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之审题立意公开课高效教学内容
- 格式:docx
- 大小:21.24 KB
- 文档页数:7
一、教案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任务驱动型作文进行写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步骤3.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让学生初步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
2. 讲解:详细讲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步骤。
3. 示范:以一个具体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为例,示范写作过程,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按照讲解的步骤和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5. 反馈:让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总结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任务驱动型作文进行写作。
3. 学生能够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五、教学资源1.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库2.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资料3. 学生写作练习作品4. 学生互相评改的反馈表六、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
2. 让学生通过展示和讨论,互相学习和借鉴写作技巧和方法。
3. 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写作。
2.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模仿优秀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3. 采用同伴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互相评改和反馈,共同提高写作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避免过度批评和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表达能力,避免过分强调语法和格式。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避免过分依赖教师和外部资源。
九、教学延伸1. 让学生参加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比赛或活动,提高写作水平和竞争力。
2. 让学生阅读和分析更多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拓宽视野和提高审美水平。
第1讲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发展到今年,经历了2015年的初探,2016年的发展,2017年的成熟,2018年的继续完善。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世纪宝宝’中国梦”考查的就是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这一类作文同过去考查的作文有明显的区别。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二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
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
因此2020年的考生对这一类型作文应高度重视,以便能在紧张的考场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标杆范文料得明日花更红——给2035年18岁的你(2018全国卷Ⅰ优秀作文·河南考生)素未谋面的18岁青年: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时光的车轮已经转动到了2035年。
作为2000年出生的“世纪宝宝”,我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蓬勃发展。
如若可以,我真想成为一名画师,为你描绘一幅五彩斑斓的时代画卷。
回首过往,汶川地震牵动数亿国民的心,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惊叹中国的力量,“天宫一号”太空授课让我们感受科技的魅力,公路“村村通”让村民出行更加便捷,互联网的普及令国民生活有了质的飞跃……18年来,祖国母亲前进的脚步铿锵有力,从未停歇。
今朝花开胜往昔,料得明日花更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挑战。
2018年,已成年的我们勇敢地接过了时代赋予的使命,2035年的你,准备好了吗?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处于新时代的你,更应该牢记使命,懂得奋斗的重要性。
人需要仰望星空,但更需要脚踏实地。
我相信2035年的祖国国力应该足够强盛了,可我仍希望你能牢记使命,不满足于现状,继承老一辈的奋斗精神;仍希望你心中充满家国情怀,脚踏实地,用心体会为祖国奋斗的幸福。
要使明日花更红,需要新一代青年顽强不屈。
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希望你在任何时候都有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内容:1.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3.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结构安排和论证方法。
4.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5.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修改和润色。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定义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提出观点。
3. 示范:以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为例,讲解其结构安排和论证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模仿。
4. 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作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5. 反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论证能力的发展情况。
3. 学生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幅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审题立意、结构安排、论证方法等内容。
2. 作文范文:提供一些优秀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范文,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3. 作文评价标准:制定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反馈法六、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讲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和修辞技巧。
3. 示范:以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为例,展示其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理解并模仿。
4. 练习:让学生动手修改和润色自己的作文,注意语言表达和修辞的运用。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新题型:根据要求,自选材料。
2.打破思维定势,沉着镇定审题。
3.熟练掌握“由果溯因法”,破解看似难审的作文题。
二、教学方法:1.诵读法2.案例分析法。
3.小组合作探究法。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老师导入:同学们,上课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懂不懂我?如果不懂我,你们会不会喜欢我?同理,如果你写作的时候不懂命题者的出题意思,没有审准题意,你写出来的文章,评委会不会喜欢?所以,写作时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获取高分的关键,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一)作文回放,总结反思。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
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
《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倾情演绎来自朗读者文学顾问团精心挑选的经典美文,最终节目将会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
假如你是《朗读者》的朗读嘉宾,你会朗读哪一段文字?请结合个人成长,或情感体验,或背景故事,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1.本次作文得分情况统计:参考人数:65人平均分:24分(满分60分)及格人数:22人(其中42-48分2人;36-41分20人)不及格人数:43人(其中30-35分共13人;20-29分共8人;20分以下共22人)2.本次作文如此低分的原因:陷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思维定势,没有读懂作文要求,导致审题立意错误:审题立意正确的只有24人(其中22人及格),审题立意错误的达到41人。
(1)误以为是叫你朗读作文题目中对《朗读者》这个节目进行说明的两段文字中的其中一段(共10人)。