例如:某人某月工资减去社保个人缴纳金额和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金额后为5500元,个税计算:(5500-3500)*10%-105=95元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20版)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1.综合所得年度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表(适用于年度计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年度综合所得,适用于2019年及以后取得的综合所得)(注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注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 年度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额-准予扣除额准予扣除额=基本扣除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2.综合所得月度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表(适用于月度计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月度综合所得,适用于2019年及以后取得的综合所得)(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计算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月度(包括按月预扣)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额-准予扣除额准予扣除额=基本扣除费用5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3、2018年第四季度工资薪金所得月税率表,适用于2018年第四季度取得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过渡期(过渡期工资薪金所得适用)注:纳税人在过渡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不扣除个税新法规定的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费用。
二、经营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适用于2018年10月以后取得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
根据计算得到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对应的预扣率,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见下表),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扣缴义务人向非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见下表)计算应纳税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为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四(经营所得适用)其他税率税率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
个税税率表2020年新版_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个人所得适用税率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表一)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六百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税率表(表二)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不含税级距适用,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三)劳动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然后就其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收。
(四)财产转让所得,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按比例税率20%征收。
(五)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比例税率20%征收。
(六)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表(表三)关于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新规:一、纳税人2005年度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取得应税所得但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按现行有关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二、纳税人2005年度所得12万元以上的‚除本通知第一条规定的情形外,无需办理纳税申报。
已纳入当地税务机关对高收入者管理范围的,按当地税务机关的规定执行。
三、纳税人自2006年1月1日起,当年取得所得12万元以上的,应认真记录各项收入信息,按规定于次年3月底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年度全部所得。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个税计算公式一、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计算公式是什么?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计算公式是用应纳所得税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形包括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申报、取得经营所得的纳税申报等。
一、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计算公式是什么个人所得税缴纳标准计算公式是应纳所得税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1.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2.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额-费用5000元;3.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4.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让财产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次收入额;二、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形 1.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申报2.取得经营所得的纳税申报3.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申报4.取得境外所得的纳税申报5.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国籍的纳税申报6.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申报。
三、工资多少要交个人所得税二、工资税率怎么算工资少于3000的按3%计算,3000到12000之间的按照10%计算,80000以上的按照45%进行纳税。
缴税纳税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也是一项强制性规定。
纳税的标准也是有一定的梯度的,符合纳税条件就要履行义务,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一、工资税率怎么算(一)月应纳税所得额≤3000元的按照3%税率计算;(二)3000<月应纳税所得额≤12000元的按照10%税率计算;(三)12000<月应纳税所得额≤25000元的按照20%税率计算;(四)25000<月应纳税所得额≤35000元的按照25%税率计算;(五)35000<月应纳税所得额≤55000元的按照30%税率计算;(六)55000<月应纳税所得额≤80000元的按照35%税率计算;(七)80000<月应纳税所得额按照45%税率计算;注:月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 -起征点。
2020年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2020年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是我们需要交纳的金额,也是我们在社会上工作应尽的责任,那么大家知道2020年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吗?相信还2020年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个人所得税是我们需要交纳的金额,也是我们在社会上工作应尽的责任,那么大家知道2020年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吗?相信还有很多用户不是很清楚,下面就一起看看吧!2020年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一、工资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应纳的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二、2020年终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2021年12月31日前,年终奖可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如年终奖10万,100000÷12=8333,适用10%税率,应交税100000×10%-210=9790。
三、专项附加扣除如下,明细查看个税专项附加扣除1、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继续教育: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3、大病医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2020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一、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举例】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二、征收方法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式,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有扣缴义务人,但扣缴义务人没有依照税法规定代扣代缴税款的,纳税义务人应当自行申报纳税。
2020年,我国实现个人所得税收入为8618亿元,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我国税收体系中的第四大税种。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建议,未来的综合税制征收还要继续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促进社会公平。
总体来说,就是保证中低收入阶层减轻负担,让高收入阶层多纳税,特别是富人要多纳税,通过调节使高低收入之间的基尼系数有所缩小。
2020年最新工资扣税标准(扣税率表)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税务专家建议,企业在发放年终奖时,需要合理安排好金额,适当注意避开个税税率中的几个“盲区”,要计算税后的收入,避免出现“企业多给,员工少拿”的尴尬。
一些业内人士在操作中也发现,将季度奖在平时先记账,然后到年终才一次性以年终奖的形式发放,这样能大大减轻税负。
比如,丙工薪为6000元,一年奖金为24000元。
【答案解析】企业购置的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等资产,它们的使用虽然不能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有助于企业从相关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或者将减少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因此,发生的成本是计入安装成本;选项CD,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要分开计算折旧金额。
工资个税起征点2020税率表一、工资个税起征点2020税率表法律常识:根据较新个人所得税法,工资属于综合所得,工资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具体税率如下: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36000元的3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综合所得适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36000元的3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应税工资薪金-薪金所得扣除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以下是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以2024年为例):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
不超过3000元,3%,0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解析:
1.首先,根据税法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应税工资薪金减去薪金所
得扣除。
2.然后,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找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最后,将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减去速算扣除数,得到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5000x10%-210=290元
这样,该人的个人所得税就是290元。
此外,税法在各个国家可能会有所不同,个人所得税税率和扣除标准
也会随着时期和政策的调整而变化,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当时
的法律和政策规定进行相关的计算。
总的来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和税率表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政
策确定的,具体的计算应根据当地税法规定执行。
2020年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示例**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其中:累计收入指:收入(1)累计免税收入指:(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五)保险赔款;(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
(2)累计减除费用指:5000元/月(3)累计专项扣除指: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4)累计专项附加扣除指: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示例:A:每月收入3000元,无其他收入,无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应纳税额:0元B:1月:扣除(1)(3)后收入8000元,无专项附加扣除预扣预缴税(8000-5000)*3%=90元(累计已扣90)2月:扣除(1)(3)后收入9000元,无专项附加扣除预扣预缴税(8000+9000-5000-5000)*3%-90=120元(累计已扣210)3月:扣除(1)(3)后收入3000元,1000元专项附加扣除预扣预缴税(8000+9000+3000-5000*3-1000)*3%-210=-90元(累计已扣120)4月:扣除(1)(3)后收入30000元,1000元专项附加扣除预扣预缴税(8000+9000+3000+30000-5000*4-1000*2)*3%-120=720元(累计已扣840)5月:扣除(1)(3)后收入30000元,1000元专项附加扣除预扣预缴税(8000+9000+3000+30000+30000-5000*5-1000*3)*10%-2520-840=1840元(累计已扣2680)6月扣除(1)(3)后收入2000元,1000元专项附加扣除预扣预缴税(8000+9000+3000+30000+30000+2000-5000*6-1000*4)*10%-2520-2680=-400元(累计已扣2280)。
2020工资纳税怎么计算
2016工资纳税怎么计算
目前我国实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受到广泛的诟病,穷人和中产阶层成为了纳税的主力军,富人反而有各种方式免于交税。
而且尽管
要求改革的声音提了很久,却一直没有实质的改变。
个税起征点自1980年确定为800元后历经了三次调整,2006年
提高到1600元,2008年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
3500元。
个人所得税的定义为“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所得税”。
那么个人所得税究竟是怎么计算的呢?这里有个计算公式:
1、工资:即初始收入(合同上所写的收入)
3、起征点:自2011年起,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
4、税率:由3%上涨到45%,有7个等级,分别与7个不同区间
的应纳税额对应
5、速算扣除数:由0上涨到13505,也有7个等级,与不同税
率相对应:
举例:
假设您的月工资为6000元,工作地点是广州(这个城市的三险一金标准是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住房公积金8%)。
那么:
应纳税额=6000-6000x(8%+2%+1%+8%)-3500=1360(元)
查上表可知,与1360元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3%和0,因此:个税=1360x3%-0=40.8(元)
也就是说,在广州月工资6000元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40.8元。
虽然最后实际到手只有4000多元,但至少现在知道了,“少了的钱”几乎都用来缴纳五险一金了,只有极少一部分用来缴纳个税而已。
你一辈子要交多少税?(这八种必知)
1、个人所得税
2、印花税
3、车辆购置税
4、关税
5、房产税
6、城镇土地使用税
7、土地增值税
8、契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